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6547B - 微带线耦合器、射频模块及印刷电路板 - Google Patents

微带线耦合器、射频模块及印刷电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6547B
CN114976547B CN202210636739.6A CN202210636739A CN114976547B CN 114976547 B CN114976547 B CN 114976547B CN 202210636739 A CN202210636739 A CN 202210636739A CN 114976547 B CN114976547 B CN 1149765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transmission line
layer
microstrip line
coup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67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76547A (zh
Inventor
杜洋洋
谭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67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65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6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6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76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6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2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with two longitudinal conductors
    • H01P3/08Microstrips; Strip lines
    • H01P3/081Microstrip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01P5/16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 H01P5/18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 H01P5/184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the guides being strip lines or microstrip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Waveguid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微带线耦合器、射频模块及印刷电路板。该微带线耦合器包括:第一层,所述第一层的走线包括主传输线以及位于所述主传输线两侧的第一耦合传输线和第二耦合传输线,所述主传输线具有输入端和直通输出端,所述第一耦合传输线具有耦合输出端和第一反射端,所述第二耦合传输线具有隔离端和第二反射端;第二层,所述第二层的走线位于所述第一层的走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层的走线将所述第一反射端和所述第二反射端连接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层的走线包括主传输线及位于主传输线两侧的耦合传输线,利用第二层的走线将耦合输出端和隔离端依次连通,有助于改善耦合平坦度的性能,减小微带线耦合器的长度尺寸,适应微型化的要求。

Description

微带线耦合器、射频模块及印刷电路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并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微带线耦合器、射频模块及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耦合器广泛应用在射频系统、微波系统中,进行信号功率分配、合成、功率取样与检测等。微带线耦合器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耦合器,通常在印刷电路板上实现。现有的微带线耦合器尺寸较大,不利于微型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带线耦合器、射频模块及印刷电路板,下面对本申请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微带线耦合器,包括:第一层,所述第一层的走线包括主传输线以及位于所述主传输线两侧的第一耦合传输线和第二耦合传输线,所述主传输线具有输入端和直通输出端,所述第一耦合传输线具有耦合输出端和第一反射端,所述第二耦合传输线具有隔离端和第二反射端;第二层,所述第二层的走线位于所述第一层的走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层的走线将所述第一反射端和所述第二反射端连接在一起。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射频模块,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微带线耦合器。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微带线耦合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层的走线包括主传输线及位于主传输线两侧的耦合传输线,利用第二层的走线将耦合输出端和隔离端依次连通,有助于改善耦合平坦度的性能,减小微带线耦合器的长度尺寸,适应微型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一种仿真模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一种仿真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带线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第一层走线的示例图。
图6是图4中第二层走线的示例图。
图7是图4所示的一种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三维结构示例图。
图8是图1所示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耦合性能的示意图。
图9是图4所示的一种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耦合性能的示意图。
图10是图4所示的第二层走线的另一种示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的增益频率变化曲线的示意图。
图13是图4所示的另一种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耦合性能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模块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耦合器广泛应用在无线通信设备的射频系统、微波系统中,进行信号功率分配、合成、隔离、功率取样与检测等。典型的耦合器实质上是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将信号分成功率成特定比例的两个输出信号的四端口器件,同样,反过来使用就有功率合成的效果。耦合器的种类较多,各有特点,耦合器可以包括定向耦合器和双向耦合器。耦合线耦合器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耦合器,包括微带线耦合器和带状性耦合器。
微带线耦合器是微波测量和其它微波系统中常见的微波和毫米波器件。微带线耦合器也是一种有方向性的微波功率分配器,又可以分为微带线定向耦合器和微带线双向耦合器。
微带线定向耦合器一般由两条平行放置、彼此靠近的微带线构成,通常在印刷电路板上实现。微带线的一面是基材层,另一面是空气层,空气的介电常数低,因此速度很快,利于传递对速度要求高的信号,例如差分线,同时抗干扰比较强。
图1是一种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结构如下。
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由两条微带线耦合组成,在此,为方便描述起见,两条微带线分别称之为主传输线110和耦合传输线120。第一条微带线为主传输线110,也称为主信号线,从端口1输入,从端口2输出。第二条微带线是耦合传输线120,也称为耦合信号线,端口3耦合输出端,端口4为隔离端。当从端口1输入信号通过主信号线到达端口2的过程中,由于电磁感应现象,耦合传输线120会产生耦合信号,从端口3和端口4输出,隔离端口在理想情况下无输出。
微带线的全称为耦合微带线传输线,简称为耦合微带线,或称为微带耦合线。耦合器通过中间的平行线构成,形成耦合区,平行线的长度通常为1/4波长。
耦合器的重要参数包括耦合度、隔离度和方向度等。其中,耦合度(coupling,C)是指端口3的输出功率与端口1的输入功率的比值,单位用dB表示,比如-25dB,一般称为25dB耦合度。类似的,隔离度(isolation,I)是端口4的输出功率与端口1的输入功率的比值,比如-40dB,一般称为40dB隔离度。方向度(direction,D)为耦合度与隔离度的差值,即D=C-I。
图2是一种仿真软件中微带耦合线的模型。结合图2,对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结构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中间部分是基材,可以是PCB板的基材,也可以是芯片基材。其中基材的厚度为H,基材的介电常数为Er。基材上面是两条平行的微带线,微带耦合线的长度为L,耦合缝隙为S,每一条微带线的宽度为W,厚度为T。基材下方为接地板。图2模型的适用范围为:0.01×H≤W≤100.0×H,0.1×H≤S≤10.0×H,1≤Er≤18,T≥0, 耦合器是通过中间的长度为1/4波长的平行线构成。
设计一个微带线定向耦合器,一般可以通过仿真软件初步计算出耦合线长度,比如在移动通信的中频段(middle band,MB)1.7-2.2GHz下,对应的耦合长度约为21mm。再通过软件进一步仿真得到耦合缝隙,宽度大小。
图3是一种仿真的耦合器原理图。如图3所示,微带线的宽度W为0.08mm,耦合缝隙S为0.14mm,对应的耦合长度约为21mm,即主信号线和耦合信号线的长度均为21mm。也即约为1/4个波长,以便保持耦合度的频率响应平直,即频率响应的平坦度指标稳定良好。在频率1.7GHz-2.2GHz范围内,仿真结果为耦合度-25dB,带内平坦度在0.5dB以内,隔离度在-24.8dB到-27dB之间。可以计算得出方向度D=-0.7dB到2dB内,方向度很差。
微带线耦合器多为狭长型,设计要求长度约为1/4个波长,长度较长,占用较大的空间,在无线通信设备中布局不便,不利于满足微型化的要求,无法在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上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微带线耦合器。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带线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微带线耦合器包括第一层410和第二层420。
在第一层410内,第一层的走线可以通过PCB走线实现。第一层的走线包括主传输线411、分别位于主传输线411两侧的第一耦合传输线412和第二耦合传输线413。第一耦合传输线412可以位于主传输线411左侧和第二耦合传输线413位于主传输线411右侧,或第一耦合传输线412可以位于主传输线411右侧,并不作限定。主传输线411具有输入端1和直通输出端2,射频信号接入主传输线411的输入端1后,可以传输至直通输出端2并输出。
第一耦合传输线412具有耦合输出端3和第一反射端6,第二耦合传输线413具有隔离端4和第二反射端5,隔离端也称为隔离输出端。当信号在主传输线411中通过时,由于空间的电场效应和磁场效应,第一耦合传输线412会产生耦合信号,耦合输出端3可以输出耦合信号,以供检测使用等。耦合输出端3与输入端1在同一侧,可以组成微带线定向耦合器,微带线定向耦合器也是一种反向定向耦合器。当信号在主传输线411中通过时,第二耦合传输线413也会产生耦合信号。
耦合微带线的结构有不对称和对称两种。两条微带线的尺寸完全相同的是对称耦合微带线,尺寸不相同的是不对称耦合微带线。主传输线411可以与第一耦合传输线412的宽度尺寸相同,也可以不同。主传输线411可以与第二耦合传输线413的宽度尺寸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耦合传输线412与主传输线411的缝隙(或间距)可以与第二耦合传输线413与主传输线411的缝隙尺寸相同。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耦合传输线412与主传输线411的缝隙也可以与第二耦合传输线413与主传输线411的缝隙尺寸不同。通过调节第一耦合传输线412与主传输线411之间的缝隙,以及调节第二耦合传输线413与主传输线411之间的缝隙可以调节耦合器的耦合度和方向度。
可选地,第一耦合传输线412与第二耦合传输线413可以关于主传输线411成中心对称布置。图5是图4所示的第一层的走线的一种示意图。所示如图5所示,第一耦合传输线与第二耦合传输线可以关于主传输线成中心对称布置,第一耦合传输线与第二耦合传输线的宽度与主传输线的宽度相等。主传输线411具有输入端1和直通输出端2,射频信号接入主传输线411的输入端1后,可以传输至直通输出端2并输出。第一耦合传输线412具有耦合输出端和第一反射端,第二耦合传输线413具有隔离端4和第二反射端5。
第一层的走线也是无源电路,第一层的无源电路可以在PCB上实现微带线。第一层的走线可以在芯片基材上通过微电子工艺实现微带线,或者通过无源加工工艺比如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LTCC)、集成无源器件(integrated passivedevices,IPD)实现。
继续参见图4,第二层420位于第一层410的一侧,可以在第一层410的上侧,也可以在第一层410的下侧,第二层的走线可以通过PCB走线实现。第二层420的走线位于第一层410的走线的一侧,第二层420的走线将位于第一层410的第一反射端6和第二反射端5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反射端6和和第二反射端5,第一耦合传输线412的耦合输出端3和第二耦合传输线413的隔离端4依次连接在一起,加长了耦合区的长度。
第二层420的走线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为8字形走线。8字形走线具有位于对角的第一角点和第二角点,第一角点可以为左上角,第二角点可以为右下角。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角点可以为右上角,第二角点可以为左下角,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第一角点与第一层410的第一反射端相连,第二角点与第二反射端相连。
图6是第二层8字形走线的一种示意图。如图6所示,8字形走线具有位于对角的第一角点和第二角点,第一角点可以为左上角,第二角点可以为右下角。第一角点与第一层410的第一反射端6相连,第二角点与第二反射端5相连。
如图6所示,8字形走线具有两条外侧边,两条外侧边可以相互平行,也可以与主传输线平行。8字形走线的微带线的宽度可以与第一层的微带线的宽度相同,也可以不同。调整第二层8字形走线的线长度和形状可以调节耦合度和方向度。
第一层走线与第二次走线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可选地,第一层走线与第二次走线可以通过过孔方式连接。微带线耦合器还可以包括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如图6所示,第一过孔631可以位于第一角点的中心,第二过孔632可以位于第二角点的中心。第一角点通过第一过孔631与第一反射端6相连,第二角点通过第二过孔632与第二反射端5相连。因此,第一耦合传输线412的耦合输出端3和第二耦合传输线413的隔离端4连接在一起,加长了耦合区的长度。
图7是图4所示的一种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三维结构示例图。如图7所示,第一层的走线包括主传输线711和分别位于主传输线711两侧的第一耦合传输线712和第二耦合传输线713。主传输线711具有输入端和直通输出端。第一耦合传输线712具有耦合输出端和第一反射端,第二耦合传输线713具有隔离端和第二反射端。第一层走线与第二次走线720可以通过第一过孔731和第二过孔732连接,将耦合线从耦合输出端至隔离端依次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微带线耦合器还包括第三层,第三层为接地层。第三层的走线可以是位于第一层和第二层正下方的接地板,面积大于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走线。第三层的走线也可以是位于第一层和第二层正上方的接地板。
传输线通常需要考虑阻抗匹配的问题,在传输线的插入损耗和功率传输之间需要权衡的射频和微波,选择传输线的阻抗值一般为50欧姆。因此,第一层的走线可以为50欧姆射频走线,第二层的走线也可以为50欧姆射频走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走线为无源电路,无源电路可以在PCB上实现微带线,封装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可以在芯片基材上通过微电子工艺实现微带线,或者通过无源加工工艺如低温共烧陶瓷、集成无源器件实现。
通过调节第一耦合传输线412与主传输线411之间的缝隙,以及调节第二耦合传输线413与主传输线411之间的缝隙可以调节耦合度和方向度。调整第二层的8字形走线的线长度和形状可调节耦合度和方向度。通过第一过孔及第二过孔,第二层的8字形走线与第一层的耦合线进行连接,可以整体调节耦合度和方向度。通过第一层走线和第二层走线可以减小耦合器的设计尺寸,改善耦合器的方向度。
通常在缩短耦合区后,耦合度的频率响应平坦度指标一般会变差。在较低频率应用时,耦合区的长度都远小于1/4的导引波长。相对于1/4导引波长而言,缩短越多,则频率响应的平坦度越差,这将使得高频率的耦合度比低频率的耦合度大很多。例如,耦合度误差可能达到2dB,不同频率对应的耦合度不同,既不同频率对应的功率比例系数不同,则不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如根据耦合信号的功率判断出主信号的功率,进而识别出主信号所在的频率。
图8是图3所示的MB耦合器的耦合性能曲线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耦合度为-25dB,带内平坦度在0.5dB以内,隔离度在-24.8至-27dB之间。可以计算得出该耦合器的方向度D介于-0.72dB到2dB内,方向度很差。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MB耦合器的耦合性能曲线的示意图。参加图9,该MB频段耦合器的耦合度为24.4-26.6dB。隔离度为57.5-58.8dB,计算后方向度可达22dB以上。整体尺寸根据设计频段通过仿真选择合适的取值。在一些实施例中,耦合器长度可以减小到2.44mm,只有约3%的波长大小,尺寸小。且方向度优良,可适用于手机等小型化设计的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微带线定向耦合器,也可以适用于微带线双向耦合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层的走线包括主传输线及两侧的耦合传输线,利用第二层的走线将第一层的耦合输出端和隔离端依次连通,有助于调整耦合度的平坦度性能,减小微带线耦合器的长度尺寸,适应微型化的要求。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层的8字形走线还可以包括调试枝节,以调节微带线耦合器的耦合度。调试枝节与8字形走线相连的方式有多种,例如,调试枝节的一端与8字形走线的一个角点相连,调试枝节的部分走线与第一层的主传输线平行。调试枝节的外形可以为之字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对此不作限定。
图10是图4中第二层的另一种8字形走线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调试枝节1021的一端与8字形走线1020的右下角点相连,途径第二角点,调试枝节1021的部分走线与第一层的主传输线平行,与主传输线平行部分可以为远离8字形走线1020的方向,与主传输线平行部分也可以为靠近8字形走线1020的方向。通过调试枝节1021可以调节耦合器的耦合度。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微带线耦合器还可以包括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与耦合输出端连接。与耦合输出端连接的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也称为第一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可以改善阻抗失配和带内耦合的平坦度,调节微带线耦合器的方向度。
方向度是耦合器的一个重要指标。方向度差的原因在于:信号的奇模相速与偶模相速不相等,换一种说法是线间互容与互感不平衡。这在很多微波系统文献中都有论述,且耦合器的耦合度越弱,方向度越差。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可以包括:输入端1处由电阻R1、电容C1组成的滤波电路,输出端2处由电阻R2、电容C2组成的滤波电路以及传输线中的电感L1和电阻器件。图12是图11的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的增益频率变化曲线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1.7GHz处的增益可以为-2.44dB,在2.2GHz处的增益可以为-3.92dB,增益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少。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微带线耦合器还可以包括与隔离端连接的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与隔离端连接的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也称为第二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可以改善阻抗失配和带内耦合的平坦度,调节微带线耦合器的方向度。
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与传输线的插入损耗和最大功率传输有关。一方面,传输线的插入损耗最小时,理论上最小衰减(或损耗)的特征阻抗为77.5欧姆。另一方面,当最大功率传输时,特征阻抗值约为30欧姆。在这两个值之间,通常将50欧姆确定为标准特性阻抗。因此,在插入损耗和功率之间需要权衡的射频和微波信号,选择传输线的阻抗值为50欧姆。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微带线耦合器还可以包括阻抗匹配电路,与第一反射端相连的阻抗匹配电路也称为第一匹配电路。通过第一反射端6外接匹配电路可以改善隔离度和阻抗失配,使输入端1、直通输出端2、耦合输出端3和隔离端4之间的阻抗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带线耦合器还可以包括与第二反射端相连的阻抗匹配电路,与第二反射端相连的阻抗匹配电路也称为第二匹配电路。通过第二反射端5外接匹配电路可以改善隔离度和阻抗失配,使输入端1、直通输出端2、耦合输出端3和隔离端4之间的阻抗匹配。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微带线耦合器可以包括与第一反射端相连的第一匹配电路以及与第二反射端相连的第二匹配电路。通过第一反射端6和第二反射端5外接匹配电路可以改善隔离度和阻抗失配,使输入端1、直通输出端2、耦合输出端3和隔离端4之间的阻抗匹配。申请实施例增加额外的第一反射端6和第二反射端5,增加了设计自由度,便于调节耦合度、隔离度以及带内平坦度。
图13是图4一种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耦合度和隔离度性能曲线的示意图。在图13中的耦合器是一个MB频段微带线耦合器,频段为1.7GHz-2.2GHz。耦合器的耦合输出端3增加了第一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耦合器的隔离端4增加了第二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耦合器的第一反射端6外接了第一匹配电路,耦合器的第二反射端5外接了第二匹配电路。通过对耦合器进行优化后,耦合度和隔离度性能如图13所示。对应频率从1.7GHz至2.2GHz范围内,该耦合器经过优化后的耦合度为26.7至27.4dB,耦合平坦度只有0.7dB,比较小。频率1.7GHz时的隔离度为-74,896dB,频率2.2GHz时的隔离度为-74,909dB,隔离度全频段内小于-74.91dB,方向度可达48dB。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可行性、方向度好。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层的走线包括主传输线及两侧的耦合传输线,利用第二层的走线将第一层的耦合输出端和隔离端依次连通。在耦合输出端和隔离端增加了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在耦合器的第一反射端和第二反射端外接了匹配电路。增加了设计自由度,便于调节耦合度、隔离度以及带内平坦度。在保证耦合度性能的前提下,可以减小微带线耦合器的长度尺寸,适应微型化的要求。
上文结合图1至图13,详细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微带线耦合器部分,下面结合图14至图15,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射频模块和印刷电路板。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模块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射频模块1400包括前文所述的微带线耦合器1410。微带线耦合器1410可以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其中,第一层的走线包括主传输线以及位于主传输线两侧的第一耦合传输线和第二耦合传输线,主传输线具有输入端和直通输出端,第一耦合传输线具有耦合输出端和第一反射端,第二耦合传输线具有隔离端和第二反射端。第二层的走线位于第一层的走线的一侧,且第二层的走线将第一反射端和第二反射端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模块可以包括射频收发器、射频通路等。射频收发器具有发射射频信号及检测射频信号的功能。射频通路的一端与射频收发器的发射端相连,另一端与天线相连。微带线耦合器1410位于射频通路中,可以用于对射频通路中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并将采集的耦合信号输出至射频收发器的检测反馈端口。射频通路中的射频信号可以是射频收发器发出的主射频信号,也可以是经天线反射的反射信号。微带线耦合器1410可以是微带线定向耦合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带线耦合器1410也可以是微带线双向耦合器。
可选地,微带线耦合器1410第二层的走线为8字形走线,8字形走线具有位于8字形走线对角的第一角点和第二角点,第一角点与第一反射端相连,第二角点与第二反射端相连。
可选地,微带线耦合器1410还可以包括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第一角点通过第一过孔与第一反射端相连,第二角点与第二过孔与第二反射端相连。
可选地,微带线耦合器1410的8字形走线还可以包括调试枝节。调试枝节与8字形走线相连,以调节微带线耦合器的耦合度。
可选地,微带线耦合器1410还可以包括第一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第一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与耦合输出端连接,以调节微带线耦合器的方向度。
可选地,微带线耦合器1410还可以包括第二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第二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与隔离端连接,以调节微带线耦合器的方向度。
可选地,微带线耦合器1410还可以包括第一匹配电路,第一匹配电路与第一反射端相连,以改善微带线耦合器的隔离度。微带线耦合器1210还可以包括第二匹配电路,第二匹配电路与第二反射端相连,以改善微带线耦合器的隔离度。
可选地,微带线耦合器1410还可以包括第三层,第三层为接地层。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印刷电路板1500包括前文所述的微带线耦合器1510。微带线耦合器1510可以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其中,第一层的走线包括主传输线以及位于主传输线两侧的第一耦合传输线和第二耦合传输线,主传输线具有输入端和直通输出端,第一耦合传输线具有耦合输出端和第一反射端,第二耦合传输线具有隔离端和第二反射端。第二层的走线位于第一层的走线的一侧,且第二层的走线将第一反射端和第二反射端连接在一起。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当称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连接”或“相连”时,其意味着该部分不仅可以“直接连接”,而且也可以“电连接”,同时另一个元件介入其中。另外,术语“连接”也意指该部分“物理地连接”以及“无线地连接”。另外,当称某一部分“包含”某一元件时,除非另行加以陈述,否则,其意味着该某一部分可以包括另一元件,而不是排除所述另一个元件。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微带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层,所述第一层的走线包括主传输线以及位于所述主传输线两侧的第一耦合传输线和第二耦合传输线,所述主传输线具有输入端和直通输出端,所述第一耦合传输线具有耦合输出端和第一反射端,所述第二耦合传输线具有隔离端和第二反射端;
第二层,所述第二层的走线位于所述第一层的走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层的走线将所述第一反射端和所述第二反射端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的走线为8字形走线,所述8字形走线具有位于所述8字形走线对角的第一角点和第二角点,所述第一角点与所述第一反射端相连,所述第二角点与所述第二反射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带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耦合器还包括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角点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反射端相连,所述第二角点与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反射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带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8字形走线还包括:
调试枝节,与所述8字形走线相连,以调节所述微带线耦合器的耦合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与所述耦合输出端连接,以调节所述微带线耦合器的耦合平坦度和方向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负斜率增益调节电路,与所述隔离端连接,以调节所述微带线耦合器的耦合平坦度和方向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匹配电路,与所述第一反射端相连,以改善所述微带线耦合器的隔离度;和/或
第二匹配电路,与所述第二反射端相连,以改善所述微带线耦合器的隔离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层,所述第三层为接地层。
9.一种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微带线耦合器。
10.一种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微带线耦合器。
CN202210636739.6A 2022-06-07 2022-06-07 微带线耦合器、射频模块及印刷电路板 Active CN114976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6739.6A CN114976547B (zh) 2022-06-07 2022-06-07 微带线耦合器、射频模块及印刷电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6739.6A CN114976547B (zh) 2022-06-07 2022-06-07 微带线耦合器、射频模块及印刷电路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6547A CN114976547A (zh) 2022-08-30
CN114976547B true CN114976547B (zh) 2024-02-06

Family

ID=82958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6739.6A Active CN114976547B (zh) 2022-06-07 2022-06-07 微带线耦合器、射频模块及印刷电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65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213732A (zh) * 2022-12-15 2024-06-18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微带线耦合器、射频模块和射频解冻装置
CN117452189B (zh) * 2023-12-22 2024-06-04 深圳市瀚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功率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85291U (zh) * 2016-08-30 2017-02-2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电发射机及其小型化的定向耦合器
CN112909468A (zh) * 2021-02-08 2021-06-04 广州慧智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双频段的双向耦合器和集成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9922B2 (en) * 2002-05-20 2004-07-06 Anadigics, Inc. High directivity multi-band coupled-line coupler for RF power amplifier
BRPI0924050A2 (pt) * 2009-01-19 2016-06-21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acoplador direcional e aparelho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que comrpeende o mesmo
US8643448B2 (en) * 2010-10-01 2014-02-04 Techn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ing, Inc. High power miniature RF directional coupler
CN110557206B (zh) * 2018-05-31 2022-09-06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天线校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85291U (zh) * 2016-08-30 2017-02-2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电发射机及其小型化的定向耦合器
CN112909468A (zh) * 2021-02-08 2021-06-04 广州慧智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双频段的双向耦合器和集成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6547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12750B2 (en) High frequency band pass filter with coupled surface mount transition
CN114976547B (zh) 微带线耦合器、射频模块及印刷电路板
US7336142B2 (en)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
US20020057136A1 (en) Electromagnetic coupler circuit board
US8330551B2 (en) Dual band high frequency amplifier using composite right/left handed transmission line
EP0641037A1 (en) Strip line-type high-frequency element
JP6280985B2 (ja) セルラー用途向けの小型無線方向性結合器
CN103022616B (zh) 基于低温共烧陶瓷技术的双频四路功率分配器
US8536956B2 (en) Directional coupler
CN112928408B (zh) 一种基于ltcc技术的5g通信频段带通滤波器
EP1366539A1 (en) Coupling device using buried capacitors in multilayered substrate
US11721877B2 (en) Resonator parallel-coupled filt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636126B1 (en) Four port hybrid
US5666090A (en) High-frequency coupler
JP2001060809A (ja) 回路素子およ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CN112886167B (zh) 基于电磁耦合的微带线垂直过渡结构及微波集成系统
US6232854B1 (en) Dielectric resonator device, dielectric filter, oscillator, shar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0651524B2 (en) Planar orthomode transducer
CN113206365A (zh) 一种平面复合模式传输线
US20070120620A1 (en) Tunable surface mount ceramic coupler
CN115084816B (zh) 射频电路、无源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2991273U (zh) 一种无源非对称双端口网络
KR100714450B1 (ko) 개구부를 갖는 적층형 필터링 커플러
JP4143950B2 (ja) アイソレータ内蔵高周波複合回路
CN117937082A (zh) 一种大功率高选择性多耦合微波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