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3238A - 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3238A
CN114943238A CN202210882339.3A CN202210882339A CN114943238A CN 114943238 A CN114943238 A CN 114943238A CN 202210882339 A CN202210882339 A CN 202210882339A CN 114943238 A CN114943238 A CN 114943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guide rail
bar code
panel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23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43238B (zh
Inventor
杨会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group Tsingteng Micro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group Tsingteng Micro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group Tsingteng Micro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group Tsingteng Micro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823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43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43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3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43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3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95Testing the sensing arrangement, e.g. testing if a magnetic card reader, bar code reader, RFID interrogator or smart card reader functions proper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8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条码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包括:水平导轨,包括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纵向导轨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固定台;竖向导轨,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固定台;竖向导轨的端部可移动的设置于水平导轨的横向导轨上,竖向导轨能在横向导轨上进行横向移动;转台,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台上,且具有面向第二固定台的测试台面;转台能以与第一固定台连接处的竖向线为中心进行转动,测试台面能以其纵向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在测试过程中,可以根据测试需求移动上述部件,使得测试位置更为全面,实现更高效的测试效果,并且该测试设备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测试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条码识别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条码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的移动生活,常用于图书馆、医院、书店以及超级市场,作为快速登记或结算的一种输入手段,对商品外包装上、印刷品上的图像或条码信息直接识读,并输入到联机系统中,以识别商品信息。但是,条码识读设备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在整个识读范围内进行全面测试,因此,需要使用特定的装置对条码识读设备进行测试。
相关技术中的测试设备,一般由机械臂等组成,待测试的条码识读设备放置在固定平台上,机械臂末端固定有测试条码,测试条码通过机械臂移动到条码识读设备前方设定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待测试的条码识读设备对测试条码进行识读。相关技术中还提供一种条码快速及长景深测试系统,包括:台架,台架上设有导轨;识读装置抓架竖直固定在导轨上并与导轨滑动配合,识读装置抓架上可拆卸固定有至少一个识读装置,识读装置与上位机连接;旋转转盘竖直固定在导轨的末端,旋转转盘由伺服电机驱动旋转;旋转转盘的盘正面上布置有至少一条码,识读装置瞄准盘正面的一条码。通过本测试系统可以定量的测出不同速度下识读产品的移动适应性,为条码识读设备的识读性能提供了依据。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采用机械臂或台架的测试设备,其复杂度较高,造价费用比较昂贵;另外,在测试过程中,机械臂上各执行器的移动为非线性,在将测试条码移动到某个位置时,配套控制系统比较复杂;采用台架的识读方式,其测试范围比较局限,导致测试位置不全面。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其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在较低的测试成本情况下,测试位置较为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包括:水平导轨,包括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纵向导轨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固定台,第一固定台能在纵向导轨上进行纵向移动;竖向导轨,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固定台,第二固定台能在竖向导轨上进行竖向移动;竖向导轨的端部可移动的设置于水平导轨的横向导轨上,竖向导轨能在横向导轨上进行横向移动;转台,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台上,且具有面向第二固定台的测试台面;转台能以与第一固定台连接处的竖向线为中心进行转动,测试台面能以其纵向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其中,第二固定台用于安装待检测的条码识读设备,测试台面用于安装测试条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前述的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的测试方法,包括:确定以条码识读设备为原点的第一空间坐标系内的待测试条码的测试位置坐标;以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的交叉点为原点,构建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将测试位置坐标转换至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中,确定测试条码的第一实际坐标和条码识读设备的第二实际坐标;根据第一实际坐标和第二实际坐标,调节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平台,以调节测试条码移动至第一实际坐标位置和调节条码识读设备移动至第二实际坐标位置,进行测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测试设备中,通过在水平导轨的纵向导轨上设置有纵向滑动的第一固定台,在竖向导轨上设置有竖向滑动的第二固定台,可以将测试条码设置在第一固定台上,条码识读设备设置在第二固定台上,移动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使条码识读设备在不同距离下进行测试,进而满足景深测试;在此基础上,竖向导轨的端部可移动的设置于水平导轨的横向导轨上,在第一固定台上还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台以及在转台上自转的测试台面,将测试条码设置在测试台面上,能够使测试条码进行偏转和旋转,进而满足偏转和旋转等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可以根据测试需求移动上述部件,使得测试位置更为全面,实现更高效的测试效果,提高测试效率。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条码图像采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转台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转台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转台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条码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测试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条码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测试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的测试方法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条码识读设备;200:测试条码;
10:水平导轨;11:横向导轨;111:第三移动块;12:纵向导轨;
20:竖向导轨;
30:第一固定台;31:第一移动块;32:安装座;321:支座;322:转台底座;323:第二锁紧孔;
40:第二固定台;41:第二移动块;42:安装平台;
50:转台;51:外框;511:转轴;512:第一锁紧孔;513:环形卡凸;52:圆形面板;521:第一面板;5211:第一固定孔;5212:卡槽;522:第二面板;5221:第二固定孔;5222:卡凸;523:环形槽;53:固定架;54:测试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和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包括水平导轨10、竖向导轨20和转台50。其中,水平导轨10包括横向导轨11和纵向导轨12,纵向导轨12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固定台30,第一固定台30能在纵向导轨12上进行纵向移动;竖向导轨20,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固定台40,第二固定台40能在竖向导轨20上进行竖向移动;竖向导轨20的端部可移动的设置于水平导轨10的横向导轨11上,竖向导轨20能在横向导轨11上进行横向移动;转台50,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台30上,且具有面向第二固定台40的测试台面54;转台50能以与第一固定台30连接处的竖向线为中心进行转动,测试台面54能以其纵向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其中,第二固定台40用于安装待检测的条码识读设备100,测试台面54用于安装测试条码200。
本公开实施例的测试设备中,通过在水平导轨10的纵向导轨12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固定台30,在竖向导轨20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的第二固定台40,可以将测试条码200设置在第一固定台30上,条码识读设备100设置在第二固定台10上,移动第一固定台30和第二固定台40,使条码识读设备100在不同距离下进行测试,进而满足景深测试;在此基础上,竖向导轨20的端部可移动的设置于水平导轨10的横向导轨11上,在第一固定台30上还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台50以及在转台50上自转的测试台面54,将测试条码500设置在测试台面54上,能够使测试条码54进行偏转和旋转,进而满足偏转和旋转等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可以根据测试需求移动上述部件,使得测试位置更为全面,实现更高效的测试效果,提高测试效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水平导轨10由横向导轨11和纵向导轨12组成,在纵向导轨12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固定台30,第一固定台30用于安装测试条码200,第一固定台30能在纵向导轨12上进行纵向移动;可选地,纵向导轨12为直线导轨,将水平导轨10设置在平面上,将第一固定台30上安装在纵向导轨12上,使得第一固定台30在该纵向导轨12上进行纵向直线运动。其中,第一固定台30与纵向导轨12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滑动连接或滚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台30滑动地在纵向导轨12上进行移动。如纵向导轨12上设置有导轨槽,导轨槽的截面与槽钢的截面相似(槽钢是截面为凹槽形的长条钢材),第一固定台30的底部具有嵌入到凹槽形内的凸起,与凹槽形的内侧面滑动连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固定台30在水平导轨10的纵向导轨12上进行滑动,进而实现第一固定台30在纵向导轨12上进行纵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台30滚动地在纵向导轨12上进行移动,如第一固定台30具有滚轮或滚珠,在纵向导轨12的轨道内具有供滚轮或滚珠滚动的轨道,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滚轮或滚珠滚动,进而实现第一固定台30在纵向导轨12上进行纵向移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竖向导轨20的轨道与纵向导轨12的轨道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在竖向导轨20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固定台40,第二固定台40用于安装待检测的条码识读设备100,第二固定台40能在竖向导轨20上进行竖向移动;其中,第二固定台40与竖向导轨2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滑动连接或滚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台40和竖向导轨20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固定台30和纵向导轨12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竖向导轨20的端部移动设置于水平导轨10的横向导轨11上,竖向导轨20能在横向导轨11上进行横向移动;这样,通过第一固定台30在纵向导轨12上进行纵向移动,第二固定台40在竖向导轨20上进行竖向移动以及竖向导轨20在横向导轨11上进行横向移动,使得第一固定台30和第二固定台40可以在多个不同的空间位置上进行切换移动;比如,控制第一固定台30和第二固定台40之间的直线距离;控制第一固定台30和第二固定台40之间的角度等,进而能够控制条码识读设备100与测试条码200的距离和识读角度,以满足景深、偏转等测试。
可选地,横向导轨11的轨道与纵向导轨12的轨道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竖向导轨20的端部为凸起结构、滚轮或滚珠结构,在横向导轨11上设置有相应的导轨槽或轨道结构,进而实现竖向导轨20的端部在横向导轨11上移动。
本公开实施例中,转台50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台30上,且具有面向第二固定台40的测试台面54,并且转台50能以与第一固定台30连接处的竖向线为中心进行转动,将测试条码200设置在测试台面54上,通过转台50的转动,实现偏转角度测试;本公开实施例中,测试台面54能以其纵向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通过测试台面54的转动,实现旋转角度测试。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台30在纵向导轨12上进行纵向移动,相当于空间坐标中的纵向轴移动,第二固定台40能在竖向导轨20上进行竖向移动,相当于空间坐标中的竖向轴移动;竖向导轨20能在水平导轨10上进行横向移动,相当于空间坐标中的横向轴移动;即,以水平导轨10的交叉点为原点,构建空间坐标系,第一固定台30和第二固定台40可在该空间坐标系中进行移动,以满足景深、偏转、旋转等不同位置的测试。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待检测的条码识读设备100除适用于扫描条形码外,还可以用于扫描一维码、二维码、等其他类别的采集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测试条码200可以为条形码、一维码、二维码、等其它类别的采集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台30和第二固定台40的具体结构不限定,可以是圆柱体、圆台体、正方体、长方体、多边体(例如六边体、八边体)或者多个几何体的组合的结构等,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第一固定台30和第二固定台40的具体结构以尽量保证条码识读设备100和测试条码200安装稳定为设计依据。
为进一步准确控制转台50的偏转角度以及测试台面54的旋转角度,结合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台50包括外框51、圆形面板52和固定架53。其中,外框51中部为圆形贯穿孔结构,其内侧壁沿周向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外框51外侧壁延伸设置有转轴511,转轴511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台30的轴孔内;圆形面板52转动设置于圆形贯穿孔结构内,且圆形面板52的周向侧面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结构适配的第二限位结构,圆形面板52面向第二固定台40的端面为测试台面54;固定架53固定设置于测试台面54上,以安装测试条码。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固定台30上开设有轴孔,外框51外侧壁延伸设置有转轴511,转轴511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台30的轴孔内,以使转台50以与第一固定台30连接处的竖向线为中心进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圆形面板52可以在外框51的内侧进行转动。其中,第一限位结构为环形卡凸513,沿外框51的周向内侧面设置,第二限位结构为环形槽523,沿圆形面板52的周向外侧面设置;在转动圆形面板52时,环形槽523在环形卡凸513的限定下进行转动。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也可以为环形槽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为环形卡凸结构,或者,其他形式相适配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圆形面板52面向第二固定台40的端面为测试台面54;这样,安装在第二固定台40上的条码识读设备100可以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台30上的测试条码200。
为了保证测试条码200安装的稳定性,在测试台面54上还设置有固定架53,在本实施例中测试条码200为方形,固定架53包括有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通过螺钉或者粘结等方式固定在测试台面54上。在固定架53的一侧形成有供测试条码200插入的开口,将测试条码200从该开口插入到固定架53中,完成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外框51的横截面的形状不限定,可以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等,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外框51的形状以尽量保证结构简单,具有一定的强度为设计依据。
为了便于限定测试的偏转角度和旋转角度。即,限定外框51的偏转角度以及圆形面板52的旋转角度,结合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外框5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锁紧孔512,在第一锁紧孔512内插入有第一锁紧件,使第一锁紧件的端部与圆形面板52的周向侧面抵接,进而限定圆形面板52的旋转角度。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台30的轴孔侧开设置有第二锁紧孔323,在第二锁紧孔323内插入有第二锁紧件,使第二锁紧件的端部与转轴511的周向侧面抵接,以限定转轴511转动,进而限定外框51的偏转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可采用螺钉或者销钉。
可选地,转轴511的侧面设置有供第二锁紧件锁紧的环形凹槽,在第二锁紧孔323内插入第二锁紧件后,第二锁紧件的端部与环形凹槽的槽底抵接,在能够限定转轴511的转动角度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转轴511从第一固定台30的轴孔内脱离。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圆形面板52包括第一面板521和第二面板522,其中,第一面板521的内端面具有第一卡接结构;第二面板522的内端面具有第二卡接结构,第二卡接结构与第一卡接结构卡接,以使第一面板521和第二面板522扣接组成圆形面板52;其中,第一卡接结构为卡槽5212,第二卡接结构为卡凸5222,卡凸5222插入到卡槽5212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面板521和第二面板522为横向扣接组成圆形面板52,其中,第一面板521的外端面为圆形面板52的第一端面,第二面板522的外端面为圆形面板52的第二端面。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圆形面板52的卡接处上还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贯穿圆形面板52,在第一面板521的卡槽5212处形成有第一固定孔5211,在第二面板522的卡凸5222上形成有第二固定孔5221,通过串接第一固定孔5211和第二固定孔5221,可以完成第一面板521和第二面板522的固定。
可选地,当第一面板521朝向第二固定台40设置时,固定架53固定设置于第一面板521的外端面;可选地,当第二面板522朝向第二固定台40设置时,固定架53固定设置于第二面板522的外端面。
可选地,当圆形面板52由第一面板521和第二面板522组成时,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第一面板521的周向侧面,或者,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第二面板522的周向侧面,又或者,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第一面板521和第二面板522扣接处。
结合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导轨11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三移动块111,竖向导轨20的端部连接在第三移动块111上;纵向导轨12以设定角度与横向导轨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台30设置于纵向导轨12上,在纵向导轨12上纵向移动。纵向导轨12与横向导轨11之间具有夹角,示例性地,该夹角的角度范围是(0,180°)。即,保证第一固定台30与第二固定台40能够面向设置即可。可选地,该设定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150°]。可选地,该设定夹角的取值范围为[45°,135°]。可选地,该设定夹角的取值范围为[60°,120°]。可选地,该设定夹角的取值范围为[80°,100°]。可选地,该设定夹角的取值为90°。
在一具体应用中,横向导轨11和纵向导轨12之间的夹角为90°。即,纵向导轨12垂直于横向导轨11设置,竖向导轨20与横向导轨11垂直设置,这样,横向导轨11、纵向导轨12和竖向导轨20可以组成空间坐标系。当然,在其他应用中,设定夹角可以选自(0°,180°)内的任意角度,依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竖向导轨20的端部连接在第三移动块111上,第三移动块111具有凸起结构、滚轮或滚珠结构,在横向导轨11上具有相应的导轨槽或轨道结构,进而第三移动块111能够在横向导轨11进行横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台30包括第一移动块31和安装座32。其中,第一移动块31可移动的设置于纵向导轨12上;安装座32固定设置于第一移动块31上,且转台50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座32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块31与第三移动块111结构相同或相似,第一移动块31能够在纵向导轨12上进行纵向移动;在第一移动块3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32,可通过螺接的方式将安装座32固定在第一移动块31上。通过改变安装座32的高度可以调节转台50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32包括支座321和转台底座322,其中,支座321固定设置于第一移动块31的上端面;转台底座322固定设置于支座321的上端面;其中,转台50转动地设置于转台底座322上。转台底座322上设置有轴孔,在轴孔侧设置有第二锁紧孔323,外框51的转轴511转动连接在转台底座322的轴孔内,通过在第二锁紧孔323内插入有第二锁紧件,使第二锁紧件的端部与转轴511的周向侧面抵接,以限定转轴51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台30由第一移动块31、支座321和转台底座322组成,通过改变支座321的高度可以调节转台50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台40包括第二移动块41和安装平台42。其中,第二移动块41,可移动的设置于竖向导轨20上;安装平台42,固定设置于第二移动块41的外端面;其中,安装平台42用于安装待检测的条码识读设备1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块41与上述的第三移动块111、第一移动块31结构相同或相似,第二移动块41能够在竖向导轨20上进行竖向移动;在第二移动块4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平台42,可通过螺接的方式将安装座32固定在第二移动块41上。通过移动第二移动块41移动条码识读设备100。
为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台50的竖向高度低于竖向导轨20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条码识读设备100可识读条码范围为一个方形锥体,需要对放置在该范围内任意位置的测试条码200进行识读测试。因此,转台50的竖向高度需要低于竖向导轨20的高度;示例性地,转台50竖向高度为竖向导轨20高度的1/4至3/4之间。比如,转台50竖向高度为竖向导轨20高度的1/3;转台50竖向高度为竖向导轨20高度的2/3;具体的,转台50竖向高度为竖向导轨20高度的1/2。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条码识读设备100为原点的第一空间坐标系内的待测试条码200的测试位置坐标;
S2、以横向导轨11和纵向导轨12的交叉点为原点,构建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
S3、将测试位置坐标转换至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中,确定测试条码200的第一实际坐标和条码识读设备100的第二实际坐标;
S4、根据第一实际坐标和第二实际坐标,调节第一固定台30和第二固定平台40,以调节测试条码200移动至第一实际坐标位置和调节条码识读设备100移动至第二实际坐标位置,进行测试。
在本实施例中,以条码识读设备100为原点,构建第一空间坐标系,即条码识读设备100的坐标为(0,0,0),再根据测试条码200的位置坐标,标记出第一空间坐标系内的测试条码200的测试位置坐标,即测试条码200的坐标为(xyz)。这样,在X 1 轴上,测试条码200与条码识读设备100相差x;在Y 1 轴上,测试条码200与条码识读设备100相差y;在Z 1 轴上,测试条码200与条码识读设备100相差z
在本实施例中,将水平导轨10水平摆放,将竖向导轨20垂直设置在水平导轨10的横向导轨11上,以横向导轨11和纵向导轨12的交叉点为原点(0,0,0),构建出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在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中,横向导轨11为X轴,竖向导轨20为Y轴,纵向导轨12为Z轴;且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与第一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轴方向一致。其中,X轴方向坐标范围为[-a,+a],Y轴方向坐标范围为[0,b],Z轴方向坐标范围为[0,c]。即横向导轨11的长度为2a,竖向导轨20的长度为b,纵向导轨12的长度为c。可选地,测试台面54的中心高度为b/2,a≤50cm,b≤100cm,c≤150cm。
在本实施例中,将测试位置坐标转换至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中,确定测试条码200的第一实际坐标和条码识读设备100的第二实际坐标;需要将第一空间坐标系中测试条码200的测试位置坐标转换至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中测试条码200的第一实际坐标、条码识读设备100的测试位置坐标转换至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中条码识读设备100的第二实际坐标。
在上述实施例中,一方面,在X 1 轴上,测试条码200与条码识读设备100相差x;在Y 1 轴上,测试条码200与条码识读设备100相差y;在Z 1 轴上,测试条码200与条码识读设备100相差z;另一方面,测试条码200不在X轴上进行横向移动,因此,测试条码200的横坐标为0;条码识读设备100不能在Z轴上进行纵向移动,因此,测试条码200的纵坐标为0。即,测试条码200的第一实际坐标为(0y 1 z 1 );条码识读设备100的第二实际坐标为(0-xy 1 -y,0),移动相应的部件,使条码识读设备100和测试条码200移动至上述坐标位置。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一空间坐标系中条码识读设备100的坐标为(0,0,0),测试条码200的坐标为(xyz),在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中第一固定台30具有一定的高度。所以,为保证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中条码识读设备100和测试条码200相对位置与第一空间坐标系中条码识读设备100和测试条码200相对位置一致。因此,在测试条码200安装到测试台面54后,确定测试条码200的第一实际坐标为(0,b 1 /2,c 1 ),这里,测试条码200的Y轴的坐标值y 1 是以位于竖向导轨20的中间位置为例给出的。在实际应用中,b 1 可以是(0,b]范围内的任意数值;c 1 在(0,c]范围内取值。同时测试条码200可沿纵向导轨12移动,以调节测试条码200与条码识读设备100之间的距离。确定条码识读设备100的第二实际坐标为(-xb 1 /2-y,0);此时,控制竖向导轨20在横向导轨11上移动至-x的位置;控制第二固定台40在竖向导轨20上移动至b 1 /2-y的位置;控制第一固定台30在纵向导轨12上移动至c 1 的位置。这样,条码识读设备100和测试条码200在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的相对位置与第一空间坐标系的相对位置等效,进行相关的测试。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进行具体测试时,可能会预设有多个测试距离,因此,需要多次移动第一固定台30和第二固定台40,保证能够完成多个位置的测试。
可选地,为使得测试位置更为全面,调节测试条码200移动至第一实际坐标位置和调节条码识读设备100移动至第二实际坐标位置,进行测试后,还包括:
S11、确定待测试条码200的预设测试角度;
S12、转动转台50和/或转动测试台面54,以调整测试条码200至预设测试角度。这样,按照测试需求移动第一固定台30、第二固定台40、转动转台50和/或转动测试台面54,并记录测试结果,直至完成所有位置的测试。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景深测试时,可以仅调整第一固定台30与第二固定台40之间的距离,但是,在测试条码识读设备100设备的识别偏转角度以及识别旋转角度时,需要通过转动转台50以及测试台面54完成测试。
可选地,为满足更多的测试要求,可以在确定待测试条码200的预设测试角度后,再进行移动第一固定台30和第二固定台40的距离;或者,在移动第一固定台30和第二固定台40至预设位置后,再进行转动转台50和/或转动测试台面54。
在进行具体测试时,可能会预设有多个偏转角度以及旋转角度,因此,需要多次转动转台50以及测试台面54,保证能够完成多个不同角度的测试。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台30、第二固定台40、转台50以及测试测试台面54可以通过手动或者计算机编程电动控制方式完成。在通过计算机编程电动控制方式进行时,为第一固定台30、第二固定台40和转台50以及测试台面54配置相对应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例如,配置有驱动电机组,驱动电机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和第四驱动电机;其中,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固定台30驱动连接,驱动第一固定台30在纵向导轨12上进行纵向移动;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固定台40驱动连接,驱动第二固定台40在竖向导轨20上进行竖向移动;第三驱动电机与转台50驱动连接,驱动转台50在第一固定台30上进行转动;第四驱动电机与测试台面54驱动连接,驱动测试台面54以其纵向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平导轨(10),包括横向导轨(11)和纵向导轨(12),所述纵向导轨(12)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固定台(30),所述第一固定台(30)能在所述纵向导轨(12)上进行纵向移动;
竖向导轨(20),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固定台(40),所述第二固定台(40)能在所述竖向导轨(20)上进行竖向移动;所述竖向导轨(20)的端部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水平导轨(10)的横向导轨(11)上,所述竖向导轨(20)能在所述横向导轨(11)上进行横向移动;转台(50),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台(30)上,且具有面向所述第二固定台(40)的测试台面(54);所述转台(50)能以与所述第一固定台(30)连接处的竖向线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测试台面(54)能以其纵向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台(40)用于安装待检测的条码识读设备(100),所述测试台面(54)用于安装测试条码(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50)包括:
外框(51),中部为圆形贯穿孔结构,其内侧壁沿周向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外框(51)外侧壁延伸设置有转轴(511),所述转轴(51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台(30)的轴孔内;
圆形面板(52),转动设置于所述圆形贯穿孔结构内,且所述圆形面板(52)的周向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适配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圆形面板(52)面向所述第二固定台(40)的端面为所述测试台面(54);
固定架(53),固定设置于所述测试台面(54)上,以安装所述测试条码(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面板(52)包括:
第一面板(521),其内端面具有第一卡接结构;
第二面板(522),其内端面具有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卡接,以使所述第一面板(521)和所述第二面板(522)扣接组成所述圆形面板(52);
所述固定架(5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521)的外端面或所述第二面板(522)的外端面;
其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521)的周向侧面,或,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522)的周向侧面,或,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521)和所述第二面板(522)扣接处构造有所述第二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5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锁紧孔(512),插入锁紧件以限定所述圆形面板(52)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台(30)的轴孔侧开设置有第二锁紧孔(323),插入锁紧件以限定所述转轴(51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轨(11)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三移动块(111),所述竖向导轨(20)的端部连接在所述第三移动块(111)上;所述纵向导轨(12)以设定角度与所述横向导轨(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台(30)包括:
第一移动块(31),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纵向导轨(12)上;
安装座(32),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块(31)上,且所述转台(50)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32)上;
所述安装座(32)包括:
支座(32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块(31)的上端面;
转台底座(322),固定设置于所述支座(321)的上端面;其中,所述转台(50)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台底座(3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台(40)包括:第二移动块(41),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竖向导轨(20)上;
安装平台(42),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块(41)的外端面;其中,所述安装平台(42)用于安装待检测的条码识读设备(10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50)的竖向高度低于所述竖向导轨(20)的高度。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以条码识读设备(100)为原点的第一空间坐标系内的待测试条码(200)的测试位置坐标;
以所述横向导轨(11)和所述纵向导轨(12)的交叉点为原点,构建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
将所述测试位置坐标转换至所述实际测试空间坐标系中,确定测试条码(200)的第一实际坐标和条码识读设备(100)的第二实际坐标;
根据所述第一实际坐标和所述第二实际坐标,调节所述第一固定台(30)和所述第二固定平台(40),以调节所述测试条码(200)移动至第一实际坐标位置和调节所述条码识读设备(100)移动至第二实际坐标位置,进行测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测试条码(200)移动至第一实际坐标位置和调节所述条码识读设备(100)移动至第二实际坐标位置之后,还包括:
转动所述转台(50)和/或转动所述测试台面(54),以调整所述测试条码(200)至预设测试角度,进行测试。
CN202210882339.3A 2022-07-26 2022-07-26 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Active CN114943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2339.3A CN114943238B (zh) 2022-07-26 2022-07-26 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2339.3A CN114943238B (zh) 2022-07-26 2022-07-26 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3238A true CN114943238A (zh) 2022-08-26
CN114943238B CN114943238B (zh) 2022-10-14

Family

ID=82910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2339.3A Active CN114943238B (zh) 2022-07-26 2022-07-26 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4323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2497A (zh) * 2007-11-09 2008-04-16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条码识读设备检测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162498A (zh) * 2007-11-09 2008-04-16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条码识读设备检测装置
CN104964706A (zh) * 2015-07-15 2015-10-07 福建英吉微电子设计有限公司 用于条码识读设备测试的角度旋转设备
CN105184210A (zh) * 2015-09-24 2015-12-23 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条码识读设备的景深测试设备
CN106650524A (zh) * 2017-01-23 2017-05-10 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条码快速及长景深测试系统
CN110008767A (zh) * 2019-04-23 2019-07-12 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扫描设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0296718A (zh) * 2019-08-06 2019-10-01 山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条码式水准标尺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WO2021227289A1 (zh) * 2020-05-14 2021-11-18 南京翱翔信息物理融合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背景低质量二维条码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2497A (zh) * 2007-11-09 2008-04-16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条码识读设备检测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162498A (zh) * 2007-11-09 2008-04-16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条码识读设备检测装置
CN104964706A (zh) * 2015-07-15 2015-10-07 福建英吉微电子设计有限公司 用于条码识读设备测试的角度旋转设备
CN105184210A (zh) * 2015-09-24 2015-12-23 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条码识读设备的景深测试设备
CN106650524A (zh) * 2017-01-23 2017-05-10 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条码快速及长景深测试系统
CN110008767A (zh) * 2019-04-23 2019-07-12 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扫描设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0296718A (zh) * 2019-08-06 2019-10-01 山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条码式水准标尺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WO2021227289A1 (zh) * 2020-05-14 2021-11-18 南京翱翔信息物理融合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背景低质量二维条码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IN ZHAO等: "The fast calculation of the metal barcode label read by the eddy current testing with the dyadic Green function method",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S)》 *
陈威兵等: "基于手机的二维条码识读系统研究与开发", 《现代电子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3238B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2292B2 (en) Polar coordinate positioning system
JP2656744B2 (ja) 開フレーム門形プローブ探査システム
EP2753968B1 (en) Imaging systems, cassett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00373578C (zh) 台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866036A (zh) 用于测量在射频识别标签和读取器之间的读取范围的设备
CN204515082U (zh) 主板测试设备
US20010028254A1 (en) Test device for flat electronic assemblies
US20190154717A1 (en) Laboratory sampl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
CN108780122A (zh) 用于受测试器件的模块化轨道系统、轨道系统、机构以及设备
CN114943238B (zh) 用于条码识读设备的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CN103679095A (zh) 导轨式无源rfid室内定位系统架构与方法
CN105676040A (zh) 三维可调式充电桩线圈检测台基架
US681075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the probe head in a four-point probe system
CN207344154U (zh) 滑鞍装置
CN114111663B (zh) 一种工件检测设备、工件检测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12963253U (zh) 一种平面度测量设备
CN113203996A (zh) 保险杠对毫米波雷达性能影响的测试方法及其装置与系统
CN105109933A (zh) 用于条码识读设备测试的运动容差测试设备
CN108964371A (zh) 扫描装置、扫描机及电机装配生产线
CN213499061U (zh) 一种调节平台
CN204777258U (zh) 用于条码识读设备测试的运动容差测试设备
CN112816486A (zh) 检测治具
CN219309391U (zh) 用于箱体的检测设备
CN211826169U (zh) 电极探针连接装置和系统
CN108731619A (zh) 一种精度检测单元和白车身精度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