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6514A - 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6514A
CN114916514A CN202210768012.3A CN202210768012A CN114916514A CN 114916514 A CN114916514 A CN 114916514A CN 202210768012 A CN202210768012 A CN 202210768012A CN 114916514 A CN114916514 A CN 114916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component
inner cavity
groo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80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6514B (zh
Inventor
苏正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Soda As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bao Fishery Co Of Lianyungang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bao Fishery Co Of Lianyungang City filed Critical Dongbao Fishery Co Of Lianyungang City
Priority to CN2022107680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65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6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6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6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6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97/00Accessories for angling
    • A01K97/14Gaff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echanical Means For Catching Fish (AREA)

Abstract

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为了解决防护的同时对捕捞进行敲击限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搭钩组件包括主杆和主杆的外表面一端连接的防滑握把,主杆远离防滑握把的一端连接有延长杆,延长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弯曲状结构的弯钩,弯钩的末端延伸设置有挂钩组件,挂钩组件的末端设置有可旋转转动的刺破组件,位于刺破组件同侧面的主杆底面固定设置有一对连接座,一对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可自动翻转敲击的翻板组件,可以实现敲击板进行自动旋转,进而使敲击板能够实现防护的同时,还能够对大鱼进行敲击限位阻隔。

Description

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捕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渔业捕捞用具为搭钩,在使用延绳钓时进行使用,搭钩的端部位置处呈弯钩状,当通过延绳钓捕捉到的鱼较大时,需要捕鱼者手持搭钩,将搭钩锋利的尖端刺入大鱼的体内,方便捕鱼者将大鱼从海水中拉起至捕捞船上,并防止大鱼挣脱。
根据专利号CN202122991440.6,一种海洋渔业捕捞用具,包括圆杆,所述圆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的侧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盒盖,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弯钩,所述弯钩位于盒体的内部,所述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罩,所述定位罩的内壁与连接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块、盒体、盒盖和定位罩,通过盒体和盒盖组成的封闭空间对弯钩进行防护,防止弯钩暴露出来,达到了有效防止搭钩刺伤人的效果。在此公开的专利中,通过盒体与盒盖形成密封的空间,进而起到防护的效果,然而现在的盒体与盒盖只能起到防护效果,不能在搭钩进行捕捞时,对水中的大鱼进行敲击限位,进而防止捕捞的大鱼出现逃脱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提出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通过推杆组件与回退组件,即可自动使翻板组件进行翻转防护,同时通过配重块即可使敲击板敲击于大鱼的表面,进而减小其挣脱,在敲击板进行翻转的同时,挡板的一端即可卡接于相邻的挡块之间,从而能够防止敲击板进行反向回转,进而能够防止大鱼出现逃脱的现象,使敲击板能够实现防护的同时,还能够对大鱼进行敲击限位阻隔,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搭钩组件包括主杆和主杆的外表面一端连接的防滑握把,主杆远离防滑握把的一端连接有延长杆,延长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弯曲状结构的弯钩,弯钩的末端延伸设置有挂钩组件,挂钩组件的末端设置有可旋转转动的刺破组件,位于刺破组件同侧面的主杆底面固定设置有一对连接座,一对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可自动翻转敲击的翻板组件。
进一步的,连接座的正面固定设置有发条罩,翻板组件包括一端卡接于一对连接座之间的敲击板,卡接于连接座之间的敲击板两端延伸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与连接座的轴心相连,且旋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发条罩的内腔,位于发条罩内腔的旋转轴外表面至发条罩内腔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发条。
进一步的,挂钩组件与推杆组件的相对侧壁设置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回退组件,主杆的上端一侧开设有贯穿至一对连接座之间的第一伸缩槽,第一伸缩槽与回退组件之间设置有推杆组件,且推杆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敲击板的上方。
进一步的,敲击板的外表面上端设置有旋转环,旋转环的外表面等距设置有挡块,位于旋转环的末端设置有插接柱,且旋转环位于第一伸缩槽的下方开口处,敲击板的外表面一侧边缘处设置有配重块。
进一步的,第一伸缩槽的内腔上方开口处横向设置有隔板组件,隔板组件的上端中心处贯穿开设有可对推杆组件伸缩限位的第一伸缩孔,推杆组件包括一端贯穿第一伸缩孔的直角杆,位于第一伸缩槽内腔设置的直角杆末端设置有卡环。
进一步的,卡环的内凹圆弧面向下延伸设置有一端卡接于挡块一侧的挡板,并且挡板的外表面一侧呈倾斜状结构设置,卡环的内凹圆弧面一侧向上开设有可供插接柱插接的插接孔,位于第一伸缩槽内腔的直角杆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延长杆的上端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二伸缩槽,推杆组件还包括直角杆一端固定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末端位于回退组件上方的推杆。
进一步的,回退组件包括底面贴合于挂钩组件上端的移动板,移动板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呈三角凸起状结构的凸块,凸块的一侧向下凹陷开设有可供推杆的末端卡入的凹槽。
进一步的,挂钩组件的上端向下凹陷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内腔壁一侧设置有可沿其内腔旋转转动的限位柱,并且限位柱的一端贯穿挂钩组件,移动板的底面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可卡接于移动槽内腔的推环。
进一步的,推环的外表面一侧贯穿开设有可供限位柱贯穿移动的第三伸缩槽,限位柱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
刺破组件包括限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刺破头,刺破头的外表面一侧边缘处设置有螺纹槽,限位柱的外表面一侧向内凹陷开设有呈螺旋状结构的螺旋槽,第三伸缩槽的内环壁向下延伸设置有一端卡接于螺旋槽内腔的卡柱。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搭钩组件需要进行捕捞时,此时先向上翻转敲击板,使插接柱的一端即可卡入插接孔的内腔,在敲击板翻转的同时,此时发条即可进行弹性压缩;
S2:随着刺破组件的一端插入大鱼体内时,通过推杆组件与回退组件,即可自动使翻板组件进行翻转防护,使敲击板阻隔于刺破头一端;
S3:在推环沿着移动槽的内腔进行移动,此时卡柱的一端即可沿着螺旋槽的内腔进行移动,使刺破头能够进行旋转刺入大鱼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出的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通过推杆组件与回退组件,即可自动使翻板组件进行翻转防护,使敲击板阻隔于刺破头一端。
2.本发明提出的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在搭钩组件需要进行捕捞时,此时先向上翻转敲击板,使插接柱的一端即可卡入插接孔的内腔,在敲击板翻转的同时,此时发条即可进行弹性压缩,随着刺破组件的一端插入大鱼体内时,此时通过大鱼身体的阻隔即可使回退组件向一侧进行移动,随着回退组件移动后,凸块即可推动推杆,推杆随即向上进行移动,在推杆向上移动后,此时通过连接杆即可使直角杆向上移动,在直角杆向上移动后,此时处于直角杆末端的卡环即可一同跟随上移,随后插接孔即可从插接柱的上端移出,此时通过弹性压缩的发条弹性势能回转,从而使敲击板快速的反向翻转,同时通过配重块即可使敲击板敲击于大鱼的表面,进而减小其挣脱,在敲击板进行翻转的同时,挡板的一端即可卡接于相邻的挡块之间,从而能够防止敲击板进行反向回转,进而能够防止大鱼出现逃脱的现象,使敲击板能够实现防护的同时,还能够对大鱼进行敲击限位阻隔。
3.本发明提出的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在移动板通过大鱼阻隔移动时,此时推环即可沿着移动槽的内腔进行移动,在推环进行移动后,此时卡柱的一端即可沿着螺旋槽的内腔进行移动,随着推环移动后,此时限位柱即可进行转动,在限位柱转动后即可带动刺破头一同进行转动,刺破头旋转后通过螺纹槽即可使刺破头旋转刺入大鱼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的搭钩组件与翻板组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的翻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的弯钩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的弯钩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的回退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的回退组件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的刺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的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搭钩组件;11、主杆;111、连接座;112、第一伸缩槽;113、发条罩;114、隔板组件;115、第一伸缩孔;116、第一弹簧;12、防滑握把;13、延长杆;131、第二伸缩槽;14、弯钩;141、挂钩组件;142、刺破组件;1421、刺破头;1422、螺纹槽;1423、限位柱;1424、螺旋槽;143、移动槽;144、第二弹簧;15、推杆组件;151、直角杆;152、连接杆;153、推杆;154、卡环;1541、挡板;1542、插接孔;16、翻板组件;161、敲击板;162、配重块;163、旋转轴;164、发条;165、旋转环;166、挡块;167、插接柱;17、回退组件;171、移动板;172、推环;1721、第三伸缩槽;1722、卡柱;173、底座;174、凸块;17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搭钩组件1包括主杆11和主杆11的外表面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的防滑握把12,通过防滑握把12使使用者在握持时,能够起到防滑的效果。主杆11远离防滑握把12的另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延长杆13,延长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弯曲状结构的弯钩14,在海中需要对渔业进行捕捞时,此时可通过弯钩14进行刺破捕捞。
为了解决现有的搭钩组件1不能在防护的同时对捕捞的大鱼进行限位固定的技术问题,请参阅图1-8,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弯钩14的末端向一侧延伸设置有挂钩组件141,挂钩组件141的末端设置有可旋转转动的刺破组件142,在搭钩组件1进行使用时,此时可通过握持防滑握把12使刺破组件142的一端刺破大鱼体内,进而方便对渔业进行捕捞。位于刺破组件142同侧面的主杆11底面固定设置有一对连接座111,一对所述连接座111之间设置有可旋转转动的翻板组件16,在刺破组件142不需要进行捕捞时,此时可通过翻板组件16对刺破组件142的尖刺端进行防护,进而防止其尖刺端伤人。
连接座11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发条罩113,翻板组件16包括一端卡接于一对连接座111之间的敲击板161,卡接于连接座111之间的敲击板161两端延伸设置有旋转轴163,旋转轴163的一端与连接座111的轴心相连,且旋转轴163的一端延伸至发条罩113的内腔,位于发条罩113内腔的旋转轴163外表面至发条罩113内腔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发条164,通过发条164的弹性力,即可使敲击板161盖合于刺破组件142尖刺端,因此通过敲击板161即可实现防护。
挂钩组件141与推杆组件15的相对侧壁设置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回退组件17,在挂钩组件141刺入大鱼体内后,此时通过大鱼的鱼身阻隔,即可使回退组件17沿着挂钩组件14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主杆11的上端一侧开设有贯穿至一对连接座111之间的第一伸缩槽112,第一伸缩槽112与回退组件17之间设置有推杆组件15,且推杆组件15的一端设置于敲击板161的上方。
敲击板161的外表面上端设置有旋转环165,旋转环165的外表面等距设置有挡块166,位于旋转环165的末端设置有插接柱167,且旋转环165位于第一伸缩槽112的下方开口处,敲击板161的外表面一侧边缘处设置有配重块162,通过配重块162即可使敲击板161进行反向翻转时,通过其惯性敲击大鱼。
第一伸缩槽112的内腔上方开口处横向设置有隔板组件114,隔板组件114的上端中心处贯穿开设有可对推杆组件15伸缩限位的第一伸缩孔115,推杆组件15包括一端贯穿第一伸缩孔115的直角杆151,位于第一伸缩槽112内腔设置的直角杆151末端设置有卡环154,卡环154的内凹圆弧面与旋转环165的圆弧度相同。卡环154的内凹圆弧面向下延伸设置有一端卡接于挡块166一侧的挡板1541,并且挡块166的外表面一侧呈倾斜状结构设置,通过挡板1541即可阻隔敲击板161向上翻转,进而起到一定限位阻隔的效果。卡环154的内凹圆弧面一侧向上开设有可供插接柱167插接的插接孔1542,在搭钩组件1需要进行捕捞时,此时可向上拉起推杆组件15,从而使挡板1541末端从挡块166的外表面一侧移出,随后可向上翻转敲击板161,从而使敲击板161的一侧贴合于主杆11的外表面一侧,在敲击板161翻转的同时,此时插接柱167的一端即可插入插接孔1542的内腔,随后通过插接孔1542即可对敲击板161进行限位阻隔。
位于第一伸缩槽112内腔的直角杆151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16,延长杆13的上端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二伸缩槽131,推杆组件15还包括直角杆151的一端固定设置的连接杆152,连接杆152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末端位于回退组件17上方的推杆153。
回退组件17包括底面贴合于挂钩组件141上端的移动板171,移动板171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底座173,底座173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呈三角凸起状结构的凸块174,凸块174的一侧向下凹陷开设有可供推杆153的末端卡入的凹槽175。
在搭钩组件1需要进行捕捞时,此时先向上翻转敲击板161,使插接柱167的一端即可卡入插接孔1542的内腔,在敲击板161翻转的同时,此时发条164即可进行弹性压缩,随着刺破组件142的一端插入大鱼体内时,此时通过大鱼身体的阻隔即可使回退组件17向一侧进行移动,随着回退组件17移动后,此时凸块174即可推动推杆153,推杆153随即向上进行移动,在推杆153向上移动后,此时通过连接杆152即可使直角杆151向上移动,在直角杆151向上移动后,此时处于直角杆151末端的卡环154即可一同跟随上移,随后插接孔1542即可从插接柱167的上端移出,此时处于弹性压缩的发条164弹性势能回转,从而使敲击板161快速的反向翻转,同时通过配重块162即可使敲击板161敲击于大鱼的表面,进而减小其挣脱,在敲击板161进行翻转的同时,挡板1541的一端即可卡接于相邻的挡块166之间,从而能够防止敲击板161进行反向回转,进而能够防止大鱼出现逃脱的现象,使敲击板161能够实现防护的同时,还能够对大鱼进行敲击限位阻隔。
为了解决现有的刺破组件142刺入大鱼体内的技术问题,请参阅图5和图9-10,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挂钩组件141的上端向下凹陷开设有移动槽143,移动槽143的内腔壁一侧设置有可沿其内腔旋转转动的限位柱1423,并且限位柱1423的一端贯穿挂钩组件141,移动板171的底面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可卡接于移动槽143内腔的推环172,推环172的外表面一侧贯穿开设有可供限位柱1423贯穿移动的第三伸缩槽1721,通过推环172与第三伸缩槽1721,即可对回退组件17移动进行限位移动。限位柱142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44,通过第二弹簧144即可使回退组件17在阻隔后能够自动移动。
刺破组件142包括限位柱1423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刺破头1421,刺破头1421的外表面一侧边缘处设置有螺纹槽1422,限位柱1423的外表面一侧向内凹陷开设有呈螺旋状结构的螺旋槽1424,第三伸缩槽1721的内环壁向下延伸设置有一端卡接于螺旋槽1424内腔的卡柱1722,在移动板171通过大鱼阻隔移动时,此时推环172即可沿着移动槽143的内腔进行移动,在推环172进行移动后,此时卡柱1722的一端即可沿着螺旋槽1424的内腔进行移动,随着推环172移动后,此时限位柱1423即可进行转动,在限位柱1423转动后即可带动刺破头1421一同进行转动,刺破头1421旋转后通过螺纹槽1422即可使刺破头1421旋转刺入大鱼体内。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搭钩组件1需要进行捕捞时,此时先向上翻转敲击板161,使插接柱167的一端即可卡入插接孔1542的内腔,在敲击板161翻转的同时,此时发条164即可进行弹性压缩;
步骤二:随着刺破组件142的一端插入大鱼体内时,通过推杆组件15与回退组件17,即可自动使翻板组件16进行翻转防护,使敲击板161阻隔于刺破头1421一端;
步骤三:在推环172沿着移动槽143的内腔进行移动,此时卡柱1722的一端即可沿着螺旋槽1424的内腔进行移动,使刺破头1421能够进行旋转刺入大鱼体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搭钩组件(1)包括主杆(11)和主杆(11)的外表面一端连接的防滑握把(12),其特征在于,主杆(11)远离防滑握把(12)的一端连接有延长杆(13),延长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弯曲状结构的弯钩(14),弯钩(14)的末端延伸设置有挂钩组件(141),挂钩组件(141)的末端设置有可旋转转动的刺破组件(142),位于刺破组件(142)同侧面的主杆(11)底面固定设置有一对连接座(111),一对所述连接座(111)之间设置有可自动翻转敲击的翻板组件(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其特征在于,连接座(11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发条罩(113),翻板组件(16)包括一端卡接于一对连接座(111)之间的敲击板(161),卡接于连接座(111)之间的敲击板(161)两端延伸设置有旋转轴(163),旋转轴(163)的一端与连接座(111)的轴心相连,且旋转轴(163)的一端延伸至发条罩(113)的内腔,位于发条罩(113)内腔的旋转轴(163)外表面至发条罩(113)内腔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发条(16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其特征在于,挂钩组件(141)与推杆组件(15)的相对侧壁设置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回退组件(17),主杆(11)的上端一侧开设有贯穿至一对连接座(111)之间的第一伸缩槽(112),第一伸缩槽(112)与回退组件(17)之间设置有推杆组件(15),且推杆组件(15)的一端设置于敲击板(161)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其特征在于,敲击板(161)的外表面上端设置有旋转环(165),旋转环(165)的外表面等距设置有挡块(166),位于旋转环(165)的末端设置有插接柱(167),且旋转环(165)位于第一伸缩槽(112)的下方开口处,敲击板(161)的外表面一侧边缘处设置有配重块(16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其特征在于,第一伸缩槽(112)的内腔上方开口处横向设置有隔板组件(114),隔板组件(114)的上端中心处贯穿开设有可对推杆组件(15)伸缩限位的第一伸缩孔(115),推杆组件(15)包括一端贯穿第一伸缩孔(115)的直角杆(151),位于第一伸缩槽(112)内腔设置的直角杆(151)末端设置有卡环(15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其特征在于,卡环(154)的内凹圆弧面向下延伸设置有一端卡接于挡块(166)一侧的挡板(1541),并且挡板(1541)的外表面一侧呈倾斜状结构设置,卡环(154)的内凹圆弧面一侧向上开设有可供插接柱(167)插接的插接孔(1542),位于第一伸缩槽(112)内腔的直角杆(151)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16),延长杆(13)的上端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二伸缩槽(131),推杆组件(15)还包括直角杆(151)一端固定设置的连接杆(152),连接杆(152)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末端位于回退组件(17)上方的推杆(15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其特征在于,回退组件(17)包括底面贴合于挂钩组件(141)上端的移动板(171),移动板(171)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底座(173),底座(173)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呈三角凸起状结构的凸块(174),凸块(174)的一侧向下凹陷开设有可供推杆(153)的末端卡入的凹槽(17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其特征在于,挂钩组件(141)的上端向下凹陷开设有移动槽(143),移动槽(143)的内腔壁一侧设置有可沿其内腔旋转转动的限位柱(1423),并且限位柱(1423)的一端贯穿挂钩组件(141),移动板(171)的底面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可卡接于移动槽(143)内腔的推环(17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其特征在于,推环(172)的外表面一侧贯穿开设有可供限位柱(1423)贯穿移动的第三伸缩槽(1721),限位柱(142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44);
刺破组件(142)包括限位柱(1423)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刺破头(1421),刺破头(1421)的外表面一侧边缘处设置有螺纹槽(1422),限位柱(1423)的外表面一侧向内凹陷开设有呈螺旋状结构的螺旋槽(1424),第三伸缩槽(1721)的内环壁向下延伸设置有一端卡接于螺旋槽(1424)内腔的卡柱(1722)。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搭钩组件(1)需要进行捕捞时,此时先向上翻转敲击板(161),使插接柱(167)的一端即可卡入插接孔(1542)的内腔,在敲击板(161)翻转的同时,此时发条(164)即可进行弹性压缩;
S2:随着刺破组件(142)的一端插入大鱼体内时,通过推杆组件(15)与回退组件(17),即可自动使翻板组件(16)进行翻转防护,使敲击板(161)阻隔于刺破头(1421)一端;
S3:在推环(172)沿着移动槽(143)的内腔进行移动,此时卡柱(1722)的一端即可沿着螺旋槽(1424)的内腔进行移动,使刺破头(1421)能够进行旋转刺入大鱼体内。
CN202210768012.3A 2022-07-01 2022-07-01 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 Active CN1149165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8012.3A CN114916514B (zh) 2022-07-01 2022-07-01 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8012.3A CN114916514B (zh) 2022-07-01 2022-07-01 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6514A true CN114916514A (zh) 2022-08-19
CN114916514B CN114916514B (zh) 2023-10-20

Family

ID=8281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8012.3A Active CN114916514B (zh) 2022-07-01 2022-07-01 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6514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587892A (fr) * 1924-10-24 1925-04-25 Fortune Et Merol Gaffe télescopique à pédale
US2210169A (en) * 1939-11-17 1940-08-06 Byron E Harter Self-locking gaff
US2522454A (en) * 1948-06-14 1950-09-12 Thaddeus J Morawski Fish handling and landing device
FR965699A (zh) * 1950-09-19
US4590700A (en) * 1984-07-16 1986-05-27 Klein Gerald B Safety fish landing hook
US4885862A (en) * 1989-04-10 1989-12-12 Timothy Thayer Gaffs, automatic gaffs, and mechanisms therefor
CN1141576A (zh) * 1994-02-22 1997-01-29 尼古拉斯·菲利普斯·雅克布斯·范德霍温 鱼钩
KR200345104Y1 (ko) * 2003-12-30 2004-03-19 김재석 압축용 및 인장용 코일스프링의 탄성력을 이용한 낚시추발사장치
TW200412841A (en) * 2003-01-24 2004-08-01 Shing-Tia Liu Hook release device for fishing use
CN202890289U (zh) * 2012-11-20 2013-04-24 华雷 起鱼双钩
JP2018033342A (ja) * 2016-08-30 2018-03-08 株式会社エバーグリーン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釣り用ギャ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965699A (zh) * 1950-09-19
FR587892A (fr) * 1924-10-24 1925-04-25 Fortune Et Merol Gaffe télescopique à pédale
US2210169A (en) * 1939-11-17 1940-08-06 Byron E Harter Self-locking gaff
US2522454A (en) * 1948-06-14 1950-09-12 Thaddeus J Morawski Fish handling and landing device
US4590700A (en) * 1984-07-16 1986-05-27 Klein Gerald B Safety fish landing hook
US4885862A (en) * 1989-04-10 1989-12-12 Timothy Thayer Gaffs, automatic gaffs, and mechanisms therefor
CN1141576A (zh) * 1994-02-22 1997-01-29 尼古拉斯·菲利普斯·雅克布斯·范德霍温 鱼钩
TW200412841A (en) * 2003-01-24 2004-08-01 Shing-Tia Liu Hook release device for fishing use
KR200345104Y1 (ko) * 2003-12-30 2004-03-19 김재석 압축용 및 인장용 코일스프링의 탄성력을 이용한 낚시추발사장치
CN202890289U (zh) * 2012-11-20 2013-04-24 华雷 起鱼双钩
JP2018033342A (ja) * 2016-08-30 2018-03-08 株式会社エバーグリーン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釣り用ギャ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6514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80472B2 (en) Bowfishing arrow
US2502816A (en) Minnow holder
US4769939A (en) Combination fishing device
US7299582B1 (en) Fishing hook rig and lure container
US4257181A (en) Fishing rod holder
US11213024B2 (en) Insect catching device
US3975853A (en) Worm holder
CN114916514A (zh) 海洋渔业用可防止钩刺伤人的捕捞用具及方法
US5548917A (en) Lobster prod with legal size gauge
US20160143258A1 (en) Shielded Point Motion Tackle
KR101887511B1 (ko) 낚싯바늘 보관홀더가 구비된 릴
CN210610760U (zh) 一加二型三刺防脱式鱼镖
US4024665A (en) Diver's fish spear
CN105766824B (zh) 一种主动式爆炸钩
US6526691B1 (en) Combination fishing accessory
JP2019103430A (ja) ルアー
CN216567817U (zh) 一种海洋渔业捕捞用具
CN209914829U (zh) 一种刺刀形折叠活动鱼钩
JP3191007B2 (ja) フィッシング用寄せえさかご
CN208113826U (zh) 一种一体式自动抖动钓具
KR100294273B1 (ko) 물고기 자동 포획장치
SU1685343A1 (ru) Снасть Афанасьева дл ловли рыбы
CN210478993U (zh) 一种多功能船桨
CN105900952B (zh) 一种钓鱼方法
JP2024041687A (ja) イカが傘針を開く餌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7

Address after: 222000 99 Pingjian Road, Lianyung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ANYUNGANG SODA ASH CO.,LTD.

Address before: Donglian Island, Lianyun District,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2000

Patentee before: Dongbao fishery company of Lianyungang C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Fishing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marine fisheries that can prevent hook stings from injuring peopl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1020

Pledg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Lianyungang Lianyun Branch

Pledgor: LIANYUNGANG SODA ASH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400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