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8976B - 固定结构和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固定结构和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8976B
CN114928976B CN202210478112.2A CN202210478112A CN114928976B CN 114928976 B CN114928976 B CN 114928976B CN 202210478112 A CN202210478112 A CN 202210478112A CN 114928976 B CN114928976 B CN 114928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fastener
arc
elastic
pcb board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81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28976A (zh
Inventor
戴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81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8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8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8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28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8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12Resilient or clamping means for holding component to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定结构和电子产品,其中,固定结构包括:板体,板体具有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板体上形成贯穿第一面和第二面的通孔;第一弹性扣件,第一弹性扣件的第一端与通孔的侧壁相连,第一弹性扣件的中部向第二面的方向凸伸形成第一弧形凸部,第一弹性扣件的第二端向第一面的方向延伸出预设距离形成第一扣持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结构使用寿命较短且兼容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固定结构和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定结构和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各种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有了更多的要求,对应的电子元器件越来越多,而连接线和PCB电路板作为承载数据与电源交换的载体,也随之增多。
消费电子产品通常有廉价版与高配版,也会销售至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多个版本。例如连接线,廉价版会使用普通的线,高配版会使用线芯更多,防火性更好,带抗干扰屏蔽层的线,线材多径更大,廉价版与高配版的线材外径可能会不一样。再例如PCB板,高配版本需实现更多的功能,PCB板上元器件变多,需要更多的摆放面积;低配版本与高配版的PCB板尺寸可能会不一样。甚至,同时同一零件可能会有不同的供应商,对于一些通用的标准件,每个厂商外形可能存在差异性。
对上述的连接线或者PCB板,通常采用强力胶带、线卡与螺丝配合,或者扎带或者卡扣等方式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的卡扣固定的时候,卡扣只能够固定某一尺寸的连接线或者某一型号的PCB板,这样的卡扣结构在使用的时候兼容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结构和电子产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结构使用寿命较短且兼容性较差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定结构,包括:板体,板体具有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板体上形成贯穿第一面和第二面的通孔;第一弹性扣件,第一弹性扣件的第一端与通孔的侧壁相连,第一弹性扣件的中部向第二面的方向凸伸形成第一弧形凸部,第一弹性扣件的第二端向第一面的方向延伸出预设距离形成第一扣持部。上述结构可以具有较大的弹性,具有较大的压缩变形量,且避免了应力集中。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扣件至少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弹性扣件的第一端分别与同一通孔的相对的两侧的侧壁相连,形成第一弹性扣件对,第一弹性扣件对的第一扣持部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弹性扣件相配合使用,变形量增大了一倍。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扣件的第一端与板体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弹性扣件的第一端至第一弹性扣件的中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面的角度为Φ,且满足:30°<Φ<60°。上述结构的平滑度更好,更不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
进一步地,第一弧形凸部的圆心角为180度的圆弧。上述结构对待固定件施加的作用力没有其它方向的分力。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扣件在第一状态时,第一弧形凸部的第一端至第一弧形凸部的第二端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第一弹性扣件在第二状态时,第一弧形凸部的第一端至第一弧形凸部的第二端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满足:(D1-D2)/D1=F,F的值在0.15至3之间,和/或第一弹性扣件的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之间差值为变形量D,变形量D在3mm至15mm之间。这样的变形量适用性更好,能够满足大多数电子产品的待固定件的需求。
进一步地,第一扣持部包括卡凸,卡凸朝向待固定件的方向延伸,卡凸包括卡止面以及导滑面,卡止面面向待固定件的方向,以卡止面卡止待固定件;导滑面面向背离待固定件的方向。上述结构紧凑,固定效果较好。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包括底板和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为上述的固定结构,底板和板之间设置有避让空间,第一弹性扣件至少部分地位于避让空间内。
进一步地,电子产品还包括连接线,同一通孔内相对的设置两个第一弹性扣件,连接线夹持在两个第一弹性扣件之间。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对连接线较好的固定。
进一步地,电子产品还包括PCB板和辅助结构,PCB板的一侧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弹性扣件,辅助结构对PCB板的至少另一侧形成限位,或电子产品还包括PCB板,PCB板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性扣件。上述结构能够对PCB板的较好的固定。
进一步地,PCB板包括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在垂直板体的第一面的方向上的高度不同,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扣件,第二弹性扣件的中部向第一面的方向凸伸形成第二弧形凸部,第二弹性扣件的第二端向第二面的方向延伸出预设距离形成第二扣持部,第一弹性扣件用于卡固第一PCB板,第二弹性扣件用于卡固第二PCB板。上述结构可以实现一个板体同时固定多个PCB板。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使用固定结构的时候,由于第一弹性扣件的中部向第二面的方向凸伸形成第一弧形凸部,这样当第一弹性扣件受到外力后,扣位可以整体位移,第一弹性扣件的应力分散效果较好,进而保证了本申请的固定结构能够反复使用,使用寿命较长。另外,第一弧形凸部的设置保证了第一弹性扣件具有较好的弹性,这样能够实现较大的压缩距离,进而保证了本申请的固定结构可以适用于不同版本的连接线或者不同的PCB板等的固定,因此本申请的固定结构大大地提高了固定结构的兼容性和通用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结构使用寿命较短并且兼容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固定结构的实施例一的固定结构与待固定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固定结构的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固定结构的实施例二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固定结构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固定结构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固定结构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电子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的电子产品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7的电子产品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7的电子产品的另一位置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0、板体;11、第一面;12、第二面;13、通孔;20、第一弹性扣件;21、第一弧形凸部;22、第一扣持部;221、卡凸;30、底板;40、第二弹性扣件;41、第二弧形凸部;50、辅助结构;51、挡边;52、挡条;100、待固定件;110、连接线;120、第一PCB板;130、第二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鉴于现有电子产品的线材或板件紧固件一般专款专用,或者说单个紧固件均要单独定制、设计与制造,这便造成设计、制造与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固定结构,有别于现有设计为了实现牢固固定的固有思路,现有固有思路一,要配置与待固定件形状相适配的容纳槽或限位部,现有固有思路二,还要尽量缩小卡件变形量;本申请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主要思路在于,相反于现有设计思路将扣持部配置在一个弹形扣件末端上,且弧形凸部能在一个较大行程上保持前端扣持部对待固定件的卡接,也就是即便待固定件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前端扣持部仍能借助后部弧形凸部的弹性复位力而保持前端扣持部对待固定件的卡位,如此,待固定件的形状或大小便可以有较大的变化空间。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的固定结构包括:板体10和第一弹性扣件20。板体10具有相背的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板体10上形成贯穿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的通孔13。第一弹性扣件20的第一端与通孔13的侧壁相连,第一弹性扣件20的中部向第二面12的方向凸伸形成第一弧形凸部21,第一弹性扣件20的第二端向第一面11的方向延伸出预设距离形成第一扣持部22。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使用固定结构的时候,由于第一弹性扣件20的中部向第二面12的方向凸伸形成第一弧形凸部21,这样当第一弹性扣件20受到外力后,扣位可以整体位移,第一弹性扣件的应力分散效果较好,进而保证了本申请的固定结构能够反复使用,使用寿命较长。另外,第一弧形凸部的设置保证了第一弹性扣件20具有较好的弹性,这样能够实现较大的压缩距离,进而保证本申请的固定结构可以适用于不同版本的连接线110或者不同的PCB板等的固定,因此本申请的固定结构大大地提高了固定结构的兼容性和通用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结构使用寿命较短并且兼容性较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通孔13可以为板体10的中部的周部封闭的通孔13,也可以为板体10的侧边开设的豁口,即一侧没有封闭的通孔13。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固定结构,第一弹性扣件20至少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弹性扣件20的第一端分别与同一通孔13的相对的两侧的侧壁相连,形成第一弹性扣件对,第一弹性扣件对的第一扣持部22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弹性扣件20可以实现相互配合的对待固定件100的夹持固定,另外,两个第一弹性扣件20的压缩量是一个第一弹性扣件20的两倍,这样大大地扩大了固定结构的适用范围。实施例一的待固定件100为连接线。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需要同一通孔13内可以设置一组第一弹性扣件对,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弹性扣件对。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弹性扣件20的第一端与板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弹性扣件20的第一端至第一弹性扣件20的中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面11的角度为Φ,且满足:30°<Φ<60°。上述结构的设置充分考虑了第一弹性扣件20在压缩时的压缩量较大,同时兼顾第一弹性扣件20在受到压缩的时候应力的分布较好,有效地避免了应力集中。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个第一弹性扣件20的上述角度Φ随着距离板体10的距离不同也是变化的。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弧形凸部21的圆心角为180度的圆弧。即第一弧形凸部21包括圆心角为180度的圆弧段。上述结构使得应力的分散比较均匀,这样进一步地延长了使用周期,使得弧形臂(第一弧形凸部21为弧形臂的结构)能够变形的范围更大,避免产生不需要的方向的作用力。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弹性扣件20在第一状态时,第一弧形凸部21的第一端至第一弧形凸部21的第二端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第一弹性扣件20在第二状态时,第一弧形凸部21的第一端至第一弧形凸部21的第二端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满足:D1-D2/D1=F,F的值在0.15至3之间,和/或第一弹性扣件20的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之间差值为变形量D,变形量D在3mm至15mm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变形量D的取值范围在3mm至15mm之间,半圆形的圆弧指的是弧形臂在自然状态时的形状。当固定结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长度为D1相同的情况下且第一弧形凸部21也相同的情况下,当第一弧形凸部21为半圆形圆弧时,D/D1的比值F可以达到0.8,而第一弧形凸部21的弧形的高度小于半圆形圆弧的高度2mm时,D/D1的比值为0.6,而第一弧形凸部21的弧形高度大于半圆形圆弧的高度时,待固定件100承受的除了水平方向的分力较大,这样一方面对待固定件100有一定的损伤,另一方面第一弧形凸部21由于变形产生的弹力没有全部应用在固定待固定件100,这样会产生作用力的浪费。第一弧形凸部21的弧形高度大于半圆形圆弧的高度还会造成需要为连接件预留的容纳空间较大,会增加电子产品的体积。通过设置第一弧形凸部21的厚度和材料可以实现D/D1的比值的增大或者减小。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扣持部22包括卡凸221,卡凸221朝向待固定件100的方向延伸,卡凸221包括卡止面以及导滑面,卡止面面向待固定件100的方向,以卡止面卡止待固定件100;导滑面面向背离待固定件100的方向。上述结构紧凑,卡固效果较好。需要说明的是,卡止面和基准面之间的夹角在2度至45度之间,导滑面与第一面11(基准面)之间的夹角在115度至170度之间。当使用该固定结构对待固定件100进行固定的时候,待固定件100通过导滑面滑入卡凸221和基准面之间,当待固定件100受到外力的时候,待固定件100在卡止面的束缚下不能够从固定结构中脱出。但是,当需要将待固定件100从固定结构中取出的时候,可以将第一弹性扣件20朝相反于待固定件100的方向扳动,再将待固定件100从固定结构中取出,这样的固定结构可以重复使用,不需要借助辅助工具就能够实现对待固定件100的固定。
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以第一弧形凸部21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距离D1等于10mm,第一扣持部22的厚度为3mm,第一弧形凸部21处于极限压缩状态下的距离D2等于4mm为例,D1与D2差值(即D1-D2)D等于6mm为例,D/D1的比值等于0.6,上述的结构能够适应廉价版的连接线110和高配版的连接线110,当采用廉价版的连接线110的时候,固定结构较小的变形量就能够满足要求,当采用高配版的连接线110的时候,固定结构需要较大的变形量才能够满足要求。
实施例一的待固定件100为连接线110。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弧形凸部2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作为其它的形式,第一弧形凸部21的横截面也可以为椭圆形等其它形状,此处不做具体的限定。
如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采用了一个第一弹性扣件20夹持PCB板(待固定件100)的配合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一个第一弹性扣件20指的是第一弹性扣件20没有相对的设置,在垂直于图2的弧形面的方向(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还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弹性扣件20对PCB板进行固定,这样保证了待固定件100的固定比较牢固。通过图2可以获知,板体10和第一弹性扣件20共同配合实现了对PCB板的固定,远离第一弹性扣件20的一侧,通过板体10的凹槽形成的台阶与PCB板和第一弹性扣件20形成挤压的作用力,PCB板的下方通过板体10的第一面11形成限位,此处的板体10可以为实体板,或者板体10具有镂空结构,或者板体10为支架均是可以的。待固定件100的上部通过卡凸221对待固定件100进行固定。
作为其它的实施方式,第一弹性扣件20可以成对的出现,即第一弹性扣件20相对的设置。通过多对第一弹性扣件20实现对PCB板的固定。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三的技术方案中,弧形臂(第一弧形凸部21)包括多个分弧形臂,多个分弧形臂并列设置。这样的结构保证了第一弧形凸部21的强度,即第一弧形凸部21不容易损坏,当分弧形臂的厚度和材料等与弧形臂的厚度和材料等相同的时候,具有多个分弧形臂的第一弧形凸部21的夹持力度较大。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三采用了多个分弧形臂的弯曲方向相同。这样可以根据固定结构的多个分弧形臂的弯曲方向,在同一方向预留容纳空间。进一步地,多个分弧形臂的设置还能够起到备用的作用,例如多个分弧形臂的一个分弧形臂断裂的时候,其余的分弧形臂还能够工作,起到备用的作用。
如图5所示,实施例四的技术方案,多个分弧形臂的弯曲方向不同。多个分弧形臂的弯曲方向不同,这样可以实现板体10的两侧均设置有容纳空间(此处理解为距离),不需要一侧设置的容纳空间远远大于另一侧的容纳空间,这样电路板等发热元器件的散热效果较好。通过上述可知,可以根据电路、电子元器件等实际的布置情况,选择较好的实施例。
如图6所示,实施例五的技术方案为至少一个分弧形臂包括多个分弧形段,相邻的分弧形段的凸弧的方向不同。这样的结构进一步地扩大了固定结构的可变形范围,即不仅仅弧形臂自身能够实现压缩变形,提高固定的通用性,而且弧形臂上还设置有弧形,弧形臂上的弧形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变形量,上述结构进一步增加了第一弧形凸部21的变形。
实施例五中的弧形臂可以只有一个,上述的一个弧形臂上设置有弧形。也可以为弧形臂具有两个分弧形臂,一个分弧形臂为图6中的下部的平滑的一个弧形,另一个分弧形臂为如图6中的上部的分弧形臂,该分弧形臂为弧形上设置的多个小弧形。
实施例六的技术方案(图中未示出)为弧形臂包括首尾相连的多个弧形段,相邻的弧形段的凸弧的方向不同。上述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固定结构的通用性,具体地,弧形臂可以实现变形,弧形臂上设置的弧形段也能够变形,这样共同的变形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弧形凸部21的可压缩量。
实施例七的技术方案中(图中未示出),弧形臂可通过自身具有壁厚不同设置实现更大的弹性变形,当第一弧形凸部21收到外部的作用力的时候,壁厚不同的部位也会通过形变来增加第一弹性扣件20的变形量。这样不需要单独的再增大容纳空间,即不需要增加板体10和相邻的底板30等物体的距离就能够实现更大的压缩量和变形量。
作为其它的实施方式,第一弧形凸部21也可以设置为空心结构,通过设置多个弧形膨胀节的形式提高变形量。
通过上述可知,本申请的固定结构除了通用性和兼容性较好之外,通过徒手扳动就能够实现对待固定件100的固定,不需要借助其它工机具进行操作,固定结构可以多次使用,反复拆装,使用寿命较长。
如图7至图10所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包括底板30和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为上述的固定结构,底板30和板体10之间设置有避让空间,第一弹性扣件20至少部分地位于避让空间内。上述结构避免了第一弹性扣件20在活动的时候发生干涉或者卡死的问题。另外,电子产品内设置有电子元器件,上述结构使得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效果较好。电子产品还包括支座,支座连接在板体10和底板30的内壁之间以形成容纳空间,以形成支座对板体10的支撑,使得板体10和底板30之间形成避让空间。上述的结构设置紧凑,使用方便,具体地,支座和板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板体10和第一弹性扣件20也是一体成型结构。
在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电子产品还包括连接线110,同一通孔13内相对的设置两个第一弹性扣件20,连接线110夹持在两个第一弹性扣件20之间。上述结构紧凑,弹性变形量较大,适用性更强,请见图1。具体地,第一弹性扣件对为与连接线110的延长线上布置的多个。
如图7至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电子产品还包括PCB板和配合固定结构,PCB板的一侧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弹性扣件20,辅助结构50对PCB板的至少另一侧形成限位,如果辅助结构50对PCB板的另一侧形成限位,优选与设置第一弹性扣件20相对的一侧,在该侧设置挡边51或者挡边51和挡条52均设置。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为其它侧,或者其它三侧均设置辅助结构50。上述的辅助结构50可以为图2中的台阶面,也可以单独设置凸块或者卡凸等,这样的结构紧凑,节省成本。下面根据图8详细说明辅助结构50的具体结构(辅助结构50并不仅仅局限于图8中的结构),辅助结构50包括挡边51和挡条52,第一PCB板120的三个侧边均设置有挡边51,另一个侧边设置有第一弹性扣件20,挡边51的第一侧边与板体10相连,挡边51的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相反,挡边51的第二侧边设置有挡条52,挡条52向中间延伸预定距离,这样挡边51形成了对第一PCB板120的沿第一面11的平面方向的限位,挡条52对第一PCB板120形成垂直板体10的第一面11方向的限位。具体地,根据需要挡边51可以间断的设置,挡条52也可以为多个相间断的设置,在图8中挡边51为设置在第一PCB板120的一体成型结构,挡边51和板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挡条52为多个,多个相间隔地设置在挡边51上,各挡边51与挡条52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其它的实施方式还可以为,PCB板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性扣件20。
如图7和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PCB板包括第一PCB板120和第二PCB板130,第一PCB板120和第二PCB板130在垂直板体10的第一面11的方向上的高度不同,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扣件40,第二弹性扣件40的中部向第一面11的方向凸伸形成第二弧形凸部41,第二弹性扣件40的第二端向第二面12的方向延伸出预设距离形成第二扣持部,第一弹性扣件20和第一PCB板120相配合,第二弹性扣件40与第二PCB板130相配合。这样可以实现同一个电子产品的多个PCB板的固定,这样的电子产品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节省成本。具体地,第一PCB板120位于板体10的第一面11的远离第二面12的一侧,第二PCB板130位于板体10的第二面12的远离第一面11的一侧,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在垂直板体10的方向上布置多个PCB板,进一步充分利用了电子产品的安装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体(10),所述板体(10)具有相背的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所述板体(10)上形成贯穿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的通孔(13);
第一弹性扣件(20),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的第一端与所述通孔(13)的侧壁相连,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的中部向所述第二面(12)的方向凸伸形成第一弧形凸部(21),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一面(11)的方向延伸出预设距离形成第一扣持部(22);
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至少包括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弹性扣件(20)的第一端分别与同一所述通孔(13)的相对的两侧的侧壁相连,形成第一弹性扣件对,所述第一弹性扣件对的第一扣持部(22)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的第一端与所述板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的中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面(11)的角度为Φ,且满足:30°<Φ<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1)的圆心角为180度的圆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1)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1)的第二端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1)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1)的第二端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
所述第一距离D1与所述第二距离D2满足:(D1-D2)/D1=F,F的值在0.15至3之间,和/或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的所述第一距离D1与所述第二距离D2之间差值为变形量D,所述变形量D在3mm至15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持部(22)包括卡凸(221),所述卡凸(221)朝向待固定件(100)的方向延伸,所述卡凸(221)包括卡止面以及导滑面,所述卡止面面向所述待固定件(100)的方向,以所述卡止面卡止所述待固定件(100);所述导滑面面向背离所述待固定件(100)的方向。
6.一种电子产品,所述电子产品包括底板(30)和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结构,所述底板(30)和所述板体(10)之间设置有避让空间,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避让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产品还包括连接线(110),同一所述通孔(13)内相对的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所述连接线(110)夹持在所述两个第一弹性扣件(2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产品还包括PCB板和辅助结构(50),所述PCB板的一侧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所述辅助结构(50)对所述PCB板的至少另一侧形成限位,或所述电子产品还包括PCB板,所述PCB板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包括第一PCB板(120)和第二PCB板(130),所述第一PCB板(120)和所述第二PCB板(130)在垂直所述板体(10)的第一面(11)的方向上的高度不同,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扣件(40),所述第二弹性扣件(40)的中部向所述第一面(11)的方向凸伸形成第二弧形凸部(41),所述第二弹性扣件(40)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二面(12)的方向延伸出预设距离形成第二扣持部,所述第一弹性扣件(20)用于卡固所述第一PCB板(120),所述第二弹性扣件(40)用于卡固所述第二PCB板(130)。
CN202210478112.2A 2022-04-29 2022-04-29 固定结构和电子产品 Active CN114928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8112.2A CN114928976B (zh) 2022-04-29 2022-04-29 固定结构和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8112.2A CN114928976B (zh) 2022-04-29 2022-04-29 固定结构和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8976A CN114928976A (zh) 2022-08-19
CN114928976B true CN114928976B (zh) 2023-07-21

Family

ID=82806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8112.2A Active CN114928976B (zh) 2022-04-29 2022-04-29 固定结构和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897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00737U (zh) * 2016-10-24 2017-04-12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固定件和pcb板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1026A (zh) * 2016-08-16 2017-01-04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式辅助端子盒
CN206906747U (zh) * 2017-04-18 2018-01-19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6863400U (zh) * 2017-06-26 2018-01-0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模组及其pcb板卡扣支架
CN209914193U (zh) * 2019-05-09 2020-01-07 南皮县和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板连接的扣件
CN210780001U (zh) * 2019-10-11 2020-06-16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 电缆支架组件
CN216357684U (zh) * 2021-11-02 2022-04-19 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器和电器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00737U (zh) * 2016-10-24 2017-04-12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固定件和pcb板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8976A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9466B2 (en) Connector
US7241159B1 (en) Fixing/grounding unit for electronic card
US8025507B2 (en) Connector
KR950003752Y1 (ko) 전기, 전자제품의 기판 고정장치
CN102143673B (zh) 电子电路设备
CN111224250B (zh)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和电气设备
JP200325752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22182971A (ja) 電気接続組立体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
US9972923B2 (en) Terminal block with a terminal cover
CN114928976B (zh) 固定结构和电子产品
KR101989172B1 (ko) 플랫 타입 트랜스포머
JP2003168533A (ja) 電気コネクタ端子
KR20220001248U (ko) 플랫타입 트랜스포머
US2004021983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retention structure
US6295208B1 (en) Backplate for securing a circuit card to a computer chassis
JP3512359B2 (ja) コイル部品
JPH0632709Y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の取付構造
CN108565578B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装置
KR102557923B1 (ko) 플러그 일체형 어댑터
CN218896837U (zh) 一种可兼容多种板厚基板的刺破式连接器
CN220422248U (zh) 压线装置、电控盒及空调器
CN111224265A (zh) 连接器
CN211017463U (zh) 板端卡的固定装置
US11955739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terminal block, terminal block,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3071494U (zh) 高强度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