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4093A - 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4093A
CN114904093A CN202210669799.8A CN202210669799A CN114904093A CN 114904093 A CN114904093 A CN 114904093A CN 202210669799 A CN202210669799 A CN 202210669799A CN 114904093 A CN114904093 A CN 114904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ment
accommodating cavity
input port
output
electric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97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胜利
郑健生
莫群
黄美霞
彭晓菁
郑庆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th Hospital Of Joint Service Support Force Of Chinese Pla
Original Assignee
Ninth Hospital Of Joint Service Support Force Of Chinese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th Hospital Of Joint Service Support Force Of Chinese Pla filed Critical Ninth Hospital Of Joint Service Support Force Of Chinese Pla
Priority to CN2022106697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040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04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40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0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0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 A61M5/204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connected to external reservoirs for multiple refil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2005/1787Syringes for sequential delivery of fluids, e.g. first medicament and then flushing liq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0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 A61M2005/2026Semi-automatic, e.g. user activated piston is assisted by additional source of energ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包括用于注射药剂的电动注射装置,还包括向电动注射装置输入药剂的药剂输入装置。本发明通过药剂输入装置持续向注射完药剂的电动注射枪输入药剂,达到连续注射的目的,提高注射效率,同时节约材料成本,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
目前,市场销售及医院使用的注射器都是由注射筒和注射杆组成,这种注射器在使用时需要以人力拉取或是推挤注射杆,使注射筒内产生真空吸力或推挤力,进而执行注射或抽取的工作。此种以人力拉取或是推挤注射杆的方式容易在注射或抽取的过程中,因拉取或是推挤注射杆的力量不平均,而产生时快时慢的情形发生,导致患者的施打部位产生酸麻等不适或疼痛的状况。
另外,工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全部使用手工操作,长时间积累下来,容易让医护人员产生疲劳感,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注射器在使用后需要将注射完的注射器取下,再装上装有药剂的注射器,较为麻烦,不利于提高注射效率,且每次注射之前为了将容置药剂的容置腔内的空气排出,需要先挤压注射杆,使药剂输出一些保证排出空气,造成药剂的浪费的同时药剂随意喷洒可能造成药剂污染。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每次注射完都需要更换注射器,不利于提高注射效率,且每次注射之前为了将容置药剂的容置腔内的空气排出,需要先挤压注射杆,使药剂输出一些保证排出空气,造成药剂浪费和药剂污染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包括用于注射药剂的电动注射装置和向电动注射装置连续输入药剂的药剂输入装置;所述电动注射装置包括用于容置药剂的电动注射枪,所述电动注射枪内形成容置药剂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电动注射枪上形成有药剂输入装置输入药剂的第一输入口;所述药剂输入装置包括储存药剂的药剂储存部,所述药剂储存部内形成容置药剂的第二容置腔;所述药剂储存部上形成有药剂输出到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一输出口和第二容置腔相连通,所述药剂储存部的第二容置腔通过第一输入口和第一输出口与电动注射枪的第一容置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注射枪的上端形成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输入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上表面;所述药剂储存部的下端形成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输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输入口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延伸部的直径尺寸;所述药剂储存部的下端贴合于第一延伸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延伸部延伸到第一输入口内且第一输入口和第一输出口相连通;所述电动注射枪的一端还形成有药剂输出的第二输出口;所述电动注射装置还包括输出药剂的电动注射部;所述电动注射部设于电动注射枪的一端并与第二输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注射部包括药剂过渡的药剂输出管和输出药剂的电动注射头;所述药剂输出管具有药剂输入的第二输入口和药剂输出的第三输出口,所述电动注射头具有第三输入口和第四输出口;所述第二输入口和第二输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输出口和第三输入口相连通;所述药剂输出管从所述第二输入口到所述第三输出口环绕电动注射头的轴线螺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注射部还包括引导药剂逐渐流入药剂输出管的第二输入口的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具有药剂输入的第一输入端和药剂输出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到第一输出端的直径尺寸逐渐变小;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入口相连通;所述电动注射部还包括对药剂输出管和电动注射头进行固定支撑的固定支撑部;所述固定支撑部包括形成于电动注射枪第二输出口一端的固定环,和套设于固定环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容置药剂输出管的第三容置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形成有沿连接件轴向延伸的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上形成有药剂通过的通孔,所述药剂输出管的第二输入口穿过所述固定环和第三输出口相连接,所述药剂输出管的第三输出口卡接于第三延伸部的通孔内,所述电动注射头的第三输入口卡接于所述第三延伸部外壁;所述连接件和固定环可拆装连接;所述电动注射头和连接件可拆装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注射部还包括注射针管,所述注射针管的一端插接于电动注射头的第四输出口上;所述药剂储存部包括药剂输入的输入部,所述输入部包括药剂输入的第四输入口;所述输入部还包括封闭第四输入口的挡止塞;所述挡止塞插接于第四输入口上;所述挡止塞上形成有注射针管穿过的针孔,所述针孔上设有防止药剂流出的橡胶层。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防止药剂从第一容置腔倒流到第二容置腔内的第一单向止回装置;所述第一单向止回装置设于第一延伸部的第一输入口内;所述第一单向止回装置包括沿第一延伸部径向延伸并形成于第一延伸部内侧壁上的第一挡止部、第二挡止部,和第一单向瓣膜;所述第一挡止部和第二挡止部之间形成药剂通过的空隙;所述第一单向瓣膜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挡止部的底面,第一单向瓣膜的另一端贴合于第二挡止部的底面;本发明还包括设于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二单向止回装置,所述第二单向止回装置处于第三输出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单向止回装置包括从电动注射枪的顶壁向下延伸的第三挡止部,从电动注射枪的底壁向上延伸的第四挡止部,和第二单向瓣膜;所述第三挡止部和第四挡止部之间形成药剂通过的空隙;所述第二单向瓣膜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三挡止部的左端面,第二单向瓣膜的另一端贴合于第四挡止部的左端面;本发明还包括防止药剂从第一容置腔倒灌到第二容置腔内的第三单向止回装置;所述第三单向止回装置设于第一延伸部的第一输入口内,并与第一延伸部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三单向止回装置包括药剂流通的第一流通部,和防止药剂从第一容置腔倒灌到第二容置腔内的第一单向止回部;所述第一流通部包括容置药剂的第四容置腔,所述第一流通部的一端形成有药剂输入的第五输入口,第一流通部的另一端形成有药剂输出的第五输出口;所述第一流通部还包括与第五输出口装配连接的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形成有多个第一输出孔,多个所述第一输出孔环绕第一流通部的轴线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止回部包括开闭第五输入口的第一开闭部;所述第一开闭部设于所述第四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开闭部包括第一挡块,和对第一挡块进行支撑的第一弹性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挡块设于第五输入口的一端,并与第五输入口相贴合;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件的一端和第一挡块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端盖处于第四容置腔内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五输入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压力弹簧;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的轴线与第一流通部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开闭部还包括支撑第一压力弹簧的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压力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伸缩部的外周面,所述第一伸缩部的一端和第一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端盖处于第四容置腔内的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设于第一容置腔内的第四单向止回装置,所述第四单向止回装置处于第三输出口的一端;所述第四单向止回装置包括容置流通的第二流通部,和防止药剂倒流的第二单向止回部;所述第二流通部包括容置药剂的第五容置腔,所述第二流通部的一端形成有药剂输入的第六输入口,第二流通部的另一端形成有药剂输出的第六输出口;所述第二流通部还包括与第六输出口装配连接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上形成有多个第二输出孔,多个所述第二输出孔环绕第二流通部的轴线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二单向止回部包括开闭第六输入口的第二开闭部;所述第二开闭部设于所述第五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开闭部包括第二挡块,和对第二挡块进行支撑的第二弹性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挡块设于第六输入口的一端,并与第六输入口相贴合;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件的一端和第二挡块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盖处于第五容置腔内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挡块与第六输入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件包括第二压力弹簧;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的轴线与第二流通部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开闭部还包括支撑第二压力弹簧的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压力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伸缩部的外周面,所述第二伸缩部的一端和第二挡块相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盖处于第五容置腔内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流通部的外侧壁与第一容置腔的内侧壁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注射装置还包括将第一容置腔的药剂逐渐输出到电动注射部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逐渐将第一容置腔内的药剂匀速输出到电动注射部的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并与第一容置腔滑动连接;所述动力部件包括注射杆和推液头;所述注射杆的一端和推液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推液头的外壁与第一容置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输入口的横截面的投影面积处于推液头的横截面的投影面积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驱动动力部件在第一容置腔内移动的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移动驱动装置包括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的输出端和注射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电动注射枪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启动移动气缸的启动按钮;所述启动按钮通过控制器和所述移动气缸相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其至少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药剂输入装置向电动注射装置内输入药剂,使电动注射装置的电动注射枪在注射完药剂后,通过药剂输入装置持续向电动注射枪内输入药剂,使电动注射装置无需更换注射器,通过更换电动注射头和注射针管,即可继续进行注射操作,更换电动注射头和注射针管的速度较快,且节约注射器材料,达到快速连续注射的目的;本发明通过药剂输入装置持续向注射完药剂的电动注射枪内输入药剂,达到连续注射的目的,提高注射效率,同时节约材料成本,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2、通过固定环和连接件可拆装连接的设置,当需要排出第一容置腔内的空气时,将连接件取下,拉伸药剂输出管,因药剂输出管从第二输入口到第三输出口环绕电动注射头的轴线螺旋设置,使药剂输出管具有足够的伸缩长度,拉长药剂输出管后,将注射针管插入挡止塞的橡胶层内,在排出空气的同时将药剂输入到药剂储存部内,排出空气后,再将连接件装配于固定环上,有效保护药剂不再因为需要排出第一容置腔内的空气时而导致药剂的浪费,同时避免了药剂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的第三单向止回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的药剂输出管和引导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的第一单向止回装置和第二单向止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注射装置,2-药剂输入装置,11-电动注射枪,111-第一容置腔,112-第一输入口,21-药剂储存部,211-第二容置腔,212-第一输出口,113-第一延伸部,213-第二延伸部,3-第三单向止回装置,31-第一流通部,32-第一单向止回部,311-第四容置腔,312-第五输入口,313-第一端盖,3131-第一输出孔,321-第一开闭部,3211-第一挡块,3212-第一弹性支撑部件,3213-第一伸缩部,114-第二输出口,12-电动注射部,121-药剂输出管,122-电动注射头,1211-第二输入口,1212-第三输出口,123-引导部件,1231-第一输入端,1232-第一输出端,124-固定支撑部,1241-固定环,1242-连接件,125-注射针管,214-输入部,2141-第四输入口,2142-挡止塞,2143-针孔,2144-橡胶层,4-第四单向止回装置,13-动力装置,131-动力部件,1311-注射杆,1312-推液头,132-移动驱动装置,115-手持部,1151-启动按钮,5-第一单向止回装置,51-第一挡止部,52-第二挡止部,53-第一单向瓣膜,6-第二单向止回装置,61-第三挡止部,62-第四挡止部,63-第二单向瓣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包括用于注射药剂的电动注射装置1,还包括向电动注射装置1连续输入药剂的药剂输入装置2。
这样,药剂输入装置2向电动注射装置1内输入药剂,使电动注射装置1的电动注射枪11在注射完药剂后,通过药剂输入装置2持续向电动注射枪11内输入药剂,使电动注射装置1无需更换注射器,通过更换电动注射头122和注射针管125,即可继续进行注射操作,更换电动注射头122和注射针管125的速度较快,且节约注射器材料,达到快速连续注射的目的;本发明通过药剂输入装置2持续向注射完药剂的电动注射枪11内输入药剂,达到连续注射的目的,提高注射效率,同时节约材料成本,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优选地,电动注射装置1包括用于容置药剂的电动注射枪11;电动注射枪11内形成容置药剂的第一容置腔111。通过电动注射枪11的第一容置腔111容置将要注射的药剂。
优选地,为了便于输入药剂,电动注射枪11上形成有药剂输入装置2输入药剂的第一输入口112。
优选地,药剂输入装置2包括储存药剂的药剂储存部21;药剂储存部21内形成容置药剂的第二容置腔211;药剂储存部21上形成有药剂输出到第一容置腔111内的第一输出口212,第一输出口212和第二容置腔211相连通,药剂储存部21的第二容置腔211通过第一输入口112和第一输出口212与电动注射枪11的第一容置腔111相连通。通过第一输出口212和第一输入口112相连通,药剂储存部21将药剂通过第一输出口212输入到第一容置腔111内。
优选地,为了便于电动注射枪11和药剂储存部21的配合,电动注射枪11的上端形成有第一延伸部113,第一输入口112形成于第一延伸部113的上表面;药剂储存部21的下端形成有第二延伸部213,第一输出口212形成于第二延伸部213的下表面。
优选地,第一输入口112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延伸部213的直径尺寸;药剂储存部21的下端贴合于第一延伸部113的上表面,第二延伸部213延伸到第一输入口112内且第一输入口112和第一输出口212相连通。第二延伸部213卡接于第一延伸部113内,使药剂更容易从第一输出口212流入第一输入口112内。
优选地,药剂储存部21和电动注射枪11可拆装连接。通过药剂储存部21和电动注射枪11可拆装连接的设置,使工作人员备用多组药剂储存部21,在一个药剂储存部21用完后,拆下用完的药剂储存部21并装上新的药剂储存部21,便于提高注射效率。
优选地,电动注射枪11的一端还形成有药剂输出的第二输出口114。通过第二输出口114输出药剂。
优选地,电动注射装置1还包括输出药剂的电动注射部12;电动注射部12设于电动注射枪11的一端并与第二输出口114相连通。通过电动注射部12,将药剂注射到人体身上。
优选地,电动注射部12包括药剂过渡的药剂输出管121,和输出药剂的电动注射头122;药剂输出管121具有药剂输入的第二输入口1211和药剂输出的第三输出口1212,电动注射头122具有第三输入口和第四输出口;第二输入口1211和第二输出口114相连通,第三输出口1212和第三输入口相连通。药剂通过药剂输出管121,并从电动注射头122输出要注射针管125上。
优选地,药剂输出管121从第二输入口1211到第三输出口1212环绕电动注射头122的轴线螺旋设置。通过轴线螺旋设置,当需要排出第一容置腔111内的空气时,将连接件1242取下,拉伸药剂输出管121,因药剂输出管121从第二输入口1211到第三输出口1212环绕电动注射头122的轴线螺旋设置,使药剂输出管121具有足够的伸缩长度,拉长药剂输出管121后,将注射针管125插入挡止塞2142的橡胶层2144内,在排出空气的同时将药剂输入到药剂储存部21内,排出空气后,再将连接件1242装配于固定环1241上,有效保护药剂不再因为需要排出第一容置腔111内的空气时而导致药剂的浪费,同时避免了药剂污染;具体地,每次插入药剂储存部21的输入部214的注射针管125都是未注射过的注射针管125。
优选地,为了便于药剂集中流入药剂输出管121中,电动注射部12还包括引导药剂逐渐流入药剂输出管121的第二输入口1211的引导部件123。
优选地,为了便于药剂集中流入药剂输出管121中,引导部件123具有药剂输入的第一输入端1231和药剂输出的第一输出端1232;第一输入端1231到第一输出端1232的直径尺寸逐渐变小;第一输入端1231和第二输出口114相连通,第一输入端1231和第一输出端1232相连通,第一输出端1232和第二输入口1211相连通。
优选地,为了防止在排出空气时造成药剂浪费,电动注射部12还包括对药剂输出管121和电动注射头122进行固定支撑的固定支撑部124。
优选地,固定支撑部124包括形成于电动注射枪11第二输出口114一端的固定环1241,和套设于固定环1241上的连接件1242;连接件1242具有容置药剂输出管121的第三容置腔,连接件1242的一端形成有沿连接件1242轴向延伸的第三延伸部,第三延伸部上形成有药剂通过的通孔,药剂输出管121的第二输入口1211穿过固定环1241和第三输出口1212相连接,药剂输出管121的第三输出口1212卡接于第三延伸部的通孔内,电动注射头122的第三输入口卡接于第三延伸部外壁。当需要更换电动注射头122时,拆下电动注射头122换上新的电动注射头122,即可完成对电动注射头122的更换,节省了更换整个注射器的材料成本。
优选地,连接件1242和固定环1241可拆装连接;电动注射头122和连接件1242可拆装连接。通过固定环1241和连接件1242可拆装连接的设置,当需要排出第一容置腔111内的空气时,将连接件1242取下,拉伸药剂输出管121,因药剂输出管121从第二输入口1211到第三输出口1212环绕电动注射头122的轴线螺旋设置,使药剂输出管121具有足够的伸缩长度,拉长药剂输出管121后,将注射针管125插入挡止塞2142的橡胶层2144内,在排出空气的同时将药剂输入到药剂储存部21内,排出空气后,再将连接件1242装配于固定环1241上,有效保护药剂不再因为需要排出第一容置腔111内的空气时而导致药剂的浪费,同时避免了药剂污染。
优选地,为了便于注射,电动注射部12还包括注射针管125,注射针管125的一端插接于电动注射头122的第四输出口上。
优选地,药剂储存部21包括药剂输入的输入部214。当药剂储存部21内的药剂使用完后,通过输入部214输入药剂。
优选地,为了便于输入药剂,输入部214包括药剂输入的第四输入口2141。
优选地,为了防止药剂从第四输入口2141流出,输入部214还包括封闭第四输入口2141的挡止塞2142;挡止塞2142插接于第四输入口2141上。
优选地,为了便于注射针管125插入挡止塞2142内排出一定的药剂,挡止塞2142上形成有注射针管125穿过的针孔2143。
优选地,为了便于注射针管125插入挡止塞2142内排出一定的药剂,针孔2143上设有防止药剂流出的橡胶层2144;具体地,橡胶层2144为食用级橡胶。
优选地,还包括防止药剂从第一容置腔111倒流到第二容置腔211内的第一单向止回装置5;第一单向止回装置5设于第一延伸部113的第一输入口112内。
优选地,第一单向止回装置5包括沿第一延伸部113径向延伸并形成于第一延伸部113内侧壁上的第一挡止部51、第二挡止部52,和第一单向瓣膜53;第一挡止部51和第二挡止部52之间形成药剂通过的空隙;第一单向瓣膜53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挡止部51的底面,第一单向瓣膜53的另一端贴合于第二挡止部52的底面。当药剂从第二容置腔211内流下时,挤压第一单向瓣膜53向下打开一定角度的开口,使药剂流入第一容置腔111内,当药剂充满第一容置腔111内,推液头1312向左输出药剂时,使处于第一单向瓣膜53和推液头1312之间的药剂向上挤压,将第一单向瓣膜53挤压关闭。
优选地,为了防止电动注射部12的药剂倒流和空气倒灌入第一容置腔111内,还包括设于第一容置腔111内的第二单向止回装置6,第二单向止回装置6处于第三输出口1212的一端。
优选地,第二单向止回装置6包括从电动注射枪11的顶壁向下延伸的第三挡止部61,从电动注射枪11的底壁向上延伸的第四挡止部62,和第二单向瓣膜63;第三挡止部61和第四挡止部62之间形成药剂通过的空隙;第二单向瓣膜63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三挡止部61的左端面,第二单向瓣膜63的另一端贴合于第四挡止部62的左端面。推液头1312向左输出药剂,挤压第二单向瓣膜63打开一定角度的开口,使药剂流出,当挤压完后,推液头1312向右抽回,第一容置腔111内形成负压,使第二单向瓣膜63紧贴第三挡止部61和第四挡止部62的左端面,避免空气和药剂进入第一容置腔111内。
优选地,还包括防止药剂从第一容置腔111倒灌到第二容置腔211内的第三单向止回装置3;第三单向止回装置3设于第一延伸部113的第一输入口112内,并与第一延伸部113的内壁相贴合。通过第三单向止回装置3的设置,防止药剂从第一容置腔111内倒流回第二容置腔211内。
优选地,第三单向止回装置3包括药剂流通的第一流通部31,和防止药剂从第一容置腔111倒灌到第二容置腔211内的第一单向止回部32。药剂通过第一流通部31流入第一容置腔111内,第一单向止回部32的设置使药剂只能从第二容置腔211流入第一容置腔111。
优选地,第一流通部31包括容置药剂的第四容置腔311,第一流通部31的一端形成有药剂输入的第五输入口312,第一流通部31的另一端形成有药剂输出的第五输出口。药剂经过第五输入口312,第四容置腔311和第五输出口后流入第一容置腔111内。
优选地,第一流通部31还包括与第五输出口装配连接的第一端盖313;第一端盖313上形成有多个第一输出孔3131,多个第一输出孔3131环绕第一流通部31的轴线等间距设置。药剂均匀地从多个第一输出孔3131流出,有效地提高了药剂流出的流速。
优选地,第一单向止回部32包括开闭第五输入口312的第一开闭部321;第一开闭部321设于第四容置腔311内。通过第一开闭部321的设置,控制药剂流入第四容置腔311内。
优选地,第一开闭部321包括第一挡块3211,和对第一挡块3211进行支撑的第一弹性支撑部件3212;第一挡块3211设于第五输入口312的一端,并与第五输入口312相贴合;第一弹性支撑部件3212的一端和第一挡块321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弹性支撑部件3212的另一端和第一端盖313处于第四容置腔311内的一端相连接。当推液头1312处于电动注射枪11的最右端时,第一容置腔111内充满待注射的药剂,当需要注射时,移动气缸驱动注射杆1311朝左运动,注射杆1311带动推液头1312朝左运动,使推液头1312将药剂经过第四单向止回装置4从第二输出口114输出出去,此时第一容置腔111内为负压状态,移动气缸驱动注射杆1311向右运动,带动推液头1312向右运动,因第一容置腔111为负压状态,会将第二容置腔211内的药剂通过第三单向止回装置3吸附到第一容置腔111内,造成的压力使药剂挤压第一挡块3211,第一挡块3211挤压第一弹性支撑部件3212,使第一挡块3211向下运动后打开第五输入口312,供药剂通过第一输出孔3131流入第一容置腔111内,当第一容置腔111内充满药剂后,因第一容置腔111内转换为常压状态,第一弹性支撑部件3212向上回位,使第一挡块3211遮挡住第五输入口312,使药剂无法从第五输入口312流入或流出。
优选地,为了使密封效果更好,第一挡块3211和第五输入口31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件。
优选地,为了使第一弹性支撑部件3212的效果更好,第一弹性支撑部件3212包括第一压力弹簧;第一压力弹簧的轴线与第一流通部31的轴线平行设置。
优选地,为了使结构更稳定,第一开闭部321还包括支撑第一压力弹簧的第一伸缩部3213;第一压力弹簧套设于第一伸缩部3213的外周面,第一伸缩部3213的一端和第一挡块3211相连接,第一伸缩部3213的另一端和第一端盖313处于第四容置腔311内的一端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第一容置腔111内的第四单向止回装置4,第四单向止回装置4处于第三输出口1212的一端。通过第四单向止回装置4,防止推液头1312向右抽的时候将药剂和空气抽回第一容置腔111内。
优选地,第四单向止回装置4包括容置流通的第二流通部,和防止药剂倒流的第二单向止回部。药剂通过第二流通部和第二输出口114流入药剂输出管121内,第二单向止回部的设置使药剂只能从第一容置腔111内流入药剂输出管121内。
优选地,第二流通部包括容置药剂的第五容置腔,第二流通部的一端形成有药剂输入的第六输入口,第二流通部的另一端形成有药剂输出的第六输出口。药剂经过第六输入口、第五容置腔和第六输出口后流入药剂输出管121内。
优选地,第二流通部还包括与第六输出口装配连接的第二端盖;第二端盖上形成有多个第二输出孔,多个第二输出孔环绕第二流通部的轴线等间距设置。药剂均匀地从多个第二输出孔流出,有效地提高了药剂流出的流速。
优选地,第二单向止回部包括开闭第六输入口的第二开闭部;第二开闭部设于第五容置腔内。通过第二开闭部的设置,控制药剂流入第五容置腔内。
优选地,第二开闭部包括第二挡块,和对第二挡块进行支撑的第二弹性支撑部件;第二挡块设于第六输入口的一端,并与第六输入口相贴合;第二弹性支撑部件的一端和第二挡块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弹性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和第二端盖处于第五容置腔内的一端相连接。当推液头1312将药剂向左推时,药剂向第二挡块施加压力,使第二挡块挤压第二弹性支撑部件,打开第六输入口,从第六输入口内流入;当推液头1312向右抽时,第二弹性支撑部件复位,使第二挡块复位密封第六输入口。
优选地,为了使密封效果更好,第二挡块与第六输入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件。
优选地,为了使第二弹性支撑部件的效果更好,第二弹性支撑部件包括第二压力弹簧;第二压力弹簧的轴线与第二流通部的轴线平行设置。
优选地,为了使结构更稳定,第二开闭部还包括支撑第二压力弹簧的第二伸缩部;第二压力弹簧套设于第二伸缩部的外周面,第二伸缩部的一端和第二挡块相连接,第二伸缩部的另一端和第二端盖处于第五容置腔内的一端相连接。
优选地,为了使第四单向止回装置4的止回效果更好,第二流通部的外侧壁与第一容置腔111的内侧壁相贴合。
优选地,为了提高药剂输出的稳定性,电动注射装置1还包括将第一容置腔111的药剂逐渐输出到电动注射部12的动力装置13。
优选地,为了提高药剂输出的稳定性,动力装置13包括逐渐将第一容置腔111内的药剂匀速输出到电动注射部12的动力部件131;动力部件131设于第一容置腔111内并与第一容置腔111滑动连接。
优选地,为了提高药剂输出的稳定性,动力部件131包括注射杆1311和推液头1312;注射杆1311的一端和推液头1312的一端相连接,推液头1312的外壁与第一容置腔111的内壁相贴合。
优选地,为了防止第四容置腔311内的药剂漏出,第一输入口112的横截面的投影面积处于推液头1312的横截面的投影面积的范围内。
优选地,为了提高药剂输出的稳定性,动力装置13还包括驱动动力部件131在第一容置腔111内移动的移动驱动装置132。
优选地,为了提高药剂输出的稳定性,移动驱动装置132包括移动气缸;移动气缸的输出端和注射杆1311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为了提高药剂输出的稳定性,电动注射枪11包括手持部115。
优选地,手持部115上设有启动移动气缸的启动按钮1151;启动按钮1151通过控制器和移动气缸相连接。通过摁下启动按钮1151,使启动按钮1151通过控制器将命令传达给移动气缸,移动气缸启动,驱动注射杆1311移动,注射杆1311带动推液头1312移动,实现将药剂从第一容置腔111内输出到注射针管125和将第二容置腔211内的药剂输入到第一容置腔111内的目的。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包括用于注射药剂的电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电动注射装置连续输入药剂的药剂输入装置;所述电动注射装置包括用于容置药剂的电动注射枪,所述电动注射枪内形成容置药剂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电动注射枪上形成有药剂输入装置输入药剂的第一输入口;所述药剂输入装置包括储存药剂的药剂储存部,所述药剂储存部内形成容置药剂的第二容置腔;所述药剂储存部上形成有药剂输出到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一输出口和第二容置腔相连通,所述药剂储存部的第二容置腔通过第一输入口和第一输出口与电动注射枪的第一容置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注射枪的上端形成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输入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上表面;所述药剂储存部的下端形成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输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输入口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延伸部的直径尺寸;所述药剂储存部的下端贴合于第一延伸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延伸部延伸到第一输入口内且第一输入口和第一输出口相连通;所述电动注射枪的一端还形成有药剂输出的第二输出口;所述电动注射装置还包括输出药剂的电动注射部;所述电动注射部设于电动注射枪的一端并与第二输出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注射部包括药剂过渡的药剂输出管和输出药剂的电动注射头;所述药剂输出管具有药剂输入的第二输入口和药剂输出的第三输出口,所述电动注射头具有第三输入口和第四输出口;所述第二输入口和第二输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输出口和第三输入口相连通;所述药剂输出管从所述第二输入口到所述第三输出口环绕电动注射头的轴线螺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注射部还包括引导药剂逐渐流入药剂输出管的第二输入口的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具有药剂输入的第一输入端和药剂输出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到第一输出端的直径尺寸逐渐变小;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入口相连通;所述电动注射部还包括对药剂输出管和电动注射头进行固定支撑的固定支撑部;所述固定支撑部包括形成于电动注射枪第二输出口一端的固定环,和套设于固定环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容置药剂输出管的第三容置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形成有沿连接件轴向延伸的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上形成有药剂通过的通孔,所述药剂输出管的第二输入口穿过所述固定环和第三输出口相连接,所述药剂输出管的第三输出口卡接于第三延伸部的通孔内,所述电动注射头的第三输入口卡接于所述第三延伸部外壁;所述连接件和固定环可拆装连接;所述电动注射头和连接件可拆装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注射部还包括注射针管,所述注射针管的一端插接于电动注射头的第四输出口上;所述药剂储存部包括药剂输入的输入部,所述输入部包括药剂输入的第四输入口;所述输入部还包括封闭第四输入口的挡止塞;所述挡止塞插接于第四输入口上;所述挡止塞上形成有注射针管穿过的针孔,所述针孔上设有防止药剂流出的橡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止药剂从第一容置腔倒流到第二容置腔内的第一单向止回装置;所述第一单向止回装置设于第一延伸部的第一输入口内;所述第一单向止回装置包括沿第一延伸部径向延伸并形成于第一延伸部内侧壁上的第一挡止部、第二挡止部,和第一单向瓣膜;所述第一挡止部和第二挡止部之间形成药剂通过的空隙;所述第一单向瓣膜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挡止部的底面,第一单向瓣膜的另一端贴合于第二挡止部的底面;还包括设于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二单向止回装置,所述第二单向止回装置处于第三输出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单向止回装置包括从电动注射枪的顶壁向下延伸的第三挡止部,从电动注射枪的底壁向上延伸的第四挡止部,和第二单向瓣膜;所述第三挡止部和第四挡止部之间形成药剂通过的空隙;所述第二单向瓣膜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三挡止部的左端面,第二单向瓣膜的另一端贴合于第四挡止部的左端面;还包括防止药剂从第一容置腔倒灌到第二容置腔内的第三单向止回装置;所述第三单向止回装置设于第一延伸部的第一输入口内,并与第一延伸部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三单向止回装置包括药剂流通的第一流通部,和防止药剂从第一容置腔倒灌到第二容置腔内的第一单向止回部;所述第一流通部包括容置药剂的第四容置腔,所述第一流通部的一端形成有药剂输入的第五输入口,第一流通部的另一端形成有药剂输出的第五输出口;所述第一流通部还包括与第五输出口装配连接的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形成有多个第一输出孔,多个所述第一输出孔环绕第一流通部的轴线等间距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止回部包括开闭第五输入口的第一开闭部;所述第一开闭部设于所述第四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开闭部包括第一挡块,和对第一挡块进行支撑的第一弹性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挡块设于第五输入口的一端,并与第五输入口相贴合;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件的一端和第一挡块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端盖处于第四容置腔内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五输入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压力弹簧;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的轴线与第一流通部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开闭部还包括支撑第一压力弹簧的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压力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伸缩部的外周面,所述第一伸缩部的一端和第一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端盖处于第四容置腔内的一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第一容置腔内的第四单向止回装置,所述第四单向止回装置处于第三输出口的一端;所述第四单向止回装置包括容置流通的第二流通部,和防止药剂倒流的第二单向止回部;所述第二流通部包括容置药剂的第五容置腔,所述第二流通部的一端形成有药剂输入的第六输入口,第二流通部的另一端形成有药剂输出的第六输出口;所述第二流通部还包括与第六输出口装配连接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上形成有多个第二输出孔,多个所述第二输出孔环绕第二流通部的轴线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二单向止回部包括开闭第六输入口的第二开闭部;所述第二开闭部设于所述第五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开闭部包括第二挡块,和对第二挡块进行支撑的第二弹性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挡块设于第六输入口的一端,并与第六输入口相贴合;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件的一端和第二挡块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盖处于第五容置腔内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挡块与第六输入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件包括第二压力弹簧;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的轴线与第二流通部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开闭部还包括支撑第二压力弹簧的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压力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伸缩部的外周面,所述第二伸缩部的一端和第二挡块相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盖处于第五容置腔内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流通部的外侧壁与第一容置腔的内侧壁相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注射装置还包括将第一容置腔的药剂逐渐输出到电动注射部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逐渐将第一容置腔内的药剂匀速输出到电动注射部的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并与第一容置腔滑动连接;所述动力部件包括注射杆和推液头;所述注射杆的一端和推液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推液头的外壁与第一容置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输入口的横截面的投影面积处于推液头的横截面的投影面积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驱动动力部件在第一容置腔内移动的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移动驱动装置包括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的输出端和注射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电动注射枪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启动移动气缸的启动按钮;所述启动按钮通过控制器和所述移动气缸相连接。
CN202210669799.8A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 Pending CN1149040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9799.8A CN114904093A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9799.8A CN114904093A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4093A true CN114904093A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0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9799.8A Pending CN114904093A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0409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80054B (en) * 1995-09-11 2000-01-21 Elan Corp Plc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KR20030066038A (ko) * 2002-02-04 2003-08-09 주식회사 엠아이텍 가축용 주사기
JP2012228408A (ja) * 2011-04-27 2012-11-22 Panasonic Corp ニードルガイド、薬剤移注装置、および薬剤移注方法
CN203060320U (zh) * 2012-08-13 2013-07-17 王素辉 自动排气配药注射器
CN205460222U (zh) * 2016-03-18 2016-08-17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一种医用注射器
CN105877868A (zh) * 2016-04-07 2016-08-24 浙江康瑞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手持自动注射器
CN208081612U (zh) * 2017-08-08 2018-11-13 南琼 一种儿科用药物注射装置
CN211561401U (zh) * 2020-02-20 2020-09-25 余敏 一种药剂注射器
CN212262064U (zh) * 2019-12-19 2021-01-0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新型注射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80054B (en) * 1995-09-11 2000-01-21 Elan Corp Plc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KR20030066038A (ko) * 2002-02-04 2003-08-09 주식회사 엠아이텍 가축용 주사기
JP2012228408A (ja) * 2011-04-27 2012-11-22 Panasonic Corp ニードルガイド、薬剤移注装置、および薬剤移注方法
CN203060320U (zh) * 2012-08-13 2013-07-17 王素辉 自动排气配药注射器
CN205460222U (zh) * 2016-03-18 2016-08-17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一种医用注射器
CN105877868A (zh) * 2016-04-07 2016-08-24 浙江康瑞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手持自动注射器
CN208081612U (zh) * 2017-08-08 2018-11-13 南琼 一种儿科用药物注射装置
CN212262064U (zh) * 2019-12-19 2021-01-0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新型注射器
CN211561401U (zh) * 2020-02-20 2020-09-25 余敏 一种药剂注射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79101B2 (ja) プライマー要素を有する単回使用送達デバイス
AU2017254828B2 (en) Clip syringe
CN100579596C (zh) 患者控制的输药装置
CN106512149B (zh) 一种气动无针注射器
WO1993003780A1 (en) Injection syringe
KR101121082B1 (ko) 약물 주입 장치
KR101397129B1 (ko) 약액 주사장치
JP7405741B2 (ja) 分離した充填および送達のための摺動式シリンジキャップ
CN102499787A (zh) 一种用于动物注射的分体式无针注射系统
KR101282666B1 (ko) 바이패스형 자동 무침 주사기
CN205867117U (zh) 配药装置
US11202862B2 (en) Pressurized gas inj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14904093A (zh) 一种智能电动注射器
CN110051909B (zh) 可连续注射的无针注射器
CN113144370A (zh) 一种手术局部麻醉用药剂定量注射装置
CN211536161U (zh) 组合式妇科推药器
KR101165768B1 (ko) 무바늘 연속주사장치
KR100598765B1 (ko) 여드름 치료기
CN215231101U (zh) 一种麻醉剂推送装置
CN201005732Y (zh) 分流注水器
CN112451759A (zh) 一种picc导管助力装置
CN209108304U (zh) 空气能射流微入式美容仪
CN221061399U (zh) 一种新型胶原蛋白注射装置
CN218793405U (zh) 一种医疗麻醉用送药助推器
CN217660955U (zh) 一种输液泵加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