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5203A - 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5203A
CN114945203A CN202210565600.7A CN202210565600A CN114945203A CN 114945203 A CN114945203 A CN 114945203A CN 202210565600 A CN202210565600 A CN 202210565600A CN 114945203 A CN114945203 A CN 114945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network
auxiliary
main
mai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656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45203B (zh
Inventor
杨彦格
谢宝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656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45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45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5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45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5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04W52/02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switching on or off only a part of the equipment circuit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应用于主终端,其中,所述主终端具有附终端,所述主终端与所述附终端的号码相同,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主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且主终端的第二网络稳定后,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是否为网络侧原因;若是,则向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关闭请求,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在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本申请的方法可以减少在网络交互过程中产生的附终端能耗和网络侧资源。

Description

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各类新的可联网终端设备不断涌现,办公、个人、家庭、车载等可联网终端设备增长迅速。
一号多终端业务即以手机终端为主设备,将移动通信业务扩展到更多类型的辅助终端,包括智能手表、平板电脑、以及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多个终端共用一个手机号码进行通讯,共享套餐。通过一号多终端业务,用户可以使用共享手机号码下的任意设备接听或拨打电话,不会造成号码混乱,从而大大提高电话通信服务的便利性。在这些终端中,手机终端称为主终端,其他终端称为附终端。主终端上的SIM卡称为主卡,附终端上的SIM卡称为附卡,与主卡共同属于同一用户。
现有技术中移动网络处于5G网络和4G网络并行阶段,当5G网络信号覆盖不佳达到一定程度或5G核心网络发生故障,5G终端将回落切换至4G网络,重新附着到4G基站。对于一号多终端业务而言,网络回落后各个终端会重新尝试连接上5G网络,由于各个终端分别会向5G基站请求网络连接,因此存在终端能源消耗大,浪费网络资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能源消耗大,浪费网络资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应用于主终端,其中,所述主终端具有附终端,所述主终端与所述附终端的号码相同,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且主终端的第二网络稳定后,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是否为网络侧原因;
若是,则向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关闭请求,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在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监听所述第一基站的消息,直到所述主终端重新接入第一网络;
在所述主终端的第一网络稳定后,向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打开请求,所述第一打开请求用于指示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在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是否为网络侧原因,包括:
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之前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预设消息;
若是,则确定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为网络侧原因;
所述预设消息为如下中的一种: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释放消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终端发送的第一关闭请求,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所述主终端与所述附终端的号码相同;
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向所述附终端发送第二关闭请求,以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包括:
查询所述主终端的业务开通状态,并确定所述主终端开通了一号多终端业务;
获取所述主终端绑定的所述附终端,并获取所述附终端的位置与所述主终端的位置;
根据所述附终端的位置与所述主终端的位置,判断二者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若是,则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第一打开请求,所述第一打开请求用于指示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向所述附终端发送第二打开请求,以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包括:
查询所述主终端的业务开通状态,并确定所述主终端开通了一号多终端业务;
获取所述主终端绑定的所述附终端,并获取所述附终端的位置与所述主终端的位置;
根据所述附终端的位置与所述主终端的位置,判断二者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若是,则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装置,应用于主终端,包括:
分析模块,用于在所述主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且主终端的第二网络稳定后,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是否为网络侧原因;
处理模块,用于向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关闭请求,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在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终端发送的第一关闭请求,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所述主终端与所述附终端的号码相同;
发送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向所述附终端发送第二关闭请求,以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包括在所述主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且主终端的第二网络稳定后,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是否为网络侧原因;若是,则向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关闭请求,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在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进一步地,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是否为网络侧原因,包括: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之前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预设消息;若是,则确定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为网络侧原因;所述预设消息为如下中的一种: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释放消息;通过上述在网络切换后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连接的方式,可以减少在网络交互过程中产生的附终端能耗和网络侧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系统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和恢复的整体实现流程;
图7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装置一;
图8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装置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终端网络连接设备的硬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开通一号多终端业务的多个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当网络状态不佳时,各个终端在进行网络连接的时候都是分别向网络侧请求网络连接,这样会浪费终端能耗和网络侧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该方法能够节约终端能耗和网络侧资源。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系统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包括主终端101、附终端102、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103和基站104,主终端101和附终端102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以及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主终端101和附终端102可以通过SIM卡进行绑定,主终端101设置有SIM主卡,附终端102设置有与SIM主卡绑定的SIM附卡,主附卡属于同一用户,通过SIM卡可以开通一号多终端业务;网络侧包括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103、基站104和核心网,其中,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103用于控制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开启第一网络开关时,终端可以进行第一网络连接,基站104包括第一基站,核心网(Core Network)主要用于把A口上来的呼叫请求或数据请求,接续到不同网络上。
主终端101可以通过寻找其所在区域内网络信号强度最优的第一基站进行第一网络连接,当第一网络信号覆盖不佳或5G核心网故障时,主终端101进行网络切换,比如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当切换后的网络稳定后,主终端101可以向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103发送关闭/开启请求,让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103控制附终端102关闭/开启第一网络开关,比如在主终端101的第二网络稳定后,需要只让主终端101来请求第一网络连接,而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附终端102无需请求第一网络连接,可以关闭附终端102的第一网络开关,等到预设距离范围内的主终端101恢复第一网络连接后再开启附终端102的第一网络开关。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终端102不会为了第一网络连接实时与网络侧进行交互,能够节约能耗资源。下面结合图2和图3说明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的具体实现方式。
本发明实施中的第一网络可以是5G网络,第一基站可以是5G网络对应的5G基站;第二网络可以是4G网络,第二基站可以是4G网络对应的4G基站。
示例的,当5G网络连接状态不佳,4G网络稳定时,开通一号多终端服务的终端会分别不断连接5G网络,这时可以通过让主终端连接5G网络,让附终端暂时保持连接4G网络,节约资源。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上述实施例的主终端,该方法包括:
S201、在所述主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且主终端的第二网络稳定后,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是否为网络侧原因;
若是,则执行S202。
目前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处于并行阶段,一般情况下,如果主终端开通5G业务,那么该主终端将首要连接第一网络,当第一网络覆盖不佳或者5G核心网出现故障的时候,主终端的网络连接将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如果该主终端还开通了一号多终端业务,那么附终端的网络连接也将受到影响,但是网络切换后主终端还是会继续请求连接第一网络。
在主终端请求连接第一网络之前,可以确认当前切换的第二网络是否已经达到稳定状态,若是则可以进一步分析主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网络切换的原因可能包括网络侧原因,比如主终端连接的第一基站所在的区域的网络覆盖不佳,或者主终端连接的第一网络所在的核心网络发生故障;该网络侧包括第一基站、核心网和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该原因还可能包括终端侧原因。
通过确认是否为网络侧原因引起的网络切换,可以进一步地进行后续的网络连接处理。
可选的,下面给出进一步地确认是否为网络侧原因引起网络切换的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之前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预设消息;
若是,则确定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为网络侧原因,并执行S202。
所述预设消息为如下中的一种: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释放消息。
示例性的,下面给出第一网络如5G网络覆盖不佳时与第二网络如4G网络的网络切换流程:终端在5G基站小区中建立连接,并且5G基站通过广播消息下发测量控制信息给终端;终端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事件的判决,若满足要求,触发测量报告上报5G基站;5G基站过滤测量报告中的邻区信息,并根据信号强度形成目标切换列表,从切换列表中选择最优的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启动切换请求;5G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给动作消息格式(ActionMessage Format,AMF);AMF选择一个控制节点(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来进行N26接口的通信;AMF发送定位请求给MME,请求建立间接转发隧道;4G基站根据MME的指示建立4G无线承载;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根据MME的指示建立间接转发隧道;MME回复AMF,表示间接转发隧道建立成功;AMF通知会话管理功能模块(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和用户平面功能(UPF),下行数据将通过5G基站转发回4G核心网再到4G基站下发给终端;AMF发送切换命令给5G基站,指示切换到目标4G基站;终端执行切换并驻留在目标4G基站以建立承载;目标4G基站发送切换完成通知消息给MME,MME将此消息转发AMF,通知5G核心网目标基站已切换完成;MME向SGW发送修改承载请求,请求SGW建立新的4G承载通道(不再通过5G基站进行转发);在SGW和PDN网关(PDN GateWay,PGW)之间建立新的4G承载通道;PGW通知MME,MME通知AMF,新的4G承载通载通道建立完成;MME通知SGW删除之前的间接转发隧道;AMF通知SMF和UPF删除之前的间接转发隧道;
上述AMF发送切换命令给5G基站,指示切换到目标4G基站中的切换命令,可以作为预设消息中的由5G网络切换至4G网络的切换消息;
其中,动作消息格式(Action Message Format,AMF),是Flash(独立客户端软件)与服务端通信的一种常见的二进制编码模式,其传输效率高;
控制节点(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是3GPP协议LTE接入网络的关键控制节点,负责信令处理部分;
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是移动通信网络4G核心网中的重要网元;
用户平面功能(UPF),是3GPP 5G核心网系统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PDN网关(PDN GateWay,PGW),是移动通信网络4G核心网中的重要网元;
AMF、SMF和UPF属于5G网络端;
MME、SGW和PGW属于4G网络端。
示例性的,下面给出5G核心网故障时的网络切换流程:5G基站感知到已建立的信令连接或会话连接被非正常释放;5G基站通知终端释放已建立的无线资源控制释放消息(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手机和基站的物理连接;终端监听4G基站广播消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接入4G基站;终端与基站之间建立RRC无线连接;终端向MME发起附着请求;MME和终端之间执行身份确认过程、用户鉴权过程、安全过程;MME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HLR)获取用户信息,如用户签约数据;MME选择SGW,向SGW请求建立数据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APN)缺省承载(S5/S8承载);SGW、PGW、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执行数据缺省承载建立过程;SGW通知MME数据缺省承载已建立;MME向终端返回消息;4G基站与终端之间建立无线承载的过程,主要是RRC连接重新配置;终端使用RRC直接转移消息将非接入层(NAS层)消息封装其中,再由4G基站转发给MME;SGW最终获知4G基站的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Identifier,TEID)以及地址,完成用户面S1下行承载的建立;
上述RRC可以作为预设消息中的无线资源控制释放消息;
其中,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为策略与计费执行功能单元选择及提供可用的策略和计费控制决策;
RRC、HLR、APN、PCRF、NAS和TEID属于4G网络端。
S202、向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关闭请求。
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在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此处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为附终端的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为了节约附终端的能耗和网络侧的资源,当主终端的第二网络稳定之后,可以将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关闭,以使附终端不再请求连接第一网络,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的方式可以是向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关闭请求。
例如,主终端的第二网络稳定,且经过分析是网络侧原因引起的网络切换,那么终端可以通过不断向网络侧发起请求的方式再次连接上第一网络,如果附终端与主终端在同一片区域范围内,连接的是同一第一基站,那么可以知道附终端暂时也将无法连接上第一网络,如果附终端还是继续不断向网络侧发起第一网络连接请求,就会产生损耗,所以可以通过向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关闭请求的方式,请求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使得附终端暂时不再请求连接第一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主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且主终端的第二网络稳定后,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是否为网络侧原因;若是,则向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关闭请求,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在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进一步地,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是否为网络侧原因,包括: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之前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预设消息;若是,则确定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为网络侧原因;所述预设消息为如下中的一种: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释放消息;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减少在网络交互过程中产生的附终端能耗和网络侧资源。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该方法包括:
S301、接收主终端发送的第一关闭请求。
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所述主终端与所述附终端的号码相同。
该第一关闭请求由主终端完成网络切换分析后由主终端发送至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可以接收该第一关闭请求,并通过该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进行下一步处理。
S302、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向所述附终端发送第二关闭请求,以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在附终端执行关闭处理之前,要确认该附终端与主终端连接的是同一个第一基站,因为附终端连接的第一网络可能并没有出现异常,就没有必要直接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如果主终端和附终端接入的是同一第一基站,可以通过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向附终端发送第二关闭请求,以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可选的,确认主终端和附终端是否可连接同一个第一基站的方法,包括:
查询所述主终端的业务开通状态,并确定所述主终端开通了一号多终端业务。
获取所述主终端绑定的所述附终端,并获取所述附终端的位置与所述主终端的位置。
根据所述附终端的位置与所述主终端的位置,判断二者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若是,则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向所述附终端发送第二关闭请求,以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主终端发送的第一关闭请求,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所述主终端与所述附终端的号码相同;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向所述附终端发送第二关闭请求,以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所述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包括:查询所述主终端的业务开通状态,并确定所述主终端开通了一号多终端业务;获取所述主终端绑定的所述附终端,并获取所述附终端的位置与所述主终端的位置;根据所述附终端的位置与所述主终端的位置,判断二者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若是,则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上述方法中,通过确认附终端与主终端连接同一第一基站,以及通过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的方式,在第一网络状态不好时,关闭附终端连接第一网络的开关,可以节约附终端能耗和核心网资源。
下面结合图4和图5说明再次打开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的具体实现方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上述实施例的主终端,该方法包括:
S401、实时监听所述第一基站的消息,直到所述主终端重新接入第一网络。
主终端在连接第二网络时,依旧会不断监听所述第一基站的消息,试图连接第一网络,在此过程中,第一网络随时可能恢复,如果主终端能顺利与第一网络搭上并稳定连接一段时间,说明该第一网络可用,接下来就可以开启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S402、在所述主终端的第一网络稳定后,向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打开请求。
所述第一打开请求用于指示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在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第一网络稳定,可以通过附终端的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打开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让附终端能够连接上第一网络。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该方法包括:
S501、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第一打开请求,所述第一打开请求用于指示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还可以用于打开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在主终端能够恢复第一网络的时候,也可以让附终端恢复第一网络;
此时,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可以接收主终端发送的第一打开请求。
S502、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向所述附终端发送第二打开请求,以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与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类似,打开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也需要确认主终端和附终端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如果是则开启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让附终端连接第一网络。
本方明实施例中,实时监听所述第一基站的消息,直到所述主终端重新接入第一网络;在所述主终端的第一网络稳定后,向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打开请求,所述第一打开请求用于指示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在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第一打开请求,所述第一打开请求用于指示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向所述附终端发送第二打开请求,以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通过先恢复主终端第一网络后恢复附终端第一网络节约附终端能耗和核心网资源。
下面结合图6说明本方明实施例关闭和恢复第一网络的整体实现流程。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和恢复的整体实现流程。如图6所示,该流程包括:
示例性的,网络切换后:
主终端发生网络切换,主终端的网络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主终端第二网络稳定之后,分析网络切换的原因是否为网络侧原因,若是,则向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关闭请求;
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接收第一关闭请求;
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查询主终端的业务开通状态,确定主终端开通了一号多终端业务;
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确定主终端和附终端是否接入同一第一基站,若是,则通过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向附终端发送第二关闭请求;
附终端接收第二关闭请求并关闭第一网络开关,附终端不再不断尝试接入第一网络。
示例性的,网络恢复后:
主终端的网络恢复为第一网络;
主终端第一网络稳定之后,向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打开请求;
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接收第一打开请求;
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查询主终端的业务开通状态,确定主终端开通了一号多终端业务;
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确定主终端和附终端是否接入同一第一基站,若是,则通过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向附终端发送第二打开请求;
附终端接收第二打开请求并打开第一网络开关,附终端的网络恢复为第一网络。
下面结合图7和图8进一步说明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的实现装置。
图7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装置一。如图7所示,该装置用于主终端,包括:分析模块701和处理模块702;
分析模块701,用于在所述主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且主终端的第二网络稳定后,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是否为网络侧原因。
分析模块701,还用于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之前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预设消息;
若是,则确定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为网络侧原因;
所述预设消息为如下中的一种: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释放消息。
处理模块702,用于向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关闭请求,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在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图8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装置二。如图8所示,该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包括:接收模块801和发送模块802;
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主终端发送的第一关闭请求,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所述主终端与所述附终端的号码相同。
发送模块802,用于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向所述附终端发送第二关闭请求,以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发送模块802,还用于查询所述主终端的业务开通状态,并确定所述主终端开通了一号多终端业务;
获取所述主终端绑定的所述附终端,并获取所述附终端的位置与所述主终端的位置;
根据所述附终端的位置与所述主终端的位置,判断二者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若是,则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终端网络连接设备的硬件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终端网络连接设备9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该设备90还包括通信部件903。其中,处理器901、存储器902以及通信部件903通过总线904连接。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至少一个处理器901执行所述存储器9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901执行如上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
处理器9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的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设备中。
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终端,其中,所述主终端具有附终端,所述主终端与所述附终端的号码相同,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且主终端的第二网络稳定后,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是否为网络侧原因;
若是,则向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关闭请求,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在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监听所述第一基站的消息,直到所述主终端重新接入第一网络;
在所述主终端的第一网络稳定后,向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打开请求,所述第一打开请求用于指示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在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是否为网络侧原因,包括:
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之前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预设消息;
若是,则确定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为网络侧原因;
所述预设消息为如下中的一种: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切换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释放消息。
4.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终端发送的第一关闭请求,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所述主终端与所述附终端的号码相同;
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向所述附终端发送第二关闭请求,以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包括:
查询所述主终端的业务开通状态,并确定所述主终端开通了一号多终端业务;
获取所述主终端绑定的所述附终端,并获取所述附终端的位置与所述主终端的位置;
根据所述附终端的位置与所述主终端的位置,判断二者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若是,则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第一打开请求,所述第一打开请求用于指示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向所述附终端发送第二打开请求,以打开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包括:
查询所述主终端的业务开通状态,并确定所述主终端开通了一号多终端业务;
获取所述主终端绑定的所述附终端,并获取所述附终端的位置与所述主终端的位置;
根据所述附终端的位置与所述主终端的位置,判断二者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若是,则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
8.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终端,包括:
分析模块,用于在所述主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且主终端的第二网络稳定后,判断所述主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原因是否为网络侧原因;
处理模块,用于向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发送第一关闭请求,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在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9.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终端发送的第一关闭请求,所述第一关闭请求用于指示关闭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所述主终端与所述附终端的号码相同;
发送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主终端和所述附终端接入同一第一基站时,向所述附终端发送第二关闭请求,以关闭所述附终端的第一网络开关。
10.一种多终端网络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的步骤。
CN202210565600.7A 2022-05-23 2022-05-23 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4945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5600.7A CN114945203B (zh) 2022-05-23 2022-05-23 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5600.7A CN114945203B (zh) 2022-05-23 2022-05-23 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5203A true CN114945203A (zh) 2022-08-26
CN114945203B CN114945203B (zh) 2023-08-15

Family

ID=82908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65600.7A Active CN114945203B (zh) 2022-05-23 2022-05-23 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4520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0304A1 (en) * 2006-10-27 2008-05-01 Liang-Wei Huang Network device, network connection detector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WO2009083018A1 (de) * 2007-12-27 2009-07-0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nergieeffizienter betrieb eines kommunikationsnetzwerkes
CN101677474A (zh) * 2008-09-17 201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一卡多号业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EP2575399A1 (en) * 2011-09-30 2013-04-03 Hitachi, Ltd. System configured to be communicably connected to network nodes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6792437A (zh) * 2016-11-23 2017-05-31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客户识别模块卡切换的方法以及移动通信设备
CN108616915A (zh) * 2018-04-23 2018-10-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668223A (zh) * 2018-05-14 2018-10-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号多终端中附终端的移动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1726850A (zh) * 2020-06-22 2020-09-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66981A (zh) * 2020-09-07 2020-10-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运营商网络切换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0304A1 (en) * 2006-10-27 2008-05-01 Liang-Wei Huang Network device, network connection detector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WO2009083018A1 (de) * 2007-12-27 2009-07-0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nergieeffizienter betrieb eines kommunikationsnetzwerkes
CN101677474A (zh) * 2008-09-17 201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一卡多号业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EP2575399A1 (en) * 2011-09-30 2013-04-03 Hitachi, Ltd. System configured to be communicably connected to network nodes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6792437A (zh) * 2016-11-23 2017-05-31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客户识别模块卡切换的方法以及移动通信设备
CN108616915A (zh) * 2018-04-23 2018-10-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668223A (zh) * 2018-05-14 2018-10-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号多终端中附终端的移动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1726850A (zh) * 2020-06-22 2020-09-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66981A (zh) * 2020-09-07 2020-10-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运营商网络切换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平等: "一号双终端业务实现方案与基本流程", 《运营与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5203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7082B (zh) 网络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切换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738086B (zh) 一种用户面重选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78619B (zh) 一种pdu会话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0085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184827B2 (en) Network switch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JP2006518122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ルーティング手順
WO2009097811A1 (zh) 分组域用户处理电路域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51611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CN101860940A (zh) 一种进行接入控制的方法和系统以及无线资源管理实体
CN108476468B (zh) 语音呼叫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9741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interworking
CN113133084A (zh)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网络单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RU2736420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порной сет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ети доступ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терминала
KR20220166294A (ko) 슬라이스 정보 업데이트를 위한 방법
CN114945203B (zh) 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785620B (zh) 用户设备基于plmn/信道的组合利用lte/5g网络中的服务
CN115361660B (zh) 用于语音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JP7169379B2 (ja) 緊急通話のための装置、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20200033883A (ko) 통신 방법, 네트워크 기기 및 단말 기기
KR20130003361A (ko) Apn 변경 장치 및 방법과 apn 변경을 위한 무선 단말 장치 및 이를 실행하기 위한 기록매체
CN113016217A (zh) 用户设备(ue)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EP3703415A1 (en) Service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2165724B (zh) 会话切换的方法、通信网络、源终端、目标终端
WO2024067633A1 (zh) 切换方法及通信节点、存储介质
WO2021179182A1 (zh) 数据关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