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6573A - 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6573A
CN114966573A CN202210794422.5A CN202210794422A CN114966573A CN 114966573 A CN114966573 A CN 114966573A CN 202210794422 A CN202210794422 A CN 202210794422A CN 114966573 A CN114966573 A CN 114966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suspicious
detection
radar
echo sig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44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66573B (zh
Inventor
李晃
李继锋
朱文明
包学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944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65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6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6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66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6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36Means for anti-jamming, e.g. ECCM, i.e. electronic counter-counter meas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01S7/415Identification of targets based on measurements of move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targ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及方法,包括步骤S100:接收目标检测区域内的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对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是否受欺骗性干扰进行初步检验和排查;步骤S200:对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在二维平面上的分布信息进行欺骗式干扰的初步判断;步骤S300:分别找寻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或者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步骤S400:将若干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对应目标的指示性指标的伴随情况,进行欺骗式干扰影响的校验;步骤S500:对应获取雷达设备在接收到回波信号时的状态数据,基于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获取干扰信号的影响范围,反馈并提醒操作人员调整雷达设备的检测参数。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干扰信号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干扰中存在一种欺骗式干扰,是指改变接收到的雷达回波信号的参数,或者制造虚假的目标回波,诱使接收到回波信号的雷达错误的理解或者使用该信号,进而达到扰乱雷达检测追踪目标的目的。
真实的雷达回波信号与虚假的雷达回波信号存在高度的相似性,这也是在区别真假雷达回波信号时的技术难点;但是,若是敌方有意在雷达侦察目标时增加欺骗干扰,那么其对雷达设备增加干扰时总是具备一些规律性的,因为敌方总是相让侦察雷达尽可能的多侦察到假信号,并且,真实的雷达回波信号与虚假的雷达回波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的信息维数是存在差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方法,方法包括:
步骤S100:操控侦察车,利用侦察车上的雷达设备对目标检测区域进行可疑目标探测,接收目标检测区域内的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基于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对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是否受欺骗性干扰进行初步检验和排查;若初步检验和排查结果为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受到欺骗性干扰,转步骤S200;
步骤S200:对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在二维平面上的分布信息进行欺骗式干扰的初步判断,分别得到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和不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转步骤S300;
步骤S300:对雷达设备历史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找寻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或者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是指与探测目标之间相适配的特征环境指标;与各探测目标存在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是指与探测目标之间不相适配的特征环境指标;
步骤S400:将步骤S200中检测出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若干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识别,得到各回波信号对应的目标信息;目标信息包括目标类别信息、目标至雷达的距离信息、目标的径向速度信息、目标的方位信息、目标的高度信息;将若干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对应目标的指示性指标的伴随情况,进行欺骗式干扰影响的校验;
步骤S500:将校验结果显示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进行汇集,对应获取雷达设备在接收到回波信号时的状态数据,基于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获取干扰信号的影响范围,反馈并提醒操作人员调整雷达设备的检测参数或者调整侦察车的侦察路径。
进一步的,步骤S100基于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对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是否受欺骗性干扰进行初步检验和排查的过程包括:
步骤S101:获取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接收到的所有目标回波信号,将所有目标回波信号均视为可疑回波信号;将所有可疑回波信号按照回波接收时间进行排序,得到与回波接收时序集{t1,t2,…,tn}相对应的可疑回波信号排序集{S1,S2,…,Sn};其中,S1,S2,…,Sn分别表示雷达设备在t1,t2,…,tn接收时刻下,接收到的第1、2、…、n个可疑回波信号;计算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的平均目标检测率: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21
步骤S102:分别对应获取侦察车上的雷达设备在得到第i个可疑回波信号时的状态数据USi;状态数据USi包括雷达设备接收到第i个可疑回波信号时雷达天线波束的扫描角信息、雷达设备接收到第i个可疑回波信号时侦察车的位置信息;分别获取在可疑回波信号排序集{S1,S2,…,Sn}内,每相邻两个可疑回波信号之间对应的状态改变数据USi-USi-1;计算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的平均状态改变率: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22
计算随着雷达平均设备检测状态改变得到的平均伴随目标检测率:
P3=P2/P1
步骤S103:当得到的平均目标检测率P1大于系统预先设定的平均目标检测率阈值,且平均伴随目标检测率P3大于系统预先设定的平均伴随目标检测率阈值,判定初步检验和排查结果为,雷达设备在当前目标检测区域内受到欺骗性干扰;
上述引入平均目标检测率、平均状态改变率、平均伴随目标检测率是对雷达检测目标回波的环境进行初步分析;因为考虑到若是敌方有意在雷达侦察目标时增加欺骗干扰,那么其对雷达设备增加干扰时总是具备一些规律性的,因为敌方总是相让侦察雷达尽可能的多侦察到假信号,而这时,若是雷达在不断地改变检测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到目标回波的频率高,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雷达检测正确,当前雷达所处的检测环境中确实存在很多检测目标;第二种,雷达检测出现虚警率过高的现象,即当前雷达所处的检测环境中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
进一步的,步骤S200对所有可疑回波信号进行欺骗式干扰的初步判断过程包括:
步骤S201:分别获取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接收到的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分别将每个可疑回波信号的信号数据点作为起点,分别将各可疑回波信号划分为若干长度等于雷达发射脉冲宽度的数据段;
步骤S202:分别计算在每个可疑回波信号内每个数据段中的信息维数x,分别计算在每个可疑回波信号内每个数据段的信号包络的信息维数y,获取两者之间的的差值R=y-x;从雷达设备的历史检测数据中,获取当目标回波单独存在,不存在干扰回波时得到的最大R值,记为Rmax,满足μ>Rmax,设置干扰检测门限μ;
步骤S203:当某一可疑回波信号R>μ,初步判定在某一可疑回波信号内存在欺骗式干扰;当某一可疑回波信号R≤μ,初步判定在某一可疑回波信号内不存在欺骗式干扰;
步骤S204:对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完成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初步判断,将所有可疑回波信号进行分类,分别得到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和不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
上述步骤是利用欺骗式干扰与目标回波在信息维数上的差异进行区分,且是对步骤S100雷达是否受到欺骗式干扰判断的进一步的判断,提高对干扰识别的准确度;利用欺骗式干扰信号两个信息维数差值大,而噪声、目标回波两个信息维数差值小的特点进行判断分析是否存在欺骗式干扰。
进一步的,步骤S300对雷达设备历史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找寻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或者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的过程包括:
步骤S301:获取雷达设备历史探测出某目标a时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伴随特征环境指标包含项集{r1,r2,r3,r4,r5,};其中,r1为a所处的地势海拔范围;r2为与a处于距离阈值范围内的建筑设施属性;r3为与a处于距离阈值范围内的移动物属性;r4为a所处的区域地貌;r5为a所处的区域气候;
步骤S302:在雷达设备历史探测记录中,将目标a与第j项伴随特征环境指标rj组合出现的情况为一种独立事例{a,rj};其中,rj∈{r1,r2,r3,r4,r5,};计算每一种独立事例{a,rj}出现的频率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41
其中,N{a,rj}表示目标a与第j项伴随特征环境指标rj组合出现的独立事例的总例数;Na表示在雷达设备历史探测记录中探测出目标a的总次数;
步骤S303:在雷达设备历史探测记录中,将探测出目标a且显示探测结果正确,与第j项伴随特征环境指标rj组合出现的情况作为一种独立事例{a,rj,true};计算每一种独立事例{a,rj,true}出现的频率: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42
其中,N{a,t}表示独立事例{a,t}的总例数;Na表示在雷达设备历史探测记录中探测出目标a的总次数;
步骤S304:计算独立事例{a,rj}与独立事例{a,rj,true}之间的伴随联系值: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43
其中,N[{a,rj}∪{a,rj,true}]表示独立事例{a,rj}与独立事例{a,rj,true}共同出现的总次数;若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46
判断独立事例{a,r,t}与独立事例{a,r}之间不存在固定伴随联系,若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45
判断独立事例{a,rj}与独立事例{a,rj,true}之间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即每当探测出目标a,出现与目标a伴随的特征环境指标rj为显示探测结果正确的指示性指标;若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44
判断独立事例独立事例{a,rj}与独立事例{a,rj,true}之间存在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即每当探测出目标a,出现与目标a伴随的特征环境指标rj为显示探测结果错误的指示性指标;
上述步骤是对回波信号中是否存在欺骗式干扰从实际环境特征环境下进行分析,因为欺骗式干扰,往往会改变接收到的雷达回波信号的参数,或者制造虚假的目标回波,所以实际产生的假回波信号对应的目标比较真实回波信号对应的目标存在差异,而且解析出的假的目标在所处的环境特征上可能会存在与所处环境之间不适配的情况,上述步骤可以实现对不足以以假乱真的欺骗式干扰信号进行效果识别。
进一步的,步骤S400将若干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对应目标的指示性指标的伴随情况,进行欺骗式干扰影响的校验过程包括:
步骤S401:基于各可疑回波信号对应的目标信息,在目标检测区域内圈定出各目标对应的具体位置,分别获取各目标在具体位置上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
步骤S402:若某目标在具体位置上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中出现与其呈现为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或者未出现与其呈现为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则校验结果显示对应某目标的可疑回波信号中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
进一步的,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01:分别获取雷达设备在接收到校验结果显示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时对应的若干状态数据;基于若干状态数据,获取雷达设备在接收到校验结果显示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时,雷达天线波束的扫描角范围以及侦察车的位置范围;
步骤S502:将雷达天线波束的扫描角范围以及侦察车的位置范围所呈的空间区域范围反馈给操作人员,并提醒操作人员对空间区域范围进行再次侦察,并在再次侦察前对雷达设备的检测参数进行调整。
为更好的实现上述方法,还提出了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系统包括:可疑回波信号接收模块、欺骗性干扰初步检验排查模块、欺骗式干扰初步判断模块、历史探测数据分析模块、欺骗式干扰影响校验模块、引导反馈模块;
可疑回波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操控侦察车,利用侦察车上的雷达设备对目标检测区域进行可疑目标探测,接收目标检测区域内的所有可疑回波信号;
欺骗性干扰初步检验排查模块,用于获取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对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是否受欺骗性干扰进行初步检验和排查;
欺骗式干扰初步判断模块,用于接收可疑回波信号接收模块中的数据,对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在二维平面上的分布信息进行欺骗式干扰的初步判断;
历史探测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雷达设备历史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找寻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或者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是指与探测目标之间相适配的特征环境指标;与各探测目标存在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是指与探测目标之间不相适配的特征环境指标;
欺骗式干扰影响校验模块,用于接收欺骗式干扰初步判断模块中的数据,对检测出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若干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识别,得到各回波信号对应的目标信息;获取若干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对应目标的指示性指标的伴随情况,进行欺骗式干扰影响的校验;
引导反馈模块,用于接收欺骗式干扰影响校验模块中的数据,将校验结果显示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进行汇集,对应获取雷达设备在接收到回波信号时的状态数据,基于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获取干扰信号的影响范围,反馈并提醒操作人员调整雷达设备的检测参数或者调整侦察车的侦察路径。
进一步的,可疑回波信号接收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第二计算单元、第三计算单元;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的平均目标检测率;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的平均状态改变率;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随着雷达平均设备检测状态改变得到的平均伴随目标检测率。
进一步的,历史探测数据分析模块包括伴随联系值计算单元、指示性指标分析单元;
伴随联系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各探测目标与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之间的伴随联系值,根据伴随联系值判断各探测目标与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之间的固定伴随联系关系;
指示性指标分析单元,用于接收伴随联系值计算单元中的数据,得到与各探测目标呈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若干指示性指标以及与各探测目标呈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若干指示性指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对雷达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判断是否受欺骗式干扰信号影响时,首先从雷达设备检测到目标回波的频率分析,再接着对雷达设备检测到目标回波时的状态改变频率分析,若雷达设备检测到目标回波的频率高,且其伴随着雷达检测到目标回波时的状态改变频率也高,也就是说明自当前雷达检测环境下,位于敌方欺骗干扰布控环境下的概率也很高,紧接着通过对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的信息维数进行分析,设置检测门限,初步筛选出存在欺骗式干扰的雷达回波;本发明还对雷达回波解析出来的目标与目标所处环境特征之间适配行排查,作为对欺骗式干扰分析结果的进一步校验,提高系统对欺骗式干扰识别的科学性和机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方法,方法包括:
步骤S100:操控侦察车,利用侦察车上的雷达设备对目标检测区域进行可疑目标探测,接收目标检测区域内的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基于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对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是否受欺骗性干扰进行初步检验和排查;若初步检验和排查结果为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受到欺骗性干扰,转步骤S200;
其中,基于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对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是否受欺骗性干扰进行初步检验和排查的过程包括:
步骤S101:获取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接收到的所有目标回波信号,将所有目标回波信号均视为可疑回波信号;将所有可疑回波信号按照回波接收时间进行排序,得到与回波接收时序集{t1,t2,…,tn}相对应的可疑回波信号排序集{S1,S2,…,Sn};其中,S1,S2,…,Sn分别表示雷达设备在t1,t2,…,tn接收时刻下,接收到的第1、2、…、n个可疑回波信号;计算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的平均目标检测率: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71
步骤S102:分别对应获取侦察车上的雷达设备在得到第i个可疑回波信号时的状态数据USi;状态数据USi包括雷达设备接收到第i个可疑回波信号时雷达天线波束的扫描角信息、雷达设备接收到第i个可疑回波信号时侦察车的位置信息;分别获取在可疑回波信号排序集{S1,S2,…,Sn}内,每相邻两个可疑回波信号之间对应的状态改变数据USi-USi-1;计算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的平均状态改变率: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81
计算随着雷达平均设备检测状态改变得到的平均伴随目标检测率:
P3=P2/P1
步骤S103:当得到的平均目标检测率P1大于系统预先设定的平均目标检测率阈值,且平均伴随目标检测率P3大于系统预先设定的平均伴随目标检测率阈值,判定初步检验和排查结果为,雷达设备在当前目标检测区域内受到欺骗性干扰;
步骤S200:对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在二维平面上的分布信息进行欺骗式干扰的初步判断,分别得到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和不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转步骤S300;
其中,对所有可疑回波信号进行欺骗式干扰的初步判断过程包括:
步骤S201:分别获取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接收到的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分别将每个可疑回波信号的信号数据点作为起点,分别将各可疑回波信号划分为若干长度等于雷达发射脉冲宽度的数据段;
步骤S202:分别计算在每个可疑回波信号内每个数据段中的信息维数x,分别计算在每个可疑回波信号内每个数据段的信号包络的信息维数y,获取两者之间的的差值R=y-x;从雷达设备的历史检测数据中,获取当目标回波单独存在,不存在干扰回波时得到的最大R值,记为Rmax,满足μ>Rmax,设置干扰检测门限μ;
步骤S203:当某一可疑回波信号R>μ,初步判定在某一可疑回波信号内存在欺骗式干扰;当某一可疑回波信号R≤μ,初步判定在某一可疑回波信号内不存在欺骗式干扰;
例如说,在雷达设备的历史检测数据中,当目标回波单独存在,不存在干扰回波时得到的最大R值为0.1567,则Rmax=0.1567,所以可以取μ=0.1568;当某一可疑回波信号R>0.1568,初步判定在某一可疑回波信号内存在欺骗式干扰;当某一可疑回波信号R≤0.1568,初步判定在某一可疑回波信号内不存在欺骗式干扰;
步骤S204:对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完成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初步判断,将所有可疑回波信号进行分类,分别得到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和不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
步骤S300:对雷达设备历史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找寻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或者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是指与探测目标之间相适配的特征环境指标;与各探测目标存在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是指与探测目标之间不相适配的特征环境指标;
其中,对雷达设备历史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找寻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或者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的过程包括:
步骤S301:获取雷达设备历史探测出某目标a时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伴随特征环境指标包含项集{r1,r2,r3,r4,r5,};其中,r1为a所处的地势海拔范围;r2为与a处于距离阈值范围内的建筑设施属性;r3为与a处于距离阈值范围内的移动物属性;r4为a所处的区域地貌;r5为a所处的区域气候;
步骤S302:在雷达设备历史探测记录中,将目标a与第j项伴随特征环境指标rj组合出现的情况为一种独立事例{a,rj};其中,rj∈{r1,r2,r3,r4,r5,};计算每一种独立事例{a,rj}出现的频率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91
其中,N{a,rj}表示目标a与第j项伴随特征环境指标rj组合出现的独立事例的总例数;Na表示在雷达设备历史探测记录中探测出目标a的总次数;
步骤S303:在雷达设备历史探测记录中,将探测出目标a且显示探测结果正确,与第j项伴随特征环境指标rj组合出现的情况作为一种独立事例{a,rj,true};计算每一种独立事例{a,rj,true}出现的频率: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92
其中,N{a,t}表示独立事例{a,t}的总例数;Na表示在雷达设备历史探测记录中探测出目标a的总次数;
步骤S304:计算独立事例{a,rj}与独立事例{a,rj,true}之间的伴随联系值: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93
其中,N[{a,rj}∪{a,rj,true}]表示独立事例{a,rj}与独立事例{a,rj,true}共同出现的总次数;若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94
判断独立事例{a,r,t}与独立事例{a,r}之间不存在固定伴随联系,若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95
判断独立事例{a,rj}与独立事例{a,rj,true}之间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即每当探测出目标a,出现与目标a伴随的特征环境指标rj为显示探测结果正确的指示性指标;若
Figure BDA0003731556620000096
判断独立事例独立事例{a,rj}与独立事例{a,rj,true}之间存在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即每当探测出目标a,出现与目标a伴随的特征环境指标rj为显示探测结果错误的指示性指标;
步骤S400:将步骤S200中检测出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若干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识别,得到各回波信号对应的目标信息;目标信息包括目标类别信息、目标至雷达的距离信息、目标的径向速度信息、目标的方位信息、目标的高度信息;将若干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对应目标的指示性指标的伴随情况,进行欺骗式干扰影响的校验;
例如说,目标a为通信基站,通信基站与伴随的特征环境指标:建筑设施属性为雷达站之间存在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所以每当探测出目标显示为通信基站,同时得知与目标1.6公里的范围内若是存在雷达基站,则判断探测出目标显示为通信基站的雷达回波信号中受到了欺骗式干扰的影响,探测结果是错误的;
其中,将若干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对应目标的指示性指标的伴随情况,进行欺骗式干扰影响的校验过程包括:
步骤S401:基于各可疑回波信号对应的目标信息,在目标检测区域内圈定出各目标对应的具体位置,分别获取各目标在具体位置上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
步骤S402:若某目标在具体位置上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中出现与其呈现为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或者未出现与其呈现为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则校验结果显示对应某目标的可疑回波信号中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
步骤S500:将校验结果显示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进行汇集,对应获取雷达设备在接收到回波信号时的状态数据,基于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获取干扰信号的影响范围,反馈并提醒操作人员调整雷达设备的检测参数或者调整侦察车的侦察路径。
其中,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01:分别获取雷达设备在接收到校验结果显示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时对应的若干状态数据;基于若干状态数据,获取雷达设备在接收到校验结果显示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时,雷达天线波束的扫描角范围以及侦察车的位置范围;
步骤S502:将雷达天线波束的扫描角范围以及侦察车的位置范围所呈的空间区域范围反馈给操作人员,并提醒操作人员对空间区域范围进行再次侦察,并在再次侦察前对雷达设备的检测参数进行调整。
为更好的实现上述方法,还提出了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系统包括:可疑回波信号接收模块、欺骗性干扰初步检验排查模块、欺骗式干扰初步判断模块、历史探测数据分析模块、欺骗式干扰影响校验模块、引导反馈模块;
可疑回波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操控侦察车,利用侦察车上的雷达设备对目标检测区域进行可疑目标探测,接收目标检测区域内的所有可疑回波信号;
其中,可疑回波信号接收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第二计算单元、第三计算单元;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的平均目标检测率;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的平均状态改变率;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随着雷达平均设备检测状态改变得到的平均伴随目标检测率;
欺骗性干扰初步检验排查模块,用于获取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对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是否受欺骗性干扰进行初步检验和排查;
欺骗式干扰初步判断模块,用于接收可疑回波信号接收模块中的数据,对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在二维平面上的分布信息进行欺骗式干扰的初步判断;
历史探测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雷达设备历史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找寻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或者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是指与探测目标之间相适配的特征环境指标;与各探测目标存在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是指与探测目标之间不相适配的特征环境指标;
其中,历史探测数据分析模块包括伴随联系值计算单元、指示性指标分析单元;
伴随联系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各探测目标与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之间的伴随联系值,根据伴随联系值判断各探测目标与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之间的固定伴随联系关系;
指示性指标分析单元,用于接收伴随联系值计算单元中的数据,得到与各探测目标呈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若干指示性指标以及与各探测目标呈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若干指示性指标;
欺骗式干扰影响校验模块,用于接收欺骗式干扰初步判断模块中的数据,对检测出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若干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识别,得到各回波信号对应的目标信息;获取若干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对应目标的指示性指标的伴随情况,进行欺骗式干扰影响的校验;
引导反馈模块,用于接收欺骗式干扰影响校验模块中的数据,将校验结果显示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进行汇集,对应获取雷达设备在接收到回波信号时的状态数据,基于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获取干扰信号的影响范围,反馈并提醒操作人员调整雷达设备的检测参数或者调整侦察车的侦察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操控侦察车,利用侦察车上的雷达设备对目标检测区域进行可疑目标探测,接收所述目标检测区域内的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基于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对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是否受欺骗性干扰进行初步检验和排查;若初步检验和排查结果为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受到欺骗性干扰,转步骤S200;
步骤S200:对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在二维平面上的分布信息进行欺骗式干扰的初步判断,分别得到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和不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转步骤S300;
步骤S300:对雷达设备历史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找寻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或者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所述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是指与探测目标之间相适配的特征环境指标;所述与各探测目标存在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是指与探测目标之间不相适配的特征环境指标;
步骤S400:将步骤S200中检测出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若干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识别,得到各回波信号对应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目标类别信息、目标至雷达的距离信息、目标的径向速度信息、目标的方位信息、目标的高度信息;将所述若干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对应目标的指示性指标的伴随情况,进行欺骗式干扰影响的校验;
步骤S500:将校验结果显示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进行汇集,对应获取雷达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回波信号时的状态数据,基于所述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获取干扰信号的影响范围,反馈并提醒操作人员调整雷达设备的检测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基于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对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是否受欺骗性干扰进行初步检验和排查的过程包括:
步骤S101:获取雷达设备在所述目标检测区域内接收到的所有目标回波信号,将所述所有目标回波信号均视为可疑回波信号;将所有可疑回波信号按照回波接收时间进行排序,得到与回波接收时序集{t1,t2,…,tn}相对应的可疑回波信号排序集{S1,S2,…,Sn};其中,S1,S2,…,Sn分别表示雷达设备在t1,t2,…,tn接收时刻下,接收到的第1、2、…、n个可疑回波信号;计算雷达设备在所述目标检测区域内的平均目标检测率
Figure FDA0003731556610000011
步骤S102:分别对应获取侦察车上的雷达设备在得到第i个可疑回波信号时的状态数据USi;所述状态数据USi包括雷达设备接收到第i个可疑回波信号时雷达天线波束的扫描角信息、雷达设备接收到第i个可疑回波信号时侦察车的位置信息;分别获取在可疑回波信号排序集{S1,S2,…,Sn}内,每相邻两个可疑回波信号之间对应的状态改变数据USi-USi-1;计算雷达设备在所述目标检测区域内的平均状态改变率:
Figure FDA0003731556610000021
计算随着雷达平均设备检测状态改变得到的平均伴随目标检测率:
P3=P2/P1
步骤S103:当得到的平均目标检测率P1大于系统预先设定的平均目标检测率阈值,且平均伴随目标检测率P3大于系统预先设定的平均伴随目标检测率阈值,判定初步检验和排查结果为,雷达设备在当前目标检测区域内受到欺骗性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对所有可疑回波信号进行欺骗式干扰的初步判断过程包括:
步骤S201:分别获取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接收到的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分别将每个可疑回波信号的信号数据点作为起点,分别将各可疑回波信号划分为若干长度等于雷达发射脉冲宽度的数据段;
步骤S202:分别计算在每个可疑回波信号内每个数据段中的信息维数x,分别计算在每个可疑回波信号内每个数据段的信号包络的信息维数y,获取两者之间的的差值R=y-x;从雷达设备的历史检测数据中,获取当目标回波单独存在,不存在干扰回波时得到的最大R值,记为Rmax,满足μ>Rmax,设置干扰检测门限μ;
步骤S203:当某一可疑回波信号R>μ,初步判定在所述某一可疑回波信号内存在欺骗式干扰;当某一可疑回波信号R≤μ,初步判定在所述某一可疑回波信号内不存在欺骗式干扰;
步骤S204:对所述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完成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初步判断,将所述所有可疑回波信号进行分类,分别得到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和不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对雷达设备历史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找寻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或者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的过程包括:
步骤S301:获取雷达设备历史探测出某目标a时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所述伴随特征环境指标包含项集{r1,r2,r3,r4,r5,};其中,r1为a所处的地势海拔范围;r2为与a处于距离阈值范围内的建筑设施属性;r3为与a处于距离阈值范围内的移动物属性;r4为a所处的区域地貌;r5为a所处的区域气候;
步骤S302:在雷达设备历史探测记录中,将目标a与第j项伴随特征环境指标rj组合出现的情况为一种独立事例{a,rj};其中,rj∈{r1,r2,r3,r4,r5,};计算每一种独立事例{a,rj}出现的频率:
Figure FDA0003731556610000031
其中,N{a,rj}表示目标a与第j项伴随特征环境指标rj组合出现的独立事例的总例数;Na表示在雷达设备历史探测记录中探测出目标a的总次数;
步骤S303:在雷达设备历史探测记录中,将探测出目标a且显示探测结果正确,与第j项伴随特征环境指标rj组合出现的情况作为一种独立事例{a,rj,true};计算每一种独立事例{a,rj,true}出现的频率:
Figure FDA0003731556610000032
其中,N{a,t}表示独立事例{a,t}的总例数;Na表示在雷达设备历史探测记录中探测出目标a的总次数;
步骤S304:计算独立事例{a,rj}与独立事例{a,rj,true}之间的伴随联系值:
Figure FDA0003731556610000033
其中,N[{a,rj}∪{a,rj,true}]表示独立事例{a,rj}与独立事例{a,rj,true}共同出现的总次数;若
Figure FDA0003731556610000034
判断独立事例{a,r,t}与独立事例{a,r}之间不存在固定伴随联系,若
Figure FDA0003731556610000035
判断独立事例{a,rj}与独立事例{a,rj,true}之间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即每当探测出目标a,出现与目标a伴随的特征环境指标rj为显示探测结果正确的指示性指标;若
Figure FDA0003731556610000036
判断独立事例独立事例{a,rj}与独立事例{a,rj,true}之间存在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即每当探测出目标a,出现与目标a伴随的特征环境指标rj为显示探测结果错误的指示性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将若干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对应目标的指示性指标的伴随情况,进行欺骗式干扰影响的校验过程包括:
步骤S401:基于各可疑回波信号对应的目标信息,在目标检测区域内圈定出各目标对应的具体位置,分别获取各目标在具体位置上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
步骤S402:若某目标在具体位置上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中出现与其呈现为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或者未出现与其呈现为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则校验结果显示对应所述某目标的可疑回波信号中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01:分别获取雷达设备在接收到校验结果显示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时对应的若干状态数据;基于所述若干状态数据,获取雷达设备在接收到校验结果显示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时,雷达天线波束的扫描角范围以及侦察车的位置范围;
步骤S502:将雷达天线波束的扫描角范围以及侦察车的位置范围所呈的空间区域范围反馈给操作人员,并提醒操作人员对所述空间区域范围进行再次侦察,并在所述再次侦察前对雷达设备的检测参数进行调整。
7.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方法的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可疑回波信号接收模块、欺骗性干扰初步检验排查模块、欺骗式干扰初步判断模块、历史探测数据分析模块、欺骗式干扰影响校验模块、引导反馈模块;
所述可疑回波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操控侦察车,利用侦察车上的雷达设备对目标检测区域进行可疑目标探测,接收所述目标检测区域内的所有可疑回波信号;
所述欺骗性干扰初步检验排查模块,用于获取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对雷达设备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是否受欺骗性干扰进行初步检验和排查;
所述欺骗式干扰初步判断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可疑回波信号接收模块中的数据,对所有可疑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在二维平面上的分布信息进行欺骗式干扰的初步判断;
所述历史探测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雷达设备历史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找寻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或者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所述与各探测目标存在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是指与探测目标之间相适配的特征环境指标;所述与各探测目标存在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指示性指标是指与探测目标之间不相适配的特征环境指标;
所述欺骗式干扰影响校验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欺骗式干扰初步判断模块中的数据,对检测出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若干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识别,得到各回波信号对应的目标信息;获取所述若干回波信号基于各自对应目标的指示性指标的伴随情况,进行欺骗式干扰影响的校验;
所述引导反馈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欺骗式干扰影响校验模块中的数据,将校验结果显示确实存在欺骗式干扰影响的回波信号进行汇集,对应获取雷达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回波信号时的状态数据,基于所述雷达设备的状态数据获取干扰信号的影响范围,反馈并提醒操作人员调整雷达设备的检测参数或者调整侦察车的侦察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疑回波信号接收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第二计算单元、第三计算单元;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雷达设备在所述目标检测区域内的平均目标检测率;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雷达设备在所述目标检测区域内的平均状态改变率;
所述第三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随着雷达平均设备检测状态改变得到的平均伴随目标检测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探测数据分析模块包括伴随联系值计算单元、指示性指标分析单元;
所述伴随联系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各探测目标与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之间的伴随联系值,根据所述伴随联系值判断各探测目标与各伴随特征环境指标之间的固定伴随联系关系;
所述指示性指标分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伴随联系值计算单元中的数据,得到与各探测目标呈正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若干指示性指标以及与各探测目标呈负相关固定伴随联系的若干指示性指标。
CN202210794422.5A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4966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4422.5A CN114966573B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4422.5A CN114966573B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6573A true CN114966573A (zh) 2022-08-30
CN114966573B CN114966573B (zh) 2023-05-26

Family

ID=82968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4422.5A Active CN114966573B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657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3667A (ja) * 2001-04-04 2002-10-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レーダ識別装置
JP2002328164A (ja) * 2001-05-02 2002-11-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目標追尾方法およびレーダシステム
US20090207020A1 (en) * 2008-01-21 2009-08-20 Thales Nederland B.V. Multithreat safety and security system and specif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792518A (zh) * 2014-01-28 2014-05-14 北京川速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测速雷达环境干扰识别和抑制方法
EP3040737A2 (en) * 2014-12-30 2016-07-06 Propagation Research Associates, Inc. Using orthogonal space projections to generate a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 control parameter
US20170082732A1 (en) * 2007-05-29 2017-03-23 Aveillant Limited Radar system and method
CN112731311A (zh) * 2020-08-17 2021-04-30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一种雷达产品可靠性验证复杂综合环境及构建方法
CN113703004A (zh) * 2021-08-10 2021-11-26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雷达运行可靠性检测系统、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CN113853533A (zh) * 2019-05-20 2021-12-28 祖克斯有限公司 来自雷达数据的偏航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3667A (ja) * 2001-04-04 2002-10-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レーダ識別装置
JP2002328164A (ja) * 2001-05-02 2002-11-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目標追尾方法およびレーダシステム
US20170082732A1 (en) * 2007-05-29 2017-03-23 Aveillant Limited Radar system and method
US20090207020A1 (en) * 2008-01-21 2009-08-20 Thales Nederland B.V. Multithreat safety and security system and specif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792518A (zh) * 2014-01-28 2014-05-14 北京川速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测速雷达环境干扰识别和抑制方法
EP3040737A2 (en) * 2014-12-30 2016-07-06 Propagation Research Associates, Inc. Using orthogonal space projections to generate a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 control parameter
CN113853533A (zh) * 2019-05-20 2021-12-28 祖克斯有限公司 来自雷达数据的偏航率
CN112731311A (zh) * 2020-08-17 2021-04-30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一种雷达产品可靠性验证复杂综合环境及构建方法
CN113703004A (zh) * 2021-08-10 2021-11-26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雷达运行可靠性检测系统、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INGYANG SUN ET AL.: "Fast target deception jamming method against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based on equivalent bistatic scattered fields" *
李继锋等: "相位编码雷达干扰技术研究" *
李诗婧等: "区域环境电磁监测与信号识别系统方案研究" *
李迎春等: "雷达抗自卫转发式航迹假目标欺骗干扰技术" *
郭高峰;臧勤;汪军华;王郁鑫;: "无源多传感器多目标融合的关联算法研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6573B (zh) 2023-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0874B (zh) 确定雷达目标作为位置地标的适合性的方法
US6473027B1 (en) False reflected target elimination and automatic reflector mapping in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US512868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lating sensor detections in space and time
EP2232892B1 (en)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f a network of access points for use in positioning an apparatus
US10049568B2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vehicle-borne transmitter
JP3122389B2 (ja) 背景クラッタ中のレーダ目標追跡システム
EP0580139A2 (en) Transponder loc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4660330B (zh) 确定估计速度的不确定性估计的方法
US7081849B2 (en) Process for sensor resources management
CN112085950B (zh) 交通状态判别指标的估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应用
CN105093194A (zh) 用于雷达传感器的失明的指标的确定
US10906572B2 (en)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crosstalk phenomena
CN114139373A (zh) 一种面向无人机反制车的多传感器自动协同管理方法
CN114966573B (zh) 一种信道干扰信号识别引导系统及方法
CN111596277B (zh)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飞行目标威胁度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6093891A (zh) 基于多普勒速度检验的雷达网抗密集距离假目标干扰方法
SE514830C2 (sv)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riktningsbestämning
CN109709555B (zh) 一种识别天气雷达相邻体扫数据差异性的方法及系统
JP3157087B2 (ja) ジャミング発生源検出装置
JP4682535B2 (ja) 目標類別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7111019B (zh) 一种基于雷达探测的目标跟踪监控方法和系统
KR102256665B1 (ko) Gps기만신호 특성정보를 이용한 gps기만신호 판별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Rosen et al.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forward-looking GPR countermine systems
CN114114266B (zh) 对合成孔径雷达的侦测方法及装置
CN113900093B (zh) 一种基于分集技术的外辐射源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25006 No. 15 Wenchang East Road,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4 Building, Dongyuan, Jiangguang Wisdom City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25006 No. 15 Wenchang East Road,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4 Building, Dongyuan, Jiangguang Wisdom City

Patentee before: YANGZHOU 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