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2694B - 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2694B
CN115002694B CN202210924247.7A CN202210924247A CN115002694B CN 115002694 B CN115002694 B CN 115002694B CN 202210924247 A CN202210924247 A CN 202210924247A CN 115002694 B CN115002694 B CN 1150026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erence
short message
time
mee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242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02694A (zh
Inventor
明德
石金川
张常华
朱正辉
赵定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ol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ol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ol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ol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242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26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2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2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02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2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18Conference organisation arrangements, e.g. handling schedules, setting up parameters needed by nodes to attend a conference, booking network resources, notifying involved pa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短信息发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与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会议需求并确定发起会议的参会信息;步骤S2,完成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发布;步骤S3,根据必要参会人员的反馈短信息确认本次会议能否按预期时间召开;步骤S4,根据参会人员的层级构成初步估计会议发布短信息的传达时间并判断该时间是否能够满足本次会议的会议准备需求;步骤S5,统计本次会议的会议出席数据。本发明能够根据参会人员的回复确定会议时间以及根据会议通知短信发布审批传达时间自动选择对应的短信息发布方式,避免了单向发布会议通知无法调整会议时间造成会议无法有效开展。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短信息发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短信息业务的普及,各行各业中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子信息技术辅助工作,而在会议与会务管理领域上,由于会务管理中较多需要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无线网络技术在会务管理中辅助作用逐渐加重,由于短信息的发送接收需求的硬件设备较为普及,采用短信息进行会务管理中的信息交流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具有普遍的适用人群基础因而能够较好的潜在价值。
在会务辅助管理中,通常一条信息需要群发至几人至几十人乃至上百人的接收端,采用短信息进行会务通知的发送高效快捷,收信人可在手机端进行及时查看阅读和回复,无需额外操作,运用于网络后台的短信群发平台,可以根据发送方的需求自主撰写相关的文字内容,操作简便,修改方便,同时,统一的发送也确保了告知信息的精确度。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287166B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与方法,包括通信子系统、信息服务子系统、实时消息子系统可实现互相通信,采用单点登录模式,即时通信子系统是电子会务辅助系统的统一入口,用户登录即时通信子系统后即可进入信息服务子系统和实时消息子系统;上述三个子系统均与中心数据库进行通信,所有数据存储在中心数据库中;即时通信子系统的短信模块、实时消息子系统的短信模块、信息服务子系统的短信报管理模块分别与短信息发布服务器进行通信;短信息发布服务器与中心数据库通信获取短信息数据;信息发布服务器与短信网关接入设备通信完成短信息的发送;终端与短信网关接入设备通过移动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由此可见,所述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用于集成会务中的各种业务类型提供集成式的管理系统,而在会议通知方面无法与用户进行内容上的协商确认,无法根据用户的回复信息与会议发起者确认会议时间,并且其短信息发布中,不能对发布方式进行改变,无法加快短信息发布效率。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与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会议通知短信息发布系统不具备根据参会人员的回复确定会议时间以及会议通知短信发布审批传达时间过长导致的参会时间不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包括:
会议发起设置模块,用以作为会议需求接收端接收会议发起者的会议需求并对发起会议的参会信息进行记录,会议发起设置模块包括用以存储若干人员信息及其对应的联系方式的信息存储模块;
短信息收发模块,其分别与信号基站以及用户移动接受设备相连,用于与网络内的用户通过云端无线网络和/或本地无线网络进行短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反馈分析模块,其与短信息收发模块相连,用以分析短信息收发模块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中的反馈时间、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信息中回复的可参会时间以及反馈的参会人员信息;
短信息生成模块,其分别与会务安排模块以及所述短信息收发模块相连,用以在会务安排模块的控制下生成对应内容的短信息并将短信息传递至短信息收发模块;
会务安排模块,其分别与会议发起设置模块、短信息收发模块、反馈分析模块以及短信息生成模块相连,用以根据会议发起者的会议需求向对应人员发送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确认是否对会议时间进行调整,并且会务安排模块能够根据参会人员的层级构成初步估计会议发布短信息的传达时间选择对应的会议发布短信息的传达方式以向参会人员发送会议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会议发起者发起建立会议需求并确定用以发起会议的参会信息;
步骤S2,短信息收发模块识别参会信息中的必要参会人员并提取对应必要参会人员的短信息联系方式,短信息生成模块编辑预期会议通知短信息发送至必要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以完成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的发布;
步骤S3,会务安排模块根据必要参会人员的反馈短信息确认本次会议能否按预期时间召开;若会议能够按预期时间进行,则短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确认时间的会议发布短信息并通过短信息收发模块将该信息发送至各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若会议不能按预期时间进行,则会务安排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对会议时间进行调整并在调整完成时依次控制短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确认时间的会议发布短信息并通过短信息收发模块将该信息发送至各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
步骤S4,在完成会议发布短信息生成后,会务安排模块根据参会人员的层级构成初步估计会议发布短信息的传达时间并判断该时间是否能够满足本次会议的会议准备需求;若满足,则会务安排模块判定采用常规逐级传达的方式控制短信息收发模块依次向各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发布短信息;若不满足,则会务安排模块判定通过采用缩短层级传达的方式调整短信息传达层数并控制短信息收发模块依次向各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发布短信息;
步骤S5,会务安排模块控制短信息收发模块在会议开始前的预设时间内向全部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参与确认短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参会确认反馈短信息统计本次会议的会议出席数据。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会议发起者在发起会议时,需要输入或选定发起会议的参会信息,参会信息包括需参会人员名单、参会层级、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方式和会议主题;
所述需参会人员名单中设置有参会等级,用以确定所述需参会人员名单中各参会人员的会议参与重要程度,包括必要参会人员、建议参会人员和一般参会人员。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反馈分析模块根据短信息收发模块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中计算参会的人员数量占全部必要参会人员数量的比例a1,会务安排模块根据a1确定本次发起的会议是否能够按预期时间召开,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会议召开参与度标准A0,其中,70%<A0<100%,
当a1≥A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召开参与度符合标准且本次发起的会议能够按预期时间召开,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执行步骤S31,会务安排模块控制短信息生成模块按会议发起者设定参会信息生成会议通知短信息;
当a1<A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召开参与度不符合标准且本次发起的会议无法按预期时间召开,会务安排模块判定跳转至步骤S32,会务安排模块控制短信息生成模块生成会议时间协商短信息。
进一步地,在步骤S32中,会议时间协商短信息的发送对象为设定参会等级为必要参会人员,当短信息收发模块依次完成会议时间协商短信息的发送以及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信息的接收时,会务安排模块根据反馈的可参会时间是否符合参会峰值标准确定会议时间的确认方式,反馈分析模块识别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息中必要参会人员最多的时间段Ti的人数记为qi,设定峰值参会百分比di=qi/q0,其中,q0为本次会议设定的必要参会人员的总数,i=1,……,n,n为必要参会人员最多的时间段的个数,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协商参会峰值标准Q,其中,80%<Q<100%,
当di≥Q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该时间段符合协商参会标准并将时间段Ti设定为备选会议时间段,
当di<Q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时间段Ti不符合协商参会标准;
会务安排模块在完成针对任一时间段Ti是否符合协商参会标准的判断时,会务安排模块根据设定为备选会议时间段的时间段个数b确定重新确认会议时间的确认方式,
当b≥2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执行步骤S321,从若干备选会议时间段中确定优选会议时间段;
当b=1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执行步骤S322,将该备选会议时间段确定为优选会议时间段;
当b=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执行步骤S323,将必要参会人员最多的时间段Ti的参会人员信息反馈至会议发起者并根据会议发起者的决策确定会议时间。
进一步地,在步骤S321中,会务安排模块从若干备选会议时间段中识别任一备选会议时间段与会议发起者设定的会议时间的间隔时间并将与间隔时间最小值对应的备选会议时间段设定为优选会议时间段,会务安排模块控制短信息生成模块根据确定的优选会议时间段及全部备选时间段生成会议协商短信息推送至会议发起者,以使会议发起者确定会议准确时间;
在步骤S322中,会务安排模块控制短信息生成模块根据确定的优选会议时间段生成会议协商短信息推送至会议发起者,以使会议发起者确定会议准确时间。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常规逐级传达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1,向设定的必要参会人员发送会议通知短信息;
步骤S412,单个必要参会人员将确定需参会的下属名单反馈至系统,系统将下属名单中的人员记为参会人员并向名单中人员的通信设备发送会议通知;
步骤S413,对于单个需参会的下属,若该下属存在下一级别下属,则单个需参会的下属将参会的下一级别下属名单反馈至系统,系统将下一级别下属名单中的人员记为参会人员并向名单中人员的通信设备发送会议通知;若不存在下一级别下属,则无需进行短信息反馈;
所述缩短层级传达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21,会务安排模块根据首层传达时间是否符合标准确定是否对全部层级进行合并;若符合标准,则执行步骤S422,采用合并后续层级的传达方式依次向必要参会人员以及判定处理超时的必要参会人员的下属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通知短信息;若不符合标准,则跳转至步骤S423,采用合并全部层级的传达方式依次向全部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通知短信息。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会务安排模块根据参会信息中设定的参会层级确定本次会议通知短信息的初步传达时间以判断该传达时间是否满足本次会议的会议准备需求,反馈分析模块设置有初步传达时间t1的计算公式:
t1=T0×[(α1+α2)×β+α2×β+α3]
其中,α1为第一层级传达系数,α2为第二层级传达系数,α3为第三层级传达系数,T0为预设的层级传达时间计算基数,β为前次反馈短信息的综合计算系数,设定β=β0×Ta,β0为前次反馈短信息的初始计算系数,Ta为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通知发送时间与反馈短信息接收时间的平均间隔时间;
当反馈分析模块完成对初步传达时间t1的计算后,会务安排模块提取会议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t2并根据t1与t2的差值Δt1确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是否充足,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会议传达时间标准ΔT0,其中,ΔT0>10min,设定Δt1=t2-t1,
当Δt1≥ΔT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充足并选择采用常规逐级传达的方式发送会议发布短信息;
当0<Δt1<ΔT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不足并采用缩短层级传达的方式发送会议发布短信息;
当Δt1≤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无法发布、向会议发起者建议将会议时间后推并将后推的时长设置为(t1+ΔT0)。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当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不足时,会务安排模块根据Ta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不足的原因是否为首层传达时间滞后并根据判定结果以选择对应的会议发布短信息传达方式,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首层传达时间标准Ta0,其中,0<Ta0<30min,
当Ta≤Ta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首层传达时间符合标准并采用合并后续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
当Ta>Ta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不足的原因为首层传达时间滞后并采用合并全部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会务安排模块在判定采用合并后续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时通过识别单个必要参会人员j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通知发送时间与反馈短信息接收时间的间隔时间Taj确定需进行层级合并的短信息发布路径,其中,j=1,……,m,m为必要参会人员的数量,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反馈时间合并标准Ta1,设定Ta1=Ta×k,其中,k为反馈时间合并系数,0.6<k<0.9,
当Taj≥Ta1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必要参会人员j的处理时间超出标准并判定必要参会人员j对应的短信息传达路径需进行层级合并;
当Taj<Ta1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必要参会人员j的处理时间符合标准并判定必要参会人员j对应的短信息传达路径无需进行层级合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将会议发起者需求的会议时间与必要参会人员进行确认,在满足出席人数的情况下判定本次会议能够按预期时间召开,并且,在生成会议发布短信息后通过初步估计会议发布短信息的传达时间并判断该时间是否能够满足本次会议的会议准备需求从而选择对应的短信息发布方式进行短信息的发布,避免了单向发布会议通知中由于无法调整会议时间造成的会议出席人数未达有效人数而导致的会议无法有效开展,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能够根据参会人员的回复确定会议时间以及根据会议通知短信发布审批传达时间自动选择对应的短信息发布方式。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在会议发起者会议需求发起时输入或选定发起会议的参会信息对会议进行设定,通过设定有需参会人员名单、参会层级、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方式和会议主题,用以使系统有效识别会议需求,避免无效会议通知,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在收集会议发起者的会议需求时能通过识别必要信息对本次会议中必要参会人员进行会议时间沟通,保证了本发明确认的会议时间能够满足必要参会人员的参会要求,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协商的会议时间的有效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中计算参会的人员数量占全部必要参会人员数量的比例a1并根据a1确定本次发起的会议是否能够按预期时间召开,有效的保证了必要参会人员的出席率达到会议召开标准,避免了单向通知中无法提前了解必要参会人员是否到会造成会议超时等待或无法顺利召开的问题,有效的保证了必要参会人员的到会信息能够提前掌握以使会议能够如期开始。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信息时根据反馈的可参会时间是否符合参会峰值标准确定重新确认会议时间的确认方式,避免在协商中由于必要参会人员反馈的会议时段分散导致无法准确确定最佳会议时间的问题,有效的保证了符合标准的时间段均满足必要参会人员的出席标准,保证会议的顺利召开。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在符合参会峰值标准的时间段中选择优选时间段,进一步保证了协商后的会议时间能够覆盖最多的必要参会人员,保证会议的顺利召开。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常规逐级传达的方式和缩短层级传达的方式对确定会议时间的会议进行短信息通知,能够对不同传达时间的短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发布,进一步地保证了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能够根据会议通知短信发布审批传达时间自动选择对应的短信息发布方式。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根据参会信息中设定的参会层级确定本次会议通知短信息的初步传达时间以判断该传达时间是否满足本次会议的会议准备需求,对于可能存在会议时间距离当前通知时间较短的情况,为保证会议通知能够有效的传递至参会人员,可选择对应的短信息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进一步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能够根据本次会议的具体参会层级计算初步传达时间以选择对应的短信息发布方式。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在会议通知传达时间不足时根据Ta确定是否为首层传达时间滞后以选择对应的会议发布短信息传达方式,有效的保证了必要参会人员的权限,当必要参会人员的反馈短信息符合首层传达时间标准时,设置为采用合并后续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当必要参会人员的反馈短信息不符合首层传达时间标准时,设置为采用合并全部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通过判定短信息传达中首层传递者即必要参会人员的反馈时间,保证在会议准备时间足够的情况下根据首层传递者必要参会人员的反馈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而在会议准备时间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对全部参会人员同时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有效的保证了发布的短信息的时效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在判定采用合并后续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通过识别单个必要参会人员j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通知发送时间与反馈短信息接收时间的间隔时间Taj确定需进行层级合并的短信息发布路径,有效的兼顾了短信息发送效率和发送传达尽量符合标准,对于反馈时间超出标准的单个必要参会人员,将其短信息传递路径进行合并,保证参会出席人数,同时,对于反馈时间符合标准的单个必要参会人员,采用标准短信息传递路径,保证通知传达的合规性,进一步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能根据具体的会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短信息发布。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设置会议发起设置模块作为会议需求接收端接收会议发起者的会议需求并对发起会议的参会信息进行记录,设置短信息收发模块进行短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设置反馈分析模块分析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的反馈时间、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信息中回复的可参会时间以及反馈的参会人员信息,设置短信息生成模块生成对应内容的短信息,以及设置会务安排模块实现会议时间的协商确定以及会议发布方式的选择,有效的支持了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能够实现根据参会人员的回复确定会议时间以及根据会议通知短信发布审批传达时间自动选择对应的短信息发布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的步骤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会议时间确定逻辑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短信息发布方式确定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的结构框图,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包括:
会议发起设置模块,用以作为会议需求接收端接收会议发起者的会议需求并对发起会议的参会信息进行记录,会议发起设置模块包括用以存储若干人员信息及其对应的联系方式的信息存储模块;
短信息收发模块,其分别与信号基站以及用户移动接受设备相连,用于与网络内的用户通过云端无线网络和/或本地无线网络进行短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反馈分析模块,其与短信息收发模块相连,用以分析短信息收发模块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中的反馈时间、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信息中回复的可参会时间以及反馈的参会人员信息;
短信息生成模块,其分别与会务安排模块以及短信息收发模块相连,用以在会务安排模块的控制下生成对应内容的短信息并将短信息传递至短信息收发模块;
会务安排模块,其分别与会议发起设置模块、短信息收发模块、反馈分析模块以及短信息生成模块相连,用以根据会议发起者的会议需求向对应人员发送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确认是否对会议时间进行调整,并且会务安排模块能够根据参会人员的层级构成初步估计会议发布短信息的传达时间选择对应的会议发布短信息的传达方式以向参会人员发送会议信息。
本发明通过设置会议发起设置模块作为会议需求接收端接收会议发起者的会议需求并对发起会议的参会信息进行记录,设置短信息收发模块进行短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设置反馈分析模块分析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的反馈时间、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信息中回复的可参会时间以及反馈的参会人员信息,设置短信息生成模块生成对应内容的短信息,以及设置会务安排模块实现会议时间的协商确定以及会议发布方式的选择,有效的支持了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能够实现根据参会人员的回复确定会议时间以及根据会议通知短信发布审批传达时间自动选择对应的短信息发布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的步骤图,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会议发起者发起建立会议需求并确定用以发起会议的参会信息;
步骤S2,短信息收发模块识别参会信息中的必要参会人员并提取对应必要参会人员的短信息联系方式,短信息生成模块编辑预期会议通知短信息发送至必要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以完成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的发布;
步骤S3,会务安排模块根据必要参会人员的反馈短信息确认本次会议能否按预期时间召开;若会议能够按预期时间进行,则短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确认时间的会议发布短信息并通过短信息收发模块将该信息发送至各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若会议不能按预期时间进行,则会务安排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对会议时间进行调整并在调整完成时依次控制短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确认时间的会议发布短信息并通过短信息收发模块将该信息发送至各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
步骤S4,在完成会议发布短信息生成后,会务安排模块根据参会人员的层级构成初步估计会议发布短信息的传达时间并判断该时间是否能够满足本次会议的会议准备需求;若满足,则会务安排模块判定采用常规逐级传达的方式控制短信息收发模块依次向各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发布短信息;若不满足,则会务安排模块判定通过采用缩短层级传达的方式调整短信息传达层数并控制短信息收发模块依次向各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发布短信息;
步骤S5,会务安排模块控制短信息收发模块在会议开始前的预设时间内向全部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参与确认短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参会确认反馈短信息统计本次会议的会议出席数据。
本发明通过将会议发起者需求的会议时间与必要参会人员进行确认,在满足出席人数的情况下判定本次会议能够按预期时间召开,并且,在生成会议发布短信息后通过初步估计会议发布短信息的传达时间并判断该时间是否能够满足本次会议的会议准备需求从而选择对应的短信息发布方式进行短信息的发布,避免了单向发布会议通知中由于无法调整会议时间造成的会议出席人数未达有效人数而导致的会议无法有效开展,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能够根据参会人员的回复确定会议时间以及根据会议通知短信发布审批传达时间自动选择对应的短信息发布方式。
具体而言,在步骤S1中,会议发起者在发起会议时,需要输入或选定发起会议的参会信息,参会信息包括需参会人员名单、参会层级、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方式和会议主题;
需参会人员名单中设置有参会等级,用以确定所述需参会人员名单中各参会人员的会议参与重要程度,包括必要参会人员、建议参会人员和一般参会人员。
必要参会人员在设定时要求其为参与会议决策的人员,其对本次会议目的能否达成具有关键作用,建议参会人员在设定时要求其为推动会议决策执行的管理人员,其对本次会议的执行情况具有重要作用,一般参会人员为除上述两类人员的其他应当参会的人员。
本发明通过在会议发起者会议需求发起时输入或选定发起会议的参会信息对会议进行设定,通过设定有需参会人员名单、参会层级、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方式和会议主题,用以使系统有效识别会议需求,避免无效会议通知,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在收集会议发起者的会议需求时能通过识别必要信息对本次会议中必要参会人员进行会议时间沟通,保证了本发明确认的会议时间能够满足必要参会人员的参会要求,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协商的会议时间的有效性。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的逻辑图,在步骤S3中,反馈分析模块根据短信息收发模块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中计算参会的人员数量占全部必要参会人员数量的比例a1,会务安排模块根据a1确定本次发起的会议是否能够按预期时间召开,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会议召开参与度标准A0,其中,70%<A0<100%,
当a1≥A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召开参与度符合标准且本次发起的会议能够按预期时间召开,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执行步骤S31,会务安排模块控制短信息生成模块按会议发起者设定参会信息生成会议通知短信息;
当a1<A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召开参与度不符合标准且本次发起的会议无法按预期时间召开,会务安排模块判定跳转至步骤S32,会务安排模块控制短信息生成模块生成会议时间协商短信息。
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中计算参会的人员数量占全部必要参会人员数量的比例a1并根据a1确定本次发起的会议是否能够按预期时间召开,有效的保证了必要参会人员的出席率达到会议召开标准,避免了单向通知中无法提前了解必要参会人员是否到会造成会议超时等待或无法顺利召开的问题,有效的保证了必要参会人员的到会信息能够提前掌握以使会议能够如期开始。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在步骤S32中,会议时间协商短信息的发送对象为设定参会等级为必要参会人员,当短信息收发模块依次完成会议时间协商短信息的发送以及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信息的接收时,会务安排模块根据反馈的可参会时间是否符合参会峰值标准确定会议时间的确认方式,反馈分析模块识别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息中必要参会人员最多的时间段Ti的人数记为qi,设定峰值参会百分比di=qi/q0,其中,q0为本次会议设定的必要参会人员的总数,i=1,……,n,n为必要参会人员最多的时间段的个数,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协商参会峰值标准Q,其中,80%<Q<100%,
当di≥Q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该时间段符合协商参会标准并将时间段Ti设定为备选会议时间段,
当di<Q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时间段Ti不符合协商参会标准;
会务安排模块在完成针对任一时间段Ti是否符合协商参会标准的判断时,会务安排模块根据设定为备选会议时间段的时间段个数b确定重新确认会议时间的确认方式,
当b≥2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执行步骤S321,从若干备选会议时间段中确定优选会议时间段;
当b=1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执行步骤S322,将该备选会议时间段确定为优选会议时间段;
当b=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执行步骤S323,将必要参会人员最多的时间段Ti的参会人员信息反馈至会议发起者并根据会议发起者的决策确定会议时间。
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信息时根据反馈的可参会时间是否符合参会峰值标准确定重新确认会议时间的确认方式,避免在协商中由于必要参会人员反馈的会议时段分散导致无法准确确定最佳会议时间的问题,有效的保证了符合标准的时间段均满足必要参会人员的出席标准,保证会议的顺利召开。
具体而言,在步骤S321中,会务安排模块从若干备选会议时间段中识别任一备选会议时间段与会议发起者设定的会议时间的间隔时间并将与间隔时间最小值对应的备选会议时间段设定为优选会议时间段,会务安排模块控制短信息生成模块根据确定的优选会议时间段及全部备选时间段生成会议协商短信息推送至会议发起者,以使会议发起者确定会议准确时间;
在步骤S322中,会务安排模块控制短信息生成模块根据确定的优选会议时间段生成会议协商短信息推送至会议发起者,以使会议发起者确定会议准确时间。
本发明通过在符合参会峰值标准的时间段中选择优选时间段,进一步保证了协商后的会议时间能够覆盖最多的必要参会人员,保证会议的顺利召开。
具体而言,在步骤S4中,常规逐级传达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1,向设定的必要参会人员发送会议通知短信息;
步骤S412,单个必要参会人员将确定需参会的下属名单反馈至系统,系统将下属名单中的人员记为参会人员并向名单中人员的通信设备发送会议通知;
步骤S413,对于单个需参会的下属,若该下属存在下一级别下属,则单个需参会的下属将参会的下一级别下属名单反馈至系统,系统将下一级别下属名单中的人员记为参会人员并向名单中人员的通信设备发送会议通知;若不存在下一级别下属,则无需进行短信息反馈;
缩短层级传达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21,会务安排模块根据首层传达时间是否符合标准确定是否对全部层级进行合并;若符合标准,则执行步骤S422,采用合并后续层级的传达方式依次向必要参会人员以及判定处理超时的必要参会人员的下属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通知短信息;若不符合标准,则跳转至步骤S423,采用合并全部层级的传达方式依次向全部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通知短信息。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常规逐级传达的方式和缩短层级传达的方式对确定会议时间的会议进行短信息通知,能够对不同传达时间的短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发布,进一步地保证了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能够根据会议通知短信发布审批传达时间自动选择对应的短信息发布方式。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在步骤S4中,会务安排模块根据参会信息中设定的参会层级确定本次会议通知短信息的初步传达时间以判断该传达时间是否满足本次会议的会议准备需求,反馈分析模块设置有初步传达时间t1的计算公式:
t1=T0×[(α1+α2)×β+α2×β+α3]
其中,α1为第一层级传达系数,α2为第二层级传达系数,α3为第三层级传达系数,T0为预设的层级传达时间计算基数,β为前次反馈短信息的综合计算系数,设定β=β0×Ta,β0为前次反馈短信息的初始计算系数,Ta为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通知发送时间与反馈短信息接收时间的平均间隔时间;
其中,建议,0<α1<α2<α3,10min<T0<120min,0.5<β0<1,
当反馈分析模块完成对初步传达时间t1的计算后,会务安排模块提取会议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t2并根据t1与t2的差值Δt1确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是否充足,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会议传达时间标准ΔT0,其中,ΔT0>10min,设定Δt1=t2-t1,
当Δt1≥ΔT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充足并选择采用常规逐级传达的方式发送会议发布短信息;
当0<Δt1<ΔT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不足并采用缩短层级传达的方式发送会议发布短信息;
当Δt1≤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无法发布、向会议发起者建议将会议时间后推并将后推的时长设置为(t1+ΔT0)。
本发明通过根据参会信息中设定的参会层级确定本次会议通知短信息的初步传达时间以判断该传达时间是否满足本次会议的会议准备需求,对于可能存在会议时间距离当前通知时间较短的情况,为保证会议通知能够有效的传递至参会人员,可选择对应的短信息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进一步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能够根据本次会议的具体参会层级计算初步传达时间以选择对应的短信息发布方式。
具体而言,在步骤S4中,当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不足时,会务安排模块根据Ta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不足的原因是否为首层传达时间滞后并根据判定结果以选择对应的会议发布短信息传达方式,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首层传达时间标准Ta0,其中,0<Ta0<30min,
当Ta≤Ta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首层传达时间符合标准并采用合并后续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
当Ta>Ta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不足的原因为首层传达时间滞后并采用合并全部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
本发明通过在会议通知传达时间不足时根据Ta确定是否为首层传达时间滞后以选择对应的会议发布短信息传达方式,有效的保证了必要参会人员的权限,当必要参会人员的反馈短信息符合首层传达时间标准时,设置为采用合并后续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当必要参会人员的反馈短信息不符合首层传达时间标准时,设置为采用合并全部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通过判定短信息传达中首层传递者必要参会人员的反馈时间,保证在会议准备时间足够的情况下根据首层传递者必要参会人员的反馈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而在会议准备时间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对全部参会人员同时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有效的保证了发布的短信息的时效性。
具体而言,在步骤S4中,会务安排模块在判定采用合并后续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时通过识别单个必要参会人员j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通知发送时间与反馈短信息接收时间的间隔时间Taj确定需进行层级合并的短信息发布路径,其中,j=1,……,m,m为必要参会人员的数量,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反馈时间合并标准Ta1,设定Ta1=Ta×k,其中,k为反馈时间合并系数,0.6<k<0.9,
当Taj≥Ta1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必要参会人员j的处理时间超出标准并判定必要参会人员j对应的短信息传达路径需进行层级合并;
当Taj<Ta1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必要参会人员j的处理时间符合标准并判定必要参会人员j对应的短信息传达路径无需进行层级合并。
本发明通过在判定采用合并后续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通过识别单个必要参会人员j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通知发送时间与反馈短信息接收时间的间隔时间Taj确定需进行层级合并的短信息发布路径,有效的兼顾了短信息发送效率和发送传达尽量符合标准,对于反馈时间超出标准的单个必要参会人员,将其短信息传递路径进行合并,保证参会出席人数,同时,对于反馈时间符合标准的单个必要参会人员,采用标准短信息传递路径,保证通知传达的合规性,进一步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能根据具体的会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短信息发布。
实施例1:
背景时间:2022年6月20日12:00
步骤S1:会议发起者的会议需求为:高层管理者会议,需求时间2022年6月21日9:00-10:00,参会人员10人,包括人员1,人员2,……,人员10,其中,必要参会人员为:人员1,人员2,……,人员5,其他为建议参会人员,无一般参会人员;
步骤S2:预期会议通知短信息内容为:2022年6月21日9:00-10:00预计进行高层管理者会议,请确认是否能够参加,若能够参加,请回复1;若时间冲突无法参加,请回复2;
步骤S3:接收到的必要参会人员的反馈短信息:必要参会人员中人员1和人员2回复1、人员3和人员4回复2,人员5未回复;
会务安排模块设定的会议召开参与度标准A0=80%,其中,A0能够根据会议发起者的需求进行设定或按照会务安排模块预置的数值,
反馈分析模块计算a1=2/5=40%,会务安排模块判定召开参与度不符合标准且本次发起的会议无法按预期时间召开,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跳转至步骤S32,所述会务安排模块控制所述短信息生成模块生成会议时间协商短信息;
步骤S32,会议时间协商短信息内容为:请在2022年6月20日14:00(14:00为本条短信息生成时间后推预设时间TT1的时间,TT1=2h)至2022年6月21日18:00的时间段内选择高层管理者会议的可参会时间段,其中:
2022年6月20日14:00-15:00可参会请回复1,
2022年6月20日15:00-16:00可参会请回复2,
2022年6月20日16:00-17:00可参会请回复3,
2022年6月20日17:00-18:00可参会请回复4,
2022年6月21日9:00-10:00可参会请回复5,
……,
2022年6月21日17:00-18:00可参会请回复13;
反馈分析模块识别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息中必要参会人员最多的时间段Ti中:T1时间段为2022年6月20日16:00-2022年6月20日17:00,
T2时间段为2022年6月21日9:00-2022年6月21日10:00,
上述两个时间段T1和T2的人数均为5人,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执行步骤S321,从两个备选会议时间段中确定优选会议时间段为T1时间段,并与会议发起者确认该时间段作为本次高层管理者会议的确定会议时间,并且,
生成确认时间的会议发布短信息内容为:2022年6月20日16:00-17:00确认进行高层管理者会议,请准时参加。
步骤S4:设定第一层级传达系数α1=1,第二层级传达系数α2=1.3,第三层级传达系数α3=2,预设的层级传达时间计算基数T0=0.5h前次反馈短信息的初始计算系数β0=0.8,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通知发送时间与反馈短信息接收时间的平均间隔时间Ta=0.55h,前次反馈短信息的综合计算系数β=β0×Ta=0.44,则,t1≈1.63h,
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会议传达时间标准ΔT0=0.5TT,ΔT0的设置可根据推预设时间TT进行对应性设置,用以保证全部参会人员接收到会议发布短信息后留有必要的参会准备时间用于会议文件资料准备及参会途中的交通时间等必要的参会准备时间,本次ΔT0=1h,
由于t2=4h,t1=1.63h,Δt1=2.37h,由于当Δt1≥ΔT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充足并选择采用常规逐级传达的方式发送会议发布短信息;
则,执行步骤S411,会务安排模块控制短信息收发模块将生成确认时间的会议发布短信息发送至会议发起者设定的必要参会人员;
步骤S412,根据必要参会人员反馈的下属名单,向名单中人员的通信设备发送会议通知;
步骤S413,对于单个需参会的下属,若该下属存在下一级别下属,则单个需参会的下属将参会的下一级别下属名单反馈至系统,系统将下一级别下属名单中的人员记为参会人员并向名单中人员的通信设备发送会议通知;若不存在下一级别下属,则无需进行短信息反馈;
步骤S5,会务安排模块控制短信息收发模块在2022年6月20日15:50向全部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参与确认短信息,其中,
会议参与确认短信息的内容为:2022年6月20日16:00-17:00进行的高层管理者会议,您是否能够准时到会,若能够准时到会,请回复1,若不能准时到会请回复2;
反馈分析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参会确认反馈短信息统计本次会议的会议出席数据,统计中:参会人员10人中,人员5回复2,人员10未回复,其余8为回复1,则统计数据为:
必要参会人员参会率80%;全部参会人员参会率80%。
实施例2:
背景时间:2022年6月20日12:00
步骤S1:会议发起者的会议需求为:高层管理者会议,需求时间2022年6月21日9:00-10:00,参会人员10人,包括人员1,人员2,……,人员10,其中,必要参会人员为:人员1,人员2,……,人员5,其他为建议参会人员,无一般参会人员;
步骤S2:预期会议通知短信息内容为:2022年6月21日9:00-10:00预计进行高层管理者会议,请确认是否能够参加,若能够参加,请回复1;若时间冲突无法参加,请回复2;
步骤S3:接收到的必要参会人员的反馈短信息:必要参会人员中人员1和人员2回复1、人员3和人员4回复2,人员5未回复;
会务安排模块设定的会议召开参与度标准A0=80%,其中,A0能够根据会议发起者的需求进行设定或按照会务安排模块预置的数值,
反馈分析模块计算a1=2/5=40%,会务安排模块判定召开参与度不符合标准且本次发起的会议无法按预期时间召开,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跳转至步骤S32,所述会务安排模块控制所述短信息生成模块生成会议时间协商短信息;
步骤S32,会议时间协商短信息内容为:请在2022年6月20日13:00(13:00为本条短信息生成时间后推预设时间TT2的时间,TT2=1h)至2022年6月21日18:00的时间段内选择高层管理者会议的可参会时间段,其中:
2022年6月20日13:00-14:00可参会请回复1,
2022年6月20日14:00-15:00可参会请回复2,
2022年6月20日15:00-16:00可参会请回复3,
2022年6月20日16:00-17:00可参会请回复4,
2022年6月20日17:00-18:00可参会请回复5,
2022年6月21日9:00-10:00可参会请回复6,
……,
2022年6月21日17:00-18:00可参会请回复14;
反馈分析模块识别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息中必要参会人员最多的时间段有且只有T1时间段为2022年6月20日13:00-14:00,
上述两个时间段T1和T2的人数均为5人,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执行步骤S322,与会议发起者确认该时间段作为本次高层管理者会议的确定会议时间,并且,
生成确认时间的会议发布短信息内容为:2022年6月20日13:00-14:00确认进行高层管理者会议,请准时参加。
步骤S4:设定第一层级传达系数α1=1,第二层级传达系数α2=1.3,第三层级传达系数α3=2,预设的层级传达时间计算基数T0=0.5h前次反馈短信息的初始计算系数β0=0.8,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通知发送时间与反馈短信息接收时间的平均间隔时间Ta=0.55h,前次反馈短信息的综合计算系数β=β0×Ta=0.44,则,t1≈1.63h,
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会议传达时间标准ΔT0=0.5TT,ΔT0的设置可根据推预设时间TT进行对应性设置,用以保证全部参会人员接收到会议发布短信息后留有必要的参会准备时间用于会议文件资料准备及参会途中的交通时间等必要的参会准备时间,本次ΔT0=1h,
由于t2=1h,t1=1.63h,Δt1=-0.63h,
由于当Δt1≤0时,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无法发布、向会议发起者建议将会议时间后推,并将后推的时长设置为(1.63+0.5)=2.13h,其中,设定ΔT0=0.5h,ΔT0可根据会议发起者的需求进行设定或按照会务安排模块预置的数值进行设定,
此时,若会议发起者同意将会议时间后推,则会务安排模重新发起新的会议需求并开始执行步骤S1,用以重新对会议进行商定;
此时,若会议发起者不同意将会议时间后推,则会务安排模控制跳转至步骤S423,采用合并全部层级的传达方式依次向全部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通知短信息。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会议发起者发起建立会议需求并确定用以发起会议的参会信息;
步骤S2,短信息收发模块识别参会信息中的必要参会人员并提取对应必要参会人员的短信息联系方式,短信息生成模块编辑预期会议通知短信息发送至必要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以完成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的发布;
步骤S3,会务安排模块根据必要参会人员的反馈短信息确认本次会议能否按预期时间召开;若会议能够按预期时间进行,则所述短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确认时间的会议发布短信息并通过所述短信息收发模块将该信息发送至各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若会议不能按预期时间进行,则所述会务安排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对会议时间进行调整并在调整完成时依次控制所述短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确认时间的会议发布短信息并通过所述短信息收发模块将该信息发送至各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
步骤S4,在完成会议发布短信息生成后,所述会务安排模块根据参会人员的层级构成初步估计会议发布短信息的传达时间并判断该时间是否能够满足本次会议的会议准备需求;若满足,则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采用常规逐级传达的方式控制所述短信息收发模块依次向各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发布短信息;若不满足,则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通过采用缩短层级传达的方式调整短信息传达层数并控制所述短信息收发模块依次向各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发布短信息;
步骤S5,所述会务安排模块控制所述短信息收发模块在会议开始前的预设时间内向全部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参与确认短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参会确认反馈短信息统计本次会议的会议出席数据;
在所述步骤S1中,会议发起者在发起会议时,需要输入或选定发起会议的参会信息,参会信息包括需参会人员名单、参会层级、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方式和会议主题;
所述需参会人员名单中设置有参会等级,用以确定所述需参会人员名单中各参会人员的会议参与重要程度,包括必要参会人员、建议参会人员和一般参会人员;
在所述步骤S3中,反馈分析模块根据所述短信息收发模块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中计算参会的人员数量占全部必要参会人员数量的比例a1,所述会务安排模块根据a1确定本次发起的会议是否能够按预期时间召开,所述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会议召开参与度标准A0,其中,70%<A0<100%,
当a1≥A0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召开参与度符合标准且本次发起的会议能够按预期时间召开,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执行步骤S31,所述会务安排模块控制短信息生成模块按会议发起者设定参会信息生成会议通知短信息;
当a1<A0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召开参与度不符合标准且本次发起的会议无法按预期时间召开,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跳转至步骤S32,所述会务安排模块控制所述短信息生成模块生成会议时间协商短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2中,所述会议时间协商短信息的发送对象为必要参会人员,当所述短信息收发模块依次完成所述会议时间协商短信息的发送以及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信息的接收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根据反馈的可参会时间是否符合参会峰值标准确定会议时间的确认方式,所述反馈分析模块识别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息中必要参会人员最多的时间段Ti的人数记为qi,设定峰值参会百分比di=qi/q0,其中,q0为本次会议设定的必要参会人员的总数,i=1,……,n,n为必要参会人员最多的时间段的个数,所述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协商参会峰值标准Q,其中,80%<Q<100%,
当di≥Q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时间段Ti符合协商参会标准并将时间段Ti设定为备选会议时间段,
当di<Q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时间段Ti不符合协商参会标准;
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在完成针对任一时间段Ti是否符合协商参会标准的判断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根据设定为备选会议时间段的时间段个数b确定重新确认会议时间的确认方式,
当b≥2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执行步骤S321,从若干备选会议时间段中确定优选会议时间段;
当b=1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执行步骤S322,将该备选会议时间段确定为优选会议时间段;
当b=0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执行步骤S323,将必要参会人员最多的时间段的参会人员信息反馈至会议发起者并根据会议发起者的决策确定会议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21中,所述会务安排模块从若干备选会议时间段中识别任一备选会议时间段与会议发起者设定的会议时间的间隔时间并将与所述间隔时间最小值对应的备选会议时间段设定为优选会议时间段,所述会务安排模块控制所述短信息生成模块根据确定的优选会议时间段及全部备选时间段生成会议协商短信息推送至会议发起者,以使会议发起者确定会议准确时间;
在所述步骤S322中,所述会务安排模块控制所述短信息生成模块根据确定的优选会议时间段生成会议协商短信息推送至会议发起者,以使会议发起者确定会议准确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常规逐级传达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1,向设定的必要参会人员发送会议通知短信息;
步骤S412,单个必要参会人员将确定需参会的下属名单反馈至系统,系统将下属名单中的人员记为参会人员并向名单中人员的通信设备发送会议通知;
步骤S413,对于单个需参会的下属,若该下属存在下一级别下属,则单个需参会的下属将参会的下一级别下属名单反馈至系统,系统将下一级别下属名单中的人员记为参会人员并向名单中人员的通信设备发送会议通知;若不存在下一级别下属,则无需进行短信息反馈;
所述缩短层级传达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21,会务安排模块根据首层传达时间是否符合标准确定是否对全部层级进行合并;若符合标准,则执行步骤S422,采用合并后续层级的传达方式依次向必要参会人员以及判定处理超时的必要参会人员的下属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通知短信息;若不符合标准,则跳转至步骤S423,采用合并全部层级的传达方式依次向全部参会人员的通信设备中发送会议通知短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会务安排模块根据参会信息中设定的参会层级确定本次会议通知短信息的初步传达时间以判断该传达时间是否满足本次会议的会议准备需求,反馈分析模块设置有初步传达时间t1的计算公式:
t1=T0×[(α1+α2)×β+α2×β+α3]
其中,α1为第一层级传达系数,α2为第二层级传达系数,α3为第三层级传达系数,T0为预设的层级传达时间计算基数,β为前次反馈短信息的综合计算系数,设定β=β0×Ta,β0为前次反馈短信息的初始计算系数,Ta为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通知发送时间与反馈短信息接收时间的平均间隔时间;
当所述反馈分析模块完成对初步传达时间t1的计算后,会务安排模块提取会议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t2并根据t1与t2的差值Δt1确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是否充足,所述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会议传达时间标准ΔT0,其中,ΔT0>10min,设定Δt1=t2-t1,
当Δt1≥ΔT0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充足并选择采用常规逐级传达的方式发送会议发布短信息;
当0<Δt1<ΔT0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不足并采用缩短层级传达的方式发送会议发布短信息;
当Δt1≤0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无法发布、向会议发起者建议将会议时间后推并将后推的时长设置为(t1+ΔT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当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不足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根据Ta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不足的原因是否为首层传达时间滞后并根据判定结果以选择对应的会议发布短信息传达方式,所述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首层传达时间标准Ta0,其中,0<Ta0<30min,
当Ta≤Ta0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首层传达时间符合标准并采用合并后续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
当Ta>Ta0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会议通知传达时间不足的原因为首层传达时间滞后并采用合并全部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在判定采用合并后续层级的传达方式进行会议发布短信息的发布时通过识别单个必要参会人员j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通知发送时间与反馈短信息接收时间的间隔时间Taj确定需进行层级合并的短信息发布路径,其中,j=1,……,m,m为必要参会人员的数量,所述会务安排模块设置有反馈时间合并标准Ta1,设定Ta1=Ta×k,其中,k为反馈时间合并系数,0.6<k<0.9,
当Taj≥Ta1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必要参会人员j的处理时间超出标准并判定必要参会人员j对应的短信息传达路径需进行层级合并;
当Taj<Ta1时,所述会务安排模块判定必要参会人员j的处理时间符合标准并判定必要参会人员j对应的短信息传达路径无需进行层级合并。
8.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方法的短信息发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会议发起设置模块,用以作为会议需求接收端接收会议发起者的会议需求并对发起会议的参会信息进行记录,会议发起设置模块包括用以存储若干人员信息及其对应的联系方式的信息存储模块;
短信息收发模块,其分别与信号基站以及用户移动接受设备相连,用于与网络内的用户通过云端无线网络和/或本地无线网络进行短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反馈分析模块,其与所述短信息收发模块相连,用以分析所述短信息收发模块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中的反馈时间、会议时间协商反馈短信信息中回复的可参会时间以及反馈的参会人员信息;
短信息生成模块,其分别与所述会务安排模块以及所述短信息收发模块相连,用以在所述会务安排模块的控制下生成对应内容的短信息并将短信息传递至所述短信息收发模块;
会务安排模块,其分别与所述会议发起设置模块、所述短信息收发模块、所述反馈分析模块以及所述短信息生成模块相连,用以根据会议发起者的会议需求向对应人员发送首次会议通知短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短信息确认是否对会议时间进行调整,并且所述会务安排模块能够根据参会人员的层级构成初步估计会议发布短信息的传达时间选择对应的会议发布短信息的传达方式以向参会人员发送会议信息。
CN202210924247.7A 2022-08-03 2022-08-03 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与方法 Active CN1150026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4247.7A CN115002694B (zh) 2022-08-03 2022-08-03 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4247.7A CN115002694B (zh) 2022-08-03 2022-08-03 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2694A CN115002694A (zh) 2022-09-02
CN115002694B true CN115002694B (zh) 2022-11-15

Family

ID=83022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24247.7A Active CN115002694B (zh) 2022-08-03 2022-08-03 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26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0981A (zh) * 2022-10-20 2023-01-13 海南视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Cn) 一种会议开启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7166A (zh) * 2008-02-22 2008-10-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系统的短信息发布系统与发布方法
CN112990514A (zh) * 2021-05-19 2021-06-18 全时云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会议智能预约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15461A (zh) * 2022-05-12 2022-06-10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场会议并存的视频会议远程交互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65827A (ja) * 2005-08-30 2007-03-15 Hitachi Software Eng Co Ltd 会議日程調整装置
US8200520B2 (en) * 2007-10-03 2012-06-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automated confirmations of meetings
US8670018B2 (en) * 2010-05-27 2014-03-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Detecting reactions and providing feedback to an interaction
CN108173666A (zh) * 2017-12-29 2018-06-15 安徽知创空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自动通知方法
CN111126826A (zh) * 2019-12-19 2020-05-08 贵州惠智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政务工作的会务管理平台
CN114285681B (zh) * 2020-07-06 2023-06-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发起的方法、会议响应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79651A (zh) * 2020-08-19 2022-02-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会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679561A (zh) * 2022-03-03 2022-06-28 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多时区会议预定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7166A (zh) * 2008-02-22 2008-10-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系统的短信息发布系统与发布方法
CN112990514A (zh) * 2021-05-19 2021-06-18 全时云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会议智能预约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15461A (zh) * 2022-05-12 2022-06-10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场会议并存的视频会议远程交互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2694A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373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conference resources
CN100477707C (zh) 用于在视频会议系统中提供私人会谈信道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43657B (zh) 用于管理聊天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47515B (zh) 一种应用业务的计费关联方法及系统
US7660733B2 (en) Method of arranging supplemental meeting services
US20050018826A1 (en) Conference call scheduling
US20120278211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verifying time and attendance by workers at remote worksites
US20050027805A1 (en) Instant messaging and enhanced scheduling
US2007028610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ferencing capabilities
CN115002694B (zh) 用于电子会务辅助的短信息发布系统与方法
CN104734942A (zh) 一种会议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146238A1 (zh) 预订会场的方法、装置和会议系统
US20110045851A1 (en) Ad-hoc group formation for users of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CN101729267A (zh) 一种排队方法和装置
CN101087401A (zh) 在视频直播平台上实现投票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94233A (zh) 一种在即时通信工具中进行多人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US20200160464A1 (en) System for collaborativ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and incident response
CN110929904A (zh) 会议室资源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3828338A (zh) 传输系统、参与费用管理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和维护系统
CN109218038A (zh) 一种多语言即时会话平台
KR100836244B1 (ko) 모임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478819B1 (en) Automatically initiating a process by the outcome of a voting conference
CN102487421B (zh) 呼叫中心服务系统及利用其主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方法
CN101252449B (zh) PoC业务计费方法及通讯系统及计费系统及PoC服务器
CN101064615B (zh) 一种在即按即通业务中基于角色计费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56 Nanli East Road, Shiqi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aolun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9 Chuangyuan Road, Zhongcu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ITC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