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8503B - 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及安全芯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及安全芯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8503B
CN114938503B CN202210874994.4A CN202210874994A CN114938503B CN 114938503 B CN114938503 B CN 114938503B CN 202210874994 A CN202210874994 A CN 202210874994A CN 114938503 B CN114938503 B CN 114938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vehicle terminal
security chip
user termina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49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8503A (zh
Inventor
董文强
王亮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ise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ise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ise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ise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49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8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8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8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38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8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09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tworks, e.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d-hoc networks, RFID networks or clou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04W12/03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of the user plane, e.g. user's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及安全芯片装置,本申请属于车联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管理后台分别与用户终端和车辆终端无线连接;用户终端和车辆终端通过自身的安全芯片对各自的注册信息进行加密,发送至管理后台,管理后台对注册信息进行解密分析,若注册信息符合预设时限,用户终端与车辆终端注册成功,并将二者信息关联存储;管理后台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信息,对其解密并确定车辆终端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警报信息。本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当车辆环境存在危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时无法及时告知用户的问题。使用户可以在安全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便于提高用户对车辆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及安全芯片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车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及安全芯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加。在交通基础设备日益完善和车辆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车联网技术迅速崛起。车联网即车辆物联网,以行驶中的车辆为信息感知对象,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以及车与云平台之间的网络连接,提升社会交通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其中,车与人之间的通信可以是用户通过智能设备端与车辆终端之间进行通信。但是,现有技术中,用户与车辆终端之间的通信仅限于用户对车辆终端进行控制,并且用户远程对车辆终端的控制仍然局限于近场通信技术,当车辆环境存在危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时,无法及时告知用户。因此,提供一种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成为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及安全芯片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当车辆环境存在危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时无法及时告知用户的问题。使用户可以在安全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便于提高用户对车辆使用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所述方法由管理后台执行;所述管理后台与用户终端无线连接,所述管理后台还与车辆终端无线连接;其中,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有第一安全芯片,所述车辆终端配置有第二安全芯片,所述管理后台配置有第三安全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时间戳、用户终端身份信息以及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
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一注册信息;
接收由车辆终端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第二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第二时间戳、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以及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
若所述第一注册信息中包含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中包含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相适配,且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差在安全时限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车辆终端注册成功;将所述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分别采用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关联保存;
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并提取所述警报信息中包括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其中,所述警报信息是车辆终端警报被触发的信息;
若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为已注册信息,则获取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将所述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基于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供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解密,以接收所述警报信息。
进一步的,在将所述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基于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将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响应于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开启车辆配置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获取警报触发信息;
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触发信息,并将所述警报触发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供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解密,以接收警报触发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包括角度调整指令;
相应的,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将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响应于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开启车辆配置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获取警报触发信息,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解密,得到目标角度信息;
将所述目标角度信息通过第三加密芯片加密,并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以根据所述目标角度信息对至少一个摄像头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包括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
相应的,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将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响应于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开启车辆配置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获取警报触发信息,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解密,得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
将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加密,并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以根据响应于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对拍摄图像中的动态目标进行动态跟踪拍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安全芯片装置,所述安全芯片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时间戳、用户终端身份信息以及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
第一信息解密模块,用于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一注册信息;
第二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车辆终端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第二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第二时间戳、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以及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第二信息解密模块,用于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注册信息中包含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中包含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相适配,且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差在安全时限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车辆终端注册成功;将所述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分别采用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关联保存;
第三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并提取所述警报信息中包括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其中,所述警报信息是车辆终端警报被触发的信息;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为已注册信息,则获取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基于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供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解密,以接收所述警报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信息接收模块包括第一接收单元,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将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响应于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开启车辆配置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获取警报触发信息;
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触发信息,并将所述警报触发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供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解密,以接收警报触发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包括角度调整指令;
相应的,所述第三信息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解密,得到目标角度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角度信息通过第三加密芯片加密,并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以根据所述目标角度信息对至少一个摄像头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包括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
相应的,所述第三信息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解密,得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
所述发送模块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加密,并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以根据响应于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对拍摄图像中的动态目标进行动态跟踪拍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后台分别与用户终端和车辆终端无线连接;用户终端和车辆终端通过自身的安全芯片对各自的注册信息进行加密,发送至管理后台,管理后台对注册信息进行解密并分析,若注册信息符合预设时限,用户终端与车辆终端注册成功,并将二者信息关联存储;管理后台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信息,对其解密并确定车辆终端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警报信息。本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当车辆环境存在危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时无法及时告知用户的问题。使用户可以在安全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便于提高用户对车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安全芯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及安全芯片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由管理后台执行;所述管理后台与用户终端无线连接,所述管理后台还与车辆终端无线连接;其中,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有第一安全芯片,所述车辆终端配置有第二安全芯片,所述管理后台配置有第三安全芯片。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收由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时间戳、用户终端身份信息以及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使用场景为用户信息与车辆信息注册绑定,当车辆发生安全事件时通过管理后台及时告知用户。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用户终端为管理后台、管理平台或者后端服务器等。所述用户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智能设备,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以手机设备作为用户终端为例进行描述。用户终端配置的第一安全芯片、车辆终端配置的第二安全芯片以及管理后台配置的第三安全芯片可以使用相同的加密算法并且分别具备与加密方式相对应的解密算法。其中,所述加密算法与对应的解密算法可以预先关联存储于数据库中。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可以是用户终端提供的用于与车辆信息进行关联保存时所依据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的第一时间戳信息可以是提交第一注册信息的时间点信息。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件号码、用户终端设备ID以及购车记录等信息。所述车辆终端的身份信息可以包括车辆型号、车牌号码、车辆终端设备ID以及购车记录等信息。
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第一安全芯片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加密算法对第一注册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发送至管理后台。其中,所述加密算法可以是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或者数字摘要算法等,本申请中不作具体限定。管理后台接收经过加密处理的第一注册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提交第一注册信息的时间点信息、用户终端的用户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件号码、用户终端设备ID以及购车记录以及与用户关联的车辆的车辆型号、车牌号码、车辆终端设备ID以及购车记录等信息。
S102、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一注册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可以是第三安全芯片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与预先设置的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并通过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对所述第一注册信息进行解密。
S103、接收由车辆终端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第二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第二时间戳、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以及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可以是车辆终端提供的用于与用户信息进行关联保存时所依据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戳信息可以是提交所述第二注册信息的时间点信息。
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第一安全芯片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加密算法对第一注册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发送至管理后台。管理后台接收经过加密处理的第一注册信息。管理后台接收经过加密处理的第二注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提交第二注册信息的时间点信息、车辆终端的车辆型号、车牌号码、车辆终端设备ID以及购车记录以及与车辆关联的用户的用户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件号码、用户终端设备ID以及购车记录等信息。
S104、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可以是第三安全芯片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与预先设置的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并通过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对所述第二注册信息进行解密。
S105、若所述第一注册信息中包含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中包含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相适配,且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差在安全时限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车辆终端注册成功;将所述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分别采用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关联保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册信息中包含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中包含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相适配可以理解为通过比对第一注册信息和第二注册信息可以确定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和第二注册信息中为同一用户和同一车辆的身份信息。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差在安全时限范围内可以理解为第一注册信息的提交时间点和所述第二注册信息的提交时间点的时间差在预设的时段范围内。将所述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保存可以是将所述用户终端的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终端的身份信息一并存储于同一关联文件或者数据库表中,也可以是在用户终端身份信息界面中设置“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按钮,出发按钮,自动跳转至所述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界面。对所述用户终端的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终端的身份信息进行保存时可以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车辆终端的用户终端ID信息和车辆终端ID信息作为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管理终端将解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和第二注册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和第二注册信息中的用户终端的身份信息和车辆终端的身份信息是否适配。若适配,并且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差在安全时限范围内可以理解为第一注册信息的提交时间点和所述第二注册信息的提交时间点的时间差在预设的时段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车辆终端注册成功。示例性的,通过比对第一注册信息和第二注册信息可以确定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和第二注册信息中为同一用户和同一车辆的身份信息,并且第一注册信息的提交时间为11:15:36,第二注册信息的提交时间为11:17:24,安全时限为10分钟,则第一注册信息和第二注册信息相适配并且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差在安全时限范围内,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车辆终端注册成功。管理后台的第三安全芯片通过预先设置的加密算法将所述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进行加密,并将所述用户终端的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终端的身份信息一并存储于同一关联文件中。
S106、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并提取所述警报信息中包括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其中,所述警报信息是车辆终端警报被触发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警报信息是车辆终端警报被触发的信息。其中,所述车辆终端警报可以包括多种类型,例如碰撞类警报、脏物披覆类警报以及非法入侵类警报。示例性的,碰撞类警报被触发可以是车辆外部的传感器感应到车辆被剐蹭或者撞击。脏物披覆类警报被触发可以是车辆终端的摄像头捕捉到有脏物覆盖在车身表面,例如塑料袋、落叶等。非法入侵类警报被触发可以是车辆终端感应到陌生人试图打开车门或者陌生人触碰车标等。
本实施例例中,车辆终端感应到警报被触发,生成警报信息。其中,所述警报信息中包括车辆终端的身份信息以及警报类型信息。车辆终端的第二安全芯片通过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警报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其传输至管理后台。管理后台接收加密的警报信息,并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其对应的解密算法对所述警报信息进行解密。管理后台获取警报信息中的车辆终端的身份信息。
S107、若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为已注册信息,则获取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本实施例中,确定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为已注册信息可以是管理后台基于车辆终端ID信息查询数据库,若数据库中存在所述车辆终端ID,则确定当前车辆终端的身份信息为已注册信息。获取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可以是在数据库中基于车辆终端身份信息查询与之关联存储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本实施例中,管理后台基于当前车辆终端ID信息查询数据库表,确定数据库表中已存在当前车辆终端ID,则确定当前车辆终端的身份信息为已注册信息。基于当前车辆终端的身份信息确定数据库中与之关联存储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S108、将所述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基于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供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解密,以接收所述警报信息。
本实施例中,管理后台的第三安全芯片通过预设的加密算法对警报信息进行加密,并基于当前车辆终端的身份信息确定数据库中与之关联存储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确定用户终端ID信息。关联后台将加密的警报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数据库查询对应的解密算法,通过所述第一安全芯片对所述警报信息进行解密,以接收警报信息并确定警报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管理后台分别与用户终端和车辆终端无线连接;用户终端和车辆终端通过自身的安全芯片对各自的注册信息进行加密,发送至管理后台,管理后台对注册信息进行解密分析,若注册信息符合预设时限,用户终端与车辆终端注册成功,并将二者信息关联存储;管理后台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信息,对其解密并确定车辆终端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警报信息。本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当车辆环境存在危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时无法及时告知用户的问题。使用户可以在安全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便于提高用户对车辆使用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1、接收由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时间戳、用户终端身份信息以及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
S202、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一注册信息。
S203、接收由车辆终端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第二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第二时间戳、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以及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S204、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
S205、若所述第一注册信息中包含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中包含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相适配,且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差在安全时限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车辆终端注册成功;将所述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分别采用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关联保存。
S206、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并提取所述警报信息中包括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其中,所述警报信息是车辆终端警报被触发的信息。
S207、若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为已注册信息,则获取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S208、将所述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基于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供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解密,以接收所述警报信息。
S209、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将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响应于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开启车辆配置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获取警报触发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可以是控制车辆终端执行信息采集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信息采集可以是对车辆自身信息进行采集,也可以是对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采集。所述警报触发信息可以理解为触发警报时的车辆或者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所述开启车辆配置的至少一个摄像头可以是开启一个摄像头或者是开启多个摄像头。
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第一安全芯片通过预设的加密算法对信息采集指令进行加密,并将其发送至管理后台。其中,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可以包括采集对象。管理后台将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发送至车辆终端。车辆终端接收所述信息采集指令,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对应的解密算法并通过第二安全信息对信息采集指令进行解密。车辆终端获取信息采集指令的采集对象,基于所述采集对象选择对应的摄像头,对所述采集对象进行信息采集以获取警报触发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包括时间间隔指令,用户终端的第一安全芯片通过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时间间隔指令进行加密,并将其发送至管理后台。管理后台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对应的解密算法,通过第三安全芯片对所述信息采集指令进行解密,并获取时间间隔指令。管理后台的第三安全芯片通过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时间间隔指令进行加密,并将其发送至车辆终端。车辆终端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对应的解密算法,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对所述时间间隔指令进行解密,车辆终端基于所述时间间隔指令对采集对象进行信息采集。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包括角度调整指令;
相应的,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将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响应于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开启车辆配置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获取警报触发信息,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解密,得到目标角度信息;
将所述目标角度信息通过第三加密芯片加密,并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以根据所述目标角度信息对至少一个摄像头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整指令可以是控制车辆终端的摄像头调整拍摄角度的控制指令。所述目标角度信息可以是车辆终端的摄像头基于所述角度调整指令对当前角度进行调整后确定的角度信息。示例性的,当前摄像头的角度信息为正向北,角度调整指令中规定摄像头平行向左旋转180度,则确定摄像头的目标角度信息为正向南。
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第一安全芯片通过预设的加密算法对信息采集指令进行加密,并将其发送至管理后台。管理后台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对应的解密算法,通过第三安全芯片对所述信息采集指令进行解密,并获取信息采集指令中的角度调整指令。管理后台基于所述角度调整指令以及车辆终端摄像头的当前角度确定目标角度信息。管理后台的第三安全芯片通过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目标角度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其发送至车辆终端。车辆终端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对应的解密算法,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对所述目标角度信息进行解密,并控制一个或者多个摄像头根据所述目标角度信息对车辆信息进行采集。
本实施例中,一条采集指令信息中可以包括一条角度调整信息,也可以包括多条角度调整信息,管理后台根据所述多条角度调整信息确定多个目标角度信息,控制车辆终端的摄像头基于预设时间间隔按照所述多个目标角度信息进行信息采集。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信息采集指令中包含角度调整指令,管理后台确定目标角度信息,车辆终端控制摄像头基于目标角度信息进行警报触发信息的采集。当车辆存在安全事件时,便于用户精准的获取警报触发信息,使用户清楚的确定车辆指定位置的当前状况。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包括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
相应的,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将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响应于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开启车辆配置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获取警报触发信息,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解密,得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
将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加密,并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以根据响应于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对拍摄图像中的动态目标进行动态跟踪拍摄。
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可以是控制车辆终端根据当前的信息采集进行自动调节以自动跟随目标对象进行角度调整的控制指令。所述动态目标可以理解为运动目标。所述动态跟踪拍摄可以是指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中的被摄主体,随时拍下他的动态影像的拍摄方式。动态跟踪拍摄的画面中始终会呈现一个运动中的主体,并且运动主体一直位于画面的中心,而周围的环境则随着运动主体的变化而不停地变化。对拍摄图像中的动态目标进行动态跟踪拍摄可以是摄像头将获取的图像进行多帧比对,确定动态目标,以动态目标为拍摄对象进行动态跟踪拍摄。示例性的,动态目标可以根据检测算法确定,其使用传统的背景补偿,通过计算相邻两帧图像的单应矩阵,把前一帧映射到当前帧,再通过帧差就可以得出动态目标。本申请中,不对确定动态目标的具体方式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第一安全芯片通过预设的加密算法对信息采集指令进行加密,并将其发送至管理后台。管理后台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对应的解密算法,通过第三安全芯片对所述信息采集指令进行解密,并获取信息采集指令中的角度自适应体调节指令。管理后台的第三安全芯片通过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进行加密,并将其发送至车辆终端。车辆终端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对应的解密算法,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对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进行解密,车辆终端确定动态目标,并基于所述角度自适调节指令对动态目标进行动态跟踪拍摄。示例性的,当非用户之外的人员试图打开车门时,车辆终端将当前的人员确定为动态目标,摄像头以所述人员为拍摄中心,跟随人员的位置变化进行动态跟踪拍摄。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车辆终端响应于用户终端的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自动确定动态目标并对其进行动态跟踪拍摄。有利于用户在不明晰车辆当前的安全事件的情况下,使车辆终端自动的对车辆以及车辆周围环境进行信息采集,以便用户了解当前的车辆情况。
S210、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触发信息,并将所述警报触发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供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解密,以接收警报触发信息。
本实施例中,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对警报触发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其发送至管理后台。管理后台接收所述警报触发信息并将其发送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对应的解密算法,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对所述警报触发信息进行解密,以接收警报触发信息,确定车辆当前状况。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终端接收到警报信息后,生成信息采集指令。车辆终端根据所述信息采集指令获取警报触发信息。用户根据所述警报触发信息可以实时了解车辆的当前状况,提高用户体验,另外,用户终端,车辆终端以及管理后台均设置有安全芯片,通信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加密保护,进一步保证了通信安全。
实施例三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安全芯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安全芯片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由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时间戳、用户终端身份信息以及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
第一信息解密模块302,用于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一注册信息;
第二信息接收模块303,用于接收由车辆终端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第二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第二时间戳、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以及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第二信息解密模块304,用于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305,用于若所述第一注册信息中包含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中包含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相适配,且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差在安全时限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车辆终端注册成功;将所述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分别采用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关联保存;
第三信息接收模块306,用于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并提取所述警报信息中包括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其中,所述警报信息是车辆终端警报被触发的信息;
信息获取模块307,用于若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为已注册信息,则获取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发送模块308,用于将所述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基于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供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解密,以接收所述警报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信息接收模块306包括第一接收单元,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将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响应于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开启车辆配置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获取警报触发信息;
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触发信息,并将所述警报触发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供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解密,以接收警报触发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包括角度调整指令;
相应的,所述第三信息接收模块306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解密,得到目标角度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308包括第一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角度信息通过第三加密芯片加密,并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以根据所述目标角度信息对至少一个摄像头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包括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
相应的,所述第三信息接收模块306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解密,得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
所述发送模块308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加密,并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以根据响应于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对拍摄图像中的动态目标进行动态跟踪拍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安全芯片装置可以用于实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存储在存储器4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4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401执行时实现上述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实施例五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Claims (6)

1.一种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管理后台执行;所述管理后台与用户终端无线连接,所述管理后台还与车辆终端无线连接;其中,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有第一安全芯片,所述车辆终端配置有第二安全芯片,所述管理后台配置有第三安全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时间戳、用户终端身份信息以及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
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一注册信息;
接收由车辆终端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第二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第二时间戳、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以及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
若所述第一注册信息中包含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中包含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相适配,且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差在安全时限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车辆终端注册成功;将所述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分别采用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关联保存;
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并提取所述警报信息中包括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其中,所述警报信息是车辆终端警报被触发的信息;
若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为已注册信息,则获取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将所述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基于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供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解密,以接收所述警报信息;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将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响应于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开启车辆配置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获取警报触发信息;
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触发信息,并将所述警报触发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供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解密,以接收警报触发信息;
其中,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解密,得到目标角度信息;
将所述目标角度信息通过第三加密芯片加密,并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以根据所述目标角度信息对至少一个摄像头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信息采集指令还包括时间间隔指令,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通过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时间间隔指令进行加密的结果数据;
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对应的解密算法,通过第三安全芯片对所述信息采集指令进行解密,并获取时间间隔指令;
通过第三安全芯片的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时间间隔指令进行加密,并将其发送至车辆终端;
其中,一条采集指令信息中包括多条角度调整信息;
根据所述多条角度调整信息确定多个目标角度信息,控制车辆终端的摄像头基于预设时间间隔指令按照所述多个目标角度信息进行信息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包括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
相应的,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将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响应于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开启车辆配置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获取警报触发信息,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解密,得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
将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加密,并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以根据响应于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对拍摄图像中的动态目标进行动态跟踪拍摄。
3.一种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安全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芯片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时间戳、用户终端身份信息以及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
第一信息解密模块,用于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一注册信息;
第二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车辆终端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第二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第二时间戳、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以及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第二信息解密模块,用于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注册信息中包含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中包含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和关联用户终端身份信息相适配,且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差在安全时限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车辆终端注册成功;将所述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和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分别采用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关联保存;
第三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解密,并提取所述警报信息中包括的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其中,所述警报信息是车辆终端警报被触发的信息;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为已注册信息,则获取所述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警报信息通过第三安全芯片加密,并基于车辆终端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终端身份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供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解密,以接收所述警报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接收模块包括第一接收单元,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将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响应于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开启车辆配置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获取警报触发信息;
接收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警报触发信息,并将所述警报触发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供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解密,以接收警报触发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解密,得到目标角度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角度信息通过第三加密芯片加密,并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以根据所述目标角度信息对至少一个摄像头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信息采集指令还包括时间间隔指令,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通过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时间间隔指令进行加密的结果数据;
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对应的解密算法,通过第三安全芯片对所述信息采集指令进行解密,并获取时间间隔指令;
通过第三安全芯片的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时间间隔指令进行加密,并将其发送至车辆终端;
其中,一条采集指令信息中包括多条角度调整信息;
根据所述多条角度调整信息确定多个目标角度信息,控制车辆终端的摄像头基于预设时间间隔指令按照所述多个目标角度信息进行信息采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指令包括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
相应的,所述第三信息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第一安全芯片加密后发出的信息采集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解密,得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
所述发送模块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通过第三加密芯片加密,并发送至所述车辆终端,供所述车辆终端通过第二加密芯片解密,以根据响应于所述角度自适应调节指令,对拍摄图像中的动态目标进行动态跟踪拍摄。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的步骤。
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的步骤。
CN202210874994.4A 2022-07-25 2022-07-25 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及安全芯片装置 Active CN114938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4994.4A CN114938503B (zh) 2022-07-25 2022-07-25 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及安全芯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4994.4A CN114938503B (zh) 2022-07-25 2022-07-25 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及安全芯片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8503A CN114938503A (zh) 2022-08-23
CN114938503B true CN114938503B (zh) 2022-12-20

Family

ID=82868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4994.4A Active CN114938503B (zh) 2022-07-25 2022-07-25 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及安全芯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85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7025B (zh) * 2022-08-26 2023-01-06 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芯片的设备认证方法、安全芯片装置、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5571B (zh) * 2014-01-24 2017-10-17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备之间的绑定方法及装置
CN107105415B (zh) * 2017-06-07 2020-03-17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设备用户注册及设备绑定的系统与方法
CN109309653A (zh) * 2017-07-28 2019-02-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绑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539271B (zh) * 2017-08-22 2020-09-01 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低功耗高安全车辆防盗追踪系统及其方法
CN108238002A (zh) * 2018-01-18 2018-07-0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10391913B (zh) * 2019-08-05 2022-08-23 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的绑定方法及装置
CN111835752B (zh) * 2020-07-09 2022-04-12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基于设备身份标识的轻量级认证方法及网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8503A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7206B2 (en) Automated obscurity for digital imaging
US10019773B2 (en) Authent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smartphone imagery
US9881152B2 (en)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unauthorized use of a device
US9031536B2 (en) Method for mitigating the unauthorized use of a device
US9704132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ies of a connected object associated with a user ID
US20090249497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unauthorized use of a device
US20090253410A1 (en) Method for mitigating the unauthorized use of a device
CN102084372A (zh) 用于监视对设备的未授权使用的系统
EP3109834B1 (en) Mobile terminal for sharing image with nearby blackbox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084371A (zh) 用于缓解对设备的未授权使用的系统
EP351476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ivacy compliant data recording
US10165178B2 (en) Image file management system and imaging device with tag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A2757478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unauthorized use of a device
CA2757484A1 (en) System for mitigating the unauthorized use of a device
CN111882233A (zh) 基于区块链的仓储风险预警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938503B (zh) 安全芯片的远程告警方法及安全芯片装置
KR20160124636A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23022284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gistering biometric feature
EP316629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use of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281907A (zh) 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A2846026C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notification system
CN111901567A (zh) 隐私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19562B (zh) 移动侦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3040973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of personal data in autonomous driving
CN113341856A (zh) 一种安防监控系统及安防监控方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