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2689B - 按压式气动起子 - Google Patents

按压式气动起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2689B
CN114952689B CN202210570930.5A CN202210570930A CN114952689B CN 114952689 B CN114952689 B CN 114952689B CN 202210570930 A CN202210570930 A CN 202210570930A CN 114952689 B CN114952689 B CN 1149526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onnecting rod
shell
air
screw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09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52689A (zh
Inventor
袁静
高重鸣
徐刚
李玉梅
王思琪
戴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5709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2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2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2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52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2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压式气动起子,其具有一呈枪型的本体,该本体由两外壳扣合而成,两外壳扣合后形成一贯通的腔室,从所述腔室前端至尾端依次设置有:一气动马达,内设有转子,所述转子延伸出外壳的前端可拆卸安装有批头;一气缸,一端通过换向阀与所述气动马达连接,另一端通过气管与活塞进气机构连接;所述活塞进气机构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腔室内的气筒外壳,上下布设在所述气筒外壳内的一组活塞组件,以及用于使这一组活塞组件相互靠近的连杆组件和用于使这一组活塞组件复位的弹性组件。本发明通过按压自带的活塞向气缸中储存空气达到高压状态,为气动马达提供动力实现正反转;体积小,成本低,方便携带,使用便捷,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按压式气动起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动螺丝刀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按压式气动起子,由自带省力的按压式活塞进气机构给气动马达提供动力,并通过换向阀控制气动马达正反转,实现拧紧和旋松螺丝螺帽。
背景技术
气动起子主要用于各种装配作业。目前气动起子仍然是采用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来提供动力,每当使用传统气动起子时,空气压缩机大而重,易损件多,不方便携带,并且空气压缩机运行时产生噪音会给使用者的听力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带来很大的影响。由于空气压缩机必须通电才能为气动起子提供高压气体,而且现有的电动起子也是离不开电源的,此弊端限制了现有带电的起子在禁止电子设备的场合使用,例如煤矿井下检修机器、加油站中检修机器等环境。而此按压式气动起子正是针对这种弊端设计的一种可以在多种环境下使用的气动起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按压式气动起子,解决了传统气动起子必须依靠空气压缩机提供动力的难题,也解决了传统的气动起子体积大,有噪音,不方便携带等难题。通过按压自带的活塞向气缸中储存空气达到高压状态,为气动马达提供动力实现正反转;体积小,成本低,方便携带,使用便捷,省时省力。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压式气动起子,其具有一呈枪型的本体,该本体由两外壳扣合而成,两外壳扣合后形成一贯通的腔室,从所述腔室前端至尾端依次设置有:
一气动马达,内设有转子,所述转子延伸出外壳的前端可拆卸安装有批头;
一气缸,一端通过换向阀与所述气动马达连接,另一端通过气管与活塞进气机构连接;
所述活塞进气机构包括:
纵向设置于所述腔室内的气筒外壳,上下布设在所述气筒外壳内的一组活塞组件,以及用于使这一组活塞组件相互靠近的连杆组件和用于使这一组活塞组件复位的弹性组件。
可选的,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气筒外壳内的上活塞和下活塞,在所述上活塞和下活塞相对的一侧均套设有活塞圈。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下端通过第一立柱转动设置于外壳内,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通过圆柱销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端头与下活塞具有的活塞柄通过圆柱销转动连接;
位于所述上活塞上方通过第五立柱转动设置有第四连杆,所述下活塞具有的活塞柄通过圆柱销与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圆柱销与第四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圆柱销与第五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杆另一端与上活塞具有的活塞柄通过圆柱销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在靠近第一连杆上端处转动设置有扳机,所述扳机内部具有一立柱;
位于外壳内紧靠扳机设置有第一拉力弹簧,所述第一拉力弹簧一端连接在扳机内部的立柱上,靠近所述扳机在外壳内设置有第四立柱,所述第一拉力弹簧另一端连接在第四立柱上;
位于所述外壳内紧靠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拉力弹簧,所述第二拉力弹簧一端连接在外壳内设置的第二立柱上,另一端连接在用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装配的圆柱销上。
可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置于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的复位弹簧。
可选的,所述气筒外壳朝向气动马达的这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与气缸连接;
在所述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第一单向阀后并与气管连通。
可选的,所述外壳靠近其手持部上端设置有安全锤头,所述外壳靠近其手持部下部设置有刻度尺。
可选的,所述外壳外部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位于气缸上端且与其连接。
可选的,所述外壳在靠近气缸的下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上部设置有一六边形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放置有一字螺丝刀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以按压自带的活塞向气缸中储存空气达到高压状态,确保有足够的压强差使气动马达转动,随后转动换向阀来实现气动马达的正反转,从而实现拧紧和旋松螺丝螺帽,有效的解决了气动起子必须依靠空气压缩机提供动力的难题。
2.按压式活塞进气机构和气动马达一体化的气动起子,解决了因气管不够长而要搬运空气压缩机的问题、以及空气压缩机带来的弊端,让整个装配作业更加轻松舒适,而且创造了安静的工作环境。
3.气动起子体积小,方便携带,操作简便,可单手操作,使用更加顺手,有效的提高工作舒适性和工作效率,相对于传统的起子更加环保、安全,成本更低。
4.可以根据需求来更换不同的螺丝刀头,同时,自带的安全锤,在使用时遇到危险可以及时破窗逃离危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气动马达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为气动马达盖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气动马达前部外观图;
图6为本发明卡套接头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换向阀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活塞进气机构内部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连杆组件立体图一;
图10为本发明连杆组件立体图二;
图11为本发明图10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活塞进气机构的运动简图;
图13为本发明整体爆炸图;
图14为本发明安全锤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携带一字螺丝刀头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刻度尺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活塞进气机构原理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换向阀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换向阀立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图;
图20为本发明压力表安装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按压式气动起子,如图1-20所示,其具有一呈枪型的本体,该本体由两外壳18扣合而成,并通过开槽沉头螺钉紧固,两外壳18扣合后形成一贯通的腔室,从腔室前端至尾端依次设置有:一气动马达,一气缸14,用于连接气动马达和气缸的换向阀12以及与气缸14通过气管连接的活塞进气机构,其中,活塞进气机构位于本体尾端手持部内。
参看图2-图6,气动马达具有一圆柱形的气动马达外壳8,气动马达外壳8前端敞口,且在敞口部通过第二螺栓5、第三螺栓21、第四螺栓22安装有气动马达盖6,气动马达盖6中部开设有一通孔用于安装转子9,同时,气动马达盖6与气动马达外壳8的连接处通过橡胶密封圈7紧固,装配时加入适当的密封油来达到气动马达内密封。具体的,转子9的尾端通过轴承10转动安装在气动马达外壳8上,转子9的前端通过轴承10转动安装在气动马达盖6内通孔上,并贯穿气动马达盖6后从外壳18前端开设的安装孔延伸出外壳18;更为具体的,两个轴承10内圈均与转子9过盈配合,两个轴承10的外圈与气动马达盖6、气动马达外壳8过盈配合,转子9在气动马达内转动时,可以减少转子9转动的摩擦;转子9中部沿其轴向设置有若干个通槽,通槽内装配有叶片23,转子9与叶片23间隙配合,可在其间隙中加适量的润滑油,叶片23在通槽中随着气体压力变化可以滑动。作为优选,转子9中部沿其轴向设置有五个通槽,每个通槽内各装设有一叶片。
作为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转子9的前部端面呈六边形,螺丝刀头卡套3两端设置为六边形方孔,通过螺栓4与螺丝刀头卡套3连接,从而保证螺丝刀头卡套3与转子9紧密配合。十字螺丝刀头1间隙配合在带有吸铁石2的螺丝刀头卡套3六边形方孔中,可实现批头的更换。
参看图1、图2、图6、图7、图18-图20,气缸14一端通过换向阀12与气动马达连接,另一端通过气管与活塞进气机构连接,上端通过螺纹安装压力表45。其中,压力表45可显示气缸内压力值,换向阀12具有一换向阀外壳13,换向阀外壳13是由对称壳体利用密封性胶水粘合而成,换向阀外壳13三处管道接口均由胶水密封,换向阀12与换向阀外壳13通过密封圈接触;通过换向阀12旋转来控制气流的输出方向,进而高压气体从不同入口进入气动马达,实现气动马达的正反转。更为具体的,卡套接头11一端与气动马达进气孔螺纹配合,并在连接处设置有塑料垫圈20,另一端通过胶水连接有气管,从而保证气动马达内的密封性。气缸14两端的气孔也由胶水密封,必要时可加绑带装置达到密封性。
参看图8,活塞进气机构包括纵向设置于手持部腔室内的气筒外壳16,气筒外壳16内上下滑动设置有上活塞19-1和下活塞19-2,上活塞19-1和下活塞19-2相对的一侧套设有活塞圈25,套有活塞圈25的活塞在气筒外壳16内移动可达到气筒的良好密封。位于气筒外壳16内在两个活塞圈25相向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17,通过复位弹簧17使两个活塞复位。
参看图9-图12、图17,为了使两个活塞相互靠近以压缩气管通过第二单向阀15-2从P1处吸入的气体,本发明在手持部腔室内还设置有连杆组件,其中,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27,第一连杆27下端通过第一立柱40转动设置于外壳18内,第一连杆27下端在第一立柱40的作用形成固定铰链,第一连杆27可绕第一立柱40旋转。第一连杆27的中部通过圆柱销34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36和第二拉力弹簧26,第二连杆36的端头与下活塞19-2具有的活塞柄通过圆柱销34转动连接。上活塞19-1上方通过第五立柱44转动设置有第四连杆38,下活塞19-2同时通过圆柱销34与第三连杆37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37的另一端通过圆柱销34与第四连杆38的一端转动连接,第四连杆38的另一端通过圆柱销34与第五连杆39的一端连接,第五连杆39另一端与上活塞19-1具有的活塞柄通过圆柱销34转动连接。各连杆之间以及连杆与活塞之间通过圆柱销34连接,其中圆柱销34与连杆的通孔间隙配合,形成活动铰链,即各连杆之间以及连杆与活塞之间以圆柱销34为旋转轴,可以相对转动,在其间隙中加入适当的润滑油,让机构运动起来具有连贯性和省力的作用。随着连杆的运动使上活塞19-1和下活塞19-2相向运动,并能在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使上活塞19-1和下活塞19-2回弹,达到按压时省力的效果。
外壳18上在靠近第一连杆27上端处转动设置有扳机28,扳机内部具有一立柱结构,扳机28安装在外壳18内设置的第三立柱42上,可绕第三立柱42旋转;位于手持部腔室内紧靠扳机28设置有第一拉力弹簧29,第一拉力弹簧29连接在扳机28内部的立柱上并可绕扳机28内部的立柱旋转,靠近扳机28在手持部腔室内设有第四立柱43,第一拉力弹簧29另一端连接在第四立柱43上。位于外壳18内紧靠第一连杆27与第二连杆36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拉力弹簧26,第二拉力弹簧26一端连接在外壳18内设置的第二立柱41上,另一端连接在用于第一连杆27与第二连杆36装配的圆柱销34上,第五立柱44固定于外壳18内,其上设置有第四连杆38,第四连杆38可绕第五立柱44转动。按动扳机28推动第一连杆27转动,随后第一连杆27带动第二连杆36推动下活塞19-2向上运动,同时下活塞19-2带动第三连杆37推动第四连杆38,其可绕第五立柱44旋转,进而推动第五连杆39,即第五连杆39推动上活塞19-1向下运动。在第一拉力弹簧29、第二拉力弹簧26、复位弹簧17作用下,松开扳机28后,各连杆、扳机28、上活塞19-1、下活塞19-2即可复位,达到省力的效果。
气筒外壳16朝向气动马达的这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气管,气管与气缸14连接;在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5-1,外壳18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5-2,第二单向阀15-2位于第一单向阀15-1后并与气管连通。进一步,单向阀两端气孔均由胶水密封。
具体的,参看图1、图13,气动马达外壳8、换向阀外壳13、气缸14、气筒外壳16均通过外壳18内设置的定位支架将其固定住防止松动。外壳18在靠近气缸14下端设置有手柄,手柄上部设置有一个六边形的通孔用于放置一字螺丝刀头30,通孔中设置有一个吸铁石31,方便于拆卸一字螺丝刀头30,此结构可存放不同批头,可实现批头更换。外壳18内部形成多个立柱,第一连杆27绕第一立柱40旋转,第二拉力弹簧26挂在第二立柱41上,扳机28绕第三立柱42旋转,第一拉力弹簧29挂在第四立柱43上,第四连杆38绕第五立柱44旋转。圆柱销34与各连杆之间通过间隙配合,在间隙处加有适当的润滑油,保证铰链的稳定旋转。
参看图13-图16,本发明还在外壳18手持部上端焊接有安全锤头32,在外壳18手持部下端通过激光雕刻有刻度尺33。气动起子带有安全锤32,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安全锤32破窗逃生,还有储存批头的手柄放置一字螺丝头30,以及在手持部处有自带的刻度尺33,方便于测量。
本发明设计按压式气动起子,具有短、小、省能源的特点,外观为双手柄手枪式,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外壳由铝合金材料做成,其内部有装配零件的卡槽,方便于固定气动马达,换向阀以及气缸和活塞进气机构等,外壳表面设有数道具有防滑设计的凹槽。多次按压扳机后,压力表显示气缸内压强达到气动马达工作气压时,即可停止按压扳机。当旋转换向阀至L或R处,可使高压气体从不同的入口进入气动马达或排出气动马达,以达到气动马达正反转的效果。
下面结合上述结构技术特征的描述,参照附图1-20对本发明的按压式气动起子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将换向阀12调至中间位置,此时气缸14左侧完全密封,按动扳机28推动第一连杆27转动,随后第一连杆27带动第二连杆36推动下活塞19-2向上运动,同时下活塞19-2带动第三连杆37推动第四连杆38,进而推动第五连杆39,即第五连杆39推动上活塞19-1向下运动,此过程为压缩气体过程,参看图17,空气中的气体顺着红色箭头流入气筒外壳16内;
释放扳机28时,所有弹簧的弹力势能释放后,上活塞19-1、下活塞19-2在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复位,扳机28可自动回到原始位置。此过程为吸气过程,参看图17,气筒外壳16内的气体顺着橙色箭头流入气缸14内。
参看图15、图18、图19,当前为关闭状态,换向阀12将P5处进来的气体与P6、P7处隔绝,此时高压气体只能从P5处进入换向阀12内部,不能从P6、P7处流出,即气缸14内的高压气体不能进入气动马达内;在以图19(d)视图为基准下,换向阀12内部结构顺时针旋转60度后,换向阀12旋转至R处,其立体图为图19(e),随后P5处的高压气体经过换向阀外壳13内部从P6处经过气管流进气动马达,高压气体推动叶片23转动,其余废气由P7处流进换向阀12内部后从P2处排出,达到拧紧螺丝的作用;在以图19(d)视图为基准下,换向阀12内部结构逆时针旋转60度后,换向阀12旋转至L处,其立体图为图19(c),随后P5处的高压气体经过换向阀外壳13内部从P7处经过气管流进气动马达,高压气体推动叶片23转动,其余废气由P6处流进换向阀12内部后从P2处排出,达到旋松螺丝的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按压式气动起子,其具有一呈枪型的本体,该本体由两外壳扣合而成,两外壳扣合后形成一贯通的腔室,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腔室前端至尾端依次设置有:
一气动马达,内设有转子,所述转子延伸出外壳的前端可拆卸安装有批头;
一气缸,一端通过换向阀与所述气动马达连接,另一端通过气管与活塞进气机构连接;
所述活塞进气机构包括:
纵向设置于所述腔室内的气筒外壳,上下布设在所述气筒外壳内的一组活塞组件,以及用于使这一组活塞组件相互靠近的连杆组件和用于使这一组活塞组件复位的弹性组件;
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气筒外壳内的上活塞和下活塞,在所述上活塞和下活塞相对的一侧均套设有活塞圈;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下端通过第一立柱转动设置于外壳内,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通过圆柱销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端头与下活塞具有的活塞柄通过圆柱销转动连接;
位于所述上活塞上方通过第五立柱转动设置有第四连杆,所述下活塞具有的活塞柄通过圆柱销与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圆柱销与第四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圆柱销与第五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杆另一端与上活塞具有的活塞柄通过圆柱销转动连接;
所述外壳上在靠近第一连杆上端处转动设置有扳机,所述扳机内部具有一立柱;
位于外壳内紧靠扳机设置有第一拉力弹簧,所述第一拉力弹簧一端连接在扳机内部的立柱上,靠近所述扳机在外壳内设置有第四立柱,所述第一拉力弹簧另一端连接在第四立柱上;
位于所述外壳内紧靠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拉力弹簧,所述第二拉力弹簧一端连接在外壳内设置的第二立柱上,另一端连接在用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装配的圆柱销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气动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置于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的复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气动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筒外壳朝向气动马达的这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与气缸连接;
在所述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式气动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第一单向阀后并与气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气动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靠近其手持部上端设置有安全锤头,所述外壳靠近其手持部下部设置有刻度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气动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外部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位于气缸上端且与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气动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在靠近气缸的下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上部设置有一六边形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放置有一字螺丝刀头。
CN202210570930.5A 2022-05-24 2022-05-24 按压式气动起子 Active CN114952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0930.5A CN114952689B (zh) 2022-05-24 2022-05-24 按压式气动起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0930.5A CN114952689B (zh) 2022-05-24 2022-05-24 按压式气动起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2689A CN114952689A (zh) 2022-08-30
CN114952689B true CN114952689B (zh) 2023-11-17

Family

ID=82954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0930.5A Active CN114952689B (zh) 2022-05-24 2022-05-24 按压式气动起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268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5018A (en) * 1972-12-07 1975-11-26 Maco Meudon Sa Impact-wrench air tools with means for maintaining the lightening torque below a predetermined limit value
DE19507097A1 (de) * 1993-09-02 1996-09-05 Atlas Copco Tools Ab Pneumatischer Motorschraubenschlüssel
CN1597262A (zh) * 2003-09-19 2005-03-23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气动螺丝刀
CN101239461A (zh) * 2007-02-07 2008-08-13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具有用于改变压缩空气压力的机构的气动操作的电动工具
CN101815598A (zh) * 2007-07-31 2010-08-25 罗索迈特扳手技术聂夫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式动力起子扳手操作装置
CN104608087A (zh) * 2015-02-12 2015-05-13 漳州南方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一键切换正反转并自锁功能的单手操作气动扳手
CN212653360U (zh) * 2020-06-19 2021-03-05 青岛朗博机械有限公司 扭矩扳手
CN213225964U (zh) * 2020-09-17 2021-05-18 游芳蒝 一种气动起子改良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5018A (en) * 1972-12-07 1975-11-26 Maco Meudon Sa Impact-wrench air tools with means for maintaining the lightening torque below a predetermined limit value
DE19507097A1 (de) * 1993-09-02 1996-09-05 Atlas Copco Tools Ab Pneumatischer Motorschraubenschlüssel
CN1597262A (zh) * 2003-09-19 2005-03-23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气动螺丝刀
CN101239461A (zh) * 2007-02-07 2008-08-13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具有用于改变压缩空气压力的机构的气动操作的电动工具
CN101815598A (zh) * 2007-07-31 2010-08-25 罗索迈特扳手技术聂夫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式动力起子扳手操作装置
CN104608087A (zh) * 2015-02-12 2015-05-13 漳州南方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一键切换正反转并自锁功能的单手操作气动扳手
CN212653360U (zh) * 2020-06-19 2021-03-05 青岛朗博机械有限公司 扭矩扳手
CN213225964U (zh) * 2020-09-17 2021-05-18 游芳蒝 一种气动起子改良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2689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03111A1 (en) Portable pneumatic power supply and compressor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US20070212236A1 (en) Portable air/gas compressor
CN114952689B (zh) 按压式气动起子
US3156334A (en) Impact tool with hammer rotatable and axially movable within the motor
CN103552021A (zh) 改进的储能冲击式气扳机
US8646185B2 (en) Hand tool having a reciprocally driving mechanism
CN2915398Y (zh) 柱塞泵维修组合工具
CN103175111B (zh) 用于安置灯具的吸盘装置及包括该吸盘装置的便携式灯具
CN204300653U (zh) 注油枪
US10166414B1 (en) Handheld forcible entry device
US20120207629A1 (en) Air compressor and piston for air compressor
CN204094699U (zh) 一种轻质型大功率风炮
CN203189237U (zh) 微型气泵
CN209272253U (zh) 一种开圆孔的液压开孔器
CN204843977U (zh) 握压式螺丝刀
CN104999407B (zh) 握压式螺丝刀
GB2205361A (en) Compact air compressor
CN214265385U (zh) 一种气动扳手
CN109834647A (zh) 一种便携式轻型气动打销器
CN213393798U (zh) 一种救援专用便携式阀门开关
CN218837579U (zh) 一种棘轮扳手及阀门扳手头套件组合配件装置
CN2614256Y (zh) 轻便手持式气动凿岩机
CN210789351U (zh) 一种气动自锁式枪钻
CN109968262A (zh) 一种多功能省力螺丝刀
CN210060974U (zh) 切断器阀瓣拆装专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