CN115017875B - 企业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企业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7875B
CN115017875B CN202210947261.9A CN202210947261A CN115017875B CN 115017875 B CN115017875 B CN 115017875B CN 202210947261 A CN202210947261 A CN 202210947261A CN 115017875 B CN115017875 B CN 115017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st
enterprise
bitmap
organization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72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7875A (zh
Inventor
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B Fine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B Fine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472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7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7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7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7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7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83Tabulation, i.e. one-dimensional positio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03Formatting, i.e. changing of presentation of documents
    • G06F40/117Tagging; Marking up; Designating a block; Setting of attribu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企业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根据各第一列表确定第二列表;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根据各第三列表和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其中,第四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将各第四列表下发给对应机构端,以使机构端基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中的企业。本发明的方案能够解决隐性企业确定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企业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企业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为了强化金融安全风险的防护能力,减少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情况,对于金融行业的监管强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金融系统的监管计算方式为监管端集中式计算,各机构端将企业信息报送给监管端,监管端在接收到企业信息后统一分析计算,进行隐性企业的确定,隐性企业是指机构端未能发现的具有某种预设属性的企业。
然而这种方式在需要对隐性企业进行确定时,需要各机构端向监管端报送大量的企业信息,因此在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在各机构端报送大量企业信息到监管端时,不仅对网络数据传输的速率造成影响,也会对监管端的存储和计算造成巨大压力,监管端无法高效地对企业信息进行处理,影响确定各机构端的隐性企业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企业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用以解决隐性企业确定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企业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二列表;其中,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将各所述第四列表下发给对应机构端,以使所述机构端基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所述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企业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列表,将所述第一列表上报给监管端;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获取第三列表,将所述第三列表上报给监管端;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接收所述监管端下发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是所述监管端根据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和第二列表确定的,所述第二列表是所述监管端根据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确定的,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基于所述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所述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本机构端上报的所述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企业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列表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二列表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二列表;其中,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三列表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四列表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四列表下发单元,用于将各所述第四列表下发给对应机构端,以使所述机构端基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所述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企业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列表上报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列表,将所述第一列表上报给监管端;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三列表上报单元,用于获取第三列表,将所述第三列表上报给监管端;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四列表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监管端下发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是所述监管端根据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和第二列表确定的,所述第二列表是所述监管端根据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确定的,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隐性企业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所述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本机构端上报的所述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监管计算系统,包括:监管端和至少一个机构端;其中:
所述监管端,用于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二列表;其中,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将各所述第四列表下发给对应机构端,以使所述机构端基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所述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所述机构端,用于获取第一列表,将所述第一列表上报给监管端;获取第三列表,将所述第三列表上报给监管端;接收所述监管端下发的第四列表,基于所述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所述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本机构端上报的所述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企业信息处理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企业信息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监管端和至少一个机构端构建分布式监管计算系统,监管端获取各机构端根据其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上报的第一列表,根据第一列表确定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第二列表。监管端获取各机构端根据其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唯一标识生成的第三列表,并根据第二列表和第三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将第四列表发送给各机构端,各机构端根据第四列表中包括的企业及上报的第一列表中的企业确定隐性企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监管端和机构端均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在确定隐性企业时,机构端无需上传大量业务数据,而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包括企业唯一标识的列表,监管端对列表进行汇总并下发数据至各机构端,机构端确定各自的隐性企业,解决了监管集中计算需要海量数据传输、存储及计算资源开销大的问题;在分布式监管计算系统中,降低为发现各机构端应报未报的隐性企业对数据传输、存储及计算资源的开销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企业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确定第二列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第一位图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第一位图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确定第四列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第二位图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第二位图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企业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企业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企业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监管计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所适用的一种分布式监管计算系统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所适用的一种机构端和监管端的原理图。
图14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企业信息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企业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金融系统中对隐性企业进行确定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分布式监管计算系统的监管端来执行,该分布式监管计算系统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实现。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0、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其中,监管端可以为银保监会及地方银保监局,在二者的监管金融专区建立分布式计算系统的监管端,监管端的银保监会通过指令等方式将相关的数据加工计算任务下发到地方银保监局,地方银保监局下发给局管法人机构,或银保监会的监管端直接下发指令到总会直管机构,工会直管机构和局管法人机构为机构端,用于根据监管端的指令进行数据的处理,并将数据处理结果返回给银保监会或地方银保监局(即监管端)。
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中,包括其具有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其中,企业唯一标识与企业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监管端(如银保监会)进行确定,监管端对各企业信息和所有单一法人进行企业唯一标识的初始化,为每个企业及法人赋予统一的企业唯一标识,并建立企业唯一标识和统一信用代码的对应关系,以通过企业唯一标识来代表每个企业或法人。企业唯一标识和统一信用代码的对应关系由监管端发布并进行维护。将对应关系表发送给各机构端,各机构端在上报列表时可以通过企业唯一标识来代替位数较多的统一信用代码,减少数据传输量。
S120、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二列表;其中,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其中,监管端收到各机构端发来的第一列表后,对第一列表进行汇总合并,得到第二列表。第二列表为各机构端具有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的汇总,用于表示各企业在哪些机构端具有第一预设属性。
S130、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其中,监管端可以通过向各机构端下发用于获取第三列表的获取指令,机构端在接收到该获取指令后,读取已保存的数据,确定哪些企业在该机构端具有第二预设属性,并根据企业唯一标识和统一信用代码的对应关系生成第三列表。
S140、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其中,监管端对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和第二列表进行汇总,得到对应于每个机构端的第四列表,由于第二列表用于表示每个企业在哪些机构端下具有第一预设属性,因此其与第三列表汇总后得到的每个第四列表用于表示对应的机构端下同时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有哪些。
比如,机构端A银行上报的第三列表中,企业a具有第二预设属性,B银行上报的第三列表中,企业b和企业c具有第二预设属性,同时,在第二列表中企业a、企业b具有第一预设属性,因此对于机构端A银行的第四列表中包括企业a的企业唯一标识;由于企业c不具有第一预设属性,因此对于机构端B银行的第四列表中仅包括企业b企业唯一标识。
S150、将各所述第四列表下发给对应机构端,以使所述机构端基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所述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其中,由于第四列表中的企业必然在该机构端下具有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因此第四列表中包括的企业但不存在于第一列表中的企业为相应机构端对应的隐性企业,也即该机构端未发现的具有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监管端和机构端均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在确定隐性企业的确定时,机构端无需上传大量业务数据,而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包括企业唯一标识的列表,监管端对列表进行汇总并下发数据至各机构端,机构端确定各自的隐性企业,解决了监管集中计算需要海量数据传输、存储及计算资源开销大的问题;在分布式监管计算系统中,降低为发现各机构应报未报的隐性监管指标对数据传输、存储及计算资源的开销压力。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确定第二列表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10、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即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确定第一位图;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中包含表征任一机构端下的任一企业是否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元素。
S220、根据所述第一位图确定第二列表。
其中,当接收到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通过位图的方式将各个第一位图进行汇总,第一位图用于通过是否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元素来表示各企业在哪些机构端具有第一预设属性,并通过第一位图生成第二列表,确定全量的具有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第一位图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10、获取第一初始位图;其中,所述第一初始位图包含N行M列,每一行对应一个企业唯一标识,每一列对应一个机构端,N为各机构端下企业的总数量,M为机构端的总数量,所述第一初始位图中第n行、第m列的元素表征第m个机构端下的第n个企业是否具备第一预设属性。
图4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第一位图的示意图,首先获取第一初始位图,第一初始位图包含N行M列的表格,N的数量取决于各机构端下企业的总数量,M为机构端的数量。每一行的表头为各机构端的名称,每一列的表头为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当A银行上报的第一列表中,仅A企业具有第一预设属性,则行为A企业、列为A银行的元素表征为具备第一预设属性,A银行这列的其他元素(B企业至X企业)表征为不具备第一预设属性,一种可行的方式中,可以使用1来表征具备第一预设属性,0表征不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类似的,B银行上报的第一列表中A企业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则对应B银行的一列的元素,除了A企业那一行为1以外,其余均为0;C银行上报的第一列表中C企业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则对应C银行的一列的元素,除了C企业那一行为1以外,其余均为0;直至汇总完所有机构端的第一列表。
需要说明的是,每次执行本实施例流程时获取的第一初始位图是上一次执行完成本实施例流程中的位图更新操作后得到的第一初始位图,第一次执行本实施例流程时获取的第一初始位图中的所有元素均表征不具备第一预设属性。
S320、基于各所述第一列表对所述第一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得到第一位图。
其中,由于各机构端每次上报的第一列表可能不同,因此会导致第一位图中的元素不同,因此根据各第一列表的实际内容对第一初始位图进行更新,得到第一位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至少一个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分别对应的企业唯一标识和更新标识,任一更新标识表征增加操作或删除操作;
所述基于各所述第一列表对所述第一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包括:
对于各所述第一列表,将所述第一初始位图中目标列的目标行的元素进行更新,其中所述目标列为当前第一列表对应的机构端所对应的列,所述目标行包括当前第一列表中包含的各企业唯一标识分别对应的行,并且在任一目标行对应的更新标识表征增加操作时,将该目标行的元素更新为表征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数值,在任一目标行对应的更新标识表征删除操作时,将该目标行的元素更新为表征不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数值。
其中,第一列表中包括对应机构端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及第一预设属性的更新标识,更新标识用于表示对应的企业的第一预设属性的变化,比如该企业失去第一预设属性时,选择用于表征删除操作的更新标识,相应的,获得第一预设属性时选择用于表示增加操作的更新标识。
在监管端接收到第一列表时,确定各企业唯一标识对应的更新标识,并以此对第一初始位图中相应的行和列的元素进行更新。企业唯一标识所在的行为用于更新的元素所在的行,第一列表对应的机构端所在的列为用于更新的元素所在的列。举例来说,更新标识为1时标识增加操作,0标识删除操作。若一企业唯一标识对应的更新标识为1,则对应行和列的元素从不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数值更新为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标识;若一企业唯一标识对应的更新标识为0,则则对应行和列的元素从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数值更新为不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标识。监管端可以根据预设的更新周期来从各机构端中获取第一列表,并根据第一列表中的更新标识在第一位图中更新相应的元素。
一家机构的法人客户仅占全部法人企业(7、8千万数量级)的很少一部分,国有大行对公客户是几百万数量级,中小银行的对公客户数是几万-几十万数量级。在具有第一预设属性的占比推算仅为该机构全部对公客户数的百分之一数量级,传递位图与传递列表相比并不节省传输数据量,且在监管端更新第一位图更复杂。法人企业每天都有新成立和注销的情况,如果这些新成立或注销的企业与一家机构没有业务,在机构端更新第一位图时可以不需要变化,仅在第一位图中删除或追加行即可。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确定第四列表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通过如下步骤根据第三列表和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
S510、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即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确定第二位图;其中,所述第二位图中包含表征任一机构端下的任一企业是否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元素。
其中,监管端接收到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后,通过位图的方式将各个第三列表进行汇总,得到第二位图。第二位图通过位图元素表示各企业在哪些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
S520、根据所述第二位图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
其中,由于第二位图中包括表征各企业在哪些机构端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元素,因此可以根据第二位图确定每一个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根据这些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生成对应于每个机构端的第四列表。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第二位图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10、获取第二初始位图;其中,所述第二初始位图包含N行M列,每一行对应一个企业唯一标识,每一列对应一个机构端,N为各机构端下企业的总数量,M为机构端的总数量,所述第二初始位图中第n行、第m列的元素表征第m个机构端下的第n个企业是否具备第二预设属性。
图7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第二位图的示意图,首先获取第一初始位图,第一初始位图包含N行M列的表格,N的数量取决于各机构端下企业的总数量,M为机构端的数量。每一行的表头为各机构端的名称,每一列的表头为各客户的企业唯一标识。当A银行上报的第三列表中,A企业具有第二预设属性,则行为A企业、列为A银行的元素表征为具备第二预设属性,A银行这列的其他元素(B企业至X企业)表征为不具备第二预设属性,一种可行的方式中,可以使用1来表征具备第二预设属性,0表征不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类似的,B银行上报的第一列表中A企业和C企业具备第二预设属性,则对应B银行的一列的元素,A企业和C企业所在的行为1以外,其余均为0;C银行上报的第一列表中A企业和C企业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则对应C银行的一列的元素,A企业和C企业所在的行为1以外,其余均为0;直至汇总完所有机构端的第三列表。
需要说明的是,每次执行本实施例流程时获取的第二初始位图是上一次执行完成本实施例流程中的位图更新操作后得到的第二初始位图,第一次执行本实施例流程时获取的第二初始位图中的所有元素均表征不具备第二预设属性。
S620、基于各所述第三列表对所述第二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得到第二位图。
其中,由于各机构端每次上报的第三列表可能不同,因此会导致第二位图中的元素不同,因此根据各第三列表的实际内容对第二初始位图进行更新,得到第二位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至少一个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分别对应的企业唯一标识和更新标识,任一更新标识表征增加操作或删除操作;
所述基于各所述第三列表对所述第二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包括:
对于各所述第三列表,将所述第二初始位图中目标列的目标行的元素进行更新,其中所述目标列为当前第三列表对应的机构端所对应的列,所述目标行包括当前第三列表中包含的各企业唯一标识分别对应的行,并且在任一目标行对应的更新标识表征增加操作时,将该目标行的元素更新为表征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数值,在任一目标行对应的更新标识表征删除操作时,将该目标行的元素更新为表征不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数值。
其中,第三列表中包括对应机构端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及第二预设属性的更新标识,更新标识用于表示对应的企业的第二预设属性的变化,比如该企业失去第二预设属性时,选择用于表征删除操作的更新标识,相应的,获得第二预设属性时选择用于表示增加操作的更新标识。
在监管端接收到第三列表时,确定各企业唯一标识对应的更新标识,并以此对第二初始位图中相应的行和列的元素进行更新。企业唯一标识所在的行为用于更新的元素所在的行,第三列表对应的机构端所在的列为用于更新的元素所在的列。举例来说,更新标识为1时标识增加操作,0标识删除操作。若一企业唯一标识对应的更新标识为1,则对应行和列的元素从不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数值更新为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标识;若一企业唯一标识对应的更新标识为0,则则对应行和列的元素从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数值更新为不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标识。监管端可以根据预设的更新周期来从各机构端中获取第三列表,并根据第三列表中的更新标识在第一位图中更新相应的元素。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位图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对应的第四列表,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列表在所述第二位图中确定目标行;其中,所述目标行包括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的各企业唯一标识分别对应的行;
对于所述第二位图中的各个目标行,确定当前目标行中表征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目标元素,将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企业唯一标识添加到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机构端的第四列表中。
其中,第四列表为对应于每个机构端的,用于表示对应机构端下所有具有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列表,即,各个目标行对应一个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在目标行中包括多个元素,每个元素标识当前目标行对应的企业唯一标识和机构端的对应关系,每个元素用于表示企业在机构端是否具备第二预设属性,将表示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目标元素对应的企业唯一标识添加到目标元素所在列的机构端的第四列表中。
以图7为例,对于机构端A银行,a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在A银行对应的那一列的元素为表示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目标元素,则将a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添加到对应于A银行的第四列表中;对于机构端B银行,a企业和c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在B银行对应的那一列的元素为表示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目标元素,则将a企业和c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添加到对应于B银行的第四列表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所述第一预设属性包括不良属性,所述第二预设属性包括贷款业务属性。
其中,当第一预设属性包括不良属性时,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中包括的是对应机构端的不良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监管端根据第一列表确定第二列表,第二列表为根据第一列表中的不良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汇总得到的所有不良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当第二预设属性包括贷款业务属性时,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中包括的是对应机构端下具有贷款业务的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监管端汇总第三列表,确定在各机构端下都有哪些企业具有贷款业务。在确定不良企业的第二列表后,再根据第三列表的汇总结果确定这些不良企业都在哪些机构端具有贷款业务,并将不良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添加到该机构端对应的第四列表中,即机构端最终收到的第四列表中包括在自身具有贷款业务且属于不良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通过上述的方式,针对每个机构端生成第四列表,且第四列表中,只有在对应客户端有贷款业务且属于不良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才会被添加到第四列表中,若一企业属于不良企业,但其在某机构端没有贷款业务,此时无需将其添加到第四列表中,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传输量。
后续对于此类需要在监管端与机构端之间进行大数据量文件传输的业务场景,均可采用监管端维护位图、机构端维护列表的方式进行扩展。在监管端增加对应场景的位图、在机构端增加对应场景的列表。
此外,在监管端下发获取指令时,会同时下发标准数据格式,以使机构端根据标准数据格式处理数据,这样当机构端返回数据时,监管端能够快速进行处理。机构端按照监管统一下发的采集数据标准和加工逻辑脚本采集加工报送数据,解决了采集口径偏差、加工逻辑偏差、上报数据不准确的问题;由监管端将计算任务分解拆分并下发到机构监管前置系统,在机构端本地进行局部数据采集加工计算,仅将计算结果数据传输到监管端汇总,解决了监管端集中计算需要海量数据传输、存储及计算资源开销大的问题。
实施例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企业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每个机构端,执行以下步骤:
S810、获取第一列表,将所述第一列表上报给监管端;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其中,监管端可以通过下发针对第一列表的获取指令触发机构端获取第一列表,通过读取已保存的数据,确定本机构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通过监管端发布的企业的统一信用代码和企业唯一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并生成第一列表上报给监管端。
S820、获取第三列表,将所述第三列表上报给监管端;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其中,与上述方式类似,机构端在接收到针对第三列表的获取指令后,机构端读取已保存的数据,确定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通过监管端发布的企业的统一信用代码和企业唯一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并生成第三列表上报给监管端。
S830、接收所述监管端下发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是所述监管端根据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和第二列表确定的,所述第二列表是所述监管端根据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确定的,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其中,监管端对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和第二列表进行汇总,得到对应于每个机构端的第四列表,由于第二列表用于表示每个企业在哪些机构端下具有第一预设属性,因此其与第三列表汇总后得到的每个第四列表用于表示对应的机构端下同时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有哪些。
S840、基于所述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所述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本机构端上报的所述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其中,第四列表为每个机构端对应的具有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在各机构端收集数据上报第一列表时,各机构端获取了已知的具有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结合第四列表中包括的本机构具有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两者进行对比,存在于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与第一列表中的企业即为本机构端在获取第一列表时未发现的隐性企业。
在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获取第一列表,包括:
确定本机构端下在上一个上报周期获得所述第一预设属性的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将所述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和表示增加操作的更新标识对应添加到预先创建的第一列表中。
其中,新增企业为在本机构端上一个上报周期中获得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比如该企业在上一上报周期中在本机构端注册并获得第一预设属性。通过监管端发布的企业唯一标识和统一信用代码的对应关系确定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将其添加到第一列表中,并使用表示增加操作的更新标识,使监管端根据更新标识将更新企业添加到第二列表中。
确定本机构端下在上一个上报周期失去所述第一预设属性的删除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将所述删除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和表示删除操作的更新标识对应添加到预先创建的第一列表中。
其中,删除企业为在本机构端上一个上报周期中失去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比如该企业在上一上报周期中在本机构端由于业务变化、企业信息变化等情况失去第一预设属性。通过监管端发布的企业唯一标识和统一信用代码的对应关系确定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将其添加到第一列表中,并使用表示删除操作的删除标识,使监管端根据更新标识将更新企业添加到第二列表中。
可选的,可以使用1和0来分别对应新增标识和删除标识,仅通过一个字符来作为更新标识,能够减小第一列表的数据大小,从而减轻机构端上报的数据量,并且监管端仅需要读取一个字符就可以判断更新操作为新增还是删除,减小了监管端的计算压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获取第三列表,包括:
确定本机构端下在上一个上报周期获得所述第二预设属性的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将所述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和表示增加操作的更新标识对应添加到预先创建的第三列表中;
确定本机构端下在上一个上报周期失去所述第二预设属性的删除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将所述删除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和表示删除操作的更新标识对应添加到预先创建的第三列表中。
与第一列表的获取方式类似,其中,新增企业为在本机构端上一个上报周期中获得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删除企业为本机构端上一个上报周期中市区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通过监管端发布的企业唯一标识和统一信用代码的对应关系确定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将其添加到第二列表中,并使用对应新增操作或删除操作的更新标识,使监管端根据更新标识将更新企业添加到第二列表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确定的各所述隐性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第五列表;
接收所述监管端下发的查询指令,读取已存储的所述第五列表,并将所述第五列表返回给所述监管端,以使所述监管端进行汇总和/或展示。
其中,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向监管端发起查询来查看各机构端根据隐性企业的相关信息经过统计分析后得到的第五列表,监管端接收到查询指令后,将查询指令拆分并下发给对应的机构端,各机构端接收到查询指令后将第五列表返回给监管端,监管端发送给监管人员进行展示。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属性包括不良属性,所述第二预设属性包括贷款业务属性。
相应的,第一列表为本机构端的不良企业列表,第三列表为本机构端具有贷款业务的客户列表。通过监管端下发的第四列表,机构端将第四列表中包括的不良企业列表和第一列表中的不良企业列表进行比对,在第四列表中包括的不良企业若不存在于第一列表中,标识机构端在读取数据获取第一列表时未识别出一些不良企业,则这些企业为隐性不良企业。
其中,具有不良属性表示企业对于机构端存在对业务具有负面影响的行为,比如根据该企业在机构端的资产负债表进行确定时,存在应收账款非正常增加、资产负债率增高、应付账款大量增减且增减原因不清、固定资产大量减少或非生产固定资产大量增加、拖欠工资税金贷款利息等行为,视为具有不良属性。根据该企业的损益表进行确定时,存在销售收入或利润增长过快、关联交易占比较高、销售额下降,利润明显降低,靠逃税盈利或发生亏损等行为时,视为具有不良属性。具有贷款业务属性表示企业与机构端存在贷款业务关系。
相应的,隐性企业表示在任一机构端存在不良属性,但在其他机构端不存在不良属性,因此无法被其他机构端确定具有不良属性的企业,比如a企业在A银行和B银行均具有贷款业务关系,a企业在A银行具有资产负债率高的现象,但在B银行不存在负面行为,A银行在进行不良属性的确定时,能够根据a企业在本银行的资产负债率高的现象确定a企业具有不良属性,但由于a企业在B银行尚未出现不良行为,因此B银行无法确定a企业具有不良属性。在a企业在其他银行具有不良属性,且a企业在B银行有贷款业务的情况下,a企业对于B银行就属于无法被B银行单方面确定具有不良属性的隐性企业。
对于不良贷款等负面监管指标,一些报送机构出于保持外部评级及内部考核等原因存在隐匿部分负面监管指标的现象,为了识别报送机构应报未报的隐性负面监管指标,需要监管收集各报送机构的负面监管指标明细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再从各报送机构相对该负面监管指标以外的正常明细数据中识别出该机构应报未报的隐性负面监管指标数据。此类隐性负面监管指标计算需要各家机构报送大量明细数据、需要监管端对各家机构的报送明细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对数据传输、存储及计算资源产生较大压力。
对于此类需要在监管端与机构端之间进行大数据量文件传输的业务场景,均可采用监管端维护位图、机构端维护列表的方式进行扩展。在监管端增加对应场景的位图、在机构端增加对应场景的列表。
实施例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企业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列表获取单元910,用于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二列表确定单元920,用于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二列表;其中,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三列表获取单元930,用于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四列表确定单元940,用于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四列表下发单元950,用于将各所述第四列表下发给对应机构端,以使所述机构端基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所述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在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第二列表确定单元920,用于执行:
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一位图;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中包含表征任一机构端下的任一企业是否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元素;
根据所述第一位图确定第二列表。
在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第二列表确定单元920在执行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一位图时,执行:
获取第一初始位图;其中,所述第一初始位图包含N行M列,每一行对应一个企业唯一标识,每一列对应一个机构端,N为各机构端下企业的总数量,M为机构端的总数量,所述第一初始位图中第n行、第m列的元素表征第m个机构端下的第n个企业是否具备第一预设属性;
基于各所述第一列表对所述第一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得到第一位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至少一个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分别对应的企业唯一标识和更新标识,任一更新标识表征增加操作或删除操作;
第二列表确定单元920在执行基于各所述第一列表对所述第一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时,执行:
对于各所述第一列表,将所述第一初始位图中目标列的目标行的元素进行更新,其中所述目标列为当前第一列表对应的机构端所对应的列,所述目标行包括当前第一列表中包含的各企业唯一标识分别对应的行,并且在任一目标行对应的更新标识表征增加操作时,将该目标行的元素更新为表征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数值,在任一目标行对应的更新标识表征删除操作时,将该目标行的元素更新为表征不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数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第四列表确定单元940,用于执行:
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确定第二位图;其中,所述第二位图中包含表征任一机构端下的任一企业是否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元素;
根据所述第二位图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
在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第四列表确定单元940在执行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确定第二位图时,执行:
获取第二初始位图;其中,所述第二初始位图包含N行M列,每一行对应一个企业唯一标识,每一列对应一个机构端,N为各机构端下企业的总数量,M为机构端的总数量,所述第二初始位图中第n行、第m列的元素表征第m个机构端下的第n个企业是否具备第二预设属性;
基于各所述第三列表对所述第二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得到第二位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至少一个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分别对应的企业唯一标识和更新标识,任一更新标识表征增加操作或删除操作;
第四列表确定单元940在执行所述基于各所述第三列表对所述第二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时,执行:
对于各所述第三列表,将所述第二初始位图中目标列的目标行的元素进行更新,其中所述目标列为当前第三列表对应的机构端所对应的列,所述目标行包括当前第三列表中包含的各企业唯一标识分别对应的行,并且在任一目标行对应的更新标识表征增加操作时,将该目标行的元素更新为表征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数值,在任一目标行对应的更新标识表征删除操作时,将该目标行的元素更新为表征不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数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第四列表确定单元940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位图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对应的第四列表时,执行:
根据所述第二列表在所述第二位图中确定目标行;其中,所述目标行包括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的各企业唯一标识分别对应的行;
对于所述第二位图中的各个目标行,确定当前目标行中表征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目标元素,将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企业唯一标识添加到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机构端的第四列表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所述第一预设属性包括不良属性,所述第二预设属性包括贷款业务属性。
实施例六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企业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列表上报单元1010,用于获取第一列表,将所述第一列表上报给监管端;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三列表上报单元1020,用于获取第三列表,将所述第三列表上报给监管端;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四列表接收单元1030,用于接收所述监管端下发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是所述监管端根据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和第二列表确定的,所述第二列表是所述监管端根据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确定的,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隐性企业确定单元1040,用于基于所述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所述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本机构端上报的所述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在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第一列表上报单元1010在执行所述获取第一列表时,执行:
确定本机构端下在上一个上报周期获得所述第一预设属性的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将所述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和表示增加操作的更新标识对应添加到预先创建的第一列表中;
确定本机构端下在上一个上报周期失去所述第一预设属性的删除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将所述删除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和表示删除操作的更新标识对应添加到预先创建的第一列表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第三列表上报单元1020在执行所述获取第三列表时,执行:
确定本机构端下在上一个上报周期获得所述第二预设属性的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将所述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和表示增加操作的更新标识对应添加到预先创建的第三列表中;
确定本机构端下在上一个上报周期失去所述第二预设属性的删除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将所述删除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和表示删除操作的更新标识对应添加到预先创建的第三列表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六中,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五列表上报单元1050;
第五列表上报单元1050,用于对确定的各所述隐性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第五列表;
接收所述监管端下发的查询指令,读取已存储的所述第五列表,并将所述第五列表返回给所述监管端,以使所述监管端进行汇总和/或展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所述第一预设属性包括不良属性,所述第二预设属性包括贷款业务属性。
实施例七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监管计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系统包括:监管端1110和至少一个机构端1120;其中:
所述监管端1110,用于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二列表;其中,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将各所述第四列表下发给对应机构端,以使所述机构端基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所述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所述机构端1120,用于获取第一列表,将所述第一列表上报给监管端;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获取第三列表,将所述第三列表上报给监管端;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接收所述监管端下发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是所述监管端根据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和第二列表确定的,所述第二列表是所述监管端根据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确定的,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基于所述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所述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本机构端上报的所述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所适用的一种分布式监管计算系统的示意图,包括银保监会1210、地方银保监局1220、总会直管机构1230和局管法人机构1240,银保监会1210、地方银保监局1220构成监管端,总会直管机构1230和局管法人机构1240为机构端。银保监会1210包括第一监管金融专区1211和第一监管应用1212,在第一监管金融专区1211中建设分布式计算模块,负责高阶存储与计算,包括:接收第一监管应用1212任务请求,解析拆分下发任务请求,汇总加工任务计算结果,返回结果给第一监管应用1212。银保监会1210将数据加工计算任务分解并下发到总会直管机构1230及地方银保监局1220,地方银保监局1220将数据加工计算任务分解下发到局管法人机构1240。
在总会直管机构1230及局管法人机构1240分别的第一监管前置区1231和第二监管前置区1241建设分布式计算模块,负责前置存储与计算,包括:分别采集总会直管机构1230第一内部数据库1232和局管法人机构1240的第二内部数据库1242的内部数据,接收监管下发的数据加工计算任务,在第一监管前置区1231和第二监管前置区1241内部解析执行监管端下发的数据加工计算任务,并将加工计算结果数据返回给银保监会1210或地方银保监局1220。
地方银保监局1220在本地的第二监管金融专区1221的分布式计算模块执行数据加工任务(例如局管法人机构数据汇总),并将加工结果数据返回给银保监会1210,或返回给第二监管应用1222。
银保监会1210在第一监管金融专区1211的本地的分布式计算模块执行数据加工任务(例如总会直管机构及各地方银保监局数据汇总),并将结果数据返回给监管应用1212。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所适用的一种机构端和监管端的原理图,机构端1310的监管前置区包括第一计算单元1311和第一数据存储单元1312,第一计算单元1311中设计有数据集成接口,包括ETL及采集任务调度功能,直接从机构内部各业务系统采集数据到第一数据存储单元1312,保障数据采集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在第一计算单元1311设计适配计算模块,将采集到的各机构异构数据转换为监管发布的标准化数据,屏蔽各机构数据异构性,为分布式计算提供标准化数据基础。
在第一计算单元1311中设计标准计算模块,接收监管端1320下发的数据加工计算任务,执行加工计算任务并返回结果数据给监管端1320。
监管端1320的本地分布式计算系统中包括第二计算单元1321和第二数据存储单元1322。在第二计算单元1321中设计任务分解模块,接收外部监管应用任务请求,解析拆分下发任务请求到机构端1310;
在第二计算单元1321中设计汇总计算模块,对机构端1310返回结果进行进一步加工计算。
第二数据存储单元用于保存监管端1320的相关数据,并在与外部监管用于交互时用于数据的调取。
分布式监管计算框架,包括数据从机构内部源系统采集、异构数据通过适配计算转换为标准化数据、监管任务分解并下发到各机构进行标准化计算、监管汇总各机构任务计算结果并返回给监管应用。
基于分布式监管计算框架的企业信息处理方法中,监管端与机构端之间进行大数据量文件传输的业务场景下企业信息处理方式,包括监管端位图结构、机构端列表结构,位图初始化及更新方式,列表初始化及更新方式,企业信息处理方法(明细、汇总等)。
实施例八
图14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如头盔、眼镜、手表等)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如图14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1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如只读存储器(ROM)1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等,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1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1、ROM 12以及RAM 13通过总线1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5也连接至总线14。
电子设备1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5,包括:输入单元1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1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1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19允许电子设备1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器1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处理器1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处理器1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企业信息处理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企业信息处理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单元1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12和/或通信单元1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1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13并由处理器1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企业信息处理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企业信息处理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计算机程序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计算机程序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备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电子设备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电子设备。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区块链网络和互联网。
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7)

1.一种企业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二列表;其中,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将各所述第四列表下发给对应机构端,以使所述机构端基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所述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二列表,包括:
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一位图;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中包含表征任一机构端下的任一企业是否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元素;
根据所述第一位图确定第二列表;
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一位图,包括:
获取第一初始位图;其中,所述第一初始位图包含N行M列,每一行对应一个企业唯一标识,每一列对应一个机构端,N为各机构端下企业的总数量,M为机构端的总数量,所述第一初始位图中第n行、第m列的元素表征第m个机构端下的第n个企业是否具备第一预设属性;
基于各所述第一列表对所述第一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得到第一位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至少一个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分别对应的企业唯一标识和更新标识,任一更新标识表征增加操作或删除操作;
所述基于各所述第一列表对所述第一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包括:
对于各所述第一列表,将所述第一初始位图中目标列的目标行的元素进行更新,其中所述目标列为当前第一列表对应的机构端所对应的列,所述目标行包括当前第一列表中包含的各企业唯一标识分别对应的行,并且在任一目标行对应的更新标识表征增加操作时,将该目标行的元素更新为表征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数值,在任一目标行对应的更新标识表征删除操作时,将该目标行的元素更新为表征不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包括:
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确定第二位图;其中,所述第二位图中包含表征任一机构端下的任一企业是否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元素;
根据所述第二位图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确定第二位图,包括:
获取第二初始位图;其中,所述第二初始位图包含N行M列,每一行对应一个企业唯一标识,每一列对应一个机构端,N为各机构端下企业的总数量,M为机构端的总数量,所述第二初始位图中第n行、第m列的元素表征第m个机构端下的第n个企业是否具备第二预设属性;
基于各所述第三列表对所述第二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得到第二位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至少一个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分别对应的企业唯一标识和更新标识,任一更新标识表征增加操作或删除操作;
所述基于各所述第三列表对所述第二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包括:
对于各所述第三列表,将所述第二初始位图中目标列的目标行的元素进行更新,其中所述目标列为当前第三列表对应的机构端所对应的列,所述目标行包括当前第三列表中包含的各企业唯一标识分别对应的行,并且在任一目标行对应的更新标识表征增加操作时,将该目标行的元素更新为表征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数值,在任一目标行对应的更新标识表征删除操作时,将该目标行的元素更新为表征不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位图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对应的第四列表,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列表在所述第二位图中确定目标行;其中,所述目标行包括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的各企业唯一标识分别对应的行;
对于所述第二位图中的各个目标行,确定当前目标行中表征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目标元素,将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企业唯一标识添加到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机构端的第四列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属性包括不良属性,所述第二预设属性包括贷款业务属性。
8.一种企业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列表,将所述第一列表上报给监管端;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以使所述监管端根据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一位图,并根据所述第一位图确定第二列表;
获取第三列表,将所述第三列表上报给监管端;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接收所述监管端下发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是所述监管端根据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和第二列表确定的,所述第二列表是所述监管端根据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确定的,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基于所述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所述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本机构端上报的所述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所述监管端根据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一位图,并根据所述第一位图确定第二列表,包括:
获取第一初始位图;其中,所述第一初始位图包含N行M列,每一行对应一个企业唯一标识,每一列对应一个机构端,N为各机构端下企业的总数量,M为机构端的总数量,所述第一初始位图中第n行、第m列的元素表征第m个机构端下的第n个企业是否具备第一预设属性;
基于各所述第一列表对所述第一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得到第一位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列表,包括:
确定本机构端下在上一个上报周期获得所述第一预设属性的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将所述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和表示增加操作的更新标识对应添加到预先创建的第一列表中;
确定本机构端下在上一个上报周期失去所述第一预设属性的删除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将所述删除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和表示删除操作的更新标识对应添加到预先创建的第一列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三列表,包括:
确定本机构端下在上一个上报周期获得所述第二预设属性的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将所述新增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和表示增加操作的更新标识对应添加到预先创建的第三列表中;
确定本机构端下在上一个上报周期失去所述第二预设属性的删除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将所述删除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和表示删除操作的更新标识对应添加到预先创建的第三列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确定的各所述隐性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第五列表;
接收所述监管端下发的查询指令,读取已存储的所述第五列表,并将所述第五列表返回给所述监管端,以使所述监管端进行汇总和/或展示。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属性包括不良属性,所述第二预设属性包括贷款业务属性。
13.一种企业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列表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二列表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二列表;其中,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三列表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四列表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四列表下发单元,用于将各所述第四列表下发给对应机构端,以使所述机构端基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所述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单元,在执行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二列表时,具体执行:
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一位图;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中包含表征任一机构端下的任一企业是否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元素;
根据所述第一位图确定第二列表;
所述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单元,在执行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一位图时,具体执行:
获取第一初始位图;其中,所述第一初始位图包含N行M列,每一行对应一个企业唯一标识,每一列对应一个机构端,N为各机构端下企业的总数量,M为机构端的总数量,所述第一初始位图中第n行、第m列的元素表征第m个机构端下的第n个企业是否具备第一预设属性;
基于各所述第一列表对所述第一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得到第一位图。
14.一种企业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列表上报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列表,将所述第一列表上报给监管端,以使所述监管端根据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一位图,并根据所述第一位图确定第二列表;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所述监管端根据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一位图,并根据所述第一位图确定第二列表,包括:
获取第一初始位图;其中,所述第一初始位图包含N行M列,每一行对应一个企业唯一标识,每一列对应一个机构端,N为各机构端下企业的总数量,M为机构端的总数量,所述第一初始位图中第n行、第m列的元素表征第m个机构端下的第n个企业是否具备第一预设属性;
基于各所述第一列表对所述第一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得到第一位图;
第三列表上报单元,用于获取第三列表,将所述第三列表上报给监管端;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第四列表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监管端下发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是所述监管端根据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和第二列表确定的,所述第二列表是所述监管端根据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确定的,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本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
隐性企业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所述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本机构端上报的所述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15.一种分布式监管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管端和至少一个机构端;其中:
所述监管端,用于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一列表;其中,所述第一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二列表;其中,所述第二列表中包含全量的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获取各机构端上报的第三列表;其中,所述第三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根据各所述第三列表和所述第二列表确定各机构端分别对应的第四列表;其中,所述第四列表中包含对应机构端下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和第二预设属性的企业的企业唯一标识;将各所述第四列表下发给对应机构端;其中,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二列表,包括: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一位图;其中,所述第一位图中包含表征任一机构端下的任一企业是否具备第一预设属性的元素;根据所述第一位图确定第二列表;其中,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一列表确定第一位图,包括:获取第一初始位图;其中,所述第一初始位图包含N行M列,每一行对应一个企业唯一标识,每一列对应一个机构端,N为各机构端下企业的总数量,M为机构端的总数量,所述第一初始位图中第n行、第m列的元素表征第m个机构端下的第n个企业是否具备第一预设属性;基于各所述第一列表对所述第一初始位图执行更新操作,得到第一位图;
所述机构端,用于获取第一列表,将所述第一列表上报给监管端;获取第三列表,将所述第三列表上报给监管端;接收所述监管端下发的第四列表,基于所述第四列表确定隐性企业,所述隐性企业为存在于接收到的所述第四列表中、且不存在于本机构端上报的所述第一列表中的企业。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或8-12中任一项所述的企业信息处理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或8-12中任一所述的企业信息处理方法。
CN202210947261.9A 2022-08-09 2022-08-09 企业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5017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7261.9A CN115017875B (zh) 2022-08-09 2022-08-09 企业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7261.9A CN115017875B (zh) 2022-08-09 2022-08-09 企业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7875A CN115017875A (zh) 2022-09-06
CN115017875B true CN115017875B (zh) 2022-11-25

Family

ID=83065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7261.9A Active CN115017875B (zh) 2022-08-09 2022-08-09 企业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787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5978A (zh) * 2018-02-09 2018-08-17 北京腾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标签存储方法、用户画像计算方法及计算设备
CN108733681A (zh) * 2017-04-14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86456A (zh) * 2018-08-31 2018-12-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索引方法及装置
CN110168529A (zh) * 2017-08-03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117192A (zh) * 2020-08-27 2022-03-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查询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4155080A (zh) * 2021-09-29 2022-03-08 东方微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欺诈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44595A (zh) * 2021-12-10 2022-03-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权限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80780B2 (en) * 2014-01-27 2016-03-08 Umb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generating and using a bitmap index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3681A (zh) * 2017-04-14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168529A (zh) * 2017-08-03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8415978A (zh) * 2018-02-09 2018-08-17 北京腾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标签存储方法、用户画像计算方法及计算设备
CN109086456A (zh) * 2018-08-31 2018-12-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索引方法及装置
CN114117192A (zh) * 2020-08-27 2022-03-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查询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4155080A (zh) * 2021-09-29 2022-03-08 东方微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欺诈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44595A (zh) * 2021-12-10 2022-03-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权限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7875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6552A (zh) 欺诈探测和分析
CN113157545A (zh) 业务日志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heng et al. Is cloud computing the digital solution to the future of banking?
CN111080178A (zh) 一种风险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1062799A (zh) 家庭客户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15067A (zh) 企业及个人信用评级系统
WO2021088820A1 (zh) 贷后信息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70094935A (ko) 기업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950359A (zh) 一种用户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5017875B (zh) 企业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5730284A (zh) 一种报表数据的权限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04733A (zh) 数据审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46938B (zh) 操作审计方法、装置及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81586A (zh) 故障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23548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US11657063B2 (en) Behavioral analytic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urcture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s
CN111026763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3003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ng 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Network
CN116596651A (zh) 客户逾期风险信息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437033A (zh) 一种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009356A (zh) 一种公共数据的应用成效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539266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49019A (zh) 一种贷款催收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132381A (zh) 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80303A (zh) 一种业务数据输出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