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9342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99342A CN114899342A CN202210724607.9A CN202210724607A CN114899342A CN 114899342 A CN114899342 A CN 114899342A CN 202210724607 A CN202210724607 A CN 202210724607A CN 114899342 A CN114899342 A CN 1148993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light
- touch
- color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发光区和非发光区;显示面板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出光侧和背光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和滤光层;滤光层包括遮光层和色阻,色阻位于触控层中,且至少部分位于发光区内;遮光层位于触控层的靠近出光侧,且位于非发光区内。触控层中的结构层可以阻隔水氧侵蚀色阻,从而对色阻形成保护,无需单独为色阻设置阻隔层,从而可以简化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备工艺。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简化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备工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为OLED),OLED具有主动发光、高对比度、超轻薄、耐低温、响应速度快、功耗低、视角广、抗震能力强等特点,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与发光区相邻的非发光区。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和位于触控层上的滤光层,滤光层包括色阻层和围设在色阻层外周的遮光层,其中色阻层位于发光区,遮光层位于非发光区。
然而,上述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简化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非发光区;显示面板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出光侧和背光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和滤光层;滤光层包括遮光层和色阻,色阻位于触控层中,且至少部分位于发光区内;遮光层位于触控层的靠近出光侧,且位于非发光区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发光区和非发光区,发光区和非发光区可以相邻设置,显示面板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出光侧和背光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和滤光层,滤光层用于降低环境光的反射,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滤光层包括遮光层和色阻,色阻位于触控层中,且至少部分位于发光区内,触控层中的结构层(例如,上述的第一绝缘层和/或第二绝缘层)可以阻隔水氧侵蚀色阻,从而对色阻形成保护,无需单独为色阻设置阻隔层,从而可以简化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备工艺。遮光层位于触控层的靠近出光侧,且位于非发光区内,遮光层能够吸收照射到遮光层上的光线,从而可以降低环境反射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层包括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第二触控走线位于第一触控走线的靠近出光侧;
可以实现的是,遮光层在第一触控走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触控走线;和/或,遮光层在第二触控走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二触控走线;
可以实现的是,至少部分色阻延伸至非发光区,位于非发光区的色阻在遮光层所在平面内的正投影与遮光层至少部分重叠。
这样,遮光层可以较好的防止环境光的反射,保证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色阻包括第一色阻,第一色阻和第一触控走线同层设置;
可以实现的是,第一色阻的靠近出光侧的面齐平于或凸出于第一触控走线的靠近出光侧的面。
这样,第一色阻能够防止环境光的反射,保证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封装层,封装层位于触控层背离遮光层的一侧,第一色阻与封装层接触。
这样,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发光层,发光层位于封装层背离遮光层的一侧,发光层包括沿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阳极层、像素层和阴极层,阳极层位于像素层的背离遮光层的一侧,且像素层位于发光区中;
阳极层包括多个阳极,阳极的形状包括圆形;和/或,像素层包括多个像素,像素的形状包括圆形;
可以实现的是,发光层包括像素限定层,像素限定层位于阳极层与阴极层之间;像素限定层中具有多个第一开口,像素位于第一开口处,像素限定层在阳极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阳极的边缘,第一开口包括圆形;和/或,遮光层中具有多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在发光层上的正投影覆盖像素层,第二开口包括圆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色阻包括第二色阻,第二色阻和第二触控走线同层设置;
可以实现的是,第二色阻的靠近出光侧的面齐平于或凸出于第二触控走线的靠近出光侧的面。
这样,第二色阻能够防止环境光的反射,保证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异层辅助色阻,异层辅助色阻位于触控层中,异层辅助色阻与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异层设置;
异层辅助色阻位于第一触控走线的靠近出光侧和/或背光侧的面;和/或,异层辅助色阻位于第二触控走线的靠近出光侧和/或背光侧的面。
这样,异层辅助色阻可以对第一触控走线和/或第二触控走线形成保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侧辅助色阻,侧辅助色阻位于触控层中,侧辅助色阻位于非发光区中靠近发光区的一侧,侧辅助色阻与邻近的色阻的颜色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发光区和非发光区均位于显示区;
遮光层包括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第一遮光层位于显示区,第二遮光层位于非显示区。
这样,第二遮光层有利于显示面板的密封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发光区和非发光区,发光区和非发光区可以相邻设置,显示面板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出光侧和背光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和滤光层,滤光层用于降低环境光的反射,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滤光层包括遮光层和色阻,色阻位于触控层中,且至少部分位于发光区内,触控层中的结构层(例如,上述的第一绝缘层和/或第二绝缘层)可以阻隔水氧侵蚀色阻,从而对色阻形成保护,无需单独为色阻设置阻隔层,从而可以简化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备工艺。遮光层位于触控层的靠近出光侧,且位于非发光区内,遮光层能够吸收照射到遮光层上的光线,从而可以降低环境反射光。
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色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色阻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色阻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色阻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色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色阻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异层辅助色阻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异层辅助色阻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异层辅助色阻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辅助色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面板; 100a-显示区;
100b-非显示区; 100c-发光区;
100d-非发光区; 110-阵列基板;
120-发光层; 121-像素层;
122-像素限定层; 130-封装层;
140-触控层; 141-第一触控走线;
142-第二触控走线; 143-第一绝缘层;
144-第二绝缘层; 150-遮光层;
151-第一遮光层; 152-第二遮光层;
161-第一色阻; 162-第二色阻;
171-异层辅助色阻; 172-侧辅助色阻;
181-第一开口; 182-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与发光区相邻的非发光区。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和位于触控层上的滤光层,滤光层包括色阻层和遮光层,其中色阻层位于发光区,遮光层位于非发光区。触控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触控走线、第一绝缘层、第二触控走线和第二绝缘层,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均位于非发光区,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位于发光区和非发光区。
然而,由于色阻层由有机材料形成,容易受水氧侵蚀,需要在色阻层背离触控层的一侧设置阻隔层,以对色阻层形成保护,避免水氧侵蚀色阻层,从而导致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
基于上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发光区和非发光区,发光区和非发光区可以相邻设置,显示面板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出光侧和背光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和滤光层,滤光层用于降低环境光的反射,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滤光层包括遮光层和色阻,色阻位于触控层中,且至少部分位于发光区内,触控层中的结构层(例如,上述的第一绝缘层和/或第二绝缘层)可以阻隔水氧侵蚀色阻,从而对色阻形成保护,无需单独为色阻设置阻隔层,从而可以简化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备工艺。遮光层位于触控层的靠近出光侧,且位于非发光区内,遮光层能够吸收照射到遮光层上的光线,从而可以降低环境反射光。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将结合图1-图11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超级个人计算机、导航仪等具有显示面板100的移动或固定终端。
显示面板10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为OLED)显示面板,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为Micro LED或μLED)显示面板,或者,液晶(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为LCD)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以显示面板100为OLED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可以应用于上述显示装置。
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出光侧和背光侧。出光侧为用于显示画面的一侧,背光侧为与出光侧沿显示面板100厚度方向的相背设置的另一侧。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阵列基板110,以及位于阵列基板110上发光层120。阵列基板110中设置有多个驱动单元,多个驱动单元可以呈阵列排布,且驱动单元与发光层120电性连接,驱动单元用于为发光层120提供驱动电流。驱动单元中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为TFT)以及电容结构。例如,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金属氧化物(Metal Oxide,简称为MO)薄膜晶体管和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简称为LTPS)薄膜晶体管中的至少一种。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层120进行的说明。
发光层120可以包括阳极层和阴极层,阳极层位于阴极层的朝向阵列基板110的一侧。阳极层可以为像素电极,阴极层可以为公共电极。其中,阳极层可以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阳极,阳极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当然的,阳极的形状还可以为椭圆形,多边形(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选择较多,能够适用的场景较多。
如图1所示,发光层120可以包括像素层121和像素限定层122,像素层121为发光材料形成,像素层121和像素限定层122位于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像素层121一般可以包括多个像素,多个像素可以呈阵列排布,多个像素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另一些示例中,多个像素还可以包括白色像素。像素限定层122位于相邻两个像素之间,像素限定层122可以围绕在像素的外围设置。例如,像素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当然的,像素的形状还可以为椭圆形,多边形(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选择较多,能够适用的场景较多。
如图1所示,像素限定层122中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开口181,第一开口181用于设置像素,像素可以沉积于第一开口181中。像素限定层122在阳极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阳极的边缘。例如,第一开口18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当然的,第一开口181的形状还可以为椭圆形,多边形(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选择较多,能够适用的场景较多。
发光层120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者。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显示区100a和非显示区100b,显示区100a用于显示画面,非显示区100b与显示区100a相邻设置。非显示区100b位于显示区100a的至少一侧。例如,非显示区100b可以围设在显示区100a的外周。
如图2所示,显示区100a可以包括发光区100c和非发光区100d,发光区100c与像素对应,像素位于发光区100c内,例如,发光区100c与像素可以重合;另外,相邻的发光区100c之间设置有非发光区100d,非发光区100d可以围设在发光区100c的外周设置,非发光区100d可以与至少部分像素限定层122对应。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封装层130,封装层130位于发光层120背离阵列基板110的一侧,封装层130用于对发光层120进行密封,以防止外界的水、氧渗透进入发光层120及驱动单元而损坏显示面板100。
示例性的,封装层130可以采用薄膜封装技术(Thin Film Encapsulation,简称为TFE),TFE封装层可以包括多个封装子膜层,TFE可以采用无机层/有机层/无机层交叠的多层堆叠结构。其中,无机层用于有效阻隔水氧,有机层则用于缓冲无机层内的应力。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触控层140,触控层140位于封装层130背离阵列基板110的一侧,触控层140用于实现触控功能。
示例性的,触控层140与封装层130之间可以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可以为无机材料(例如氮化硅、氧化硅等)或有机材料形成。当然的,也可以不设置缓冲层,直接将触控层140设置在封装层130上,从而有利于显示面板100的轻薄化。本申请实施例以触控层140直接与封装层130接触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层140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触控层140可以包括第一触控走线141和第二触控走线142,第二触控走线142位于第一触控走线141的靠近出光侧,即第二触控走线142位于第一触控走线141的背离发光层120的一侧。
在触控层140中,第一触控走线141和第二触控走线142中的其中一个为搭桥层,第一触控走线141和第二触控走线142中的另一个可以为触控功能层。触控功能层可以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例如,第一方向可以为显示面板100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宽度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仅仅是为了描述方便,并不意味着对尺寸的任何限制。例如,长度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宽度。
示例性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中的一个为驱动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中的另一个为感应电极。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均由第二触控走线142形成,但是两者之间绝缘。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其中一个为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连续不间断的结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中另一个则包括沿第二方向(或第一方向)多个间隔的子结构,并通过搭桥层搭桥相连。
示例性的,第一触控走线141和第二触控走线142可以均位于非发光区100d,从而可以避免对显示面板100开口率的影响。
示例性的,第一触控走线141和第二触控走线142可以为单层导电层形成,也可以是多层导电层的堆叠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触控层140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143,第一绝缘层143位于第一触控走线141和第二触控走线142之间,用于电性隔离第一触控走线141和第二触控走线142。另外,触控层140还可以包括第二绝缘层144,第二绝缘层144可以位于第二触控走线142的背离发光层120的一侧,可以对第一触控走线141和第二触控走线142起到保护作用。
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滤光层,滤光层可以用于降低环境光的反射,从而改善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光层进行说明。
滤光层可以包括色阻,色阻可以用于对环境光中与其自身颜色不同的光进行过滤。色阻可以采用有机材料形成,其柔性较高,有利于显示面板100的弯折性能。
色阻可以集成在触控层140中,触控层140中的结构层例如第一绝缘层143和/或第二绝缘层144可以对色阻形成保护,从而可以无需单独为色阻设置阻隔层,从而可以简化显示面板100和显示装置的制备工艺。
可以理解的是,色阻与发光层120的距离大小,可以影响到色阻对相应颜色光线的滤光效果,当色阻与发光层120的沿厚度方向的距离过大时,像素发出的光线向外侧扩散的程度较大,从而该像素对应的色阻中射出的光线量会减少,从而导致显示面板100和显示装置的显示视角和显示亮度均较差。将色阻集成在触控层140中,色阻距离像素较近,从该像素的对应的色阻出射的光线量将增多,从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100和显示装置的显示视角和显示亮度。
其中,至少部分色阻位于发光区100c。位于同一层的色阻可以包括多个子色阻,子色阻与像素一一对应的设置,子色阻在发光层120上的正投影覆盖像素,且与被覆盖的像素的颜色相同,以避免出现混光。多个子色阻可以包括红色子色阻、绿色子色阻、蓝色子色阻、白色子色阻中的任意一者或多者。例如,红色像素对应设置的子色阻为红色子色阻,红色子色阻可以阻挡蓝色像素和绿色像素发出的光线,并允许红色像素或者白色像素发出的红色光穿过。
子色阻的尺寸大于等于像素的尺寸,子色阻在发光层120上的正投影可以覆盖像素。一些示例中,子色阻在发光层120上的正投影可以与像素重叠,此时,子色阻与像素大小相同(例如2中的第一色阻161)。另一些示例中,子色阻在发光层120上的正投影可以覆盖像素,且子色阻在发光层120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缘与像素的外边缘之间具有间距,此时,子色阻比像素的尺寸大,从与像素对应的子色阻出射的光线量将增多(例如3中的第一色阻161)。
其中,子色阻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当然的,子色阻的形状还可以为椭圆形,多边形(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选择较多,能够适用的场景较多。
如图2所示,色阻可以包括第一色阻161,第一色阻161和第一触控走线141同层设置。其中,第一色阻161与第一触控走线141“同层设置”是指第一触控走线141和第一色阻161制备在同一基础结构层沿厚度方向的同一侧的表面上,例如,第一触控走线141和第一色阻161均设置在封装层130的背离发光层120一侧的面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同层设置原理类似,之后不再赘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色阻161进行说明。
第一色阻161包括多个同层设置的子色阻,该子色阻可以为第一子色阻,其原理已经阐述,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第一色阻161与第一触控走线141可以直接制备在封装层130上,此时,第一色阻161与第一触控走线141均与封装层130接触,第一色阻161与发光层120的距离较近,其可以较好的保证显示面板100和显示装置的显示视角和显示亮度。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一色阻161的靠近出光侧的面可以与第一触控走线141的靠近出光侧的面齐平,从而使得第一色阻161和第一触控走线141的背离发光层一侧的面较为平整。或者,如图4所示,第一色阻161的靠近出光侧的面可以凸出于第一触控走线141的靠近出光侧的面,有利于防止相邻像素的混光。
一些示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一色阻161与第一触控走线141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可以避免工艺误差导致第一色阻161与第一触控走线141之间在制备过程中相互干扰。另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色阻161的侧壁面与第一触控走线141的侧壁面之间可以接触,从而使得第一色阻161与第一触控走线141的背离发光层120一侧的面较为完整。当第一色阻161的背离发光层120一侧的面与第一触控走线141的背离发光层120一侧的面齐平时,提供的表面较为平整。另外,第一色阻161的尺寸更大,更多的光可以经过第一色阻161,其可以较好的保证显示面板100和显示装置的显示视角和显示亮度。
如图2所示,第一绝缘层143可以位于第一触控走线141和第一色阻161的背离发光层120的一侧,第一绝缘层143以及位于第一绝缘层143的背离发光层120一侧的其他结构层可以对第一色阻161起保护作用,无需单独为第一色阻161设置阻隔层,从而可以简化显示面板100和显示装置的制备工艺。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色阻可以包括第二色阻162,第二色阻162和第二触控走线142同层设置。第二色阻162和第二触控走线142可以位于第一绝缘层143的背离发光层120的一侧。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色阻162进行说明。
第二色阻162包括多个同层设置的子色阻,该子色阻可以为第二子色阻,其原理已经阐述,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第二色阻162的靠近出光侧的面可以与第二触控走线142的靠近出光侧的面齐平,或者,第二色阻162的靠近出光侧的面可以凸出于第二触控走线142的靠近出光侧的面。其原理与第一色阻161和第一触控走线141之间类似,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第二色阻162与第二触控走线142之间可以具有间距,或者,如图7所示,第二色阻162的侧壁面与第二触控走线142的侧壁面之间可以接触。其原理与第一色阻161和第一触控走线141之间类似,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色阻161和第二色阻162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0,触控层140中还可以设置异层辅助色阻171,异层辅助色阻171与第一触控走线141和第二触控走线142异层设置。异层辅助色阻171与第一触控走线141“异层设置”是指异层辅助色阻171与第一触控走线141在厚度方向层叠设置,其中,异层辅助色阻171与第一触控走线141可以接触或者沿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异层设置原理类似,之后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8和图9所示,异层辅助色阻171可以位于第一触控走线141的背离发光层120一侧的面上,若同时设置有第一色阻161,异层辅助色阻171还可以位于第一色阻161的背离发光层120一侧的面,即异层辅助色阻171可以同时覆盖在第一触控走线141和第一色阻161的背离发光层120一侧的面。例如,层辅助色阻171背离发光层120一侧的面可以齐平,从而可以为后续制备在其上的结构层提供较为平整的支撑表面。或者,层辅助色阻171背离发光层120一侧的面可以非齐平。
其中,异层辅助色阻171可以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位于第一色阻161的背离发光层120一侧的面,第二部位于第一触控走线141的背离发光层120一侧的面,相邻两个第一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部。第一部与第一色阻161的颜色相同,第一部与第一色阻161可以为一体件。另外,与第二部相邻的两个第一部的颜色可以包括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第二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靠近第一颜色的第一部,第一端的颜色可以为第一颜色,且第一端与该靠近的第一部为一体件;第二端靠近第二颜色的第一部,第二端的颜色可以为第二颜色,且第二端与该靠近的第一部为一体件。或者,第二部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部中的其中一个的颜色相同,且第二部与该颜色相同的第一部可以为一体件。
此时,第一色阻161和异层辅助色阻171可以覆盖在第一触控走线141的背离发光层120一侧的面上以及侧壁面上,对第一触控走线141形成较好的包裹,以对第一触控走线141形成较好的保护。可以采用异层辅助色阻171和第一色阻161部分或全部替代第一绝缘层143,从而可以有利于显示面板100和显示装置的轻薄化。
示例性的,异层辅助色阻171可以位于第一触控走线141的朝向发光层120一侧的面上。若同时设置有第一色阻161,异层辅助色阻171还可以位于第一色阻161的朝向发光层120一侧的面,即异层辅助色阻171可以同时覆盖在第一触控走线141和第一色阻161的朝向发光层120一侧的面。异层辅助色阻171可以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位于第一色阻161的朝向发光层120一侧的面,第二部位于第一触控走线141的朝向发光层120一侧的面,其原理已经阐述,不再赘述。此时,第一色阻161和异层辅助色阻171可以覆盖在第一触控走线141的朝向发光层120一侧的面上以及侧壁面上,对第一触控走线141形成较好的包裹,以对第一触控走线141形成较好的保护。在设置有缓冲层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色阻161和异层辅助色阻171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缓冲层,从而有利于显示面板100和显示装置的轻薄化。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控走线141的沿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至少一侧可以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异层辅助色阻171。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异层辅助色阻171可以位于第二触控走线142的背离发光层120一侧的面上,此时,异层辅助色阻171与第二色阻162可以部分替代第二绝缘层144,异层辅助色阻171与第二色阻162对第二触控走线142形成较好的保护。另外,异层辅助色阻171可以位于第二触控走线142的朝向发光层120一侧的面上,此时,异层辅助色阻171与第二色阻162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第一绝缘层143。异层辅助色阻171可以包括第三部和第四部,第三部覆盖在第二色阻162的表面上,第四部覆盖在第二触控走线142的表面上,其原理与第一部和第二部类似,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触控层140中可以设置有侧辅助色阻172,侧辅助色阻172位于非发光区100d中靠近发光区100c的一侧,其中,侧辅助色阻172与邻近的色阻(包括第一色阻161和/或第二色阻162)的颜色不同。
在图11的B区域中,以触控层140中的色阻包括第一色阻161为例进行说明,侧辅助色阻172设置在靠近第一色阻161的边缘位置,且位于靠近第一色阻161边缘的侧辅助色阻172与该第一色阻161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看成“邻近”,即如图11中B区域中的第一色阻161和侧辅助色阻172的位置关系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邻近”。例如,与B区域中对应的像素为第一颜色像素,第一颜色像素两侧可以设置有第二颜色像素和第三颜色像素,第一颜色像素发出光的通过第一色阻161进入B区域中,其光的颜色为第一颜色。由于与第一色阻161邻近的侧辅助色阻172与第一颜色不同,第一颜色的光不能通过侧辅助色阻172,从而无法穿过侧辅助色阻172,以避免相邻像素之间的混光。
一些示例中,在B区域中,靠近第二颜色像素的侧辅助色阻172的颜色可以为第二颜色,从而可以仅让第二颜色的光穿过,以避免相邻像素的混光;另外,靠近第三颜色像素的侧辅助色阻172的颜色可以为第三颜色,从而可以仅让第三颜色的光穿过,以避免相邻像素的混光。或者,靠近第二颜色像素的侧辅助色阻172的颜色以及靠近第三颜色像素的侧辅助色阻172的颜色可以均为第二颜色或第三颜色,从而可以同时制备该两个侧辅助色阻172。
一些实施例中,滤光层可以包括遮光层150,遮光层150可以由能够阻挡光的材料形成,能够吸收照射到遮光层150上的光线。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遮光层150进行说明。
遮光层150位于触控层140的靠近出光侧,遮光层150位于触控层140的背离发光层120的一侧。遮光层150可以位于非发光区100d内,从而避免遮光层150对显示面板100出光率的影响。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遮光层150包括第一遮光层151和第二遮光层152,第一遮光层151位于显示区100a的非发光区100d。第二遮光层152位于非显示区100b中。第一遮光层151和第二遮光层152的厚度、长度、宽度等参数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遮光层151和第二遮光层152可以在厚度方向具有交叠部分,或者,在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设置了第二遮光层152,第二遮光层152的遮光效果较好,此时,可以省去非发光区100d中的油墨层,从而简化制备工艺。另外,第二遮光层152相比油墨层与其他结构层之间连接稳定性更高,从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100之间的密封性能,延长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的,在显示区100a中,遮光层150在第一触控走线14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覆盖第一触控走线141,遮光层150在发光层120上的正投影可以覆盖第一触控走线141在发光层120上的正投影,即遮光层150的尺寸大于等于第一触控走线141的尺寸。从而可以避免环境光照在第一触控走线141上的反射,以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其中,第一触控走线141所在平面是指第一触控走线141整体上大致所处的平面,第一触控走线141的长度延伸方向和宽度延伸方向均位于该平面内。
示例性的,在显示区100a中,遮光层150在第二触控走线142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覆盖第二触控走线142,遮光层150在发光层120上的正投影可以覆盖第二触控走线142在发光层120上的正投影,即遮光层150的尺寸大于等于第二触控走线142的尺寸。从而可以避免环境光照在第二触控走线142上的反射,以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在色阻尺寸比像素尺寸大的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色阻(第一色阻161和/或第二色阻162)延伸至非发光区100d,位于非发光区100d的色阻在遮光层15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遮光层150至少部分重叠。此时,非发光区100d的色阻在发光层120上的正投影,与遮光层150在发光层12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这样,色阻的面积较大,使得环境光更多的照射到色阻上,对环境光过滤效果更好,可以更好降低环境光的反射,以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此时,遮光层150与色阻的边缘交叠,可以避免遮光层150由于工艺制程误差偏离预定位置后与色阻之间的部分区域无法被滤光层覆盖(若无滤光层覆盖则会出现较高的反射),从而避免影响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遮光层150中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开口182,第二开口182在发光层120上的正投影覆盖像素层121,从而可以避免遮光层150影响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其中,第二开口18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当然的,第二开口182的形状还可以为椭圆形,多边形(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选择较多,能够适用的场景较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数值和数值范围为近似值,受制造工艺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这部分误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忽略不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区和非发光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出光侧和背光侧;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和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遮光层和色阻,所述色阻位于所述触控层中,且所述色阻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发光区内;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触控层的靠近所述出光侧,且位于非发光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位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靠近所述出光侧;
优选的,所述遮光层在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或,所述遮光层在所述第二触控走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触控走线;
优选的,至少部分所述色阻延伸至所述非发光区,位于所述非发光区的所述色阻在所述遮光层所在平面内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层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包括第一色阻,所述第一色阻和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同层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色阻的靠近所述出光侧的面齐平于或凸出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靠近所述出光侧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触控层背离所述遮光层的一侧,所述第一色阻与所述封装层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遮光层的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层、像素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位于所述像素层的背离所述遮光层的一侧,且所述像素层位于所述发光区中;
所述阳极层包括多个阳极,所述阳极的形状包括圆形;和/或,所述像素层包括多个像素,所述像素的形状包括圆形;
优选的,所述发光层包括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位于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之间;所述像素限定层中具有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像素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像素限定层在所述阳极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阳极的边缘,所述第一开口包括圆形;和/或,所述遮光层中具有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发光层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像素层,所述第二开口包括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包括第二色阻,所述第二色阻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同层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色阻的靠近所述出光侧的面齐平于或凸出于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靠近所述出光侧的面。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异层辅助色阻,所述异层辅助色阻位于所述触控层中,所述异层辅助色阻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异层设置;
所述异层辅助色阻位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靠近所述出光侧和/或所述背光侧的面;和/或,所述异层辅助色阻位于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靠近所述出光侧和/或所述背光侧的面。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辅助色阻,所述侧辅助色阻位于所述触控层中,所述侧辅助色阻位于所述非发光区中靠近所述发光区的一侧,所述侧辅助色阻与邻近的所述色阻的颜色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发光区和所述非发光区均位于所述显示区;
所述遮光层包括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一遮光层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遮光层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24607.9A CN114899342A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CT/CN2022/122288 WO2023245899A1 (zh) | 2022-06-24 | 2022-09-28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24607.9A CN114899342A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99342A true CN114899342A (zh) | 2022-08-12 |
Family
ID=82729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24607.9A Pending CN114899342A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99342A (zh) |
WO (1) | WO2023245899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45899A1 (zh) * | 2022-06-24 | 2023-12-28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75512A (zh) * | 2017-05-25 | 2017-10-2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9801955A (zh) * | 2019-02-27 | 2019-05-2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CN110323355A (zh) * | 2019-04-25 | 2019-10-11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
CN111129082A (zh) * | 2019-12-04 | 2020-05-0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
CN113921578A (zh) * | 2021-09-30 | 2022-01-11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899342A (zh) * | 2022-06-24 | 2022-08-12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2022
- 2022-06-24 CN CN202210724607.9A patent/CN114899342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9-28 WO PCT/CN2022/122288 patent/WO2023245899A1/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45899A1 (zh) * | 2022-06-24 | 2023-12-28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245899A1 (zh) | 2023-1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351243A1 (en) | Display devices, display panels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s thereof | |
US11139284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t least one display area reused as a sensor reserved area | |
US20210141304A1 (en) | Mask strips, array substrates and display screens | |
CN112106204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11682048B (zh) | 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 |
US10978524B2 (en) |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9357612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9583737B2 (en)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 |
US11575111B2 (en) | Optical film group, display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160149165A1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KR20210021216A (ko) | 표시 장치 | |
US9954198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6322204A (zh) |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3540158A (zh) | Oled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 |
CN115101560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671751B (zh) |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5172626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899342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7291972B2 (en) | Dual panel typ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
AU2020279136A1 (en) | OL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218570777U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2310328B (zh) | 一种发光面板及发光装置 | |
KR20150128084A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112714969B (zh) | 发光装置、制备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2599583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