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9518B - 一种出气转接结构及医用湿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气转接结构及医用湿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9518B
CN114949518B CN202210309187.8A CN202210309187A CN114949518B CN 114949518 B CN114949518 B CN 114949518B CN 202210309187 A CN202210309187 A CN 202210309187A CN 114949518 B CN114949518 B CN 114949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bottom plate
medical humidifier
modu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91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49518A (zh
Inventor
邝勇
伍时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ypnus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ypnus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ypnus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ypnus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091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49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49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9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49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9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8Bellows; Connecting tubes ; Water traps; Patient circuits
    • A61M16/0816Joints or conne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4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fluids, one of them being in a liquid phase
    • A61M16/16Devices to humidify the respiration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气转接结构及医用湿化器,出气转接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连接管,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孔,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第二侧板以及顶板,第二底板、第二侧板以及顶板围合形成内腔,第二壳体与容置腔配合可拆卸安装,第二侧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孔对应的第二孔,连接管一端与顶板连接且与内腔贯通设置,第四面安装有传感器,第一面安装有PCB板,PCB板上设置有触发部,触发部穿过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与传感器接触,通过第二壳体可拆卸设置在容置腔能够实现一次性使用并且可以消毒清洁再用,通过传感器可以实现气体温湿度的精准监控进而更好控制,从而能更好控制连接管的出气口的温湿度达到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出气转接结构及医用湿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化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气转接结构及医用湿化器。
背景技术
在人正常呼吸过程中,人体上呼吸道会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温和加湿,以维持起到黏膜与纤毛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防御机能,使得到达肺部的气体温度为37℃,绝对湿度为44mg/L,相对湿度100%,湿化对于预防低体温、呼吸道上皮组织的破坏、支气管痉挛、肺不张以及气道阻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机械通气患者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丧失加温、加湿和细菌过滤的功能,如果人工气道湿化不足,将使气道堵塞,同时可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导致肺部顺应性下降,从而引起或加重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医用湿化器是呼吸机重要配套产品,以物理加热的方法为干燥的空氧混合气体提供恰当的温度及湿度。
目前,市面上湿化罐,管路等气体经过的配件都要进行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温湿度设计在湿化罐中的技术难度大,结构复杂,成本高。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产品只是对气体加温加湿,只是对加热盘的的温度进行控制,缺少对经过湿化罐气体的温度湿度精准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出气转接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出气转接结构的医用湿化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出气转接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连接管,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底板围合形成一端开口设置的容置腔,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用于连接输入管,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第二侧板以及顶板,所述第二底板、第二侧板以及顶板围合形成内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容置腔配合可拆卸安装,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孔对应的第二孔,连接管一端与顶板连接且与所述内腔贯通设置,所述连接管用于与输出管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位于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二面接触设置,所述第四面位于所述内腔,所述第四面安装有传感器,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穿过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传感器接触。
有益效果:此出气转接结构,通过第二壳体可拆卸设置,能够实现一次性使用并且可以消毒清洁再用,成本低,第四面安装传感器,第一面安装PCB板,PCB板上设置触发部,触发部穿过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与传感器接触,通过传感器可以实现气体温湿度的精准监控进而更好控制,从而能更好控制连接管的出气口的温湿度达到要求。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出气转接结构,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耳板,所述耳板上设置有紧固孔。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出气转接结构,所述出气转接结构还包括有弹臂,所述连接管的截面小于所述顶板,所述弹臂的固定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弹臂自由端沿所述连接管轴向延伸,所述弹臂与所述容置腔卡接。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出气转接结构,所述弹臂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为靠近所述连接管的一侧,所述内侧面设置有朝内凸起设置的支撑结构,所述外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缘。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出气转接结构,所述第二孔的周侧设置有密封结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出气转接结构,所述传感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面上。
一种医用湿化器,包括:外壳模块、储水箱、电控模块以及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出气转接结构,所述外壳模块包括底部模块和主体模块,所述底部模块设置有加热部,所述主体模块上设置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主体模块形成有腔体,所述第一进口用于连接呼吸机,储水箱设置在所述底部模块之上,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出口连通,电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内腔内,所述电控模块包括电源和主板,出气转接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出口内。
有益效果:此医用湿化器,当出气转接结构的传感器检测到出气口的气体的温湿度不满足设定要求,从而控制加热部加温或者降低温度,从而能够控制出气口的温湿度达到要求,并且出气转接结构可以拆卸,方便清洁消毒,结构简单,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医用湿化器,所述医用湿化器还包括有散热风扇、发声结构以及开关,所述散热风扇和发声结构设置在腔体内,所述开关设置在底部模块一侧,所述开关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电源。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医用湿化器,所述医用湿化器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医用湿化器将吸气气体维持在露点温度为37℃,流量不高于80L/min,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医用湿化器将吸气气体维持在露点温度为28-34℃,流量不高于120L/min,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医用湿化器将吸气气体维持在露点维度为31-37℃,流量不高于80L/min。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医用湿化器,所述底部模块与所述主体模块呈L型设置,所述底部模块包括底盘和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加热铝盘,所述加热铝盘形成所述加热部,所述底盘的周侧设置有U型的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两端与所述底盘旋转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医用湿化器整机设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医用湿化器整机设备侧面示意图(去除外壳);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医用湿化器整机设备正面示意图(去除外壳);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医用湿化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医用湿化器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出气转接结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出气转接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壳体出口方向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壳体进口方向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壳体与PCB板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壳体和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壳体的第一底板方向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PCB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6为出气转接结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出气转接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6和图7,一种出气转接结构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以及连接管130。出气转接结构100可以用于医用湿化器,以实现监控和消毒,降低成本,下面详细说明出气转接结构100的具体结构。
图12为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第一壳体的第一底板方向示意图。请参照图12和图13,第一壳体110包括第一底板111和第一侧板112,第一侧板112与第一底板111围合形成一端开口设置的容置腔113,第一侧板112上设置有第一孔114,第一孔114用于连接输入管。第一壳体110主要是起到将出气转接结构100整体能够安装到医用湿化器上。
参照图12和图13,第一壳体110呈圆筒状,第一底板111作为底部,第一侧板112一端与第一底板111连接,并且第一侧板112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围合设置形成容置腔113,在第一侧板11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耳板115,耳板115上设置有紧固孔1151。
容易理解地,第一壳体110水平放置的时候,朝向顶面的同一水平面设置有四个耳板115,四个耳板115两两对称设置在第一壳体110的两侧,耳板115上设置有紧固孔1151,通过螺钉或者螺栓穿过紧固孔1151即可将第一壳体110固定,非常便利。
图8为第二壳体出口方向示意图,图9为第二壳体进口方向示意图。参照图8和图9所示,第二壳体120包括第二底板121、第二侧板122以及顶板123。第二底板121、第二侧板122以及顶板123围合形成内腔,第二壳体120与容置腔113配合可拆卸安装,第二侧板122上设置有与第一孔114对应的第二孔124。具体地,第二壳体120的大小与容置腔113的内部形成紧密配合,第二壳体120可以卡扣固定在容置腔113内,从而实现第二壳体120的可拆卸安装。
参照图6和图7,第二底板121与第一底板111贴合,第二侧板122与第一侧板112贴合,在第二侧板122上设置有与第一孔114对应的第二孔124,当将第二壳体120安装到容置腔113后,第二孔124与第一孔114对齐,第二孔124和第一孔114可以作为第二壳体120安装基准。同时第二孔124与第一孔114对准形成用于连接进气管的接口。
图10为第二壳体与PCB板示意图,参照图9和图1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孔124的周侧设置有密封结构1241。具体地,在第二孔124的周侧的第二侧板122的材料可以采用密封硅胶等密封软质材料。第二孔124可以设置有内台阶孔,加强进气管接口与第二孔124对接的密封性,提高出气转接结构100的密封性能。
参照图8,连接管130一端与顶板123连接且与内腔贯通设置,连接管130用于与输出管连接。第二壳体120能够完全容纳在容置腔113内,连接管130和第二壳体120的长度大致与第一壳体110的长度相等,第二壳体120安装在容置腔113后,顶板123朝向第一壳体110的出口一侧,连接管130的出口朝向第一壳体110的出口一侧设置。
参照图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气转接结构100还包括有弹臂140,连接管130的截面小于顶板123,弹臂140的固定端与顶板123连接,弹臂140自由端沿连接管130轴向延伸,弹臂140与容置腔113卡接。第二壳体120与容置腔113紧贴,在连接管130的外周侧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弹臂140,弹臂140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弹臂140的外侧面与第二壳体120的外侧面平行设置。当将第二壳体120卡接在容置腔113以后,弹臂140的自由端可以往两侧弹性伸缩,从而使得第二壳体120卡接效果更好。
参照图8,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30的周侧设置有三个弹臂140,三个弹臂140分别为第一弹臂、第二弹臂和第三弹臂,第一弹臂和第三弹臂设置在连接管130的两相对侧,第二弹臂设置在于第一弹臂和第三弹臂垂直的一侧。
容易理解地,弹臂140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内侧面为靠近连接管130的一侧,内侧面设置有朝内凸起设置的支撑结构141,外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缘142。凸缘142可以保证弹臂140与容置槽113的卡接效果更好,支撑结构141设置在内侧面,并且支撑结构141和连接管130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的空间为输出管的安装位置。支撑结构141可以起到对于输出管安装后的卡紧,使得输出管安装在连接管130上后,支撑结构141起到顶住的作用。在不插输出管的时候,才能够按动弹臂140,从而取出第二壳体120。
参照图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弹臂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凸缘142,凸缘142沿着第二弹臂的长度方向设置,凸缘142间隔排布,在第二弹臂的内侧面设置有支撑结构141,支撑结构141呈T字形设置。支撑结构141包括横部和竖部,横部沿着第二弹臂的长度方向设置,竖部沿着第二弹臂的竖直方向设置。
图11为第二壳体和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参照图11、图12和图13,第一底板1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1111和第二面1112,第二面1112位于容置腔113内,第一面1111位于第一壳体110的外部。第二底板1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第三面1211与第二面1112接触设置,第四面(图上未示出)位于内腔,第四面安装有传感器116。第三面1211为第二壳体120的底部的外面,第一面1111安装有PCB板117,PCB板117上设置有触发部1171,触发部1171穿过第一底板111和第二底板121与传感器116接触,气体进入内腔从而通过传感器116进行感应,从而实现温湿度监控。
参照图10,具体地,PCB板117通过紧固螺钉或者紧固螺栓的方式安装在第一面1111上。PCB板117含有电气感应部的一侧朝向第一面1111设置,第一底板11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PCB板117上设置有多个顶针,顶针形成触发部1171,顶针穿过通孔并且伸入至容置腔113内。在第四面1211安装有传感器116,顶针与传感器116的感应部接触,从而使得PCB板117与传感器116连通。PCB板117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转接头1172,通过转接头1172与控制器的主板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将传感器116与控制器连接。
图14为PCB板示意图。参照图14,在PCB板117设置有多个竖直间隔排列的顶针,传感器116包含有多个竖直设置的感应部,感应部与顶针接触,从而使得PCB板117与传感器116连通,从而能够实现对通过出气转接结构100传输的相关物质的物理量的测量和感应。
进一步地,传感器116可拆卸安装在第四面上。具体地,第四面设置有底圈结构,底圈结构可拆卸设置,底圈结构中部设置有凹槽,传感器116可以通过凹槽扣合安装,从而方便更换和传感器116。
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16可以为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连接管130的出口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实现对气体温湿度的精准监控,进而更好地控制和输出气体。
图1为医用湿化器整机设备示意图,图2为医用湿化器整机设备侧视图(去除外壳),图3为医用湿化器整机设备正视图(去除外壳)。参照图1、图2和图3,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湿化器,包括:外壳模块400、储水箱200、电控模块300以及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出气转接结构100,外壳模块400包括底部模块410和主体模块420,底部模块410设置有加热部,主体模块420上设置有第一进口421和第一出口422,主体模块420形成有腔体,第一进口421用于连接呼吸机。储水箱200设置在底部模块410之上,储水箱20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220,第一进口421和第一开口210连通,第二开口220和第一出口422连通。电控模块300设置在内腔内,电控模块300包括电源310和主板320。出气转接结构100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出口422内。
此医用湿化器,通过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出气转接结构100,储水箱200第一开口210进入,从第二开口220流出,气流不再经过设备内部,气体输出的部分采用可拆设置的出气转接结构100,这样能够实现一次性使用,并且可以消毒清洁再用。
通过在可拆卸的出气转接结构100上设置的传感器116,从而实现了在医用湿化器中的温湿度设计,并且结构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
参照图3,第二开口220和第一出口422连通,这样第一出口422与储水箱200的距离比较近,出气转接结构100安装在第一出口422内,能够实现储水箱200内的气体温湿度的精准监控进而更好地控制,另一方面出气转接结构100可以拆卸进行消毒,使用成本比较低。
医用湿化器的第一进口421用于连接呼吸机,呼吸机包括有呼吸机主机和气管,气管和第一进口421连接,储水箱200的第一开口210与第一进口421连接,从而使得呼吸机的气体进入至储水箱200,从而使得气体湿度和温度更加符合呼吸道的需求。
图5为医用湿化器使用状态示意图。参照图5,储水箱200上还设置有进水管230与储水箱200内部连通,进水管230的另一端连接水袋240,从而能够对储水箱200进行补水设置。
参照图5,出气转接结构100的连接管130与一面罩结构连接,面罩结构包括面罩和输出管131,输出管131直接与连接管130插接,输出管131的插接端还可以分岔设置有加温接头,在医用湿化器上设置有第一加温通电接口710、第二加温通电接口720以及通信接口730,加温接头可以与第一加温通电接口710和第二加温通电接口720连接。第一加温通电接口710为市面上常用的圆头接口,第二加温通电接口720为配套的多孔接头。
参照图4,通信接口730可以与呼吸机通信连接,医用湿化器与呼吸机连接后,医用湿化器上不可进行设置,由呼吸机进行控制,在工作过程中,医用湿化器的状态会发送到呼吸机,呼吸机进行显示以及报警,在与呼吸机连接时,除超温报警外,其他报警没有报警音,但指示灯和界面提示依然起到作用。
参照图2和图3,电控模块300包括电源310和主板320,主体模块420的顶部设置有触摸屏423,触摸屏423和主板320之间通过排线连接,主板320上设置有指示灯。触摸屏423和主板320平行设置,PCB板117的转接头可以与主板320可拆卸连接,从而将传感器116与主板连接,当出气口的传感器116检测到温湿度不能满足设定要求,传感器116将信号发送给主板320,主板320控制加热部加温或者降低温度,从而能够达到控制出气口的温湿度达到要求。
参照图2和图3,医用湿化器还包括有散热风扇500、发声结构600以及开关800,散热风扇500和发声结构600设置在腔体内,开关800设置在底部模块410一侧,开关800用于打开或关闭电源310。散热风扇500可以对医用湿化器内部散热,提高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发声结构600为喇叭,用于发出警报或者提示操作,开关800设置在底部模块410一侧,通过按压开关800可以将医用湿化器开启。当然,医用湿化器还可以在主体模块420的背后设置挂钩用于固定。
参照图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部模块410与主体模块420呈L型设置,底部模块410包括底盘411和设置在底盘411上的加热铝盘412,加热铝盘412形成加热部,底盘411的周侧设置有U型的前挡板413,前挡板413两端与底盘411旋转连接。底部模块411的底盘411与主体模块420呈L型设置,加热铝盘412设置在底盘411上,通过主板320控制加热铝盘412,从而实现对于气体温湿度的控制。前挡板413采用转轴的方式设置,更加轻巧方便好用,并且前档板413可以挡住储水箱200防止脱落。
此医用湿化器能够给患者气道提供生理水平最佳湿化,重建自然平衡,可以保持纤毛黏液转运系统的功能,以保证最佳气道防御和气道的畅通,达到最佳的通气疗效。
医用湿化器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为有创模式,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医用湿化器将吸气气体维持在露点温度为37℃,流量不高于80L/min,即处于空气绝对湿度约为44mg/L。第二工作状态为无创模式,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医用湿化器将吸气气体维持在露点温度为28-34℃,流量不高于120L/min,即空气绝对湿度约为32mg/L。第三工作状态为高流量氧疗模式,当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医用湿化器将吸气气体维持在露点维度为31-37℃,流量不高于80L/min。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出气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底板围合形成一端开口设置的容置腔,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用于连接输入管;
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第二侧板以及顶板,所述第二底板、第二侧板以及顶板围合形成内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容置腔配合可拆卸安装,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孔对应的第二孔;以及
连接管,一端与顶板连接且与所述内腔贯通设置,所述连接管用于与输出管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位于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二面接触设置,所述第四面位于所述内腔,所述第四面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面安装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穿过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气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耳板,所述耳板上设置有紧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气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转接结构还包括有弹臂,所述连接管的截面小于所述顶板,所述弹臂的固定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弹臂自由端沿所述连接管轴向延伸,所述弹臂与所述容置腔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气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为靠近所述连接管的一侧,所述内侧面设置有朝内凸起设置的支撑结构,所述外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气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的周侧设置有密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气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四面上。
7.一种医用湿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模块,所述外壳模块包括底部模块和主体模块,所述底部模块设置有加热部,所述主体模块上设置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主体模块形成有腔体,所述第一进口用于连接呼吸机;
储水箱,设置在所述底部模块之上,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出口连通;
电控模块,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电控模块包括电源和主板;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出气转接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出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湿化器还包括有散热风扇、发声结构以及开关,所述散热风扇和发声结构设置在腔体内,所述开关设置在底部模块一侧,所述开关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湿化器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医用湿化器将吸气气体维持在露点温度为37℃,流量不高于80L/min,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医用湿化器将吸气气体维持在露点温度为28-34℃,流量不高于120L/min,所述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医用湿化器将吸气气体维持在露点维度为31-37℃,流量不高于80L/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模块与所述主体模块呈L型设置,所述底部模块包括底盘和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加热铝盘,所述加热铝盘形成所述加热部,所述底盘的周侧设置有U型的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两端与所述底盘旋转连接。
CN202210309187.8A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出气转接结构及医用湿化器 Active CN114949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9187.8A CN114949518B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出气转接结构及医用湿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9187.8A CN114949518B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出气转接结构及医用湿化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9518A CN114949518A (zh) 2022-08-30
CN114949518B true CN114949518B (zh) 2023-04-28

Family

ID=82976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9187.8A Active CN114949518B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出气转接结构及医用湿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4951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9491B2 (ja) * 2004-07-16 2012-03-07 株式会社徳永装器研究所 気管内痰の吸引装置
US10799092B2 (en) * 2016-09-19 2020-10-13 Covidien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eansing segments of a luminal network
CN209917012U (zh) * 2019-03-28 2020-01-10 广州鲸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加温湿化的转接部件
EP4041358B1 (de) * 2019-10-09 2024-04-10 Raumedic AG Konnektor für ein patienten-beatmungssystem
CN212940912U (zh) * 2020-03-20 2021-04-13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转接头及采用该电气转接头的湿化治疗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9518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4049B2 (en) Ventila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210008324A1 (en) Respiratory system with humidifier and conformable reservoir
AU2019204677B2 (en) Modular ventilation system
US9010324B2 (en)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device
JP4695318B2 (ja) 呼気ガスを供給する装置、加湿装置、呼吸用チューブ接続デバイス、呼吸用チューブ及び接続構造
US20170304570A1 (en) Non-sealing high flow therapy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20124814A1 (zh) 一种双模块的雾化装置
CN210301974U (zh) 一种呼吸机湿化罐温度湿度监测报警器
US20190192809A1 (en) Respiratory pressure therapy system with nebulising humidifier
CN114949518B (zh) 一种出气转接结构及医用湿化器
CN217548745U (zh) 一种出气转接机构及医用湿化设备
JP6967038B2 (ja) 人工呼吸器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22506405A (ja) 呼吸補助装置
JP2022506420A (ja) 呼吸補助装置及び/又はそのコンポーネント
JP2024516701A (ja) 呼吸補助装置及び/又はそのコンポーネント及び/又はその使用
CN113209439A (zh) 肺结核病人呼吸器
CN210673975U (zh) 一种内科临床呼吸消毒过滤装置
CN215841059U (zh) 肺结核病人呼吸器
CN218871020U (zh) 麻醉呼吸回路加温加湿装置
CN217219790U (zh) 一种密封性良好的盐溶胶发生装置
CN216653080U (zh) 呼吸机管路用改良式湿化装置
CN219941522U (zh) 一种加湿装置及通气治疗设备
CN215275143U (zh) 一种新型医疗雾化器
CN215194744U (zh) 气管切开术供氧装置
CN217246093U (zh) 湿化罐和通气治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