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0976B - 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0976B
CN115000976B CN202210496516.4A CN202210496516A CN115000976B CN 115000976 B CN115000976 B CN 115000976B CN 202210496516 A CN202210496516 A CN 202210496516A CN 115000976 B CN115000976 B CN 115000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converter
active damping
machine side
impedanc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65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00976A (zh
Inventor
刘俊峰
应耿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22104965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0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0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0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00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0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02J3/241The oscillation concerning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建立双馈风机系统和并补电网的复频域阻抗模型,获取双馈风机系统的机侧转子电流和网侧滤波器电流,再在双馈风机系统中的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的电流控制环中分别通过转子电流前馈和滤波器电流前馈引入有源阻尼控制,该有源阻尼控制包含针对风机感性特征的容性补偿环节和用于屏蔽基频控制的一阶谐振调节器环节,并根据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阻抗幅值最优化设计其中参数,以达到最优的高频振荡抑制效果。本发明基于有源阻尼控制,无需增加实际设备,应用简单,适应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更好地利用海上风能资源,电力电子装置由于其控制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与风机控制系统中,而大量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系统产生谐波源,与电网交互过程中会产生宽频振荡现象。特别是采用双PWM变流器进行控制的双馈感应电机(DFIG)风力发电系统在接入并联补偿电网时,由于阻抗不匹配可能会引发高频谐振,危害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且会恶化电能质量,严重的会导致风机脱网。
针对上述问题,传统的高频振荡抑制主要有:在电路中接入无源阻尼设备进行抑制,但是由于损耗过高很少被采用;在公共耦合点(PCC)接入振荡抑制装置单元,但是成本较高;在机侧或网侧PWM变换器的控制回路中引入附加阻尼控制环节进行抑制,但是通常不具备频率适应性,并且需要增加额外的检测环节以及实时的对振荡频率进行提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在风机机侧和网侧变流器控制回路中同时引入有源阻尼技术,在宽频范围内增加机网互联系统之间的阻尼,从而能够对不同并补条件下的宽频带范围的高频振荡进行抑制,且无需额外的检测环节以及附加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建立双馈风机系统和并补电网的复频域阻抗模型,获取双馈风机系统的机侧转子电流和网侧滤波器电流,再在双馈风机系统中的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的电流控制环中分别通过转子电流前馈和滤波器电流前馈引入有源阻尼控制,该有源阻尼控制包含针对风机感性特征的容性补偿环节和用于屏蔽基频控制的一阶谐振调节器环节,等效于在双馈风机系统的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中接入阻抗元件,基于阻抗稳定性分析理论,通过增大双馈风机系统的阻抗幅值,以及与并补电网的幅频特性曲线交点处的相位裕度,以实现高频振荡抑制,并根据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阻抗幅值最优化设计其中参数,以达到最优的高频振荡抑制效果。
进一步,所述的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机侧变流器采用转子电流控制策略,网侧变流器采用滤波器电流控制策略,根据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结构分别建立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控制系统在复频域的阻抗模型;
从机侧变流器控制系统中获取转子电流,用于机侧变流器电流前馈的有源阻尼控制;从网侧变流器控制系统中获取网侧变流器的滤波器电流,用于网侧变流器电流前馈的有源阻尼控制;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附加的有源阻尼控制的输入量取自于原有控制系统,无需引入新的测量设备;
将获取到的转子电流和滤波器电流依次输入相位修正环节和基频滤波环节,从而生成转子电压和电网电压的附加有源阻尼分量;
根据转子电压和电网电压的基频控制回路分量和附加有源阻尼分量确定当前时刻的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电压参考信号,用于对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进行控制;
根据在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结构中所引入的有源阻尼控制,对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进行相位和幅值上的修正,并建立在引入有源阻尼控制后双馈风机系统的总体阻抗模型;
建立电网的复频域阻抗模型,根据互联系统阻抗特性分析高频振荡抑制效果,并基于阻抗幅值最大化设计有源阻尼参数。
进一步,所述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搭建于dq坐标系下,机侧变流器采用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网侧变流器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
所述阻抗模型均在复频域中建立,建立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时,考虑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之间的电容电压恒定不变,将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分别独立建模。
进一步,所述双馈风机的转子电流为dq坐标系下机侧变流器输出电流值,所述网侧变流器的滤波器电流为dq坐标系下网侧变流器输出电流值,网侧变流器采用L型滤波器;
所述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有源阻尼控制分别为Hr(s)和Hg(s),Hr(s)和Hg(s)都包含容性相位补偿环节和一阶谐振调节器环节,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附加的有源阻尼控制的传递函数:
式中,s是拉普拉斯算子,ωc是谐振带宽,ωres是谐振频率,Kr和Kg分别是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有源阻尼控制的相位补偿环节的系数;
根据在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原有控制系统中所获取的转子电流和滤波器电流分别得到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电压控制信号的附加阻尼分量;
根据所得到的附加有源阻尼分量和基频控制回路分量确定当前时刻的转子电压和电网电压的参考值,用于对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进行控制,实现高频振荡抑制。
进一步,在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中所引入的有源阻尼控制会在机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中引入有源阻尼阻抗ZDR,在网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中引入有源阻尼阻抗ZDG,ZDR和ZDG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是拉普拉斯算子,ωc是谐振带宽,ωres是谐振频率,Kr和Kg分别是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有源阻尼控制的相位补偿环节的系数。
进一步,机侧变流器的PI控制器阻抗表达式为ZRSC,网侧变流器的PI控制器阻抗表达式为ZGSC,机侧变流器与风机所组成子系统的阻抗为ZS,网侧变流器与滤波器所组成子系统的阻抗为ZG,引入有源阻尼后,双馈风机系统的总体阻抗为Zdfig,其中,ZRSC、ZGSC、ZS、ZG、Zdfig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ZG=ZGSC+ZDG+Lf (8)
式中,s是拉普拉斯算子,krp、kri为机侧变流器PI控制器系数,kgp、kgi为网侧变流器PI控制器系数,j表示虚部,ω1为同步转速,slip为转差率,Lm、Llr、Lls是dq坐标系下双馈电机定子转子之间的互感、转子绕组的漏感、定子绕组的漏感,Lf为网侧变流器的滤波电感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提供了一种高频振荡抑制方法,获取dq坐标系下的双馈风机转子电流,用于机侧变流器的电流前馈有源阻尼控制;获取dq坐标系下的网侧变流器的滤波器电流,用于网侧变流器的电流前馈有源阻尼控制。机侧变流器采用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方式,对转子电流进行控制;网侧变流器采用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方式,对滤波器电流进行控制。从而,dq坐标系下的转子电流和滤波器电流可以从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基频控制回路中直接获取,无需另外测量。
2、在控制回路中获取到的转子电流和滤波器电流首先输入相位补偿环节从而可以减小阻抗感性,实现对系统输出阻抗的相位修正。
3、经过相位补偿的转子电流和滤波器电流进一步输入一阶谐振调节器,可以避免对原本的基频控制产生影响,它们的输出量注入机侧变流器控制电压和网侧变流器控制电压后实现对当前时刻转子电压和电网电压的附加有源阻尼,改善双馈风机系统的阻抗与相位特性。
4、根据转子电压和电网电压的基频控制回路分量和附加有源阻尼分量确定当前时刻的转子电压和电网电压的参考值,以改变双馈风机的运行特性,从而提高双馈风机系统在高频处的相位裕度和阻抗幅值,实现对高频振荡进行有效抑制。
5、在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中同时引入了附加有源阻尼控制,可以同时对流过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导入系统的谐波进行抑制,提高电能质量。
6、有源阻尼控制采用转子电流和滤波器电流前馈方式,可以直接在原本的控制系统中获取,避免了因引入附加的振荡抑制方式而引入新的设备。
7、在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中同时引入了附加有源阻尼控制,可以在较宽的频率范围改善双馈风机系统的阻抗和相位特性,实现在电网以及风机参数波动情况下,保障振荡抑制效果。
8、在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有源阻尼控制中引入可调系数,根据不同的电网参数最优化有源阻尼阻抗选取,可以适应不同电网强度运行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双馈风机的机侧变流器的电流内环控制框图。
图2为双馈风机的网侧变流器的电流内环控制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源阻尼控制实施框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源阻尼控制实施框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机侧变流器引入有源阻尼控制后的等效阻抗模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网侧变流器引入有源阻尼控制后的等效阻抗模型图。
图7为双馈风电系统无有源阻尼和引入有源阻尼后与并补电网的阻抗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对于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并入交流并补电网的情况,高频振荡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在高频频带下感性风机系统与容性电网之间的交互以及互联系统之间的阻尼过小导致的,为此,一方面需要减小风机系统高频频带下的感性特征防止振荡发生,一方面需要增加互联系统之间的阻尼抑制振荡。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机侧变流器采用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网侧变流器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考虑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之间的电容电压恒定不变,网侧变流器采用L型滤波器。从而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可以独立建模,根据图1和图2的机侧和网侧变流器控制系统结构分别建立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
图1、2中,idr、iqr分别为转子电流dq轴参考值和测量值,krp、kri为机侧变流器转子电流PI控制器系数,/>idf、iqf分别为网侧滤波器电流dq轴参考值和测量值,kgp、kgi为网侧变流器滤波器电流PI控制器系数,/> 分别为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输出电压参考值,ω1为同步转速,ωs为同步转速与转子转速之差,σ为漏磁系数,Ls、Lr分别为dq坐标系下定子和转子自感,Lm为dq坐标系下定转子之间等效互感,Us为定子电压矢量幅值,Lf为网侧L型滤波器感值。
步骤1.1:根据图1,建立dq坐标系下的机侧变流器输出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为:
从而可得,abc坐标系下的电压电流矢量关系为:
式中,Vr为机侧变流器输出电压,Gr(s)为PI调节器。从而可得机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由电压源和阻抗组成。
步骤1.2:根据图2,建立dq坐标系下的网侧变流器输出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为:
从而可得,abc坐标系下的电压电流矢量关系为:
Vg=Us-ig *Gg(s-jωs)+ig(Gg(s-jωs)-jωsLf) (4)
式中,Vg为机侧变流器输出电压,Gg(s)为PI调节器。从而可得网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也由电压源和阻抗组成。
步骤2:在原有机侧和网侧变流器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有源阻尼控制,并对机侧和网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进行修正。
步骤2.1:如图3所示,获取dq坐标系下的双馈风机的转子电流,在机侧变流器的电流控制环节中引入容性相位补偿和一阶谐振调节器环节,将输出结果附加到机侧变流器的控制电压参考信号上,从而可得到机侧变流器中附加有源阻尼控制的传递函数Hr(s),其表达式为:
式中,ωc是谐振带宽,ωres是谐振频率,一般取ωc=5rad/s,ωres=2pi*1000rad/s。Kr是机侧变流器中有源阻尼控制的系数。
可得在机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中引入的有源阻尼阻抗ZDR的表达式为:
步骤2.2:如图4所示,获取dq坐标系下的网侧变流器的滤波器电流,在网侧变流器的电流控制环节中引入容性相位补偿和一阶谐振调节器环节,将输出结果附加到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电压参考信号上,从而可得到网侧变流器中附加有源阻尼控制的传递函数Hg(s),其表达式为:
式中,Kg是网侧变流器中有源阻尼控制的系数。可得在网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中引入的有源阻尼阻抗ZDG的表达式为:
步骤3:引入有源阻尼后的机侧变流器及双馈风机的阻抗模型如图5所示,引入有源阻尼后的网侧变流器及L型滤波器的阻抗模型如图6所示。机侧变流器的PI控制器阻抗表达式为ZRSC,网侧变流器的PI控制器阻抗表达式为ZGSC,机侧变流器与风机所组成子系统的阻抗为ZS,网侧变流器与滤波器所组成子系统的阻抗为ZG,则引入有源阻尼后,双馈风机系统的总体阻抗为Zdfig,其中,ZRSC、ZGSC、ZS、ZG、Zdfig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ZG=ZGSC+ZDR+Lf (12)
式中,s是拉普拉斯算子,krp、kri为机侧变流器PI控制器系数,kgp、kgi为网侧变流器PI控制器系数,j表示虚部,ω1为同步转速,slip为转差率,Lm、Llr、Lls是dq坐标系下双馈电机定子转子之间的互感、转子绕组的漏感、定子绕组的漏感,Lf为网侧变流器的滤波电感值。
步骤4:获取电网阻抗,为了防止高频振荡的发生并实现对高频振荡和谐波的抑制,根据阻抗稳定性理论,要求风机系统阻抗与电网阻抗的幅频曲线交点处的相位裕度足够高,并且阻抗幅值足够大。若相位裕度过小或为负则会导致高频振荡的发生。相位补偿环节的引入可以提高相位裕度,而Kr和Kg则可以通过最优化ZS和ZG的阻抗幅值得出。
在本发明的某一具体实施例中,针对双馈风机连接并补电网系统的高频振荡,在如图1、2所示的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中分别引入如图3、4所示的附加有源阻尼控制后,可以得到如图7所示的无有源阻尼风机系统并网系统的阻抗特性图和加入了有源阻尼控制后的阻抗特性图。从图7中可以看出,在引入有源阻尼后,双馈风机系统高频处幅值增大,且与并补电网之间的幅频特性交点处的相位裕度增大,有效抑制了高频振荡的发生。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建立双馈风机系统和并补电网的复频域阻抗模型,获取双馈风机系统的机侧转子电流和网侧滤波器电流,再在双馈风机系统中的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的电流控制环中分别通过转子电流前馈和滤波器电流前馈引入有源阻尼控制,该有源阻尼控制包含针对风机感性特征的容性补偿环节和用于屏蔽基频控制的一阶谐振调节器环节,等效于在双馈风机系统的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中接入阻抗元件,基于阻抗稳定性分析理论,通过增大双馈风机系统的阻抗幅值,以及与并补电网的幅频特性曲线交点处的相位裕度,以实现高频振荡抑制,并根据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阻抗幅值最优化设计其中参数,以达到最优的高频振荡抑制效果;包括以下步骤:
机侧变流器采用转子电流控制策略,网侧变流器采用滤波器电流控制策略,根据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结构分别建立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控制系统在复频域的阻抗模型;
从机侧变流器控制系统中获取转子电流,用于机侧变流器电流前馈的有源阻尼控制;从网侧变流器控制系统中获取网侧变流器的滤波器电流,用于网侧变流器电流前馈的有源阻尼控制;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附加的有源阻尼控制的输入量取自于原有控制系统,无需引入新的测量设备;
将获取到的转子电流和滤波器电流依次输入相位修正环节和基频滤波环节,从而生成转子电压和电网电压的附加有源阻尼分量;
根据转子电压和电网电压的基频控制回路分量和附加有源阻尼分量确定当前时刻的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电压参考信号,用于对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进行控制;
根据在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结构中所引入的有源阻尼控制,对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进行相位和幅值上的修正,并建立在引入有源阻尼控制后双馈风机系统的总体阻抗模型;
建立电网的复频域阻抗模型,根据互联系统阻抗特性分析高频振荡抑制效果,并基于阻抗幅值最大化设计有源阻尼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搭建于dq坐标系下,机侧变流器采用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网侧变流器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
所述阻抗模型均在复频域中建立,建立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时,考虑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之间的电容电压恒定不变,将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分别独立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馈风机的转子电流为dq坐标系下机侧变流器输出电流值,所述网侧变流器的滤波器电流为dq坐标系下网侧变流器输出电流值,网侧变流器采用L型滤波器;
所述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有源阻尼控制分别为Hr(s)和Hg(s),Hr(s)和Hg(s)都包含容性相位补偿环节和一阶谐振调节器环节,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附加的有源阻尼控制的传递函数:
式中,s是拉普拉斯算子,ωc是谐振带宽,ωres是谐振频率,Kr和Kg分别是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有源阻尼控制的相位补偿环节的系数;
根据在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原有控制系统中所获取的转子电流和滤波器电流分别得到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电压控制信号的附加阻尼分量;
根据所得到的附加有源阻尼分量和基频控制回路分量确定当前时刻的转子电压和电网电压的参考值,用于对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进行控制,实现高频振荡抑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中所引入的有源阻尼控制会在机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中引入有源阻尼阻抗ZDR,在网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中引入有源阻尼阻抗ZDG,ZDR和ZDG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是拉普拉斯算子,ωc是谐振带宽,ωres是谐振频率,Kr和Kg分别是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有源阻尼控制的相位补偿环节的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机侧变流器的PI控制器阻抗表达式为ZRSC,网侧变流器的PI控制器阻抗表达式为ZGSC,机侧变流器与风机所组成子系统的阻抗为ZS,网侧变流器与滤波器所组成子系统的阻抗为ZG,引入有源阻尼后,双馈风机系统的总体阻抗为Zdfig,其中,ZRSC、ZGSC、ZS、ZG、Zdfig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ZG=ZGSC+ZDG+Lf(8)
式中,s是拉普拉斯算子,krp、kri为机侧变流器PI控制器系数,kgp、kgi为网侧变流器PI控制器系数,j表示虚部,ω1为同步转速,slip为转差率,Lm、Llr、Lls是dq坐标系下双馈电机定子转子之间的互感、转子绕组的漏感、定子绕组的漏感,Lf为网侧变流器的滤波电感值。
CN202210496516.4A 2022-05-09 2022-05-09 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Active CN115000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6516.4A CN115000976B (zh) 2022-05-09 2022-05-09 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6516.4A CN115000976B (zh) 2022-05-09 2022-05-09 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0976A CN115000976A (zh) 2022-09-02
CN115000976B true CN115000976B (zh) 2024-04-05

Family

ID=83025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6516.4A Active CN115000976B (zh) 2022-05-09 2022-05-09 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09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44963B (zh) * 2023-05-06 2023-10-24 燕山大学 一种风电机组阻抗重塑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5611A (zh) * 2020-04-26 2020-08-1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计及频率耦合效应的双馈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
CN112838589A (zh) * 2021-03-25 2021-05-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串补电网下电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12886847A (zh) * 2021-04-02 2021-06-01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阻抗分析法的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33390B2 (en) * 2015-05-08 2019-06-25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vector control of a grid connected converter with a resonant circuit grid filt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5611A (zh) * 2020-04-26 2020-08-1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计及频率耦合效应的双馈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
CN112838589A (zh) * 2021-03-25 2021-05-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串补电网下电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12886847A (zh) * 2021-04-02 2021-06-01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阻抗分析法的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研究综述;王伟胜 等;电网技术;20170405;第41卷(第04期);第1050页-第106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0976A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1338B (zh) 一种用于抑制双馈风电场并网次同步振荡的方法
CN109120001B (zh) 基于虚拟电阻的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07732939B (zh) 基于电压源型变换器解耦控制的抑制次同步振荡控制方法
CN111130142B (zh)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并网系统虚拟电容控制方法
CN110429611B (zh) 一种静止无功补偿器序阻抗建模及控制参数调整方法
CN114884125B (zh) 一种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系统的高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07394780B (zh) Lcl型并网逆变器无电容电流传感器的谐振电流抑制法
CN111245004A (zh) 弱电网下高频SiC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复合鲁棒控制方法
CN106877401B (zh) 自适应提高弱电网条件下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方法
CN109524992B (zh) 弱电网下并网变流器自适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5000976B (zh) 基于有源阻尼的双馈风机交流并网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CN111814102B (zh) 一种海上风电交流海缆网络送出系统的谐波参数优化方法
CN111245013B (zh) 基于多支路阻抗重塑的dfig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12332427B (zh) 基于积分控制的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12165106A (zh) 基于双二阶广义积分器的dfig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09327048B (zh) 一种并网变流器鲁棒锁相系统及方法
CN109687754B (zh) 一种自适应三相lcl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12928758A (zh) 一种有源阻尼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6826779A (zh)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经柔直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12039112A (zh) 虚拟同步机串补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5207968B (zh) 一种弱电网下提高光伏并网逆变器稳定裕度的方法
CN114566962B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并网系统同步频率谐振抑制方法
CN114094802B (zh) 一种拓宽正阻尼区间的lcl型逆变器并网装置及方法
CN115459300A (zh) 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16054187A (zh) 一种风电经柔直并网产生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