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9577A - 皮肤给药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皮肤给药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9577A
CN114949577A CN202210895737.9A CN202210895737A CN114949577A CN 114949577 A CN114949577 A CN 114949577A CN 202210895737 A CN202210895737 A CN 202210895737A CN 114949577 A CN114949577 A CN 114949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ministration
drug
characteristic data
drug administration
dis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57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49577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nohanfang Pharmaceutical Sc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nohanfang Pharmaceutical Sc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nohanfang Pharmaceutical Sc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nohanfang Pharmaceutical Sc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807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38057A/zh
Priority to CN202210895737.9A priority patent/CN114949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49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9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49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957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2258 priority patent/WO2024021740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1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 G16H20/1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delivered via infusion or injec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7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references
    • G16H7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references relating to drugs, e.g. their side effects or intended us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2037/0007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having means for enhancing the permeation of substances through the epidermis, e.g. using suction or depression,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sound waves or chemic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31Pressure;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68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microprocessors or compu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皮肤给药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控制药物以无创穿透皮肤的方式进行给药以实现内病外治的给药治疗,确定给药病种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确定包括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给药药物数据的给药特征数据,以便给药药物通过给药经脉位置与待治疗病症对应位置之间的经脉进行给药,根据给药特征数据控制给药单元在给药经脉位置处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通过根据待治疗病症确定进行皮肤给药给药位置和给药药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给药过程不精准的问题,实现了提高给药精准性和给药效率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皮肤给药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智能医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皮肤给药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药物治疗是进行治疗的一种常用手段,药物的吸收效果对治疗的效果影响较大,现有技术中,通过包括口服、注射、贴敷及熏蒸等给药方式进行给药治疗,上述给药方式中有创给药过程对药物要求较高,无创给药过程药物存在给药不精准导致药物吸收率较低。
因此,现有技术中给药过程存在给药不精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给药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给药过程存在给药不精准的技术问题,提高给药精准性,进而实现了提高给药过程中给药效率的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皮肤给药控制方法,用于控制药物以无创穿透皮肤的方式进行给药以实现内病外治的给药治疗,应用于设置有给药单元的给药装置中,所述给药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待给药治疗病症的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确定给药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特征数据包括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给药药物数据,以便给药药物通过给药经脉位置与待治疗病症对应位置之间的经脉进行给药;以及
根据所述给药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给药单元在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
可选地,根据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确定给药特征数据包括:
对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治疗所述待给药治疗病症对应的经脉数据;
根据所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确定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给药位置的数据;
在预设给药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对应的所述给药药物数据,其中,所述给药药物数据为用于表示待给药药物的数据;以及
对所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所述给药药物数据进行给药特征生成处理,得到所述给药特征数据。
可选地,对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包括:
遍历预设经脉给药数据库,判断所述预设经脉给药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对应的给药经脉特征数据,如果存在,得到所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
如果不存在,对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病种核磁图像,其中,所述病种核磁图像为用于表示待给药治疗病症的核磁图像;以及
对所述病种核磁图像进行基于图像分割识别的经脉特征提取处理,得到所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
可选地,根据所述给药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给药单元在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包括:
对所述给药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所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所述给药药物数据;
在预设给药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所述给药药物数据对应的给药控制特征数据,所述给药控制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控制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的数据;以及
在所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对应的给药经脉位置,所述给药单元承载所述给药药物数据对应的给药药物,根据所述给药控制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给药单元与皮肤固定并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
可选地,根据所述给药控制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给药单元与皮肤固定并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包括:
根据所述给药控制特征数据确定用于皮肤给药的给药控制参数,其中,所述控制参数包括第一控制参数和第二控制参数,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为压力控制参数,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中的另一个参数为温度控制参数;以及
通过所述压力控制参数和所述温度控制参数对皮肤给药的压力差进行控制,所述压力差为穿透所述皮肤进行给药的压力差。
可选地,所述给药装置包括第一给药单元和第二给药单元,根据所述给药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给药单元在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包括:
对所述给药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第一给药特征数据和第二给药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给药特征数据为用于控制第一给药单元进行皮肤给药的给药特征数据,所述第二给药特征数据为用于控制第二给药单元进行皮肤给药的给药特征数据;
对所述第一给药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第一给药经脉位置;
对所述第二给药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第二给药经脉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给药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第一给药单元在所述第一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给药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第二给药单元在所述第二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皮肤给药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药物以无创穿透皮肤的方式进行给药以实现内病外治的给药治疗,应用于设置有给药单元的给药装置中,所述给药控制装置包括:
病种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待给药治疗病症的特征数据;
给药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确定给药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特征数据包括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给药药物数据,以便给药药物通过给药经脉位置与待治疗病症对应位置之间的经脉进行给药;以及
控制给药模块,根据所述给药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给药单元在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
可选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控制装置,给药确定模块包括:
病种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治疗所述待给药治疗病症对应的经脉数据;
给药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确定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给药位置的数据;
给药药物确定模块,用于在预设给药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对应的所述给药药物数据,其中,所述给药药物数据为用于表示待给药药物的数据;以及
给药特征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所述给药药物数据进行给药特征生成处理,得到所述给药特征数据。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的皮肤给药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的皮肤给药控制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中,通过控制药物以无创穿透皮肤的方式进行给药以实现内病外治的给药治疗,确定给药病种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确定包括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给药药物数据的给药特征数据,根据给药特征数据控制给药单元在给药经脉位置处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通过根据待治疗病症确定进行皮肤给药给药位置和给药药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给药过程不精准的问题,实现了提高给药精准性和给药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皮肤给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皮肤给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皮肤给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皮肤给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皮肤给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皮肤给药控制方法,用于控制药物以无创穿透皮肤的方式进行给药以实现内病外治的给药治疗,该给药控制方法应用于设置有给药单元的给药装置中,在给药过程中,给药单元固定于皮肤,提供药物无创穿透皮肤进入体内病灶位置处的动力以实现给药通道的构筑,实现通过皮肤给药实现内病外治。举例说明,如,对于肝部疾病,通过给药单元控制药物无创穿透皮肤,实现了构建从皮肤至肝部的给药通道,药物通过给药通道穿透皮肤至肝部位置,实现了通过皮肤给药实现肝部疾病的治疗,肝部疾病为体内器官,通过皮肤给药实现肝部疾病的治疗,实现了内病外治。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皮肤给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确定给药病种特征数据;
给药病种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待给药治疗病症的特征数据,给药病种特征数据为通过人机交互获得的用于描述待给药治疗病症的数据,包括基于人机交互获得的不同形式的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如病历文档、疾病图像(如CT图像等,舌苔图像,眼球图像等)、语音(如语音症状描述),通过获取不同形式的给药病种特征数据,提高待给药治疗病症描述的准确性,以便在根据给药病种特征数据进行给药时,提高给药效率。
给药病种特征数据还可以为证/症,为用于表示病人患病后所出现的异常,包括通过人工交互获得的用于表示症状和体征的数据,如语音形式、文字形式或文档形式的症状和体征的数据。
S102:根据给药病种特征数据确定给药特征数据;
其中,给药特征数据包括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给药药物数据,以便给药药物通过给药经脉位置与待治疗病症对应位置之间的经脉进行给药。通过皮肤给药的方式进行给药治疗时,以便给药药物通过给药经脉位置与待治疗病症对应位置之间的经脉进行给药,根据给药特征数据确定皮肤给药位置和给药药物以实现给药时提高给药的精准性。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皮肤给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对给药病种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
给药经脉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治疗待给药治疗病症对应的经脉数据。经脉中医中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研究发现,组织液循环广泛存在人体,并形成遍布全身的组织液传输网络,人体组织液传输路径与穴位分布有密切联系。给药经脉特征数据为待给药治疗病症的病灶位置处的相关经脉,待给药治疗病症的病灶位置处组织液循环对应的中医经脉,举例说明,如,面瘫为由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损伤引起的疾病,属神经内科疾病,面瘫对应的经脉与督脉对应,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
遍历预设经脉给药数据库,判断预设经脉给药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对应的给药经脉特征数据,如果存在,得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如果不存在,对给药病种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病种核磁图像,其中,病种核磁图像为用于表示待给药治疗病症的核磁图像;对病种核磁图像进行基于图像分割识别的经脉特征提取处理,得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
预设经脉给药数据库中设置有疾病与给药经脉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同一疾病可以对应单一经脉,同一疾病也可以对应的多经脉,举例说明,如,肝腹水可以通过太阳膀胱经进行给药;肺部疾病对应肺经,可以通过肺经的上游经或下游经进行对肺部疾病的给药治疗。如果预设经脉给药数据库中不存在待给药治疗疾病对应的给药经脉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获取待治疗病症中的核磁图像进行经脉特征数据的提取处理,得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
对病种核磁图像进行基于图像分割识别的经脉特征提取处理,包括:对病种核磁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识别,得到核磁图像中病灶位置和病灶对应的组织液循环数据,根据组织液循环数据与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经脉进行匹配,得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
S202:根据给药经脉特征数据确定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
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给药位置的数据,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用于描述给药位置对应的穴位的位置数据,根据穴位与经脉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给药经脉特征数据以及给药病种特征数据,确定进行皮肤给药的穴位位置。由于待治疗病症对应的经脉可以为单一经脉,也可以为多个经脉,对给药经脉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当识别待治疗病症对应的经脉为单一经脉时,根据该单一经脉和待治疗病症的治疗策略确定与单一经脉对应的给药穴位,举例说明,如,肝腹水可通过太阳膀胱经进行给药治疗,根据太阳膀胱经对应的多个穴位与治疗肝腹水的利尿治疗的治疗策略,确定属于太阳膀胱经的双肝腧穴、双肾腧穴的穴位处进行给药治疗。当识别待治疗病症对应的经脉为多个经脉时,根据多个经脉之间的上下游关系及交汇关系,并结合待治疗病症的治疗策略确定给药穴位,举例说明,如,肺部疾病,可通过肺经、肺经的上游经和下游经进行给药治疗,根据肺经、肺经的上游经和肺经的下游经以及该肺部疾病的治疗策略确定位于肺经、肺经的上游经和肺经的下游经上的多个穴位,分别在多个穴位处进行给药治疗。通过给药经脉确定进行皮肤给药的给药穴位位置,提高在给药时给药的精准性。
S203:在预设给药数据库中匹配与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对应的给药药物数据;
给药药物数据为用于表示待给药药物的数据,根据给药病种特征数据进行给药药物数据的确定,给药药物数据为用于描述治疗待治疗病症的药物种类、剂量等数据。确定给药药物数据还包括:根据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给药病种特征数据确定给药药物数据,其中,给药药物数据为用于表示不同给药位置处的药物种类及药物剂量。
S204:对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给药药物数据进行给药特征生成处理,得到给药特征数据。
S103:根据给药特征数据控制给药单元在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皮肤给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对给药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给药药物数据;
给药药物数据还包括药物特征数据,药物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给药药物的特征数据,包括用于表示药物组分和药物结构的数据,举例说明,如,给药药物的组分可以为单组分或多组分的药物,给药药物的结构可以为固体药物、液体药物或气体药。
S302:在预设给药数据库中匹配与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给药药物数据对应的给药控制特征数据;
给药控制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控制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的数据。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进行皮肤给药的穴位位置,由于位置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对应的给药位置处的皮肤、对应穴位以及对应的病灶位置的不同,匹配与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对应的位置给药控制特征数据,匹配与给药药物数据对应的药物给药控制特征数据,根据位置给药控制特征数据和药物给药控制特征数据确定上述给药控制特征数据。给药控制特征数据为用于在给药过程中对给药单元的参数进行控制,包括给药温度和给药压力,以便基于给药温度和给药压力形成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压力差。
S303:在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对应的给药经脉位置,给药单元承载给药药物数据对应的给药药物,根据给药控制特征数据控制给药单元与皮肤固定并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
在本申请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皮肤给药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给药控制特征数据确定用于皮肤给药的给药控制参数,其中,控制参数包括第一控制参数和第二控制参数,第一控制参数和第二控制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为压力控制参数,第一控制参数和第二控制参数中的另一个参数为温度控制参数;通过压力控制参数和温度控制参数对皮肤给药的压力差进行控制,压力差为穿透皮肤进行给药的压力差。
在进行皮肤给药控制时,根据病种特征确定给药特征数据,根据给药特征数据确定不同给药位置及给药药物,其中,通过皮肤给药实现内病外治的方案的表达式为:S=c(c1,c2,…cn),ci=f(va,vb,T),其中,S表示当前给药病种的皮肤给药方案,ci为在进行给药病种的给药控制时,不同给药位置处的皮肤给药方案(包括给药位置、给药药物和给药控制参数),其中,va和vb分别为给药单元中的第一压力单元和第二压力单元的控制参数,T为给药单元中温度单元的控制参数,通过对每个给药单元中va,vb,T进行控制,实现给药单元中的给药压力差的控制,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给药的动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给药单元包括直接给药单元和辅助给药单元,直接给药单元中设置有直接给药压力单元和温度单元,辅助给药单元中设置有辅助给药压力单元。辅助给药压力单元用于控制辅助给药单元生成第一压力,以实现给药单元与皮肤的固定并形成密闭给药区域,直接给药压力单元用于控制直接给药单元生成第二压力,温度单元控制直接给药单元生成给药温度,通过第一压力、第二压力和给药温度控制给药单元与皮肤形成的密闭给药区域内产生控制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给药的压力差。
通过压力控制参数和温度控制参数对皮肤给药的压力差进行控制,包括:根据给药控制特征数据确定与上述给药控制特征数据对应的给药控制模型,当检测给药装置与皮肤接触,根据上述给药控制模型控制给药装置进行压力和温度的变化,通过设置在给药装置中的压力差检测元件对给药区域内的压力差进行检测,判断压力差数据是否满足上述给药控制模型对应的给药压力差范围,如果不满足,给药控制模型根据当前检测的压力差数据生成压力调整参数和温度调整参数,压力模块根据压力调整参数进行压力调整,温度模块根据温度调整参数进行温度调整,通过在给药过程中进行压力差的监测,并根据给药控制模型在监测得到的压力差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反馈调节,控制给药区域内的温度差数据处于预设的给药压力差范围,进行皮肤给药。通过在给药装置中设置压力差检测元件对给药过程中进行反馈控制,通过设置将检测到的压力差数据与预设的给药压力差范围进行对比,在给药过程中实现对温度和压力的控制进而实现对给药压力差的控制,压力差形成药物穿透皮肤作用于病症位置处的动力,提高给药效率。
在本申请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皮肤给药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给药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第一给药特征数据和第二给药特征数据,其中,第一给药特征数据为用于控制第一给药单元进行皮肤给药的给药特征数据,第二给药特征数据为用于控制第二给药单元进行皮肤给药的给药特征数据;对第一给药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第一给药经脉位置;对第二给药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第二给药经脉位置;根据第一给药特征数据控制第一给药单元在第一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根据第二给药特征数据控制第二给药单元在第二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
举例说明,如,在进行肝腹水的治疗时,根据给药特征数据确定分别在双肝腧穴、双肾腧穴进行给药,给药药物为活络化瘀药物,双肾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肾可以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从而能够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倘若是肾主水液的功能失调,则很容易出现水液停滞、小便不畅、尿遗、水肿等问题;双肝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具有舒肝利胆、理气明目之效。第一给药单元在双肝腧穴进行给药,第二给药单元在双肾腧穴进行给药,控制分别位于双肝腧穴和双肾腧穴的位置处第一给药单元和第二给药单元提供给药药物穿透皮肤的动力,根据对第一给药单元和第二给药单元中的给药压力和温度参数的控制以实现对给药区域的压力差的控制。
举例说明,如,在进行面瘫的治疗时,根据给药特征数据确定分别在大椎穴、灵台穴进行给药,给药药物为活络化瘀药物,大椎是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上通于脑,有总督诸阳的作用,有解表通阳、清脑宁神之功效;灵台穴,属督脉,具有益气补阳之功效。第一给药单元在大椎穴进行给药,第二给药单元在灵台穴进行给药,控制分别位于大椎穴和灵台穴的位置处第一给药单元和第二给药单元提供给药药物穿透皮肤的动力,根据对第一给药单元和第二给药单元中的给药压力和温度参数的控制以实现对给药区域的压力差的控制。
在本申请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皮肤给药的给药装置,给药装置中可以设置1个给药单元、也可以设置多个给药单元;给药单元在进行给药时,对每个给药单元可以单独或者整体控制,控制给药单元中的给药压力差,包括控制给药的时间、压力、温度等,给药单元与云平台端通信连接,以实现与云平台端的信息交互。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皮肤给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病种确定模块41,用于确定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其中,给药病种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待给药治疗病症的特征数据;
给药确定模块42,根据给药病种特征数据确定给药特征数据,其中,给药特征数据包括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给药药物数据,以便给药药物通过给药经脉位置与待治疗病症对应位置之间的经脉进行给药;
控制给药模块43,根据给药特征数据控制给药单元在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皮肤给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病种识别模块51,用于对给药病种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其中,给药经脉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治疗待给药治疗病症对应的经脉数据;
给药位置确定模块52,用于根据给药经脉特征数据确定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其中,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给药位置的数据;
给药药物确定模块53,用于在预设给药数据库中匹配与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对应的所述给药药物数据,其中,给药药物数据为用于表示待给药药物的数据;以及
给药特征确定模块54,用于对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给药药物数据进行给药特征生成处理,得到给药特征数据。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各单元的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中,通过控制药物以无创穿透皮肤的方式进行给药以实现内病外治的给药治疗,确定给药病种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确定包括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给药药物数据的给药特征数据,根据给药特征数据控制给药单元在给药经脉位置处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通过根据待治疗病症确定进行皮肤给药给药位置和给药药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给药过程不精准的问题,实现了提高给药精准性和给药效率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单元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皮肤给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药物以无创穿透皮肤的方式进行给药以实现内病外治的给药治疗,应用于设置有给药单元的给药装置中,所述给药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待给药治疗病症的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确定给药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特征数据包括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给药药物数据,以便给药药物通过给药经脉位置与待治疗病症对应位置之间的经脉进行给药;以及
根据所述给药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给药单元在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确定给药特征数据包括:
对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治疗所述待给药治疗病症对应的经脉数据;
根据所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确定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给药位置的数据;
在预设给药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对应的所述给药药物数据,其中,所述给药药物数据为用于表示待给药药物的数据;以及
对所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所述给药药物数据进行给药特征生成处理,得到所述给药特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包括:
遍历预设经脉给药数据库,判断所述预设经脉给药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对应的给药经脉特征数据,如果存在,得到所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
如果不存在,对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病种核磁图像,其中,所述病种核磁图像为用于表示待给药治疗病症的核磁图像;以及
对所述病种核磁图像进行基于图像分割识别的经脉特征提取处理,得到所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给药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给药单元在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包括:
对所述给药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所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所述给药药物数据;
在预设给药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所述给药药物数据对应的给药控制特征数据,所述给药控制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控制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的数据;以及
在所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对应的给药经脉位置,所述给药单元承载所述给药药物数据对应的给药药物,根据所述给药控制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给药单元与皮肤固定并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给药控制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给药单元与皮肤固定并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包括:
根据所述给药控制特征数据确定用于皮肤给药的给药控制参数,其中,所述控制参数包括第一控制参数和第二控制参数,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为压力控制参数,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二控制参数中的另一个参数为温度控制参数;以及
通过所述压力控制参数和所述温度控制参数对皮肤给药的压力差进行控制,所述压力差为穿透所述皮肤进行给药的压力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装置包括第一给药单元和第二给药单元,根据所述给药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给药单元在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包括:
对所述给药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第一给药特征数据和第二给药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给药特征数据为用于控制第一给药单元进行皮肤给药的给药特征数据,所述第二给药特征数据为用于控制第二给药单元进行皮肤给药的给药特征数据;
对所述第一给药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第一给药经脉位置;
对所述第二给药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第二给药经脉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给药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第一给药单元在所述第一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给药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第二给药单元在所述第二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
7.一种皮肤给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药物以无创穿透皮肤的方式进行给药以实现内病外治的给药治疗,应用于设置有给药单元的给药装置中,所述给药控制装置包括:
病种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待给药治疗病症的特征数据;
给药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确定给药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特征数据包括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给药药物数据,以便给药药物通过给药经脉位置与待治疗病症对应位置之间的经脉进行给药;以及
控制给药模块,根据所述给药特征数据控制所述给药单元在给药经脉位置提供药物穿透皮肤进行皮肤给药的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给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给药确定模块包括:
病种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治疗所述待给药治疗病症对应的经脉数据;
给药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给药经脉特征数据确定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为用于表示给药位置的数据;
给药药物确定模块,用于在预设给药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给药病种特征数据对应的所述给药药物数据,其中,所述给药药物数据为用于表示待给药药物的数据;以及
给药特征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给药经脉位置特征数据和所述给药药物数据进行给药特征生成处理,得到所述给药特征数据。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皮肤给药控制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皮肤给药控制方法。
CN202210895737.9A 2022-07-28 2022-07-28 皮肤给药控制装置 Active CN114949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0758.6A CN115738057A (zh) 2022-07-28 2022-07-28 用于内病外治的给药控制装置
CN202210895737.9A CN114949577B (zh) 2022-07-28 2022-07-28 皮肤给药控制装置
PCT/CN2023/092258 WO2024021740A1 (zh) 2022-07-28 2023-05-05 皮肤给药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5737.9A CN114949577B (zh) 2022-07-28 2022-07-28 皮肤给药控制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80758.6A Division CN115738057A (zh) 2022-07-28 2022-07-28 用于内病外治的给药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9577A true CN114949577A (zh) 2022-08-30
CN114949577B CN114949577B (zh) 2022-11-11

Family

ID=829699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80758.6A Pending CN115738057A (zh) 2022-07-28 2022-07-28 用于内病外治的给药控制装置
CN202210895737.9A Active CN114949577B (zh) 2022-07-28 2022-07-28 皮肤给药控制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80758.6A Pending CN115738057A (zh) 2022-07-28 2022-07-28 用于内病外治的给药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5738057A (zh)
WO (1) WO202402174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739A1 (zh) * 2022-07-27 2024-02-01 王梅林 用于皮肤给药的给药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4021740A1 (zh) * 2022-07-28 2024-02-01 王梅林 皮肤给药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7322B1 (en) * 1994-01-13 2001-02-13 Lts Lohmann Therapie-Systeme Gmbh Process and a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flat administration form comprising a preparation which contains pharmaceutical active substances
CN101615224A (zh) * 2008-06-27 2009-12-30 西门子公司 一种计算机辅助识别装置和系统
CN101612092A (zh) * 2009-07-17 2009-12-30 孙雁群 一种粘贴式皮肤针治疗、给药装置
CN101744842A (zh) * 2008-12-01 2010-06-23 马德林 脂质体中药贴膜
CN105877905A (zh) * 2016-03-30 2016-08-24 李复生 膏摩器
CN113616917A (zh) * 2021-07-12 2021-11-09 重庆医科大学 基于超声及微流控的智能经皮给药装置、方法
CN113811609A (zh) * 2018-04-18 2021-12-17 卢遂显 一种检测和减轻人体内部炎症及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1499Y (zh) * 2003-11-06 2005-01-19 张宏 实时检测及辅助诊断与治疗皮肤病性病的仪器
CN101284157B (zh) * 2007-04-11 2012-05-02 北京神州汉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经皮给药装置
CN107016438B (zh) * 2017-04-14 2020-08-11 温川飙 一种基于中医辨证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的系统
CN108355241A (zh) * 2018-01-30 2018-08-03 深圳市前海未来无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透皮给药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273079A (zh) * 2018-11-30 2019-01-25 广西小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中医的ai云诊疗系统
CN109994178A (zh) * 2019-03-05 2019-07-09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医药箱的用药管理装置
CN112992344A (zh) * 2021-03-23 2021-06-18 杭州聪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CN115738057A (zh) * 2022-07-28 2023-03-07 北京神州汉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内病外治的给药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7322B1 (en) * 1994-01-13 2001-02-13 Lts Lohmann Therapie-Systeme Gmbh Process and a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flat administration form comprising a preparation which contains pharmaceutical active substances
CN101615224A (zh) * 2008-06-27 2009-12-30 西门子公司 一种计算机辅助识别装置和系统
CN101744842A (zh) * 2008-12-01 2010-06-23 马德林 脂质体中药贴膜
CN101612092A (zh) * 2009-07-17 2009-12-30 孙雁群 一种粘贴式皮肤针治疗、给药装置
CN105877905A (zh) * 2016-03-30 2016-08-24 李复生 膏摩器
CN113811609A (zh) * 2018-04-18 2021-12-17 卢遂显 一种检测和减轻人体内部炎症及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CN113616917A (zh) * 2021-07-12 2021-11-09 重庆医科大学 基于超声及微流控的智能经皮给药装置、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739A1 (zh) * 2022-07-27 2024-02-01 王梅林 用于皮肤给药的给药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4021740A1 (zh) * 2022-07-28 2024-02-01 王梅林 皮肤给药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8057A (zh) 2023-03-07
CN114949577B (zh) 2022-11-11
WO2024021740A1 (zh)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49577B (zh) 皮肤给药控制装置
Chen et al. Acupuncture and the retrospect of its modern research
CN101069769A (zh) 一种无针镇痛仪器及其设置方法
Gao et al. Rehabilitation with a combination of scalp acupuncture and exercise therapy in spastic cerebral palsy
CN103385940B (zh) 一种降低痉挛型脑瘫下肢肌张力的中药渗漉液
CN103893918B (zh) 一种基于新概念的智能复合砭石能量场发生器
CN103893005B (zh)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
CN115671527A (zh) 基于温度和压力耦合控制的皮肤给药控制装置及给药装置
Liang et al. Observation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Facial Paralysis
CN206534998U (zh) 一种抗痉挛治疗仪
CN205084002U (zh) 一种用于人体俞穴和耳穴的揿针磁性载药贴
CN205598435U (zh) Tts生物电智能理疗仪
WO2024109300A1 (zh) 基于得气分析的激光治疗装置及系统
CN209951755U (zh) 药物熏蒸治疗仪
CN201026345Y (zh) 男性不育症治疗系统
RU2722830C1 (ru) Метод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жных триггерных точек и протокол терапии Ботулиническим нейропротеином А
US7632226B2 (en) Method of modulating human meridian system using small bar magnet
Li Observations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oint-Through-Point Acupuncture Plu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n Intractable Hiccup in Tumor Patients.
CN106730333A (zh) 电子温控加药导平针灸仪
CN205796251U (zh) 一种离子导入仪
Li et al. A prognosis analy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jiawei qianzheng san to treat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CN104721446A (zh) 一种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的中药贴敷剂
Huiyu et al. Clinical efficacy of TCM directional permeation combined with Jin's three-needle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insufficiency of renal sperm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CN108261330A (zh)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揿针疗法
CN104800286A (zh) 可增强活血化瘀功效的载药针灸针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