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5787A - 一种电池soc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soc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5787A
CN115015787A CN202210946808.3A CN202210946808A CN115015787A CN 115015787 A CN115015787 A CN 115015787A CN 202210946808 A CN202210946808 A CN 202210946808A CN 115015787 A CN115015787 A CN 115015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oc
parameter value
compensation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68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5787B (zh
Inventor
何毓辉
卓清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orui Xiechuang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orui Xiechuang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orui Xiechuang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orui Xiechuang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468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57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5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5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5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5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01R31/387Determining ampere-hour charge capacity or SoC
    • G01R31/388Determining ampere-hour charge capacity or SoC involving voltage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7Software therefor, e.g. for battery testing using modelling or look-up t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74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with means for correcting the measurement for temperature or age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SOC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第二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二SOC,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的参数类型相同;根据第一SOC与第二SOC得出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电压阈值根据第一电压差设置;获取目标电池在第一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二电压差,第二电压差与电压阈值相符时,根据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与目标电池均为同类型电池,SOC补偿为对电池的显示电量进行修正。本发明能够更准确的对电池显示电量进行补偿,使SOC显示更能体现电池的实际SOC。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SOC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SOC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双碳目标的落实,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电池作为具有相对成熟的技术积累及具备量产规模的产品,已然成为碳中和产业链的重要推手之一。现在较为普及的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和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因此受到各种电力储能装置的青睐。对锂电池的寿命周期尤为重要的是电池的SOC估算,因此,对电池进行SOC补偿的准确性对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为重要。
现有的SOC补偿方法往往基于实验室模拟,没有对电池的应用环境因素进行相应的结合,难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估算精度不足,适用性不高,甚至时常需要依赖人工辅助校准,导致了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损耗。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SOC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SOC补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第二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二SOC,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第二条件的参数类型相同;
根据所述第一SOC与所述第二SOC得出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所述电压阈值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差设置;
获取目标电池在所述第一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二电压差,所述第二电压差与所述电压阈值相符时,根据所述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对所述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目标电池均为同类型电池,所述SOC补偿为对电池的显示电量进行修正。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电池SOC补偿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一电流参数值下间隔第一时间参数值通电后的所述第一电压差与所述第一SOC,获取所述第二电池在所述初始SOC参数值、第二电流参数值下间隔第一时间参数值通电后的所述第二SOC;
根据所述电压阈值获取与所述初始SOC参数值、所述第一电流参数值、所述第一时间参数值对应的发热补偿系数。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电池SOC补偿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一温度参数值下通电后的所述第一电压差与所述第一SOC,获取所述第二电池在所述初始SOC参数值、第二温度参数值下通电后的所述第二SOC;
根据所述电压阈值获取与所述初始SOC参数值、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值对应的温度补偿系数。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电池SOC补偿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目标电池在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值设为15°C以上时不进行SOC补偿。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电池SOC补偿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一电流参数值下通电后的所述第一电压差与所述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所述初始SOC参数值、第二电流参数值下通电后的所述第二SOC;
根据所述电压阈值获取与所述初始SOC参数值、所述第一电流参数值对应的电流补偿系数。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电池SOC补偿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补偿系数包括温度补偿系数、电流补偿系数与发热补偿系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根据所述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对所述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温度补偿系数和/或所述电流补偿系数和/或所述发热补偿系数对所述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SOC补偿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电池在第三温度参数值与第三SOC下的第一电压,获取所述目标电池在第四温度参数值与第四SOC下的第二电压;
若所述第三温度参数值与所述第四温度参数值相符,且所述第三SOC与所述第四SOC相符,根据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第二电压得到所述第二电压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SOC补偿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第二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二SOC,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第二条件的参数类型相同;
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第一SOC与所述第二SOC得出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所述电压阈值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差设置;
补偿模块,获取目标电池在所述第一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二电压差,所述第二电压差与所述电压阈值相符时,根据所述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对所述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目标电池均为同类型电池,所述SOC补偿为对电池的显示电量进行修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SOC补偿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电池SOC补偿设备执行如上述方法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使第一条件可以模拟实际电池使用场景的环境参数,使第二条件可以作为对照,能够得出精确的对照数据并对比得出准确的补偿系数。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电池的SOC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误差,若误差较大,可能会使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或其他电池管理工具为了保护电池寿命,提前停止电池使用,造成用户不便。在实际应用中,电池在低温状态下使用时,通常采用温度传感器测量表面温度,针对表面温度进行SOC补偿,电池的表面温度往往与实际内在温度,即电芯温度存在较大的偏差,本发明通过在实验室预设模拟实际应用的环境参数,能够更准确的使电池电芯的温度与电池SOC相对应。当测试数据无法恰好对应到实际应用时测量所得的第二电压差时,可以通过根据第一电压差设置电压阈值,使实际应用中的数据可以尽可能地对应到实验数据,在可忽略误差的范围内提高了适用性。通过设置补偿系数,使电池的SOC补偿可以以精准的数字计算的方式进行。由于不同类型电池因为外壳厚度与内部成分不同,对电流、温度等参数的变化往往有着不同的实验数据反馈,通过使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与目标电池均为同类型电池,保证了在电池测试时不会因为电池类型的不同影响实验数据,使实验室中所得的精确数据可以实时的与实际应用中的数据一一对应,降低由于SOC补偿不准确造成目标电池无法正常运作的概率,有利于提高目标电池使用时的稳定性,提高了SOC补偿的准确性,避免了实验数据与实际应用环境间产生的误差,在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时,也不需要对其进行满充电满放电,不会影响目标电池的正常使用,适用性广。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实施方式,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SOC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SOC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SOC补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目前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常常用到电池,电池的SOC(State of charge)为电池的荷电状态,用来反映电池的剩余容量,其数值上定义为剩余容量占电池容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电池的SOC不能直接测量,只能通过电池端电压、通电电流及内阻等参数来估算其大小,而这些参数还会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电池使用场景和电池制程工艺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现有电力储能装置中,往往含有超过一百节甚至更多节的电池串联,而电池有几十个制程工艺,难以彻底避免电池受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导致电池之间存在差别,在多节电池处于同一系统中运作时,往往会使误差累积,使整个系统中的电池千差万别,影响整体性能,并且,现有的方案需要对电池进行满通电、满通电后才能计算SOC,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许多应用场景长期无法对电池进行满通电、满通电,影响SOC的估算,另一方面,电池在低温使用状态下,随着电池发热量的累积,SOC经常出现跳变,也会对SOC预测准确度造成影响。为了准确计算电池SOC,往往需要对电池进行满充电满放电的操作,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极度不便,且电池的某些应用场景下不便于操作,而不需要对电池满充电满放电的SOC估算方法也往往不能根据电池的实际应用环境,针对不同的影响电池SOC的因素进行相应的补偿,电池SOC补偿精度有限,不能满足电池的全部使用场景。为了更好的提高电池SOC补偿的准确性,降低电池SOC估算补偿的难度,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研发出一种准确快捷的对电池的SOC进行补偿的方法是对动力电池领域发展尤为重要的。
本申请发明人注意到,可以通过采用实验室预先测试得出的准确参数,对实际应用中的电池进行SOC补偿,但是这种方法获取的参数都是基于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的,与实际应用中的电池存在区别,严重影响SOC估算精度,导致补偿方法准确度下降,而对电池满充电满放电的SOC计算方式虽然较为准确,但是耗时过长,较为不便,且不适用于许多电池的应用场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发明人经过研究,设计了一种电池SOC补偿方法,与通常采用温度传感器测量表面温度不同,本发明通过在实验室预先进行测试,并将测试参数对应到实际应用电池的参数中,从而能够更准确的测量电池本体的温度,更能体现电池的实际SOC,能够解决低温状态下SOC波动大、数值误差大、累积误差大等问题,且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时不会影响电池正常运作,适用性更广。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SOC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电池SOC补偿设备执行,例如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或储能变流器PCS(Power Conversion System)。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获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第二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二SOC,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的参数类型相同。
在本步骤中,SOC为电池的荷电状态,即电池的SOC,也可以是任何其他表示单位,目的是为了体现电池当前SOC的值或比值。
其中,电池在不同的SOC区间或温度等条件时,所测得的电压等参数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电池的SOC为5%时,电压为3.03V,而电池的SOC为80%时,电压为3.35V。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关联性和准确性,根据需要应当在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中对初始SOC参数值、温度、电流、发热量与时间等参数进行限制,以控制变量的方法获取对应变量参数的准确数据。
其中,为了获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的第一电压差,需要对电池进行通电,可选的,获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具体为:获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第一次测量的电压,并获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通电后第二次测量的电压与第一SOC,两次获取的电压的差为第一电压差。其中,第一次测量的电压可以是不进行通电操作时的正常电压,也可以是通电操作后得到的电压,只要能与第二次测量的电压产生第一电压差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对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分别设置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其中,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做实验,第二电池在第二条件下做实验,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的参数类型相同,目的是使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产生对照比较。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的参数类型相同,表示第一条件的各个参数类型与第二条件的各个参数类型一致,例如,第一条件存在温度参数与电流参数时,第二条件也应当设置温度参数与电流参数。
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各个参数值可以对应设置相同,对应的,则第一SOC和第二SOC基本相同。例如,当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包含温度参数与电流参数两种参数类型时,第一条件的温度参数值与第二条件的温度参数值相同,第一条件的电流参数值与第二条件的电流参数值相同。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使获取到的数据可以根据不同条件一一对应,以使不同条件下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实验数据的差别,使得第一SOC和第二SOC不同,需要将第一条件的某一类型的参数值与第二条件的对应类型的参数值设置不同,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其他类型的参数值设置相同。例如,当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包含温度参数与电流参数两种类型参数时,若需要对照温度参数对电池SOC的影响,则应当使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中温度参数以外的其他参数值保持一致,使第一电池可以和第二电池产生与温度参数相关的对照,即将温度参数设为变量,将电流参数以及其他参数设为常量,可以理解的,即是第一条件的温度参数值与第二条件的温度参数值设置不同,第一条件的电流参数值与第二条件的电流参数值相同。当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包含时间、温度与电流三种类型参数时,若需要对照发热量对电池SOC的影响,其中发热量与电流和时间有关,则应当使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中电流参数和时间参数以外的其他参数保持一致,使第一电池可以和第二电池产生发热量相关的对照,即将根据电流参数和时间参数计算的发热量参数设为变量,温度参数以及其他参数设为常量,可以理解的,即是第一条件的发热量参数值与第二条件的发热量参数值设置不同,第一条件的温度参数值与第二条件的温度参数值相同。
当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包含SOC、温度与电流三种类型参数时,若需要对照电流对电池SOC的影响,则应当使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中电流参数以外的其他参数保持一致,使第一电池可以和第二电池产生电流相关的对照,即将电流参数设为变量,温度参数以及其他参数设为常量,可以理解的,即是第一条件的电流参数值与第二条件的电流参数值设置不同,第一条件的温度参数值与第二条件的温度参数值相同。以此类推,在此不做赘述。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流参数指的是通电过程中的电流参数,温度参数指的是电池的电芯温度参数。
其中,为了能够获取更多不同状态与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数据,步骤110可以重复执行多次,为使数据不重复,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对应的参数值修改,以获得更多数据并记录。
通过获取第一电压差、第一SOC和第二SOC,使接下来的电池SOC补偿方法可以以第一电压差、第一SOC和第二SOC作为基础数据及逆行计算与比较。
步骤120:根据第一SOC与第二SOC得出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电压阈值根据第一电压差设置。
在本步骤中,补偿系数用于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根据补偿系数的计算方式不同,对第一电池进行SOC补偿的方式也会相应变化。例如,若补偿系数得出的最终值为百分比,则对第一电池进行SOC补偿时可以使用当前SOC值与补偿系数的百分比值进行乘算,得到补偿完毕后的SOC值,例如,第一SOC为60%,第二SOC为75%,则补偿系数为1.25。若补偿系数得出的最终值为固定值,对第一电池进行SOC补偿时则可以使用加算,例如,第一SOC为60%,第二SOC为75%,则补偿系数为15%。需要注意的是,补偿系数的计算结果与补偿SOC时的计算方式的改变均建立在本发明提出的电池SOC补偿方法上。
其中,电压阈值可以与第一电压差相同,也可以根据第一电压差设置相应的区间,例如,当第一电压差为0.37mV时,将电压阈值设置为0.37,则第一电压差对应的补偿系数即为电压阈值0.37mV对应的补偿系数。或者,当第一电压差为0.37mV时,将电压阈值设置为0.30mV-0.40mV,则第一电压差对应的补偿系数即为电压阈值在0.30mV-0.40mV区间对应的补偿系数。需要注意的是,当电压阈值设置为一个区间时,应当确保在此区间范围内仅保留一个第一电压差对应的补偿系数,当一个区间内存在至少两个补偿系数时,应当相应调整电压阈值的区间范围,使每个区间仅对应一个补偿系数。
为方便描述,将作为变量的参数称为目标参数,针对同种类型的目标参数进行多组实验。在同一组实验数据中,具有多个关于第一电池的目标参数值作为变量的实验数据,其中,每一次实验的第二电池的各参数值不变,以及每一次实验的第一电池的目标参数值发生变化,而第一电池的其他参数值不变。在不同组实验数据中第二电池的目标参数值发生变化,或者在不同组实验数据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目标参数的其他参数发生变化。
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针对将温度参数作为目标参数,其他参数固定相同的情况,温度参数值可以设为区间范围值,以获取不同温度区间的温度补偿系数。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其中一个实验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通电前的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第一电池温度参数值设为-20°C至-18°C,第二电池的温度参数值设为20°C至22°C,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通电电流参数值均设为0.5C,其中,温度参数值为间隔2℃的范围值,则第一条件为:通电前的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温度参数值为-20°C至-18°C,电流参数值为0.5C;第二条件为:通电前的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温度参数值为20°C至22°C,第二电池的电流参数值为0.5C。此时若通电后第一SOC与第二SOC产生差异,则可以确认,此次差异是由电池的温度参数引起的,则可以根据第一SOC与第二SOC,计算对应电池温度参数下的温度补偿系数,例如,以上述条件进行实验时,已知第一电池通电后的第一SOC为28.9%,第一电压差为490mV,第二电池通电后的第二SOC为50%,则对应第一电压差与温度参数的补偿系数为50%/28.9%=1.73,即第一电池在具有温度参数值设为-20°C至-18°C且第一电压差为490mV时,相比于第二电池温度参数值设为20°C至22°C对应的温度补偿系数为1.73。同理,在另一个实验数据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通电前的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第一电池的温度参数值设为-18°C至-16°C,第二电池的温度参数值设为20°C至22°C,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通电电流参数值均为0.5C,则第一条件为:通电前的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温度参数值为-18°C至-16°C,电流参数值为0.5C;第二条件为:通电前的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温度参数值为20°C至22°C,电流参数值为0.5C,测得第一电池通电后的第一SOC为30.3%,第一电压差为430mV,第二电池通电后的第二SOC为50%,则相比于第二电池温度参数值设为20°C至22°C对应第一电压差与温度参数的补偿系数为50%/30.3%=1.65。以此类推,直到将温度参数值设置到预设温度值,例如第一电池的温度参数值设置至预设温度值为18℃-20℃,或者第一电池的温度参数值设置至预设温度值为78℃-80℃,在此不做限定,预设温度值根据需要设置。同理,针对通电的实验可以参考上述实验数据对应设置以及计算,在此不做赘述。
相应的,在其他组实验数据中,第二电池的温度参数值也可以设为22℃至24℃或者18℃-20℃或者其他数值范围的温度参数值,在此不做限定,当实验数据组数以及每组实验数据的数量设置越多,相应的将温度参数作为变量的实验数据越多,目标电池可以有更多的可查找的温度补偿系数。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池的温度参数值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温度间隔的范围值,例如温度参数值为间隔0.5℃、1℃、3℃或者4℃或者其他温度间隔的范围值,在此不做限定,根据需要设置。以及第二电池的温度参数值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温度间隔的范围值,在此不做限定,根据需要设置,其中,实验数据设置越多,则通过足够多的温度范围的实验数据得到足够多的温度补偿系数,保证目标电池可以查找到适合的温度补偿系数。
或者,在其他组实验数据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非温度参数的其他参数值也可以设置不同,例如将通电前的初始SOC参数值设置为55%,从而与上述实验中的通电前的初始SOC参数值为50%不同,在此不做赘述,根据需要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参数值可以设为具体的温度数值,例如,第一电池的温度参数值设置为-18℃、-17℃、-16℃......,直至到预设温度值,例如温度参数值设置至预设温度值为20℃,或者温度参数值设置至预设温度值为80℃,在此不做限定,预设温度值根据需要设置。
同理,针对目标参数为其他参数的情况,通过设置足够多的目标参数范围的实验数据得到足够多的目标参数类型补偿系数,保证目标电池可以查找到适合的目标参数类型补偿系数。例如,针对目标参数为电流参数的情况,相应设置多个第一电池的电流参数值以及多个第二电池的电流参数值,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其他参数值设置一致,通过通电后的第一SOC和第二SOC得出对应的电流补偿系数。
在某些情况下,目标参数也可以设置多个参数变量进行对照,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第一条件为:通电前的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温度参数值为-20°C至-18°C,电流参数值为0.5C;第二条件为:通电前的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温度参数值为20°C至22°C,电流参数值为0.6C。经过通电后,测得第一电压差,此时若通电后的第一SOC与第二SOC产生差异,则可以确认,此次差异是由电池温度与电池电流共同引起的,则可以根据第一SOC与第二SOC,获得对应电池温度下的温度与电流补偿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对变量设置方法不作特殊限定,只要能通过实验对比计算出对应的补偿系数即可。
通过根据第一SOC与第二SOC得出第一电压差对应的补偿系数,并根据第一电压差设置电压阈值,使实验所得数据能够产生对应关联,便于后续对电池进行精确对应的SOC补偿。
步骤130:获取目标电池在第一条件下的第二电压差,第二电压差与电压阈值相符时,根据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与目标电池均为同类型电池,SOC补偿为对电池的显示电量进行修正。
其中,补偿系数是根据第一SOC与第二SOC所得出的系数,换句话说,可以理解为第一电池通电后的第一SOC结合补偿系数进行一定运算后得到第二电池通电后的第二SOC。
在本步骤中,若目标电池在第一条件下的第二电压差与步骤110中第一电池的第一电压差相对应,根据步骤120第一电池得出的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此时该SOC补偿将目标电池通电后的SOC值对应补偿至第二电池的第二SOC值。可以理解的是,当目标电池在第一条件下的第二电压差满足了与步骤110中已有测试数据的第一电池的第一电压差相同或符合第一电压差对应的电压阈值时,即开始根据第一电池所得的实验数据及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
针对根据第一电池所得的实验数据及发热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作为变量的情况。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针对将电流参数作为目标参数,其他参数固定相同的情况,电流参数值可以设为区间范围值,以获取不同电流区间的发热量补偿系数。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其中一个实验中,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通电前的初始SOC参数值为50%,第一电池的通电电流参数值设为0.2C以下,第二电池的通电电流参数值设为0.5C,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初始SOC参数值、温度参数、时间参数以及其他参数值均设置一致,在此不做具体描述,其中,电流参数值为间隔0.2C的范围值,则第一条件中通电电流参数值为0.2C以下;第二条件中通电电流参数值为0.5C。此时若持续相同时间的通电后第一SOC与第二SOC产生差异,则可以确认,此次差异是由电池电流变化发热引起的,则可以根据第一SOC与第二SOC,计算对应电池电流参数下的发热量补偿系数。以上述条件进行实验时,若测得第一电池通电后的SOC为42%,第一电压差为10mV,第二电池通电后的SOC为50%,则对应第一电压差与电流参数的补偿系数为50%/42%=1.19,即第一电池在具有电流参数设为0.2C以下且第一电压差为10mV时,对应的发热量补偿系数为1.19;当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为同类型电池,第一条件设置与第一电池的第一条件相同,且测得通电后的SOC为42%,第二电压差为10mV时,对应第一电压差为10mV,第一SOC为42%时的发热补偿系数1.19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42%×1.19=50%。需要注意的是,若第一条件内的第一SOC设置为一个区间,则目标电池SOC在满足这一区间内根据对应发热补偿系数进行SOC补偿后,所得到的SOC值可能与实验数据中第二SOC不同;当第一条件内的第一SOC设置为精确的值时,则目标电池SOC在满足这一精确值时根据对应发热补偿系数进行SOC补偿后,所得到的SOC值与实验数据中第二SOC相同。
针对根据第一电池所得的实验数据及电流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作为变量的情况。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针对将电流参数作为目标参数,其他参数固定相同的情况,电流参数值可以设为区间范围值,以获取不同电流区间的电流补偿系数。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其中一个实验中第一电池的电流参数值设为0.2C以下,第二电池的电流参数值设为0.5C,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初始SOC参数值、温度参数以及其他参数值均设置一致,其中,电流参数值为间隔0.2C的范围值,则第一条件中通电电流参数值为小于0.2C;第二条件中通电温度参数值为0.5C。此时若通电后第一SOC与第二SOC产生差异,则可以确认,此次差异是由电池电流参数引起的,则可以根据第一SOC与第二SOC,计算对应电池电流参数下的电流补偿系数。以上述条件进行实验时,若测得第一电池通电后的SOC为49.4%,第一电压差为15mV,第二电池通电后的SOC为50%,则对应第一电压差与温度参数的补偿系数为50%/49.4%=1.012,即第一电池在具有电流参数设为0.2C以下且第一电压差为15mV时,对应的电流补偿系数为1.012;当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为同类型电池,第一条件设置与第一电池的第一条件相同,且测得通电后的SOC为49.4%,第二电压差为15mV时,对应第一电压差为15mV,第一SOC为49.4%时的电流补偿系数1.012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49.4%×1.012=50%。需要注意的是,若第一条件内的第一SOC设置为一个区间,则目标电池SOC在满足这一区间内根据对应电流补偿系数进行SOC补偿后,所得到的SOC值可能与实验数据中第二SOC不同;当第一条件内的第一SOC设置为精确的值时,则目标电池SOC在满足这一精确值时根据对应电流补偿系数进行SOC补偿后,所得到的SOC值与实验数据中第二SOC相同。
针对根据第一电池所得的实验数据及温度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作为变量的情况。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针对将温度参数作为目标参数,其他参数固定相同的情况,温度参数值可以设为区间范围值,以获取不同温度区间的温度补偿系数。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其中一个实验中第一电池的温度参数值设为-20°C至-18°C,第二电池的温度参数值设为20°C至22°C,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初始SOC参数值、电流参数以及其他参数值均设置一致,其中,温度参数值为间隔2℃的范围值,则第一条件中温度参数值为-20°C至-18°C;第二条件中温度参数值为20°C至22°C。此时若通电后第一SOC与第二SOC产生差异,则可以确认,此次差异是由电池温度参数引起的,则可以根据第一SOC与第二SOC,计算对应电池温度参数下的温度补偿系数。以上述条件进行实验时,若测得第一电池通电后的SOC为28.9%,第一电压差为490mV,第二电池通电后的SOC为50%,则对应第一电压差与温度参数的补偿系数为50%/28.9%=1.73,即第一电池在具有温度参数设为-20°C至-18°C且第一电压差为490mV时,对应的温度补偿系数为1.73;当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为同类型电池,第一条件设置与第一电池的第一条件相同,且测得通电后的SOC为28.9%,第二电压差为490mV时,对应第一电压差为490mV,第一SOC为28.9%时的温度补偿系数1.73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28.9%×1.73=50%。
需要注意的是,若第一条件内的第一SOC设置为一个区间,则目标电池通电后的SOC在满足这一区间内根据对应温度补偿系数进行SOC补偿后,所得到的SOC值可能与实验数据中第二SOC不同;当第一条件内的第一SOC设置为精确的值时,则目标电池SOC在满足这一精确值时根据对应温度补偿系数进行SOC补偿后,所得到的SOC值与实验数据中第二SOC相同。
通过上述步骤110、步骤120与步骤130的结合可知,通过设置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使第一条件可以模拟实际目标电池使用场景的环境参数,使第二条件可以作为对照,能够得出精确的对照数据并对比得出准确的补偿系数。此外,本发明通过在实验室预设模拟目标电池实际应用的环境参数,使得目标电池即使在低温状态下使用或者其他极限状态下使用或者其他状态下使用,也能够更准确的使目标电池电芯的温度与电池SOC相对应,从而目标电池的SOC补偿更准确,降低由于SOC补偿不准确造成目标电池无法正常运作的概率,有利于提高目标电池使用时的稳定性。在测试时,若使用同一电池进行测试对照,可能由于电池使用寿命等原因导致多次测试后数据误差扩大,因此,采用设置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两个电池对照测试的方式获取实验数据,可以使获取到的补偿系数更加准确。根据实际情况,每一轮测试后的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可以进行更换,也可以每多轮测试后进行一次更换,目的是确保实验对象的性状稳定以能更准确的获取实验数据。当测试数据无法恰好对应到实际应用时测量所得的第二电压差时,可以通过根据第一电压差设置电压阈值,使实际应用中的数据可以尽可能地对应到实验数据,在可忽略误差的范围内提高了适用性。通过设置补偿系数,使电池的SOC补偿可以以精准的数字计算的方式进行。由于不同类型电池因为外壳厚度与内部成分不同,对电流、温度等参数的变化往往有着不同的实验数据反馈,通过使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与目标电池均为同类型电池,保证了在电池测试时不会因为电池类型的不同影响实验数据,使实验室中所得的精确数据可以实时的与实际应用中的数据一一对应,提高了SOC补偿的准确性,避免了实验数据与实际应用环境间产生的误差,在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时,也不需要对其进行满充电满放电,不会影响目标电池的正常使用,适用性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10进一步包括:
步骤a01:获取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一电流参数值下间隔第一时间参数值通电后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二电流参数值下间隔第一时间参数值通电后的第二SOC;
步骤a02:根据电压阈值获取与初始SOC参数值、第一电流参数值、第一时间参数值对应的发热补偿系数。
其中,由于电池电芯内部温度才能更好的反映电池的实际温度,第一温度指的是电池电芯内部温度,而非电池外壳温度或环境温度。
步骤a01和步骤a02针对的是补偿系数为发热补偿系数的情况,其中,第一条件为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下,第一电流参数值下间隔第一时间参数值,第二条件为第二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下,第二电流参数值下间隔第一时间参数值,即在本步骤中,第一电流参数值与第二电流参数值为变量,第一时间参数值与初始SOC参数值为常量,主要测试电池在第一电流参数值与第二电流参数值下对电池SOC的影响。
在本步骤中,除了电池固有参数的变化,主要参与测试的变量为第一电流参数值与第二电流参数值,当电池电流增大,电池发热量增加,导致电池SOC出现偏差,本步骤的目的通过设置不同的电流参数,获取在所有电池固有条件下对应的补偿系数,作为对电池发热量的SOC补偿,即发热补偿系数。
为了方便描述,将作为变量的参数称为目标参数,针对同种类型的目标参数进行多组实验。在同一组实验数据中,具有多个关于第一电池的目标参数值作为变量的实验数据,其中,每一次实验的第二电池的各项参数值不变,以及每一次实验的第一电池的目标参数值发生变化,而第一电池的其他参数值不变。在不同组实验数据中第二电池的目标参数值发生变化。
在本步骤针对电流参数作为目标参数的情况,电流参数可以设为区间范围值,以获取不同电流区间的发热补偿系数。
针对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目标电池均为磷酸铁锂电池的情况,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其中一个实验的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初始SOC参数值、温度参数值以及其他参数值均设置一致,其中,第一电池的通电电流参数值设为0-0.2C,初始SOC参数值为50%,通电5分钟后测得第一SOC为40.3%,测得第一电压差为3mV;第二电池的通电电流参数值设为0.5C,初始SOC参数值为50%,通电5分钟后测得第二电池的第二SOC为50%。其中,初始SOC参数值为50%,第一时间参数值即为5分钟,第一电流参数值即为0.2C,第二电流参数值为0.5C,根据第一SOC和第二SOC计算得出的发热补偿系数1.24,若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均为磷酸铁锂电池,且SOC为40.3%,第二电压差为3mV,对应第一电压差为3mV,第一SOC为40.3%时的发热补偿系数1.24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40.3%×1.24=50%。另一个实验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第一温度的参数值均设为20°C,测得第一电压差为10mV,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流参数值均设为0.2C-0.4C,初始SOC参数值设置为50%,通电5分钟后测得第一SOC为42%;第二SOC为50%,第二电池的通电电流参数值均设为0.5C,通电5分钟后测得第二电池的第二SOC为50%,第一时间参数值即为5分钟,第一电流参数值即为0.2C-0.4C,第二电流参数值即为0.5C,根据第一SOC和第二SOC计算得出的发热补偿系数1.19,当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为同类型电池,且SOC为42%,第二电压差为10mV,对应第一电压差为10mV,第一SOC为42%时的发热补偿系数1.19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42%×1.19=50%。以此类推,直到将电流参数值设置到预设电流值,例如第一电池的电流参数值设置至预设电流值为1.2C-1.4C,或者第一电池的电流参数值设置至预设电流值为1.8C-2C,在此不做限定,预设电流值根据需要设置。
在一组实验数据中,在温度为20°C,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初始SOC参数值均为50%时,第一电流参数值分别设为0.2C以下、0.2C至0.4C、0.4C至0.6C...依次至1.2C至1.4C截止时,第二电流参数值均设为0.5C,第一电压差分别为3mV、10mV...依次至45mV截止时,得到的发热补偿系数分别为1.24、1.19、1.16、1.12、1.07...依次至1.0截止,其中,该发热补偿系数采用除算方式计算得出,相应的,目标电池的SOC补偿采用乘算方式计算。
相应的,在其他组实验数据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初始SOC参数值也可以设置为55%SOC、60%SOC、65%SOC或者其他数值的SOC参数值,可以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多组的SOC参数值设置,也可以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多组的SOC参数值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当实验数据组数以及每组实验数据的数量设置越多,相应的将发热量参数作为变量的实验数据越多,目标电池可以有更多的可查找的发热补偿系数。
针对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目标电池均为多元电池的情况,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其中一个实验的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初始SOC参数值、温度参数值以及其他参数值均设置一致,其中,第一电池的通电电流参数值设为0-0.2C,初始SOC参数值为50%,通电5分钟后测得第一SOC为38.1%,测得第一电压差为5mV;第二电池的通电电流参数值设为0.5C,初始SOC参数值为50%,通电5分钟后测得第二电池的第二SOC为50%。其中,初始SOC参数值为50%,第一时间参数值即为5分钟,第一电流参数值即为0-0.2C,第二电流参数值为0.5C,根据第一SOC和第二SOC计算得出的发热补偿系数1.31,若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均为多元电池,且SOC为38.1%,第二电压差为5mV,对应第一电压差为5mV,第一SOC为38.1%时的发热补偿系数1.31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38.1%×1.31=50%。另一个实验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温度的参数值均设为20°C,测得第一电压差为20mV,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流参数值均设为0.2C-0.4C,初始SOC参数值设置为50%,通电5分钟后测得第一SOC为40.3%;第二电池的初始SOC参数值为50%,第二电池的通电电流参数值设为0.5C,通电5分钟后测得第二电池的第二SOC为50%,第一时间参数值即为5分钟,第一电流参数值即为0.2C-0.4C,第二电流参数值即为0.5C,根据第一SOC和第二SOC计算得出的发热补偿系数1.24,当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为同类型电池,且SOC为40.3%,第二电压差为20mV,对应第一电压差为20mV,第一SOC为40.3%时的发热补偿系数1.24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40.3%×1.24=50%。以此类推,直到将电流参数值设置到预设电流值,例如第一电池的电流参数值设置至预设电流值为1.2C-1.4C,或者第一电池的电流参数值设置至预设电流值为1.8C-2C,在此不做限定,预设电流值根据需要设置。
在一组实验数据中,在温度为20°C,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初始SOC参数值均为50%时,第一电流参数分别为0.2C以下、0.2C至0.4C、0.4C至0.6C...依次至1.2C至1.4C截止时,第二电流参数值均设为0.5C,第一电压差分别为5mV、20mV...依次至55mV截止时,得到的发热补偿系数分别为1.31、1.24、1.19、1.14、1.11...依次至0.82截止,其中,该发热补偿系数采用除算方式计算得出,相应的,目标电池的SOC补偿采用乘算方式计算。
相应的,在其他组实验数据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初始SOC参数值也可以设置为55%SOC、60%SOC、65%SOC或者其他数值的SOC参数值,可以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多组的SOC参数值设置,也可以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多组的SOC参数值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当实验数据数组以及每组实验数据的数量设置越多,相应的将发热量参数作为变量的实验数据越多,目标电池可以有更多的可查找的发热补偿系数。
其中,为了能够获取更多不同状态与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数据,步骤a01和步骤a02可以重复执行多次,为使数据不重复,各项参数值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对应的参数值修改,以获得更多数据并记录。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计算发热补偿系数时,随着电池电流的加大,电池SOC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并难以避免的会被计入电池发热补偿系数中,需要额外针对电流变化带来的SOC误差对电池进行补偿,故在通过发热补偿系数对电池进行SOC补偿时,为了避免误差放大,应当以间隔补偿的方式对电池进行SOC补偿,例如,在电池正常运作1-5分钟后,根据与电池电压差对应的发热补偿系数,对电池进行一次SOC补偿。由于发热量计算公式Q=I²Rt,实验得出发热量需要设置时间参数,在实验过程中对一次发热补偿系数的测定需要持续一定时间,根据实验测试发热量系数的时长,实际应用发热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补偿的时间间隔也需要参照实验时的持续时间进行设置,例如,实验测试发热补偿系数时测试时间为5分钟,用所得到的发热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时,择优的间隔1分钟补偿一次,当实验测试发热补偿系数时测试时间延长时,使用发热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的间隔时间也应相应延长。
通过对第一电流参数值和第二电流参数值进行参数更改,控制电池发热量,使每一个电流参数值都可以得到与电池电压差对应的数据,从而得到与电池电压差对应的SOC补偿系数,作为发热补偿系数,当电池的通电电流增大,电池自发热也会增加,从而造成通电前后电池SOC的偏差,故需要设置发热补偿系数,通过对应的发热补偿系数对电池SOC进行补偿,使电池的SOC数值更加精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10进一步包括:
步骤a03:获取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一温度参数值下通电后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二温度参数值下通电后的第二SOC;
步骤a04:根据电压阈值获取与初始SOC参数值、第一温度参数值对应的温度补偿系数。
其中,由于电池电芯内部温度才能更好的反映电池的实际温度,第一温度指的是电池电芯内部温度,而非电池外壳温度或环境温度。
步骤a03和步骤a04针对的是补偿系数为温度补偿系数的情况,其中,第一条件为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下,第一温度参数值下,第二条件为第二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下,第二温度参数值下,即在本步骤中,第一温度参数值与第二温度参数值为变量,初始SOC参数值为常量,主要测试电池在第一温度参数之与第二温度参数值下对电池SOC的影响。
本步骤中,除了电池固有参数的变化,主要参与测试的变量为第三温度参数值与第四温度参数值,当在低温条件下,电解液的离子导电率降低,导致低温下欧姆极化、浓度极化和电化学极化均增大,在电池通电曲线上就表现为通电电压的降低,从而造成电池SOC的偏差,本步骤目的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参数,获取在所有电池固有条件下对应的补偿系数,作为对电池温度的SOC补偿,即温度补偿系数。
在本步骤针对温度参数作为目标参数的情况,温度参数可以设为区间范围值,以获取不同温度区间的温度补偿系数。
针对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目标电池均为磷酸铁锂电池的情况,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其中一个实验的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初始SOC参数值、温度参数值以及其他参数值均设置一致,其中,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通电电流参数值均设为0.5C,测得第一电压差为490mV,第一电池的温度参数均设为-20°C至-18°C,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初始SOC参数值为50%,通电后测得第一SOC为28.9%;第二电池的温度参数值均设为20°C,通电后测得第二电池的第二SOC为50%,初始SOC参数值即为50%,第一SOC即为28.9%,第二SOC即为50%,第一温度即为-20°C至-18°C,第二温度即为20°C,根据第一SOC和第二SOC计算得出的温度补偿系数1.73,当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为同类型电池,且SOC为28.9%,第二电压差为490mV,对应第一电压差为490mV,SOC为28.9%时的温度补偿系数1.73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28.9%×1.73=50%。另一个实验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流参数值均设为0.5C,测得第一电压差为430mV,第一电池的温度参数值均设为-18°C至-16°C,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初始SOC参数值为50%,通电后测得第一SOC为30.3%;第二电池的温度参数值均设为20°C,通电后测得第二电池的第二SOC为50%,初始SOC参数值即为50%,第一SOC即为30.3%,第二SOC即为50%,第一温度即为-18°C至-16°C,第二温度即为20°C,根据第一发SOC和第二SOC计算得出的温度补偿系数1.65,当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为同类型电池,且SOC为30.3%,第二电压差为430mV,对应第一电压差为430mV,SOC为30.3%时的发热补偿系数1.65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30.3%×1.65=50%。以此类推,直到将温度参数值设置到预设温度值,例如第一电池的温度参数值设置至预设温度值为55°C至60°C,或者第一电池的温度参数值设置至预设温度值为78°C至80°C,在此不做限定,预设电流值根据需要设置。
在电流为0.5C,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SOC均为50%时,温度参数分别为-20°C至-18°C、-18°C至-16°C...依次至55°C至60°C截止时,第一电压差分别为490mV、430mV...依次至60mV截止时,得到的温度补偿系数分别为1.73、1.65、1.58、1.51、1.47、1.42...依次至1.28截止。
针对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目标电池均为多元电池的情况,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其中一个实验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流参数值均设为0.5C,测得第一电压差为600mV,第一电池的温度参数均设为-20°C至-18°C,第一SOC为50%,通电后测得第一SOC;第二SOC为50%,第二电池的温度参数值均设为20°C,通电后测得第二电池的第二SOC,初始SOC参数值即为50%,第一温度即为-20°C至-18°C,第二温度即为20°C,根据第一SOC和第二SOC计算得出的温度补偿系数1.41,当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为同类型电池,且SOC为50%,第二电压差为600mV,对应第一电压差为600mV,SOC为50%时的温度补偿系数1.73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50%×1.41=70.5%。另一个实验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电流参数值均设为0.5C,测得第一电压差为520mV,第一电池的温度参数值均设为-18°C至-16°C,第一SOC为50%,通电后测得第一SOC;第二SOC为50%,第二电池的温度参数值均设为20°C,通电后测得第二电池的第二SOC,初始SOC参数值即为50%,第一温度即为-18°C至-16°C,第二温度即为20°C,根据第一发SOC和第二SOC计算得出的温度补偿系数1.32,当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均为多元电池,且SOC为50%,第二电压差为520mV,对应第一电压差为520mV,SOC为50%时的发热补偿系数1.32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50%×1.32=66%。以此类推,直到将温度参数值设置到预设温度值,例如第一电池的温度参数值设置至预设温度值为55°C至60°C,或者第一电池的温度参数值设置至预设温度值为78°C至80°C,在此不做限定,预设电流值根据需要设置。
在电流为0.5C,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SOC均为50%时,温度参数分别为-20°C至-18°C、-18°C至-16°C...依次至55°C至60°C截止时,第一电压差分别为600mV、520mV...依次至120mV截止时,得到的温度补偿系数分别为1.41、1.32、1.27、1.22、1.19、1.16...依次至1.06截止。
通过对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进行参数更改,控制电池温度,使每一个温度参数都可以得到与电池电压差对应的数据,从而得到与电池电压差相对应的SOC补偿系数,作为温度补偿系数。当在低温条件下时,电解液的离子导电率降低,导致低温下欧姆极化、浓度极化和电化学极化均增大,在电池放电曲线上就表现为放电电压的降低,从而导致通电前后电池SOC的偏差,故需要设置温度补偿系数,通过对应的温度补偿系数对电池SOC进行补偿,使电池的SOC数值更加精确。与通常采用温度传感器测量表面温度不同,表面温度往往与内在温度存在较大的偏差,本发明通过步骤a03和步骤a04,在实验室预设参数值,能够更准确测量电池本体的温度,使电池温度与SOC相对应,更能体现电池的实际SOC。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SOC补偿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目标电池在第一温度参数值设为15°C以上时不进行SOC补偿。
其中,若目标电池的电池温度处于第三温度参数值以上,则不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即不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电流补偿和发热量补偿。由于电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电解液的离子导电率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导致电池SOC误差的主要原因,当温度条件对电解液的离子导电率的影响不大时,电池SOC误差也较小,此时若进行SOC补偿,反而可能使电池的SOC误差变大,所以,当电池温度在第三温度参数值以上时不进行SOC补偿。
其中,由于电池电芯内部温度才能更好的反映电池的实际温度,第三温度参数值指的是电池电芯内部温度,而非电池外壳温度或环境温度。因为电池具有一定的厚度,内部电芯的温度与电池表面的温度可能相差很大,而会对电池电解液的离子导电率产生影响的主要是电池的电芯温度。因为电池在高温状态下,离子活性与常温基本一致,电池SOC误差较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温度择优为15°C,即目标电池的电池温度在15°C以上时不进行SOC补偿。
通过使电池温度在第二温度以上时不进行SOC补偿,避免了在电池SOC不存在误差或误差较小的情况下对电池进行SOC补偿,提高了电池SOC补偿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10进一步包括:
步骤a05:获取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一电流参数值下通电后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二电流参数值下通电后的第二SOC;
步骤a06:根据电压阈值获取与初始SOC参数值、第一电流参数值对应的电流补偿系数。
步骤a05和步骤a06针对的是补偿系数为电流补偿系数的情况,其中,第一条件为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下,第一电流参数值下,第二条件为第二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下,第二电流参数值下,即在本步骤中,第一电流参数值与第二电流参数值为变量,初始SOC参数值为常量,主要测试电池在第一电流参数值与第二电流参数值下对电池SOC的影响。
本步骤中,除了电池固有参数的变化,主要参与测试的变量为第一电流参数值与第二电流参数值,当电池在通电时,随着电流的增大,电池的通电效率会有所下降,使电池的SOC与电池的实际SOC间产生偏差,本步骤目的通过设置不同的电流参数,获取在所有电池固有条件下对应的补偿系数,作为对电池电流的SOC补偿,即电流补偿系数。
在本步骤针对电流参数作为目标参数的情况,电流参数值可以设为区间范围值,以获取不同电流区间的电流补偿系数。
针对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目标电池均为磷酸铁锂电池的情况,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其中一个实验的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初始SOC参数值、温度参数值以及其他参数值均设置一致,其中,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流参数值设为0C-0.2C,初始SOC参数值为50%,通电后测得第一SOC为49.4%,测得第一电压差为15mV;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流参数值设为0.5C,初始SOC参数值为50%,通电后测得第二电池的第二SOC为50%。其中,初始SOC参数值即为50%,第一电流参数值即为0-0.2C,第二电流参数值为0.5C,根据第一SOC和第二SOC计算得出的电流补偿系数1.012,若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均为磷酸铁锂电池,且SOC为49.4%,第二电压差为15mV,对应第一电压差为15mV,第一SOC为49.4%时的电流补偿系数1.012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49.4%×1.012=50%。另一个实验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温度的参数值设为20°C,测得第一电压差为40mV,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流参数值设为0.2C-0.4C,初始SOC参数值设置为50%,通电后测得第一SOC为48.7%;第二电池的初始SOC参数值为50%,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流参数值均设为0.5C,通电后测得第二SOC为50%,第一电流参数值即为0.2C-0.4C,第二电流参数值为0.5C,根据第一SOC和第二SOC计算得出的电流补偿系数1.025,当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为同类型电池,且SOC为48.7%,第二电压差为40mV,对应第一电压差为40mV,第一SOC为48.7%时的电流补偿系数1.025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48.7%×1.025=50%。以此类推,直到将电流参数值设置到预设电流值,例如第一电池的电流参数值设置至预设电流值为1.2C-1.4C,或者第一电池的电流参数值设置至预设电流值为1.8C-2C,在此不做限定,预设电流值根据需要设置。
在一组实验数据中,在温度为20°C,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初始SOC参数值均为50%时,第一电流参数分别为0.2C以下、0.2C至0.4C、0.4C至0.6C...依次至1.2C至1.4C截止时,第一电压差分别为15mV、40mV...依次至90mV截止时,得到的电流补偿系数分别为1.012、1.025、1.038...依次至1.064截止,其中,该电流补偿系数采用除算方式计算得出,相应的,目标电池的SOC补偿采用乘算方式计算。
相应的,在其他组实验数据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初始SOC参数值也可以设置为55%SOC、60%SOC、65%SOC或者其他数值的SOC参数值,可以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多组的SOC参数值设置,也可以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多组的SOC参数值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当实验数据数组以及每组实验数据的数量设置越多,相应的将电流参数作为变量的实验数据越多,目标电池可以有更多的可查找的电流补偿系数。
针对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目标电池均为多元电池的情况,例如,在一组实验数据中,其中一个实验的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初始SOC参数值、温度参数值以及其他参数值均设置一致,其中,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流参数值设为0C-0.2C,初始SOC参数值为50%,通电后测得第一SOC为49.2%,测得第一电压差为25mV;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流参数值设为0.5C,初始SOC参数值为50%,通电后测得第二电池的第二SOC为50%。其中,初始SOC参数值即为50%,第一电流参数值即为0-0.2C,第二电流参数值为0.5C,根据第一SOC和第二SOC计算得出的电流补偿系数1.015,若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均为多元电池,且SOC为49.2%,第二电压差为25mV,对应第一电压差为25mV,第一SOC为49.4%时的电流补偿系数1.015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49.4%×1.015=50%。另一个实验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温度的参数值设为20°C,测得第一电压差为60mV,第一电池的电流参数值均设为0.2C-0.4C,第一SOC设置为50%,通电后测得第一SOC;第二SOC为50%,第二电池的通电电流参数值均设为0.5C,通电后测得第二电池的第二SOC,第一电流参数值即为0.2C-0.4C,第二电流参数值为0.5C,根据第一SOC和第二SOC计算得出的电流补偿系数1.023,当目标电池与第一电池为同类型电池,且SOC为50%,第二电压差为60mV,对应第一电压差为60mV,SOC为50%时的电流补偿系数1.023进行SOC补偿,即补偿后目标电池的SOC为50%×1.023=51.15%。以此类推,直到将电流参数值设置到预设电流值,例如第一电池的电流参数值设置至预设电流值为1.2C-1.4C,或者第一电池的电流参数值设置至预设电流值为1.8C-2C,在此不做限定,预设电流值根据需要设置。
在温度为20°C,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SOC均为50%时,电流参数分别为0.2C以下、0.2C至0.4C、0.4C至0.6C...依次至1.2C至1.4C截止时,第一电压差分别为25mV、60mV...依次至105mV截止时,得到的电流补偿系数分别为1.015、1.023、1.036...依次至1.073截止。
通过对第一电流参数值和第二电流参数值进行参数更改,控制电池通电电流,使每一个电流参数值都可以得到与电池电压差对应的数据,从而得到电池电压差与电池电流对应的SOC补偿系数,作为电流补偿系数。当电池电流变化时,会使电池SOC产生一定误差,影响电池SOC精确度,故需要设置电流补偿系数对电池进行SOC补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补偿系数包括温度补偿系数、电流补偿系数与发热补偿系数中的至少一种,根据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进一步包括:
步骤a07:根据温度补偿系数和/或电流补偿系数和/或发热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
其中,由于电池的SOC会受到电池电流、电池发热量以及电池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电池SOC产生误差,在电池使用时可能会使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SYSTEM)或其他电池管理工具为保护电池寿命,提前停止电池使用,造成用户不便,因此,需要针对影响电池SOC准确性的几种因素设置补偿系数,即发热补偿系数、温度补偿系数和电流补偿系数。
其中,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指的是,对目标电池的SOC进行更正,可以是将原目标电池的SOC与一个补偿系数相乘或相除,以得到补偿后的目标电池的SOC,也可以是对原目标电池的SOC与一个补偿系数相加或相减以得到补偿后的目标电池的SOC,其目的是为了使原目标电池的SOC的数值更加接近目标电池中真实的SOC,使原目标电池的SOC能更准确地体现目标电池的真实荷SOC,补偿方式根据补偿系数的计算方式的不同可以做出相应的改变。
例如,当补偿系数是基于同类型电池的准确SOC值与受影响SOC值所得出的比值,则应当采用将补偿系数与原目标电池的SOC进行乘算或除算的方式进行SOC补偿,例如,使用补偿系数1.024对48.8%SOC的电池进行SOC补偿,补偿结果为1.024×48.8%=50%,即补偿后的电池SOC为50%,若补偿系数是基于同类型电池的准确SOC值与受影响SOC值所得出的差值,则应当采用将补偿系数与原目标电池的SOC进行加算或减算的方式进行SOC补偿,例如,使用补偿系数6%对44%SOC的电池进行SOC补偿,补偿结果为44%+6%=50%,即补偿后的电池SOC为50%。无论采用何种补偿方式,其本质为基于相同数据以不同的计算方式得出相同或相似的补偿结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其中,在根据电流补偿系数、发热补偿系数与温度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时,补偿系数的选定应当符合对应参数。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目标电池在第一条件下进行的SOC补偿包括电流补偿、发热补偿和温度补偿,补偿过程如下:
(1)在计算电流补偿系数时,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第一条件中,初始SOC参数值设为a1、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温度参数值均为b1,第一电流参数值为c1、第二电流参数值为c2,测得第一电压差为d1、第一SOC为a2、第二SOC为a3。则在初始SOC为a1时,所得出的与第一电压差d1对应的电流补偿系数为a3/a2。
(2)在计算发热补偿系数时,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第一条件中,初始SOC参数值设为a4、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温度参数值均为b2、第一时间参数值为e,第一电流参数值为c3、第二电流参数值为c4,测得第一电压差为d2、第一SOC为a5、第二SOC为a6。则在初始SOC为a4时,所得出的与第一电压差d2对应的发热补偿系数为a6/a5。
(3)在计算温度补偿系数时,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第一条件中,初始SOC参数值设为a7、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电流参数值均为c5,第一温度参数值为b2、第二温度参数值为b3,测得第一电压差为d3、第一SOC为a8、第二SOC为a9。则在初始SOC为a7时,所得出的与第一电压差d3对应的温度补偿系数为a9/a8。
(4)在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时,测得目标电池的第二电压差为x,目标电池的SOC为y,则若:x=d1=d2=d3、y=a2=a5=a8时,使用上述对应的电流补偿系数a3/a2、发热补偿系数a6/a5、温度补偿系数a9/a8依次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目标电池在第一条件下进行的SOC补偿包括电流补偿、温度补偿的情况,若目标电池电池为多元电池,第一条件中的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温度参数值为15℃、通电电流参数值为0.2C,第二电压差为25mV,通电后目标电池的SOC为30%。若要将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至通电电路参数值为0.5C、温度参数值为20℃时的SOC值,则补偿情况如下:针对电流补偿,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第一电压差为25mV、温度参数值为15℃、通电电流参数值为0.2C、第一SOC为30%对应的第一电池的数据,以及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温度参数值为15℃、通电电流参数值为0.5C对应的第二电池的数据,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均为多元电池,从而得出对应的电流补偿系数,相应对目标电池进行电流补偿;针对温度补偿,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第一电压差为25mV、温度参数值为15℃、通电电流参数值为0.2C、第一SOC为30%对应的第一电池的数据,以及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温度参数值为20℃、通电电流参数值为0.2C对应的第二电池的数据,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均为多元电池,从而得出对应的温度补偿系数,相应对目标电池进行温度补偿;针对发热补偿,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第一电压差为25mV、温度参数值为15℃、通电电流参数值为0.2C、通电时间参数值为5分钟、第一SOC为30%对应的第一电池的数据,以及初始SOC参数值设为50%、温度参数值为20℃、通电电流参数值为0.2C、通电时间参数值为5分钟对应的第二电池的数据,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均为多元电池,从而得出对应的发热补偿系数,相应对目标电池进行发热补偿;从而对目标电池在第一条件下进行的SOC补偿包括电流补偿和温度补偿。以此类推,针对目标电池在第一条件下进行的SOC补偿包括电流补偿、发热补偿和温度补偿中的任意两个进行补偿,也是如此操作,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对同一目标电池的SOC补偿可以依次补偿对应的电流补偿系数、温度补偿系数以及发热补偿系数中的任一个,在此不做赘述。
通过根据温度补偿系数、电流补偿系数和发热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使目标电池的SOC补偿能够多方位的补偿温度、电流以及发热量所带来的电池SOC误差,使补偿后的SOC数值能够更精确的反应电池真实荷电量,即准确的SOC。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30进一步包括:
步骤a08:获取目标电池在第三温度参数值与第三SOC下的第一电压,获取目标电池在第四温度参数值与第四SOC下的第二电压。
步骤a09:若第三温度参数值与第四温度参数值相符,且第三SOC与第四SOC相符,根据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得到第二电压差。
其中,由于电池电芯内部温度才能更好的反映电池的实际温度,第三温度参数值与第四温度参数值指的是电池电芯内部温度值,而非电池外壳温度值或环境温度值。
其中,由于在得到第二电压差时,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温度与SOC均相符,则使第二电压差拥有对应的温度参数与SOC参数,当根据第二电压差获取补偿系数时,可以对应获取到同一SOC与温度下,第二电压所对应的补偿系数,使第二电压差在SOC与温度上均与第一电压差对应的补偿系数相对应。由于电池的电压在不同的SOC区间下会有所不同,若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获取时的温度参数与SOC参数不同,则不能使获取到的第二电压差与第一电压差精确对应,因为在获取第一电压差的同时即可以通过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限定每一个第一电压差的SOC参数和温度参数。
例如,在计算电流补偿系数时,在第一电池的温度为20°C时、SOC为50%且电流小于0.2C时,对应的第一电压差为25mV,对应的电流补偿系数为1.015,则只有当目标电池的温度为20°C、第二电压差为25mV且同样在SOC为50%状态时测得时,才能使第二电压差与第一电压差相对应,并获取与第一电压差相对应的电流补偿系数1.015用于对电池进行SOC补偿,补偿结果为50%×1.015=50.75%。应当理解的是,对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获取可以是循环多次的,每一个第一电压都将与同一温度参数与SOC参数的一个第二电压相对应,得到第二电压差,同样的,第二电压差也可以得到多个,可以依次根据多个第二电压差得到的对应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不间断的电池SOC补偿。
通过限制了第二电压差的温度参数与SOC参数,使补偿系数与第二电压差在温度与SOC上都一一对应,保证了补偿系数与电压差对应的准确性,使实际应用时能够以多种参数对应实验得到的数据,所得到的数据均为实验室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进行模拟,不需要对电池进行满充满放来计算SOC,提高了电池SOC补偿的准确性,降低了电池实际应用过程中SOC的估算难度。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SOC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200包括:获取模块210、计算模块220和补偿模块230。
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第二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二SOC,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的参数类型相同;
计算模块220,用于根据第一SOC与第二SOC得出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电压阈值根据第一电压差设置;
补偿模块230,用于获取目标电池在第一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二电压差,第二电压差与电压阈值相符时,根据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对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与目标电池均为同类型电池,SOC补偿为对电池的显示电量进行修正。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10进一步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一电流参数值下间隔第一时间参数值通电后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二电流参数值下间隔第一时间参数值通电后的第二SOC;
根据电压阈值获取与初始SOC参数值、第一电流参数值、第一时间参数值对应的发热补偿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10进一步包括: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一温度参数值下通电后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二温度参数值下通电后的第二SOC;
第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电压阈值获取与初始SOC参数值、第一温度参数值对应的温度补偿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10进一步包括:
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一电流参数值下通电后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二电流参数值下通电后的第二SOC;
第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电压阈值获取与初始SOC参数值、第一电流参数值对应的电流补偿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偿模块230进一步包括:
第六获得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电池在第三温度参数值与第三SOC下的第一电压,获取目标电池在第四温度参数值与第四SOC下的第二电压;若第三温度参数值与第四温度参数值相符,且第三SOC与第四SOC相符,根据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得到第二电压差。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SOC补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电池SOC补偿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3所示,该电池SOC补偿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304、存储器(memory)306、以及通信总线308。
其中: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4、以及存储器306通过通信总线3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304,用于与其它设备比如客户端或其它服务器等的网元通信。处理器302,用于执行可执行指令310,具体可以执行上述用于电池SOC补偿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可执行指令310可以包括可执行指令代码,该可执行指令代码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3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电池SOC补偿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306,用于存放可执行指令310。存储器3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可执行指令310具体可以被处理器302调用使电池SOC补偿设备执行如上述电池SOC补偿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该可执行指令在电池SOC补偿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池SOC补偿设备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电池SOC补偿方法。
在此提供的算法或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除有特殊说明外,不应理解为对执行顺序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池SOC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第二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二SOC,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第二条件的参数类型相同;
根据所述第一SOC与所述第二SOC得出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所述电压阈值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差设置;
获取目标电池在所述第一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二电压差,所述第二电压差与所述电压阈值相符时,根据所述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对所述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目标电池均为同类型电池,所述SOC补偿为对电池的显示电量进行修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SOC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初始SOC参数值、第一电流参数和第一时间参数,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初始SOC参数值、第二电流参数和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所述获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第二条件下的第二SOC,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第二条件的参数类型相同;根据所述第一SOC与所述第二SOC得出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一电流参数值下间隔第一时间参数值通电后的所述第一电压差与所述第一SOC,获取所述第二电池在所述初始SOC参数值、第二电流参数值下间隔第一时间参数值通电后的所述第二SOC;
根据所述电压阈值获取与所述初始SOC参数值、所述第一电流参数值、所述第一时间参数值对应的发热补偿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SOC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初始SOC参数值和第一温度参数,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初始SOC参数值和第二温度参数,所述获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第二条件下的第二SOC,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第二条件的参数类型相同;根据所述第一SOC与所述第二SOC得出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一温度参数值下通电后的所述第一电压差与所述第一SOC,获取所述第二电池在所述初始SOC参数值、第二温度参数值下通电后的所述第二SOC;
根据所述电压阈值获取与所述初始SOC参数值、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值对应的温度补偿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SOC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电池在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值设为15°C以上时不进行SOC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SOC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初始SOC参数值和第一电流参数,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初始SOC参数值和第二电流参数,所述获 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第二条件下的第二SOC,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第二条件的参数类型相同,进一步包括:
获取第一电池在初始SOC参数值、第一电流参数值下通电后的所述第一电压差与所述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所述初始SOC参数值、第二电流参数值下通电后的所述第二SOC;
根据所述电压阈值获取与所述初始SOC参数值、所述第一电流参数值对应的电流补偿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SOC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系数包括温度补偿系数、电流补偿系数与发热补偿系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根据所述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对所述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温度补偿系数和/或所述电流补偿系数和/或所述发热补偿系数对所述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SOC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电池在所述第一条件下的第二电压差,所述第二电压差与所述电压阈值相符时,根据所述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对所述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电池在第三温度参数值与第三SOC下的第一电压,获取所述目标电池在第四温度参数值与第四SOC下的第二电压;
若所述第三温度参数值与所述第四温度参数值相符,且所述第三SOC与所述第四SOC相符,根据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第二电压得到所述第二电压差。
8.一种电池SOC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第一电池在第一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一电压差与第一SOC,获取第二电池在第二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二SOC,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第二条件的参数类型相同;
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第一SOC与所述第二SOC得出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所述电压阈值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差设置;
补偿模块,获取目标电池在所述第一条件下通电后的第二电压差,所述第二电压差与所述电压阈值相符时,根据所述电压阈值对应的补偿系数对所述目标电池进行SOC补偿,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目标电池均为同类型电池,所述SOC补偿为对电池的显示电量进行修正。
9.一种电池SOC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SOC补偿方法的操作。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在电池SOC补偿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池SOC补偿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SOC补偿方法的操作。
CN202210946808.3A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电池soc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15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6808.3A CN115015787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电池soc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6808.3A CN115015787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电池soc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5787A true CN115015787A (zh) 2022-09-06
CN115015787B CN115015787B (zh) 2022-11-18

Family

ID=83065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6808.3A Active CN115015787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电池soc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5787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0763B1 (en) * 2000-11-27 2001-10-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calculating dynamic state-of-charge within a battery
CN201789048U (zh) * 2010-07-29 2011-04-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soc值的标定系统
CN102998623A (zh) * 2011-09-14 2013-03-2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蓄电池荷电状态的在线估算方法及系统
KR20140070790A (ko) * 2012-11-27 2014-06-11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배터리 충전 상태 추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5116338A (zh) * 2015-07-15 2015-12-02 盐城工学院 一种基于soc补偿器的并联型电池系统建模方法
CN105974323A (zh) * 2016-05-09 2016-09-28 深圳市鑫成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电动汽车soc估算精度的算法模型
CN109061521A (zh) * 2018-10-30 2018-12-21 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蓄电池组荷电状态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0386029A (zh) * 2019-07-23 2019-10-29 安徽力高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动态电压修正锂电池soc方法
CN112034366A (zh) * 2020-08-25 2020-12-04 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soc动态补偿方法及电子系统
CN113009346A (zh) * 2021-03-01 2021-06-22 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系统及其soc值修正方法
US20210194260A1 (en) * 2019-12-24 2021-06-24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imited Soc and soh estimation methods of battery pack
CN114609530A (zh) * 2020-12-09 2022-06-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修正电池荷电状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660467A (zh) * 2022-03-29 2022-06-24 无锡凌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电压动态补偿优化的soc修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0763B1 (en) * 2000-11-27 2001-10-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calculating dynamic state-of-charge within a battery
CN201789048U (zh) * 2010-07-29 2011-04-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soc值的标定系统
CN102998623A (zh) * 2011-09-14 2013-03-2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蓄电池荷电状态的在线估算方法及系统
KR20140070790A (ko) * 2012-11-27 2014-06-11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배터리 충전 상태 추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5116338A (zh) * 2015-07-15 2015-12-02 盐城工学院 一种基于soc补偿器的并联型电池系统建模方法
CN105974323A (zh) * 2016-05-09 2016-09-28 深圳市鑫成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电动汽车soc估算精度的算法模型
CN109061521A (zh) * 2018-10-30 2018-12-21 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蓄电池组荷电状态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0386029A (zh) * 2019-07-23 2019-10-29 安徽力高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动态电压修正锂电池soc方法
US20210194260A1 (en) * 2019-12-24 2021-06-24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imited Soc and soh estimation methods of battery pack
CN112034366A (zh) * 2020-08-25 2020-12-04 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soc动态补偿方法及电子系统
CN114609530A (zh) * 2020-12-09 2022-06-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修正电池荷电状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009346A (zh) * 2021-03-01 2021-06-22 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系统及其soc值修正方法
CN114660467A (zh) * 2022-03-29 2022-06-24 无锡凌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电压动态补偿优化的soc修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5787B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90585B (zh) 用于确定锂硫电池组的健康状况和充电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Hua et al. Finding a better fit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A simple, novel, load dependent, modified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and parameterization method
US2010004234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battery based on open circuit voltage estimated by battery voltage variation pattern
Weng et al. An open-circuit-voltage model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for effective incremental capacity analysis
WO2014119328A1 (ja) 電池状態推定装置
Che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lifetime prediction model for lithium thionyl chloride batteries based on an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test
Soto et al. Analysis of the main battery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and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commercial 18650 Li-ion cells
KR20200010369A (ko) 축전지 잔량 추정 장치, 축전지 잔량 추정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US9075117B2 (en)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n electrochemical battery
Sadabadi et al. Design and calibration of a semi-empirical model for capturing dominant aging mechanisms of a PbA battery
CN113777501A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soh的估算方法
Barreras et al. An improved parametrization method for Li-ion linear static Equivalent Circuit battery Models based on direct current resistance measurement
JP2023016707A (ja) 蓄電池の容量損失を算定する方法、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Rodríguez-Iturriaga et al. A physics-based fractional-order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for time and frequency-domain applications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Naguib et al. State of Charge Estimation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Comparison of GRU, LSTM, and Temporal Convolutional Deep Neural Networks
CN113466728A (zh) 一种两阶段电池模型参数在线辨识的方法与系统
CN117148187A (zh) 一种基于ocv校准的soh估算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629314B (zh) 基于改进Jaya的电池参数与状态联合估计方法及系统
CN115015787B (zh) 一种电池soc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Vishnu et al. Adaptive integral correction-based state of charge estimation strategy for lithium-ion cells
CN112946498B (zh) 电动势曲线的获得方法和装置、及处理器
Meng et al. A robust battery state-of-charge estimation method for embedded hybrid energy system
CN115808636A (zh) 电池容量损失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50034593A (ko) 전지 충전 상태 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Antony et al. A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lectrical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s with the hysteresis effect of lithium iron phosphate batte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