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3508B - 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3508B
CN106933508B CN201710079666.4A CN201710079666A CN106933508B CN 106933508 B CN106933508 B CN 106933508B CN 201710079666 A CN201710079666 A CN 201710079666A CN 106933508 B CN106933508 B CN 106933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container
storage
cluster
migrated
block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796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3508A (zh
Inventor
何倩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796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35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3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3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3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3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3Management of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应用于接入存储区域网络SAN块存储的集群主机,所述集群主机搭载集群存储系统和集群文件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应用容器迁移指令时,确定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的目标节点,并从所述集群存储系统获取预先存储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将所述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至所述目标节点,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SAN块存储配置信息控制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在所述目标节点接入SAN块存储;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容器的迁移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集群的多个节点共享SAN块存储,从而保证应用容器在集群节点之间进行迁移时对应的存储数据的同步。

Description

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Docker(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可以轻松的为任何应用创建一个轻量级的、可移植的、自给自足的容器)容器的广泛应用,对Docker容器中运行的应用的数据存储也有了更多的需求。
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是一种为存储而建立的专用网络,其通过光纤通道交换机连接存储阵列和服务器主机,形成了一个专用的存储网络,实现了块存储的网络化。由于SAN存储具有很好的传输速率和扩展性能,因此非常适合应用在Docker上来实现应用数据的持久化,但目前的SAN存储有很大的缺陷:
1)多个节点同时接入SAN的时候,多个节点的数据不能保持同步,甚至会把存储设备写坏;
2)Docker容器从集群中的一个节点迁移到其它节点时,Docker容器对应的存储数据不能同时迁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及装置,旨在实现集群的多个节点共享SAN块存储,从而保证应用容器在集群节点之间进行迁移时对应的存储数据的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应用于接入存储区域网络SAN块存储的集群主机,所述集群主机搭载集群存储系统和集群文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接收到应用容器迁移指令时,确定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的目标节点,并从所述集群存储系统获取预先存储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
将所述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至所述目标节点,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SAN块存储配置信息控制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在所述目标节点接入SAN块存储;
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应用容器迁移指令时,确定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的目标节点,并从所述集群存储系统获取预先存储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集群主机接入SAN块存储时,通过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对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对应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保存至所述集群存储系统。
可选地,所述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的步骤包括:
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存储卷;
将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将挂载至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的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应用容器的数据访问指令时,根据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访问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SAN块存储。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容器的迁移装置,应用于接入存储区域网络SAN块存储的集群主机,所述集群主机搭载集群存储系统和集群文件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用容器迁移指令时,确定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的目标节点,并从所述集群存储系统获取预先存储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
迁移模块,用于将所述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至所述目标节点,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SAN块存储配置信息控制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在所述目标节点接入SAN块存储;
挂载模块,用于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保存模块,用于在所述集群主机接入SAN块存储时,通过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对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对应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保存至所述集群存储系统。
可选地,所述挂载模块还用于:
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存储卷;
将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可选地,所述挂载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将挂载至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的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访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用容器的数据访问指令时,根据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访问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SAN块存储。
本发明在接收到应用容器迁移指令时,确定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的目标节点,并从所述集群存储系统获取预先存储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将所述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至所述目标节点,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SAN块存储配置信息控制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在所述目标节点接入SAN块存储;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本发明集群主机通过搭载特定的集群文件系统控制读写,能够实现集群的多个节点共享SAN块存储;在应用容器从集群主机的一个节点迁移到另一个节点时,能够通过另一个节点的文件目录访问该应用容器对应的SAN块存储,即该应用容器对应的应用数据,从而保证了应用容器在集群节点之间进行迁移时对应的存储数据的同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将SAN块存储挂载至应用容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将SAN块存储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存储卷使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容器的迁移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应用容器的迁移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应用容器的迁移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该系统架构包括由若干主机节点组成的集群主机、控制集群主机进行文件读写操作的集群文件系统以及用于存储SAN块存储信息的集群存储系统,其中,集群主机接入SAN块存储,且集群主机上搭载集群存储系统和集群文件系统。
同时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在接收到应用容器迁移指令时,确定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的目标节点,并从所述集群存储系统获取预先存储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应用容器为Docker容器,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可以轻松的为任何应用创建一个轻量级的、可移植的、自给自足的容器,Docker容器可以为不同的应用程序提供一个独立的运行环境。在Docker容器中运行的应用所产生的运行数据,均可以保存在SAN块存储中,即便搭载该容器的主机宕机,也能保证应用运行的数据不丢失,从而实现应用数据的持久化。
在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由于主机节点宕机、扩容或不能满足应用程序的操作环境等因素的存在,应用容器往往需要从集群主机中的一个节点迁移到另一个节点。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当应用容器需要迁移时,可由管理人员向集群主机输入迁移指令,集群的控制器接收到应用容器迁移指令时,根据接收到的应用容器迁移指令确定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的目标节点,并从集群存储系统获取预先存储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其中,SAN块存储配置信息包括块存储名称、服务器地址以及访问服务器的账号、密码等信息。
步骤S20,将所述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至所述目标节点,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SAN块存储配置信息控制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在所述目标节点接入SAN块存储;
然后,集群的控制器根据应用容器迁移指令将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至目标节点,并根据获取到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控制集群文件系统在目标节点接入SAN块存储,之后,目标节点的主机就可以读写SAN块存储里面的数据。
步骤S30,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在目标节点接入SAN块存储后,再将接入的SAN块存储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具体地,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将SAN块存储挂载至应用容器的示意图。假设SAN块存储分为存储A和存储B,则先将存储A和存储B分别挂载至目标节点的文件目录,形成/a/b和/a/c两个目录,再进一步将/a/b和/a/c两个目录挂载到Docker容器的文件目录,形成/mnt/b和/mnt/c两个目录,这样,主机就可通过这两个目录来访问应用容器对应的SAN块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应用容器迁移指令时,确定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的目标节点,并从所述集群存储系统获取预先存储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将所述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至所述目标节点,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SAN块存储配置信息控制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在所述目标节点接入SAN块存储;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本实施例集群主机通过搭载特定的集群文件系统控制读写,能够实现集群的多个节点共享SAN块存储;在应用容器从集群主机的一个节点迁移到另一个节点时,能够通过另一个节点的文件目录访问该应用容器对应的SAN块存储,即该应用容器对应的应用数据,从而保证了应用容器在集群节点之间进行迁移时对应的存储数据的同步。
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第一实施例,在步骤S10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S40,在所述集群主机接入SAN块存储时,通过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对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对应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保存至所述集群存储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在集群主机接入SAN块存储时,首先通过集群文件系统对接入的SAN块存储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对应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保存至集群存储系统,其中,SAN块存储配置信息包括块存储名称、服务器地址以及访问服务器的账号、密码等信息;之后,各个节点在需要接入SAN块存储时,可从集群存储系统获取到SAN块存储配置信息,然后将SAN块存储配置信息中的账号、密码和管理员输入的账号、密码进行比对,若两者一致,则允许该主机节点接入SAN块存储,主机节点可以直接挂载该块存储并使用。需要说明的是,集群文件系统可以支持多个主机同时挂载和读写,对于多个节点同时访问的情况,可采用分布式锁来控制读写,从而保证读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集群主机接入SAN块存储时,通过集群文件系统对接入的SAN块存储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对应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保存至集群存储系统,能够保证节点主机方便接入SAN块存储,实现了多个主机共享SAN块存储。
进一步地,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第一实施例,所述步骤S30可以包括:
步骤S31,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存储卷;
步骤S32,将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为方便SAN块存储的管理,集群的控制器可将接入的SAN块存储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存储卷。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将SAN块存储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存储卷使用的示意图。在主机接入SAN块存储时,将SAN块存储划分为多个volume(逻辑存储卷),包括volume1、volume2和volume3,然后,可以将volume1挂载至Docker容器1的/dir1目录下,将volume3挂载至Docker容器2的/dir1目录下,将volume2挂载至Docker容器1和Docker容器3的/dir2目录下,即不同的应用容器可以使用同一个逻辑存储卷,每个逻辑存储卷也可以分配给不同的应用容器,具体实施时可进行灵活设置。此外,每个逻辑存储卷可进行单独管理,且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互相之间不受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2可以包括:
步骤S321,将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步骤S322,将挂载至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的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在划分好逻辑存储卷之后,可先将逻辑存储卷挂载至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即主机的文件目录,再进一步将挂载至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的逻辑存储卷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由此完成应用容器的迁移,同时,在完成应用容器的迁移之后,原主机节点可以移除不再使用的块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接入主机节点的SAN块存储划分为多个逻辑存储卷,可以方便主机对SAN块存储的管理,充分利用SAN块存储资源。
进一步地,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各实施例,所述步骤S30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S50,在接收到应用容器的数据访问指令时,根据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访问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SAN块存储。
可以理解的是,在多个主机节点同时接入SAN块存储时,若其中一个主机节点通过数据读写修改了SAN块存储中的应用数据,则其他节点通过接入的块存储也可以访问该修改的应用数据,由此能够实现多个节点应用数据的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主机在接收到应用容器的数据访问指令时,可根据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访问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SAN块存储,从而访问SAN块存储中的应用数据,由此,应用容器从集群主机的一个节点迁移到另一个节点时,可在目标节点通过相应的文件目录访问该应用容器对应的存储数据,从而实现了应用容器在集群节点之间进行迁移时对应的应用数据的同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容器的迁移装置。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存储区域网络SAN的系统架构示意图。该系统架构包括由若干主机节点组成的集群主机、控制集群主机进行文件读写操作的集群文件系统以及用于存储SAN块存储信息的集群存储系统,其中,集群主机接入SAN块存储,且集群主机上搭载集群存储系统和集群文件系统。
同时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应用容器的迁移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在接收到应用容器迁移指令时,确定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的目标节点,并从所述集群存储系统获取预先存储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应用容器为Docker容器,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可以轻松的为任何应用创建一个轻量级的、可移植的、自给自足的容器,Docker容器可以为不同的应用程序提供一个独立的运行环境。在Docker容器中运行的应用所产生的运行数据,均可以保存在SAN块存储中,即便搭载该容器的主机宕机,也能保证应用运行的数据不丢失,从而实现应用数据的持久化。
在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由于主机节点宕机、扩容或不能满足应用程序的操作环境等因素的存在,应用容器往往需要从集群主机中的一个节点迁移到另一个节点。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当应用容器需要迁移时,可由管理人员向集群主机输入迁移指令,获取模块10接收到应用容器迁移指令时,根据接收到的应用容器迁移指令确定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的目标节点,并从集群存储系统获取预先存储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其中,SAN块存储配置信息包括块存储名称、服务器地址以及访问服务器的账号、密码等信息。
迁移模块20,用于将所述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至所述目标节点,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SAN块存储配置信息控制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在所述目标节点接入SAN块存储;
然后,迁移模块20根据应用容器迁移指令将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至目标节点,并根据获取到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控制集群文件系统在目标节点接入SAN块存储,之后,目标节点的主机就可以读写SAN块存储里面的数据。
挂载模块30,用于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在目标节点接入SAN块存储后,挂载模块30再将接入的SAN块存储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具体地,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将SAN块存储挂载至应用容器的示意图。假设SAN块存储分为存储A和存储B,则挂载模块30先将存储A和存储B分别挂载至目标节点的文件目录,形成/a/b和/a/c两个目录,再进一步将/a/b和/a/c两个目录挂载到Docker容器的文件目录,形成/mnt/b和/mnt/c两个目录,这样,主机就可通过这两个目录来访问应用容器对应的SAN块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在接收到应用容器迁移指令时,确定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的目标节点,并从所述集群存储系统获取预先存储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迁移模块20将所述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至所述目标节点,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SAN块存储配置信息控制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在所述目标节点接入SAN块存储;挂载模块30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本实施例集群主机通过搭载特定的集群文件系统控制读写,能够实现集群的多个节点共享SAN块存储;在应用容器从集群主机的一个节点迁移到另一个节点时,能够通过另一个节点的文件目录访问该应用容器对应的SAN块存储,即该应用容器对应的应用数据,从而保证了应用容器在集群节点之间进行迁移时对应的存储数据的同步。
进一步地,参照图9,图9为本发明应用容器的迁移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基于上述应用容器的迁移装置第一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保存模块40,用于在所述集群主机接入SAN块存储时,通过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对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对应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保存至所述集群存储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在集群主机接入SAN块存储时,保存模块40首先通过集群文件系统对接入的SAN块存储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对应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保存至集群存储系统,其中,SAN块存储配置信息包括块存储名称、服务器地址以及访问服务器的账号、密码等信息;之后,各个节点在需要接入SAN块存储时,可从集群存储系统获取到SAN块存储配置信息,然后将SAN块存储配置信息中的账号、密码和管理员输入的账号、密码进行比对,若两者一致,则允许该主机节点接入SAN块存储,主机节点可以直接挂载该块存储并使用。需要说明的是,集群文件系统可以支持多个主机同时挂载和读写,对于多个节点同时访问的情况,可采用分布式锁来控制读写,从而保证读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集群主机接入SAN块存储时,通过集群文件系统对接入的SAN块存储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对应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保存至集群存储系统,能够保证节点主机方便接入SAN块存储,实现了多个主机共享SAN块存储。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应用容器的迁移装置第一实施例,所述挂载模块30还用于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存储卷;将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为方便SAN块存储的管理,挂载模块30可将接入的SAN块存储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存储卷。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将SAN块存储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存储卷使用的示意图。在主机接入SAN块存储时,将SAN块存储划分为多个volume(逻辑存储卷),包括volume1、volume2和volume3,然后,可以将volume1挂载至Docker容器1的/dir1目录下,将volume3挂载至Docker容器2的/dir1目录下,将volume2挂载至Docker容器1和Docker容器3的/dir2目录下,即不同的应用容器可以使用同一个逻辑存储卷,每个逻辑存储卷也可以分配给不同的应用容器,具体实施时可进行灵活设置。此外,每个逻辑存储卷可进行单独管理,且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互相之间不受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挂载模块30还用于将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将挂载至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的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在划分好逻辑存储卷之后,挂载模块30可先将逻辑存储卷挂载至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即主机的文件目录,再进一步将挂载至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的逻辑存储卷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由此完成应用容器的迁移,同时,在完成应用容器的迁移之后,原主机节点可以移除不再使用的块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接入主机节点的SAN块存储划分为多个逻辑存储卷,可以方便主机对SAN块存储的管理,充分利用SAN块存储资源。
进一步地,参照图10,图10为本发明应用容器的迁移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基于上述应用容器的迁移装置各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访问模块50,用于在接收到应用容器的数据访问指令时,根据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访问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SAN块存储。
可以理解的是,在多个主机节点同时接入SAN块存储时,若其中一个主机节点通过数据读写修改了SAN块存储中的应用数据,则其他节点通过接入的块存储也可以访问该修改的应用数据,由此能够实现多个节点应用数据的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访问模块50在接收到应用容器的数据访问指令时,可根据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访问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SAN块存储,从而访问SAN块存储中的应用数据,由此,应用容器从集群主机的一个节点迁移到另一个节点时,可在目标节点通过相应的文件目录访问该应用容器对应的存储数据,从而实现了应用容器在集群节点之间进行迁移时对应的应用数据的同步。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存储区域网络SAN块存储的集群主机,所述集群主机搭载集群存储系统和集群文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接收到应用容器迁移指令时,确定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的目标节点,并从所述集群存储系统获取预先存储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应用容器用于为不同的应用程序提供一个独立的运行环境,所述SAN块存储配置信息包括:访问服务器的账号、密码;
将所述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至所述目标节点,并根据比对管理员输入的账号、密码与所述访问服务器的账号、密码,控制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在所述目标节点接入SAN块存储;
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在接收到应用容器的数据访问指令时,根据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访问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SAN块存储;
在所述在接收到应用容器迁移指令时,确定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的目标节点,并从所述集群存储系统获取预先存储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集群主机接入SAN块存储时,通过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对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对应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保存至所述集群存储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的步骤包括:
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存储卷;
将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将挂载至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的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4.一种应用容器的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存储区域网络SAN块存储的集群主机,所述集群主机搭载集群存储系统和集群文件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用容器迁移指令时,确定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的目标节点,并从所述集群存储系统获取预先存储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应用容器用于为不同的应用程序提供一个独立的运行环境,所述SAN块存储配置信息包括:访问服务器的账号、密码;
迁移模块,用于将所述待迁移应用容器迁移至所述目标节点,并根据比对管理员输入的账号、密码与所述访问服务器的账号、密码,控制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在所述目标节点接入SAN块存储;
挂载模块,用于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访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用容器的数据访问指令时,根据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访问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SAN块存储;
保存模块,用于在所述集群主机接入SAN块存储时,通过所述集群文件系统对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对应的SAN块存储配置信息保存至所述集群存储系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模块还用于:
将接入的所述SAN块存储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存储卷;
将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将挂载至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件目录中的所述逻辑存储卷挂载至所述迁移后的应用容器对应的文件目录中。
CN201710079666.4A 2017-02-14 2017-02-14 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933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9666.4A CN106933508B (zh) 2017-02-14 2017-02-14 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9666.4A CN106933508B (zh) 2017-02-14 2017-02-14 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3508A CN106933508A (zh) 2017-07-07
CN106933508B true CN106933508B (zh) 2020-05-12

Family

ID=59423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9666.4A Active CN106933508B (zh) 2017-02-14 2017-02-14 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35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8136A (zh) * 2018-05-30 2018-11-20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服务集群的共享存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5782A (zh) * 2017-07-26 2017-12-26 北京天云融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ocker环境下容器跨主机迁移的实现方法
CN107526626B (zh) * 2017-08-24 2020-12-01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CRIU的Docker容器热迁移方法及系统
CN107391318A (zh) * 2017-09-18 2017-11-2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数据持久化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7728947A (zh) * 2017-10-13 2018-02-2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冷迁移方法与系统
CN108762882B (zh) * 2018-04-02 2021-12-21 杭州朗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Docker容器的迁移方法、迁移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09189334B (zh) * 2018-08-16 2022-06-07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网络服务平台及其扩容方法、存储介质
CN110311979B (zh) * 2019-07-03 2022-05-1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mec服务器的任务迁移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851082B (zh) * 2019-11-08 2023-09-19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容器对接光纤网络存储的方法
CN110989929A (zh) * 2019-11-22 2020-04-10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on服务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06606A (zh) * 2020-11-23 2021-03-1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中容器的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050890A (zh) * 2021-03-26 2021-06-29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13961319B (zh) * 2021-08-13 2023-11-07 抖音视界有限公司 作业热迁移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2081A (zh) * 2021-09-10 2021-12-0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分布式任务迁移方法及分布式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2822A (zh) * 2013-07-26 2013-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操作非易失性内存和数据操作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5760212A (zh) * 2016-02-02 2016-07-13 贵州大学 一种基于容器的数据重分布方法及装置
CN105760480A (zh) * 2016-02-15 2016-07-13 深圳市中博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文件系统的分布算法
CN105955805A (zh) * 2015-12-28 2016-09-2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容器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2822A (zh) * 2013-07-26 2013-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操作非易失性内存和数据操作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5955805A (zh) * 2015-12-28 2016-09-2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容器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60212A (zh) * 2016-02-02 2016-07-13 贵州大学 一种基于容器的数据重分布方法及装置
CN105760480A (zh) * 2016-02-15 2016-07-13 深圳市中博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文件系统的分布算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8136A (zh) * 2018-05-30 2018-11-20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服务集群的共享存储方法
CN108848136B (zh) * 2018-05-30 2021-08-10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服务集群的共享存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3508A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3508B (zh) 应用容器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US7912051B1 (en) Techniques for port virtualization
US899683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storage to a shared file system in a storage area network
US7962672B1 (en) Techniques for data storage configuration
US20130124674A1 (en) Computer system and data migration method
US2005023496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upply of digital content
EP3432132B1 (en) Data storage method and device
US20230325221A1 (en) Hot Growing A Cloud Hosted Block Device
JP2009237826A (ja)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ボリューム管理方法
US9122689B1 (en) Recovering performance of a file system post-migration
CN108874305A (zh) 用于存储区域网络(san)设备的对象覆盖
CN110633046A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存储方法、装置、存储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838768B2 (en) Computer system and disk sharing method used thereby
US9648103B2 (en) Non-uniform file access in a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US9319350B2 (en) Virtual address for virtual port
US10831794B2 (en) Dynamic alternate keys for use in file systems utilizing a keyed index
US85047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object-based tiers
CN105264497B (zh)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及文件系统
US7434022B1 (en) Distributed workflow techniques
US7831623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storing device information
CN105549912A (zh) 同时包含多种类操作系统的服务器集群的存储方法
CN106790521B (zh) 采用基于ftp的节点设备进行分布式组网的系统及方法
US10929168B2 (en) Enhanced data storage and versioning of virtual nodes in a data processing environment
US10983819B2 (en) Dynamic provisioning and delivery of virtual applications
US10209923B2 (en) Coalescing configuration engine, coalescing configuration tool and file system for storag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