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1483A -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91483A CN114891483A CN202210648523.1A CN202210648523A CN114891483A CN 114891483 A CN114891483 A CN 114891483A CN 202210648523 A CN202210648523 A CN 202210648523A CN 114891483 A CN114891483 A CN 1148914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nofluoromethane
- difluoromethane
- trifluoroethylene
- mass ratio
- trifluoroiodometh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4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NBVXSUQYWXRMNV-UHFFFAOYSA-N monofluoromethane Natural products FC NBVXSUQYWXRMNV-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0
- RWRIWBAIICGTTQ-UHFFFAOYSA-N difluoromethane Chemical group FCF RWRIWBAIICGTTQ-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0
- MIZLGWKEZAPEFJ-UHFFFAOYSA-N 1,1,2-trifluoroethene Chemical group FC=C(F)F MIZLGWKEZAPEF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5
- VPAYJEUHKVESSD-UHFFFAOYSA-N trifluoroiodo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FC(F)(F)I VPAYJEUHKVESS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1
- LVGUZGTVOIAKKC-UHFFFAOYSA-N 1,1,1,2-tetrafluoro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FCC(F)(F)F LVGUZGTVOIAKKC-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0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431 greenhouse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427 ir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2—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04—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 C09K5/041—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for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5/044—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for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comprising halogenated compoun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0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 F25B9/0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the refrigerant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compon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22—All components of a mixture being fluoro compound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所述混合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1,1,2‑三氟乙烯,所述第二组分为一氟甲烷,所述第三组分为二氟甲烷,所述的第四组元为1,1,1,2‑四氟乙烷、三氟碘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能够在保证安全性和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能够降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GWP偏高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热力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对于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削减HFCs的使用量甚至逐步淘汰,以限制高GWP制冷剂的使用。但低GWP的制冷剂在可燃性上通常比较不利,纯工质中尚未找到较好的替代方案。而混合制冷剂可以均衡各组元制冷剂的特点,使其成为了制冷剂替代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大滑移温度的混合工质可能会有传热阻力偏大的,但在逆流或近逆流换热的场合,其温度滑移与换热介质进出口温变的良好匹配可以降低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综合下来相对于纯工质可能会有更好的系统性能表现。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剂无法同时保证低GWP值和高热力性能(包括COP和容积制冷量等)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剂存在无法同时保证低GWP值和高热力性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本发明提供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1,1,2-三氟乙烯,所述第二组分为一氟甲烷,所述第三组分为二氟甲烷,所述的第四组元为1,1,1,2-四氟乙烷、三氟碘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制冷剂组合物中1,1,2-三氟乙烯的质量占比不超过97%,一氟甲烷的质量占比不超过97%,二氟甲烷的质量占比不超过75%,第四组元的质量占比不超过40%或者不超过9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混合制冷剂中,1,1,2-三氟乙烯的质量占比为5%~55%,一氟甲烷的质量占比为5%~75%,二氟甲烷的质量占比为5%~75%;当第四组元为1,1,1,2-四氟乙烷时,其质量占比为5%~40%,或者当第四组元为三氟碘甲烷时,其质量占比为5%~5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0:7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15:70: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10:15:7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10:70:1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15:10:7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5:6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0:65: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10:20:6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30:6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5:60: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10:25:6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20:15:6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35: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40:50: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40:45: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35:40:2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40:15:4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45:10:4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5:35:3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40:30:2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5:6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70:2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20:20:25:3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75:1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25:20:20:3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8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35:25:15:2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80:5: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50:10:3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0:10:15:1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0:35:1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5:15:7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60:5:3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5:30:1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30:1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55:5:3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45:5:4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15:10:7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30:5:6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5:2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5:5:6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30:25:5:4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35:25:5:3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0:2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25:20:5:5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5:1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0:1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5:5:5: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20:30:30:2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15:25:50: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25:30:20:2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20:25:40:1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15:20:6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10:55:5:3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60:10:2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55:15:2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50:25:2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45:35:1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40:45: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35:55:5;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45:4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35:45:5: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20:60:10: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5:5:5:3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25:60:5:10;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80:1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45:40:5: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8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15:7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20:7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25:6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0:4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5:3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30:6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35:5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60:30:5: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40:5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65:2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70:2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45:4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75:1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80:1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85:5:5: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四元环保混合制冷剂和使用环保混合制冷剂的空调系统,即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和二氟甲烷(R32)以及1,1,1,2-四氟乙烷(R134a)和三氟碘甲烷(CF3I)中的至少一种按照其相应的质量配比在常温液相状态下进行物理混合而成,该混合制冷剂具有低GWP及良好的热力性能,GWP值小于或等于500,优选配方的GWP小于或等于300,进一步的配方小于或等于150,具备明显的环保优势,应用所述制冷剂机组的能力和能效比使用R134a制冷剂的机组高出许多,安全等级与R410A相比优异很多,使用该制冷剂能够在保证安全性和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能够降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GWP偏高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热力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混合工质可以均衡各成分制冷剂性质的特点,以及非共沸制冷剂的温度滑移可以使系统循环接近Lorenz循环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性,GWP小于或等于500,优选配方的GWP小于或等于300,进一步的配方小于或等于150;降低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节能提效。而且可以使得混合工质的滑移温度较小,排除温度滑移带来的不良影响,其中空调系统可以减小甚至消除可燃制冷剂带来的安全隐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其中:
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1,1,2-三氟乙烯(R1123),所述第二组分为一氟甲烷(R41),所述第三组分为二氟甲烷(R32),所述的第四组元为1,1,1,2-四氟乙烷(R134a)、三氟碘甲烷(CF3I)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四元环保混合制冷剂和使用环保混合制冷剂的空调系统,即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和二氟甲烷(R32)以及1,1,1,2-四氟乙烷(R134a)和三氟碘甲烷(CF3I)中的至少一种按照其相应的质量配比在常温液相状态下进行物理混合而成,该混合制冷剂具有低GWP及良好的热力性能,GWP值小于或等于500,优选配方的GWP小于或等于300,进一步的配方小于或等于150,具备明显的环保优势,应用所述制冷剂机组的能力和能效比使用R134a制冷剂的机组高出许多,安全等级与R410A相比优异很多,使用该制冷剂能够在保证安全性和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能够降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GWP偏高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热力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混合工质可以均衡各成分制冷剂性质的特点,以及非共沸制冷剂的温度滑移可以使系统循环接近Lorenz循环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性,GWP小于或等于500,优选配方的GWP小于或等于300,进一步的配方小于或等于150;降低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节能提效。而且可以使得混合工质的滑移温度较小,排除温度滑移带来的不良影响,其中空调系统可以减小甚至消除可燃制冷剂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1.常规制冷剂的环保性和安全性不能兼顾。
2.相比于主流的纯工质有更好的系统性能表现。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共沸制冷剂,该混合制冷剂环保安全性能好,而且在某些使用场合相比于目前主流的制冷剂有更高的系统能效,实现节能减排。
有益效果:
利用混合工质可以均衡各成分制冷剂性质的特点,以及非共沸制冷剂的温度滑移可以使系统循环接近Lorenz循环的特点,提出一种环保型混合制冷剂,该混合制冷剂有益效果如下:
1.良好的环境保护性,GWP小于或等于500,优选配方的GWP小于或等于300,进一步的配方小于或等于150;
2.降低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节能提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制冷剂组合物中1,1,2-三氟乙烯的质量占比不超过97%,一氟甲烷的质量占比不超过97%,二氟甲烷的质量占比不超过75%,第四组元的质量占比不超过40%或者不超过95%。进一步优选地,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混合制冷剂中,1,1,2-三氟乙烯的质量占比为5%~55%,一氟甲烷的质量占比为5%~75%,二氟甲烷的质量占比为5%~75%;当第四组元为1,1,1,2-四氟乙烷时,其质量占比为5%~40%,或者当第四组元为三氟碘甲烷时,其质量占比为5%~55%。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组合物,其制备方法是将组元按照其相应的质量配比在室温下进行物理混合成为组合物。在构成逆流或近似逆流换热得系统中,利用非共沸制冷剂的温度滑移特性实现换热过程的小温差换热,减小不可逆损失,提高系统的能效。所述的制冷剂组合物包含: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第四组元。所述的第四组元为1,1,1,2-四氟乙烷(R134a)、三氟碘甲烷(CF3I)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是综合考虑各制冷剂的多种性能参数及温度滑移的匹配度经过程序大量筛选并实验验证得出。同时,充分考虑了其环保性和安全性要求,实施例所展示的发明,其GWP不高于500,优选的实施例不高于300,更进一步的不高于150。根据,ASHRAE Standard 34标准R134a和CF3I的可燃性评级为1级,作为第四组元可以有效平衡制冷剂组合物的整体可燃性。
各组元制冷剂的基本参数见表1。
表1组元制冷剂的基本参数
注:不同版本的GWP存在差异,本发明所示的GWP主要引自IPCC AR5(2013年),其他参数由REFPROP10.0给出
下面给出多个具体实例,其中组分的比例均为质量百分比,每种混合工质的组元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实施例1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20:70: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20:70:5。
实施例2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15:70:1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15:70:10。
实施例3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10:15:70: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10:15:70:5。
实施例4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10:70:1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10:70:15。
实施例5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15:10:70: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15:10:70:5。
实施例6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25:6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25:65:5。
实施例7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20:65:1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20:65:10。
实施例8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10:20:6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10:20:65:5。
实施例9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30:60: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30:60:5。
实施例10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25:60:1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
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25:60:10。
实施例11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10:25:60: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
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10:25:60:5。
实施例12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20:15:60: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
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20:15:60:5。
实施例13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35: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35:55:5。
实施例14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40:50: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40:50:5。
实施例15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40:45:1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40:45:10。
实施例16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35:40:2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GWP大于300。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35:40:20。
实施例17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40:15:40: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40:15:40:5。
实施例18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45:10:40: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45:10:40:5。
实施例19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25:35:3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25:35:35。
实施例20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40:30:2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40:30:25。
实施例21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25:6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25:65:5。
实施例22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70:20: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70:20:5。
实施例23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20:20:25:3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20:20:25:35。
实施例24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75:1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75:15:5。
实施例25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25:20:20:3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25:20:20:35。
实施例26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8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85:5:5。
实施例27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35:25:15:2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35:25:15:25。
实施例28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80:5:1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80:5:10。
实施例29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50:10:3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50:10:35。
实施例30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60:10:15:1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60:10:15:15。
实施例31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0:35:10: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0:35:10:5。
实施例32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5:15:7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5:15:75。
实施例33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60:5:3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60:5:30。
实施例34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5:30:10: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5:30:10:5。
实施例35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30:10: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30:10:55。
实施例36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55:5:3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55:5:35。
实施例37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45:5:4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45:5:45。
实施例38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15:10:7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15:10:70。
实施例39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30:5:6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30:5:60。
实施例40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65:2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65:25:5:5。
实施例41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5:25:5:6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5:25:5:65。
实施例42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30:25:5:4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30:25:5:40。
实施例43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35:25:5:3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35:25:5:35。
实施例44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70:20: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70:20:5:5。
实施例45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25:20:5:5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25:20:5:50。
实施例46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75:1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75:15:5:5。
实施例47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80:10: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80:10:5:5。
实施例48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按85: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三氟碘甲烷(CF3I)的质量比为85:5:5:5。
实施例49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20:30:30:2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20:30:30:20。
实施例50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15:25:50:1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15:25:50:10。
实施例51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25:30:20:2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25:30:20:25。
实施例52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20:25:40:1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20:25:40:15。
实施例53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15:20:60: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15:20:60:5。
实施例54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10:55:5:3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10:55:5:30。
实施例55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5:60:10:2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5:60:10:25。
实施例56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5:55:15:2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5:55:15:25。
实施例57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5:50:25:2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5:50:25:20。
实施例58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5:45:35:1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5:45:35:15。
实施例59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5:40:45:1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5:40:45:10。
实施例60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5:35: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5:35:55:5。
实施例61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5:45:4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5:45:45:5。
实施例62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35:45:5:1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35:45:5:15。
实施例63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20:60:10:1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20:60:10:10。
实施例64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55:5:5:3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55:5:5:35。
实施例65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25:60:5:1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25:60:5:10。
实施例66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5:80:10: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5:80:10:5。
实施例67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45:40:5:1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45:40:5:10。
实施例68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5:8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5:85:5:5。
实施例69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15:7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15:75:5:5。
实施例70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20:70: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20:70:5:5。
实施例71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25:6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25:65:5:5。
实施例72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50:40: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50:40:5:5。
实施例73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55:3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55:35:5:5。
实施例74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30:60: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30:60:5:5。
实施例75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35:5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35:55:5:5。
实施例76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60:30: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60:30:5:5。
实施例77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40:50: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40:50:5:5。
实施例78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65:2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65:25:5:5。
实施例79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70:20: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70:20:5:5。
实施例80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45:4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45:45:5:5。
实施例81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75:1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75:15:5:5。
实施例82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80:10: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80:10:5:5。
实施例83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按85: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即所述1,1,2-三氟乙烯(R1123)、一氟甲烷(R41)、二氟甲烷(R32)和1,1,1,2-四氟乙烷(R134a)的质量比为85:5:5:5。
表2混合工质的基本参数
(*注:滑移温度为蒸发温度10℃对应泡点压力下的露点温度与泡点温度之差)
表2比较了上述实施例与R410A的分子量、标准沸点及环境性能等基本参数。由表2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工质的环境性能优于R410A,其GWP在40~500的范围之内;10℃对应泡点压力下的滑移温度在5~23℃之间,利用滑移温度和换热介质进出口温差的匹配可以实现小温差换热,减少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但也因此,在进行热力学循环计算时,混合工质的蒸发、冷凝压力需要通过中点法、泡点法、露点法、对数平均温差法等进行确定。本发明的混合工质温度滑移较大,采用对数平均温差法进行热力学循环计算更贴近实际。
这个表给出了R410A和所有实施例的物性参数,物性参数决定了其作为制冷剂的制冷制热温度区间。这里尤其针对GWP值和滑移温度有对比意义。本发明的研究表明,在部分的使用场合(比如整体式除湿机),滑移温度比R410A大的这些混合制冷剂在系统性能上有更好的表现。对于这点,表3给出的对比结果也能看出。
比较条件如下:蒸发器侧换热流体的进口和出口温度分别为27℃和14.5℃,冷凝器侧换热流体的进口和出口温度分别为14.5℃和41℃,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对数平均温差分别是11℃和10℃,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为过热状态,过热度为1℃,冷凝器出口的制冷剂为过冷状态,出口温度为18℃,压缩机的绝热效率为0.7。R410A及各组元和混合物的热物性来自美国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院(NIST)参考流体热力学和传输特性数据库(Refprop10.0)。
采用系统建模仿真方法进行分析,上述实施例与R410A的热力参数(即压缩比和排气温度)及能效的对比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工质的热力性能优于R410A,单位容积制冷量和制冷系数EER均有明显的提高。
表3混合工质与R410A的性能对比结果
由上表可知,所有制冷剂配方的GWP均小于750,具有较好的环保特性;所有混合制冷剂实施例的相对单位容积制冷量不低于1.0,各个实施例的EER均相对于R410有较大的提升幅度,热力性能均优于R410A,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工质能够较好的对R410A制冷剂进行替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制冷剂组合物还可以包含润滑剂和稳定剂等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没有特别的限定,根据需要,可以适当选择在提高与上述制冷剂组合物的相容性和稳定性等的作用等方面更优异的添加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前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制冷剂组合物的各组分在室温下混合并搅拌,得到所述制冷剂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1,1,2-三氟乙烯,所述第二组分为一氟甲烷,所述第三组分为二氟甲烷,所述的第四组元为1,1,1,2-四氟乙烷、三氟碘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混合制冷剂中,1,1,2-三氟乙烯的质量占比不超过97%,一氟甲烷的质量占比不超过97%,二氟甲烷的质量占比不超过75%,第四组元的质量占比不超过40%或者不超过9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混合制冷剂中,1,1,2-三氟乙烯的质量占比为5%~55%,一氟甲烷的质量占比为5%~75%,二氟甲烷的质量占比为5%~75%;当第四组元为1,1,1,2-四氟乙烷时,其质量占比为5%~40%,或者当第四组元为三氟碘甲烷时,其质量占比为5%~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0:7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15:70: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10:15:7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10:70:1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15:10:7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5:6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0:65: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10:20:6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30:6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5:60: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10:25:6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20:15:6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35: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40:5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40:45: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35:40:2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40:15:4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45:10:4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5:35:3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40:30:2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5:6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70:2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20:20:25:3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75:1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25:20:20:3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8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35:25:15:2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80:5: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50:10:3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0:10:15:1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0:35:1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5:15:7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60:5:3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5:30:1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30:1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55:5:3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45:5:4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15:10:7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30:5:6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65:2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5:25:5:6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30:25:5:4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35:25:5:3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0:2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25:20:5:5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75:1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0:1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的质量比为85:5:5: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20:30:30:2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15:25:50: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25:30:20:2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20:25:40:1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15:20:6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10:55:5:3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60:10:2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55:15:2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50:25:2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45:35:1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40:45: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35:55:5;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45:4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35:45:5:1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20:60:10: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5:5:5:3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25:60:5: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80:10: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45:40:5:10;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8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15:7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20:7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25:6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0:4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55:3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30:6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35:5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60:30:5:5。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40:5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65:2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70:2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45:4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75:15: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80:10:5:5;或者,
所述1,1,2-三氟乙烯、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比为85:5:5:5。
1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48523.1A CN114891483B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48523.1A CN114891483B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91483A true CN114891483A (zh) | 2022-08-12 |
CN114891483B CN114891483B (zh) | 2023-05-02 |
Family
ID=82728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48523.1A Active CN114891483B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91483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64227A (zh) * | 2013-04-30 | 2015-12-16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包含三氟乙烯的组合物 |
CN105164228A (zh) * | 2013-04-30 | 2015-12-16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热循环用工作介质 |
CN106460839A (zh) * | 2014-05-12 | 2017-02-22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压缩机和使用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CN107614652A (zh) * | 2015-06-01 | 2018-01-19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热循环用工作介质、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热循环系统 |
CN110591651A (zh) * | 2019-09-12 | 2019-12-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其可用于家用空调 |
CN111849420A (zh) * | 2020-07-20 | 2020-10-30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含有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混合型工作介质 |
CN112292572A (zh) * | 2018-06-29 | 2021-01-2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制冷循环装置 |
CN112313305A (zh) * | 2018-06-22 | 2021-02-02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含有冷媒的组合物、其用途、以及具有其的冷冻机及该冷冻机的运转方法 |
CN112805352A (zh) * | 2018-10-01 | 2021-05-14 | Agc株式会社 | 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及热循环系统 |
WO2021119375A1 (en) * | 2019-12-12 | 2021-06-17 | The Chemours Company Fc, Llc | Refrigerant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r-32, r-134a, and cf3i |
CN113969139A (zh) * | 2020-07-24 | 2022-01-25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制热性能优异的环保型制冷组合物 |
-
2022
- 2022-06-09 CN CN202210648523.1A patent/CN1148914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64227A (zh) * | 2013-04-30 | 2015-12-16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包含三氟乙烯的组合物 |
CN105164228A (zh) * | 2013-04-30 | 2015-12-16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热循环用工作介质 |
CN106460839A (zh) * | 2014-05-12 | 2017-02-22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压缩机和使用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CN107614652A (zh) * | 2015-06-01 | 2018-01-19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热循环用工作介质、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热循环系统 |
CN112313305A (zh) * | 2018-06-22 | 2021-02-02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含有冷媒的组合物、其用途、以及具有其的冷冻机及该冷冻机的运转方法 |
CN112292572A (zh) * | 2018-06-29 | 2021-01-2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制冷循环装置 |
CN112805352A (zh) * | 2018-10-01 | 2021-05-14 | Agc株式会社 | 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及热循环系统 |
CN110591651A (zh) * | 2019-09-12 | 2019-12-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其可用于家用空调 |
WO2021119375A1 (en) * | 2019-12-12 | 2021-06-17 | The Chemours Company Fc, Llc | Refrigerant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r-32, r-134a, and cf3i |
CN111849420A (zh) * | 2020-07-20 | 2020-10-30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含有一氟乙烷和三氟乙烯的混合型工作介质 |
CN113969139A (zh) * | 2020-07-24 | 2022-01-25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制热性能优异的环保型制冷组合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MD. SARWAR ALAM , JI HWAN JEONG: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and critical parameters of HFO-1123 and its binary blends with HFC-32 and HFC-134a using molecular simul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91483B (zh) | 2023-05-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91651B (zh) | 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其可用于家用空调 | |
CN110878195B (zh) | 一种含三氟碘甲烷的冷媒和含有其的混合物和换热系统 | |
CN110843457B (zh) | 一种采用环保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热泵系统 | |
CN114045155B (zh) | 一种环保节能型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3604201A (zh) |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 |
CN112300761B (zh) | 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空调系统 | |
CN101270275B (zh) | 一种混合制冷剂 | |
CN114106778B (zh) | 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5160989B (zh) | 环保型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制冷系统 | |
CN115141605B (zh) | 环保型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制冷系统 | |
CN114891483B (zh) |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 |
CN110317576A (zh) | 混合制冷剂及包含其的制冷装置 | |
CN114702938B (zh) |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 |
CN110257015A (zh) | 混合工质及包含其的制冷装置 | |
CN114058334A (zh) | 混合制冷剂及制冷系统 | |
US9200189B2 (en) | Refrigerant gas composition | |
CN115537183A (zh) | 环保型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制冷系统 | |
CN116179162A (zh) | 一种混合制冷剂及制冷系统 | |
CN114605964B (zh) | 环保混合制冷剂、制冷系统、提高能效的方法及制冷设备 | |
CN112680193B (zh) | 一种混合制冷剂、换热系统和家用电器 | |
KR101133095B1 (ko) | 알170과 알1270으로 구성된 2원 혼합냉매 | |
CN110591650B (zh) | 一种适用于离心式制冷机组的热传递组合物 | |
CN113801635A (zh) | 用于新能源汽车热泵的二元近共沸制冷剂混合物 | |
CN112111249B (zh) | 一种混合制冷剂、换热系统和家用电器 | |
CN115160990B (zh) | 环保节能型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制冷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