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8070A -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 Google Patents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8070A
CN114978070A CN202210435344.XA CN202210435344A CN114978070A CN 114978070 A CN114978070 A CN 114978070A CN 202210435344 A CN202210435344 A CN 202210435344A CN 114978070 A CN114978070 A CN 114978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power amplifier
partial coil
mode
amplify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53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原
倪建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drock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drock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drock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drock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353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80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8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80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6Push-pull amplifiers; Phase-splitter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56Modifications of input or output impedan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3F1/565Modifications of input or output impedan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indu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72Gated amplifiers, i.e. amplifiers which are rendered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by means of a control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42Networks for transforming balanced signals into unbalanced signals and vice versa, e.g. balu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45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二功率放大器和第一巴伦,所述第一巴伦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部分线圈和第二部分线圈,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巴伦的第一绕组的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连接至接地端,且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使得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使得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从而实现了不同工作模式的电路之间的复用,且还能避免处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二放大电路之间的信号泄露和干扰。

Description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射频前端技术的发展,射频前端模块已能够支持多个不同模式的信号放大需求。不同的工作模式通常具有不同的编码,调制,频率,信道和功率要,并且通常可能需要变化的放大器,匹配网络,平衡-不平衡(BALUN)转换和/或天线特性,从而导致需要占用更多的元器件。目前,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元器件复用可能导致性能显著降低,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隔离通常不完全,从而降低了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以解决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的隔离度较低的问题。
一种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二功率放大器和第一巴伦,所述第一巴伦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部分线圈和第二部分线圈,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耦合至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耦合至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连接至接地端;
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和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组成部分第一放大电路,第一放大电路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一模式,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和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组成部分第二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二模式;
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
进一步地,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开路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开路状态。
进一步地,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往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方向上的阻抗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往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一端方向上的阻抗的十倍;
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往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方向上的阻抗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往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二端方向上的阻抗的十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在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感,第一供电电源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感,第二供电电源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远大于可比较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中第一供电电源端给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供电时连接的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电感值远大于可比较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中第二供电电源端给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供电时连接的电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所述第二电感的电感值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和/或所述第二电感的电感值大于10nH。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一频段,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二频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频段大于所述第二频段,所述第一部分线圈呈现的电感量小于和所述第二部分线圈呈现的电感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为BJT管,包括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基极接收输入的第一射频输入信号,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耦合至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为BJT管,包括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基极接收输入的第二射频输入信号,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耦合至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发射极接地。
上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二功率放大器和第一巴伦,所述第一巴伦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部分线圈和第二部分线圈,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耦合至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耦合至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连接至接地端;第一放大电路包括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和所述第一部分线圈,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一模式,第二放大电路包括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和所述第二部分线圈,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二模式;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巴伦的第一绕组分为串联连接的第一部分线圈和第二部分线圈,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连接至接地端,且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使得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使得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通过一个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即可对不同工作模式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实现了不同工作模式的电路之间的复用,且还能避免了处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二放大电路之间的信号泄露和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一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另一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另一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另一电路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一电路示意图。
图中:10、第一放大电路;20、第二放大电路;M1、第一功率放大器;M2、第二功率放大器;S11、第一部分线圈;S12、第二部分线圈;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上”、“与…相邻”、“连接到”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地在其它元件或层上、与之相邻、连接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上”、“与…直接相邻”、“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然后,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器件可以另外地取向(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及步骤,以便阐释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M1、第二功率放大器M2和第一巴伦B1,所述第一巴伦B1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部分线圈S11和第二部分线圈S12,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M1的输出端耦合至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M2的输出端耦合至所述第二部分线圈S1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线圈S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二端连接至接地端GND。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绕组中的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和第二部分线圈S12可以为非分离式设置,也即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和第二部分线圈S12本质上仍是一个完整的线圈,接地端GND连接至所述第一绕组的线圈上。或者,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和第二部分线圈S12也可以为分离式设置,也即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和第二部分线圈S12分别为两段相互串联连接的独立线圈,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线圈S12的第一端连接,接地端GND连接至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二端上。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的长度和所述第二部分线圈S12的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第二绕组的缠绕方式做具体限定,第二绕组的线圈可以为分离设置或者非分离式设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功率放大器M1为BJT管,包括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第一功率放大器M1的基极接收输入的第一射频输入信号,第一功率放大器M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功率放大器M1的发射极接地;第二功率放大器M2为BJT管,包括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第二功率放大器M2的基极接收输入的第二射频输入信号,第二功率放大器M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部分线圈S12的第二端,第二功率放大器M2的发射极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射频输入信号和第二射频输入信号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射频信号。例如:第一射频输入信号和第二射频输入信号可以为频段不同的信号,也可以为两个功率大小不同的信号。
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M1和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组成部分第一放大电路10,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0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一模式,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M2和所述第二部分线圈S12组成部分第二放大电路20,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二模式。
其中,第一放大电路10和第二放大电路20被配置为工作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可选地,第一放大电路10和第二放大电路20被配置工作在不同的功率模式下,例如:该功率模式可以是高功率模式(HPM)或者低功率模式(LPM)。或者,第一放大电路10和第二放大电路20被配置工作在不同的工作频段下,例如:该工作频段可以是高频段、中频段或者低频段,或者其它任意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放大电路10和第二放大电路20在连接节点处与接地端GND连接,即所述接地端GND为第一放大电路10和第二放大电路20的公共地。
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
示例性地,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0工作,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不工作。第一功率放大器M1对输入的第一射频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输出第一射频放大信号至所述第一巴伦的第一绕组的第一部分线圈S11,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与所述所述第一巴伦的第二绕组相互耦合,以将所述第一射频放大信号传输至信号输出端。由于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二端与接地端相连,且从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二端来看,此时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的阻抗值非常大以呈现高阻状态,因此,第一射频放大信号只会通过第一部分线圈以耦合至所述第二绕组,第一射频放大信号并不会泄露至第二部分线圈处,且第二放大电路20中的元器件也不会干扰或影响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0的正常工作。
示例性地,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0不工作,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工作。第二功率放大器M2对输入的第二射频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输出第二射频放大信号至所述第一巴伦的第一绕组的第二部分线圈S12,所述第二部分线圈S12与所述所述第一巴伦的第二绕组相互耦合,以将所述第二射频放大信号传输至信号输出端。由于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二端与接地端相连,且从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二端来看,此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0的阻抗值非常大以呈现高阻状态,因此,第二射频放大信号只会通过第二部分线圈以耦合至所述第二绕组,第二射频放大信号并不会泄露至第一部分线圈处,且第一放大电路10中的元器件也不会干扰或影响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的正常工作。
由此可知,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巴伦的第一绕组分为串联连接的第一部分线圈和第二部分线圈,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连接至接地端,且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使得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使得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0和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复用第一巴伦的第二绕组,从而实现通过一个第一巴伦即可对不同工作模式的射频信号进行转换处理,且可避免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信号泄露和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二功率放大器和第一巴伦,所述第一巴伦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部分线圈和第二部分线圈,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耦合至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耦合至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连接至接地端;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和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组成部分第一放大电路,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一模式,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和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组成部分第二放大电路,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二模式;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巴伦的第一绕组分为串联连接的第一部分线圈和第二部分线圈,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连接至接地端,且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使得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使得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通过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即可对不同工作模式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实现了不同工作模式的电路之间的复用,且还能避免了处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二放大电路之间的信号泄露和干扰。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开路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开路状态。
具体地,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从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二端看,当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的阻抗值无穷大时,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于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二端相当于开路,处于悬空状态,此时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开路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从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二端看,当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的阻抗值无穷大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于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二端相当于开路,处于悬空状态,此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开路状态。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下图2所示,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往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方向上的阻抗Z03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往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一端方向上的阻抗Z04的十倍;从而可以避免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未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影响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0的正常工作。
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往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方向上的阻抗Z01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往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二端方向上的阻抗Z02的十倍;从而可以避免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未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0影响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所述第二放大电路10的正常工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下图3所示,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0还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M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不但可参与第一放大电路10的阻抗匹配,还可用于阻隔第一射频放大信号中的直流电,以减小功率损耗。
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还包括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容C2不但可参与第二放大电路20的阻抗匹配,还可用于阻隔第二射频放大信号中的直流电,以减小功率损耗。
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电容C20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在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电容C10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
其中,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0工作,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不工作,若此时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的阻抗不够大呈非高阻状态,则所述第二电容C2会影响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0的阻抗匹配,因此,本申请通过使得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使得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从而保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避免所述第二电容C2对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0的阻抗匹配造成影响。
其中,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工作,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0不工作,若此时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阻抗不够大呈非高阻状态,则所述第一电容C1会影响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的阻抗匹配,因此,本申请通过使得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使得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从而保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避免所述第一电容C1对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的阻抗匹配造成影响。
可选地,可通过在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接入一个到地的电感量很大的电感,以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使得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同样地,可通过在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接入一个到地的电感量很大的电感,以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使得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优选地,该电感为无穷大的电感。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二端与接地端连接,因此本申请的第一部分线圈S11的第一端不能接入一个到地的电容,否则该电容会与第一部分线圈S11形成一个到地的环路,当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时,会影响第二放大电路的阻抗匹配。同样地,由于第二部分线圈S12的第一端与接地端连接,因此本申请的第二部分线圈S12的第二端不能接入一个到地的电容,否则该电容会与第第二部分线圈S12形成一个到地的环路,当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时,会影响第一放大电路的阻抗匹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下图4所示,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0还包括第一电感L1,第一供电电源端VCC1通过所述第一电感L1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还包括第二电感L2,第二供电电源端VCC2通过所述第二电感L2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端VCC1和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端VCC2可以为相同的供电电源端,也可以为两个不同的供电电源端。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感L1和所述第二电感L2可以通过传输线的方向实现,也可以通过电感线圈的方式实现。
其中,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远大于可比较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中第一供电电源端给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供电时连接的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电感值远大于可比较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中第二供电电源端给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供电时连接的电感。
参照下图5所示,为可比较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具体的,比较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M1、第二功率放大器M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供电电源端VCC1和第一巴伦B1,第一功率放大器M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容C1耦合至第一巴伦B1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功率放大器M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容C2耦合至第一巴伦B1的第二输入端。第一供电电源端VCC1通过第一电感L1给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M1供电,第一供电电源端VCC1通过第二电感L2给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M2供电。需要说明的是,在可比较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均为电感值较小的电感。因为电感值越大,占用面积越大,而电感值较小的第一电感L1即可将第一供电电源端的供电电源传输至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以及电感值较小的第二电感L2即可将第一供电电源端的供电电源传输至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因此,在可比较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第一供电电源端给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供电时连接的第一电感通常比较小,以及给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供电时连接第二电感通常也比较小。
本实施例通过利用第一供电电源端给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供电时连接的第一电感,以及第二供电电源端给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供电时连接的第二电感,且将第一电感的电感值和第二电感的电感值设置为较大的电感值,从而实现通过调整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电感量即可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使得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以及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使得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而不需要接入额外的电路结构,从而在避免了处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二放大电路之间的信号泄露和干扰的同时,还能节省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占用面积。
可以理解地,当第一电感L1的电感量足够大时,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当第二电感L2的电感量足够大时,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感L1的电感值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所述第二电感L2的电感值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
由于第一电感L1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因此,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只要第一电感L1的电感量足够大,就可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所述第二电感L2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因此,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只要第二电感L2的电感量足够大,就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
可以理解地,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电感量为无穷大,则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电感L1可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呈开路状态。若所述第二电感L2的电感量为无穷大,则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电感L2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呈开路状态。
优选地,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和/或所述第二电感的电感值大于10nH。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一频段,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二频段。可以理解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可实现对不同工作频段的射频信号进行传输,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为超宽频的功率放大器。
具体地,第一放大电路10和第二放大电路20被配置工作在不同的工作频段,该工作频段可以是高频段、中频段或者低频段,或者其它任意工作模式。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第一频段时,第一放大电路10工作,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不工作,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第二频段时,第一放大电路10不工作,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0工作,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本实施例通过一个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即可对不同工作频段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从而实现了不同工作频段的电路之间的复用和集成度,以及提高了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带宽,且还能避免了处于不同工作频段下的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二放大电路之间的信号泄露和干扰。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频段大于所述第二频段,所述第一部分线圈呈现的电感量小于和所述第二部分线圈呈现的电感量。
当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的工作频段大于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的工作频段时,由于所述第一部分线圈参与第一放大电路的阻抗匹配,所述第二部分线圈参与第二放大电路的阻抗匹配,为了均能实现输出端的阻抗匹配,根据感抗计算公式:ZL=jwL,其中,ZL感抗值,w为工作频率,L为电感值。在实现阻抗匹配所提供的ZL感抗值确定的前提下,第一部分线圈的电感量与第一放大电路的工作频率w1呈负相关,则第二部分线圈的电感量与第二放大电路的工作频率w2呈负相关。因此,当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的工作频段w1大于所述第二放大电路w2的工作频段时,所述第一部分线圈呈现的电感量小于和所述第二部分线圈呈现的电感量。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为BJT管,包括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基极接收输入的第一射频输入信号,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耦合至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为BJT管,包括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基极接收输入的第二射频输入信号,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耦合至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发射极接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二功率放大器和第一巴伦,所述第一巴伦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部分线圈和第二部分线圈,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耦合至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耦合至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连接至接地端;
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和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组成部分第一放大电路,第一放大电路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一模式,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和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组成部分第二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二模式;
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高阻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二端呈开路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对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的第二端呈开路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往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方向上的阻抗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往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一端方向上的阻抗的十倍;
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往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方向上的阻抗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往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二端方向上的阻抗的十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在所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在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感,第一供电电源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感,第二供电电源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远大于可比较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中第一供电电源端给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供电时连接的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电感值远大于可比较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中第二供电电源端给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供电时连接的电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所述第二电感的电感值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呈高阻状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和/或所述第二电感的电感值大于10n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一频段,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被配置为工作在第二频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大于所述第二频段,所述第一部分线圈呈现的电感量小于和所述第二部分线圈呈现的电感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为BJT管,包括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基极接收输入的第一射频输入信号,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耦合至所述第一部分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为BJT管,包括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基极接收输入的第二射频输入信号,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耦合至所述第二部分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发射极接地。
CN202210435344.XA 2022-04-24 2022-04-24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Pending CN114978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5344.XA CN114978070A (zh) 2022-04-24 2022-04-24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5344.XA CN114978070A (zh) 2022-04-24 2022-04-24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8070A true CN114978070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79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5344.XA Pending CN114978070A (zh) 2022-04-24 2022-04-24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80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6187B2 (en)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differential antenna transmit-receive switches with power combining circuitry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s
US9866178B2 (en) Radio frequency circuitr having an integrated harmonic filter and a radio frequency circuit having transistors of different threshold voltages
US10903806B2 (en) Radio frequency circuitr having an integrated harmonic filter and a radio frequency circuit having transistors of different threshold voltages
US7170465B2 (en) RF diversity antenna coupling structure
US9667206B2 (en) Linear row array integrated power combiner for RF power amplifiers
US8508299B2 (en) High-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JP4896996B2 (ja) Rf増幅装置
CN114050792A (zh) 一种新型宽带多赫蒂射频功率放大器
US20080100526A1 (en) Impedance matched passive radio frequency transmit/receive switch
US20140327483A1 (en)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power amplifier
CN110932687A (zh) 一种交流堆叠功率放大器
CN111030621A (zh) 一种用于无线终端的交流堆叠功率放大器
US20220416835A1 (en) Transceiver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hipset
US20010022534A1 (en) Power amplifier
CN114978070A (zh)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CN115913151A (zh) 射频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及射频推挽功率放大器
CN218124668U (zh) 射频前端模组
CN216904824U (zh) 功率放大电路、推挽功率放大器及射频前端模组
CN218549870U (zh) 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和射频前端模组
Ko et al. A 0.4-1.2 GHz Reconfigurable CMOS Power Amplifier for 802.11 ah/af Applications
US20220321061A1 (en) Power amplifier arrangement comprising ruthroff transformer
CN112737526A (zh) 一种双频带高效率射频功率放大器
CN118100835A (zh) 一种双频放大电路、射频收发系统及通信设备
KR20230135136A (ko) 다중 대역 전력 증폭기 회로 및 무선 주파수 트랜시버
CN115913152A (zh)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及射频前端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