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0596B -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0596B
CN114980596B CN202110207577.XA CN202110207577A CN114980596B CN 114980596 B CN114980596 B CN 114980596B CN 202110207577 A CN202110207577 A CN 202110207577A CN 114980596 B CN114980596 B CN 1149805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sh
transparent
layer
particles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75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80596A (zh
Inventor
晏刚
陈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075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80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80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0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80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0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multicolour or other optical effects
    • B05D5/061Special surface eff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透明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壳体内部的闪光层,所述闪光层中具有闪光颗粒。本申请壳体组件具有立体闪光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壳体组件的外观。本申请还涉及了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外观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为了满足越来越高的用户审美要求,电子设备的外观也需要不断发展丰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立体闪光效果的壳体组件,极大地提升了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透明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壳体内部的闪光层,所述闪光层中具有闪光颗粒。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第一透明基板表面涂覆闪光溶液,形成闪光溶液层,其中所述闪光溶液中含有闪光颗粒;
将第二透明基板盖合在所述闪光溶液层的表面,经压铸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熔接形成透明壳体,所述闪光颗粒设置在所述透明壳体内部,得到壳体组件。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以及与所述显示屏相连的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透明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壳体内部的闪光层,所述闪光层中具有闪光颗粒。
本申请壳体组件中的透明壳体保证了通透的外观,闪光层中的闪光颗粒对光线进行反射,在不同角度下可以看到反射的不同强度的光线,从而使壳体组件产生闪光外观效果,并且闪光颗粒位于透明壳体内部,使得壳体组件的闪光效果具有立体感,极大地提升了壳体组件的外观。该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大规模的生产,有利于壳体组件的应用。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设备具有立体闪光的效果,提高了外观表现力以及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四种闪光颗粒的显微镜图,其中,图3中(a)为第一种闪光颗粒的显微镜图,图3中(b)为第二种闪光颗粒的显微镜图,图3中(c)为第三种闪光颗粒的显微镜图,图3中(d)为第四种闪光颗粒的显微镜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压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透明壳体-10,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闪光层-20,闪光子层-21,装饰层-30,防护层-40,壳体组件-100,压铸模具-200,定模-201,动模-20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壳体组件100包括透明壳体10以及设置在透明壳体10内部的闪光层20,闪光层20中具有闪光颗粒。在本申请中,闪光层20中设置有闪光颗粒,闪光颗粒可以对光线进行反射,在不同角度下闪光颗粒反射光线的强度、方向具有差异,从而产生闪闪发光的视觉效果;同时透明壳体10具有通透的外观,闪光层20设置在透明壳体10的内部,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能够产生立体视觉效果的闪光,极大地提升了壳体组件100的外观表现力。相比于在透明壳体10表面贴膜片实现闪光效果相比,本申请中的闪光颗粒分散在透明壳体10内部,可以呈现多角度的闪光,立体景深效果强;相比于在透明壳体10表面形成闪光纹理结构,本申请透明壳体10表面仍然保持原有的光滑触感,同时闪光颗粒分散在透明壳体10内部,具有立体闪光效果,产品表现力强。
在本申请中,透明壳体10可以使壳体组件100呈现通透的外观效果,并且能够使闪光层20的效果显示出来。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透明壳体10的光学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8%。其中,光学透过率为在380nm-780nm波段下光线的透过率。进一步的,透明壳体10的光学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0%。具体的,透明壳体10的光学透过率可以但不限于为大于90%、大于92%、大于93%、大于95%、大于96%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可以理解的,透明壳体10可以为无色透明状,也可以为有色透明状,对此不作限定。在本申请中,透明壳体10的材质可以但不限于为任何已知的用于制备壳体组件100的透明材料。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透明壳体10的材质包括玻璃和塑胶中的至少一种。采用上述材质制得的透明壳体10的通透性好,同时表面顺滑,触感佳。在一实施例中,透明壳体10为玻璃壳体。具体的,玻璃壳体可以但不限于为强化玻璃,从而提高透明壳体10的机械性能。在另一实施例中,透明壳体10为塑胶壳体。具体的,塑胶壳体的材质包括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中,透明壳体10的厚度不受特别限制。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透明壳体10的厚度为0.3mm-1mm。进一步的,透明壳体10的厚度为0.45mm-0.8mm。具体的,透明壳体10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为0.3mm、0.4mm、0.5mm、0.55mm、0.6mm、0.65mm、0.7mm或0.8mm等,以满足抗冲击的要求,并且不至于过厚,符合轻薄化的需求。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透明壳体10为等厚度或不等厚度,从而实现不同的外观效果。在本申请中,对透明壳体10的形状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例如透明壳体10可以但不限于作为电子设备的后壳和/或中框,其形状可以为2D形状、2.5D形状或3D形状。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透明壳体10为平板状或曲面状。请参阅图1,其中透明壳体10为平板状,壳体组件100具有立体闪光效果。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透明壳体10为曲面状,其中透明壳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均为曲面,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不仅具有立体闪光效果,同时整体结构具有立体感,产品变现力更强。可以理解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中的其中一个为曲面也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中,壳体组件100中的闪光层20能够在不同角度反射出不同强度的光线,随着壳体组件100的转动或视线的移动,闪光层20可以呈现闪闪发光的视觉效果;并且由于闪光层20中具有多个闪光颗粒,闪光颗粒在透明壳体10内部的位置有差异,从而使得闪光层20的闪光效果具有立体感,丰富了壳体组件100的外观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颗粒的软化温度大于透明壳体10的熔融温度。从而保证在成型壳体组件100的过程中,闪光颗粒可以保持其原有的形状,进而保证壳体组件100闪光效果的呈现。在一实施例中,闪光颗粒的软化温度比透明壳体10的熔融温度高至少100℃。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闪光颗粒的形状。进一步的,闪光颗粒的软化温度比透明壳体10的熔融温度高至少300℃。更进一步的,闪光颗粒的软化温度比透明壳体10的熔融温度高至少500℃。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颗粒具有棱面。光线可以在闪光颗粒的棱面发生镜面反射,使得单个传入方向上的光线在经过镜面反射后由单个传出方向反射出去,在该传出方向上的反射光强度高,在壳体组件100转动或视线移动过程中,能够实现强烈的闪光效果。进一步的,闪光颗粒具有多个棱面。在壳体组件100转动或视线移动过程中,光线可以通过不同棱面进行反射形成反射光,反射光强度明显变化,并且闪光颗粒棱面反射的光线在多个闪光颗粒之间还可以发生多次反射,从而实现明显的闪光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颗粒的形状包括立方体、椎体、球体、柱体和不规则立体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光线可以在上述形状的闪光颗粒的表面发生反射,实现闪光效果。进一步的,闪光颗粒的形状包括立方体和椎体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闪光颗粒的形状可以但不限于为包括正方体、长方体、三棱锥、四棱锥等。上述形状具有棱面,可以实现强烈的闪光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颗粒的晶系包括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三角晶系和斜方晶系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晶系的闪光颗粒具有多个棱面,能够对光线进行强烈反射,实现明显的闪光效果。进一步的,闪光颗粒的晶系包括立方晶系,以使得闪光颗粒的形状更为均匀,提高闪光层20在不同角度下的闪光强度。在一实施例中,闪光颗粒包括立方氧化锆、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例如人造金刚石等。上述闪光颗粒可以对光线进行强烈反射,在壳体组件100转动或视线移动过程中,产生明显的闪光效果;同时立方氧化锆、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软化温度较高,能够在成型透明壳体10时保持其原有的形状,避免棱面受到破坏,有利于实现明显的闪光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颗粒具有颜色。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不仅具有立体闪光效果,同时还呈现出色彩,使得壳体组件100外观效果更加丰富。在一实施例中,闪光颗粒可以但不限于为黄色、白色、绿色、蓝色、黑色、红色、紫色等。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选用黄色的人造金刚石。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颗粒的粒径为0.2μm-300μm。闪光颗粒粒径过大,闪光层20中闪光点较少,闪光效果不够密集,闪光程度较弱;闪光颗粒粒径过小,闪光层20中闪光点过多,反光较为强烈,闪闪发光效果不明显;因此,采用上述粒径的闪光颗粒能够提高闪光层20中闪光效果的呈现。进一步的,闪光颗粒的粒径为0.2μm-150μm。有利于形成细腻的闪光效果。进一步的,闪光颗粒的粒径为1μm-100μm。具体的,闪光颗粒的粒径为0.5μm、3μm、10μm、15μm、20μm、35μm、40μm、50μm、60μm、75μm或90μm等。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闪光颗粒的粒径偏差小于或等于30%。从而保证闪光层20中多个闪光颗粒实现的闪光效果相似,从而保证壳体组件100闪光效果的均一性。进一步的,闪光颗粒的粒径偏差小于或等于25%。更进一步的,闪光颗粒的粒径偏差小于或等于20%。
在本申请中,闪光颗粒的颜色、材质、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四种闪光颗粒的显微镜图,其中图3中(a)为140目-170目的金刚石,金刚石为黄色,图3中(b)为100-120目金刚石和立方氧化锆混合物,金刚石和立方氧化锆的质量比为4:1,立方氧化锆为白色,图3中(c)为170-320目金刚石和立方氧化锆混合物,金刚石和立方氧化锆的质量比为4:1,图3中(d)为380-400目金刚石和立方氧化锆混合物,金刚石和立方氧化锆的质量比为4:1。可以看出将黄色的金刚石与白色额的立方氧化锆混合既能够得到立体闪光效果,同时还具有不同的色泽,并且通过盖板闪光颗粒的粒径实现不同视觉效果的闪光。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颗粒在闪光层20表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占闪光层20表面面积的50%以上。较多的闪光颗粒分布在闪光层20中,提高闪光层20闪光效果的密集程度。可以理解的,闪光层20中可以具有一层闪光颗粒,也可以是多层闪光颗粒堆叠形成,对此不作限定。进一步的,闪光颗粒在闪光层20表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占闪光层20表面面积的60%以上。更进一步的,闪光颗粒在闪光层20表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占闪光层20表面面积的70%以上。具体的,闪光颗粒在闪光层20表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可以但不限于占闪光层20表面面积的60%以上、65%以上、70%以上、75%以上、80%以上、85%以上、90%以上或95%以上等。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层20包括至少一个闪光子层21。在一实施例中,闪光层20为一个闪光子层21。也就是说,壳体组件100中仅在闪光子层21的一处位置发生闪光效果。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图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闪光层20包括多个闪光子层21,多个闪光子层21间隔设置在透明壳体10的内部。通过设置多个闪光子层21,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中有多处位置发生闪光效果,立体感更强烈,闪光效果更加丰富。请参阅图2,当透明壳体10为曲面状时,闪光层20可以为曲面状,也可以为平板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多个闪光子层21同层设置,且相邻闪光子层21具有间距。从而使得在透明壳体10内部实现不同区域的闪光。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沿透明壳体10的厚度方向上,多个闪光子层21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也就是说,多个闪光子层21在透明壳体10第一表面101上的正投影不完全重合。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不仅具有闪光效果,同时在不同位置实现闪光效果,立体感明显增强。进一步的,多个闪光子层21在透明壳体10第一表面101上的正投影不重合。也就是说,沿透明壳体10的厚度方向上,多个闪光子层21交错设置。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闪光子层21呈图案化设置。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具有闪光效果的同时,还具有图案化的外观效果,提升壳体组件100的外观表现力。
在本申请中,闪光子层21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子层21的厚度为0.1mm-0.5mm。从而有利于提升壳体组件100闪光效果的立体感,同时避免对壳体组件100强度产生过多不利的影响。进一步的,闪光子层21的厚度为0.12mm-0.4mm。更进一步的,闪光子层21的厚度为0.15mm-0.35mm。具体的,闪光子层21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为0.1mm、0.15mm、0.18mm、0.2mm、0.24mm、0.25mm、0.3mm、0.35mm或0.45mm等。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子层21的厚度占透明壳体10厚度的10%-40%。既能够实现明显的闪光效果,同时不会过多影响透明壳体10的强度。进一步的,闪光子层21的厚度占透明壳体10厚度的15%-35%。具体的,闪光子层21的厚度占透明壳体10厚度的15%、18%、20%、25%、30%或32%等。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100还包括标识层,标识层设置在透明壳体10的表面。具体的,可以在透明壳体10的表面丝印图案、文字等,具体的,可以丝印商标图案(Logo)等,丰富壳体组件100的外观。在一实施例中,标识层在透明壳体10第一表面101上的正投影与闪光层20在透明壳体10第一表面101上的正投影不重合,从而保证标识层以及闪光层20效果的呈现。
请参阅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图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壳体组件100还包括装饰层30,装饰层30设置在透明壳体10的表面。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装饰层30包括颜色层、光学膜层、纹理层和不导电金属层中的至少一层。通过设置颜色层,使装饰层30具有色彩外观;通过设置光学膜层,使装饰层30具有光影流动的变幻效果;通过设置纹理层,使装饰层30具有纹理外观;通过设置不导电金属层,使得装饰层30具有金属色彩和光泽。为了避免对闪光层20效果的呈现,装饰层30可以设置在透明壳体10的内表面。具体的,装饰层30可以成型后贴合在透明壳体10的表面,也可以直接成型在透明壳体10的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颜色层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分别为3μm-20μm,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分别为3μm、5μm、8μm、10μm、15μm、18μm或20μm等。在本申请中,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胶印、丝印、打印和热转印中至少一种工艺成型颜色层。具体的,颜色层可以但不限于为黄色、橙色、红色、蓝色、绿色、紫色、白色、黑色等。在本申请中,颜色层可以为透光层,也可以为不透光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学膜层材质分别选择TiO2、Ti3O5、NbO2、Nb2O3、Nb2O2、Nb2O5、Al2O3、SiO2和ZrO2中的至少一种。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膜层分别选自TiO2层、Ti3O5层、NbO2层、Nb2O3层、Nb2O2层、Nb2O5层、Al2O3层、SiO2层和ZrO2层中的至少两层。在本申请中,光学膜层的厚度不受特别限制。在一实施例中,光学膜层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分别为50nm-650nm,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分别为60nm、100nm、150nm、200nm、260nm、300nm、450nm、500nm或600nm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纹理层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分别为8μm-15μm,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分别为8μm、9μm、10μm、11μm、12μm、13μm、14μm或15μm等。在本申请中,纹理层的表面具有多个纹理结构。具体的,纹理层的纹理结构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微透镜、直线柱透镜、曲线柱透镜、小短线、菲涅尔透镜和CD纹中的至少一种,从而使得装饰层30的外观效果明显提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导电金属层由金属材质构成,可以但不限于包括铟、锡或铟锡合金。在一实施例中,不导电金属层的厚度为25nm-50nm。具体的,不导电金属层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为25nm、30nm、35nm、40nm、45nm或50nm。
请参阅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图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壳体组件100还包括防护层40,防护层40设置在透明壳体10的外表面。防护层40对壳体组件100起到保护作用,保证壳体组件100顺滑的触感。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防护层40包括硬化层和防指纹层中的至少一层。具体的,防护层40可以通过涂覆的方式成型,也可以通过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成型,如磁控溅射、蒸发镀膜等。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防护层40为透明层。进一步的,防护层40的光学透过率大于90%。从而避免对闪光层20的效果产生遮挡。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防护层40的厚度可以为5μm-10μm,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为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等。在一实施例中,硬化层的材质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有机硅树脂、全氟聚醚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硬化层的表面硬度为3H-6H,进而提升壳体组件100的机械性能。在一实施例中,抗指纹层的材质包括含氟抗指纹剂。具体的,抗指纹层的材质可以但不限于为全氟聚醚类、聚四氟乙烯、氟烷基醚-硅氧烷、氟化镁铝氧等。具体的,抗指纹层表面的接触角可以但不限于为大于105°,有利于提高防指纹、污染物附着表面的能力。
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100具有立体闪光效果,提升了壳体组件100的外观表现力,有利于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制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请参阅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操作101:在第一透明基板表面涂覆闪光溶液,形成闪光溶液层,其中闪光溶液中含有闪光颗粒。
操作102:将第二透明基板盖合在闪光溶液层的表面,经压铸后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熔接形成透明壳体,闪光颗粒设置在透明壳体内部,得到壳体组件。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设置闪光溶液层,在压铸过程中,闪光溶液中的溶剂分解,留下闪光颗粒,闪光颗粒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与此同时,在压铸过程中,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熔接并合并形成透明壳体10,使得闪光颗粒置于透明壳体10内部。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100不仅具有立体闪光效果,同时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经压铸形成了透明壳体10,透明壳体10成为一体结构,其内部结合力强,不易分离,保证了壳体组件1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相比于在透明壳体10表面涂覆闪光油墨,固化形成闪光效果层相比,在透明壳体10内部设置闪光颗粒,保证了闪光壳体长期稳定地存在在透明壳体10内部,不会发生分离和脱落,有利于延长壳体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中,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的材质相同。从而保证在压铸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可以熔接在一起形成透明壳体10。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的材质包括玻璃和塑胶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的,根据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的性能选择压铸温度,从而可以使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熔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透明壳体10。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明基板的厚度为0.3mm-0.6mm,第二透明基板的厚度为0.3mm-0.6mm。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进一步的,第一透明基板的厚度为0.35mm-0.55mm,第二透明基板的厚度为0.35mm-0.55mm。具体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的厚度分别为0.32mm、0.37mm、0.4mm、0.45mm、0.48mm、0.5mm、0.55mm或0.57mm等。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通过CNC开料得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还可以包括对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进行清洗处理。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呈平板状。有利于闪光溶液的涂覆以及压铸的进行。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溶液的粘度为2000cps-8000cps。从而保证涂覆在第一透明基板表面的闪光溶液具有一定的粘度,使得闪光溶液不会在第一基板的表面随意流动,保证闪光颗粒相对固定在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有利于后续压铸过程中闪光颗粒保持不动,从而保证闪光颗粒可以设置在透明壳体10内部。进一步的,闪光溶液的粘度为3000cps-7000cps。更进一步的,闪光溶液的粘度为3500cps-6000cps。具体的,闪光溶液的粘度可以但不限于为3000cps、3500cps、4000cps、4500cps、5000cps、5500cps、6000cps或6500cps等。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溶液的固含量为5%-50%。从而保证最终形成的闪光层20中闪光颗粒的数量,进而保证壳体组件100的闪光效果。进一步的,闪光溶液的固含量为10%-45%。更进一步的,闪光溶液的固含量为15%-40%。具体的,闪光溶液的固含量可以但不限于为5%、12%、18%、20%、25%、30%、35%、37%或42%等。在本申请中,可以但不限于将闪光颗粒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制成闪光溶液。在一实施例中,有机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涂覆包括旋涂、喷涂和印刷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将闪光溶液涂覆在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从而形成闪光溶液层。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透明基板表面涂覆闪光溶液后,经烘干得到闪光溶液层,烘干包括在60℃-100℃下烘烤20min-40min。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将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丙烯腈按质量比1:1混合后,加入闪光颗粒,搅拌均匀且真空脱泡后形成闪光溶液;在第一透明基板表面涂覆闪光溶液后,在80℃下烘烤30min得到闪光溶液层。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溶液层与第一透明基板的厚度比为5%-95%。既保证最终壳体组件100能够实现明显的立体闪光效果,同时又不会降低壳体组件100的强度。进一步的,闪光溶液层与第一透明基板的厚度比为10%-80%。更进一步的,闪光溶液层与第一透明基板的厚度比为20%-70%。具体的,闪光溶液的固含量可以但不限于为15%、25%、30%、45%、50%、60%、75%或81%等。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溶液层的厚度为0.1mm-0.5mm。进一步的,闪光溶液层的厚度为0.15mm-0.45mm。具体的,闪光溶液层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为0.17mm、0.2mm、0.22mm、0.25mm、0.28mm、0.3mm、0.35mm或0.42mm等。
在本申请中,第二透明基板盖合在闪光溶液层的表面,也就是说,闪光溶液层在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闪光颗粒的软化温度大于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的熔融温度。从而使得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可以熔融拼接在一起,同时又不会影响闪光颗粒的外形。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压铸的温度大于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的熔融温度,且小于闪光颗粒的软化纹理。从而使得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可以熔融拼接在一起,同时又不会影响闪光颗粒的外形。进一步的,压铸的温度比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的熔融温度高至多100℃。从而保证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熔融,并且还维持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层结构外形。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为玻璃材质时,压铸温度为700℃-1200℃。
请参阅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压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压铸模具200包括相对设置的凸模和凹模。可以理解的,图9中所示的是压铸模具200开合状态的示意图,定模201和动模202可以盖合在一起,并且在定模201和动模202之间具有容置空间,从而使得具有闪光溶液层的第一透明基板以及第二透明基板容置在压铸模具200中。在一实施例中,定模201和动模202可以通过插接卡合固定,也可以通过螺丝固定,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可以理解的,图9中压铸模具200的结构仅作为一示例,其他形状、匹配状态的压铸模具200也适用于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将具有闪光溶液层的第一透明基板以及第二透明基板置于容置空间后,设置真空度在100MPa以下,动模202施加0.3MPa-1MPa的压力,以使得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能够紧密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压铸过程在保护性气氛下进行。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为氩气、氮气等。在压铸过程中,闪光溶液中的溶剂分解,闪光溶液层中留下了闪光颗粒,形成了闪光层20;同时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熔融软化后,在压铸条件下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体化的透明壳体10。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定模201和/或动模202的表面形状,以制得平板状或曲面状的透明壳体10。
在本申请中,可以重复进行上述操作,以使得壳体组件100中具有多个闪光子层21。具体的,通过设置多个闪光溶液层位置、形状具有差异,从而得到不同外观效果的壳体组件100。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对壳体组件100进行CNC处理,以得到满足应用需求的壳体组件100。在压铸过程中,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熔接形成透明壳体10时,会产生溢料,通过CNC处理可以对透明壳体10的边缘进行加工,保证壳体组件100的外形和质量。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CNC处理后还包括抛光处理。在一实施例中,采用钻石液、氧化铝抛光粉和二氧化硅抛光粉中的至少一种对CNC处理后的壳体组件100进行粗磨处理,以去除表面粗糙层,然后用氧化铈抛光粉对壳体组件100进行精抛光,以达到光学级外观要求。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压铸后还包括对透明壳体10进行钢化处理。一实施例中,通过化学强化法对透明壳体10进行钢化处理。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钢化处理包括将透明壳体10进行盐浴,温度为300℃-450℃,时间为1h-5h。具体的,将透明壳体10置于钠盐和钾盐中的至少一种熔融后形成溶液中,如硝酸钾熔融后形成溶液或硝酸钠与硝酸钾熔融后形成混合溶液中。
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大规模的生产,有利于其应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手表、MP3、MP4、GPS导航仪、数码相机等。下面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以及与显示屏相连的壳体组件100。具有上述壳体组件100的电子设备不仅可以使电子设备具有立体闪光的外观效果,同时表面光滑,触感佳,而且结构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壳体内部的闪光层,所述闪光层中具有闪光颗粒,所述透明壳体的材质为玻璃,所述闪光层包括多个闪光子层,多个所述闪光子层间隔设置在所述透明壳体的内部,沿所述透明壳体的厚度方向上,多个所述闪光子层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且多个所述闪光子层在所述透明壳体表面上的正投影不完全重合,所述闪光颗粒的粒径为100μm-3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颗粒的软化温度大于所述透明壳体的熔融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颗粒在所述闪光层表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占所述闪光层表面面积的50%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颗粒具有棱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颗粒的晶系包括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三角晶系和斜方晶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闪光颗粒包括立方氧化锆、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装饰层,所述装饰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壳体的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壳体的厚度为0.45mm-0.8mm。
8.一种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透明基板表面涂覆闪光溶液,形成闪光溶液层,其中所述闪光溶液中含有闪光颗粒;
将第二透明基板盖合在所述闪光溶液层的表面,经压铸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熔接形成透明壳体,所述闪光颗粒设置在所述透明壳体内部,得到壳体组件,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材质为玻璃,所述压铸温度为700℃-120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颗粒的软化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熔融温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溶液的粘度为2000cps-8000cps,所述闪光溶液的固含量为5%-50%,所述闪光溶液层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厚度比为5%-95%。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厚度为0.3mm-0.6mm,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厚度为0.3mm-0.6mm,所述闪光溶液层的厚度为0.1mm-0.5mm。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以及与所述显示屏相连的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透明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壳体内部的闪光层,所述闪光层中具有闪光颗粒,所述透明壳体的材质为玻璃,所述闪光层包括多个闪光子层,多个所述闪光子层间隔设置在所述透明壳体的内部,沿所述透明壳体的厚度方向上,多个所述闪光子层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且多个所述闪光子层在所述透明壳体表面上的正投影不完全重合,所述闪光颗粒的粒径为100μm-300μm。
CN202110207577.XA 2021-02-24 2021-02-24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980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7577.XA CN114980596B (zh) 2021-02-24 2021-02-24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7577.XA CN114980596B (zh) 2021-02-24 2021-02-24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0596A CN114980596A (zh) 2022-08-30
CN114980596B true CN114980596B (zh) 2024-04-19

Family

ID=8297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7577.XA Active CN114980596B (zh) 2021-02-24 2021-02-24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8059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6597U (zh) * 1992-04-02 1992-09-23 马任良 闪光板
CN1478853A (zh) * 2003-07-07 2004-03-03 西安交通大学 等离子体显示器用荧光粉浆料组合物及制备荧光粉膜方法
CN201774753U (zh) * 2009-03-24 2011-03-23 李树衡 一种电器、电子产品的外壳
CN102390155A (zh) * 2011-08-16 2012-03-28 苏州金海薄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闪光抗刮保护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76529A (zh) * 2012-07-30 2014-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钟表用表盘和带有太阳能电池的电子钟表
CN205535590U (zh) * 2016-02-29 2016-08-31 杨振安 一种亚克力灯饰透光体
CN206589421U (zh) * 2017-02-17 2017-10-27 广东宾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反光板材
CN207530899U (zh) * 2018-01-29 2018-06-22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保护壳
CN111070822A (zh) * 2018-10-18 2020-04-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壳体和电子设备
CN211833149U (zh) * 2020-01-16 2020-11-03 沈伊琴 一种改进的反光纽扣
WO2020224368A1 (zh) * 2019-05-05 2020-1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6597U (zh) * 1992-04-02 1992-09-23 马任良 闪光板
CN1478853A (zh) * 2003-07-07 2004-03-03 西安交通大学 等离子体显示器用荧光粉浆料组合物及制备荧光粉膜方法
CN201774753U (zh) * 2009-03-24 2011-03-23 李树衡 一种电器、电子产品的外壳
CN102390155A (zh) * 2011-08-16 2012-03-28 苏州金海薄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闪光抗刮保护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76529A (zh) * 2012-07-30 2014-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钟表用表盘和带有太阳能电池的电子钟表
CN205535590U (zh) * 2016-02-29 2016-08-31 杨振安 一种亚克力灯饰透光体
CN206589421U (zh) * 2017-02-17 2017-10-27 广东宾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反光板材
CN207530899U (zh) * 2018-01-29 2018-06-22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保护壳
CN111070822A (zh) * 2018-10-18 2020-04-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壳体和电子设备
WO2020224368A1 (zh) * 2019-05-05 2020-1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11833149U (zh) * 2020-01-16 2020-11-03 沈伊琴 一种改进的反光纽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0596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38402A1 (zh) 壳体、壳体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447776A (zh) 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11549B (zh) 壳体部件、电子设备以及壳体部件的制造方法
WO2021136273A1 (zh) 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433016B (zh) 装饰构件
EP1327510A1 (en) Antireflective form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mold for antireflective formed article
CN111901996B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KR20190118480A (ko) 장식 부재의 제조방법
CN108274866A (zh) 一种薄壁3d曲面复合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36079A1 (zh) 曲面玻璃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终端
CN108802883A (zh) 一种低反射红外截止滤光片的制备技术
CN114002872A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14980596B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702235B (zh) 防眩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2297538B (zh) 仿陶瓷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114727A (zh) 高透过、低反射的功能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61962A (zh) 线栅偏振器及制造方法
CN108617120A (zh) 电子装置及其壳体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WO2018221099A1 (ja) 構造体、加飾フィルム、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加飾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22095561A1 (zh) 皮质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9507763A (zh) 光学薄膜和电子设备盖板
JP2001351458A (ja) キー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331823A (zh)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13480233B (zh) 陶瓷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2142941A1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