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9304A -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9304A
CN114909304A CN202210734470.5A CN202210734470A CN114909304A CN 114909304 A CN114909304 A CN 114909304A CN 202210734470 A CN202210734470 A CN 202210734470A CN 114909304 A CN114909304 A CN 114909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air
box body
baffl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44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09304B (zh
Inventor
陈�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hangyu Jiuyang Blower F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hangyu Jiuyang Blower F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hangyu Jiuyang Blower F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hangyu Jiuyang Blower F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344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09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09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9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09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9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6Centrifugal pumps for displacing without appreciable compre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04D25/16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us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1Testing thereof; Determination or simulation of flow characteristics; Stall or surge detection, e.g. condition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4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driving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8Stop safety or alarm devices, e.g. stop-and-go control; Disposition of check-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2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2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624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3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pecially for fans, e.g. fan guard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心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包括:底座,设置于基础设置上;箱体,设置于底座上,所述箱体上还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组,包括叶轮和蜗壳,所述蜗壳设置于箱体内,叶轮通过转轴安装在蜗壳内;驱动机构,设置于箱体内,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传动结构,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驱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叶轮转动;还包括散热机构,设置于箱体上,包括相互连接的通风结构和散热结构;其中,所述通风结构安装于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通风结构的安装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散热结构,可以在风机运行时为风机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心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离心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离心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行业正大力开展节能降耗,进行产业升级和整合重组,工业基础设备需要大量更新。
其中常见的离心风机如柜式离心风机,柜式离心风机是一种高效率,低噪声柜式离心风机,由于其结构紧凑,重量轻,便于安装使用,也多被用于工业生产的通风和排尘。
公开号为CN111503020B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包括电机、鼓风扇,外壳,所述电机通过四个减震柱固定在外壳的底板上,所述电机的转轴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鼓风扇的转轴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主皮带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鼓风扇的转轴另一端固定有锥形摩擦辊,与所述锥形摩擦辊对应设置的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通过副皮带传动连接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同轴固定有散热扇转轴,所述外壳一侧壁固定有百叶窗。
上述专利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鼓风扇,将鼓风扇进行隔离,减少噪声;通过锥形摩擦辊插入第三皮带轮的凹槽中,使鼓风扇在转动时带动第三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散热扇转动,进行散热排风,可以实现快速散热,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上述专利中的散热扇和鼓风扇同步转动,散热和吹风同步进行,无法对散热力度进行自由调节,而且上述专利的散热效果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柜式离心风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包括:
底座,设置于基础设置上;
箱体,设置于底座上,所述箱体上还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机组,包括叶轮和蜗壳,所述蜗壳设置于箱体内,叶轮通过转轴安装在蜗壳内;
驱动机构,设置于箱体内,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传动结构,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驱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叶轮转动;
还包括散热机构,设置于箱体上,包括相互连接的通风结构和散热结构;
其中,所述通风结构安装于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通风结构的安装槽。
采用上述的一种柜式离心风机,通过设有底座,可以对箱体起到支撑作用,底座安装在基础设施上,通过在箱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从进风口吸入从出风口吹出,通过在箱体内设有风机组,风机组包括叶轮和蜗壳,蜗壳上也设有与箱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对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叶轮通过转轴安装在蜗壳内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从而实现风机的进风和出风,通过设有散热结构,可以在风机运行时为风机散热,散热结构包括通风机构和散热结构,通过通风结构和散热结构的配合使用,可以加速风机内的空气和外界的空气之间的交换速度,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延长了驱动电机以及柜式离心风机的使用寿命,其中,通风结构安装与箱体的顶部,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通风结构的安装槽,散热结构安装在箱体内并与通过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结构包括:
通风顶板,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通风顶板与箱体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通风底板,设置于通封顶板下方,且所述通风底板的两侧分别与箱体的内壁连接;
通风台座,设置于通风顶板与通风底板之间;
第一顶板,设置于通风顶板的一侧并与通风顶板之间形成进气口;
第二顶板,设置于通风顶板的另一侧并与通风顶板之间形成出气口;
其中,所述通风台座与第一顶板以及通风底板之间形成进气通道,所述通风台座与第二顶板以及通风底板之间形成出气通道。
通过在安装槽内安装有通风顶板和通风底板,并在通风顶板和通风底板之间设有通风台座,通过在通风顶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第一顶板与通风顶板之间形成进气口,第二顶板与通风顶板之间形成出气口,且通风台座与第一顶板以及通风底板之间形成进气通道,通风台座与第二顶板以及通风底板之间形成出气通道,箱体外的常温空气通过进气口和进气通道进入箱体内,箱体内的高温空气通过出气通过和出气口排放空气中,形成循环,起到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台座的位于进气通道的一侧设有第一导风面,第一导风面呈弧形,且第一导风面的弧度自通风顶板至通风底板逐渐变小,所述通风台座的位于出气通道的一侧设有第二导风面,第二导风面呈弧形,且第二导风面的弧度自通风底板至通风顶板逐渐变大。
通过在通风台座位于进气通道的一侧设有第一导风面,外界的空气进入进气口后通过第一导风面的引导,再通过进气通道进入箱体内,提高空气的导入效率,减少空气进入箱体时受到的阻挡,通过在通风台座的位于出气通道的一侧设有第二导风面,提高空气的导出效率,减少空气导出箱体时受到的阻挡,其中。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结构还包括第一阻挡结构,第一阻挡结构设置于进气通道内,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包括:
第一挡板,设置于第一顶板的下方并与第一顶板垂直连接,且第一挡板与通风底板之间形成第一导气口;
第二挡板,设置于通风底板的上方并与通风底板垂直连接,且第二挡板与第一顶板之间形成第二导气口;
其中,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间隔设置,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进气口、第一导气口和第二导气口后进入箱体内。
通过设有第一阻挡结构,可以对吸气时同时吸入的灰尘以及杂质起到一定阻挡作用,还可以对进入进气通道的雨水起到一定阻挡作用,防止雨水进入箱体内,通过在第一顶板的下方垂直安装有第一顶板,并在通风底板的上方垂直安装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通风底板之间形成第一导气口,第二挡板与第一顶板之间形成第二导气口,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设置并配合第一导风面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起到引导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结构还包括第二阻挡结构,第二阻挡结构设置于出气通道内,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包括:
第三挡板,设置于第二顶板的下方并与第二顶板垂直连接,且第三挡板与通风底板之间形成第三导气口;
第四挡板,设置于通风底板的上方并与通风底板垂直连接,且第四挡板与第二顶板之间形成第四导气口;
其中,所述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之间间隔设置,箱体内的空气依次通过第四导气口、第三导气口和出气口后排放到大气中。
通过设有第二阻挡结构,可以在不使用时对外界的灰尘以及杂质起到一定阻挡作用,还可以对进入出气通道的雨水起到一定阻挡作用,防止雨水进入箱体内,通过在第二顶板的下方垂直安装有第三顶板,并在通风底板的上方垂直安装有第四挡板,第三挡板与通风底板之间形成第三导气口,第四挡板与第二顶板之间形成第四导气口,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的设置并配合第二导风面可以对箱体内的空气起到引导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结构还包括引导结构,所述引导结构包括:
第一引导孔,设置于第一挡板与第一顶板的夹角处;
第二引导孔,设置于第二挡板与通风底板的夹角处;
第三引导孔,设置于第四挡板与通风底板的夹角处;
第四引导孔,设置于第四挡板与通风底板的另一个夹角处;
其中,第一引导孔、第二引导孔、第三引导孔、第四引导孔均开设于箱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引导孔设置于第一挡板靠近第一导风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引导孔设置于第二挡板靠近第一导风面的一侧,所述第三引导孔设置于第四挡板靠近第二导风面的一侧,所述第四引导孔设置于第四挡板远离第二导风面的一侧。
通过设有第一引导孔,当外界的空气携带灰尘和小颗粒杂质遇到第一挡板时,部分灰尘和小颗粒杂质会通过第一引导孔排出箱体外,通过设置有第二引导孔,当外界的空气携带灰尘和小颗粒杂质遇到第一挡板后会遇到第二挡板,经过第一挡板阻挡后剩余的灰尘和小颗粒杂质会通过第二引导孔排出箱体外,而且当外界的雨水进入进气通道并在通风底板上形成积水,而第二引导孔的设置可以使积水会从第二引导孔内排出,通过设有第三引导孔和第四引导孔,从箱体内排出的空气中携带的灰尘可以从第四引导孔内排出,减少灰尘的积累,而从出气口落到出气通道内的雨水可以通过第三引导孔排出箱体外。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
第一安装板,设置于第一顶板与通风底板之间,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连通进气通道的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导气风扇;
第二安装板,设置于第二顶板与通风底板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连通出气通道的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二导气风扇;
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箱体的内壁上,用于检测箱体内的环境温度;
储存装置,设置于箱体内,用于和储存设定的温度,设定的温度高于箱体内的正常环境温度;
报警装置,设置于箱体上;
其中,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温度检测装置和储存装置反馈的温度信号,且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警报装置和驱动电机。
通过散热结构,散热结构配合通风结构可以提高箱体散热效果,通过设有第一安装板,通过在第一安装孔内设置于第一导气风扇,可以使箱体具有主动吸气的能力,提高箱体内外空气交换的效率,通过设有第二安装板,通过在第二安装孔内设置第二导气风扇,可以使箱体具有主动排气的能力,提高了箱体内外空气交换的效率,第一导气风扇和第二导气风扇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控制装置还与温度检测装置、储存装置以及报警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温度检测装置和储存装置反馈的温度信号来控制第一导气风扇和第二导气风扇的转速。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柜式离心风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设储存装置内设定的温度为T1,箱体内的温度阈值为T2,箱体内的常温为T3,温度检测装置实时检测的温度为T,在柜式离心风机处于启动状态时,若T>T3,则进入步骤S2;
S2、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导气风扇和第二导气风扇开启,使箱体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此时若T3<T<T1,第一导气风扇和第二导气风扇转速不变,随后进入步骤S3;
S3、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导气风扇和第二导气风扇持续开启,使箱体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此时若T2>T>T1,第一导气风扇和第二导气风扇转速逐渐提高至最高,随后进入步骤S4;
S4、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导气风扇和第二导气风扇保持最高转速不变,使箱体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此时若T≥T2,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电机关闭,随后进入步骤S5;
S5、控制装置保持控制第一导气风扇和第二导气风扇保持最高转速不变,同时控制报警装置启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散热结构,可以在风机运行时为风机散热,散热结构包括通风机构和散热结构,通过通风结构和散热结构的配合使用,可以加速风机内的空气和外界的空气之间的交换速度,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延长了驱动电机以及柜式离心风机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有第一阻挡结构可以对吸气时同时吸入的灰尘以及杂质起到一定阻挡作用,还可以对进入进气通道的雨水起到一定阻挡作用,防止雨水进入箱体内;
3、通过设有第二阻挡结构,可以在不使用时对外界的灰尘以及杂质起到一定阻挡作用,还可以对进入出气通道的雨水起到一定阻挡作用,防止雨水进入箱体内;
4、通过设有第一引导孔,可以将部分灰尘和小颗粒杂质会通过第一引导孔排出箱体外,通过设置有第二引导孔,可以将经过第一挡板阻挡后剩余的灰尘和小颗粒杂质会通过第二引导孔排出箱体外,还可以将积水会从第二引导孔内排出,防止积水过多越过第二挡板进入箱体内,对箱体内的部件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设有第三引导孔和第四引导孔,可以将从箱体内排出的空气中携带的灰尘可以从第四引导孔内排出,减少灰尘的积累,而从出气口落到出气通道内的雨水可以通过第三引导孔排出箱体外,防止积水过多越过第四挡板进入箱体内,从而对箱体内的部件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通风结构和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散热结构的底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00、底座;200、箱体;210、进风口;220、出风口;230、安装槽;300、风机组;310、叶轮;320、蜗壳;400、驱动机构;410、驱动电机;420、传动结构;500、通风结构;510、通风顶板;511、第一顶板;512、第二顶板;513、进气口;514、出气口;515、进气通道;516、出气通道;520、通风底板;530、通风台座;531、第一导风面;532、第二导风面;540、第一阻挡结构;541、第一挡板;542、第一导气口;543、第二挡板;544、第二导气口;550、第二阻挡结构;551、第三挡板;552、第三导气口;553、第四挡板;554、第四导气口;560、引导结构;561、第一引导孔;562、第二引导孔;563、第三引导孔;564、第四引导孔;600、散热结构;610、第一安装板;611、第一通孔;612、第一导气风扇;620、第二安装板;621、第二通孔;622、第二导气风扇;630、温度检测装置;640、储存装置;650、报警装置;660、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柜式离心风机及其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柜式离心风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包括:
底座100,设置于基础设置上;
箱体200,设置于底座100上,箱体200上还设有进风口210和出风口220;
风机组300,包括叶轮310和蜗壳320,蜗壳320设置于箱体200内,叶轮310通过转轴安装在蜗壳320内;
驱动机构400,设置于箱体200内,包括驱动电机410以及传动结构420,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驱动电机410通过转轴带动叶轮310转动;
还包括散热机构,设置于箱体200上,包括相互连接的通风结构500和散热结构600;
其中,通风结构500安装于箱体200的顶部,箱体200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通风结构500的安装槽230。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采用上述的一种柜式离心风机,通过设有底座100,可以对箱体200起到支撑作用,底座100安装在基础设施上,这里的基础设施可以是任意需要安装该柜式离心风机的地方,底座100可以通过螺栓之类的连接件与基础设施进行固定,通过在箱体200上设有进风口210和出风口220,风从进风口210吸入从出风口220吹出,通过在箱体200内设有风机组300,风机组300包括叶轮310和蜗壳320,蜗壳320上也设有与箱体200上的进风口210和出风口220对应的进风口210和出风口220,叶轮310通过转轴安装在蜗壳320内并通过驱动机构400驱动转动,驱动机构400包括驱动电机410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与转轴连接的第一传动轮、与驱动电机410连接的第二传动轮以及连接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的传动皮带,驱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轮和传动皮带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转动轮带动叶轮310转动,从而实现风机的进风和出风,通过设有散热结构600,可以在风机运行时为风机散热,散热结构600包括通风机构和散热结构600,通过通风结构500和散热结构600的配合使用,可以加速风机内的空气和外界的空气之间的交换速度,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延长了驱动电机410以及柜式离心风机的使用寿命,其中,通风结构500安装与箱体200的顶部,箱体200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通风结构500的安装槽230,散热结构600安装在箱体200内并与通过结构连接。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柜式离心风机,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本申请实施例的柜式离心风机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通风结构500包括:
通风顶板510,设置于安装槽230内,通风顶板510与箱体200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通风底板520,设置于通封顶板下方,且通风底板520的两侧分别与箱体200的内壁连接;
通风台座530,设置于通风顶板510与通风底板520之间;
第一顶板511,设置于通风顶板510的一侧并与通风顶板510之间形成进气口513;
第二顶板512,设置于通风顶板510的另一侧并与通风顶板510之间形成出气口514;
其中,通风台座530与第一顶板511以及通风底板520之间形成进气通道515,通风台座530与第二顶板512以及通风底板520之间形成出气通道51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安装槽230内安装有通风顶板510,通风顶板510与箱体200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且通风顶板510的侧面与箱体200的内壁连接,通过设有通风底板520,通风底板520设置于箱体200内并位于通风顶板510的下方,通风底板520的侧壁与箱体200的内壁连接,通风底板520与通风顶板510之间相互平行且通风底板520的长度要长于通风顶板510,通过在通风顶板510和通风底板520之间设有通风台座530,通风台座530与通风顶板510和通风底板520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在通风顶板51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顶板511和第二顶板512,第一顶板511与通风顶板510之间形成进气口513,第二顶板512与通风顶板510之间形成出气口514,且通风台座530与第一顶板511以及通风底板520之间形成进气通道515,通风台座530与第二顶板512以及通风底板520之间形成出气通道516,箱体200外的常温空气通过进气口513和进气通道515进入箱体200内,箱体200内的高温空气通过出气通过和出气口514排放空气中,形成循环,起到散热的效果,此外,这里的第一顶板511和第二顶板512与箱体2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第一顶板511与第二顶板512通过螺栓与箱体200连接,第一顶板511、第二顶板512与通风顶板510位于同一水平面。
而且,通风台座530的位于进气通道515的一侧设有第一导风面531,第一导风面531呈弧形,且第一导风面531的弧度自通风顶板510至通风底板520逐渐变小,通风台座530的位于出气通道516的一侧设有第二导风面532,第二导风面532呈弧形,且第二导风面532的弧度自通风底板520至通风顶板510逐渐变大。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通过在通风台座530位于进气通道515的一侧设有第一导风面531,外界的空气进入进气口513后通过第一导风面531的引导,再通过进气通道515进入箱体200内,提高空气的导入效率,减少空气进入箱体200时受到的阻挡,其中,第一导风面531呈弧形,且第一导风面531的弧度自通风顶板510至通风底板520逐渐变小,可以进一步提高引导效率,通过在通风台座530的位于出气通道516的一侧设有第二导风面532,提高空气的导出效率,减少空气导出箱体200时受到的阻挡,其中,第二导风面532呈弧形,且第二导风面532的弧度自通风底板520至通风顶板510逐渐变大,可以进一步减少空气导出箱体200时受到的阻挡,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实施例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柜式离心风机,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本申请实施例的柜式离心风机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和图3所示,通风结构500还包括第一阻挡结构540,第一阻挡结构540设置于进气通道515内,包括:
第一挡板541,设置于第一顶板511的下方并与第一顶板511垂直连接,且第一挡板541与通风底板520之间形成第一导气口542;
第二挡板543,设置于通风底板520的上方并与通风底板520垂直连接,且第二挡板543与第一顶板511之间形成第二导气口544;
其中,第一挡板541和第二挡板543之间间隔设置,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进气口513、第一导气口542和第二导气口544后进入箱体200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有第一阻挡结构540,可以对吸气时同时吸入的灰尘以及杂质起到一定阻挡作用,还可以对进入进气通道515的雨水起到一定阻挡作用,防止雨水进入箱体200内,通过在第一顶板511的下方垂直安装有第一顶板511,并在通风底板520的上方垂直安装有第二挡板543,第一挡板541与通风底板520之间形成第一导气口542,第二挡板543与第一顶板511之间形成第二导气口544,第一挡板541和第二挡板543的设置并配合第一导风面531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起到引导作用,使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进气口513、第一导气口542和第二导气口544后进入箱体200内,并且外界的空气中携带的灰尘和杂质会依次受到第一顶板511和第二挡板543的阻挡,并落到第二挡板543与通风底板520的夹角处,便于后续处理,此外,为了减沙外界灰尘以及杂质的进入可以在通风顶板510和第一顶板511之间安装过滤网,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
进一步的,通风结构500还包括第二阻挡结构550,第二阻挡结构550设置于出气通道516内,包括:
第三挡板551,设置于第二顶板512的下方并与第二顶板512垂直连接,且第三挡板551与通风底板520之间形成第三导气口552;
第四挡板553,设置于通风底板520的上方并与通风底板520垂直连接,且第四挡板553与第二顶板512之间形成第四导气口554;
其中,第三挡板551和第四挡板553之间间隔设置,箱体200内的空气依次通过第四导气口554、第三导气口552和出气口514后排放到大气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有第二阻挡结构550,可以在不使用时对外界的灰尘以及杂质起到一定阻挡作用,还可以对进入出气通道516的雨水起到一定阻挡作用,防止雨水进入箱体200内,通过在第二顶板512的下方垂直安装有第三顶板,并在通风底板520的上方垂直安装有第四挡板553,第三挡板551与通风底板520之间形成第三导气口552,第四挡板553与第二顶板512之间形成第四导气口554,第三挡板551和第四挡板553的设置并配合第二导风面532可以对箱体200内的空气起到引导作用,使箱体200内的热空气依次通过第四导气口554、第三导气口552和出气口514后排出箱体200外,并且箱体200内空气中的杂质和灰尘则会受到第四挡板553和第三挡板551的阻挡而留在通风底板520上,需要定期对这些灰尘、杂质进行处理,此外,为了减沙外界灰尘以及杂质的进入可以在通风顶板510和第二顶板512之间安装过滤网,减少风机静置时灰尘的积累,过滤网与通风顶板510、第二顶板51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清理和除灰。
实施例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柜式离心风机,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本申请实施例的柜式离心风机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至图4所示,通风结构500还包括引导结构560,引导结构560包括:
第一引导孔561,设置于第一挡板541与第一顶板511的夹角处;
第二引导孔562,设置于第二挡板543与通风底板520的夹角处;
第三引导孔563,设置于第四挡板553与通风底板520的夹角处;
第四引导孔564,设置于第四挡板553与通风底板520的另一个夹角处;
其中,第一引导孔561、第二引导孔562、第三引导孔563、第四引导孔564均开设于箱体的侧壁上,第一引导孔561设置于第一挡板541靠近第一导风面531的一侧,第二引导孔562设置于第二挡板543靠近第一导风面531的一侧,第三引导孔563设置于第四挡板553靠近第二导风面532的一侧,第四引导孔564设置于第四挡板553远离第二导风面532的一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挡板541与第二顶板512的夹角处设有第一引导孔561,第一引导孔561设置于第一挡板541靠近第一导风面531的一侧,当外界的空气携带灰尘和小颗粒杂质遇到第一挡板541时,部分灰尘和小颗粒杂质会通过第一引导孔561排出箱体200外,通过在第二挡板543和通风底板520的夹角处设置有第二引导孔562,第二引导孔562第二引导孔562设置于第二挡板543靠近第一导风面531的一侧,当外界的空气携带灰尘和小颗粒杂质遇到第一挡板541后会遇到第二挡板543,经过第一挡板541阻挡后剩余的灰尘和小颗粒杂质会通过第二引导孔562排出箱体200外,而且当外界的雨水进入进气通道515并在通风底板520上形成积水,而第二引导孔562的设置可以使积水会从第二引导孔562内排出,防止积水过多越过第二挡板543进入箱体200内,对箱体200内的部件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在第四挡板553与通风底板520的两个夹角处分别设有第三引导孔563和第四引导孔564,第三引导孔563设置于第四挡板553靠近第二导风面532的一侧,第四引导孔564设置于第四挡板553远离第二导风面532的一侧,从箱体200内排出的空气中携带的灰尘可以从第四引导孔564内排出,减少灰尘的积累,而从出气口514落到出气通道516内的雨水可以通过第三引导孔563排出箱体200外,防止积水过多越过第四挡板553进入箱体200内,从而对箱体200内的部件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例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柜式离心风机,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本申请实施例的柜式离心风机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散热结构600包括:
第一安装板610,设置于第一顶板511与通风底板520之间,第一安装板610上设有连通进气通道515的第一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导气风扇612;
第二安装板620,设置于第二顶板512与通风底板520之间,第二安装板620上设有连通出气通道516的第二安装孔,且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二导气风扇622;
温度检测装置630,设置于箱体200的内壁上,用于检测箱体200内的环境温度;
储存装置640,设置于箱体200内,用于和储存设定的温度,设定的温度高于箱体200内的正常环境温度;
报警装置650,设置于箱体200上;
其中,还包括控制装置660,控制装置660用于接收温度检测装置630和储存装置640反馈的温度信号,且控制装置660还用于控制警报装置和驱动电机41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有散热结构600,散热结构600配合通风结构500可以提高箱体200散热效果,通过设有第一安装板610,并在第一安装板61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使外界的空气只能从第一安装孔进入箱体200内部,同时,通过在第一安装孔内设置于第一导气风扇612,可以使箱体200具有主动吸气的能力,提高箱体200内外空气交换的效率,通过设有第二安装板620,并在第二安装板62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使箱体200内的热空气只能从第二安装孔内排出,同时,通过在第二安装孔内设置第二导气风扇622,可以使箱体200具有主动排气的能力,提高了箱体200内外空气交换的效率,第一导气风扇612和第二导气风扇622通过控制装置660控制,控制装置660还与温度检测装置630、储存装置640以及报警装置650连接,控制装置66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温度检测装置630和储存装置640反馈的温度信号来控制第一导气风扇612和第二导气风扇622的转速。
实施例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柜式离心风机的控制方法,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本申请实施例的柜式离心风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预设储存装置640内设定的温度为T1,箱体200内的温度阈值为T2,箱体200内的常温为T3,温度检测装置630实时检测的温度为T,在柜式离心风机处于启动状态时,若T>T3,则进入步骤S2;
S2、控制装置660控制第一导气风扇612和第二导气风扇622开启,使箱体200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此时若T3<T<T1,第一导气风扇612和第二导气风扇622转速不变,随后进入步骤S3;
S3、控制装置660控制第一导气风扇612和第二导气风扇622持续开启,使箱体200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此时若T2>T>T1,第一导气风扇612和第二导气风扇622转速逐渐提高至最高,随后进入步骤S4;
S4、控制装置660控制第一导气风扇612和第二导气风扇622保持最高转速不变,使箱体200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此时若T≥T2,控制装置660控制驱动电机410关闭,随后进入步骤S5;
S5、控制装置660保持控制第一导气风扇612和第二导气风扇622保持最高转速不变,同时控制报警装置650启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8)

1.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0),设置于基础设置上;
箱体(200),设置于底座(100)上,所述箱体(200)上还设有进风口(210)和出风口(220);
风机组(300),包括叶轮(310)和蜗壳(320),所述蜗壳(320)设置于箱体(200)内,叶轮(310)通过转轴安装在蜗壳(320)内;
驱动机构(400),设置于箱体(200)内,包括驱动电机(410)以及传动结构(420),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驱动电机(410)通过转轴带动叶轮(310)转动;
还包括散热机构,设置于箱体(200)上,包括相互连接的通风结构(500)和散热结构(600);
其中,所述通风结构(500)安装于箱体(200)的顶部,所述箱体(200)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通风结构(500)的安装槽(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500)包括:
通风顶板(510),设置于安装槽(230)内,所述通风顶板(510)与箱体(200)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通风底板(520),设置于通封顶板下方,且所述通风底板(520)的两侧分别与箱体(200)的内壁连接;
通风台座(530),设置于通风顶板(510)与通风底板(520)之间;
第一顶板(511),设置于通风顶板(510)的一侧并与通风顶板(510)之间形成进气口(513);
第二顶板(512),设置于通风顶板(510)的另一侧并与通风顶板(510)之间形成出气口(514);
其中,所述通风台座(530)与第一顶板(511)以及通风底板(520)之间形成进气通道(515),所述通风台座(530)与第二顶板(512)以及通风底板(520)之间形成出气通道(5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台座(530)的位于进气通道(515)的一侧设有第一导风面(531),第一导风面(531)呈弧形,且第一导风面(531)的弧度自通风顶板(510)至通风底板(520)逐渐变小,所述通风台座(530)的位于出气通道(516)的一侧设有第二导风面(532),第二导风面(532)呈弧形,且第二导风面(532)的弧度自通风底板(520)至通风顶板(510)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500)还包括第一阻挡结构(540),第一阻挡结构(540)设置于进气通道(515)内,所述第一阻挡结构(540)包括:
第一挡板(541),设置于第一顶板(511)的下方并与第一顶板(511)垂直连接,且第一挡板(541)与通风底板(520)之间形成第一导气口(542);
第二挡板(543),设置于通风底板(520)的上方并与通风底板(520)垂直连接,且第二挡板(543)与第一顶板(511)之间形成第二导气口(544);
其中,所述第一挡板(541)和第二挡板(543)之间间隔设置,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进气口(513)、第一导气口(542)和第二导气口(544)后进入箱体(20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500)还包括第二阻挡结构(550),第二阻挡结构(550)设置于出气通道(516)内,所述第二阻挡结构(550)包括:
第三挡板(551),设置于第二顶板(512)的下方并与第二顶板(512)垂直连接,且第三挡板(551)与通风底板(520)之间形成第三导气口(552);
第四挡板(553),设置于通风底板(520)的上方并与通风底板(520)垂直连接,且第四挡板(553)与第二顶板(512)之间形成第四导气口(554);
其中,所述第三挡板(551)和第四挡板(553)之间间隔设置,箱体(200)内的空气依次通过第四导气口(554)、第三导气口(552)和出气口(514)后排放到大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500)还包括引导结构(560),所述引导结构(560)包括:
第一引导孔(561),设置于第一挡板(541)与第一顶板(511)的夹角处;
第二引导孔(562),设置于第二挡板(543)与通风底板(520)的夹角处;
第三引导孔(563),设置于第四挡板(553)与通风底板(520)的夹角处;
第四引导孔(564),设置于第四挡板(553)与通风底板(520)的另一个夹角处;
其中,第一引导孔(561)、第二引导孔(562)、第三引导孔(563)、第四引导孔(564)均开设于箱体(200)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引导孔(561)设置于第一挡板(541)靠近第一导风面(531)的一侧,所述第二引导孔(562)设置于第二挡板(543)靠近第一导风面(531)的一侧,所述第三引导孔(563)设置于第四挡板(553)靠近第二导风面(532)的一侧,所述第四引导孔(564)设置于第四挡板(553)远离第二导风面(53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600)包括:
第一安装板(610),设置于第一顶板(511)与通风底板(520)之间,所述第一安装板(610)上设有连通进气通道(515)的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导气风扇(612);
第二安装板(620),设置于第二顶板(512)与通风底板(520)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板(620)上设有连通出气通道(516)的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二导气风扇(622);
温度检测装置(630),设置于箱体(200)的内壁上,用于检测箱体(200)内的环境温度;
储存装置(640),设置于箱体(200)内,用于和储存设定的温度,设定的温度高于箱体(200)内的正常环境温度;
报警装置(650),设置于箱体(200)上;
其中,还包括控制装置(660),所述控制装置(660)用于接收温度检测装置(630)和储存装置(640)反馈的温度信号,且所述控制装置(660)还用于控制警报装置和驱动电机(410)。
8.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离心风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设储存装置(640)内设定的温度为T1,箱体(200)内的温度阈值为T2,箱体(200)内的常温为T3,温度检测装置(630)实时检测的温度为T,在柜式离心风机处于启动状态时,若T>T3,则进入步骤S2;
S2、控制装置(660)控制第一导气风扇(612)和第二导气风扇(622)开启,使箱体(200)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此时若T3<T<T1,第一导气风扇(612)和第二导气风扇(622)转速不变,随后进入步骤S3;
S3、控制装置(660)控制第一导气风扇(612)和第二导气风扇(622)持续开启,使箱体(200)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此时若T2>T>T1,第一导气风扇(612)和第二导气风扇(622)转速逐渐提高至最高,随后进入步骤S4;
S4、控制装置(660)控制第一导气风扇(612)和第二导气风扇(622)保持最高转速不变,使箱体(200)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此时若T≥T2,控制装置(660)控制驱动电机(410)关闭,随后进入步骤S5;
S5、控制装置(660)保持控制第一导气风扇(612)和第二导气风扇(622)保持最高转速不变,同时控制报警装置(650)启动。
CN202210734470.5A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909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4470.5A CN114909304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4470.5A CN114909304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9304A true CN114909304A (zh) 2022-08-16
CN114909304B CN114909304B (zh) 2024-05-03

Family

ID=82772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4470.5A Active CN114909304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0930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38249U (zh) * 2016-12-16 2017-07-18 绍兴上虞九阳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式消防排烟风机
CN206346934U (zh) * 2016-12-29 2017-07-21 台州四合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通风两用柜式离心风机
CN208778283U (zh) * 2018-07-05 2019-04-23 浙江精创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
CN210033915U (zh) * 2019-06-17 2020-02-07 河北东明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柜式离心风机箱
CN211047742U (zh) * 2020-01-03 2020-07-17 天津市鼎泰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机电箱散热装置
CN111503020A (zh) * 2020-05-26 2020-08-07 杜超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
CN113097873A (zh) * 2021-05-13 2021-07-09 新奥(广西)能源销售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38249U (zh) * 2016-12-16 2017-07-18 绍兴上虞九阳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式消防排烟风机
CN206346934U (zh) * 2016-12-29 2017-07-21 台州四合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通风两用柜式离心风机
CN208778283U (zh) * 2018-07-05 2019-04-23 浙江精创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
CN210033915U (zh) * 2019-06-17 2020-02-07 河北东明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柜式离心风机箱
CN211047742U (zh) * 2020-01-03 2020-07-17 天津市鼎泰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机电箱散热装置
CN111503020A (zh) * 2020-05-26 2020-08-07 杜超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
CN113097873A (zh) * 2021-05-13 2021-07-09 新奥(广西)能源销售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9304B (zh)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1006B (zh) 废气排除系统
EP1752715A1 (en) Venti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11634347B2 (en) Separable outer enclosure for turbo blower
US20060199520A1 (en) Ventilation system and pressure intensifying apparatus
KR101439597B1 (ko) 지하 터널 환기 장치 및 방법
CN114909304A (zh)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WO2007130424A2 (en) Clothes dryer utilizing an air source from the exterior of a structure
KR20110069972A (ko) 데이터 센터의 냉각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210265203U (zh) 一种离心式消防排烟风机
CN209930780U (zh)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供冷节能系统
CN105020833A (zh) 厂房换气装置
KR20080094160A (ko) 기계환기실 상부에 자연환기 풍도를 갖는 지하철 환기구
KR100696716B1 (ko) 폐열회수 환기장치를 이용한 멀티시스템
JP2006308208A (ja) クリーンルーム装置
JP2016070528A (ja) 給気装置
CN215408735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矿用局部通风机
JPH04338794A (ja) 大型映像表示装置の冷却装置
CN101329094A (zh) 窗式空调器排气口导风板结构
CN216842403U (zh) 一种柜式低噪音离心风机
CN214145969U (zh) 一种离心通风机安装结构
CN203035617U (zh) 用于机房新风设备的节能风机
CN1550724A (zh) 室外机的安全运行装置及其方法
CN216924586U (zh) 一种全热净化新风除湿机
CN214273975U (zh) 一种具有烟雾报警功能的引风机
CN210125823U (zh) 一种轴套焊接件送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