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4405A - 显示模组和电子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电子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44405A CN114944405A CN202210609105.1A CN202210609105A CN114944405A CN 114944405 A CN114944405 A CN 114944405A CN 202210609105 A CN202210609105 A CN 202210609105A CN 114944405 A CN114944405 A CN 1149444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substrate
- terminal
- display
- display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29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449 haf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WIHZLLGSGQNAGK-UHFFFAOYSA-N hafnium(4+);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Hf+4] WIHZLLGSGQNAG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PUBBGLMJRNUCC-UHFFFAOYSA-N oxygen(2-);tantalum(5+)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O-2].[O-2].[Ta+5].[Ta+5] BPUBBGLMJRNUC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VTZCBVAJQQJTK-UHFFFAOYSA-N oxygen(2-);zirconium(4+) Chemical compound [O-2].[O-2].[Zr+4] RVTZCBVAJQQJT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936 tantal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tita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Ti]=O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928 zirco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显示模组和电子终端,具有显示区,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显示面板之下的电路板,显示面板包括电性连接的信号走线和端子部,电路板电性连接于端子部,本发明将端子部至少设于显示区,以占用显示区的尺寸来放置端子部,可以避免占用非显示区的空间,以减小非显示区的尺寸,从而提高了显示模组的屏占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显示模组和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面板因具有轻薄、可弯折、美观等特点,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显示终端中有大规模的应用。
目前,柔性显示面板依靠可弯曲的特性,通过弯曲柔性电路板或者衬底等柔性结构以固定于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部。然而,现有的扇形走线区还是会占用柔性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区域,以电性连接于驱动芯片,造成柔性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尺寸较大,降低了柔性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因此,现有的柔性显示面板存在因下边框尺寸较大而造成屏占比较低的问题,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显示模组和电子终端,解决了现有的柔性显示面板因下边框尺寸较大而造成屏占比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电性连接的信号走线和端子部;
电路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下;
其中,所述端子部至少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端子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端子部设于所述衬底内,所述衬底设有暴露出所述端子部的开口,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端子部绑定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包括:
第一衬底,设有所述开口;
第二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所述端子部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连接部,与所述端子部同层设置,位于所述信号走线之下,且连接所述信号走线和所述端子部。
在一实施例中,还具有相邻于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挡墙,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像素层,位于所述显示区;
其中,所述信号走线位于所述挡墙的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且电性连接至所述像素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包括:
第一引脚部,与所述端子部绑定设置;
第二引脚部,与驱动芯片绑定设置;
扇形走线部,连接所述第一引脚部和所述第二引脚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设有多个第一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功能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下,包括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电路板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开口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包括:
电路子层,与所述端子部电性连接;
功能子层,至少位于所述电路子层之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电子终端,所述电子终端包括终端主体部和如上文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终端主体部和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本发明提供了显示模组和电子终端,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电性连接的信号走线和端子部;电路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下;其中,所述端子部至少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端子部。其中,本发明通过将所述端子部至少设于所述显示区,一方面,可以避免占用非显示区,甚至可以避免通过弯曲显示面板而占用非显示区02的空间,以减小非显示区的尺寸,从而提高了显示模组的屏占比,另一方面,位于显示区的多个端子部之间可以具有较大的间隙,可以简化端子部的排布方式以及提高端子部和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面板的截面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显示面板的截面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显示面板的截面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制作流程的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电路板以及功能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显示面板的截面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提供的仅仅是和本发明关系比较密切的结构,省略了一些与发明关系不大的细节,目的在于简化附图,使发明点一目了然,而不是表明实际中装置就是和附图一模一样,不作为实际中装置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以及以下实施例之间的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显示模组100具有显示区01,包括:显示面板10,包括电性连接的信号走线107和端子部101;电路板20,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之下;其中,所述端子部101至少位于所述显示区01,所述电路板20电性连接于所述端子部101。其中,显示区01可以理解为显示模组100中用于画面显示的区域,显示区01内可以设有例如但不限于液晶分子、背光板、有机发光半导体、微型发光二极管、次毫米发光二极管等显示器件,进一步的,显示器件可以通过信号走线107和端子部101电性连接至电路板20以获取电源信号和控制信号,从而进行画面显示。
具体的,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可以具有相邻于显示区01的非显示区02,非显示区02内可以设有电路、器件等透光率较低的结构,以向显示区01内的显示器件提供电源信号和控制信号,以使显示区01进行画面显示。其中,本实施例对于端子部101是否还设置于非显示区02,以及在显示区01中占用的尺寸均不做限制,只需满足端子部101至少位于显示区01即可。其中,端子部101的数目可以相同于信号走线107的数目,例如每一端子部101可以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信号走线107。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通过将端子部101至少设置在显示区01以电性连接于位于显示面板10之下的电路板20,即将端子部101至少分布于显示区01,可以避免占用非显示区02的空间,甚至可以避免通过弯曲显示面板100而占用非显示区02的空间,以减小非显示区02的尺寸,从而提高了显示模组100的屏占比。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102,位于所述电路板20上,所述端子部101设于所述衬底102内,所述衬底102设有暴露出所述端子部101的开口103,所述电路板20通过所述开口103与所述端子部101绑定设置。其中,衬底102的组成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聚酰亚胺,端子部101的组成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具体的,结合上文论述,例如电路板20位于显示面板10之下,开口103也可以自衬底102的下表面向衬底102内部延伸至端子部101所处位置,进一步的,每一端子部101下方均可以开设一开口103,开口103可以填充有导电物质以电线连接端子部101和电路板20,开口103内的导电物质的组成材料可以相同于衬底102的组成材料、端子部101的组成材料中的至少一者。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通过将端子部101设于衬底102,再结合暴露出端子部101的开口103,可以实现电路板20和端子部101的电线连接;同时,一方面,可以避免开口103贯穿衬底102,避免外界水汽通过衬底102进入至位于衬底102之上的显示器件等结构,以延长显示模组100的寿命,另一方面,可以缩短端子部101和电路板20之间的距离,以提高端子部101和电路板20电线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衬底102包括:第一衬底1021,设有所述开口103;第二衬底1022,位于所述第一衬底1021上,所述端子部101位于所述第一衬底1021和所述第二衬底1022之间。其中,第一衬底1021的组成材料和第二衬底1022的组成材料可以相同,结合图1和图2所示,例如可以依次形成第一衬底1021、间隔设置的多个端子部101、覆盖多个端子部101和第一衬底1021的第二衬底1022,再于第一衬底1021远离第二衬底1022的一侧形成与多个端子部101一一对应的多个开口103,以裸露出多个端子部101。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将衬底102设置为包括第一衬底1021和第二衬底1022,可以实现端子部101设于衬底102内,并且采用有机材料制作的第一衬底1021和第二衬底1022实现了对于端子部101的包裹,以更好地保护端子部101,进一步的,第二衬底1022靠近第一衬底1021的一侧可以设有第一缓冲层以包裹多个端子部101,此处对第一缓冲层和多个端子部101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做限定,第一缓冲层的组成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氮化硅、氧化硅中的至少一者,以进一步保护端子部101。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连接部106,与所述端子部101同层设置,位于所述信号走线107之下,且连接所述信号走线107和所述端子部101。其中,结合上文论述,衬底102上可以设有多层膜层,在远离电路板20的方向上,多层膜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依次堆叠的电路层104和像素层105,电路层104可以包括电性连接的多个驱动晶体管和多条信号走线107,像素层105可以包括与多个驱动晶体管一一对应的多个子像素,进一步的,每一子像素可以通过对应的驱动晶体管、对应的信号走线107、端子部101电性连接至电路板20以获取对应的电源信号和对应的控制信号,从而呈现对应的亮度,以使像素层105可以进行画面显示。
进一步的,衬底102远离电路板20的一侧可以依次设有第二缓冲层108和绝缘层109,第二缓冲层108的组成材料可以相同于第一缓冲层的组成材料,绝缘层109的组成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硅氧化物、硅氮化物、硅氮氧化物、铝氧化物、钽氧化物、铪氧化物、锆氧化物、钛氧化物,其中,驱动晶体管可以包括栅极层、源漏极层和有源层,此处对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做限定,上文提及的“绝缘层109”可以用于绝缘栅极层、源漏极层和有源层三者中的两者。具体的,连接部106可以与多条信号走线107相对设置以便于两者的电性连接,信号走线107的一端可以延伸至电性连接于同层设置的驱动晶体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连接部106位于信号走线107之下,可以通过在贯穿第二缓冲层108和绝缘层109以及部分穿过第二衬底1022的开口中填充导电物质,以电性连接连接部106和信号走线107,连接部106可以与端子部101采用相同的材料同时制作甚至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具有相邻于所述显示区01的非显示区02,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挡墙201,位于所述非显示区02;像素层105,位于所述显示区01;其中,所述信号走线107位于所述挡墙201的靠近所述显示区01的一侧,且电性连接至所述像素层105。具体的,显示模组100还可以包括位于电路层104上的平坦层202,平坦层202可以覆盖电路层104中的电子器件和线路,并且填充于电子器件和线路的间隙,以形成一平坦的表面,平坦层202的组成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机绝缘物质、有机绝缘物质或者光敏性物质。进一步的,结合上文论述,此处以有机自发光显示器件为例进行说明,像素层105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子像素,相邻两子像素之间可以设有一像素定义部203,子像素可以包括阳极部1051、位于阳极部1051上的发光部1052以及位于发光部1052上的阴极部1053,阳极部1051可以通过贯穿平坦层202以电性连接至电路层104中对应的驱动晶体管,多个阴极部1053可相连设置,且延伸至非显示区02以电性连接至电路层104中对应的信号走线107。
其中,如图2所示,挡墙201可以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挡墙部2011和第二挡墙部2012,第一挡墙部2011可以和平坦层202同层设置,第二挡墙部2012可以和多个像素定义部203同层设置,进一步的,第一挡墙部2011和平坦层202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同时制作,第二挡墙部2012和多个像素定义部203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同时制作。具体的,挡墙201的上表面可以不低于发光部1052的上表面,以避免在形成发光部1052的过程中造成液体流溢,挡墙201和显示区01之间可以留有间隙,以缓冲流溢的液体。
进一步的,如图2至图4所示,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位于像素层105、信号走线107和挡墙201上的封装层,封装层可以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501、位于第一无机封装层501上的有机封装层502以及位于有机封装层502上的第二无机封装层503,第一无机封装层501、第二无机封装层503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化学气象沉积的方式形成,有机封装层502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信号走线107位于挡墙201的靠近显示区01的一侧,及位于上文提及的“间隙”内,可以将位于显示区01内电性连接至像素层105的多个驱动晶体管通过引线连接至位于边缘的信号走线107,且信号走线107与连接部106相对设置,可以通过信号走线107的设置以简化电路,并且信号走线107未超出挡墙201,可以缩短显示模组100的边缘尺寸,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100的屏占比。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电路板20包括:第一引脚部201,与所述端子部101绑定设置;第二引脚部202,与驱动芯片绑定设置;扇形走线部203,连接所述第一引脚部201和所述第二引脚部202。其中,电路板20可以为但不限于柔性电路板,第一引脚部201的数目可以等于端子部101的数目,且多个第一引脚部201和多个端子部101可以相对设置以电性连接,进一步的,第二引脚部202的数目可以小于第一引脚部201的数目,即通过扇形走线部203可以实现第二引脚部202的数目小于第一引脚部201的数目,从而减小电路板20和驱动芯片连接的引脚的数目,以节省绑定空间以及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将扇形走线部203设置在电路板20上,结合上文论述,电路板20直接与显示区01相对设置,可以具有较大的尺寸以承载扇形走线部203,以避免将载扇形走线部203设置在显示面板10中占用尺寸,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100的屏占比或者减小显示面板10的厚度。具体的,此处对第一引脚部201和第二引脚部202的相对位置不做限定,进一步的,此处对电路板20中靠近驱动芯片的一侧是否弯曲设置也不做限定:例如图3,第二引脚部202可以位于第一引脚部201靠近挡墙201的一侧,进一步的,可以但不限于将扇形走线部203弯曲设置以避免电路板20占用非显示区02过多的尺寸;又例如图4,第二引脚部202也可以位于第一引脚部201远离挡墙201的一侧,进一步的,可以但不限于将扇形走线部203水平设置以避免电路板20占用显示模组100过多的厚度。
进一步的,如图2至图4所示,端子部101的数目可以大于1,结合上文论述,电路板20也可以包括与多个端子部101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的多个第一引脚部201,显示面板10还包括:粘贴层,位于端子部101和电路板20之间,包括与多个端子部101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的多个粘贴部,每一粘贴部固定对应的端子部101和对应的第一引脚部201。具体的,由于多个端子部101设于显示区01,即多个端子部101可以分布的较扩散,进一步的,可以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点胶工艺,将多个端子部101和多个第一引脚201通过粘贴层固定在一起,即可以通过较小的压强、较小的温度固定多个端子部101和多个第一引脚201,降低了端子部101和第一引脚201失效的风险。
具体的,结合图1至图5所示,可以先在玻璃基板40上形成衬底102、位于衬底102内的连接部106和端子部101以及在衬底上形成多个膜层结构,具体可以参考上文相关的描述;然后,可以通过但不限于镭射工艺剥离玻璃基板40,并且在衬底102远离端子部101的一侧形成和多个端子部101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的多个开口103;最后,可以在开口103填充粘贴物质和导电物质以形成分别用于固定和电性连接端子部101和电路板20的粘贴层和导电层,从而将电路板20绑定于多个端子部101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包括功能层30的俯视示意图以及显示模组100在组装功能层30之前、之后的俯视示意图,所述电路板20设有多个第一开口204。具体的,可以理解为电路板20包括同层设置且电性连接的多个子电路板,且相邻两子电路板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开口204阻隔,例如,多个子电路板可以平行设置且通过主干连接。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板20呈图案化设置以形成多个第一开口204,可以避免电路板20中的器件和线路整面分布而造成热量堆积,第一开口204可以对多个子电路板进行散热,降低多个子电路板失效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6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功能层30,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之下,包括多个第二开口301,所述电路板20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开口301内。其中,结合上文论述,基于电路板20中的多个子电路板,第二开口301的数目可以等于多个子电路板的数目和主干的数目之和,每一第二开口301内可以容纳对应的子电路板或者对应的主干。具体的,可以先将图案化的、包括多个第一开口204的电路板20绑定于多个端子部101,以固定于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01的背面,再将具有与电路板20的图案相反的图案化的、包括多个第二开口301的功能层30固定于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01的背面,以裸露出电路板20。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通过将功能层30设置为容纳电路板20的多个第二开口301,即将功能层30和电路板20互补设置,功能层30可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支撑、散热作用,结合上文论述,本实施例中的包括多个第二开口301的功能层30可以在物理兼容电路板20的形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对于显示模组100的支撑和散热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4、图7所示,所述电路板20包括:电路子层205,与所述端子部101电性连接;功能子层206,至少位于所述电路子层205之下。具体的,电路子层205的数目至少为1以电性连接于端子部101,例如,电路子层205的数目为1时,电路子层205可以为电路板20中最靠近端子部101的膜层,又例如,电路子层205的数目大于1时,电路子层205可以至少为电路板20中最靠近端子部101的膜层,且多层电路子层205可以和至少以功能子层206交替设置,以均匀化功能子层206的分布,充分作用于多层电路子层205,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于显示模组100的支撑和散热作用。其中,异层设置的两电路子层205可以通过贯穿对应的功能子层206的过孔实现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电子终端,所述电子终端包括和上文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发明提供了显示模组和电子终端,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电性连接的信号走线和端子部;电路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下;其中,所述端子部至少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端子部。其中,本发明通过将所述端子部至少设于所述显示区,一方面,可以避免占用非显示区,甚至可以避免通过弯曲显示面板而占用非显示区02的空间,以减小非显示区的尺寸,从而提高了显示模组的屏占比,另一方面,位于显示区的多个端子部之间可以具有较大的间隙,可以简化端子部的排布方式以及提高端子部和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可靠性。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和电子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电性连接的信号走线和端子部;
电路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下;
其中,所述端子部至少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端子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端子部设于所述衬底内,所述衬底设有暴露出所述端子部的开口,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端子部绑定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
第一衬底,设有所述开口;
第二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所述端子部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连接部,与所述端子部同层设置,位于所述信号走线之下,且连接所述信号走线和所述端子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相邻于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挡墙,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像素层,位于所述显示区;
其中,所述信号走线位于所述挡墙的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且电性连接至所述像素层。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
第一引脚部,与所述端子部绑定设置;
第二引脚部,与驱动芯片绑定设置;
扇形走线部,连接所述第一引脚部和所述第二引脚部。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有多个第一开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功能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之下,包括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电路板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开口内。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
电路子层,与所述端子部电性连接;
功能子层,至少位于所述电路子层之下。
10.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终端包括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09105.1A CN114944405A (zh) | 2022-05-31 | 2022-05-31 | 显示模组和电子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09105.1A CN114944405A (zh) | 2022-05-31 | 2022-05-31 | 显示模组和电子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44405A true CN114944405A (zh) | 2022-08-26 |
Family
ID=82909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09105.1A Pending CN114944405A (zh) | 2022-05-31 | 2022-05-31 | 显示模组和电子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44405A (zh) |
-
2022
- 2022-05-31 CN CN202210609105.1A patent/CN114944405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808918B2 (ja) | 表示装置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 |
US11793042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 |
KR20180047536A (ko)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
CN111724742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3439339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133729B (zh)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3066832A (zh) |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737310B2 (en) |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 |
TWI743707B (zh) | 顯示裝置 | |
CN111430421A (zh)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5274790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4242909B (zh) | 一种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 | |
US20050194678A1 (en) | Bonding pad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bonding pad array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0047896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3990884A (zh) | 驱动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14944405A (zh) | 显示模组和电子终端 | |
CN113964149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7716810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5064574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963406B2 (en) | Display and display device | |
JP2019083226A (ja) |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20240315122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240276844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24198021A1 (zh) |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 |
CN115019649A (zh) | 显示面板和电子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