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9114A - 云应用处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云应用处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9114A
CN114979114A CN202210317415.6A CN202210317415A CN114979114A CN 114979114 A CN114979114 A CN 114979114A CN 202210317415 A CN202210317415 A CN 202210317415A CN 114979114 A CN114979114 A CN 114979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cloud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modul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74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79114B (zh
Inventor
李枚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174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91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9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9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79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9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应用处理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云管控模块和云存储模块,云管控模块用于:获取来自云应用模块的云应用配置请求;基于云应用配置请求中的ID信息,指示云存储模块查找与所述ID信息相对应的云应用配置信息;及将云存储模块查找到的云应用配置信息提供给云应用模块,用于基于云应用配置信息启动云应用。云存储模块用于:基于来自云管控模块的指示,查找并发送云应用配置信息。通过在云上设置云管控节点,并由云管控节点根据ID分配云应用配置信息的存储空间,可以使云应用在每次启动时需要首先获取云上存储的配置信息并进行挂载,由此确保在不对用户接入云应用的终端作为任何限制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一致性的云应用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云应用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云计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应用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云应用”顾名思义,是一种在端侧用户的控制下,主要在云侧实现的应用,是一种主要通过互联网访问的软件,通过端云配合的应用交互方式来实现应用功能。这意味着应用功能中至少有一部分(通常是绝大部分)是由云侧服务器运行并实现的,并且使得客户端设备能够不受本身硬件处理能力的限制而进行更为灵活的软件操作。
由于在云上实现,这就使得用户可以在安装了云应用客户端的任何设备上通过验证身份(例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进入自己的云应用环境界面,从而避免了用户对特定硬件设备的依赖。然而,如何使得用户能够在经由不同设备登录客户端时保持一致的用户体验,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为此,需要一种为用户提供一致性使用体验的云应用处理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云应用处理方案,该方案通过在云上设置云管控节点,并由云管控节点例如根据用户ID分配云应用配置信息的存储空间,并且使得云应用在每次启动时需要首先获取云上存储的配置信息并进行挂载,由此确保用户在每次云应用启动时能够进入自己在先设置的界面中,从而能够在不对用户接入云应用的终端作为任何限制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一致性使用体验。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云应用处理系统,包括云管控模块和云存储模块,其中,所述云管控模块,用于:获取来自云应用模块的云应用配置请求;基于所述云应用配置请求中的ID信息,指示所述云存储模块查找与所述ID信息相对应的云应用配置信息;及将所述云存储模块查找到的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提供给所述云应用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启动所述云应用,所述云存储模块,用于:基于来自所述云管控模块的指示,查找并发送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基于用户在云应用客户端的启动云应用指令分配或建立的所述云应用模块,用于向所述云管控模块发送云应用配置请求,并且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云管控模块下发的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启动所述云应用。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基于用户的云应用客户端开启指令生成的云应用服务端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用户的云应用客户端的启动云应用指令,并通知应用服务器分配或建立的所述云应用模块。
可选地,所述云应用服务端模块用于:从所述云应用客户端开启指令中获取指示用户身份的所述ID信息;基于所述ID信息,从所述云管控模块获取云应用列表;将包含所述云应用列表的页面发送给所述云应用客户端,并且通知应用服务器分配或建立的所述云应用模块包括:基于所述启动云应用指令中包含的应用所属操作系统类型,通知运行相应操作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分配或建立的所述云应用模块,并向所述云应用模块提供所述ID信息。
可选地,所述云管控模块用于:判定所述云应用模块是新添加的云应用;为所述新添加的云应用生成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以及为所述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在所述云存储模块上分配存储。
可选地,所述云管控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云应用模块响应于所述用户在客户端的云应用界面内的操作生成的更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以及将所述更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提供给所述云存储模块用于存储。
可选地,所述云存储模块包括跨域分布的多个云存储模块,并且所述云管控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客户端跨域登录,将云应用配置信息同步至跨域分布的至少两个云存储模块。
可选地,所述多个云存储模块中包括中心云存储模块,并且所述中心云存储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的更新;以及将更新的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同步至其他云存储模块。
可选地,所述云管控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云应用模块响应于所述用户在客户端的云应用界面内的操作生成的应用生成文件;以及将所述云存储模块中划分空间用于所述应用生成文件的存储。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基于用户的云应用客户端开启指令生成的云桌面服务端模块,并且用于:向所述云管控模块发送所述云桌面服务端下包含的多个云应用的云应用配置请求;以及从所述云管控模块获取所述多个云应用配置信息。
可选地,云应用服务端模块接收来自用户的云应用客户端开启指令,并将云应用开启信息重定向至所述云管控模块,以在所述云管控模块的控制下从所述云存储模块获取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云应用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来自用户的云应用启动指令;将所述云应用启动指令连同用户ID发送至云应用服务端;以及接收基于应用配置文件生成的云应用的应用页面,其中,所述应用配置文件基于所述云应用服务端发送的所述用户ID由云管控模块从云存储模块获取。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云应用的应用界面中的操作;基于所述操作获取云应用配置更新信息;以及将所述云应用配置更新信息发送给所述云应用服务端,用于所述应用配置文件的更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新添加云应用的指令;基于所述指令通知所述云应用服务端,用于在云端添加与所述新添加云应用相对应的应用配置文件。
由此,本发明中利用管控平台为用户配置需要重定向的配置信息(例如,配置文件或是配置文件夹)。在启动云应用环境时,通过重定向到云配置文件或文件夹的方式获取到云上的文件信息。当云配置文件挂载到应用实例所在的本地后,云应用启动并完成读取配置,返回给用户使用。而当用户跨域使用配置的时候,则可触发云上存储多区域配置同步。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云应用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示出了端侧呈现的云应用客户端视图的一个例子。
图3A-B示出了云应用界面设置前后的例子。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云应用处理系统的操作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云应用启动时的云端和客户端之间的操作。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现多端云应用配置一致的例子。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云应用处理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可用于实现上述云应用处理方法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使得用户能够在不同的终端上获得一致的使用体验,现有技术在企业应用场景下通常使用AD服务。在此,AD服务(Active Directory,即“活动目录”)是Windows Server中负责架构中大型网络环境的集中式目录管理服务(Directory Services)。AD服务能够处理在组织中的网络对象,对象可以是用户、组群、电脑、网域控制站、邮件、配置文件、组织单元、树系等等,只要是在活动目录结构定义档(schema)中定义的对象,就可以存储在活动目录资料档中,并利用活动目录Service Interface来访问。
换句话说,现有的AD服务方案使用重定向共享文件的方式来解决用户配置文件的下发问题。具体地,Windows使用“漫游用户配置文件”(RUP),在AD域中将用户配置文件重定向到网络位置。需要用户去手工配置,并且不支持跨域漫游。
在云应用所在的异构网络环境中,如上的AD服务解决方案显然无法解决用户配置文件的存储、同步和下发问题,也无法为用户提供一致的体验方案。为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应用所在异构网络环境,并且支持云应用配置跨域漫游的方案。为了方便对本发明原理的理解,首先对实施本发明的云应用系统以及云应用操作环境等方面进行介绍。
“云应用”从广义上解释是一种在端侧用户的控制下,主要在云侧实现的应用,是一种主要通过互联网访问的软件,通过端云配合的应用交互方式来实现应用功能。在更为狭义的场景中,“云应用”可以指通过应用虚拟化方式在云上部署的应用。这意味着应用功能中至少有一部分(通常是绝大部分)是由云侧服务器运行并实现的,并且使得客户端设备能够不受本身硬件处理能力的限制而进行更为灵活的软件操作。
由于在云上实现,这就使得用户可以在安装了云应用客户端的任何设备上通过验证身份(例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进入自己的云应用环境界面,从而避免了用户对特定硬件设备的依赖。
图1示出了云应用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云端100经由网络与客户端设备200连接。云端100可以看作是由运行在多台物理服务器(通常上成千成万台)上用于实现各种抽象功能的节点集合而成的平台。在云应用系统中,云端100可以看作是能够为连接的海量客户端提供相应的云应用服务的云应用服务平台。
由于云应用的应用功能中至少有一部分(通常是绝大部分)是由云侧服务器运行并实现,因此客户端设备200通常可以具有各类形态,例如200_1所示的智能电话或是平板、200_2所示的笔记本计算机、200_3所示的台式计算机、以及200_4所示的处理单元仅包括瘦客户机的实现。
可以通过在这些客户端设备200上安装云应用客户端(软件)来实现与云应用平台的交互。在下文中,用“客户端设备”来指代端侧的物理设备,用“客户端”来指代在端侧的物理设备上安装的云应用客户端,即,云应用的端侧软件应用程序。
在某些描述中,还可以将这些客户端设备200抽象成与云端连接的终端,并且可以将其划分成软终端和硬中端。软终端的载体通常是通用型客户端设备,例如智能电话、平板或是各类计算机,这些设备除了通过安装云应用客户端的软件安装包来实现云应用客户端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例如安装其他的非云应用。硬终端的载体通常是专用型客户端设备,例如专门用作云应用客户端的瘦客户机(TC)。类似地,瘦客户机上也预装了云应用客户端,但不同之处在于瘦客户机通常无法自由安装其他非云应用。
图2示出了端侧呈现的云应用客户端视图的一个例子。即图1所示的客户端设备在安装了云应用客户端并被开启之后,在设备显示屏上所显示的视图的例子。
在一个实现中,用户可以通过在已有的客户端设备(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台式机等的物理设备)上安装云应用客户端(对应于在物理设备上安装的软件应用程序),并点击云应用客户端的图标等形式(通常还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等身份验证操作)来进入如图1所示的云应用客户端界面。在另一个实现中,也可以在专用的瘦客户机中内嵌云应用客户端,并通过启动客户端等操作(通常也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等身份验证操作)来进入如图2所示的云应用界面。
如图所示,界面2中可以包括多个应用,如图2中示出的应用1~应用8。每个应用都以相同格式的显示组件210的形式呈现,并且在每个显示组件210内,可以包括应用名称(例如,对应于图中的应用1~8)、应用logo(图标)、以及点击用于打开应用的按钮211。
如图所示,界面1还可以包括添加按钮220,用户例如可以通过点击添加按钮220进入云应用支持的可用云应用列表页面,并通过简单选择新应用而在界面2中添加对应于新应用的显示组件210(由于应用在云侧实现,因此客户端侧不涉及云应用安装)。云应用客户端界面中还可以包括设置按钮230,用于进入设置页面或设置状态的按钮,由此方便用户对已有应用进行删除、排序、或是对显示组件的显示进行自定义的设置。另外,界面2还可以包括退出按钮240,用于从云应用界面中退出。
由于主要的计算工作可以在云端实现,云应用基于应用引擎的跨平台特性,可以集合Android、Linux、Windows等多种环境下的应用,并通过云端的技术(例如,容器技术)实现快速启动和使用。例如,云端和客户端上都可以安装诸如Flutter、QT或Electron等的跨平台应用引擎,以实现在图1所示的一个应用平台中同时包括多个操作系统中的应用。通过云应用功能,用户可以选择打开Android的游戏应用(例如,对应于图中的应用1),或者iOS下的视频编辑应用(例如,对应于图中的应用2),或者Windows下的图形处理应用(例如,对应于图中的应用3),以及Android的短视频用于(例如,对应于图中的应用4)等。每个应用背后都完整封装了不同运行环境的配置和运行环境,不同平台之间的应用数据互相独立。通过云计算灵活扩容的特点,用户可以最大化利用云上资源,
应该理解的是,图2仅示出了云应用平台的一个例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各个应用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显示、进入或退出,并且在应用界面中也可以包括更多或是更少的应用。
用户在使用云应用时,会出现对应用进行设置以符合自己的喜好(例如,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等的情况。图3A-B示出了云应用界面设置前后的例子。例如,在用户点击图2中的应用3(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图形处理应用)以开启云应用时,首先会显示图3A所示的应用默认界面。例如,在图形处理应用的例子中,应用界面会包括标题栏201、菜单栏202和绘图区域203。在默认的显示中,菜单栏202会显示“开始”及其子菜单1-4(如图3A中灰色模块示出)。
然而,该用户习惯于更高更窄的绘图区域。因此用户可以点击图3A中子菜单右下角的箭头,从而使得子菜单被收回,并且在界面的左侧添加了控制模板1-4,由此使得图3B中的绘图区域203趋向于更高且更窄。由于在云应用的实现中,不会在客户端本地保存用户针对应用的如上设置,因此在现有技术中,用户再次开启云应用3时,仍然会显示图3A所示界面,这就使得用户对云应用的使用一致性体验不佳。为此,如何使得用户能够在经由不同设备登录客户端时保持一致的用户体验,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本发明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提供一致性使用体验的云应用处理方案。该方案通过在云上设置云管控节点,并由云管控节点例如根据用户ID分配云应用配置信息的存储空间,并且使得云应用在每次启动时需要首先获取云上存储的配置信息并进行挂载,由此确保用户在每次云应用启动时能够进入自己在先设置的界面中,从而能够在不对用户接入云应用的终端作为任何限制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一致性使用体验。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云应用处理系统的操作示意图。
云应用处理系统可由云平台100实现,或是涵盖其中,并且可以包括云管控模块110和云存储模块120。
其中,云管控模块110用于管理云应用配置文件的生成、存储、更新和下发,云存储模块120用于在云管控模块110的控制下对云应用配置文件进行存储,并且根据请求进行查找。
云管控模块110用于获取来自云应用模块130的云应用配置请求,基于所述云应用配置请求中的ID信息,指示所述云存储模块120查找与所述ID信息相对应的云应用配置信息。云存储模块120可以基于来自所述云管控模块110的指示,查找并发送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随后,云管控模块110可以将云存储模块120查找到的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提供给云应用模块130。云应用模块130由此可以基于云应用配置信息启动所述云应用。具体地,云管控模块110可以以用户ID为键值在云存储模块120中存储该用户ID下的云应用配置信息。在云应用配置请求中包括用户ID信息时,云管控就可以基于该用户ID在云存储模块120中进行在前存储的云应用配置信息的查找,并将由此查找出的配置信息返回给云应用。
云应用处理系统可选地云应用模块130。由于一直需要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云应用配置文件的查找、下发和存储服务,因此云管控模块和云存储模块可以看作是云端长期存在的节点。相比之下,云应用模块130则是根据用户开启云应用的请求而被动态生成或是分配的。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云应用启动时的云端和客户端之间的操作。具体地,用户可以在如图2所示的云应用客户端界面中点击打开应用按键211,例如,点击应用2的打开应用按键,由此在客户端200生成启动云应用指令。上述启动云应用指令随后被发送给云端,云端在接收到上述启动云应用指令后,会基于所要启动的云应用类型,从相应的应用服务器中分配已经生成的云应用实例,或是动态生成新的云应用实例。用于处理该云应用实例的功能模块可以看作是云应用模块130,并且用于向所述云管控模块发送云应用配置请求,并且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云管控模块下发的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启动所述云应用。在云应用启动之后,云应用模块130并可以将云上生成的云应用界面返回给客户端2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云应用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云应用服务端模块。该云应用服务端模块可以是与端侧的云应用客户端相对应的模块,并且可以基于用户的云应用客户端开启指令生成。当用户点击客户端设备上的云应用客户端图标并进入如图2所示的云应用客户端界面时,在云端就相应地建立了与之对应的云应用服务端模块。为了在用户点击了云应用客户端之后向用户显示如图2所示的云应用客户端界面,云应用服务端模块可以进行如下操作:从云应用客户端开启指令中获取指示用户身份的所述ID信息;基于所述ID信息,从云管控模块(当管控云应用列表的模块与管控云应用配置信息的模块不同是,也可以是第二云管控模块)获取云应用列表;将包含所述云应用列表的页面发送给所述云应用客户端。
由此,可以是该云应用服务端模块接收来自用户的启动云应用指令(例如,用户在图2所示的界面中点击应用3的打开应用按钮)并通知应用服务器分配或建立的所述云应用模块130。为此,通知应用服务器分配或建立的所述云应用模块可以包括:基于所述启动云应用指令中包含的应用所属操作系统类型,通知运行相应操作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分配或建立的所述云应用模块,并向所述云应用模块提供所述ID信息。
进一步地,云管控模块不仅可以用于云应用配置信息的查找管理,也可以用于管理云应用配置信息的生成和更新。如前所述,由于云应用在云上实现,因此不需要在端侧进行应用安装。在需要在云应用客户端界面中添加新的云应用时,可以如图2所示通过点击“+”按钮220跳转至应用列表页面进行添加。在用户开启了新的云应用,并对云应用进行了设置之后,此时相当于该用户ID下增加了一个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此时,云管控模块110可以用于:判定所述云应用模块是新添加的云应用;为所述新添加的云应用生成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以及为所述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在所述云存储模块上分配存储。
进一步地,可以在用户每次云应用使用完成时、或是对云应用进行配置更新时,生成更新的配置文件。此时,云管控模块110可以用于:获取所述云应用模块响应于所述用户在客户端的云应用界面内的操作生成的更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以及将所述更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提供给所述云存储模块用于存储。
云存储模块还可以包括跨域分布的多个云存储模块,并且所述云管控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客户端跨域登录,将云应用配置信息同步至跨域分布的至少两个云存储模块。在一个实施例中,跨域分布的多个云存储模块可以采用中心式设置,此时,多个云存储模块中包括中心云存储模块,并且所述中心云存储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的更新;以及将更新的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同步至其他云存储模块。
由此,本发明的云应用处理系统通过集中式的配置信息管控和存储,能够在云上应用启动过程中,重定向用户应用配置文件,使用户在多端使用体验一致。当用户跨域使用配置时,可以触发云上存储多地区配置同步。例如,位于北京的用户在出差到上海时,在上海登录云应用客户端。由此使得原本仅存储在华北区域的用户云应用配置信息会同时存储至华东区域的云存储。由此,能够在多端多地区的使用环境下,轻易实现用户的应用使用体验的一致。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现多端云应用配置一致的例子。如图6所示,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安装了云应用客户端的不同终端,例如图示的软终端和硬终端,来实现云应用的使用。例如,用户在3月1日使用安装了云应用客户端的家庭电脑(对应于图中的软终端),开启了云应用客户端,并打开了云应用1。云端100可以基于用户的应用开启指令分配或是建立相应的云应用模块130,并由云应用模块130(具体地,云应用模块中用于配置信息获取和上传的代理)基于用户ID向云管控请求该用户对应云应用1的配置信息。如图所示,配置信息可以是云存储中存储的文件夹或是单个文件。云管控110于是可以基于用户ID在云存储120中查找到相应的配置信息,并如图中箭头所示将查找到的配置信息提供给云应用1的代理。由此,云应用模块130可以基于配置信息启动应用,并为软终端的用户提供应用界面。在云应用1使用结束后,代理可以将更新的配置文件经由云管控返回的云存储进行存储。随后,当用户在3月3日使用公司安装了云应用客户端的瘦客户机(对应于图中的硬终端)再次开启了云应用客户端并打开了云应用1时,云端100同样可以基于用户的应用开启指令分配或是建立相应的云应用模块130,并经由云管控110获取基于3月1日更新的配置文件进行云应用1的启动。类似地,在使用完成后,仍然可以将此次更新的配置文件返回给云存储120。
由此,在本发明中,利用管控平台为用户配置需要重定向的配置信息(例如,配置文件或是配置文件夹)。在启动云应用环境时,通过重定向到云配置文件或文件夹的方式获取到云上的文件信息。当云配置文件挂载到应用实例所在的本地后,云应用启动并完成读取配置,返回给用户使用。而当用户跨域使用配置的时候,则可触发云上存储多区域配置同步。
在一个实施例中,云管控模块还可以用于应用内生成的文件的存储。在此,应用生成文件可以指代由应用生成的文件。例如,用户在使用word应用后生成的.doc文件。此时,云管控模块110可以进一步用于:获取所述云应用模块响应于所述用户在客户端的云应用界面内的操作生成的应用生成文件;以及将所述云存储模块(也可以是第二云存储模块)中划分空间用于所述应用生成文件的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云管控模块还可以为云桌面中的应用提供类似的应用配置信息存储、查找和提供服务。为此,本发明的云系统还可以包括:基于用户的云应用客户端开启指令生成的云桌面服务端模块,并且用于:向所述云管控模块发送所述云桌面服务端下包含的多个云应用的云应用配置请求;以及从所述云管控模块获取所述多个云应用配置信息。
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一种云应用处理方法。该方法可由如上所述的云应用处理系统实现。该方法包括:云管控模块获取来自云应用模块的云应用配置请求;基于所述云应用配置请求中的ID信息,指示所述云存储模块查找与所述ID信息相对应的云应用配置信息;及将所述云存储模块查找到的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提供给所述云应用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启动所述云应用。
相应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用户在云应用客户端的启动云应用指令分配或建立云应用模块,并向云管控模块发送云应用配置请求,并且响应于接收到云管控模块下发的云应用配置信息启动云应用。
相应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用户在云应用客户端的启动云应用指令分配或建立云应用服务端模块,用于向云管控模块发送云应用配置请求,并且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云管控模块下发的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启动所述云应用。
进一步地,云应用服务端模块从所述云应用客户端开启指令中获取指示用户身份的所述ID信息;基于所述ID信息,从所述云管控模块获取云应用列表;将包含所述云应用列表的页面发送给所述云应用客户端。相应地,可以基于所述启动云应用指令中包含的应用所属操作系统类型,通知运行相应操作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分配或建立的所述云应用模块,并向所述云应用模块提供所述ID信息。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云管控模块判定所述云应用模块是新添加的云应用;为所述新添加的云应用生成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以及为所述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在所述云存储模块上分配存储。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云管控模块获取所述云应用模块响应于所述用户在客户端的云应用界面内的操作生成的更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以及将所述更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提供给所述云存储模块用于存储。
云存储模块可以包括跨域分布的多个云存储模块,并且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云管控模块响应于用户的客户端跨域登录,将云应用配置信息同步至跨域分布的至少两个云存储模块。
多个云存储模块中可以包括中心云存储模块,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中心云存储模块获取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的更新;以及将更新的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同步至其他云存储模块。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云管控模块获取所述云应用模块响应于所述用户在客户端的云应用界面内的操作生成的应用生成文件;以及将所述云存储模块中划分空间用于所述应用生成文件的存储。
进一步地,还可以基于用户的云应用客户端开启指令生成云桌面服务端模块,向所述云管控模块发送所述云桌面服务端下包含的多个云应用的云应用配置请求,并从所述云管控模块获取所述多个云应用配置信息。
由此,该方法通过云应用服务端模块接收来自用户的云应用客户端开启指令,并将云应用开启信息重定向至所述云管控模块,以在所述云管控模块的控制下从所述云存储模块获取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
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在客户端侧的一种云应用处理方法。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云应用处理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在步骤S710,获取来自用户的云应用启动指令;在步骤S720,将所述云应用启动指令连同用户ID发送至云应用服务端;在步骤S730,接收基于应用配置文件生成的云应用的应用页面,其中,所述应用配置文件基于所述云应用服务端发送的所述用户ID由云管控模块从云存储模块获取。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云应用的应用界面中的操作;基于所述操作获取云应用配置更新信息;以及将所述云应用配置更新信息发送给所述云应用服务端,用于所述应用配置文件的更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新添加云应用的指令;基于所述指令通知所述云应用服务端,用于在云端添加与所述新添加云应用相对应的应用配置文件。
本发明的云管控模块、云存储模块、云应用模块以及客户端各自执行的方法,最终可由物理的计算设备执行。为此,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可用于实现上述云应用处理方法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8,计算设备800包括存储器810和处理器820。
处理器820可以是一个多核的处理器,也可以包含多个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20可以包含一个通用的主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特殊的协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20可以使用定制的电路实现,例如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存储器810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单元,例如系统内存、只读存储器(ROM),和永久存储装置。其中,ROM可以存储处理器820或者计算机的其他模块需要的静态数据或者指令。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可读写的存储装置。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即使计算机断电后也不会失去存储的指令和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采用大容量存储装置(例如磁或光盘、闪存)作为永久存储装置。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可以是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软盘、光驱)。系统内存可以是可读写存储设备或者易失性可读写存储设备,例如动态随机访问内存。系统内存可以存储一些或者所有处理器在运行时需要的指令和数据。此外,存储器810可以包括任意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的组合,包括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芯片(DRAM,SRAM,SDRAM,闪存,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磁盘和/或光盘也可以采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810可以包括可读和/或写的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激光唱片(CD)、只读数字多功能光盘(例如DVD-ROM,双层DVD-ROM)、只读蓝光光盘、超密度光盘、闪存卡(例如SD卡、min SD卡、Micro-SD卡等等)、磁性软盘等等。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不包含载波和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的瞬间电子信号。
存储器810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可执行代码被处理器820处理时,可以使处理器820执行上文述及的云应用处理方法。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云应用处理方案。本发明中利用管控平台为用户配置需要重定向的配置信息(例如,配置文件或是配置文件夹)。在启动云应用环境时,通过重定向到云配置文件或文件夹的方式获取到云上的文件信息。当云配置文件挂载到应用实例所在的本地后,云应用启动并完成读取配置,返回给用户使用。而当用户跨域使用配置的时候,则可触发云上存储多区域配置同步。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在企业办公人员使用云应用,并且有保存使用云应用的配置数据需求时,提供一种云上应用的一致化体验数据存储方案。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
或者,本发明还可以实施为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被电子设备(或计算设备、服务器等)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记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记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云应用处理系统,包括云管控模块和云存储模块,其中,
所述云管控模块,用于:
获取来自云应用模块的云应用配置请求;
基于所述云应用配置请求中的ID信息,指示所述云存储模块查找与所述ID信息相对应的云应用配置信息;及
将所述云存储模块查找到的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提供给所述云应用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启动所述云应用,
所述云存储模块,用于:
基于来自所述云管控模块的指示,查找并发送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云应用模块,所述云应用模块基于用户在云应用客户端的启动云应用指令分配或建立并且用于向所述云管控模块发送云应用配置请求,并且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云管控模块下发的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启动所述云应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云应用服务端模块,所述基于用户的云应用客户端开启指令生成并且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用户的云应用客户端的启动云应用指令,并通知应用服务器分配或建立的所述云应用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云应用服务端模块用于:
从所述云应用客户端开启指令中获取指示用户身份的所述ID信息;
基于所述ID信息,从所述云管控模块获取云应用列表;
将包含所述云应用列表的页面发送给所述云应用客户端,并且
通知应用服务器分配或建立的所述云应用模块包括:
基于所述启动云应用指令中包含的应用所属操作系统类型,通知运行相应操作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分配或建立的所述云应用模块,并向所述云应用模块提供所述ID信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云管控模块用于:
判定所述云应用模块是新添加的云应用;
为所述新添加的云应用生成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以及
为所述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在所述云存储模块上分配存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云管控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云应用模块响应于所述用户在客户端的云应用界面内的操作生成的更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以及
将所述更新的云应用配置文件提供给所述云存储模块用于存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云存储模块包括跨域分布的多个云存储模块,并且所述云管控模块用于:
响应于用户的客户端跨域登录,将云应用配置信息同步至跨域分布的至少两个云存储模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云存储模块中包括中心云存储模块,并且所述中心云存储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的更新;以及
将更新的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同步至其他云存储模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云管控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云应用模块响应于所述用户在客户端的云应用界面内的操作生成的应用生成文件;以及
将所述云存储模块中划分空间用于所述应用生成文件的存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云桌面服务端模块,所述云桌面服务端模块基于用户的云应用客户端开启指令生成的并且用于:
向所述云管控模块发送所述云桌面服务端下包含的多个云应用的云应用配置请求;以及
从所述云管控模块获取所述多个云应用配置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云应用服务端模块接收来自用户的云应用客户端开启指令,并将云应用开启信息重定向至所述云管控模块,以在所述云管控模块的控制下从所述云存储模块获取所述云应用配置信息。
12.一种云应用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来自用户的云应用启动指令;
将所述云应用启动指令连同用户ID发送至云应用服务端;以及
接收基于应用配置文件生成的云应用的应用页面,其中,所述应用配置文件基于所述云应用服务端发送的所述用户ID由云管控模块从云存储模块获取。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云应用的应用界面中的操作;
基于所述操作获取云应用配置更新信息;以及
将所述云应用配置更新信息发送给所述云应用服务端,用于所述应用配置文件的更新。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新添加云应用的指令;
基于所述指令通知所述云应用服务端,用于在云端添加与所述新添加云应用相对应的应用配置文件。
CN202210317415.6A 2022-03-29 2022-03-29 云应用处理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49791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7415.6A CN114979114B (zh) 2022-03-29 2022-03-29 云应用处理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7415.6A CN114979114B (zh) 2022-03-29 2022-03-29 云应用处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9114A true CN114979114A (zh) 2022-08-30
CN114979114B CN114979114B (zh) 2023-12-08

Family

ID=82976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17415.6A Active CN114979114B (zh) 2022-03-29 2022-03-29 云应用处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91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6588A (zh) * 2022-11-21 2023-01-06 北京海誉动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云应用更新的方法与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40656A1 (en) * 2010-08-26 2014-02-06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loud deployment configuration of an application
US20140095929A1 (en) * 2012-10-02 2014-04-03 Nextbit Systems Inc. Interface for resolving synchronization conflicts of application states
CN106330996A (zh) * 2015-06-19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桌面漫游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53091A (zh) * 2015-10-16 2018-07-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私有云桌面系统及其实现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43907A (zh) * 2018-10-19 2019-02-15 南京机敏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kvm桌面云设置的配置和恢复方法及虚拟机、系统
CN109960551A (zh) * 2017-12-26 2019-07-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云桌面服务方法、平台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04622A (zh) * 2020-08-31 2020-12-18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云应用启动方法、服务器、云设备及云端通信系统
CN113893524A (zh) * 2021-08-04 2022-01-07 广州简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云应用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40656A1 (en) * 2010-08-26 2014-02-06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loud deployment configuration of an application
US20140095929A1 (en) * 2012-10-02 2014-04-03 Nextbit Systems Inc. Interface for resolving synchronization conflicts of application states
CN106330996A (zh) * 2015-06-19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桌面漫游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53091A (zh) * 2015-10-16 2018-07-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私有云桌面系统及其实现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60551A (zh) * 2017-12-26 2019-07-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云桌面服务方法、平台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43907A (zh) * 2018-10-19 2019-02-15 南京机敏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kvm桌面云设置的配置和恢复方法及虚拟机、系统
CN112104622A (zh) * 2020-08-31 2020-12-18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云应用启动方法、服务器、云设备及云端通信系统
CN113893524A (zh) * 2021-08-04 2022-01-07 广州简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云应用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6588A (zh) * 2022-11-21 2023-01-06 北京海誉动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云应用更新的方法与装置
CN115576588B (zh) * 2022-11-21 2023-03-10 北京海誉动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云应用更新的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9114B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21543B2 (ja) ハイブリッド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自動更新
US10216744B2 (en) Data migration to a cloud computing system
CN106933508B (zh) 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US20130227085A1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using cloud services
CN106648462B (zh) 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6817388B (zh) 虚拟机、宿主机获取数据的方法、装置及访问数据的系统
KR20130026908A (ko) 클라우드 기반 로컬 장치와 로컬 장치의 파일 읽기 및 저장 방법
CA3093681C (en) Document storage and management
US11029932B2 (en) Hydration of applications
US20180144026A1 (en) Selectively retrieving data from remote share nothing computer clusters
WO2012164617A1 (en) Data management method for nas
CN114979114B (zh) 云应用处理方法和系统
EP3269098B1 (en) Large data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through multiple mailboxes
WO2024082857A1 (zh) 数据迁移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0196683B (zh) 一种操作控制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介质
CN116339756A (zh) 一种应用程序挂载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03309A (zh) 文件挂载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996236A (zh) 融合存储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1181A (zh) 存储路径的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0101912B2 (en) Automated home memory cloud with key authenticator
KR20140032862A (ko) 통합 클라우드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WO2023246442A1 (zh) 基于个性化漫游数据的池化桌面启动方法和云桌面系统
US11709665B2 (en) Hybrid approach to performing a lazy pull of container images
US20240028371A1 (en) Application state synchronization across computing environments
WO2016070641A1 (zh) 数据的保存方法、装置及读取方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