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1171A - 物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物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1171A
CN114971171A CN202210395612.XA CN202210395612A CN114971171A CN 114971171 A CN114971171 A CN 114971171A CN 202210395612 A CN202210395612 A CN 202210395612A CN 114971171 A CN114971171 A CN 114971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stics
completion time
time
order
deliv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56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辽
范少明
王超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956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11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1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11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维护和管理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基于已配送订单的这些数据能够全局统筹调度各个物流作业节点,有效地保证后续待配送订单的物流履约的及时性。

Description

物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区团购的购物形式越来越流行,消费者对物流履约的要求越来越高,及时履约直接影响物流成本和用户体验。通常,社区团购的物流作业流程是:由供货商提供的消费者所下单的商品首先收集至中心仓,接着从中心仓发出经干线运输至网格仓,最后从网格仓发出经支线运输至自提点,以供消费者在自提点收货,至此完成商品的物流配送任务。目前,为保证物流履约的及时性,主要是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由人工进行合理调度,以便及时完成物流作业任务。但是,这种人工调度方式效率较低,难以有效地保证物流履约的及时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物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用以准确及时地进行物流调度,进而有效地保证物流履约的及时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根据待配送订单的配送履约时间,确定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在待配送订单的配送过程中,记录各个物流作业节点实际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针对任一物流作业节点,若其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超过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根据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完成的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针对各物流作业节点进行后续订单配送的物流调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流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配送订单的配送履约时间,确定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记录模块,用于在待配送订单的配送过程中,记录各个物流作业节点实际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确定模块,还用于针对任一物流作业节点,若其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超过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调度模块,用于根据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完成的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针对各物流作业节点进行后续订单配送的物流调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耦合至存储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用于执行物流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致使处理器能够实现物流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维护和管理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基于已配送订单的这些数据能够全局统筹调度各个物流作业节点,有效地保证后续待配送订单的物流履约的及时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一种示例性的物流全链路的链路图;
图2为另一种示例性的物流全链路的链路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数据处理方法所适用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示例性的作业单和计划信息的关系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名词进行介绍。
日切时间是指从当前工作日切换到下一工作日的时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流调度的日切时间指的是切换物流工作日的时间。例如,在每天的22:00:00,上一个物流工作日结束,下一个物流工作日开始,也即每天的22:00:00这一日切时间是前后两个工作日的切换时间。
中心仓:是核心仓配物流站,主要把所有货物集中到仓库里面来,根据网格仓的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进行分拣,然后配送到网格仓。
网格仓:是指中心仓与自提点之间的中转仓配物流站。
自提点:指电子商务公司在线下建立的客户收取包裹的网点。
干线:是指中心仓到网格仓的运输线路。
支线:是指网格仓到自提点的运输线路。
物流履约时间:是指将消费者购买的商品配送到消费者的约定时间。通常,该物流履约时间是指将消费者购买的商品配送到自提点的约定时间。
物流作业节点:是指承担物流作业任务的节点。
物流全链路:是指商品的物流配送的链路。通常,物流全链路被划分为多个物流阶段,每个物流阶段包括一个或多个物流作业节点。例如,参见图1,物流全链路被划分为以下几个物流阶段:供货商阶段、中心仓阶段、干线阶段、网格仓阶段、自提点阶段和消费者阶段。参见图2,按照物流配送先后顺序,物流全链路依次包括以下多个物流作业节点:负责商品采购入库的采购入库节点、负责下单和支付的下单支付节点、负责履约和接单的履约接单节点、物流协同节点、负责仓库接单的仓接单节点、负责订单分类的波次占用节点、负责拣货的拣货节点、负责货物打包的打包节点、负责货物分类的分货节点、负责货物封笼的封笼节点、负责货物集中的集货节点、负责货物运输的发运节点、负责货物在干线上揽收的干线揽收节点、负责货物在干线上运输的干线运输节点、负责货物运输至网格仓的干线到站节点、负责货物在网格仓进行分货的网格仓分货节点、负责货物从网格仓发货的网格仓发货节点、负责货物从支线离开的支线离站节点、负责货物在支线上运输的运输节点和负责货物到达自提点的支线到站节点。
其中,从采购入库节点到波次占用节点,可以被划分为供货商阶段。从拣货节点到集货节点可以划分为中心仓阶段,从发运节点到干线到站节点可以划分为干线阶段,从网格仓分货节点到网格仓发货节点被划分为网格仓阶段;从支线离站节点到支线到站节点被划分为支线阶段。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数据处理方法所适用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照图3,终端设备10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与服务器20进行交互。例如,有线网络可以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等,无线网络可以是2G网络、3G网络、4G网络或者5G网络、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WIFI)网络等。本申请对交互的具体类型或者具体形式并不做限定,只要其能够实现终端设备10与服务器20交互的功能即可。可选的,终端设备10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服务器20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单个服务器或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应当理解的是,图3中的终端设备10和服务器20的数量仅仅是示意性的。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需求部署任意数量的终端设备10和服务器20。
实际应用中,用户打开终端设备10中由电商平台提供的购物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购物App的应用界面显示多个商品的图文信息,用户从多个商品选中一个或多个商品,并点击“提交订单”控件,以向电商平台的服务器20提交订单。如图3中①所示,终端设备10在向电商平台的服务器提交订单时,将订单的下单时间发送给电商平台的服务器20。如图3中②所示,电商平台的服务器20接收到提交的订单之后,根据订单的下单时间确定对该订单进行物流配送的物流履约时间,并基于物流履约时间进行物流调度。在物流调度过程中,服务器20首先基于物流履约时间确定各个物流作业节点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接着,记录各个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针对任一物流作业节点,若其上一个物流作业节点超时,则重新计算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最后,基于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完成的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针对各物流作业节点进行后续待配送订单的物流调度。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任一物流作业节点,若该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大于其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则认为该物流作业节点超时,此时需要重新计算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若该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小于或等于其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则认为该物流作业节点正常,未超时,此时不需要重新计算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
目前,为保证物流履约的及时性,主要是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由人工进行合理调度,以便及时完成物流作业任务。但是,这种人工调度方式效率较低,难以有效地保证物流履约的及时性。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在本实施例中,维护和管理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基于已配送订单的这些数据能够全局统筹调度各个物流作业节点,有效地保证后续待配送订单的物流履约的及时性。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由物流数据处理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中。参见图4,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根据待配送订单的配送履约时间,确定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
402、在待配送订单的配送过程中,记录各个物流作业节点实际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
403、针对任一物流作业节点,若其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超过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
404、根据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完成的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针对各物流作业节点进行后续待配送订单的物流调度。
具体而言,可以周期性地、定时或者在满足按需设定的触发条件时获取若干个待配送订单进行物流配送。其中,待配送订单是指由用户所提交尚未进行物流配送的订单,订单中一般包含商品信息、优惠信息、用户信息、收货信息、支付信息以及下单时间等一系列的订单实时数据。通常,电商平台为方便管理和维护订单,将用户新提交的订单加入订单池中。这时,可以从订单池中获取若干个待配送订单进行物流配送。
获取到待配送订单之后,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基于该待配送订单的下单时间确定该待配送订单的配送履约时间。例如,待配送订单的下单时间是2021-09-21 21:00:00,物流调度的日切时间的每天的22:00:00,结合待配送订单的下单时间和物流调度的日切时间,确定该待配送订单的配送履约时间是2021-09-22 12:00:00~2021-09-22 20:00:00。其中,2021-09-22 12:00:00是期望送达时间,2021-09-22 20:00:00是最晚送达时间,待配送订单在最晚送达时间之前的任意时间送达消费者,均可以认为该待配送订单及时完成了物流履约。待配送订单在最晚送达时间之后才送达消费者,可以认为该待配送订单未完成了物流履约。
在确定待配送订单的配送履约时间之后,则可以根据待配送订单的配送履约时间,确定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作为一种可选实现方式,在确定初始计划完成时间时,可以将物流调度的日切时间至配送履约时间之间的时间段进行划分,得到任意相邻两个物流作业节点的作业时间间隔;根据日切时间和各个作业时间间隔,计算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可以结合各个物流作业节点的规模、物流作业能力以及尚未处理完的订单的数量等信息对物流调度的日切时间至配送履约时间之间的时间段进行合理划分。另外,从日切时间到物流全链路的第一个物流作业节点之间的作业时间间隔也可以灵活设置。在确定各个作业时间间隔之后,将日切时间依次加上各个作业时间间隔,可以得到物流全链路上各个物流作业节点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例如,参见图3,以2021-09-21 22:00:00日切时间为时间起点,以2021-09-22 12:00:00为时间终点,假定中心仓阶段的封笼节点是物流全链路上的第一个物流作业节点,中心仓阶段的封笼节点与日切时间之间的作业时间间隔是14个小时,中心仓阶段的封笼节点与中心仓阶段的集货节点之间的作业时间间隔是20分钟,中心仓阶段的集货节点与干线阶段的干线送达节点之间的作业时间间隔是4个小时,干线阶段的干线送达节点与网格仓阶段的网格仓作业完成节点之间的作业时间间隔是4个小时,网格仓阶段的网格仓作业完成节点与支线阶段的支线送达节点之间的作业时间间隔是3小时40分钟,则中心仓阶段的封笼节点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是2021-09-2200:00:00,中心仓阶段的集货节点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是2021-09-22 00:20:00,干线阶段的干线送达节点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是2021-09-22 04:20:00,网格仓阶段的网格仓作业完成节点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是2021-09-22 08:20:00,支线阶段的支线送达节点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是2021-09-22 12:00:00。
在本实施中,待配送订单在任一物流作业节点上完成了对应的物料作业任务之后,将该物流作业节点实际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进行记录。若该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大于初始计划完成时间,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是否超时作业。若该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小于或等于初始计划完成时间,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未超时作业。
在本实施中,针对任一物流作业节点,若其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超过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例如,在图3中,中心仓阶段的封笼节点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是2021-09-22 00:00:00,中心仓阶段的封笼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是2021-09-22 00:20:00,由于封笼节超时作业20分钟,则集货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更新为2021-09-22 00:40:00。集货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是2022-09-22 00:50:00,由于集货节点超时作业50分钟,则干线到达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更新为2021-09-22 04:50:00。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某个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的更新,也可以更新该物流作业节点的后面的其他物流作业节点的中间计划完成时间。中间计划完成时间是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之间的计划完成时间。例如,在图3中,在中心仓的封笼节点超时作业后,更新集货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以及干线送达节点、网格仓作业完成节点、支线送达节点等若干个节点的中间计划完成时间。在中心仓的集货节点超时作业后,更新干线送达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以及网格仓作业完成节点、支线送达节点等若干个节点的中间计划完成时间。
在本实施例,可以结合该物流作业节点之前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的超时时间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作为一种示例,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包括:计算该物流作业节点的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与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得到该物流作业节点的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超时时间;根据该物流作业节点的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超时时间和该物流作业节点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得到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示例中,超时时间是指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和其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作为另一种示例,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包括:确定实际完成时间大于最终计划完成时间的超时物流作业节点及其超时时间;累加各个超时物流作业节点的超时时间,得到累加超时时间;根据该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和累加超时时间,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在该示例中,超时时间是指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和其对应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任一物流作业节点,若其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未超过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则该物流作业节点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无需更新,此时,可以将物流作业节点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作为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完成对每个待配送订单的物流配送任务之后,根据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完成的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针对各物流作业节点进行后续订单配送的物流调度。
具体而言,可以对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完成的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哪些物流作业节点容易超时作业,确定哪些物流作业节点不容易超时作业,并基于这些大数据分析结果指导后续待配送订单的物流调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流数据处理方法,维护和管理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基于已配送订单的这些数据能够全局统筹调度各个物流作业节点,有效地保证后续待配送订单的物流履约的及时性。
实际应用中,可以以单个物流作业节点为粒度,基于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识别频繁超时作业的物流作业节点以及偶发超时作业的物流作业节点,并基于识别结果指导后续待配送订单的物流调度。也可以以单个物流阶段为粒度,基于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识别频繁超时作业的物流阶段以及偶发超时作业的物流阶段,并基于识别结果指导后续待配送订单的物流调度,但并不以此为限。
于是,进一步可选的,步骤404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在待配送订单已完成配送之后,根据每个物流阶段中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根据各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
实际应用中,可以按需灵活设置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作为一种示例,在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时,若每个物流阶段中最后一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大于对应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则确定该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是第一类别;若每个物流阶段中最后一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大于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且小于对应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则确定该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是第二类别。若每个物流阶段中最后一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小于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则确定该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是第三类别。
值得注意的是,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是第一类别时,说明该物流阶段整体超时作业,这种类别的超时作业相对较为严重。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是第二类别时,说明该物流阶段整体超时作业,这种类别的超时作业相对不是很严重。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是第三类别时,说明该物流阶段整体未超时作业。
以图3为例进行说明,若中心仓阶段已完成配送任务的已配送订单的数量是5个,则根据中心仓阶段中最后一个集货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确定中心仓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由于中心仓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情况不同,这样,5个已配送订单可能有的对应的超时类别是第一类别,有的对应的超时类别是第二类别,有的对应的超时类别是第三类别。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各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后,便可以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根据各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具体应用时,可以分析各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确定哪些物流阶段频繁发生第一类别超时作业,哪些物流阶段频繁发生第二类别超时作业,哪些物流阶段频繁发生三类别正常作业(也即不超时作业),并基于这些分析结果,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有区分性地调用这些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
进一步可选的,为了准确客观地进行物流调度,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结合每个物流阶段对应的第一次数和第二次数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时,可以根据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发生第一类别超时的第一次数和发生第二类别超时的第二次数;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结合每个物流阶段对应的第一次数和第二次数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
具体而言,在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发生第一类别超时的第一次数时,依次判断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是否为第一类别,若是,则第一次数加一。同样地,在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发生第二类别超时的第二次数时,依次判断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是否为第二类别,若是,则第二次数加一。例如,中心仓阶段已完成配送任务的已配送订单的数量是5个,其中,5个已配送订单中有2个已配送订单对应的超时类别是第一类别,则第一次数是2;5个已配送订单中有2个已配送订单对应的超时类别是第二类别,则第二次数是2。
在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发生第一类别超时的第一次数和发生第二类别超时的第二次数后,便可以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更加有区分性地调用这些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于是,进一步可选的,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结合每个物流阶段对应的第一次数和第二次数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时,可以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根据各个物流阶段对应的第一次数和第二次数,提示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后续订单配送减少超时时间,其中,第一次数越多,对应的物流阶段的提示强度越大;在第一次数相同的情况下,第二次数越多,对应的物流阶段的提示强度越大。
本申请实施例对提示强度的形式不做限制,例如,提示强度可以是指提示次数,或者是指提示内容的严重程度。其中,提示内容的严重程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例如,提示内容的严重程度与提示内容中的超时罚款额度关联,超时罚款额度越大,提示内容的严重程度越大。
实际应用中,一个物流阶段中有的物流作业节点可能超时作业,有的物流作业节点可能未超时作业。于是,进一步可选的,为了更加有区分性地调用这些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提示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后续订单配送减少超时时间时,可以提示各个物流阶段中的超时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后续订单配送减少超时时间;其中,实际完成时间大于初始计划完成时间的第三次数越多的超时物流作业节点,对应的提示强度越大,第三次数在超时物流作业节点每针对一个已配送订单发生超时的情况下加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流数据处理方法,下面结合场景实施例进行说明。
场景实施例:
在卖菜类社区团购场景中,可以在各个物流作业节点对应的作业单中至少记录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进而有助于提升物流履约时效的确定性,实现SLA(Service-LevelAgreement(服务承诺协议),协同物流全链路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的作业时间。
其中,作业单是指承载信息的电子单据,该作业单上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字段:
单号类型(relate_biz_type)字段:用来描述作业单的类型,其中,作业单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中心仓作业单、中心仓发货单、网格仓作业单、团单。其中,团单是记录一个物流履约日期发给自提点的货品及数量的清单,每个自提点各自有对应的团单。
单号(relate_biz_id)字段:用来描述作业单的具体单据号,是作业单的唯一标识,例如,标识中心仓作业单唯一性的中心仓作业单号、标识网格仓作业单唯一性的网格仓作业单号、标识团单唯一性的团单号。
节点分组(node_group)字段:用来描述作业单对应的物流作业节点所属的物流阶段。实际生产中,很多物流作业节点是在同一个物流阶段内进行的,比如拣货、打包、封笼,都是在中心仓内进行的,在拣货、打包、封笼等作业全部完成以后,才会把货交给运输去发运,于是,将属于中心仓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作一个归组,均归类为中心仓阶段。
节点类型(node_type)字段:用来描述作业单对应的物流作业节点的类型,节点类型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拣货节点、打包节点、分货节点、以及封笼节点等等。
节点排序(node_order)字段:用于描述作业单对应的物流作业节点在整个物流全链路中的先后顺序。实际应用中,整个物流全链路中各个物流作业节点是有先后顺序的,例如,干线运输节点一定是在支线运输节点之前。
计划版本(plan_version)字段:用于描述计划完成时间的版本信息,计划版本(plan_version)字段的字段值为0时,说明对应的计划完成时间是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在计划完成时间因超时发生重算时,产生新的计划完成时间时,对应的字段值加1。于是,计划版本(plan_version)字段的字段值越大,说明计划完成时间的版本越新。
计划时间(plan_check_time)字段:用于记录描述计划完成时间,所记录的计划完成时间可以精确到分钟级别。
在该场景实施例中,在各个物流作业节点对应的作业单中至少记录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还可以支持分段考核和全链路考核。其中,分段考核是指对单个物流阶段进行独立考核。全链路考核是指对物流全链路的各个物流阶段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方式可以促进超时物流阶段或超时物流作业节点减少超时时间,进而有效保证物流履约的及时性。
实际应用中,通过分段考核和全链路考核,还可以在保障履约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中心仓作业时长最长可延2小时;干线到站、支线离站、支线到站等几个关键物流作业节点超时比例下降50%左右。另外,既支持对各个物流作业节点的计划完成时间重新计算,还支持保留各个物流作业节点的各个版本的计划完成时间,以便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不同版本的计划完成时间进行相关分析。
下面结合图5,对卖菜类社区团购的作业单和计划信息的关系进行介绍。图5中的箭头方向就是各个作业单的生成顺序;作业单的数量关系用1:1(表示1对1)、N:1(表示多比1)、M:N(表示多对多)来表示;虚线箭头所指向的信息表示作业单上记录了哪些计划信息,例如,中心仓作业单和物流单记录全链路计划信息,团单记录网格仓计划信息和支线计划信息,TC作业单记录干线计划信息。其中,TC作业单是指干线运输单,TC发货单是干线发货单。全链路计划信息是指全链路上各个物流作业节点的作业计划信息(例如包括各个版本的计划完成时间),网格仓计划信息是指网格仓阶段各个物流作业节点的作业计划信息,支线计划信息是指支线仓阶段各个物流作业节点的作业计划信息,干线计划信息是指干线阶段各个物流作业节点的作业计划信息。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该装置可以包括:确定模块61、记录模块62和调度模块63。
确定模块61,用于根据待配送订单的配送履约时间,确定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
记录模块62,用于在待配送订单的配送过程中,记录各个物流作业节点实际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
确定模块61,还用于针对任一物流作业节点,若其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超过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
调度模块63,用于根据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完成的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针对各物流作业节点进行后续订单配送的物流调度。
进一步可选的,确定模块61根据待配送订单的配送履约时间,确定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时,具体用于:将物流调度的日切时间至配送履约时间之间的时间段进行划分,得到任意相邻两个物流作业节点的作业时间间隔;根据日切时间和各个作业时间间隔,计算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
进一步可选的,确定模块61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时,具体用于:计算该物流作业节点的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与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得到该物流作业节点的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超时时间;根据该物流作业节点的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超时时间和该物流作业节点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得到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
进一步可选的,确定模块61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时,具体用于:确定实际完成时间大于最终计划完成时间的超时物流作业节点及其超时时间;累加各个超时物流作业节点的超时时间,得到累加超时时间;根据该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和累加超时时间,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
进一步可选的,调度模块63根据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完成的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针对各物流作业节点进行后续订单配送的物流调度时,具体用于:在待配送订单已完成配送之后,根据每个物流阶段中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根据各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
进一步可选的,调度模块63根据每个物流阶段中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时,具体用于:若每个物流阶段中最后一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大于对应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则确定该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是第一类别;若每个物流阶段中最后一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大于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且小于对应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则确定该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是第二类别。
进一步可选的,调度模块63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根据各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时,具体用于:根据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发生第一类别超时的第一次数和发生第二类别超时的第二次数;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结合每个物流阶段对应的第一次数和第二次数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
进一步可选的,调度模块63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结合每个物流阶段对应的第一次数和第二次数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时,具体用于: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根据各个物流阶段对应的第一次数和第二次数,提示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后续订单配送减少超时时间,其中,第一次数越多,对应的物流阶段的提示强度越大;在第一次数相同的情况下,第二次数越多,对应的物流阶段的提示强度越大。
进一步可选的,调度模块63提示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后续订单配送减少超时时间时,具体用于:提示各个物流阶段中的超时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后续订单配送减少超时时间;其中,实际完成时间大于初始计划完成时间的第三次数越多的超时物流作业节点,对应的提示强度越大,第三次数在超时物流作业节点每针对一个已配送订单发生超时的情况下加一。
图6所示的物流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的物流数据处理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不再赘述。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物流数据处理装置其中各个模块、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均可以是同一设备,或者,该方法也由不同设备作为执行主体。比如,步骤401至步骤403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又比如,步骤401和40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步骤403和404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B;等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401、4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71和处理器72;
存储器7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它各种数据以支持在计算平台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计算平台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
存储器71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处理器72,与存储器71耦合,用于执行存储器71中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根据待配送订单的配送履约时间,确定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在待配送订单的配送过程中,记录各个物流作业节点实际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针对任一物流作业节点,若其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超过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根据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完成的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针对各物流作业节点进行后续订单配送的物流调度。
进一步可选的,处理器72根据待配送订单的配送履约时间,确定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时,具体用于:将物流调度的日切时间至配送履约时间之间的时间段进行划分,得到任意相邻两个物流作业节点的作业时间间隔;根据日切时间和各个作业时间间隔,计算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
进一步可选的,确定模块61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时,具体用于:计算该物流作业节点的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与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得到该物流作业节点的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超时时间;根据该物流作业节点的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超时时间和该物流作业节点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得到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
进一步可选的,处理器72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时,具体用于:确定实际完成时间大于最终计划完成时间的超时物流作业节点及其超时时间;累加各个超时物流作业节点的超时时间,得到累加超时时间;根据该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和累加超时时间,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
进一步可选的,处理器72根据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完成的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针对各物流作业节点进行后续订单配送的物流调度时,具体用于:在待配送订单已完成配送之后,根据每个物流阶段中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根据各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
进一步可选的,处理器72根据每个物流阶段中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时,具体用于:若每个物流阶段中最后一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大于对应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则确定该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是第一类别;若每个物流阶段中最后一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大于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且小于对应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则确定该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是第二类别。
进一步可选的,处理器72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根据各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时,具体用于:根据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发生第一类别超时的第一次数和发生第二类别超时的第二次数;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结合每个物流阶段对应的第一次数和第二次数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
进一步可选的,处理器72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结合每个物流阶段对应的第一次数和第二次数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时,具体用于: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根据各个物流阶段对应的第一次数和第二次数,提示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后续订单配送减少超时时间,其中,第一次数越多,对应的物流阶段的提示强度越大;在第一次数相同的情况下,第二次数越多,对应的物流阶段的提示强度越大。
进一步可选的,处理器72提示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后续订单配送减少超时时间时,具体用于:提示各个物流阶段中的超时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后续订单配送减少超时时间;其中,实际完成时间大于初始计划完成时间的第三次数越多的超时物流作业节点,对应的提示强度越大,第三次数在超时物流作业节点每针对一个已配送订单发生超时的情况下加一。
关于处理器执行各动作的详细实施过程可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还包括:通信组件73、显示器74、电源组件75、音频组件76等其它组件。图7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电子设备只包括图7所示组件。另外,图7中虚线框内的组件为可选组件,而非必选组件,具体可视电子设备的产品形态而定。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IOT设备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常规服务器、云服务器或服务器阵列等服务端设备。若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实现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可以包含图7中虚线框内的组件;若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实现为常规服务器、云服务器或服务器阵列等服务端设备,则可以不包含图7中虚线框内的组件。
关于处理器执行各动作的详细实施过程可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可由电子设备执行的各步骤。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致使处理器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可由电子设备执行的各步骤。
上述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LTE、5G等移动通信网络,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上述显示器包括屏幕,其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上述电源组件,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上述音频组件,可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音频组件所在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或经由通信组件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物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待配送订单的配送履约时间,确定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所述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
在所述待配送订单的配送过程中,记录各个物流作业节点实际完成所述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
针对任一物流作业节点,若其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超过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
根据所述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完成的所述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针对各物流作业节点进行后续订单配送的物流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待配送订单的配送履约时间,确定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所述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包括:
将物流调度的日切时间至所述配送履约时间之间的时间段进行划分,得到任意相邻两个物流作业节点的作业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日切时间和各个作业时间间隔,计算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所述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包括:
计算该物流作业节点的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与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得到该物流作业节点的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超时时间;根据该物流作业节点的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超时时间和该物流作业节点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得到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包括:
确定实际完成时间大于最终计划完成时间的超时物流作业节点及其超时时间;累加各个超时物流作业节点的超时时间,得到累加超时时间;根据该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和所述累加超时时间,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完成的所述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针对各物流作业节点进行后续订单配送的物流调度,包括:
在所述待配送订单已完成配送之后,根据每个物流阶段中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
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根据各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物流阶段中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包括:
若每个物流阶段中最后一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大于对应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则确定该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是第一类别;
若每个物流阶段中最后一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大于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且小于对应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则确定该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别是第二类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根据各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包括:
根据每个物流阶段针对每个已配送订单的超时类型,确定每个物流阶段针对至少一个已配送订单发生第一类别超时的第一次数和发生第二类别超时的第二次数;
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结合每个物流阶段对应的第一次数和第二次数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后续订单配送过程中,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结合每个物流阶段对应的第一次数和第二次数调度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包括:
以减少物流全链路的超时时间为调度目标,根据各个物流阶段对应的第一次数和第二次数,提示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后续订单配送减少超时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次数越多,对应的物流阶段的提示强度越大;在第一次数相同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次数越多,对应的物流阶段的提示强度越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示各个物流阶段的各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后续订单配送减少超时时间,包括:
提示各个物流阶段中的超时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后续订单配送减少超时时间;其中,实际完成时间大于初始计划完成时间的第三次数越多的超时物流作业节点,对应的提示强度越大,所述第三次数在所述超时物流作业节点每针对一个已配送订单发生超时的情况下加一。
10.一种物流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配送订单的配送履约时间,确定多个物流作业节点各自计划完成所述待配送订单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
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待配送订单的配送过程中,记录各个物流作业节点实际完成所述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
确定模块,还用于针对任一物流作业节点,若其上一物流作业节点的实际完成时间超过对应的初始计划完成时间,重新确定该物流作业节点的最终计划完成时间;
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物流作业节点针对已配送完成的所述待配送订单的实际完成时间、初始计划完成时间和最终计划完成时间,针对各物流作业节点进行后续订单配送的物流调度。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2.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处理器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210395612.XA 2022-04-14 2022-04-14 物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9711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5612.XA CN114971171A (zh) 2022-04-14 2022-04-14 物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5612.XA CN114971171A (zh) 2022-04-14 2022-04-14 物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1171A true CN114971171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77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95612.XA Pending CN114971171A (zh) 2022-04-14 2022-04-14 物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11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824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KR20220035072A (ko) 적응형 배달 스케줄링용 그래픽 유저 인터페이스를 생성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880084A (zh) 一种仓库补货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35288B1 (ko) 구매이력 기반 구매 지원 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KR102548216B1 (ko) 비용 최적화된 구성을 생성하기 위한 패키지 구성의 시뮬레이션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16412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site purchases at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TW202129567A (zh) 自履行中心遞送時程的電腦實行的系統與方法以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
CN111324786B (zh) 咨询问题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JP2023508787A (ja) ハイパーメディア要素を有する動的ウェブサイトを生成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0969467A (zh) 产品销售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2054572A2 (en) Computer metrics system and process for implementing same
KR102618008B1 (ko) 가상 번들의 동적 밸런싱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298610A (zh) 信息推荐与获取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71171A (zh) 物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KR20210024946A (ko) 데이터의 동적 집계와 데이터 손실의 최소화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969400A (zh) 一种供应链上下游数据关联方法和装置
CN114997908A (zh) 商品信息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785452B (zh) 用於控制測試的系統、系統平台以及電腦化方法
CN112308600B (zh) 商圈划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30173340A1 (en) Product Offering Analytics
CN113298552A (zh) 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260269A (zh) 提升配送效率的门店订单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TWI754509B (zh) 用於自動電子訂單創建的電腦實行系統及電腦實行方法
KR102616648B1 (ko) 인터넷 쇼핑몰 재고관리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12200642B (zh) 一种产品营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