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7575B -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及其清洗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及其清洗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7575B
CN115007575B CN202210500129.3A CN202210500129A CN115007575B CN 115007575 B CN115007575 B CN 115007575B CN 202210500129 A CN202210500129 A CN 202210500129A CN 115007575 B CN115007575 B CN 115007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ixedly connected
unit
cavity
pi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01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07575A (zh
Inventor
齐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wel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wel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wel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wel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01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7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7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7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07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7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2Cleaning pipes or tubes or systems of pipes or tubes
    • B08B9/027Clea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s; Removal of blockages
    • B08B9/032Clea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s; Removal of blockages by the mechanical action of a moving fluid, e.g. by flus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3/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bility for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08B3/10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with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the liquid or of the object being cleaned, e.g. by heat, by electricity or by vibration
    • B08B3/12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with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the liquid or of the object being cleaned, e.g. by heat, by electricity or by vibration by sonic or ultrasonic vib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及其清洗工艺。技术问题:螺形散热管的外壁也会有杂质固结,难以去除,冷却液的单向流动,容易使得杂质卡在螺形散热管之间,螺形散热管上的杂质堆积,严重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技术方案: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包括有双层环流单元和双模冷却单元等;双层环流单元上连接有用于对流体冷却的双模冷却单元。本发明通过对冷却液的流动方向进行控制,实现对该换热器的冷却和清理的切换,同时在换热处理效率下降时,对两个冷却位置之间切换,实现一个冷却位置继续工作,另一冷却位置进行清洗,避免停工操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还能通过冷却液的反向流动,带走卡住的杂质。

Description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及其清洗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及其清洗工艺。
背景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列管式换热器,缠绕管换热器以其适应热冲击,热应力自身消除,紧凑度高等特点,使得流畅充分发展,满足多股流体同时换热。
现有中国专利:(CN210464124U)适应负荷波动及便于清洗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将管程分成N个流道,每个流道各自单独工作,可以灵活地单独切出某个或某些流道进行清洗、维修等,而无需将整个设备停工;且在关闭部分第一、第二管箱时,其余第一、第二管箱可以正常运行;同时当管程介质流量较小时,可以通过关闭几个第一、第二管箱,保证管程介质在最优的流速下工作,解决了不停工也能对换热管进行清洗,由于需要对多个流道进行控制,增大了操作上的难度,并且螺形散热管的外壁也会有杂质固结,难以去除。
以及将清理出的杂质通过冷却液带出的方式,除去杂质,冷却液的单向流动,容易使得杂质卡在螺形散热管之间,螺形散热管上的杂质堆积,严重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不停工状态下对螺形散热管的清理,螺形散热管的外壁也会有杂质固结,难以去除,冷却液的单向流动,容易使得杂质卡在螺形散热管之间,螺形散热管上的杂质堆积,严重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及其清洗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包括有支脚、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还包括有双层环流单元、双模冷却单元、清杂单元和反冲单元;三个支脚上部连接有用于对冷却液流通的双层环流单元;双层环流单元上连接有用于对流体冷却的双模冷却单元;双层环流单元左部连接有用于对流体残留的杂质清除的清杂单元;双层环流单元上部连接有用于将卡住的杂质去除的反冲单元;双模冷却单元上部与清杂单元连接;清杂单元左上部连接有第一弧板;清杂单元左下部连接有第二弧板;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均与双层环流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是,双层环流单元包括有外冷却壳、第一竖管、第一横管、中心管、隔板、内冷却壳、横杆、弹性件、第一活塞、第一导杆、第一细绳和第二导杆;三个支脚上部固接有外冷却壳;外冷却壳外表面上部和外表面下部与双模冷却单元连接;外冷却壳左部与清杂单元连接;外冷却壳左部和右部为料口;外冷却壳中部为第一冷却腔;外冷却壳左上部和右上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竖管;第一竖管左部与清杂单元连接;两个第一竖管相向侧上部各开有一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相向侧与第一冷却腔连通;两个第一竖管相向侧下部各开有一个第二通孔;两个第一竖管中部为第一导水腔;两个第一竖管下部均与第一冷却腔连通;两个第一竖管上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横管;两个第一横管之间前部与反冲单元连接;两个第一横管相向侧前部各开有一个第三通孔;两个第一横管下侧后部各与一个第一导水腔连通;外冷却壳中部固接有中心管;中心管内部为通槽;通槽左部与右部与双模冷却单元连接;外冷却壳内表面左部和内表面右部各固接有一个隔板;两个隔板之间与双模冷却单元连接;两个隔板相背侧为料口;两个隔板相向侧中部固接有内冷却壳;内冷却壳左部和右部各与一个第一竖管固接;内冷却壳内部为第二冷却腔;两个第二通孔相向侧均与第二冷却腔连通;内冷却壳位于外冷却壳的内部;两个第一导水腔内表面上部各固接有一个横杆;两个横杆中部各开有一个第四通孔;两个第四通孔内表面与清杂单元连接;两个横杆下表面中部各固接有一个弹性件;两个弹性件下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活塞;两个第一活塞外表面各与一个第一导水腔滑动连接;通槽内表面左部和内表面右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导杆;两个第一活塞下表面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细绳;通槽内表面中部固接有第二导杆;两个第一细绳下部相向侧均绕在第二导杆上。
进一步的是,第一活塞为橡胶材质,用于使得第一活塞贴紧第一导水腔内壁。
进一步的是,绕在第二导杆上的两个第一细绳的绕紧方向一致,用于第二导杆转动时,两个第一细绳均被收卷。
进一步的是,第二导杆与中心管之间设有扭簧,用于对第二导杆的复位。
进一步的是,双模冷却单元包括有第一导料管、第二导料管、第一超声振动器、第一连接棒、第二超声振动器、第二连接棒、第一震动板和第二震动板;两个隔板之间固接有两个第一导料管;两个第一导料管均位于第一冷却腔内;两个第一导料管的左部和右部各与一个料口连通;两个隔板之间固接有两个第二导料管;两个第二导料管均位于第二冷却腔内;两个第二导料管的左部和右部各与一个料口连通;外冷却壳外表面上部和外表面下部各安装有一个第一超声振动器;两个第一超声振动器上各连接有四个第一连接棒;上方的四个第一连接棒下部固接有第一震动板;下方的四个第一连接棒上部固接有第一震动板;两个第一震动板均与两个第一导料管固接;通槽左部和右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超声振动器;第二导杆位于两个第二超声振动器之间;两个第二超声振动器上部和下部各固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棒;上方四个第二连接棒上部固接有第二震动板;下方四个第二连接棒下部固接有第二震动板;两个第二震动板均与两个第二导料管固接。
进一步的是,清杂单元包括有第一电动执行器、连杆、第一支杆、第二电动执行器、第三电动执行器、第二竖管、过滤箱、第一衔接板、第二支杆和第二活塞;上方的第一超声振动器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执行器;第一电动执行器伸缩部上端固接有连杆;连杆左部和右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支杆;两个第一支杆各与一个第四通孔滑动连接;连杆下表面左部安装有第二电动执行器;第二电动执行器位于两个第一支杆之间;第二电动执行器伸缩部下端与第一弧板固接;外冷却壳外表面左下部安装有第三电动执行器;外冷却壳左部固接有第二竖管;内冷却壳左部与第二竖管固接;第二竖管右部开有第五通孔;第五通孔右部与第一冷却腔连通;第二竖管右部开有第六通孔;第六通孔右部与第二冷却腔连通;第六通孔位于第五通孔的上方;第二竖管内部为第二导水腔;第二竖管下部固接有过滤箱;过滤箱内部为滤渣腔;过滤箱左侧上部设置有排水口;第二竖管下部与滤渣腔连通;第三电动执行器伸缩部下端固接有第一衔接板;第一衔接板位于滤渣腔内;第一衔接板前部固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上部通过连接杆与第二弧板固接;第二支杆上部固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位于第二弧板的上方;第二活塞外表面与第二导水腔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是,第二活塞为橡胶材质,用于第二活塞贴紧第二导水腔。
进一步的是,反冲单元包括有第二横管、第四电动执行器、第二衔接板、第二细绳、第三导杆、第一限位件、第一球阀、第二限位件、第四导杆和第二球阀;两个第一横管之间前部固接有第二横管;第二横管内为第三导水腔;第三导水腔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三通孔连通;第二横管外表面上右部安装有第四电动执行器;第四电动执行器伸缩部上端固接有第二衔接板;第二衔接板左部固接有第二细绳;第三导水腔右部固接有第三导杆;第三导水腔右部固接有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位于第三导杆的右方;第一横管内表面前部固接有第四导杆;第一横管内表面前部固接有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位于第四导杆的后方;第二细绳左部固接有第一球阀;第二细绳右部固接有第二球阀;第一球阀用于与第一限位件接触配合;第二球阀用于与第二限位件接触配合。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的清洗工艺,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S1:双层流换热,通过冷却液的流量,控制双层流的开启与否,对冷却液的流速进行限制;
S2:外壳层清理,通过对外壳层进行超声震动,将外壳层内的螺形散热管内外的杂质震落,螺形散热管内的杂质随着待冷却流体带出,螺形散热管外的杂质通过冷却液带出,内壳层的螺形散热管继续进行换热过程;
S3:内壳层清理,通过对内壳层进行超声震动,将内壳层的螺形散热管内外的杂质震落,螺形散热管内的杂质随着待冷却流体带出,螺形散热管外的杂质通过冷却液带出,外壳层的螺形散热管继续进行换热过程;
S4:反冲清理,对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反置,将卡在螺形散热管外的杂质冲出,再随着冷却液导出,完成对换热器内部的杂质清理,提高换热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的位置的切换,对冷却液流动方向的控制,实现对该换热器的冷却和清洗之间的切换,同时通过控制冷却液的流量,冲击第一活塞,根据第一活塞的位置,实现对换热器不同处理功率之间的切换,以及在换热效率下降时,通过控制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的位置,实现两个冷却位置之间的功能切换,一个冷却位置继续换热工作,另一各冷却位置进行清理工作,避免停工停产,并且还能通过第一球阀、第一限位件、第二球阀和第二限位件配合下,将冷却液的流向反置,将卡住的杂质去除,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的双层环流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的双层环流单元第一种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的双层环流单元第二种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的双模冷却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的双模冷却单元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的清杂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的反冲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的反冲单元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支脚,2-第一弧板,3-第二弧板,101-外冷却壳,102-第一竖管,103-第一横管,104-中心管,105-隔板,106-内冷却壳,107-横杆,108-弹性件,109-第一活塞,1010-第一导杆,1011-第一细绳,1012-第二导杆,10101-料口,10102-第一冷却腔,10201-第一通孔,10202-第二通孔,10203-第一导水腔,10301-第三通孔,10401-通槽,10601-第二冷却腔,10701-第四通孔,201-第一导料管,202-第二导料管,203-第一超声振动器,204-第一连接棒,205-第二超声振动器,206-第二连接棒,207-第一震动板,208-第二震动板,301-第一电动执行器,302-连杆,303-第一支杆,304-第二电动执行器,305-第三电动执行器,306-第二竖管,307-过滤箱,308-第一衔接板,309-第二支杆,3010-第二活塞,30601-第五通孔,30602-第六通孔,30603-第二导水腔,30701-滤渣腔,30702-排水口,401-第二横管,402-第四电动执行器,403-第二衔接板,404-第二细绳,405-第三导杆,406-第一限位件,407-第一球阀,408-第二限位件,409-第四导杆,4010-第二球阀,40101-第三导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件108为弹簧,第一电动执行器301、第二电动执行器304、第三电动执行器305和第四电动执行器402均为电动推杆。
实施例1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根据图1-2所示,包括有支脚1、第一弧板2和第二弧板3;还包括有双层环流单元、双模冷却单元、清杂单元和反冲单元;三个支脚1上部连接有双层1环流单元;双层环流单元上连接有双模冷却单元;双层环流单元左部连接有清杂单元;双层环流单元上部连接有反冲单元;双模冷却单元上部与清杂单元连接;清杂单元左上部连接有第一弧板2;清杂单元左下部连接有第二弧板3;第一弧板2和第二弧板3均与双层环流单元连接。
在使用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前,以下简称该换热器清洗设备,首先该换热器清洗设备通过支脚1固定在加工车间内,外接电源,接着将需要进行换热的流体导入双模冷却单元,同时将冷却液注入双层环流单元内,根据冷却液注入的流量,打开双层环流单元内的冷却层,通过控制第二弧板3切换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冷却液从上部排出,双层环流单元通过冷却液对双模冷却单元进行降温,其中该换热器清洗设备的换热效率下降时,此时需要对双模冷却单元进行杂质清理,清杂单元配合双层环流单元将冷却液的流量开至最大,而后对双模冷却单元的两个冷却位置进行分批次单独清理,可以在继续换热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第一弧板2对另一部分的冷却位置进行清理,避免停工,通过控制第二弧板3切换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冷却液从下方排出,实现对不同冷却位置的清理不受影响,此时双模冷却单元中清下的杂质通过清杂单元收集,并将冷却液滤出,重新收集利用,当清杂单元工作一段时间后,双模冷却单元和双层环流单元中的杂质大部分被清除,其中有少部分卡在双层环流单元与清杂单元的冷却液流通口位置,此时,双层环流单元在反冲单元的配合下,将双层环流单元中卡在冷却位置的杂质反向吹动,使得杂质被冲离冷却位置,而后双层环流单元再将杂质统一收集至清杂单元内;本发明通过对冷却液的流动方向进行控制,实现对该换热器的冷却和清理的切换,同时通过控制冷却液的流量,实现换热器不同处理功率,以及,在换热处理效率下降时,对两个冷却位置之间切换,实现一个冷却位置继续工作,另一冷却位置进行清洗,避免停工操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还能通过冷却液的反向流动,带走卡住的杂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根据图1和图3-5所示,双层环流单元包括有外冷却壳101、第一竖管102、第一横管103、中心管104、隔板105、内冷却壳106、横杆107、弹性件108、第一活塞109、第一导杆1010、第一细绳1011和第二导杆1012;三个支脚1上部固接有外冷却壳101;外冷却壳101外表面上部和外表面下部与双模冷却单元连接;外冷却壳101左部与清杂单元连接;外冷却壳101左部和右部为料口10101;外冷却壳101中部为第一冷却腔10102;外冷却壳101左上部和右上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竖管102;第一竖管102左部与清杂单元连接;两个第一竖管102相向侧上部各开有一个第一通孔10201;两个第一通孔10201相向侧与第一冷却腔10102连通;两个第一竖管102相向侧下部各开有一个第二通孔10202;两个第一竖管102中部为第一导水腔10203;两个第一竖管102下部均与第一冷却腔10102连通;两个第一竖管102上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横管103;两个第一横管103之间前部与反冲单元连接;两个第一横管103相向侧前部各开有一个第三通孔10301;两个第一横管103下侧后部各与一个第一导水腔10203连通;外冷却壳101中部焊接有中心管104;中心管104内部为通槽10401;通槽10401左部与右部与双模冷却单元连接;外冷却壳101内表面左部和内表面右部各焊接有一个隔板105;两个隔板105之间与双模冷却单元连接;两个隔板105相背侧为料口10101;两个隔板105相向侧中部焊接有内冷却壳106;内冷却壳106左部和右部各与一个第一竖管102固接;内冷却壳106内部为第二冷却腔10601;两个第二通孔10202相向侧均与第二冷却腔10601连通;内冷却壳106位于外冷却壳101的内部;两个第一导水腔10203内表面上部各焊接有一个横杆107;两个横杆107中部各开有一个第四通孔10701;两个第四通孔10701内表面与清杂单元连接;两个横杆107下表面中部各固接有一个弹性件108;两个弹性件108下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活塞109;两个第一活塞109外表面各与一个第一导水腔10203滑动连接;通槽10401内表面左部和内表面右部各焊接有一个第一导杆1010;两个第一活塞109下表面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细绳1011;通槽10401内表面中部焊接有第二导杆1012;两个第一细绳1011下部相向侧均绕在第二导杆1012上。
第一活塞109为橡胶材质。
绕在第二导杆1012上的两个第一细绳1011的绕紧方向一致。
第二导杆1012与中心管104之间设有扭簧。
根据图1和图6-7所示,双模冷却单元包括有第一导料管201、第二导料管202、第一超声振动器203、第一连接棒204、第二超声振动器205、第二连接棒206、第一震动板207和第二震动板208;两个隔板105之间固接有两个第一导料管201;两个第一导料管201均位于第一冷却腔10102内;两个第一导料管201的左部和右部各与一个料口10101连通;两个隔板105之间固接有两个第二导料管202;两个第二导料管202均位于第二冷却腔10601内;两个第二导料管202的左部和右部各与一个料口10101连通;外冷却壳101外表面上部和外表面下部各安装有一个第一超声振动器203;两个第一超声振动器203上各连接有四个第一连接棒204;上方的四个第一连接棒204下部固接有第一震动板207;下方的四个第一连接棒204上部固接有第一震动板207;两个第一震动板207均与两个第一导料管201固接;通槽10401左部和右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超声振动器205;第二导杆1012位于两个第二超声振动器205之间;两个第二超声振动器205上部和下部各固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棒206;上方四个第二连接棒206上部固接有第二震动板208;下方四个第二连接棒206下部固接有第二震动板208;两个第二震动板208均与两个第二导料管202固接。
双层流冷却阶段:首先第二导杆1012上的扭簧处于拉伸状态,操作人员将冷却液接入到右方的第一横管103内,冷却液从右方的第一横管103内进入到右方的第一导水腔10203内,此时根据冷却液的流量,控制第一活塞109下降的位置,实现冷却液依次从第一通孔10201和第二通孔10202内流出,冷却液从第一通孔10201内流出,进入到第一冷却腔10102内,冷却液从第二通孔10202内流出进入第二冷却腔10601内,同时第一活塞109向下运动,第二导杆1012通过扭簧的恢复,第二导杆1012转动,同步带动两个第一细绳1011收卷,实现左方的第一活塞109同步下降,此时,进入第一冷却腔10102和第二冷却腔10601内的冷却液从左方的第一竖管102导出,此时,根据冷却液的流量,决定冷却的效率,以及待冷却的流体的接入位置,当冷却液的流量较小时,第一活塞109位于第一通孔10201和第二通孔10202之间的位置上,冷却液只能经过第一通孔10201进入到第一冷却腔10102内,此时待冷却的流体只从两个第一导料管201左部接入,待冷却的流体在第一冷却腔10102内通过冷却液进行冷却,而后待冷却流体从第一导料管201右部导出,冷却液从左方的第一竖管102上部导出,当冷却液的流量较大时,两个第一活塞109下降到第二通孔10202的下方,此时冷却液也会从第二通孔10202进入到第二冷却腔10601内,因此待冷却的流体同时接入第一导料管201左部和第二导料管202左部,此时根据需要可同时处理两种不同的流体的换热,分别接入到第一导料管201左部和第二导料管202,而后冷却液均从第一竖管102上部导出。
根据图1和图8所示,清杂单元包括有第一电动执行器301、连杆302、第一支杆303、第二电动执行器304、第三电动执行器305、第二竖管306、过滤箱307、第一衔接板308、第二支杆309和第二活塞3010;上方的第一超声振动器203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执行器301;第一电动执行器301伸缩部上端固接有连杆302;连杆302左部和右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支杆303;两个第一支杆303各与一个第四通孔10701滑动连接;连杆302下表面左部安装有第二电动执行器304;第二电动执行器304位于两个第一支杆303之间;第二电动执行器304伸缩部下端与第一弧板2固接;外冷却壳101外表面左下部安装有第三电动执行器305;外冷却壳101左部固接有第二竖管306;内冷却壳106左部与第二竖管306固接;第二竖管306右部开有第五通孔30601;第五通孔30601右部与第一冷却腔10102连通;第二竖管306右部开有第六通孔30602;第六通孔30602右部与第二冷却腔10601连通;第六通孔30602位于第五通孔30601的上方;第二竖管306内部为第二导水腔30603;第二竖管306下部固接有过滤箱307;过滤箱307内部为滤渣腔30701;过滤箱307左侧上部设置有排水口30702;第二竖管306下部与滤渣腔30701连通;第三电动执行器305伸缩部下端固接有第一衔接板308;第一衔接板308位于滤渣腔30701内;第一衔接板308前部固接有第二支杆309;第二支杆309上部通过连接杆与第二弧板3固接;第二支杆309上部固接有第二活塞3010;第二活塞3010位于第二弧板3的上方;第二活塞3010外表面与第二导水腔30603滑动连接。
排水口30702右部设有过滤网。
第二活塞3010为橡胶材质。
外壳层清理阶段:待换热器工作一段时间后,换热效率下降,第一冷却腔10102、第二冷却腔10601、第一导料管201和第二导料管202内有杂质固结残留,待冷却的流体的流量降低,进而影响的换热效率,此时,启动第一电动执行器301,第一电动执行器301收缩带动连杆302传动两个第一支杆303和第二电动执行器304往下运动,第二电动执行器304带动第一弧板2往下运动,当两个第一支杆303下部各与一个第一活塞109接触后,两个第一支杆303将两个第一活塞109向下推至第一导水腔10203的底部,关闭第一电动执行器301,启动第二电动执行器304,第二电动执行器304伸长带动第一弧板2向下运动,第一弧板2挡住左方的第一通孔10201时,关闭第二电动执行器304,同时启动第三电动执行器305,第三电动执行器305伸长带动第一衔接板308往下运动,第一衔接板308带动第二支杆309传动第二活塞3010往下运动,当第二活塞3010运动至第五通孔30601下方时,关闭第三电动执行器305,将冷却液接入到右方的第一横管103内,将待冷却流体接入到两个第二导料管202的左部,待冷却液充满第一冷却腔10102和第二冷却腔10601后,启动两个第一超声振动器203,两个第一超声振动器203通过四个第一连接棒204各带动一个第一震动板207振动,两个第一震动板207带动两个第一导料管201振动,实现的对第一导料管201内固结的杂质和管外固接的杂质震落,接着启动第三电动执行器305,第三电动执行器305收缩,同步带动第二活塞3010向上运动,当第二活塞3010到达第五通孔30601和第六通孔30602之间时,关闭第三电动执行器305,第一冷却腔10102内的冷却液从第五通孔30601流出,同时冷却液将震落的杂质一起向下带出,杂质和冷却液通过第二竖管306进入到过滤箱307,待过滤箱307内的冷却液和杂质越多,冷却液通过排水口30702上的滤网滤除杂质,冷却液待冷却完成后重新参与换热过程,同时,第一冷却腔10102在清理时,第二冷却腔10601仍在进行换热过程,此时,第一弧板2将左方的第一通孔10201挡住,第二冷却腔10601内的冷却液从左方的第二通孔10202流入到左方的第一导水腔10203,而后冷却液从第一导水腔10203上部导出。
内壳层清理阶段:待完成第一冷却腔10102的清理后,启动第一电动执行器301,第一电动执行器301收缩,同步带动第一弧板2往下运动,直到第一弧板2挡住左方的第二通孔10202时,关闭第一电动执行器301,同时,启动第三电动执行器305,第三电动执行器305收缩,同步带动第二支杆309往上运动,第二支杆309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弧板3和第二活塞3010往上运动,当第二活塞3010运动到第二导水腔30603顶部时,第二弧板3将第五通孔30601堵住,此时将待冷却流体接入两个第二导料管202,冷却液继续接入右方的第一横管103,关闭两个第一超声振动器203,启动两个第二超声振动器205,两个第二超声振动器205通过四个第一连接棒204各带动两个第二震动板208振动,两个第二震动板208带动第二导料管202震动,将两个第二导料管202内和第二导料管202外的杂质震落,两个第二导料管202内的杂质随着待冷却流体带出,其中震落的杂质和冷却水通过第六通孔30602进入到第二导水腔30603内,而后再进入到过滤箱307内,过滤箱307将冷却液滤出,待冷却液降温后,冷却液重新进入换热过程,同时第一冷却腔10102中的冷却液通过左方的第一通孔10201进入到左方的第一导水腔10203,冷却液再从第一导水腔10203上部导出,两个第一导料管201内的杂质随着待冷却流体带出,待两个第一导料管201上的杂质震落完成后,关闭两个第二超声振动器205,启动第一电动执行器301,第一电动执行器301伸长,同步将第一弧板2移动至左方的第一通孔10201上方,同时两个第一支杆303各从一个第一活塞109上表面离开,启动第三电动执行器305,第三电动执行器305伸长,同步带动第二活塞3010运动至第五通孔30601的下方。
根据图1和图9-10所示,反冲单元包括有第二横管401、第四电动执行器402、第二衔接板403、第二细绳404、第三导杆405、第一限位件406、第一球阀407、第二限位件408、第四导杆409和第二球阀4010;两个第一横管103之间前部固接有第二横管401;第二横管401内为第三导水腔40101;第三导水腔40101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三通孔10301连通;第二横管401外表面上右部安装有第四电动执行器402;第四电动执行器402伸缩部上端固接有第二衔接板403;第二衔接板403左部固接有第二细绳404;第三导水腔40101右部固接有第三导杆405;第三导水腔40101右部固接有第一限位件406;第一限位件406位于第三导杆405的右方;第一横管103内表面前部固接有第四导杆409;第一横管103内表面前部固接有第二限位件408;第二限位件408位于第四导杆409的后方;第二细绳404左部固接有第一球阀407;第二细绳404右部固接有第二球阀4010;第一球阀407用于与第一限位件406接触配合;第二球阀4010用于与第二限位件408接触配合。
反冲杂质阶段:当完成了对两个第一导料管201和两个第二导料管202上杂质的震落,部分杂质卡在两个第一导料管201和两个第二导料管202上,清理过程冷却液只从右往左流动,卡在两个第一导料管201和两个第二导料管202上的杂质难以带出,此时启动第四电动执行器402,第四电动执行器402收缩,往第一横管103接入的冷却液带动第二球阀4010向后运动,第二球阀4010与第二限位件408接触后,第二球阀4010将第二限位件408封堵,同时,第二球阀4010通过第二细绳404带动第一球阀407向右运动,使得第一球阀407离开第一限位件406,接着接入第一横管103的冷却液转而经过第三通孔10301进入到第三导水腔40101内,第三导水腔40101内的冷却液进入到左方的第一横管103内,而后再进入到左方的第一竖管102内,第一竖管102将冷却液分别引入第一冷却腔10102和第二冷却腔10601中,对两个第一导料管201和两个第二导料管202从左往右冲刷,使得卡在两个第一导料管201和两个第二导料管202上的杂质,从卡死的位置脱离,接着启动第三电动执行器305,第三电动执行器305收缩,同步带动第二活塞3010向上运动,当第二活塞3010到达第五通孔30601和第六通孔30602之间,关闭第三电动执行器305,实现将第一冷却腔10102内的冷却液放出至第二导水腔30603,待第一冷却腔10102内放完后,启动第三电动执行器305,第三电动执行器305收缩,第二活塞3010到达第六通孔30602上方后,关闭第三电动执行器305,实现第二冷却腔10601中的冷却水放出至第二导水腔30603,待含有杂质的冷却水放完后,启动第三电动执行器305,第三电动执行器305伸长,同步带动第二活塞3010下降至第五通孔30601下方,同时,启动第四电动执行器402,第四电动执行器402伸长,同步通过第二细绳404带动第一球阀407向左运动,第一球阀407与第一限位件406接触后,第二横管401被封堵,还通过第二细绳404带动第二球阀4010向前运动,第二球阀4010与第二限位件408脱离,左方的第一横管103被导通。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包括有支脚(1)、第一弧板(2)和第二弧板(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双层环流单元、双模冷却单元、清杂单元和反冲单元;三个支脚(1)上部连接有用于对冷却液流通的双层环流单元;双层环流单元上连接有用于对流体冷却的双模冷却单元、用于对流体残留的杂质清除的清杂单元和用于将卡住的杂质去除的反冲单元;待冷却流体导入双模冷却单元,双层环流单元通过冷却液对双模冷却单元中的流体进行传导换热,在换热效率下降之后,双层环流单元、第一弧板(2)和清杂单元配合,对双层环流单元其中一个冷却位置清理,另一个冷却位置继续换热工作,而后完成清理后,双层环流单元、第一弧板(2)、第二弧板(3)和清杂单元配合,将杂质冲出,并将冷却液回收,而后反冲单元和第二弧板(3)和清杂单元配合,通过冷却液反向流动,将卡在双模冷却单元上的剩余杂质冲出;
双层环流单元包括有外冷却壳(101)、第一竖管(102)、第一横管(103)、中心管(104)、隔板(105)、内冷却壳(106)、横杆(107)、弹性件(108)、第一活塞(109)、第一导杆(1010)、第一细绳(1011)和第二导杆(1012);三个支脚(1)上部固接有外冷却壳(101);外冷却壳(101)外表面上部和外表面下部与双模冷却单元连接;外冷却壳(101)左部与清杂单元连接;外冷却壳(101)左部和右部为料口(10101);外冷却壳(101)中部为第一冷却腔(10102);外冷却壳(101)左上部和右上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竖管(102);第一竖管(102)左部与清杂单元连接;两个第一竖管(102)相向侧上部各开有一个第一通孔(10201);两个第一通孔(10201)相向侧与第一冷却腔(10102)连通;两个第一竖管(102)相向侧下部各开有一个第二通孔(10202);两个第一竖管(102)中部为第一导水腔(10203);两个第一竖管(102)下部均与第一冷却腔(10102)连通;两个第一竖管(102)上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横管(103);两个第一横管(103)之间前部与反冲单元连接;两个第一横管(103)相向侧前部各开有一个第三通孔(10301);两个第一横管(103)下侧后部各与一个第一导水腔(10203)连通;外冷却壳(101)中部固接有中心管(104);中心管(104)内部为通槽(10401);通槽(10401)左部与右部与双模冷却单元连接;外冷却壳(101)内表面左部和内表面右部各固接有一个隔板(105);两个隔板(105)之间与双模冷却单元连接;两个隔板(105)相背侧为料口(10101);两个隔板(105)相向侧中部固接有内冷却壳(106);内冷却壳(106)左部和右部各与一个第一竖管(102)固接;内冷却壳(106)内部为第二冷却腔(10601);两个第二通孔(10202)相向侧均与第二冷却腔(10601)连通;内冷却壳(106)位于外冷却壳(101)的内部;两个第一导水腔(10203)内表面上部各固接有一个横杆(107);两个横杆(107)中部各开有一个第四通孔(10701);两个第四通孔(10701)内表面与清杂单元连接;两个横杆(107)下表面中部各固接有一个弹性件(108);两个弹性件(108)下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活塞(109);两个第一活塞(109)外表面各与一个第一导水腔(10203)滑动连接;通槽(10401)内表面左部和内表面右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导杆(1010);两个第一活塞(109)下表面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细绳(1011);通槽(10401)内表面中部固接有第二导杆(1012);两个第一细绳(1011)下部相向侧均绕在第二导杆(1012)上;
双模冷却单元包括有第一导料管(201)、第二导料管(202)、第一超声振动器(203)、第一连接棒(204)、第二超声振动器(205)、第二连接棒(206)、第一震动板(207)和第二震动板(208);两个隔板(105)之间固接有两个第一导料管(201);两个第一导料管(201)均位于第一冷却腔(10102)内;两个第一导料管(201)的左部和右部各与一个料口(10101)连通;两个隔板(105)之间固接有两个第二导料管(202);两个第二导料管(202)均位于第二冷却腔(10601)内;两个第二导料管(202)的左部和右部各与一个料口(10101)连通;外冷却壳(101)外表面上部和外表面下部各安装有一个第一超声振动器(203);两个第一超声振动器(203)上各连接有四个第一连接棒(204);上方的四个第一连接棒(204)下部固接有第一震动板(207);下方的四个第一连接棒(204)上部固接有第一震动板(207);两个第一震动板(207)均与两个第一导料管(201)固接;通槽(10401)左部和右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超声振动器(205);第二导杆(1012)位于两个第二超声振动器(205)之间;两个第二超声振动器(205)上部和下部各固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棒(206);上方四个第二连接棒(206)上部固接有第二震动板(208);下方四个第二连接棒(206)下部固接有第二震动板(208);两个第二震动板(208)均与两个第二导料管(202)固接;
清杂单元包括有第一电动执行器(301)、连杆(302)、第一支杆(303)、第二电动执行器(304)、第三电动执行器(305)、第二竖管(306)、过滤箱(307)、第一衔接板(308)、第二支杆(309)和第二活塞(3010);上方的第一超声振动器(203)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执行器(301);第一电动执行器(301)伸缩部上端固接有连杆(302);连杆(302)左部和右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支杆(303);两个第一支杆(303)各与一个第四通孔(10701)滑动连接;连杆(302)下表面左部安装有第二电动执行器(304);第二电动执行器(304)位于两个第一支杆(303)之间;第二电动执行器(304)伸缩部下端与第一弧板(2)固接;外冷却壳(101)外表面左下部安装有第三电动执行器(305);外冷却壳(101)左部固接有第二竖管(306);内冷却壳(106)左部与第二竖管(306)固接;第二竖管(306)右部开有第五通孔(30601);第五通孔(30601)右部与第一冷却腔(10102)连通;第二竖管(306)右部开有第六通孔(30602);第六通孔(30602)右部与第二冷却腔(10601)连通;第六通孔(30602)位于第五通孔(30601)的上方;第二竖管(306)内部为第二导水腔(30603);第二竖管(306)下部固接有过滤箱(307);过滤箱(307)内部为滤渣腔(30701);过滤箱(307)左侧上部设置有排水口(30702);第二竖管(306)下部与滤渣腔(30701)连通;第三电动执行器(305)伸缩部下端固接有第一衔接板(308);第一衔接板(308)位于滤渣腔(30701)内;第一衔接板(308)前部固接有第二支杆(309);第二支杆(309)上部通过连接杆与第二弧板(3)固接;第二支杆(309)上部固接有第二活塞(3010);第二活塞(3010)位于第二弧板(3)的上方;第二活塞(3010)外表面与第二导水腔(30603)滑动连接;
反冲单元包括有第二横管(401)、第四电动执行器(402)、第二衔接板(403)、第二细绳(404)、第三导杆(405)、第一限位件(406)、第一球阀(407)、第二限位件(408)、第四导杆(409)和第二球阀(4010);两个第一横管(103)之间前部固接有第二横管(401);第二横管(401)内为第三导水腔(40101);第三导水腔(40101)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三通孔(10301)连通;第二横管(401)外表面上右部安装有第四电动执行器(402);第四电动执行器(402)伸缩部上端固接有第二衔接板(403);第二衔接板(403)左部固接有第二细绳(404);第三导水腔(40101)右部固接有第三导杆(405);第三导水腔(40101)右部固接有第一限位件(406);第一限位件(406)位于第三导杆(405)的右方;第一横管(103)内表面前部固接有第四导杆(409);第一横管(103)内表面前部固接有第二限位件(408);第二限位件(408)位于第四导杆(409)的后方;第二细绳(404)左部固接有第一球阀(407);第二细绳(404)右部固接有第二球阀(4010);第一球阀(407)用于与第一限位件(406)接触配合;第二球阀(4010)用于与第二限位件(408)接触配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其特征是:第一活塞(109)为橡胶材质,用于使得第一活塞(109)贴紧第一导水腔(10203)内壁。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其特征是:绕在第二导杆(1012)上的两个第一细绳(1011)的绕紧方向一致,用于第二导杆(1012)转动时,两个第一细绳(1011)均被收卷。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其特征是:第二导杆(1012)与中心管(104)之间设有扭簧,用于对第二导杆(1012)的复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其特征是:第二活塞(3010)为橡胶材质,用于第二活塞(3010)贴紧第二导水腔(30603)。
6.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的清洗工艺,其特征是:该工艺适用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S1:双层流换热,通过冷却液的流量,控制双层流的开启与否,对冷却液的流速进行限制;
S2:外壳层清理,通过对外壳层进行超声震动,将外壳层内的螺形散热管内外的杂质震落,螺形散热管内的杂质随着待冷却流体带出,螺形散热管外的杂质通过冷却液带出,内壳层的螺形散热管继续进行换热过程;
S3:内壳层清理,通过对内壳层进行超声震动,将内壳层的螺形散热管内外的杂质震落,螺形散热管内的杂质随着待冷却流体带出,螺形散热管外的杂质通过冷却液带出,外壳层的螺形散热管继续进行换热过程;
S4:反冲清理,对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反置,将卡在螺形散热管外的杂质冲出,再随着冷却液导出,完成对换热器内部的杂质清理,提高换热效率。
CN202210500129.3A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及其清洗工艺 Active CN115007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0129.3A CN115007575B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及其清洗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0129.3A CN115007575B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及其清洗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7575A CN115007575A (zh) 2022-09-06
CN115007575B true CN115007575B (zh) 2024-02-27

Family

ID=83069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0129.3A Active CN115007575B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及其清洗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757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9791A (ja) * 1993-06-30 1995-01-20 Shinpei Fukamachi 超音波による熱交換器の洗浄方法
JPH1024271A (ja) * 1996-07-12 1998-01-27 Sugino Mach Ltd 管路内異物除去装置
JP2008116196A (ja) * 2006-10-13 2008-05-22 Takuya Sasaki 管式熱交換器
CN101373120A (zh) * 2008-04-11 2009-02-25 大连理工大学 壳管式声空化污水换热器
CN205262288U (zh) * 2015-12-02 2016-05-25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在线免维护自清洁全焊式板式换热器
CN206474472U (zh) * 2016-10-21 2017-09-08 北京中汇智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空泡爆冲射流管线清洗器
CN211660647U (zh) * 2020-01-16 2020-10-13 赵慧杰 一种采油集输管线结蜡清洗装置
CN212703479U (zh) * 2020-07-07 2021-03-16 东莞市凯勒帝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超声波换能器用清理管道内部杂质设备
CN113413654A (zh) * 2021-07-09 2021-09-21 魏连花 一种节能环保的工业污水处理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9791A (ja) * 1993-06-30 1995-01-20 Shinpei Fukamachi 超音波による熱交換器の洗浄方法
JPH1024271A (ja) * 1996-07-12 1998-01-27 Sugino Mach Ltd 管路内異物除去装置
JP2008116196A (ja) * 2006-10-13 2008-05-22 Takuya Sasaki 管式熱交換器
CN101373120A (zh) * 2008-04-11 2009-02-25 大连理工大学 壳管式声空化污水换热器
CN205262288U (zh) * 2015-12-02 2016-05-25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在线免维护自清洁全焊式板式换热器
CN206474472U (zh) * 2016-10-21 2017-09-08 北京中汇智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空泡爆冲射流管线清洗器
CN211660647U (zh) * 2020-01-16 2020-10-13 赵慧杰 一种采油集输管线结蜡清洗装置
CN212703479U (zh) * 2020-07-07 2021-03-16 东莞市凯勒帝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超声波换能器用清理管道内部杂质设备
CN113413654A (zh) * 2021-07-09 2021-09-21 魏连花 一种节能环保的工业污水处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7575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9968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ear object reallocation in place
CN110038339B (zh) 一种陶瓷膜过滤器
CN115007575B (zh)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清洗设备及其清洗工艺
CN103028281B (zh) 一种化学沉锡线的沉锡槽液除铜工艺方法
CN111195766A (zh) 一种空调连接管薄壁螺纹管加工用点焊装置
CN116966651B (zh) 废油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3041071U (zh) 一种带有除垢功能的换热器
CN210426206U (zh) 一种用于饮品冷却的热交换装置
CN114963814A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的板式换热器
CN219273894U (zh) 一种pcb机械钻孔机冷却循环管道清洁装置
CN218687010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微孔过滤机
CN110028115B (zh) 可增加过水量的格栅装置及包括此装置的格栅除污系统
CN213657638U (zh) 一种带缓冲清洗装置的板式换热器
CN220258917U (zh) 一种热处理清洗装置
CN220385928U (zh) 一种不锈钢袋式过滤器
CN217131953U (zh) 一种石油化工用夹套式换热器
CN220257477U (zh) 一种热压机用排气装置
CN219985531U (zh) 自动冲洗设备
CN220904070U (zh) 挤出机可调温冷却水槽
CN218608403U (zh) 一种电火花机床过滤机构
CN216227055U (zh) 一种古天文仪器的制作系统
CN220750891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116697776B (zh) 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浆液余热回收设备
CN209939703U (zh) 一种铸造件的输送装置
CN215142937U (zh) 一种均温板等离子清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9

Address after: No. 3903, Building 1, Antai International Plaza, Yantai Road, Qinlou Street, Donggang District, Rizh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76800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Swel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38000 No. 948, Zhongshan Road, Chengbei, Yushui District, Xinyu City, Jiangxi Province (No. 1206, Unit 6, Building 65, Jiyang Emerald City)

Applicant before: Qi Fe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