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8439B - 一种误码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误码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8439B
CN114978439B CN202210555651.1A CN202210555651A CN114978439B CN 114978439 B CN114978439 B CN 114978439B CN 202210555651 A CN202210555651 A CN 202210555651A CN 114978439 B CN114978439 B CN 1149784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rror code
box
tested
plate
but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556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78439A (zh
Inventor
邓仁辉
周晓峰
廉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anxun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anxun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anxun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anxun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556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8439B/zh
Priority to CN202310846107.7A priority patent/CN1167605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8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8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78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84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10/07953Monitoring or measuring OSNR, BER or Q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误码测试装置,属于误码仪技术领域。该误码测试装置包括误码仪;被测器件线路板,与所述误码仪形成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误码仪连接时通信连接,所述被测器件线路板设有用于插接待测光模块的接口;以及压接盒,与所述误码仪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接盒内设有与所述被测器件线路板上的所有所述待测光模块对应的压接结构和温控结构,所述温控结构用于对所述待测光模块进行温度控制,所述压接结构用于将所述待测光模块压接在所述温控结构上。本发明的误码测试装置能够提高生产换线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误码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误码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误码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光模块测试中,误码仪、DUT线路板(被测器件线路板)的测试端,以及温度单元多数为互相独立的系统,整套测试环境占用空间大。
在测试不同种类的光模块时,需要专业的人员拆卸改装DUT测试端的系统,拆装费时费力,产线换线的时效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误码测试装置,能够提高生产换线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的一个目的是要避免待测光模块在低温测试时所产生的凝露问题。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一个目的是要降低成本。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误码测试装置,包括:
误码仪;
被测器件线路板,与所述误码仪形成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误码仪连接时通信连接,所述被测器件线路板设有用于插接待测光模块的接口;以及
压接盒,与所述误码仪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接盒内设有与所述被测器件线路板上的所有所述待测光模块对应的压接结构和温控结构,所述温控结构用于对所述待测光模块进行温度控制,所述压接结构用于将所述待测光模块压接在所述温控结构上。
可选地,所述被测器件线路板上设有插接式的射频连接器,所述射频连接器处设有定位杆,所述误码仪设有与所述被测线路板通信连接的误码仪芯片,所述误码仪芯片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射频连接器相连的信号连接器,所述信号连接器设有与所述定位杆匹配的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压接盒还连接有与所述压接盒内部连通的气管接头,以便向所述压接盒内通入干燥的空气。
可选地,所述误码仪面向所述压接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托盘,所述托盘朝向所述压接盒延伸,所述压接盒与所述托盘形成沿所述托盘的延伸方向的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托盘包括水平布置的底板和两个位于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侧板,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压接盒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误码仪包括第一对接板,所述压接盒包括第二对接板,所述第一对接板和所述第二对接板均与所述托盘的滑动方向垂直且在所述压接盒与所述误码仪装配时贴合,所述第一对接板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第二对接板上设有与每一所述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以便定位所述压接盒和所述误码仪。
可选地,所述定位孔靠近所述第一对接板的一侧呈开口变大的喇叭状。
可选地,所述压接盒与所述误码仪之间还设有锁止装置,以便在所述压接盒与所述误码仪装配后锁定二者。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接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管接头,所述第二对接板设有第一连接孔,用于穿过所述第一气管接头,以便向所述压接盒内通入干燥的空气。
可选地,所述压接结构包括气缸和推板,所述推板用于在所述气缸的驱动下压接所述待测光模块;
所述第一对接板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管接头,所述第二对接板设有第二连接孔,用于穿过所述第二气管接头,用于向所述气缸输送气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压接功能和温控功能集成到一个独立的压接盒内,通过将被测器件线路板和压接盒均设置成与误码仪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在需要对不同种类的光模块进行测试时,只需要相应地更换被测器件线路板和压接盒即可。这种方式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换线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压接盒相对较小的密闭空间内,通过设置用于通入干燥的空气的气管接头,使得压接盒内充满干燥空气,避免待测光模块在低温测试时所产生的凝露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被测器件线路板与误码仪通过射频连接器相连,可以实现二者的插拔连接,取代了现有技术中昂贵的射频线缆,因此在实现拆装方便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设置具有定位杆的射频连接器,用于匹配信号连接器上的定位孔,使得射频连接器在插拔时更容易,并且定位精度较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压接盒的底部设置托盘,使得压接盒能够在托盘上滑动,从而在误码仪上拆除或装上压接盒。通过设置两侧包括侧板的托盘,可以有效限制压接盒宽度方向上的自由度,实现压接盒的粗定位。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的配合可以实现压接盒和误码仪的精确定位。
进一步地,定位孔靠近第一对接板的一侧呈开口变大的喇叭状,例如可以在定位孔靠近第一对接板的一端设置倒角,起到导向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在将压接盒推到误码仪处时方便地卡入定位柱。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误码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误码测试装置(压接盒处于移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误码测试装置(隐去压接盒部分壳体)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误码测试装置的被测器件线路板与误码仪芯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误码测试装置的被测器件线路板与误码仪芯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误码测试装置在定位柱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误码测试装置、10-误码仪、11-第一对接板、12-误码仪芯片、121-信号连接器、122-插槽、123-定位孔、13-定位柱、14-第一气管接头、15-第二气管接头、20-被测器件线路板、21-射频连接器、211-金手指、212-定位杆、30-压接盒、31-压接结构、32-温控结构、33-第二对接板、331-定位孔、34-冷却液管道、40-托盘、41-底板、42-侧板、50-锁止装置、200-待测光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误码测试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误码测试装置100(压接盒30处于移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误码测试装置100(隐去压接盒30部分壳体)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中,误码测试装置100包括误码仪10、被测器件线路板20(DUT线路板,参见图2)和压接盒30。误码仪10为测试误码率的仪器。被测器件线路板20与误码仪10形成可拆卸连接且与误码仪10连接时通信连接,被测器件线路板20设有用于插接待测光模块200的接口。压接盒30与误码仪10形成可拆卸连接,压接盒30内设有与被测器件线路板20上的所有待测光模块200对应的压接结构31和温控结构32(参见图3),温控结构32用于对待测光模块200进行温度控制,压接结构31用于将待测光模块200压接在温控结构32上。一般地,温控结构32包括热沉、半导体制冷片和水冷模块,压接结构31包括多个压接头,位于各个待测光模块200上方,在动力源(气压或液压)的作用下将待测光模块200压紧在热沉上,半导体制冷片通过热沉进行热传导,控制待测光模块200的升降温,水冷模块用于为半导体制冷片散热。
本实施例将压接功能和温控功能集成到一个独立的压接盒30内,通过将被测器件线路板20和压接盒30均设置成与误码仪10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在需要对不同种类的光模块进行测试时,只需要相应地更换被测器件线路板20和压接盒30即可。这种方式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换线的效率。
另外,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光模块进行升降温,现有技术中光模块的压接部分的冷凝问题较为繁杂或索性不做处理。而本申请通过设置独立的压接盒30后就能很好地解决冷凝问题。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误码测试装置100的被测器件线路板20与误码仪芯片12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中示出了被测器件线路板20与误码仪10内的误码仪芯片12的连接,本实施例中,被测器件线路板20上设有射频连接器21,用于实现误码仪10与被测器件线路板20的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将被测器件线路板20与误码仪10通过射频连接器相连,可以实现二者的插拔连接,取代了现有技术中昂贵的射频线缆,因此在实现拆装方便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常规设计是通过多组射频连接器例如SMA/SMP,通过高频同轴转接杆或高频同轴线缆的方式实现被测器件线路板20与误码仪芯片12之间的高频信号传输。采用多组高频同轴连接杆的方式成本较高频线缆成本上有优势,也可以达到小型化设计的目的,但是当采用多组高频同轴连接杆连接时,对被测器件线路板20与误码仪芯片12的射频连接器的焊接精度要求较高,否则容易出现偏位无法插到底的情况影响信号传输。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误码测试装置100的被测器件线路板20与误码仪芯片1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一个实施例中,射频连接器21是插接式的,误码仪芯片12上设有用于与射频连接器21相连的信号连接器121,射频连接器21设有凸起的金手指211,信号连接器121处设有与金手指211对接的插槽122。进一步地,射频连接器21处设有定位杆212,信号连接器121设有与定位杆212匹配的定位孔123。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具有定位杆212的射频连接器21,用于匹配信号连接器121上的定位孔123,使得射频连接器21在插拔时更容易,并且定位精度较高。
为了更好地显示压接盒30内部的部件,图3中隐去了压接盒30的上部壳体和前部壳体。一个实施例中,压接盒30还连接有与压接盒30内部连通的气管接头,如图3中的第一气管接头14,以便向压接盒30内通入干燥的空气。
本实施例在压接盒30相对较小的密闭空间内,通过设置用于通入干燥的空气的气管接头,使得压接盒30内充满干燥空气,避免待测光模块200在低温测试时所产生的凝露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压接盒30还连接有冷却液管道34,冷却液管道34与温控模块相连,以便向温控模块通入冷却液。冷却液管道34的外部一般包裹有保温棉。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误码仪10面向压接盒30的一侧固定连接托盘40,托盘40朝向压接盒30延伸,压接盒30与托盘40形成沿托盘40的延伸方向的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托盘40包括水平布置的底板41和两个位于底板4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侧板42,底板41和两个侧板42共同形成用于容纳压接盒30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压接盒30的底部设置托盘40,使得压接盒30能够在托盘40上滑动,从而在误码仪10上拆除或装上压接盒30。通过设置两侧包括侧板42的托盘40,可以有效限制压接盒30宽度方向上的自由度,实现压接盒30的粗定位。
如图2所示,误码仪10包括第一对接板11,压接盒30包括第二对接板33,第一对接板11和第二对接板33均与托盘40的滑动方向垂直且在压接盒30与误码仪10装配时贴合。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对接板11设有多个定位柱13,第二对接板33上设有与每一定位柱13匹配的定位孔331,以便定位压接盒30和误码仪10。
本实施例通过定位孔331和定位柱13的配合可以实现压接盒30和误码仪10的精确定位。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误码测试装置100在定位柱13处的剖视图。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定位孔331靠近第一对接板11的一侧呈开口变大的喇叭状,例如可以在定位孔331靠近第一对接板11的一端设置倒角,起到导向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在将压接盒30推到误码仪10处时方便地卡入定位柱13。
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中,压接盒30与误码仪10之间还设有锁止装置50,以便在压接盒30与误码仪10装配后锁定二者。这里的锁止装置50可以采用搭扣的形式。
如图3所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对接板11还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管接头14,第二对接板33还设有第一连接孔,用于穿过第一气管接头14,以便向压接盒30内通入干燥的空气。如图4,可以设置两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便在压接盒30的左右两侧同时吹干燥的空气。
进一步的一个实施例中,压接结构31包括气缸和推板,推板用于在气缸的驱动下压接待测光模块200。第一对接板11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管接头15,第二对接板33还设有第二连接孔,用于安装第二气管接头15,用于向气缸输送气体。
具体地,可以将干燥空气的气源连接气管,气管穿到误码仪10内部,再通过电磁阀组分为两路,一路为通过第二气管接头15向气缸提供气压,另一路再分成两路通过两个第一气管接头14在压接盒30的左右两侧吹干燥空气,使得压接盒30内部充满干燥空气,且压接盒30内部压强略大于外部压强。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5)

1.一种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误码仪;
被测器件线路板,与所述误码仪形成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误码仪连接时通信连接,所述被测器件线路板设有用于插接待测光模块的接口;以及
压接盒,与所述误码仪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接盒内设有与所述被测器件线路板上的所有所述待测光模块对应的压接结构和温控结构,所述温控结构用于对所述待测光模块进行温度控制,所述压接结构用于将所述待测光模块压接在所述温控结构上;
所述被测器件线路板上设有插接式的射频连接器,所述射频连接器处设有定位杆,所述误码仪设有与所述被测线路板通信连接的误码仪芯片,所述误码仪芯片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射频连接器相连的信号连接器,所述信号连接器设有与所述定位杆匹配的定位孔;
所述误码仪包括第一对接板,所述压接盒包括第二对接板,所述第一对接板和所述第二对接板在所述压接盒与所述误码仪装配时贴合;
所述第一对接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管接头,所述第二对接板设有第一连接孔,用于穿过所述第一气管接头,以便向所述压接盒内通入干燥的空气;
所述压接结构包括气缸和推板,所述推板用于在所述气缸的驱动下压接所述待测光模块;
所述第一对接板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管接头,所述第二对接板设有第二连接孔,用于穿过所述第二气管接头,用于向所述气缸输送气体;
所述第一对接板和所述第二对接板均与所述托盘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对接板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第二对接板上设有与每一所述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以便定位所述压接盒和所述误码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误码仪面向所述压接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托盘,所述托盘朝向所述压接盒延伸,所述压接盒与所述托盘形成沿所述托盘的延伸方向的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包括水平布置的底板和两个位于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侧板,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压接盒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每一所述定位柱匹配的所述定位孔靠近所述第一对接板的一侧呈开口变大的喇叭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误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接盒与所述误码仪之间还设有锁止装置,以便在所述压接盒与所述误码仪装配后锁定二者。
CN202210555651.1A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误码测试装置 Active CN1149784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5651.1A CN114978439B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误码测试装置
CN202310846107.7A CN116760514A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误码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5651.1A CN114978439B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误码测试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46107.7A Division CN116760514A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误码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8439A CN114978439A (zh) 2022-08-30
CN114978439B true CN114978439B (zh) 2023-08-01

Family

ID=829854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46107.7A Pending CN116760514A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误码测试装置
CN202210555651.1A Active CN114978439B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误码测试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46107.7A Pending CN116760514A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误码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676051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3619A (zh) * 2022-10-14 2022-11-11 武汉普赛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的温度测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508942U (zh) * 2018-08-31 2019-02-15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400Gbit/s CFP8光收发模块的测试板及测试装置
CN209930262U9 (zh) * 2019-05-07 2020-02-18 苏州联讯仪器有限公司 多功能高速并行的光模块性能测试系统
CN111551839B (zh) * 2020-04-23 2022-09-23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存储器高低温老化测试设备
CN111800191A (zh) * 2020-06-09 2020-10-20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光模块调测装置、调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401043B (zh) * 2021-12-27 2023-04-14 苏州联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误码测试装置
CN116276716A (zh) * 2022-05-18 2023-06-23 苏州联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光模块测试用的夹紧装置、压接盒及误码测试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8439A (zh) 2022-08-30
CN116760514A (zh) 2023-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78439B (zh) 一种误码测试装置
US6347963B1 (en) Interchangeable backplane interface connection panel
US7670170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light pipe assembly
US5483229A (en) Input-output unit
US4813886A (en) Microwave distribution bar
US4872212A (en) Microwave main frame
KR102445256B1 (ko) 반도체 검사용 자동 검사 장비의 웨이브 인터페이스 어셈블리
US8254850B2 (en) Communication module component assemblies
CN102576048B (zh) 用于甚高频应用的具有背腔的设备接口板
US20100321880A1 (en) Modular data processing components and systems
US20150034356A1 (en) Spacer assemblies for a cable backplane system
EP0866977A1 (en) Generic interface test adapter
CN104244661A (zh) 用于电缆背板系统的间隔件
CA2912369C (en) Signal management system
KR20110082521A (ko) 검사 어댑터 구조
US8081009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testing fixture
US20050032413A1 (en) Extruded connector without channel insulating layer
US6420885B1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low-temperature semiconductor device testing
US7947388B2 (en) Battery pack for an industrial instrument in a proc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KR101997847B1 (ko) 냉각제를 이용한 반도체소자 테스트용 인터페이스 보드
US8604818B2 (en) Apparatus for contacting a T/R module with a test device
US10320134B2 (en) Connector brick for a cab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06686B2 (en) High density waveguide assembly for millimeter and 5G applications
JP2011259148A (ja) モジュール実装棚及びこれを有するアレイアンテナ装置
US20150346444A1 (en) System including a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Building 5, No. 1508, Xiangjiang Road, Suzhou High-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9

Applicant after: Suzhou Lianxun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9 Building 1, No. 1508, Xiangjiang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TELIGHT INSTRUMENT Inc.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