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4932A - 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4932A
CN114924932A CN202210469917.0A CN202210469917A CN114924932A CN 114924932 A CN114924932 A CN 114924932A CN 202210469917 A CN202210469917 A CN 202210469917A CN 114924932 A CN114924932 A CN 114924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kage
output signal
liquid cooling
analysis result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699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24932B (zh
Inventor
王玉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699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4932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046991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924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4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4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24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4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8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r parameter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of power, currents, temperature, humidity, position, vib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3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is a motherboard or an expansion c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52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泡棉吸附单元、阵列式传感单元以及传感器处理器;其中,泡棉吸附单元,设置于液冷服务器的液冷管道,用于吸附液冷管道的漏液并作用于阵列式传感单元;阵列式传感单元,设置于泡棉吸附单元,用于根据受到的泡棉吸附单元的作用力生成输出信号,并发送至传感器处理器;传感器处理器,用于接收阵列式传感单元发送的输出信号,并基于输出信号进行漏液分析得到漏液分析结果。本申请能够达到避免漏液直接滴到液冷服务器,导致液冷服务器主板电路短路及液冷服务器系统损坏、数据丢失等问题;同时,具有达到提高识别漏液的准确性以及快速定位漏液位置的效果。

Description

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务器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数字化产业的迅速发展,银行、IT、游戏等行业对服务器需求数量越来越多、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性能的提升自然离不开服务器功率的增加,由此可见,服务器的散热策略及效率尤为重要,良好的散热能够提高服务器的运行速度与效率,相反则可能会导致服务器效率降低、宕机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为提高服务器的整机散热效率,降低服务器热耗散以及服务器风扇使用功率,使得冷板式液冷服务器使用越来越普遍。由于冷板式液冷服务器的液冷管道长时间传输的密封性问题和长时间运行存在的不可靠性风险,容易导致在液冷管道内传输的液体渗漏到液冷管道外侧形成滴液,滴到液冷服务器主板上,所以,需要对在液冷服务器液冷管道内传输的冷却液进行漏液检测。
然而,当前对液冷服务器进行漏液检测采用的是将漏液检测线附在液冷管道上,通过漏体滴到漏液检测线上的阻抗变化来识别漏液的方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当漏液数量较多时,则会存在检测实时性差以及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并且漏液容易滴到主板上,引起液冷服务器短路和主板损坏等。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漏液容易滴到液冷服务器主板上引起短路损坏的风险以及检测实时性差以及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第一方面,根据一些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冷服务器的漏液检测系统,包括:设置于液冷服务器的泡棉吸附单元、阵列式传感单元以及传感器处理器;
其中,泡棉吸附单元,设置于液冷服务器的液冷管道,用于吸附液冷管道的漏液并作用于阵列式传感单元;
阵列式传感单元,设置于泡棉吸附单元,用于根据受到的泡棉吸附单元的作用力生成输出信号,并发送至传感器处理器;
传感器处理器,用于接收阵列式传感单元发送的输出信号,并基于输出信号进行漏液分析得到漏液分析结果。
优选的是,阵列式传感单元包括阵列式压力传感器;
阵列式压力传感器,用于根据受到的泡棉吸附单元的挤压力,将压力输出信号发送至传感器处理器,以确认压力输出信号的异常状况。
优选的是,阵列式传感单元还包括阵列式通信传感器;
阵列式通信传感器,用于利用液冷管道的导电性能发送通信输出信号,并将通信输出信号发送至传感器处理器,以确认通信输出信号的异常状况。
优选的是,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告警指示灯;
告警指示灯,用于接收传感器处理器发送的漏液分析结果,并基于漏液分析结果确定告警指示灯的开启状态。
优选的是,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单元;
基板管理控制单元,用于接收传感器处理器发送的漏液分析结果,并基于漏液分析结果控制液冷服务器的使用状态。
优选的是,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
第一连接器,用于接收传感器处理器发送的漏液分析结果,并将漏液分析结果发送至第二连接器;
第二连接器,用于接收第一连接器发送的漏液分析结果,并将漏液分析结果发送至基板管理控制单元。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冷服务器的漏液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阵列式传感单元根据受到的泡棉吸附单元的作用力生成的输出信号;
接收阵列式传感单元发送的输出信号,并基于输出信号进行漏液分析得到漏液分析结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可实现的方式,阵列式传感单元包括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和/或阵列式通信传感器;接收阵列式传感单元发送的输出信号,并基于输出信号进行漏液分析得到漏液分析结果,包括:
接收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发送的压力输出信号;
将压力输出信号和预置于传感器处理器的预设压力信号进行比对,当压力输出信号等于预设压力信号时,得到未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当压力输出信号大于预设压力信号时,得到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和/或
接收阵列式通信传感器发送的通信输出信号;
将通信输出信号和预置于传感器处理器的预设通信信号进行比对,当通信输出信号等于预设通信信号时,得到未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反之,得到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涉及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涉及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内容,通过将泡棉吸附单元、阵列式传感单元以及传感器处理器设置于液冷服务器;其中,泡棉吸附单元,设置于液冷服务器的液冷管道,用于吸附液冷管道的漏液并作用于阵列式传感单元;阵列式传感单元,设置于泡棉吸附单元,用于根据受到的泡棉吸附单元的作用力生成输出信号,并发送至传感器处理器;传感器处理器,用于接收阵列式传感单元发送的输出信号,并基于输出信号进行漏液分析得到漏液分析结果。本申请通过设置泡棉吸附单元,以达到避免漏液直接滴到液冷服务器,导致液冷服务器主板电路短路及液冷服务器系统损坏、数据丢失等问题;同时,通过阵列式传感单元的设置,具有达到提高识别液冷管道漏液的准确性以及快速定位漏液位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中的液冷管道、泡棉检测单元和阵列式传感单元的未漏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中的液冷管道、泡棉检测单元和阵列式传感单元的漏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包括设置于液冷服务器内部的泡棉吸附单元、阵列式传感单元以及传感器处理器。
这里,由于液冷服务器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将低温的冷却液在液冷管道中传输,冷却液可以吸收液冷服务器散播的热量,来降低液冷服务器内部的温度;因此,泡棉吸附单元、阵列式传感单元以及传感器处理器均可设置于液冷服务器,进而实现对液冷服务器内部液冷管道的漏液检测。
参照图1、图2所示,其中,泡棉吸附单元,设置于液冷服务器的液冷管道,用于吸附液冷管道的漏液并作用于阵列式传感单元。这里,泡棉吸附单元可以是泡棉检测带,泡棉检测带紧密且螺旋缠绕于液冷管道,且由于泡棉检测带为网状式吸附材质,当其吸附了液冷管道的漏液后会进行膨胀、待散热蒸干后泡棉检测带则又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因此,泡棉检测带可以根据液冷管道的漏液情况进行膨胀和收缩,进而作用于阵列式传感单元。除此之外,在上述精神原则之内,泡棉检测单元也可以采用其他可能的方式。
阵列式传感单元,设置于泡棉吸附单元,用于根据受到的泡棉吸附单元的作用力生成输出信号,并发送至传感器处理器。这里,阵列式传感单元可以固定连接于泡棉检测带也可以采用卡接方式实现和泡棉检测带的连接,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由于泡棉检测带呈网状形式,阵列式传感单元即使设置于泡棉检测带,在泡棉检测带不膨胀时,仍可以和液冷管道相接触。而当泡棉检测带进行膨胀或收缩时则会作用于阵列式传感单元,阵列式传感单元可以根据受到的作用力生成输出信号,以发送至传感器处理器。
传感器处理器,用于接收阵列式传感单元发送的输出信号,并基于输出信号进行漏液分析得到漏液分析结果。这里,传感器处理器实时接收阵列式传感单元发送的输出信号并进行处理分析,以得到漏液分析结果。
通过上述操作,由于泡棉检测带的吸附特性,使得液冷管道的漏液首先会被具有吸附特性的泡棉检测带吸收,因此,泡棉吸附单元的设置避免了漏液直接滴到液冷服务器的电路主板上,导致液冷服务器主板短路、宕机和数据处理异常等问题;同时,阵列式传感单元的设置,具有达到提高识别液冷管道漏液的准确性以及快速定位漏液位置的效果。
参照图2、图3,优选的是,阵列式传感单元可以包括阵列式压力传感器;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包括多个以阵列形式排布的压力传感器。各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于泡棉检测带,用于根据受到的泡棉吸附单元的挤压力,将压力输出信号发送至传感器处理器,以确认压力输出信号的异常状况。
这里,在使用液冷管道内的冷却液对液冷服务器内部进行降温时,当液冷管道无漏液漏出时,泡棉检测带无水不膨胀,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输出值均为初始值,即压力输出信号均为0;当液冷管道的某个位置有漏液漏出时,对应于该位置的泡棉检测带吸水膨胀,设置于该位置的压力传感器与液冷管道的距离增大,导致该压力传感器与液冷管道之间的挤压力增强,即此处的压力输出信号大于0,说明该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输出信号异常。
参照图2、图3,优选的是,阵列式传感单元可以包括阵列式通信传感器;阵列式通信传感器包括多个以阵列形式排布的通信传感器。各通信传感器均匀分布于泡棉检测带,用于利用液冷管道的导电性能发送通信输出信号,并将通信输出信号发送至传感器处理器,以确认通信输出信号的异常状况。需要强调的是,各压力传感器和各通信传感器可以一一对应且集成设置。
这里,在使用液冷管道内的冷却液对液冷服务器内部进行降温时,当液冷管道无漏液漏出时,各通信传感器均和液冷管道相接触,利用液冷管道的导电特性,将各通信输出信号1发送给传感器处理器;当液冷管道于某个位置有漏液漏出时,对应于该位置的泡棉检测带吸水膨胀,该处的通信传感器与液冷管道分离,导致此时该位置的通信传感器发送至传感器处理器的通信输出信号为0,即该通信输出信号异常。
继续参照图1,优选的是,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告警指示灯;告警指示灯,用于接收传感器处理器发送的漏液分析结果,并基于漏液分析结果确定告警指示灯的开启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例中,传感器处理器内部预置有预设压力信号和预设通信信号,在接收到阵列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输出信号后,将各压力输出信号和各预设压力信号进行比对,当各压力输出信号和各预设压力信号均相同时,得到并未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反之,得到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并将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发送至告警指示灯,告警指示灯在接收到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后开启点亮状态。
在另一个实例中,传感器处理模器在接收到阵列式通信传感器的通信输出信号后,将各通信输出信号和各预设通信信号进行比对,当各通信输出信号和各预设通信信号相同时,得到并未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反之,得到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并将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发送至告警指示灯,告警指示灯在接收到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后开启点亮状态。
上述方式中,不论是压力输出信号异常还是通信输出信号异常均需要点亮告警指示灯。
优选的是,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接口和Flash(Macromedia Flash,多媒体软件平台)单元。其中,SPI接口用于和外界进行信息交互;Flash单元用于对传感器处理器的信息进行存储。
继续参照图1,优选的是,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单元;基板管理控制单元,用于接收传感器处理器发送的漏液分析结果,并基于漏液分析结果控制液冷服务器的使用状态。
这里,基板管理控制单元可以包括MB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众所周知,BMC为执行伺服器远端管理控制器,它可以控制液冷服务器进行固件升级、查看机器设备、整机关机以及告警等一系列操作。因此,MBC在接收到传感器处理器发送的漏液分析结果后,可以基于漏液分析控制液冷服务器整机关机、告警等操作,以达到避免液冷服务器主板短路及其他严重事故的发生的效果。
优选的是,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用于接收传感器处理器发送的漏液分析结果,并将漏液分析结果发送至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用于接收第一连接器发送的漏液分析结果,并将漏液分析结果发送至基板管理控制单元。
这里,第一连接器和传感器处理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和BMC均通过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 Port,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实现对漏液分析结果信号的传递。
第一连接器和传感器处理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和BMC均通过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总线)总线实现对传感器处理器和BMC控制信号的传递。
具体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均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第一连接器用于将漏液分析结果发送至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用于将漏液分析结果发送至基板管理控制单元。
优选的是,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BMC Flash单元,BMC Flash单元用于对BMC处的信息进行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阵列式传感单元、传感器处理器、第一连接器、告警指示灯、SPI接口以及Flash模块可以集成于漏液检测板上;第二连接器、BMC以及BMC Flash可以集成于主板上,主板和漏液检测板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将泡棉检测单元设置于液冷管道、将阵列式传感单元设置于泡棉检测单元,使得液冷管道在出现漏液时,首先,会被吸附材质的泡棉检测单元吸收,泡棉检测单元在吸收漏液之后开始膨胀,作用于阵列式传感单元,进而影响到阵列式传感单元的输出信号;接着,阵列式传感单元将输出信号实时传递到传感器处理器,传感器处理器在接收到输出信号后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漏液分析结果;最后,传感器处理器将漏液分析结果发送到基板管理控制单元,基板管理控制单元基于接收到的漏液分析结果,控制液冷服务器的状态。通过上述一系列操作,泡棉吸附单元的设置,以达到避免漏液直接滴到液冷服务器,导致液冷服务器主板电路短路及液冷服务器系统损坏、数据丢失等问题;阵列式传感单元的设置,具有达到提高识别液冷管道漏液的准确性以及快速定位漏液位置的效果。
相应于上面的系统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方法,下文描述的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方法与上文描述的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如图1所示系统中的传感器处理器执行。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阵列式传感单元根据受到的泡棉吸附单元的作用力生成的输出信号。
这里,当吸附在液冷管道的泡棉检测单元吸附到漏液后,将作用于阵列式传感单元;阵列式传感单元根据受到的作用力生成输出信号并发送至传感器处理器。
步骤203:接收阵列式传感单元发送的输出信号,并基于输出信号进行漏液分析得到漏液分析结果。
这里,传感器处理器接收阵列式传感单元发送的输出信号,基于输出信号对液冷管道是否漏液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到漏液分析结果。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阵列式传感单元发送的输出信号,基于输出信号进行漏液分析进而得到漏液分析结果,以便于后期基于漏液分析结果控制服务器的开启关闭状态。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上述步骤203即“接收阵列式传感单元发送的输出信号,并基于输出信号进行漏液分析得到漏液分析结果”进行详细描述。
接收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发送的压力输出信号;
将压力输出信号和预置于传感器处理器的预设压力信号进行比对,当压力输出信号等于预设压力信号时,得到未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当压力输出信号大于预设压力信号时,得到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和/或
接收阵列式通信传感器发送的通信输出信号;
将通信输出信号和预置于传感器处理器的预设通信信号进行比对,当通信输出信号等于预设通信信号时,得到未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反之,得到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阵列式传感单元包括但不限于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和/或阵列式通信传感器,这里的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包括多个呈阵列方式排布的压力传感器,阵列式通信传感器包括多个呈阵列方式排布的通信传感器。
具体地,传感器处理器内部预置有预设压力信号,传感器处理器在接收到各压力传感器发送的压力输出信号后,将各压力输出信号和预设压力信号进行比对,以检测各压力输出信号的异常状况;其中,预设压力信号设置为0。当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输出信号和各预设压力信号均相同时,得到并未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当其中任何一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输出信号大于0时,得到液冷管道于对应于该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处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
在另一个实例中,传感器处理器内部预置有预设通信信号,传感器处理器在接收到阵列式通信传感器的通信输出信号后,将各通信传感器的通信输出信号和各预设通信信号进行比对,以检测各通信输出信号的异常状况;其中,预设通信信号可以设置为1。当各通信传感器的通信输出信号和各预设通信信号均相同时,得到并未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当其中任何一个通信传感器的通信输出信号和预设通信信号不同时,即说明液冷管道于对应于该通信传感器的位置处通信异常,即得到液冷管道于对应于该通信传感器的位置处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4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申请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4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上述方法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多种应用场景,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应用场景:
当前液冷服务器通过将低温的冷却液在液冷管道中传输,冷却液可以吸收液冷服务器散播的热量,来降低液冷服务器内部的温度,采用上述方法可实现对液冷服务器的液冷管道是否漏液进行检测,以达到避免漏液直接滴到液冷服务器,导致液冷服务器主板电路短路及液冷服务器系统损坏、数据丢失等问题;同时,具有提高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增强液冷服务器工作的稳定性效果。
上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会涉及到对用户数据的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符合所在国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下(例如用户明确同意,对用户切实通知,用户明确授权等),在适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本文描述的方案中使用用户特定的个人数据。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5所示,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框图。计算机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或移动装置。其中数字计算机可以包括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液冷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移动装置可以包括平板电脑、智能电话、可穿戴式设备等。
如图5所示,设备500包括计算单元501、ROM 502、RAM 503、总线504以及输入/输出(I/O)接口505,计算单元501、ROM 502以及RAM 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计算单元501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02中的计算机指令或者从存储单元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03中的计算机指令,来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各种处理。计算单元5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50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单元508。
RAM 503还可存储设备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502和/或通信单元5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500上。
设备500中的输入单元506、输出单元507、存储单元508和通信单元509可以连接至I/O接口505。其中,输入单元Y06可以是诸如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等;输出单元507可以是诸如显示器、扬声器、指示灯等。设备500能够通过通信单元509与其他设备进行信息、数据等的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申请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
用于实施本申请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计算机指令可以提供给计算单元501,使得计算机指令当由诸如处理器等计算单元501执行时使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的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计算机指令,用以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的各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等形式的存储介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液冷服务器的泡棉吸附单元、阵列式传感单元以及传感器处理器;
其中,所述泡棉吸附单元,设置于所述液冷服务器的液冷管道,用于吸附所述液冷管道的漏液并作用于所述阵列式传感单元;
所述阵列式传感单元,设置于所述泡棉吸附单元,用于根据受到的所述泡棉吸附单元的作用力生成输出信号,并发送至所述传感器处理器;
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阵列式传感单元发送的输出信号,并基于所述输出信号进行漏液分析得到漏液分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式传感单元包括阵列式压力传感器;
所述阵列式压力传感器,用于根据受到的所述泡棉吸附单元的挤压力,将所述压力输出信号发送至所述传感器处理器,以确认所述压力输出信号的异常状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式传感单元还包括阵列式通信传感器;
所述阵列式通信传感器,用于利用液冷管道的导电性能发送通信输出信号,并将所述通信输出信号发送至所述传感器处理器,以确认所述通信输出信号的异常状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告警指示灯;
所述告警指示灯,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处理器发送的漏液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漏液分析结果确定告警指示灯的开启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单元;
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处理器发送的漏液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漏液分析结果控制所述液冷服务器的使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
所述第一连接器,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处理器发送的漏液分析结果,并将所述漏液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连接器;
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连接器发送的漏液分析结果,并将所述漏液分析结果发送至基板管理控制单元。
7.一种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阵列式传感单元根据受到的泡棉吸附单元的作用力生成的输出信号;
接收所述阵列式传感单元发送的输出信号,并基于所述输出信号进行漏液分析得到漏液分析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式传感单元包括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和/或阵列式通信传感器;所述接收所述阵列式传感单元发送的输出信号,并基于所述输出信号进行漏液分析得到漏液分析结果,包括:
接收所述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发送的压力输出信号;
将所述压力输出信号和预置于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的预设压力信号进行比对,当所述压力输出信号等于所述预设压力信号时,得到未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当所述压力输出信号大于所述预设压力信号时,得到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和/或
接收所述阵列式通信传感器发送的通信输出信号;
将所述通信输出信号和预置于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的预设通信信号进行比对,当所述通信输出信号等于所述预设通信信号时,得到未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反之,得到漏液的漏液分析结果。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469917.0A 2022-04-28 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924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9917.0A CN114924932B (zh) 2022-04-28 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9917.0A CN114924932B (zh) 2022-04-28 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4932A true CN114924932A (zh) 2022-08-19
CN114924932B CN114924932B (zh) 2024-06-28

Family

ID=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893590U (zh) * 2019-11-14 2020-06-3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服务器冷却循环回路漏液检测装置
CN112181771A (zh) * 2020-09-29 2021-01-05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及其漏液保护系统
CN215117499U (zh) * 2021-03-17 2021-12-10 联想(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漏液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893590U (zh) * 2019-11-14 2020-06-3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服务器冷却循环回路漏液检测装置
CN112181771A (zh) * 2020-09-29 2021-01-05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及其漏液保护系统
CN215117499U (zh) * 2021-03-17 2021-12-10 联想(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漏液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2941B2 (en) Modular thermal energy management designs for data center computing
US9875036B2 (en) Concurrent upgrade and backup of non-volatile memory
US9030903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memory refresh
US10025649B2 (en) Data error detection in computing systems
KR102146037B1 (ko) 불휘발성 메모리 시스템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US9753793B2 (en) Techniques for handling errors in persistent memory
US201403791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s
US8255740B2 (en) Multi-level DIMM error reduction
US8725933B2 (en) Method to detect uncompressible data in mass storage device
US10638645B1 (en) Leak detection and containment for liquid cooled computing
US877574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che management in a DIF enabled storage system
US20160327999A1 (en) Dynamic frequency scaling in multi-processor systems
US10761730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disk array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US9026685B2 (en) Memory module communication control
CN114001874A (zh) 液冷装置及其漏液检测方法及漏液检测电路
US20170115996A1 (en) Reboot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CN107766180B (zh) 存储介质的管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4205B (zh) 一种ai计算服务器
EP4321758A1 (en) Fan fault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9454485B2 (en) Sharing local cache from a failover node
US2016019608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data integrity in shared memory environment
US105282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persistent storage class memory using NVDIMM-N with an NVDIMM-P footprint
CN114924932A (zh) 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24932B (zh) 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34101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debugg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