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4701A - 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94701A
CN114994701A CN202210639530.5A CN202210639530A CN114994701A CN 114994701 A CN114994701 A CN 114994701A CN 202210639530 A CN202210639530 A CN 202210639530A CN 114994701 A CN114994701 A CN 114994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tower
target transmission
point cloud
tower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95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隽
林昌松
张奕杰
王健宏
苏奕辉
吴亮
张畅生
黄伟进
丁武
蚁克特
林来鑫
许国伟
范子健
赵海洋
赖灿坚
陈宝平
杨赞伟
杨思元
陈为东
陈贤凯
纪梓瀚
郑国恺
王扬
禹文卓
蓝天
陈梓荣
林宇
许照峰
黄徐跃
陈奕宏
蔡东晓
关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t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t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t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95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947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94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947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88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7/89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4Browsing; Visualisation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06F16/587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geographical or spatial information, e.g. lo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20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10/22Image preprocessing by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region containing or referencing a pattern; Locating or processing of specific regions to guide the detection or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10Terrestrial scenes
    • G06V20/17Terrestrial scenes taken from planes or by dro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为目标输电杆塔搭建点云视图;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并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即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生成矢量导地线,并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给检修作业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目标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降低检修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提高检修作业人员的检修速度,从而增加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网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高速发展,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不仅能提高输送容量,还能够减少综合造价和线路走廊需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难度逐渐增大。为降低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难度,检修作业人员会根据文字或者简单图示描述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需要进行检修作业的输电杆塔的资料进行输电线路的检修。
但是通过文字或者简单图示描述的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需要进行检修作业的资料容易出错,并且检修作业人员不容易理解文字或者简单图示描述的检修作业的资料,容易导致检修作业人员误登相邻带电输电线路,给检修作业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作业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检修作业人员进行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输电杆塔检修时,可以给检修作业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解决检修作业人员不容易理解文字或者简单图示描述的输电杆塔的资料导致误登相邻带电输电线路的问题,进而可以降低检修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提高检修作业人员的检修速度,从而进一步增加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为所述目标输电杆塔搭建点云视图;
生成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并根据所述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
在所述点云视图上标记所述导地线相位,得到所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杆塔图像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点云视图搭建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为所述目标输电杆塔搭建点云视图;
导地线相位确定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并根据所述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
导地线相位标记模块,用于在所述点云视图上标记所述导地线相位,得到所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为目标输电杆塔搭建点云视图;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并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即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生成矢量导地线,并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相当于自动生成目标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无需人工编辑文字或者简单图示描述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目标输电杆塔的资料,在检修作业人员进行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输电杆塔检修时,可以给检修作业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解决检修作业人员不容易理解文字或者简单图示描述的输电杆塔的资料导致误登相邻带电输电线路的问题,进而可以降低检修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提高检修作业人员的检修速度,从而进一步增加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电杆塔图像的一个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中。以下实施例将以该装置集成在电子设备中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1,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为目标输电杆塔搭建点云视图。
其中,点云视图可以理解为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视图;目标输电杆塔可以理解为需要搭建点云视图的输电杆塔;点云数据可以理解为在一个三维坐标系中的一组向量的集合,可以通过激光雷达设备获取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点云数据中可以包括输电杆塔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可以通过激光雷达设备获取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根据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搭建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视图。
步骤102,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并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
其中,矢量导地线可以理解为通过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点云数据拟合生成的导地线;相序可以理解为三相电源中每一相电压经过同一值(如正的最大值)的先后次序称为相序;矢量导地线的相序可以理解为矢量导地线的每一相电压经过同一值(如正的最大值)的次序;导地线相位可以理解为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在目标输电杆塔悬挂点的空间布置位置的相位。
具体地,可以基于目标输电杆塔的悬挂点位置信息、相邻输电杆塔的悬挂点位置信息和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导地线的位置信息,拟合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在生成矢量导地线后,可以获取人工标注的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然后可以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矢量导地线对应的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人工标注目标输电杆塔的悬挂点位置信息、相邻输电杆塔的悬挂点位置信息和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导地线的位置信息,然后获取人工标注的目标输电杆塔的悬挂点位置信息、相邻输电杆塔的悬挂点位置信息和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导地线的位置信息。
示例地,可以通过人工标注目标输电杆塔的悬挂点位置信息、相邻输电杆塔的悬挂点位置信息和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导地线的位置信息,然后获取人工标注的目标输电杆塔的悬挂点位置信息、相邻输电杆塔的悬挂点位置信息和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导地线的位置信息,进而可以基于目标输电杆塔的悬挂点位置信息、相邻输电杆塔的悬挂点位置信息和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导地线的位置信息,拟合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在生成矢量导地线后,可以获取人工标注的矢量导地线的相序A,然后可以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A确定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在目标输电杆塔悬挂点的空间布置位置的导地线相位为A相。
步骤103,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
具体地,可以获取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的悬挂点的空间布置位置信息,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的悬挂点的空间布置位置信息获取对应的导地线相位,将导地线的相位标记在对应的导地线的悬挂点的空间布置位置,得到导地线的相位标记后的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对导地线的相位标记后的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进行投影就可以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
示例地,假设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的悬挂点的空间布置位置X对应的导地线相位为A相,若获取的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的悬挂点的空间布置位置信息为X,可以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的悬挂点的空间布置位置信息X获取对应的导地线的相位A相,将导地线的相位A相标记在对应的导地线的悬挂点的空间布置位置X,得到导地线的相位标记后的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对导地线的相位标记后的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进行投影就可以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为目标输电杆塔搭建点云视图;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并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即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生成矢量导地线,并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相当于自动生成目标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无需人工编辑文字或者简单图示描述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目标输电杆塔的资料,在检修作业人员进行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输电杆塔检修时,可以给检修作业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解决检修作业人员不容易理解文字或者简单图示描述的输电杆塔的资料导致误登相邻带电输电线路的问题,进而可以降低检修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提高检修作业人员的检修速度,从而进一步增加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如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利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设备采集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
其中,激光雷达可以理解为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输电杆塔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输电杆塔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
示例地,可以先通过无人机获取目标输电杆塔的指定点云数据采集路线,然后利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设备按照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采集路线在空中飞行进行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的采集。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设备采集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可以提高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的获取速度,进一步提高输电杆塔图像生成的速度。
步骤202,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搭建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
具体地,可以通过点云数据处理软件对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搭建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可以提高搭建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的速度。
步骤203,将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的视角调整至预设视角,得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
其中,预设视角可以理解为目标输电杆塔的正视视角。
具体地,可以获取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的位置信息,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的位置信息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正视视角半径,进而将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的视角切换至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的正视视角半径内的正视视角,得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
示例地,若目标输电杆塔L1与相邻输电杆塔L2之间的距离为100米,目标输电杆塔L1与相邻输电杆塔L3之间的距离为100米,则目标输电杆塔的正视视角半径为100米,然后可以获取目标输电杆塔L1的点云模型的位置信息,基于目标输电杆塔L1的点云模型的位置信息将目标输电杆塔L1的点云模型的视角调整至目标输电杆塔L1的点云模型的正视视角半径100米内的正视视角,得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
需要说明的是,若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的两个输电杆塔的距离不同,可以将最小的距离作为目标输电杆塔的正视视角半径,这样可以减少目标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的背景图像,使得目标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更加清楚。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的视角调整至预设视角,得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由于预设视角的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可以更加直观地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以及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因此可以提高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以及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的速度。
步骤204,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以及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
其中,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可以理解为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在目标输电杆塔悬挂点的空间布置位置;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可以理解为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在相邻输电杆塔悬挂点的空间布置位置;观测点可以理解为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与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之间的导地线的连接点。
具体地,可以通过人工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
示例地,可以人工对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位置、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位置、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位置进行标注,然后获取人工标注的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位置、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位置、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位置,将人工标注的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位置、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位置、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位置,确定为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
步骤205,基于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和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采用悬链式计算拟合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
其中,悬链式计算可以理解为根据导地线悬挂点位置的高度差确定导地线的弧度的计算方法。
具体地,可以基于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和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的悬挂点高度差,然后可以根据悬挂点高度差和观测点位置拟合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和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采用悬链式计算拟合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可以避免矢量导地线对应的导地线悬挂点位置错误的情况,更加准确和快速地基于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和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
步骤206,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
具体地,在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之后,可以获取人工标注的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然后可以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对应的目标输电杆塔的悬挂点的导地线相位。
步骤207,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的标记点云视图。
示例地,可以获取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的悬挂点的空间布置位置信息X,可以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的悬挂点的空间布置位置信息X获取对应的导地线相位A相,将导地线的相位A相标记在对应的导地线的悬挂点的空间布置位置X,得到目标输电杆塔的标记点云视图。
步骤208,将标记点云视图进行正投影,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
其中,正投影可以理解为平行投射目标输电杆塔的标记点云视图垂直于投影面。
具体地,可以将目标输电杆塔的标记点云视图平行投射垂直于投影面,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
示例地,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电杆塔图像的一个示意图,将标记点云视图进行正投影,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从图3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目标输电杆塔L1的导地线相位有A相、B相和C相。
可选地,目标输电杆塔的杆塔信息可以基于目标输电杆塔的位置信息确定,并可以将杆塔信息标记在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中,得到目标输电杆塔的标记点云视图,将标记点云视图进行正投影,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目标输电杆塔的杆塔信息可以包括塔中心高、塔呼高和塔根开,塔中心高、塔呼高和塔根开可以基于目标输电杆塔的位置信息确定,并可以将塔中心高、塔呼高和塔根开对应的数值标记在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中,得到目标输电杆塔的标记点云视图,将标记点云视图进行正投影,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
示例地,可以基于目标输电杆塔的位置信息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杆塔信息,并可以将目标输电杆塔的杆塔信息中的塔中心高、塔呼高和塔根开对应的数值标记在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中,得到目标输电杆塔的标记点云视图,将标记点云视图进行正投影,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如图3所示,目标输电杆塔的塔中心高(25.84m)、塔呼高(14.74m)和塔根开(5.24m)。
步骤209,在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上标记检修输电线路。
其中,目标输电杆塔可以包括多条输电线路,多条输电线路可以包括检修输电线路。
具体地,可以在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上标记检修输电线路。
进一步地,可以在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上标记检修输电线路中的输电杆塔的相位信息和位置信息。
示例地,若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为检修输电线路的输电杆塔,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A相需要检修,则可以在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上标记需要检修的输电线路的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A相和目标输电杆塔的位置信息L1。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的标记点云视图,将标记点云视图进行正投影,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在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上标记检修输电线路,可以为检修作业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目标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使得检修作业人员可以更加快速地确定需要进行检修的输电线路,进而提高检修作业人员的检修速度,并且可以避免检修作业人员误登相邻输电杆塔增加检修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的情况,可以保障检修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输电杆塔可以为目标输电线路上的任意一个输电杆塔,目标输电线路上包括多个输电杆塔,可以通过将多个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整合并输出,得到目标输电线路的可视化图像。
具体地,可以将多个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按照输电杆塔的杆塔编号依次整合并输出,得到目标输电线路的可视化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多个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整合并输出,得到目标输电线路的可视化图像,更加快速地得到目标输电线路的可视化图像,使得目标输电线路的可视化图像更加直观,检修作业人员更容易理解目标输电线路的可视化图像,可以提高检修作业人员的检修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设备采集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搭建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将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的视角调整至预设视角,得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以及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基于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和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采用悬链式计算拟合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的标记点云视图,将标记点云视图进行正投影,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即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生成矢量导地线,并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相当于自动生成目标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无需人工编辑文字或者简单图示描述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目标输电杆塔的资料,在检修作业人员进行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输电杆塔检修时,可以给检修作业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解决检修作业人员不容易理解文字或者简单图示描述的输电杆塔的资料导致误登相邻带电输电线路的问题,进而可以降低检修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提高检修作业人员的检修速度,从而进一步增加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该装置适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如图4所示,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点云视图搭建模块401,用于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为所述目标输电杆塔搭建点云视图;
导地线相位确定模块402,用于生成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并根据所述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
导地线相位标记模块403,用于在所述点云视图上标记所述导地线相位,得到所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
可选地,点云视图搭建模块4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搭建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
将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的视角调整至预设视角,得到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
可选地,导地线相位确定模块402生成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所述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以及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与所述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
基于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所述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和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与所述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采用悬链式计算拟合生成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与所述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
可选地,导地线相位标记模块403,具体用于:
在所述点云视图上标记所述导地线相位,得到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标记点云视图;
将所述标记点云视图进行正投影,得到所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
可选地,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为目标输电线路上的任意一个输电杆塔,所述目标输电线路上包括多个输电杆塔;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可视化图像输出模块,用于:
将所述多个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整合并输出,得到所述目标输电线路的可视化图像。
可选地,所述目标输电杆塔包括多条输电线路,所述多条输电线路包括检修输电线路;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检修输电线路标记模块,用于:
在所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上标记所述检修输电线路。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点云数据采集模块,用于:
利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设备采集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功能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可以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为目标输电杆塔搭建点云视图;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并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即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生成矢量导地线,并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相当于自动生成目标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无需人工编辑文字或者简单图示描述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目标输电杆塔的资料,在检修作业人员进行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输电杆塔检修时,可以给检修作业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解决检修作业人员不容易理解文字或者简单图示描述的输电杆塔的资料导致误登相邻带电输电线路的问题,进而可以降低检修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提高检修作业人员的检修速度,从而进一步增加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
下面参考图5,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500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计算机系统5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503中,还存储有计算机系统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501、ROM 502以及RAM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5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5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5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509。通信部分5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5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505。可拆卸介质5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5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5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5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5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和/或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和/或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点云视图搭建模块、导地线相位确定模块和导地线相位标记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
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为目标输电杆塔搭建点云视图;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并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为目标输电杆塔搭建点云视图;生成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并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即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生成矢量导地线,并根据矢量导地线的相序在点云视图上标记导地线相位,得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相当于自动生成目标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无需人工编辑文字或者简单图示描述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目标输电杆塔的资料,在检修作业人员进行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输电杆塔检修时,可以给检修作业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输电杆塔的可视化图像,解决检修作业人员不容易理解文字或者简单图示描述的输电杆塔的资料导致误登相邻带电输电线路的问题,进而可以降低检修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提高检修作业人员的检修速度,从而进一步增加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为所述目标输电杆塔搭建点云视图;
生成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并根据所述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
在所述点云视图上标记所述导地线相位,得到所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为所述目标输电杆塔搭建点云视图,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搭建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
将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模型的视角调整至预设视角,得到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视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所述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以及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与所述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
基于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所述相邻输电杆塔的导地线悬挂点和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与所述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观测点,采用悬链式计算拟合生成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与所述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点云视图上标记所述导地线相位,得到所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包括:
在所述点云视图上标记所述导地线相位,得到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标记点云视图;
将所述标记点云视图进行正投影,得到所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为目标输电线路上的任意一个输电杆塔,所述目标输电线路上包括多个输电杆塔,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多个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整合并输出,得到所述目标输电线路的可视化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输电杆塔包括多条输电线路,所述多条输电线路包括检修输电线路,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上标记所述检修输电线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为所述目标输电杆塔搭建点云视图之前,还包括:
利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设备采集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
8.一种输电杆塔图像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点云视图搭建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输电杆塔的点云数据为所述目标输电杆塔搭建点云视图;
导地线相位确定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目标输电杆塔与相邻输电杆塔之间的矢量导地线,并根据所述矢量导地线的相序确定所述目标输电杆塔的导地线相位;
导地线相位标记模块,用于在所述点云视图上标记所述导地线相位,得到所述目标输电杆塔对应的可视化图像。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
CN202210639530.5A 2022-06-07 2022-06-07 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9947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9530.5A CN114994701A (zh) 2022-06-07 2022-06-07 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9530.5A CN114994701A (zh) 2022-06-07 2022-06-07 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94701A true CN114994701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33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9530.5A Pending CN114994701A (zh) 2022-06-07 2022-06-07 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9470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0289A (zh) * 2023-08-14 2023-09-12 长沙能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0289A (zh) * 2023-08-14 2023-09-12 长沙能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740289B (zh) * 2023-08-14 2023-12-19 长沙能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989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ground point cloud points
CN111859597B (zh) 一种自动驾驶算法的评估方法和系统
US11823330B2 (en) Detection device, detection method and detection program for linear structure
CN110597937B (zh) 一种无人智能巡检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66876B (zh) 用于检测障碍物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路侧设备
EP4279436A9 (en) Method for aligning container truck and crane, and related device
CN112344869B (zh) 基于侧面拟合的铁塔变形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8734780A (zh) 用于生成地图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4994701A (zh) 输电杆塔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4355A (zh) 一种基于相机与激光雷达的目标识别与定位方法
CN116594428A (zh) 一种巡视航线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96083A (zh) 雷达点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659503A (zh) 巡检航线的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06946B (zh) 道路信息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3126120A (zh) 数据标注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814651B (zh) 车道线的生成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932796A (zh) 高精地图车道线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541464A (zh) 关联道路对象的确定方法、装置、路侧设备和云控平台
CN115432007A (zh) 用于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的碰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2883481B (zh) 基于bim的智能变电站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3191279A (zh) 数据标注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917483A (zh) 一种机器人钻越空间模型构建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935946A (zh) 实时检测地下障碍物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36247A (zh) 高精地图数据关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89349A (zh) 定位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