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9356A - 用于对多成分物质进行连续热分离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多成分物质进行连续热分离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9356A
CN114929356A CN202080084969.5A CN202080084969A CN114929356A CN 114929356 A CN114929356 A CN 114929356A CN 202080084969 A CN202080084969 A CN 202080084969A CN 114929356 A CN114929356 A CN 114929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rotatable shaft
substance
heating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49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昂纳尔·赫伦纳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rrons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rrons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rrons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Herrons Holding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929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93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00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 B01D3/08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in rotating vessels; Atomisation on rotating discs
    • B01D3/085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in rotating vessels; Atomisation on rotating discs using a rotary evapor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00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 B01D3/08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in rotating vessels; Atomisation on rotating 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01D1/22Evaporating by bringing a thin layer of the liquid into contact with a heated surface
    • B01D1/222In rotating vessels; vessels with movable parts
    • B01D1/223In rotating vessels; vessels with movable parts containing a r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01D1/0082Regulation;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01D1/30Accessories for evaporators ;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00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 B01D3/007Energy recuperation; Heat p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6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 B01F27/73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with rotary 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20Measuring; Control or regulation
    • B01F35/21Measuring
    • B01F35/211Measuring of the operational parameters
    • B01F35/2115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20Measuring; Control or regulation
    • B01F35/22Control or regulation
    • B01F35/221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operational parameters, e.g. level of material in the mixer, temperature or pressure
    • B01F35/2211Amount of delivered fluid during a peri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90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 B01F35/92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for heating the outside of the receptacle, e.g. heated jackets or bur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1/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 F26B11/1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stationary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with moving stirring devices
    • F26B11/16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stationary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with moving stirring devices the stirring device moving in a vertical or steeply-inclined pla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18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duction, i.e. the heat is conveyed from the heat source, e.g. gas flam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direct contact
    • F26B3/22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duction, i.e. the heat is conveyed from the heat source, e.g. gas flam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direct contact the heat source and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eing in relative motion, e.g. of vibration
    • F26B3/24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duction, i.e. the heat is conveyed from the heat source, e.g. gas flam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direct contact the heat source and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eing in relative motion, e.g. of vibration the movement being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90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 B01F2035/99He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被送入容器内的处理室中的物质进行连续热分离的方法。除容器外,该设备还包括具有外部热源的加热装置和具有外部旋转驱动器的旋转机构。加热装置和旋转驱动器相互操作,使得在容器内表面附近的体积Vp内获得结果最终操作温度Top,该最终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构成该物质的一部分的至少一种液体的蒸发温度Te

Description

用于对多成分物质进行连续热分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对流入处理室的多成分物质进行连续热分离的方法。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利用废热作为主要的间接能源,用于废物和副产品的热分离的方法。分离包括通过加热从物质中移除流体。
背景技术
通过将含有固体材料和可蒸发液体的各种物质加热到高于液体蒸发温度的温度,可以热分离这些物质。
由于加热,液体从液相转变为气相,而固体被干燥。用于这种热分离过程的设备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并且通常被称为“热解吸单元”(TDU)或干燥器。在热处理期间,液体通常冷凝回液相,作为后续或附加的处理步骤。
TDU被用于处理大量不同的物质,如来自食品生产的废物和副产品、城市污泥、来自精炼过程或钻井的废物,以及含有一种或多种可蒸发液体的各种其他物质。
目前市场上商业上可用的热分离技术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别:
-间接加热热分离
-基于摩擦的热分离
现有的TDU技术大多基于间接加热。外部热源加热容器的外壁,热量经由容器的内表面传递到要加热的物质上。
外部热源原则上可以是任何能够将物质加热到蒸发容器内物质中相关液体所需的温度的物质。最常用的热源是蒸汽、热油、火焰、加热气体或废气和电(电缆、元件、感应等)。
在专利公开GB1575576A中公开了使用间接方法干燥物质的设备的示例。该公开特别涉及处理钻井岩屑和钻井液的混合物以从岩屑中去除挥发性材料,并且包括加热器,用于在加热室中加热岩屑以蒸发其中的挥发性材料。岩屑的加热可以涉及外部电阻元件或借助于热传递流体,其又由通电的辅助热交换器加热。
公开了用于分离废物的相关现有技术间接解决方案的其他相关公开是公开了用于干燥污泥的蒸发器的US 5.375.343 A和公开了用于干燥流体材料的设备的US3.808.701 A。
US5.375.343的蒸发器包括中空的圆柱形和外部驱动的转子,该转子配备有基本上在蒸发器的长度上延伸的叶片。该设备假定沿蒸发器逐渐加热。此外,US3.808.701的设备包括水平布置的圆柱形导管和在导管内部旋转的转子。转子支撑与导管内壁可操作地相关联的叶片状元件,其用于擦拭、循环、粉碎和刮擦流体材料。
所有现有的间接(连续)方法都将具有内部运送机构,其中物料将随着时间(和距离)的推移而逐渐被加热。温度将上升到大约100摄氏度,但这将需要一段时间(和一段距离),因为水蒸发所需的所有能量都传递到废物中。如果该物质还含有蒸发温度较高的液体(如油),在随后进一步加热该物质之前,这种液体的大部分不会蒸发。在这种情况下,内部运送机构通常长达10至20米,可能需要长达20分钟才能将废物中的所有液体蒸发。
现有间接方法的主要挑战是从容器内表面到待加热物质的热传递。从一开始,这种物质是“湿润的固体”。水和可能的其他液体(如油)是结合在一起的部分,并不是“自由的”。这种物质将受到重力的影响,并将位于容器/容器的下部区域(即,底部)或附近。随着固体被加热,固体将被干燥,因此热传递速率将很快降低。虽然从钢到含液体物质的热传递速率最初会较高,但热传递将逐渐达到与容器内壁和物质中干燥固体之间的热传递相等或相似的水平。通常认为,对于典型的钻井废物成分,即油、水和矿物固体,在间接解决方案中很难实现比约75W/m2K更好的热传递。一个挑战涉及固体将在受热表面形成隔离层这一事实,从而降低热传递效率。对于含有蛋白质的固体,这是一个特别的挑战,因为这些固体具有高度受热影响的性质,导致潜在有价值的固体发生不必要的降解。
另一方面,基于摩擦的热分离是基于与间接热分离非常不同的原理,即通过摩擦将旋转驱动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热能(热)。在这些基于摩擦的过程中,物质容纳室的内表面不会从外部加热。相反,与间接解决方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热传递表面,即废物中所有干燥颗粒的固结表面,完全位于处理室内。与间接解决方案的相应热传递表面相比,这种固结表面积非常大,从而使得内部运送机构无关紧要。
基于摩擦的解决方案完全依赖于旋转能,因此不利用剩余热源或其他外部间接热源。
此外,基于摩擦的解决方案中的能量损失通常是显著的。大约2/3的损失是典型的,例如,在使用柴油发动机来产生来自柴油发电机的必要的旋转能量和/或电力的情况下。
以下专利公开公开了已知的基于摩擦的干燥器的相关示例。
US4869810(A)公开了一种从钻井泥浆、漂白土、油罐污泥、油页岩等中分离水中油和其它可蒸发液体的方法,由于粘附泥浆孔隙中分离馏分的毛细管力在摩擦蒸发器中被破坏这一事实,泥浆在比常规蒸发更低的温度下蒸发。
WO02092187(A1)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油、水和其他可以通过蒸发从含油材料中蒸发的成分的方法。由于利用了通过第二成分的蒸发形成的气相,在低于成分的大气沸点的温度下实现蒸发。还包括用于干燥含流体材料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室和安装在所述处理室中的转子。转子包括若干不能摆动的固定转子臂,并且处理室的内表面是光滑的。
所有已知的基于摩擦的干燥机的操作都依赖于旋转能的广泛使用。因此,替代能源(如剩余能源)的使用受到限制。
任何已知的热技术(间接方法和基于摩擦的方法)的共同缺点是消耗大量能量,这两者都导致高操作成本和/或高投资成本。
出于这个原因,通常选择更便宜、效率更低的解决方案,例如填埋或焚烧。这些更便宜的解决方案往往是有问题的,因为它们的环境危害和浪费潜在的宝贵资源。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解决或至少减轻与使用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相关的一个或多个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使用更紧凑的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分离被送入设备中的多成分物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提供对被送入设备中的多成分物质的更有效的混合。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废热源在干燥期间引起更有利的能量消耗。利用未使用(溢出)的废热/余热可以显著降低运行成本。
附加地或可替代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利用其他剩余能源,包括在处理中分离出的具有热值的成分,例如油或干燥的生物质。这类废物的示例包括废油、废溶剂、垃圾衍生燃料、地毯和纺织品废物、塑料或混合塑料废物、汽车粉碎机残渣和肉/骨粉(MBM)。
来自废物的余热和/或热成分可以用于现场热分离,例如在石油钻井平台上。
此外,来自废物的余热和/或热成分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其他能源贡献者。
现有的一些解决方案能够利用余热作为热分离的主要能源供应。然而,这些解决方案具有有限的热传递能力,并且将必然需要大的受热表面和长的内部运送机构。因此,它们将较大,能量损失较高,并且相对较大的受热表面需要保护/绝缘,以避免热损失和减少危险。
发明内容
在独立权利要求中阐述并表征了本发明,而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本发明的其他特征。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分离设备对流入处理室的物质进行热分离,优选地连续分离的方法。
分离设备包括:具有容器壁的容器,该容器壁的内表面包围长度lc,高度H和宽度W的处理室,其中,容器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物质入口、用于不可蒸发成分的至少一个第一出口和用于可蒸发成分的至少一个第二出口;加热装置,其布置在处理室外部,例如在外表面和/或容器壁内;以及旋转机构,其包括布置在处理室内的沿处理室的长度lc(以下称为L方向)的可旋转轴。旋转机构进一步包括固定到可旋转轴的径向直径为dmd、轴向长度为lmd的混合装置,使得其垂直于L方向延伸相当长的距离,优选地至少为处理室的中心轴CTC与内壁之间直线距离的80%,甚至更优选地至少90%。混合装置的径向最外部分,例如多达混合装置径向延伸的20%,或多达径向延伸的10%,可以包括径向分离的混合突起组,其中这些组相对于彼此轴向偏移。混合突起允许至少部分物质、优选地所有蒸发物质在内表面强烈混合。
中心轴CTC被定义为沿L方向定向并位于处理室平均宽度W和平均高度H的中间位置的轴。
在一个实施例中,混合突起可以是从混合装置剩余部分的最外边界径向突出的杆的形式,并且沿着可旋转轴的长度的至少80%间隔分布。
在另一实施例中,突起平行于可旋转轴连续地跨混合装置的长度延伸。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任何顺序):
A.通过直接接触限制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突起)和内表面之间的处理室的最小外围体积Vp上,通过使用加热装置加热内表面,将热能从加热装置经由内表面传递,其中,如果存在,则将热能传递到在其中产生的蒸气云(见下面的步骤D),
B.通过使用可操作地固定到可旋转轴的旋转驱动器,将旋转机构旋转到在混合装置的径向外边界(即,混合突起的径向外边界)处测量的周向旋转速度vp,该周向旋转速度超过每秒5米的最小周向旋转速度vp,min
C.使用送入装置,优选地是自动送入装置,通过至少一个物质入口将物质送入处理室,其中,该物质包括两种或多种成分,其中,成分中的至少一种在蒸发温度Te(例如小于200℃)下是可蒸发的,以及
D.调整以下至少一个:
-加热装置的输入功率,以及
-流入处理室的物质的流,即,通过至少一个物质入口中的至少一个的流,
-旋转驱动器的输入功率,以及
-从至少一个第一出口释放的物质的未蒸发部分的输出流,
使得向最小外围体积Vp的至少一部分中传递的总热能导致在操作期间超过蒸发温度Te的操作温度Top,并且其中,由加热装置传递到最小外围体积Vp的一部分中的热能的量构成总传递热能的60%以上,优选地至少65%,更优选地至少70%,例如75%。
与强烈混合相结合的总传递热能产生蒸气云,该蒸气云包括蒸发部分(即处于流体状态(气体或液体)的成分)和未蒸发部分(如干固体)的混合物。
其结果是在最小外围体积Vp内,即在内表面上或内表面附近,接近瞬时的加热和蒸发。
混合装置的最外径向部分优选地包括多个径向分离的混合突起。
此外,多个径向分离的混合突起可以被划分成一个或多个组,沿可旋转轴轴向分布,跨混合装置的轴向长度lmd。每组中的混合突起的数量定义为,当沿着可旋转轴的方向在组的正前方的轴向位置处观察时,围绕可旋转轴的完整圆中轴向最近的混合突起的数量。
此外,进一步将旋转机构的最小周向旋转速度vp,min定义为:
vp,min=C(dmd/#mp),
其中,
C是等于或大于12π的常数,
#mp是每组中径向分离的混合突起的数量,以及
dmd[m]是混合装置的径向直径(即,包括混合突起)。
例如,径向分离的混合突起可以与具有相互径向偏移的多个轴向平面对齐,并且其中,所有轴向平面都与中心轴CTC相交。
如果每组中的混合突起呈径向杆的形式,并且这些杆相对于彼此基本上不轴向移动,则物质的未蒸发部分和蒸发部分在内表面的最大混合发生在处理室内的一个径向平面处和附近。在这种配置中,混合装置包括多个这种混合突起的径向盘。如果混合突起是构成混合装置径向最外部分的轴向杆的形式,则只能存在一组。
在优选的配置中,每组的混合突起被设置成与五个径向分离的轴向平面对齐,即当沿着中心轴CTC看时直接在彼此后面。在具有在整个混合装置长度lmd上总共100个混合突起和在每组(#mp=10)中10个混合突起的特定配置中,将有9个更多的组在轴向偏移的径向平面上对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每组内的每个或一些混合突起可以轴向移动。因此,不是在沿着混合装置的轴向长度lmd的不同径向平面中具有最大混合,而是在围绕内表面的圆周的一个或多个扫过区域中发生最大混合。
在后一示例的一个版本中,混合突起在混合装置的整个轴向长度lmd上连续轴向移动。
在特定实施例中,旋转驱动器的输入功率和/或加热装置的输入功率由从至少一个第一出口释放的输出流控制。
最小外围体积Vp的定义应解释为容器内壁与混合装置外部边界之间的体积(在所有空间方向上)。因此,径向分离的混合突起之间的空隙不构成最小外围体积Vp的一部分。例如,如果容器是一个内长lc、内径dc都为1米的容器,并且固定到可旋转轴上的混合装置的直径dmd径向平均延伸0.95米,轴向平均延伸长度lmd为0.90米,则最小外围体积Vp为:
Vp=Vcylinder–Vmixing device=(1/4)π(dc 2lc–dmd 2lmd)≈0.15m3,
其中dc=1米,lc=1米,dmd=0.95米,lmd=0.90米。
因此,在本示例中,Vp约占整个容器内部体积的20%。
通过将将周向旋转速度vp保持在等于或高于上述定义的最小周向旋转速度vp,min,由于避免或大体上避免了重力的影响,因此可以确保在热传递期间利用了所有或大部分内表面。此外,内表面保持清洁,或几乎清洁,从而保持热传递高于现有的间接解决方案中。
例如,一个直径为1.1米的混合装置,在其径向最外部分布置有八组混合突起(其中,每组中的混合突起在共同的轴向平面上相互对齐),使用上述关系式(vp,min=C(dmd/#mp)的混合装置的最小周向旋转速度vp,min变为大约每秒5米(m/s)。
在内表面处,周向旋转速度vp对物质产生向心力Fc。这种向心力Fc的基本公式为:
Fc=2mvp 2/dmd,
其中,
m[kg]为混合突起最外端的受影响质量,
vp[m/s]为周向旋转速度,以及
dmd[m]为混合装置的直径。
此外,在同一位置的主要重力Fg为:
Fg=mg,
其中,
g[m/s2]是重力常数=9.8,以及
m[kg]为上述受影响的质量。
因此,向心力Fc和重力Fg之间的比率为
Fc/Fg=(2vp 2)/(dmdg)=0.2(Vp 2/dmd)
由于向心力Fc与周向旋转速度vp的平方成正比,速度为5m/s或更高,混合装置直径dmd约为1.1米,给出了比率Fc/Fg约为5,即显著高于1。
因此,为了避免分离过程中不希望的来自重力的影响,周向旋转速度vp可以(在这种配置下)低至5m/s。
此外,对于每个径向平面/扫过区域具有八个混合突起组(#mp=8)的混合装置和直径为2米(dmd=2)的混合装置,导致最小周向旋转速度vpmin为9.4m/s。在#mp=13,dmd=3.25m时,获得了类似的结果。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混合装置直径(dmd)或改变混合突起的数量(#mp)或其组合来改变操作期间避免重力的显著影响所必需的最小速度。
注意,术语“径向”在下文中表示垂直于L方向的方向。
在有利的操作中,旋转机构的周向旋转速度vp被调节为使得在最小外围体积Vp内的物质的任何蒸发或汽化的成分/部分的一些或全部(以蒸气云的形式)获得湍流特征,即,以压力和流速的无序变化的内部状态为特征的运动模式(与层流相反)。
这种湍流特征的存在可以通过测量容器壁与蒸气云之间的温差ΔT来检测。当测量到ΔT的显著下降,和/或发现最小ΔT时,例如到大约50K,朝向内壁的流体流量变高,指示湍流速度模式。
为了在最小外围体积Vp内产生高度湍流,旋转机构的周向旋转速度Vp可以被设置为超过最小周向旋转速度vp,min的速度,最小周向旋转速度vp,min为:
vp,min=C(dmd/#mp),C≥45π
即,至少是上述速度标准的3.75倍,以避免在操作期间受到重力效应的显著影响。
使用与上述相同的示例性配置,即,具有布置在其径向最外部分的8个混合突起组的混合装置和直径dmd为1.1米的混合装置,在这种有利操作中,混合装置的最小周向旋转速度vp,min约为19.4m/s。
为了确保更高程度的湍流和热传递效率,更有利的操作具有最小周向旋转速度vp,min
vp,min=C(dmd/#mp),
其中C≥60π,甚至C≥80π更好
对于上述示例性配置,vp,min将分别为约25.9m/s或约34.5m/s。增加的周向旋转速度vp引起了增加的湍流,导致了期望的热传递效率的增加。
使用24组混合突起(#mp=24)和直径为1.1m的混合装置,可以获得相同的强烈混合(产生湍流特征),速度超过11.5m/s。然而,由于较高的速度不仅有助于增加在混合体积上的扫过次数,而且还导致了更剧烈的物质碰撞(“吹气效应”),因此,与相同的通过次数相比,在较高的周向速度下,热传递效率会降低。
注意,这些示例假定一组混合突起沿着混合装置的长度lmd在公共轴向平面上对齐。
对于这种特定配置,其他可能的最小外围旋转速度vp,min可能在20m/s以上、25m/s以上或30m/s以上。对于这种配置,确保强烈混合到湍流特征的周向旋转速度vp的特定示例可以是40m/s。
如果与具有较高比重(SG)的物质(例如钻井废物中的固体)相比,物质中的固体具有较低的比重(SG)(例如来自生物质),则将以较低的周向旋转速度实现湍流特征。
此外,如果混合突起组明显偏离轴向对齐(即,与公共轴向平面相交),则可以通过调整因子fmp来校正上述关系:
vp,min=fmp C(dmd/#mp)
其中调整因子fmp是一个唯象因子,它取决于沿混合装置长度与轴向对齐的偏差程度。低程度的轴向对齐导致高fmp。例如,当C=80π,dmd=1.1,vp,min=34.5m/s和#mp=100时,沿混合装置长度lmd径向和轴向均匀分布,并且径向分布近似随机,fmp=12.5。
在分离设备的示例性配置中,旋转机构的可旋转轴布置成与腔室的中心轴CTC对齐。
在另一示例性配置中,可旋转轴延伸通过容器的至少一个末端壁的中心点。
在又一示例性配置中,处理室具有径向直径dc(或平均径向直径dc,如果不恒定)的圆柱形,并且其中,长度lc和径向直径dc之间的比率(L/dc)等于或小于4.0,更优选地等于或小于2.5,甚至更优选地等于或小于2.0,甚至更优选地等于或小于1.5,例如1。
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对于上述示例性配置,混合装置可以被布置和设计成使得它不有助于物质沿着L方向从入口到出口的净输送。例如,干扰设备和/或细长物体的形状可以使得没有或微不足道的物质沿L方向被推动。
在又一示例性配置中,混合装置包括:多个旋转盘,相对于可旋转轴轴向偏移地固定,优选取向围绕可旋转轴径向对称;以及多个细长物体,该细长物体将多个旋转盘互连。多个旋转盘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呈现出至少一个贯通开口,以允许物质的蒸发部分在操作期间流过。这些贯通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设计成围绕旋转轴径向对称。此外,至少一个贯通开口可以布置在最靠近可旋转轴处的每个旋转盘的径向半部处。在该特定配置中,最大外围体积可以被定义为容器内壁和旋转盘的外边界之间的体积。
在特定的配置中,位于与物质入口最近的容器末端(即,在第二出口5的相对端)的旋转盘是紧凑的,即,没有任何贯通开口,而其余的盘呈现出这样的开口。因此,确保由于离心力而存在于内表面的处理室内的未蒸发部分(例如干物质),不会被引导到混合装置中,即,气体或气态成分应构成物质的最主要部分的室的部分。因此,如果末端处的旋转盘未关闭,则存在未蒸发部分被引导通过盘的开口并进入可旋转轴附近物质的蒸发部分的流的可能性。这种未蒸发部分的流增加了未蒸发部分从第二出口不期望的释放的风险。
在又一示例性配置中,容器可进一步包括多个内肋,该多个内肋布置在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从而增加处理室的表面积以及增加物质在最小外围体积Vp内的湍流的产生。每个内肋径向地突出到处理室中。多个肋优选地围绕内表面的圆周偏移分布,特别是在沿L方向取向的内壁上。然而,多个肋中的每一个也可以沿着垂直于L方向的内表面的圆周布置,并且沿着L方向偏移分布。
在又一示例性配置中,加热装置包括围绕容器布置的外壳,使得在容器壁的外表面和外壳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隙。外壳包括热入口和热出口,热入口用于将加热的流体送入空隙,以便经由容器壁将热传递到处理室,热出口用于从空隙释放冷却的流体。该空隙的至少一部分还可以包括多个突出元件,例如翅片,从而增加外壁的表面积,使得热更有效地传递到容器壁中。突出元件/翅片固定到容器壁的外表面,也可能固定到外壳的内表面。此外,翅片可以在L方向上延伸。
经由热入口和热出口穿过空隙的加热流体可以是蒸汽、热蒸汽、熔融物质、加热液体、或来自发动机、涡轮机或焚烧炉的废气中的至少一种。
可替代地或附加地,加热装置可以包括布置在容器壁内的至少一个加热元件,例如至少一个电加热元件,例如以插入沿L方向延伸的通道中的加热棒的形式。这种加热棒可以围绕容器的圆周偏移分布。
可替代地或附加地,加热装置可以包括围绕容器外的表面布置的电加热系统、微波加热系统和/或感应加热系统。
分离设备可进一步包括:送入装置,其用于以流量Si将物质的流送入处理室;洗涤器,其用于从在操作期间从第二出口释放的物质的蒸发部分中除去细小固体;以及固体排放系统,其用于释放和收集在操作期间从第一出口释放的未蒸发部分。
如果在适当的时间段内平均,例如1分钟或10分钟或30分钟或1小时或3小时,可以以kg/hr为单位的质量流量测量流量Si
参考步骤D,加热装置的输入功率和/或旋转驱动器的输入功率可以被设置为恒定水平,并且其中,流量Si被调节为使得在最小外围体积Vp的至少一部分内实现并保持操作温度Top
可替代地,流量Si可以被设置为恒定速率,同时加热装置的输入功率和/或旋转驱动器的输入功率被调节为使得在最小外围体积Vp的至少一部分内实现并保持操作温度Top
在又一示例性配置中,分离设备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被布置成使得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测量处理室内和/或处的温度,控制系统与温度传感器、送入装置、加热装置和/或旋转驱动器信号通信。例如,可以在处理室的内表面和/或在第二出口和/或在第一出口和/或在容器壁内和/或在容器壁的外表面的某处测量所述温度。这里,在处理室内或处理室处测量的温度将被定义为物质温度。
控制系统被配置为基于温度传感器测量的物质温度自动调节流量Si、加热装置的输入功率和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中的至少一个。温度测量可以以时间间隔或连续或它们的组合执行。这种测量的位置可以在处理室内、处或邻近的任何地方,例如在第一输出处或附近和/或在物质输入处或附近。
例如,步骤D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步骤:
-使用温度传感器测量物质温度,
-将物质温度传输到所述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根据温度再次计算新的流量Sn,以及
-通过向送入装置发送信号而将流量Si调整为新的流量Sn
这些部分步骤通常在将加热装置的输入功率和旋转驱动器的输入功率保持在恒定或接近恒定的设定操作参数时执行。
在热能来自剩余源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替代或减少诸如电力的其他能量输入,从而显著降低总的能量成本和/或消耗,和/或导致CO2当量的排放大幅减少。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设备,该分离设备适用于对被送入处理室中的物质进行连续热分离。该物质包括两种或多种成分,其中,成分中的至少一种在蒸发温度Te下是可蒸发的。
该分离设备包括容器,该容器包括容器壁,该容器壁的内表面包围处理室,具有长度lc、高度H,以及外表面。注意,长度lc和高度H分别被定义为垂直于和沿着腔室的长度方向的跨过腔室的延伸的平均长度lc和平均高度H。
容器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物质送入处理室的物质入口、用于从处理室释放物质的未蒸发部分(如固态颗粒)的第一出口、用于从处理室释放物质的蒸发部分(如气体和/或蒸气)的第二出口和旋转机构。
旋转机构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处理室的长度lc(以下简称L方向)布置在处理室内的可旋转轴,以及固定到可旋转轴并从其垂直延伸的混合装置。所述可旋转轴优选地布置成与沿L方向与处理室的中心轴CTC(高度H和宽度W的中间位置)对齐。此外,所述可旋转轴优选地沿L方向延伸穿过容器末端中的至少一个的中心点,其中,可旋转轴的至少一个端部位于容器外表面的外部。
分离设备进一步包括:旋转驱动器,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或靠近可旋转轴线的一端;以及加热装置,其布置在处理室和内表面之外,例如在外表面和/或容器壁内。加热装置被配置为经由内表面将热能传递到处理室内的最小外围体积Vp
最小外围体积Vp的定义与第一方面的定义相同。
旋转驱动器可以是电动机、内燃机和涡轮机中的至少一个。
混合装置包括:多个旋转盘,相对于可旋转轴轴向偏移地固定,优选取向围绕可旋转轴径向对称;以及多个细长物体,该细长物体将多个旋转盘互连。
加热装置和旋转驱动器被配置为使得当加热装置和旋转驱动器都以其各自的操作输入功率Phd和Prm操作时,在最小外围体积Vp的至少一部分内(优选地整个最小外围体积Vp)获得等于或高于蒸发温度Te的最终操作温度Top
利用这种特定的配置,分离设备能够将在Te可蒸发的成分蒸发成蒸气云,该蒸气云的热传递速率显著高于最初送入处理室的物质的平均热传递速率。
此外,可以设想,可旋转轴还可以连接到一个以上的旋转驱动单元,例如两个电动机、电动机和内燃机等。
混合装置可进一步包括沿L方向偏移分布的多个径向突出元件。术语“径向突出元件”在本文中被定义为具有显著径向分量定向的元件,优选地为细长元件,如杆。径向分量优选地构成元件总长度的50%以上,例如100%。
多个径向突出元件(如杆)可以连接到多个细长物体,最优选地可替换地连接(通过例如使用螺纹)。
此外,多个径向突出元件可以围绕可旋转轴径向对称地布置。
多个径向突出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最靠近内表面的端部处或附近可以包括干扰设备或结构,该干扰设备或结构被设计成提高物质的混合速率。例如,干扰设备可以采取锋利的边缘、圆盘、锤状、翼型等形状。至少后两种示例性形状应该定向为头部或前缘指向旋转机构的旋转方向。
在优选的示例中,旋转驱动器被配置为产生超过每秒5米、更优选地在或高于每秒20米的周向旋转速度。在混合装置的外部,优选地最外部径向边界处测量周向旋转速度。因此,如果混合装置包括径向突出元件,则最外面的径向边界可以是干扰设备。可替代地或附加地,这样的边界可以是混合装置的细长物体。
在每秒20米或更高的周向旋转速度下,在最小外围体积Vp内至少部分物质产生湍流特征。如果目标是产生湍流特征,则混合装置的主要目的不是将动能转化为摩擦热,而是到达并保持处理室内的湍流蒸气云,并且(同时)通过搅拌处理室内的物质来确保从蒸气云和进入物质的持续热传递,使得进入物质中包含的固体持续悬浮在生成的蒸气云中。
加热装置可以被配置为提供达到并保持在最小外围体积(Vp)的至少一部分内的操作温度Top所需的总热能的至少60%,更优选地至少65%,甚至更优选地至少70%,例如75%。因此,总热能的剩余部分由旋转机构的旋转运动产生。
在分离设备的一个示例性配置中,处理室具有径向直径dc(或平均径向直径dc,如果不恒定)的圆柱形状,并且其中,长度lc与径向直径dc之间的比率(lc/dc)等于或小于4.0,甚至更优选地等于或小于2.5,甚至更优选地等于或小于2.0,甚至地更优选等于或小于1.5,例如1。由于降低成本和更高的紧凑性,这种配置被认为是有利的,并且由于分离设备允许在最小外围体积Vp内瞬时或接近瞬时加热和蒸发(因此也蒸发),因此不需要超过一定的腔室长度来完成分离过程。
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对于上述示例性配置,混合装置可以被布置和设计成使得它不有助于物质沿着L方向从入口到出口的净输送。例如,干扰设备和/或细长物体的形状可以使得没有或微不足道的物质沿L方向被推动。
在另一示例性配置中,多个旋转盘中的至少一个呈现出至少一个贯通开口,以允许物质的蒸发部分在操作期间流过。这些贯通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设计成围绕旋转轴径向对称。此外,至少一个贯通开口可以布置在最靠近可旋转轴处的每个旋转盘的径向半部处。
在特定的配置中,位于与物质入口最近的容器末端的旋转盘是紧凑的,即,没有任何贯通开口,而其余的盘呈现出这样的开口。从而确保不允许物质的未蒸发部分或少量的未蒸发部分在第二出口流出容器。
容器可进一步包括多个内肋,该多个内肋布置在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从而增加处理室的表面积以及增加物质在最小外围体积Vp内的湍流的产生。每个内肋径向地突出到处理室中。多个肋优选地围绕内表面的圆周偏移分布,特别是在沿L方向取向的内壁上。
在又一示例性配置中,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围绕容器布置的外壳,使得在容器壁的外表面和外壳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隙。外壳包括热入口和热出口,分别用于将加热流体送入空隙和从空隙释放加热流体。该空隙的至少一部分还可以包括在垂直于L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外翅片,从而增加外壁的表面积,使得热更有效地传递到容器壁中。外肋可以固定到容器壁的外表面和/或在外壳的内表面上。
经由热入口和热出口穿过空隙的加热流体可以是蒸汽、热蒸汽、熔融物质、加热液体、来自发电机的剩余废气和来自发动机、涡轮机和/或焚烧炉的剩余废气中的至少一种。
可替代地或附加地,加热装置可以包括布置在容器壁内的至少一个加热元件,例如至少一个电加热元件,例如以插入沿L方向延伸的加热通道中的加热棒的形式。这种加热棒可以围绕容器的圆周偏移分布。
可替代地或附加地,加热装置可以包括围绕容器外的表面布置的电加热元件、微波加热器和/或感应加热器。
分离设备可进一步包括:送入装置,其用于以流量Si将物质的流送入处理室;洗涤器,其用于洗涤在操作期间从第二出口释放的物质的蒸发部分;以及固体排放罐,其用于收集在操作期间从第一出口释放的未蒸发部分。
如果在适当的时间段内平均,例如1分钟或10分钟或30分钟或1小时或3小时,可以以kg/h为单位的流速测量流量Si
在热能来自剩余源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替代其他能量输入,从而显著降低运行能量成本和/或导致CO2当量的排放大幅减少。
本发明的概念性思想是从外部热源产生足够的热传递并传递到密闭容器内的待蒸发的物质上,使得蒸发瞬间或接近瞬间发生。这与蒸发过程更缓慢的传统间接方法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瞬间或接近瞬间的蒸发是通过本发明的分离设备来实现的,因为来自外部热源的热量主要不是传递给物质中的固体(例如废物),而是传递给包含蒸发液体和(已经)干燥的固体颗粒的“蒸气云”。如果注入容器的物质含有水,“蒸气云”通常含有大量的蒸汽。
热量随后在混合装置的混合下从该加热的蒸气云传递到进入物质上。为了确保高的热传递,这种混合应该有利地非常强烈,并且达到组成蒸气云的成分经历湍流特征的点,即,具有快速加速/方向变化的高内部速度。
如上所述,强烈的混合/湍流是通过将旋转机构插入处理室来实现的。旋转机构的一个目的是确保最佳混合,并与上述加热系统一起产生蒸气云,以确保从容器壁到蒸气云的各种成分的最佳热交换。因此,实现了物质内可蒸发成分的瞬间或接近瞬间的蒸发。
因此,在至少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容器在操作期间始终包含具有最佳热传递能力的蒸气云,其既来自内壁,又进一步到达进入物质上。
尽管固态颗粒由于离心力而被强迫到容器的外围(即,在上述最小外围体积Vp内),但可蒸发成分(例如水)的连续蒸发会在所有内部方向上产生强大的内力,从而确保高百分比的蒸发液体也在Vp处。
通过对容器的内壁产生和保持强烈的混合/湍流,内表面保持清洁。这种清洁过程进一步有助于在操作期间实现连续最佳热传递能力的目标。由于混合,固态颗粒将无法在内表面形成一层,因为这些表面不断地被包含蒸发液体和固态颗粒的蒸气云“清洗”。强烈的混合也抵消了重力,进一步确保整个内表面可以用来传递热量。
作为瞬间蒸发和强烈混合/湍流的结果,分离设备可以连续运行,而不需要逐渐加热物质的内部运送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容器可以布置在基本水平的位置。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知道,容器也可以布置在基本竖直的位置,或者布置在基本水平和基本竖直的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
加热装置和旋转机构的组合建立了热解吸单元,该单元将确保比已知的间接热解决方案更有效的热传递。混合装置将通过其旋转分散和搅拌物质,从而在处理室内提供“蒸气云效应”。
处理室内“蒸气云”的强烈混合将导致主要是蒸汽和其他蒸发的液体,以及固体和废物的颗粒,将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处理室内表面接触,其中-在蒸汽和颗粒被移出与内表面的接触,并不断被其他和新的蒸汽和颗粒所取代之后。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来自处理室的内表面的热传递如下进行:
-混合装置在处理室中存在的物质成分中产生强烈的混合(优选地湍流),从而(除了加热装置之外)提供蒸气云。蒸气云可以包括蒸气(例如,水蒸气和来自其他汽化液体(如油)的蒸气)和固体/颗粒。
-这种对内表面的强烈混合提供了从内表面到蒸气云的高的热传递。
-由于强烈混合,从处理室内表面交换的热(热能)将立即或几乎立即分布到整个蒸气云中。
如上所述,与蒸气云中的固体和颗粒相结合的强烈混合将使加热表面始终保持清洁,从而加强从处理室内表面到蒸气云的热传递。蒸气云的强烈搅拌将确保处理室中存在的所有或几乎所有物质都含有几乎相同成分(即,不同成分之间的比率)和温度的干燥固体和蒸气。
此外,至少沿L方向的内表面被加热并与蒸气云接触。因此,避免了只有容器的底部区域在将热传递给物质方面是活跃的,就像在其他已知的间接方法中那样。因此,由于热将被传递到蒸气云,并且由于混合而产生的蒸气云将与处理室的整个加热表面接触,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相比,获得了更大的有效加热表面。
处理室可以设置在大气压下。可替代地,处理室压力可以低于大气压,例如处于或低于0.3巴的压力。
附图说明
附上以下附图以促进对本发明的理解。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现在仅以示例的方式对其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分离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分离组件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分离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剖切侧视图。
图4是图3的分离设备的透视剖切侧视图,其中,内肋布置在容器的内表面上。
图5是图3的分离设备的透视剖切前视图,其中,剖切面位于设备的容器更深处。
图6是图3中所示的分离设备的周边部分的透视剖切侧视图,其中,在单独的图中进一步详细地示出了一个径向突出元件。
图7是图3至图5的分离设备的透视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分离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剖切侧视图,其中,在单独的图中进一步详细地示出了一个产生湍流的细长物体。
图9是图8的分离设备的透视剖切侧视图,其中,内肋布置在容器的内表面上。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分离设备的旋转机构的透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讨论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附图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附图中描绘的主题。
应当理解,为了清楚起见,在单独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本发明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地提供。相反,为了简洁起见,已经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本发明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提供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提供。具体地,应当理解,关于一个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特征可以与关于其他实施例描述的特征互换。
具体参考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1,分离设备100被配置为对流入具有内表面1a和外表面1b的圆柱形容器1内的处理室2中的物质12执行连续热分离。该容器包括长度为lc的圆柱形壁和布置在圆柱形壁的每一端上的两个直径为dc的圆形端壁(或者可替代地,为椭圆形或矩形或具有高度H和宽度W的方形)。
通过使用送入装置20(图2)送入到物质入口3中的物质12由多个成分(An,其中n>1)组成,其中,这些成分12b(Ae m,其中m≤n)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以不同的蒸发温度(Te i,其中i=1…m)蒸发。因此,物质12(An-m)的部分12a可以被认为在处理室2内的设定操作温度(Top≥Te i)内是不可蒸发的。不可蒸发部分12a和可蒸发部分12b分别通过第一出口4和第二出口5从容器1释放。在操作期间,形成包括不可蒸发部分12a和可蒸发部分12b的混合物的蒸气云12c。所述蒸气云12c包括流体(气体和/或液体)和固体/颗粒。
容器1包括旋转机构7,该旋转机构具有与容器1的中心纵向轴CTC对齐的可旋转轴7a。轴7a延伸穿过容器1的长度lc并通过至少一个端壁,优选地通过两者。
旋转机构7进一步包括固定在处理室2内的可旋转轴7a上的混合装置7b-d。混合装置7b-d包括至少一个,优选地至少两个旋转轮或盘7b,其刚性地竖直固定在轴7a上,以及固定在盘7b的径向外端的多个混合突起/突出元件7d。在多个盘7b的情况下,这些盘沿轴7a的纵向方向(即,沿轴C)以间隔/偏移的方式布置。在图1中,总共示出了七个间隔开的盘7b,其中除了最左边的盘之外的所有盘都在轴7a附近呈现出开口7b1,从而允许蒸发成分12b流过其中。布置在最靠近呈现出物质入口3的端壁的单个封闭盘7b(见图7)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来自蒸气云12c的固体进入可旋转轴7a和突出元件7d之间的体积,从而避免固体与蒸发部分12b混合并通过第二出口5释放。
为了进一步防止固体从第二出口5逸出,在最靠近第二出口5的圆盘7b和相邻的内壁1a上分别固定了由两个周向延伸的板23组成的窄缝。
混合装置7b-d进一步包括固定在盘7b的外边缘7b2处或附近的多个杆7c,其中每个杆7c具有沿着(平行于)容器1的中心轴CTC指向的长度和取向,该中心轴允许两个或更多个盘7b的互连,并且优选地允许所有盘7b的互连。
对于图1至图6中描绘的第一实施例,混合装置7b-d还包括多个杆7d,这些杆可更换地连接到每个杆7c,使得它们径向地朝向容器1的圆柱形壁的内表面1a(即,垂直于容器1的中心轴CTC)突出。杆7d的主要目的是产生蒸气云12c的强烈混合,以增强来自内壁1a的热传递。
对图1中所示的具体配置,实验表明,在最靠近内容器壁的杆7d的末端测量到的周向速度vp为34.5m/s时,实现了蒸气云12c的强烈混合。在实验期间,混合装置7a-d具有沿整个混合装置长度lmd间隔分布的八个杆7d(#mp=8)的组。每组的八个杆7d进一步沿着混合装置7b-d的整个圆周以间隔分布。混合装置7b-d的直径dmd为1.1m,并且内容器直径dc为1.2m。
在这种特殊配置下,34.5m/s的周向速度对应于每分钟600转(r.p.m)的旋转速度ωrev。沿着混合装置的圆周上有八个杆7d,这对应于每分钟4800次扫过(s.p.m.)穿过内容器壁11a的特定区域。
如果决定保持清扫次数恒定,则可以推导出杆/混合突起外径向边界处的最小周向旋转速度vp,min可以由以下公式表示:
vp,min=80π(dmd/#mp),
其中,dmd是混合装置的直径,#mp是混合突起的数量。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在s.p.m.的次数明显低于4800,至少低于2700s.p.m下,可以实现具有湍流特征的蒸气云。这对应于最小周向旋转速度
vp,min=45π(dmd/#mp)。
具体参考图6,可以改变每个杆7d的位于最靠近内表面1a的端部7d1的形状,以优化由旋转机构7的径向范围和内表面1a界定的最小外围体积Vp中的蒸气云的所述混合。如在图6的椭圆框内的详细附图中所示,杆7d的端部相对于面对的内表面1a可以是平的或接近平的。然而,端部7d1可以是任何形状,只要它们有助于混合在最小外围体积Vp中存在的蒸气云12c。图1中椭圆框内的详细图显示了端部7d1可能形状的各种示例。注意,图1的椭圆框内的示例性杆7d都相对于容器1内所示的杆7d逆时针转动90°。
为了确保旋转机构7的旋转,以及混合装置7b-d的旋转,轴7a的端部7a1连接到旋转驱动器10。如图2中所示,后者由内部和/或外部旋转电机10a提供动力。在图2中所示的示例性配置中,旋转驱动器10包括旋转电机10a、传动带10b和分别围绕旋转电机10a的端部7a1和可旋转轴布置的两个传动滑轮10c。
第一出口4专用于释放固态颗粒(未蒸发部分)12a,而第二出口5专用于释放蒸发部分12b。为了避免蒸气通过第一出口4释放出处理室2,旋转阀22(图1)固定到第一出口4,从而将未蒸发部分12a从第一出口4排出。
在通过旋转阀22从第一出口4释放之后,未蒸发部分12a可以由布置在容器1下面或部分下面的专用固体排放容器40收集(图2)。
为了监测容器1内部的温度,在不同位置处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19可以布置在处理室2内或附近,例如在容器壁外部或内部和/或在第一出口4内。图1中描绘了后一位置。
蒸气12b可以被送入冷凝系统30。后者可以分三步执行:
-蒸气12b流入气体洗涤器以清洁蒸气12b中的少量固态颗粒。少量的第一液体(如油)也可以在气体洗涤器内冷凝。
-清洁后的蒸气12b进一步流入液体冷凝器,例如油冷凝器,以从蒸气12b冷凝第一液体。
-最后,没有或减少量的第一液体(例如轻油)的清洁蒸气流入蒸汽冷凝器,该蒸汽冷凝器冷凝至少第二种类型的液体(例如水),以及减少量的第一液体(如果适用的话)。
在图1中,看到第一出口4和第二出口5布置在旋转驱动器10远侧的端壁附近,其中,它们从容器1出来的开口分别沿着中心轴CTC指向并相对于中心轴CTC向下倾斜。然而,第一出口4和第二出口5可以在任何方向上配置,只要它们允许在操作期间释放未蒸发部分12a和蒸发部分12b。图3至图5和图7的第一实施例和图8至图9的第二实施例示出了第一出口4的替代配置,该第一出口4在容器1的底部具有从处理室2向外的竖直开口。
旋转机构7/混合装置7b-d的总径向直径dmd,即从中心轴CTC到旋转机构7的径向边界的总径向长度的两倍,优选地大于处理室2的直径dc的90%。例如,如果圆柱形容器1的内径dc为2米,则每个杆7d的端部7d1与内表面1a之间的平均距离应优选地小于10cm,例如3或4cm。
在图1和3至图9中的所有示例性配置中,加热装置6被描绘为包括以下两者的组件
多个呈杆/棒形状的电阻加热元件6”,沿着(即平行于)中心轴CTC布置在容器壁内,以及
围绕圆柱形壁布置的热流体系统,包括外壳13,其在外壳13的内表面和容器1的外表面1b之间形成空隙14。外壳13进一步包括用于将加热流体6'送入空隙14的热入口13a和用于将加热流体6'释放出空隙14的热出口13b。
然而,注意,加热装置6可以包括能够加热容器1的内壁1a的任何类型和任何数量的加热机构。例如,在替代实施例中,加热装置6可以仅由容器壁内和/或外部的一个或多个电阻加热元件组成,或者仅由所述热流体系统组成。加热装置6可替代地或附加地包括布置在容器1的外表面1b上或附近和/或处理室2内部的微波加热器系统和/或感应加热器系统。
图7示出了分离设备100,其中容器1的端壁之一呈现出两个物质入口3、用于可旋转轴7a的开口和检查/维修舱口18。然而,应当理解,该端壁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物质入口3和任何数量的舱口18。对于图7所示的具体配置,在操作期间只使用两个物质入口3中的一个。例如,另一个可以用与容器1的剩余部分相同的材料或用透明玻璃封闭。可替代地,在操作期间,可以通过两个入口3送入物质12。
分别指向热入口13a和热出口13b的黑色箭头6'表示热流体的流动。
图8和图9示出了分离设备100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省略了多个杆7d。因此,旋转机构7包括可旋转轴7a和混合装置7c-d,其中后者由多个盘7b和互连杆7c设置。因此,在最小外围体积Vp内所需的物质12的混合在很大程度上由纵向定向的杆7c确保。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混合,优选地达到蒸气云12c在Vp内经历湍流特征的程度,可以优化杆7c的形状,例如,通过插入和操作各种形状的杆7c的重复测试,并且其中在每次操作期间测量热传递。图8至图9示出了杆7c的一个示例性配置,其中纵向横截面区域呈现出具有三角形形状。三角形杆7c的锋利边缘7c1可以在最小外围体积中引起更多的湍流和蒸气云12c的强烈混合。
上述分离设备100能够通过热分离有效地从物质12中去除液体和/或气体,例如使用废热6'作为用于分离废物和副产品的主要间接能量。由于容器1的组合外部加热和物质成分/蒸气云12c的强烈混合,分离设备100可以连续操作,而不存在引起物质12逐渐加热的净内部运送机构(在目前已知的间接分离方法中是必要的)。
通过使用上述设备100,热不会如间接分离方法那样主要传递给废物中的固体。相反,热被传递到具有高得多的热传递系数的蒸气云12c。蒸气云12c主要由蒸发的液体/气体(按体积计算)和热的未蒸发粒子组成。如果进入物质12中存在水,“蒸发的”蒸气云12c将必然包含蒸汽。
在操作期间,发生以下处理步骤:
-加热装置6和旋转机构7使进入物质12转变成蒸气云12c。
-来自加热装置6的热能从容器1的内表面1a传递到产生的蒸气云12c。
-随后,通过来自旋转机构7的强烈混合/湍流,热能从该加热的蒸气云12c传递到进入物质12上。
通常在现有技术间接加热分离器中发现的从钢到干燥固体的热传递通常为ca.75W/m2K。相比之下,从钢到蒸汽(这将是废物热分离过程中蒸气云12C的典型主要成分)的热传递要高得多,通常为ca.6000W/m2K。
因此,通过经由上述加热步骤加热物质12,本发明设备实现了显著高于75W/m2K(但低于6000W/m2K)的热传递能力。
最终的热传递将取决于水的含量。例如,当对含有约15%水、15%油和70%未蒸发物质(按重量计)的物质执行热分离试验时,验证了1000至1200W/m2K之间的热传递系数。后者是钻井作业后岩屑的典型组成。
如上所述,强烈混合/湍流机构将确保从蒸气云12c通过物质入口3和该物质中的各种成分到连续送入的物质12上的最佳混合和热交换,从而导致物质12内的特定液体几乎瞬间蒸发。因此,容器1将在任何时候包含具有最佳热传递能力的蒸气云12c,无论是从内表面1a还是进入物质12上。
尽管任何产生的蒸气云中的颗粒必然会被离心力强迫到处理室的外围,但液体(例如水)的持续蒸发将在所有内部方向上产生强大的内力,从而在外围确保高百分比的蒸气(蒸汽)。
在处理含70%矿物固体、15%水和15%油(按重量计)(钻井作业的岩屑)的废物时,已经执行了使用本发明分离设备的测试。测试表明,热传递速率约为1000W/m2K至1200W/m2K之间。对于含有更多水的物质,预计会有甚至更高的热传递速率。
在前面的描述中,已经参考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的各个方面。出于解释的目的,列出了具体的数字、系统和配置,以提供对设备及其工作原理的透彻理解。然而,该描述不旨在被解释为限制意义。对于公开的主题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说明性实施例以及方法和设备的其他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变化被认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通过使用分离设备(100)对流入处理室(2)的物质(12)进行热分离的方法,
其中,所述分离设备(100)包括:
具有容器壁的容器(1),所述容器壁的内表面(1a)包围长度lc、高度H和宽度W的处理室(2),所述容器(1)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物质入口(3)、用于不可蒸发部分和可蒸发部分(12a,12b)的至少一个第一出口(4)和至少一个第二出口(5),
加热装置(6),布置在所述处理室(2)外部,以及
旋转机构(7),包括:布置在所述处理室(2)内的可旋转轴(7a),所述可旋转轴沿所述处理室(2)的长度lc定向;以及固定到所述可旋转轴(7a)并垂直于所述可旋转轴(7a)延伸的混合装置(7b-d),该混合装置的径向直径为dmd,轴向长度为lmd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使用所述加热装置(6)加热所述内表面(1a),以将热能传递到所述处理室(2)的限制在所述混合装置(7b-d)和所述内表面(1a)之间的最小外围体积(Vp),
B.通过使用操作地固定到所述可旋转轴(7a)的旋转驱动器(10),将所述旋转机构(7)旋转到在所述混合装置(7b-d)的径向外边界处测量的周向旋转速度(vp),该周向旋转速度超过每秒5米的最小周向旋转速度(vp,min),
C.使用送入装置(20),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物质入口(3)将物质(12)送入所述处理室(2),其中,所述物质(12)包括两种或更多种成分,其中,所述成分中的至少一种能在蒸发温度(Te)下蒸发,
D.调整以下各项中至少一个:
-所述加热装置(6)的输入功率,
-被送入所述至少一个物质入口(3)中的至少一个的物质(12)的流量,
-所述旋转驱动器(10)的输入功率,以及
-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出口(4)释放的物质(12)的未蒸发部分(12a)的输出流,
使得向所述最小外围体积(Vp)的至少一部分中的总传递热能导致在操作期间超过所述蒸发温度(Te)的操作温度(Top),由所述加热装置(6)传递到所述最小外围体积(Vp)的所述部分中的热能的量构成所述总传递热能的6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设备(100),
其中,所述混合装置(7b-d)的最外径向部分包括多个径向分离的混合突起(7c,7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设备(100),
其中,所述多个径向分离的混合突起(7c、7d)被划分成跨所述混合装置(7b-d)的轴向长度(lmd)沿所述可旋转轴(7a)轴向分布的一个或多个组,每组中的混合突起(7c、7d)的数量被定义为,当沿所述可旋转轴(7a)的方向观察时围绕所述可旋转轴(7a)的完整圆中的混合突起(7c、7d)的数量,以及
其中,进一步将所述旋转机构(7)的最小周向旋转速度(vp,min)定义为
vp,min=C(dmd/#mp),
其中,
C是等于或大于12π的常数,
#mp是每组中的径向分离的混合突起(7c、d)的数量,以及
dmd[m]是所述混合装置(7b-d)的径向直径。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装置(7b-d)的径向直径(dmd)与所述处理室(2)的径向直径(dc)之间的比率在0.8至1.0之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旋转机构(7)的周向旋转速度(vp)被调节为使得在所述最小外围体积(Vp)内的物质(12)的蒸发部分(12b)获得湍流特征。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多个径向分离的混合突起(7c、7d)被划分成跨所述混合装置(7b-d)的轴向长度(lmd)沿所述可旋转轴(7a)轴向分布的一个或多个组,每组中的混合突起(7c、7d)的数量被定义为,当沿所述可旋转轴(7a)的方向观察时围绕所述可旋转轴(7a)的完整圆中的混合突起(7c、7d)的数量,以及
其中,进一步将所述旋转机构(7)的所述最小周向旋转速度(vp,min)定义为
vp,min=C(dmd/#mp),
其中,
C是等于或大于45π的常数,
#mp是每组中的径向分离的混合突起(7c、d)的数量,以及
dmd[m]是所述混合装置(7b-d)的径向直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旋转轴(7a)布置成与所述处理室(2)的中心轴线(CTC)对齐。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热装置(6)朝向所述处理室(2)的长度lc方向。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热装置(6)进一步包括:
外壳(13),围绕所述容器(1)布置,使得在所述容器壁的外表面(1b)和所述外壳(13)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隙(14),所述外壳(13)包括允许将加热装置(6')送入所述空隙(14)的外壳入口(13a)。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容器壁的外表面(1b)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多个外翅片(16)。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热装置(6)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容器壁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流量(Si)被设置为恒定速率时,所述加热装置(6)的输入功率和所述旋转驱动器(10)的输入功率相互调节,使得在所述最小外围体积(Vp)的至少一部分内实现所述操作温度(Top)。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旋转驱动器(10)的输入功率和所述加热装置(6)的输入功率被设置为恒定水平时,所述流量(Si)被调节为使得在所述最小外围体积(Vp)的至少一部分内实现所述操作温度(Top)。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分离设备(100)进一步包括:
温度传感器(19),布置成使得能够监测所述处理室(2)内或在所述处理室处的温度,以及
控制系统,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9)、所述送入装置(20)、所述旋转驱动器(10)和所述加热装置(6)进行信号通信,所述控制系统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9)测量的温度自动调节所述流量(Si)、所述旋转驱动器(10)的输入功率和所述加热装置(6)的输入功率。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分离设备(100)进一步包括:
温度传感器(19),布置成使得能够监测所述处理室(2)内或在所述处理室处的温度,以及
其中,所述分离设备进一步包括:
控制系统,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9)和所述送入装置(20)进行信号通信,所述控制系统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9)测量的温度自动调节来自所述送入装置(20)的流量(Si),
并且其中,步骤D涉及:
测量所述处理室(2)内或在所述处理室处的温度,
将所述温度传输到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温度计算新的流量(Sn),以及
通过向所述送入装置(20)发送信号而将所述流量(Si)调整为该新的流量(Sn)。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装置(7b-c)包括:
-多个旋转盘(7b),相对于所述可旋转轴(7a)轴向偏移地固定,以及
-多个轴向定向的细长物体(7c),将所述多个旋转盘(7b)互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旋转盘(7b)中的每一个呈现出至少一个贯通开口(7b1),以允许所述蒸发部分(12b)在操作期间流过。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装置(7b-c)包括沿所述可旋转轴(7a)的长度偏移分布的多个径向突出元件(7d)。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装置(7b-c)包括:多个旋转盘(7b),相对于所述可旋转轴(7a)轴向偏移地固定;以及多个轴向定向的细长物体(7c),将所述多个旋转盘(7b)互连,其中,所述多个径向突出元件(7d)能替换地连接到所述多个轴向定向的细长物体(7c)。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容器(1)是具有内轴向长度lc和内径向直径dc的圆柱体,其中,所述内轴向长度dc和所述内径向直径dc之间的比率等于或小于4.0。
CN202080084969.5A 2019-12-09 2020-12-09 用于对多成分物质进行连续热分离的方法 Pending CN1149293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214531.6 2019-12-09
EP19214531 2019-12-09
PCT/EP2020/085337 WO2021116201A1 (en) 2019-12-09 2020-12-09 Method for continuous thermal separation of a multi-component substan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9356A true CN114929356A (zh) 2022-08-19

Family

ID=68840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4969.5A Pending CN114929356A (zh) 2019-12-09 2020-12-09 用于对多成分物质进行连续热分离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11152A1 (zh)
EP (1) EP4072694A1 (zh)
JP (1) JP2023504910A (zh)
KR (1) KR20220108173A (zh)
CN (1) CN114929356A (zh)
AU (1) AU2020402128A1 (zh)
BR (1) BR112022011290A2 (zh)
CA (1) CA3160043A1 (zh)
MX (1) MX2022007001A (zh)
WO (1) WO202111620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8400A (zh) * 2022-09-19 2022-12-27 扬州永锋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体式多效蒸发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38907B (zh) * 2022-11-22 2023-09-01 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生产系统及其工艺
CN116571164B (zh) * 2023-07-15 2023-09-19 枣强县金鹰钨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锥干燥混料机
CN117380137B (zh) * 2023-12-12 2024-02-09 山东鲁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树脂反应釜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00868A (en) * 1964-04-24 1967-01-31 Anderwert Fritz Process for drying heat-sensitive materials as well as drying apparatu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forementioned process
US4869810A (en) * 1984-10-08 1989-09-26 Olav Ellingsen Method of recovering evaporable liquids from mud comprising fine grained particles and the evaporable liquids
US5375343A (en) * 1991-12-02 1994-12-27 Buss Ag Evaporator for drying sludges
US6165349A (en) * 1997-03-03 2000-12-26 Madar; Ivan Process for thermal and/or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and/or depolymerization of low-grade organic substances and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the process
EP1236015A1 (en) * 1999-10-05 2002-09-04 Rubicon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Batch sludge dehydrator
US20040172996A1 (en) * 2002-09-02 2004-09-09 Kurita Water Industries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atured compost-like material
US20090060826A1 (en) * 2006-02-14 2009-03-05 Kureh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High Temperature Gas Treatment of Particulate Matter
CN104602777A (zh) * 2012-06-28 2015-05-06 维尔诺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净化水及产生水蒸气的系统
CN106457059A (zh) * 2014-04-11 2017-02-22 瑟母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处理材料的方法
CN109748339A (zh) * 2017-11-03 2019-05-14 联奇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可除臭的脱水干燥装置及脱水干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35413A (de) 1971-07-01 1973-03-31 Luwa Ag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eines fliessfähigen Stoffes
US4139462A (en) 1976-07-12 1979-02-13 Dresser Industries, Inc. Method for thermally treating oil well drill cuttings
US4222988A (en) * 1978-05-05 1980-09-16 Oil Base Germany G.M.B.H. Apparatus for removing hydrocarbons from drill cuttings
US4287026A (en) * 1979-03-29 1981-09-01 Wallace William A Desalinization method
NO312303B1 (no) * 1999-02-11 2002-04-22 Thermtech As Fremgangsmate for katalytisk oppgradering og hydrogenering av hydrokarboner
NO322684B1 (no) 2001-05-16 2006-11-27 Stord Bartz As Fremgangsmate og anordning for torke av limholdige materialer
US9102545B2 (en) * 2008-06-23 2015-08-11 Verno Holdings, Llc System for decontaminating water and generating water vapor
US10273168B2 (en) * 2009-06-22 2019-04-30 Verno Holdings, Llc System for processing water and generating water vapor for other processing uses
US8435404B2 (en) * 2009-10-22 2013-05-07 Wyssmont Company Inc. Method for the pyrolytic extraction of hydrocarbon from oil shal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00868A (en) * 1964-04-24 1967-01-31 Anderwert Fritz Process for drying heat-sensitive materials as well as drying apparatu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forementioned process
US4869810A (en) * 1984-10-08 1989-09-26 Olav Ellingsen Method of recovering evaporable liquids from mud comprising fine grained particles and the evaporable liquids
US5375343A (en) * 1991-12-02 1994-12-27 Buss Ag Evaporator for drying sludges
US6165349A (en) * 1997-03-03 2000-12-26 Madar; Ivan Process for thermal and/or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and/or depolymerization of low-grade organic substances and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the process
EP1236015A1 (en) * 1999-10-05 2002-09-04 Rubicon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Batch sludge dehydrator
US20040172996A1 (en) * 2002-09-02 2004-09-09 Kurita Water Industries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atured compost-like material
US20090060826A1 (en) * 2006-02-14 2009-03-05 Kureh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High Temperature Gas Treatment of Particulate Matter
CN104602777A (zh) * 2012-06-28 2015-05-06 维尔诺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净化水及产生水蒸气的系统
CN106457059A (zh) * 2014-04-11 2017-02-22 瑟母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处理材料的方法
CN109748339A (zh) * 2017-11-03 2019-05-14 联奇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可除臭的脱水干燥装置及脱水干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8400A (zh) * 2022-09-19 2022-12-27 扬州永锋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体式多效蒸发器
CN115518400B (zh) * 2022-09-19 2023-07-21 扬州永锋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体式多效蒸发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11152A1 (en) 2023-01-12
AU2020402128A1 (en) 2022-06-30
JP2023504910A (ja) 2023-02-07
KR20220108173A (ko) 2022-08-02
CA3160043A1 (en) 2021-06-17
AU2020402128A2 (en) 2022-07-14
MX2022007001A (es) 2022-09-19
BR112022011290A2 (pt) 2022-11-29
WO2021116201A1 (en) 2021-06-17
EP4072694A1 (en) 2022-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29356A (zh) 用于对多成分物质进行连续热分离的方法
JP4679336B2 (ja) 生ごみ乾燥機
EP3575382A1 (en) System for drying lignite and method for drying lignite
US20040200091A1 (en) Process and means for drying of sticky materials
CN114929357A (zh) 用于对多成分物质进行连续热分离的设备
KR101757060B1 (ko) 이중 스크류로 이루어지는 블레이드를 전열체로 구성하여서 되는 증발 농축 건조장치
KR101236331B1 (ko) 건조장치
US5724751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organic or inorganic materials
JP2006326382A (ja) 乾燥炭化方法とその装置
RU2430097C2 (ru) Способ сушки меламина
KR101598505B1 (ko) 건조장치
Chun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igh-efficiency rotary dryer for sewage sludge
WO2015105989A1 (en) Combustion boiler with pre-drying fuel chute
US2008026839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ulse Heat Treatment of Bulk Materials
KR100290064B1 (ko) 슬러지 건조장치
RU2125217C1 (ru) Процесс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ушки или органических и/или неорганическ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KR101090750B1 (ko) 가열된 디스크와 회전 브레이드를 이용한 건조장치
OA21242A (en) Method for continuous thermal separation of a multi-component substance.
KR20110044700A (ko) 오니 처리 장치
KR940701293A (ko) 연도가스 정화장치
JP4371570B2 (ja) 乾燥機の熱交換装置
AU6413699A (en) Batch sludge dehydrator
KR20140096494A (ko) 간접건조방식의 사이클론 건조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건조시스템
Sharma et al.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Cross-flow Rotating Spray Bed
US20040251167A1 (en) Auger cleaning of soli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