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4549A - 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4549A
CN114964549A CN202210348699.5A CN202210348699A CN114964549A CN 114964549 A CN114964549 A CN 114964549A CN 202210348699 A CN202210348699 A CN 202210348699A CN 114964549 A CN114964549 A CN 114964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adjacent
building
coordinates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86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
张利俊
项斌峰
杜江
蔡素燕
邱洪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Test & Certification Group Beijing Tian Y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Test & Certification Group Beijing Tian Y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Test & Certification Group Beijing Tian Y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Test & Certification Group Beijing Tian Y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486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45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4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45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38Concrete; Lime; Mortar; Gypsum; Bricks; Ceramics; Glass
    • G01N33/383Concrete or c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为了本申请提供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属于监理检测的领域,其中系统包括:预埋在建筑各个位置的温度传感器和LoRa终端,还包括多个通讯组,每个所述通讯组均包括LoRaWAN中继器以及与其相连接的多个相邻的所述LoRa终端,每组通讯组中的各个LoRa终端均与至少一个相邻通讯组的LoRaWAN中继器连接,各个所述LoRaWAN中继器均与LoRa网关连接,所述LoRa网关连接有云平台。本申请具有提高提高混凝土建筑的数据传输稳定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监理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浇筑混凝土后,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确定混凝土结构承重模板和脚手架拆除的时间。现已提出混凝土成熟度理论,核心表征了温度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温度计算出混凝土强度,进而根据混凝土强度确定拆模时间。
目前已有应用混凝土成熟度理论,在建筑现场设置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预埋在混凝土中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有LoRa终端,LoRa终端与LoRa网关之间LoRa通信,LoRa网关与云平台无线通信,将接收到的温度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便于用户终端根据云平台查看温度信息。
但是在施工现场环境嘈杂,数据传输过程可能受到干扰,进而导致数据传输不稳定,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现场温度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混凝土建筑的数据传输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预埋在建筑各个位置的温度传感器和LoRa终端,还包括多个通讯组,每个所述通讯组均包括LoRaWAN中继器以及与其相连接的多个相邻的所述LoRa终端,每组通讯组中的各个LoRa终端均与至少一个相邻通讯组的LoRaWAN中继器连接,各个所述LoRaWAN中继器均与LoRa网关连接,所述LoRa网关连接有云平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oRa终端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发送至至少一个LoRaWAN中继器,进而使LoRaWAN中继器将温度信息发送给LoRa网关,LoRa网关再将温度信息汇总至云平台,并且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当任一LoRa终端发送的温度信息因受到干扰而延迟,LoRa网关可以通过相邻的LoRaWAN中继器获得上述任一LoRa终端的温度信息,准确地掌握现场温度信息,提高混凝土建筑的数据传输稳定性。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LoRa终端均连接有一北斗定位模块,所述北斗定位模块用于向云平台发送每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云平台通过北斗定位模块确定每个温度传感器在建筑中的位置信息,提高温度传感器定位的准确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方法,包括:
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由与温度传感器在同一通讯组的LoRaWAN中继器发送至云平台;
判断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是否稳定,若是,则控制显示所述第一温度信息;
否则,获取所述任一位置对应的任一第二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信息由与温度传感器任一相邻的通讯组中的LoRaWAN中继器发送至云平台,控制显示所述第二温度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当判断第一温度信息稳定时,则显示第一温度信息,当判断第一温度信息不稳定时,则通过云平台获取第二温度信息,第二温度信息作为备用信息,提高电子设备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温度情况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准确地掌握现场温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基于BIM的建筑模型;
根据每个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信息,确定各个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建筑模型的对应位置;
控制在所述建筑模型的对应位置显示温度信息;
基于所述温度信息计算各个位置的混凝土强度,并控制在所述建筑模型显示混凝土的凝固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监理建筑模型,并将建筑上的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在建筑模型上对应标记,并在标记的位置显示对应位置的温度信息,根据温度信息显示混凝土的凝固状态,便于用户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混凝土的凝固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在所述建筑模型的操作位置;
基于所述操作位置确定与所述操作位置相邻的预设数量的临近操作位置;
分别确定所述操作位置和所述临近操作位置对应于建筑实际位置的温度信息;
在所述建筑模型的操作位置以及临近操作位置显示对应实际位置的温度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在建筑模型的界面内用鼠标拖动时,电子设备获取用户的操作位置,根据操作位置确定预设数量个临近操作位置,进而确定操作位置和临近操作位置对应于建筑实际位置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显示在建筑模型上,因此电子设备控制建筑模型跟随用户的鼠标位置,自动显示划过位置的温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操作位置确定与所述操作位置相邻的预设数量的临近操作位置,包括:
基于建筑模型界面建立坐标系,并确定各个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第一坐标;
将所述建筑模型分成多个区块,每个所述区块内包括预设数量个第一坐标;
获取所述操作位置在所述坐标系中的第二坐标;
将所述第二坐标分别与各个第一坐标对比,确定距离最近的第一坐标为第一个临近操作位置;
确定与所述第一个临近操作位置在同一区块的其他第一坐标为其他临近操作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在确定临近操作位置时,通过建立坐标系,确定各个温度传感器在建筑模型的第一坐标,操作位置为第二坐标,根据第二坐标确定最近的建筑模型的区块,确定区块内的第一坐标俊伟临近操作位置,进而可以快速确定临近操作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建筑模型分成多个区块,每个所述区块内包括预设数量个第一坐标,包括:
基于建筑模型任一角上的第一坐标为起点,分别沿各个方向确定与所述起点相邻的第一坐标;
执行循环步骤:分别计算除区块内的第一坐标外、各个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距离,筛选距离最短的多个相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起点和所述多个相邻的第一坐标所在的建筑模型为一个区块,所述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个数和等于预设数量;
确定距离上一个所述区块最近的第一坐标为起点,重复执行循环步骤,直至所述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个数和小于预设数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在划分建筑模型的区块时,电子设备从建筑模型的一角开始,自动划分区块,因此相邻的预设数量个第一坐标在建筑模型中对应的点组成一个区块。当电子设备划分到建筑的边缘位置时,剩下的第一坐标数量若不能达到预设数量,则将剩余的第一坐标所在的建筑模型划分为一个区域,实现自动快速划分区块的目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由与温度传感器在同一通讯组的LoRaWAN中继器发送至云平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是否稳定;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判断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稳定时,控制显示所述第一温度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判断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不稳定时,获取所述任一位置对应的任一第二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信息由与温度传感器任一相邻的通讯组中的LoRaWAN中继器发送至云平台,控制显示所述第二温度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模块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当判断模块判断第一温度信息稳定时,则第一处理模块控制显示第一温度信息,当判断模块判断第一温度信息不稳定时,则第二处理模块通过云平台获取第二温度信息,第二温度信息作为备用信息,提高电子设备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温度情况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准确地掌握现场温度信息。
进一步地,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基于BIM的建筑模型;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信息,确定各个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建筑模型的对应位置;
温度信息显示模块,用于控制在所述建筑模型的对应位置显示温度信息;
凝固状态显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温度信息计算各个位置的混凝土强度,并控制在所述建筑模型显示混凝土的凝固状态。
进一步地,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装置,还包括:
操作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所述建筑模型的操作位置;
临近操作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操作位置确定与所述操作位置相邻的预设数量的临近操作位置;
对应确定模块,用于分别确定所述操作位置和所述临近操作位置对应于建筑实际位置的温度信息;
局部温度信息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建筑模型的操作位置以及临近操作位置显示对应实际位置的温度信息。
进一步地,临近操作位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建筑模型界面建立坐标系,并确定各个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第一坐标;
将所述建筑模型分成多个区块,每个所述区块内包括预设数量个第一坐标;
获取所述操作位置在所述坐标系中的第二坐标;
将所述第二坐标分别与各个第一坐标对比,确定距离最近的第一坐标为第一个临近操作位置;
确定与所述第一个临近操作位置在同一区块的其他第一坐标为其他临近操作位置。
进一步地,临近操作位置确定模块在执行将所述建筑模型分成多个区块,每个所述区块内包括预设数量个第一坐标时,具体用于:
基于建筑模型任一角上的第一坐标为起点,分别沿各个方向确定与所述起点相邻的第一坐标;
执行循环步骤:分别计算除区块内的第一坐标外、各个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距离,筛选距离最短的多个相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起点和所述多个相邻的第一坐标所在的建筑模型为一个区块,所述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个数和等于预设数量;
确定距离上一个所述区块最近的第一坐标为起点,重复执行循环步骤,直至所述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个数和小于预设数量。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根据第一方面中所述的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当判断第一温度信息稳定时,则显示第一温度信息,当判断第一温度信息不稳定时,则通过云平台获取第二温度信息,第二温度信息作为备用信息,提高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温度情况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准确地掌握现场温度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程序,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当判断第一温度信息稳定时,则显示第一温度信息,当判断第一温度信息不稳定时,则通过云平台获取第二温度信息,第二温度信息作为备用信息,提高电子设备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温度情况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准确地掌握现场温度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参照图1,包括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和LoRa终端,在建筑浇筑混凝土时,将各个温度传感器与LoRa模块连接,预埋在预设位置。
为了便于分块采集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息,在建筑上多个相邻的LoRa终端与一个LoRaWAN中继器通信(图中仅画出两组示意),LoRaWAN中继器与LoRa网关通信,LoRa终端将温度信息发送给LoRaWAN中继器,LoRaWAN中继器将成组的温度信息发送至LoRa网关,LoRa网关与云平台连接,并将温度信息发送至云平台保存,使电子设备可以登录云平台查看以及处理温度信息。
并且,一个LoRaWAN中继器及其相连的LoRa终端为一个通讯组。每个建筑则可以构建多个通讯组。
为了减小LoRa终端在发送温度信息的时候,因受到干扰而使温度信息暂时丢失的可能性,每组通讯组中的各个LoRa终端均与至少一个相邻通讯组的LoRaWAN中继器连接(图中仅画出部分连接关系示意),进而使通讯组之间建立通讯。当任一LoRa终端发送的温度信息因受到干扰而延迟,LoRa网关可以通过相邻的LoRaWAN中继器获得上述任一LoRa终端的温度信息。
进一步地,为了准确定位各个温度传感器的位置,每个LoRa终端均连接有一北斗定位模块,北斗定位模块用于通过LoRa终端向云平台发送位置信息。
为了更好地运用上述系统,本申请实施例还提高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由电子设备执行,参照图2,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4):
步骤S101: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第一温度信息由与温度传感器在同一通讯组的LoRaWAN中继器发送至云平台。
具体的,电子设备通过登录云平台而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
步骤S102:判断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是否稳定,若是,则执行步骤S103;否则,执行步骤S104。
具体地,当电子设备接收到的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不连续,即在一段时间内,第一温度信息有缺失,则电子设备可以判断上述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不稳定。
步骤S103:控制显示第一温度信息。
步骤S104:获取上述任一位置对应的任一第二温度信息,第二温度信息由与温度传感器任一相邻的通讯组中的LoRaWAN中继器发送至云平台,控制显示第二温度信息;
具体地,每个位置对应的第二温度信息有多个,电子设备获取最稳定的第二温度信息。电子设备通过云平台获取第二温度信息,其中,第二温度信息是与第一温度信息同时发送至云平台的,因此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温度信息获取上述任一位置的历史温度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稳定的建筑温度数据采集方法,电子设备首先获取各个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当第一温度信息稳定时,则显示第一温度信息,并在判断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不稳定时,通过云平台获取上述任一位置的第二温度信息,通过第二温度信息代替缺失的第一温度信息,使用户得到稳定的温度数据。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用户查看建筑各个位置的温度数据,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1~步骤S14):
步骤S11:建立基于BIM的建筑模型。
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在施工之前即建立建筑模型,并在建筑模型上标示各个温度传感器的位置。
步骤S12:根据每个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信息,确定各个温度传感器在建筑模型的对应位置。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在建筑模型上建立三维坐标系,根据接收的各个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信息,并确定任一温度传感器在建筑模型上的坐标,进而电子设备自动确定所有温度传感器在建筑模型上的坐标。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坐标在建筑模型上显示各个温度传感器对应的位置。
步骤S13:控制在建筑模型的对应位置显示温度信息。
具体地,电子设备通过云平台接收各个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息后,将各个温度信息与确定的各个坐标一一对应,在建筑模型界面上显示对应位置的温度信息。
步骤S14:基于温度信息计算各个位置的混凝土强度,并控制在建筑模型界面显示混凝土的凝固状态,包括(步骤S141~步骤S145):
步骤S141:获取混凝土信息,混凝土信息包括混凝土的原料及其配比。
具体地,不同种类混凝土的成熟速度不同,混凝土的原料包括水泥、骨料、人工砂和外加剂等,不同种类的混凝土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种材料的配比。
步骤S142:基于混凝土信息及其对应的关于温度和养护时间的实验数据,建立与混凝土信息对应的混凝土成熟度函数模型。
目前,国内外关于成熟度理论具有美国Saul计算模型式(1)
(1)
其中,为混凝土硬化经过时间t后的成熟度;
t为实际养护龄期;
为硬化时间增量(天或小时);
为时间内混凝土的养护温度(℃或℉);
为基准温度,即水的冰点(0℃或32℉)。
在本申请中,可以将混凝土内部温度T等效于,因此,式(1)等效为式(2):
(2)
由于成熟度理论并不能直观的反映混凝土强度和温度的关系,因此采用常用的等效龄期代替成熟度指标,即将成熟度除以混凝土在标准温度(20℃)下硬化经过单位时间(天或小时)的成熟度所得到的商(等效养护龄期)衡量成熟程度。
其中,根据施工当地的养护温度取值,养护温度较高的混凝土则取用较高的值;养护温度较低的混凝土则取用较低的值。例如,正温养护条件下,取值-10;负温养护条件下,取值15。电子设备根据当前建筑的养护温度,选取。
例如,当时,式(2)转化为(3):
= (3)
由于Saul理论计算将混凝土强度发展定性为线性模式,但实际上混凝土硬化速度增长并不是随着温度升高按照直线关系加速,并且实际应用中难以确定其准确性,因此需要对上述公式校正。
具体地,电子设备首先根据混凝土温度和养护时间,确定混凝土的成熟度,并根据成熟度确定混凝土的养护龄期;接着,电子设备基于混凝土信息和混凝土的等效养护龄期建立混凝土成熟度函数模型,包括(步骤S1421~步骤S1424):
步骤S1421:建立多种种类的混凝土强度关于温度和养护时间的实验数据库。
具体地, 用户可以将不同种类的混凝土做成试块,在不同温度下养护,并记录每种温度下各种混凝土的强度。具体地,混凝土的强度养护温度由5℃开始,每5℃为一个档次,到20℃为止共8个温度档次,每个温度档次按照养护龄期由0.5d开始,以1d为基数递增,最多至28d,记录每个温度档时的混凝土强度。用户将在实际试验中取得的各种技术数据输入电子设备,整理出相关的实验数据库。
步骤S1422:建立混凝土强度关于温度和时间的混凝土成熟度初步函数模型。
具体地,电子设备以等效龄期为基准,采用换算强度计算方法,建立混凝土强度与养护温度及时间的混凝土成熟度初步函数模型。
首先,电子设备建立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 (4)
其中,M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D为混凝土试块中的实验养护龄期(d);
a和b均为成熟度修正系数。
其中,D与计算获得的等效养护龄期相等。
步骤S1423:基于实验数据库中与混凝土信息对应的实验数据,确定混凝土信息相应的成熟度修正系数。
具体地,电子设备从实验数据库中调用与混凝土种类相同的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包括与不同温度下,各个混凝土养护龄期D对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M。
电子设备分别将每组温度对应的各个混凝土养护龄期D及对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M带入到式(4)中,计算得到对应的一组数据,进而得到各个温度对应的多组数据。
电子设备计算多组数据的平均数,得到,其中,和即分别为公式(4)中的成熟度修正系数a和b。
步骤S1424:基于成熟度修正系数修正混凝土成熟度初步函数模型,确定混凝土成熟度函数模型。
具体地,电子设备将和代入到式(4)中,获得校正后的混凝土成熟度函数模型。
步骤S143:基于建筑各个位置的当前温度、养护时间和混凝土成熟度函数模型,确定建筑各个位置的即时混凝土强度。
具体地,电子设备根据获取得到的任一位置的当前温度和养护时间,代入到式(2)中,计算得到当前位置的等效养护龄期,并使实验养护龄期D的值与等效养护龄期的值相等,进而将实验养护龄期D带入混凝土成熟度函数模型中,计算得到上述任一位置的即时混凝土强度。
步骤S144:预设混凝土达到各种凝固状态时对应的混凝土强度,将各个位置的即时混凝土强度与各个凝固状态的混凝土强度比较,确定各个位置混凝土的凝固状态。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将混凝土强度划分成多个等级,例如,1~3级,其中混凝土达到3级时强度最强。并将每个等级对应预设一种凝固状态,例如,初凝期、中凝期、尾凝期。其中,等级划分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因此,电子设备将各个位置的即时混凝土强度与各个等级比较,当即时混凝土强度小于或等于某等级的混凝土强度时,则确定当前位置的凝固状态与上述某等级一致。
步骤S145:预设各个凝固状态在建筑模型上的显示图像,根据各个位置混凝土的凝固状态在建筑模型上显示对应的显示图像。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预设各种混凝土凝固状态显示在建筑模型上时的显示图像,例如,当混凝土为初凝期时,电子设备控制混凝土显示为水润的泥状,当混凝土为尾凝期时,电子设备控制混凝土显示为干燥的块状。
进而,电子设备根据建筑各个位置的凝固状态,在建筑模型的对应位置显示对应的显示图像,便于用户直观地观察到混凝土的凝固状态。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用户观察建筑各个位置的混凝土凝固状态,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21~步骤S24):
步骤S21:获取用户在建筑模型的操作位置。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鼠标指针在建筑模型界面的位置来确定用户的操作位置。
步骤S22:基于操作位置确定与操作位置相邻的预设数量的临近操作位置,具体包括(步骤S221~步骤S225):
步骤S221:基于建筑模型界面建立坐标系,并确定各个温度传感器在建筑模型上的第一坐标。
步骤S222:将建筑模型分成多个区块,每个区块内包括预设数量个第一坐标。
具体地,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预设数量的值。并且用户可以手动划分建筑模型的多个区块,进而也可以手动确定每个区块内的温度传感器。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222具体包括(步骤Sa~步骤Sc):
步骤Sa:基于建筑模型任一角上的第一坐标为起点,分别沿各个方向确定与起点相邻的第一坐标。
步骤Sb:执行循环步骤:分别计算除区块内的第一坐标外、各个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距离,筛选距离最短的多个相邻的第一坐标,确定起点和多个相邻的第一坐标所在的建筑模型为一个区块,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个数和等于预设数量。
步骤Sc:确定距离上一个区块最近的第一坐标为起点,重复执行循环步骤,直至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个数和小于预设数量。
具体地,电子设备从建筑模型的一角开始,自动划分区块,因此相邻的预设数量个第一坐标在建筑模型中对应的点组成一个区块。当电子设备划分到建筑的边缘位置时,剩下的第一坐标数量若不能达到预设数量,则将剩余的第一坐标所在的建筑模型划分为一个区块。
步骤S223:获取操作位置在坐标系中的第二坐标。
具体地,电子设备获取第二坐标后,第二坐标可能并不与各个第一坐标重合,因此需要根据第二坐标的位置选取临近的第一坐标。
步骤S224:将第二坐标分别与各个第一坐标对比,确定距离最近的第一坐标为第一个临近操作位置。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分别计算各个第一坐标与第二坐标的距离,并将各个计算得到的距离升序排列,距离最小对应的第一坐标被确定为第一个临近操作位置,电子设备进而根据第一个临近操作位置确定其余的临近操作位置。
步骤S225:确定与第一个临近操作位置在同一区块的其他第一坐标为其他临近操作位置。
具体地,电子设备确定第一个临近操作位置所在的区块,并将位于上述区块的所有第一坐标均作为临近操作位置。
步骤S23:分别确定操作位置和临近操作位置对应于建筑实际位置的温度信息。
步骤S24:在建筑模型的操作位置以及临近操作位置显示对应实际位置的温度信息。
具体地,当用户将鼠标指针靠近某一区块时,电子设备则确定用户的操作位置以及临近操作位置,即筛选上述区块对应实际位置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显示在建筑模型上。便于用户观察各个位置的温度状况。
为了更好地实施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装置,参照图3,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装置200包括:
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第一温度信息由与温度传感器在同一通讯组的LoRaWAN中继器发送至云平台;
判断模块202,用于判断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是否稳定;
第一处理模块203,用于判断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稳定时,控制显示第一温度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204,用于判断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不稳定时,获取任一位置对应的任一第二温度信息,第二温度信息由与温度传感器任一相邻的通讯组中的LoRaWAN中继器发送至云平台,控制显示第二温度信息。
进一步地,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装置200,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基于BIM的建筑模型;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信息,确定各个温度传感器在建筑模型的对应位置;
温度信息显示模块,用于控制在建筑模型的对应位置显示温度信息;
凝固状态显示模块,用于基于温度信息计算各个位置的混凝土强度,并控制在建筑模型显示混凝土的凝固状态。
进一步地,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装置200,还包括:
操作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建筑模型的操作位置;
临近操作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操作位置确定与操作位置相邻的预设数量的临近操作位置;
对应确定模块,用于分别确定操作位置和临近操作位置对应于建筑实际位置的温度信息;
局部温度信息显示模块,用于在建筑模型的操作位置以及临近操作位置显示对应实际位置的温度信息。
进一步地,临近操作位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建筑模型界面建立坐标系,并确定各个温度传感器在建筑模型上的第一坐标;
将建筑模型分成多个区块,每个区块内包括预设数量个第一坐标;
获取操作位置在坐标系中的第二坐标;
将第二坐标分别与各个第一坐标对比,确定距离最近的第一坐标为第一个临近操作位置;
确定与第一个临近操作位置在同一区块的其他第一坐标为其他临近操作位置。
进一步地,临近操作位置确定模块在执行将建筑模型分成多个区块,每个区块内包括预设数量个第一坐标时,具体用于:
基于建筑模型任一角上的第一坐标为起点,分别沿各个方向确定与起点相邻的第一坐标;
执行循环步骤:分别计算除区块内的第一坐标外、各个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距离,筛选距离最短的多个相邻的第一坐标,确定起点和多个相邻的第一坐标所在的建筑模型为一个区块,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个数和等于预设数量;
确定距离上一个区块最近的第一坐标为起点,重复执行循环步骤,直至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个数和小于预设数量。
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装置,通过前述对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的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装置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为了更好地实施以上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参照图4,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1、存储器303和显示器305。其中,处理器301分别和存储器303以及显示器305相连,如通过通信总线302相连。可选地,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3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3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3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3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3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3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3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3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存储器3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别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别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3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图4示出的电子设备3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方法,电子设备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当判断第一温度信息稳定时,则显示第一温度信息,当判断第一温度信息不稳定时,则通过云平台获取第二温度信息,第二温度信息作为备用信息,提高电子设备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温度情况的稳定性和及时性。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组合。具体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U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讲台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光盘、磁碟、机械编码设备以及上述任意组合。
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前述所有的方法的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包括对应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步骤对应的指令。计算机程序可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计算机程序可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10)

1.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预埋在建筑各个位置的温度传感器和LoRa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通讯组,每个所述通讯组均包括LoRaWAN中继器以及与其相连接的多个相邻的所述LoRa终端,每组通讯组中的各个LoRa终端均与至少一个相邻通讯组的LoRaWAN中继器连接,各个所述LoRaWAN中继器均与LoRa网关连接,所述LoRa网关连接有云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LoRa终端均连接有一北斗定位模块,所述北斗定位模块用于向云平台发送每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信息。
3.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由与温度传感器在同一通讯组的LoRaWAN中继器发送至云平台;
判断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是否稳定,若是,则控制显示所述第一温度信息;
否则,获取所述任一位置对应的任一第二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信息由与温度传感器任一相邻的通讯组中的LoRaWAN中继器发送至云平台,控制显示所述第二温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基于BIM的建筑模型;
根据每个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信息,确定各个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建筑模型的对应位置;
控制在所述建筑模型的对应位置显示温度信息;
基于所述温度信息计算各个位置的混凝土强度,并控制在所述建筑模型显示混凝土的凝固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在所述建筑模型的操作位置;
基于所述操作位置确定与所述操作位置相邻的预设数量的临近操作位置;
分别确定所述操作位置和所述临近操作位置对应于建筑实际位置的温度信息;
在所述建筑模型的操作位置以及临近操作位置显示对应实际位置的温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操作位置确定与所述操作位置相邻的预设数量的临近操作位置,包括:
基于建筑模型界面建立坐标系,并确定各个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第一坐标;
将所述建筑模型分成多个区块,每个所述区块内包括预设数量个第一坐标;
获取所述操作位置在所述坐标系中的第二坐标;
将所述第二坐标分别与各个第一坐标对比,确定距离最近的第一坐标为第一个临近操作位置;
确定与所述第一个临近操作位置在同一区块的其他第一坐标为其他临近操作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建筑模型分成多个区块,每个所述区块内包括预设数量个第一坐标,包括:
基于建筑模型任一角上的第一坐标为起点,分别沿各个方向确定与所述起点相邻的第一坐标;
执行循环步骤:分别计算除区块内的第一坐标外、各个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距离,筛选距离最短的多个相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起点和所述多个相邻的第一坐标所在的建筑模型为一个区块,所述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个数和等于预设数量;
确定距离上一个所述区块最近的第一坐标为起点,重复执行循环步骤,直至所述相邻的第一坐标与起点的个数和小于预设数量。
8.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温度信息由与温度传感器在同一通讯组的LoRaWAN中继器发送至云平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是否稳定;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判断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稳定时,控制显示所述第一温度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判断任一位置的第一温度信息不稳定时,获取所述任一位置对应的任一第二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信息由与温度传感器任一相邻的通讯组中的LoRaWAN中继器发送至云平台,控制显示所述第二温度信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种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210348699.5A 2022-04-01 2022-04-01 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Pending CN1149645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8699.5A CN114964549A (zh) 2022-04-01 2022-04-01 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8699.5A CN114964549A (zh) 2022-04-01 2022-04-01 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4549A true CN114964549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72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8699.5A Pending CN114964549A (zh) 2022-04-01 2022-04-01 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45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08217A (zh) * 2023-05-19 2023-06-23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混凝土监控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08217A (zh) * 2023-05-19 2023-06-23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混凝土监控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7099B (zh)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钢结构非接触式实测实量方法和系统
CN109451532B (zh) 一种基站位置的核查方法及装置
JP4351081B2 (ja) 施工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施工管理方法
CN111291436B (zh) 一种基于bim的高支模安全管理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N114964549A (zh) 稳定的混凝土建筑数据采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925876A (zh) 基于混凝土成熟度函数模型的拆模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6188205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
CN212058680U (zh) 一种混凝土应变数据监测系统
CN111337944B (zh) 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塔基验收方法及装置
CN112052619B (zh) 空气污染粒子信息的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332291A (zh) 一种倾斜摄影模型建筑物外轮廓规则提取方法
CN112873533A (zh) 混凝土自适应智能拌合方法及装置
JP2022510667A (ja) エネルギー消費量を予測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2560147A (zh) 一种异形顶板下柱结构的bim建模算量方法及系统
CN117787918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平台
CN112199745B (zh) 一种基于bim的模板排架施工方法及装置
CN111046475B (zh) 一种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7131671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水利工程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7196507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KR100440787B1 (ko) 조선소용 탑재블록 정밀도향상 및 정위치붙임을 위한 탑재예측관리방법
CN115144571A (zh) 施工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模型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647528B (zh) 一种基于bim的异形下杯口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2967391A (zh) 地形图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027124B (zh) 基于bim的桩基承台优化方法
CN118094731B (zh) 一种基于规则驱动的大坝混凝土参数自动化建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