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5428A - 资源分配方法、通讯方法、地球主站、地面站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资源分配方法、通讯方法、地球主站、地面站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5428A
CN114885428A CN202210811942.2A CN202210811942A CN114885428A CN 114885428 A CN114885428 A CN 114885428A CN 202210811942 A CN202210811942 A CN 202210811942A CN 114885428 A CN114885428 A CN 114885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station
time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duling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119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85428B (zh
Inventor
兰洋
陈一文
田延硕
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Xinglian X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Xinglian X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Xinglian X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Xinglian X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Xinglian X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Xinglian X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Xinglian X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119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5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5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5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85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5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7Transmission equipment in earth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3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i.e. for establishing or releasing a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6Airborne or Satellite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通讯方法、地球主站、地面站及存储介质,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地球主站在接收到地面站发送的包含资源请求信息的数据请求后,会根据资源请求信息,为地面站分配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再发送资源分配信令给地面站。其中,资源分配信令用于指示在目标超帧序列下的目标超帧与时隙分配信息,目标超帧序列指示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时隙分配信息表征在目标超帧序列对应的目标超帧内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这样通过节省掉“帧”的结构层次,可以省去得到资源分配信令的帧循环过程,简化了资源分配的计算过程,可以节省算力。

Description

资源分配方法、通讯方法、地球主站、地面站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资源分配方法、通讯方法、地球主站、地面站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MF-TDMA(Multi Frequency Tim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多频时分多址接入)通信体制是支持大规模端站接入的最佳选择。MF-TDMA的特点是允许多个用户设备在不同的时间共享一个载波频率,也就是在某一时间段,某一频段的信道只允许一个用户设备使用。
DVB-RCS(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and Return Channel via Satellite卫星数字视频广播-返向信道)标准协议中规定了超帧/帧的构成单元:超帧序列->超帧->帧->时隙。现有技术的卫星通信系统中,地球主站是一种主站设备,地面站是一种小站设备,地球主站与若干地面站之间通过卫星连接。当地面站需要使用卫星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会经过卫星向地球主站申请资源。
地球主站会根据地面站的请求进行资源分配,并将资源分配结果放在TBTP(Terminal Burst Time Plan,终端突发时间计划)信令中发给地面站,使得地面站按照TBTP信令中的信息使用信道进行通信。地球主站为地面站进行资源分配的过程以及得到TBTP信令都是基于超帧/帧的构成单元进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通讯方法、地球主站、地面站及存储介质,地球主站会将与地面站的数据请求对应的资源分配信令发送给地面站,用该资源分配信令指示在目标超帧序列下的目标超帧与时隙分配信息,时隙分配信息表征在目标超帧内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这样与现有技术中超帧/帧的构成单元区别开来,省去了超帧下帧这一次结构,简化了资源分配的计算过程,可以节省算力。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地球主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地面站发送的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包含资源请求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请求信息,确定所述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
向所述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所述资源分配信令用于指示在目标超帧序列下的目标超帧与时隙分配信息;所述目标超帧序列与所述频域资源对应;所述时隙分配信息表征在所述目标超帧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资源请求信息为固定速率申请时,所述根据所述资源请求信息,确定所述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固定速率申请对应的目标速率,确定所述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与时隙分布位置,所述周期时隙数表征在一个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
确定所述地面站对应的所述目标超帧序列;
所述向所述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每个所述调度周期内,向所述地面站发送所述资源分配信令;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调度周期,对应两个所述时隙分布位置相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固定速率申请对应的目标速率,确定所述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速率和数据传输效率,计算当前的调度周期对应的可用时隙个数;
若所述可用时隙个数为整数,则将所述可用时隙个数作为所述周期时隙数;
若所述可用时隙个数为大于一的小数,则获取所述地面站对应的平均速率;
当所述平均速率小于所述固定速率时,将所述可用时隙个数向上取整得到所述周期时隙数;
当所述平均速率大于所述固定速率时,将所述可用时隙个数向下取整得到所述周期时隙数。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资源请求信息为容量申请时,所述接收地面站发送的数据请求的步骤,包括:
在申请周期内,接收到所述地面站发送的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包含所述申请周期对应的目标容量值;
所述根据所述资源请求信息,确定所述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申请周期的时长、调度周期的时长以及所述目标容量值,确定每个所述调度周期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与时隙分布位置,所述周期时隙数表征在一个所述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
确定所述地面站对应的所述目标超帧序列;
所述向所述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每个所述调度周期内,向所述地面站发送所述资源分配信令;对于任意两个所述调度周期,对应两个所述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相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资源请求信息,确定所述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的步骤,包括:
在第N个调度周期内,判断第N+1个调度周期是否存在跨超帧情况;所述跨超帧情况表征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的第一时段与所述目标超帧对应,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的第二时段与下一个目标超帧对应;所述第一时段与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之和为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的时长;
若存在,根据第N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确定第N个调度周期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第一周期时隙数与第一时隙分布位置,所述第一周期时隙数表征在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为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与所述第一时段的时长之和;
确定所述地面站对应的所述目标超帧序列;
所述向所述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内,向所述地面站发送所述资源分配信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资源请求信息,确定所述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的步骤,包括:
在第N+1个调度周期内,判断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是否存在跨超帧情况;
若存在,根据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确定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第二周期时隙数与第二时隙分布位置,所述第二周期时隙数表征在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为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
确定所述地面站对应的所述目标超帧序列;
所述向所述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内,向所述地面站发送所述资源分配信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分配信令为终端突发时间计划TBTP信令,所述TBTP信令包含所述目标超帧序列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超帧的标识以及所述时隙分配信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时隙分配信息包含时隙标识、时隙偏移量以及时隙个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讯方法,应用于地面站,所述方法包括:
向地球主站发送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包含资源请求信息;
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所述资源分配信令用于指示在目标超帧序列下的目标超帧与时隙分配信息;所述目标超帧序列与所述频域资源对应;所述时隙分配信息表征在所述目标超帧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
利用所述目标超帧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进行数据通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资源请求信息为固定速率申请时,所述接收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每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调度周期,对应两个所述时隙分布位置相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资源请求信息为容量申请时,所述向地球主站发送数据请求的步骤,包括:
在每个申请周期,向所述地球主站发送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包含所述申请周期对应的目标容量值;
所述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每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对于任意两个所述调度周期,对应两个所述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相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第N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第一资源分配信令;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令包括第一周期时隙数、第一时隙分布位置以及所述目标超帧序列;所述第一周期时隙数表征在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为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与第一时段的时长之和;所述第一时段为第N+1个调度周期的前一部分时段;
所述利用所述目标超帧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进行数据通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基于所述第一周期时隙数与所述第一时隙分布位置进行数据通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第二资源分配信令;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令包括第二周期时隙数、第二时隙分布位置以及所述目标超帧序列;所述第二周期时隙数表征在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为第二时段的时长;所述第二时段为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的后一部分时段;所述第一时段与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之和为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的时长;
所述利用所述目标超帧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进行数据通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基于所述第二周期时隙数与所述第二时隙分布位置进行数据通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分配信令为终端突发时间计划TBTP信令,所述TBTP信令包含所述目标超帧序列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超帧的标识以及所述时隙分配信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时隙分配信息包含时隙标识、时隙偏移量以及时隙个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球主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所述地球主站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实现如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面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所述地面站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实现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讯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或者通讯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通讯方法、地球主站、地面站及存储介质,在接收到地面站发送的包含资源请求信息数据请求后,会根据资源请求信息,为地面站分配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再发送资源分配信令给地面站。其中,资源分配信令用于指示在目标超帧序列下的目标超帧与时隙分配信息,目标超帧序列指示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时隙分配信息表征在目标超帧序列对应的目标超帧内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这样通过节省掉“帧”的结构层次,可以省去得到资源分配信令的帧循环过程,简化了资源分配的计算过程,可以节省算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可用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种卫星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DVB RCS标准协议规定的频域资源、时域资源的划分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资源分配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资源、时域资源的划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隙分布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面站与地球主站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从而实现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的通信。请参见图1,图1为一种卫星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图。该卫星通信系统100包括地面站110、地球主站120、卫星130。地面站110和地球主站120均与卫星130之间通过卫星链路通信,卫星130在中间作为转发中继站。
地面站110表示小站设备,该小站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便携式的地面站设备、固定式的地面站设备、可拆卸式的地面站设备、可移动式的地面站设备(舰载站设备、机载站设备和车载站设备)等。地球主站120表示主站设备,卫星130可以是一种人造地球卫星。
在卫星通信系统100中,各个单元之间的通信是基于MF-TDMA通信体制进行的。MF-TDMA的特点是允许多个用户设备在不同的时间共享一个载波频率,也就是在某一时间段,某一频段的信道只允许一个用户设备使用。
对地面站110来说,当需要使用卫星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地面站110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经过卫星130向地球主站120发送数据请求,该数据请求包含资源请求信息,用于向地球主站120请求地面站110可用的工作频段和信道的使用时间。地球主站120接收到该数据请求时,会将给地面站110分配的可用的工作频段和信道的使用时间等信息涵盖在TBTP信令中,将该信令经过卫星130发送给地面站110。然后地面站根据TBTP信令解析得到的信息才能够在工作频段下地球主站120分配的信道可用时间段内进行数据通讯。
地球主站120的服务器中有一个网络控制中心(NCC,Network Control Center)用于负责各个地面站110的资源调度。NCC在进行资源调度时,会每间隔一个调度周期启动一次资源分配程序为地面站110分配时隙资源。对地球主站120来说,根据地面站110发送来的数据请求,NCC间隔一个调度周期进行一次资源调度。在每个调度周期,NCC都会将该次的资源分配信息封装在TBTP信令中发送给对应的地面站110。
TBTP信令是按照超帧/帧的构成单元计算得到的,请参见图2,图2为现有技术中DVB RCS标准协议规定的频域资源、时域资源的划分示意图。DVB RCS标准协议中规定了超帧/帧的构成单元为:超帧序列->超帧->帧->时隙。其中,在频域上,每个超帧序列可以对应一个载波频段;在时域上,每个超帧序列由多个超帧组成,每个超帧由多个帧组成,每个帧由多个时隙组成。
现有技术中,TBTP信令的结构如下所示:
TBTP{
Superframe_type_loop_count //超帧序列
for(i=0; i<superframe_type_loop_count; i++){
superframe_sequence //超帧序列编号
assignment_context //TBTP实例上下文
superframe_number //超帧编号
frame_loop_count //帧循环次数
for(j=0; j<frame_loop_count; j++){
frame_number //帧编号
btu_number //时隙编号
assignment_loop_count //时隙循环次数
for(k=0; k<assignment_loop_count; k++){
resv //保留字段
btu_offset //时隙偏移量
assignment_id //指示分配的待定接收者
dynamic_tx_type //标识波形编号
timeslot_count //时隙个数
}}}}
其中,由于超帧/帧的构成单元中,超帧序列下包含三个层次,相应地,地球主站在进行信令组装时需要循环三次(超帧循环、帧循环、时隙循环)。对应地,地面站对TBTP信令进行解析时同样需要循环三次。
根据接收的TBTP信令,地面站可以对该信令进行解析得到资源分配信息,该资源分配信息包括信令中的:超帧序列编号、超帧编号、帧编号、时隙编号、时隙偏移量、时隙个数等,基于该资源分配信息地面站可以计算出其可以通信时可用的工作频段和时间段,该时间段由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决定。
关于地球主站进行资源调度时的调度周期,存在下面两种情形:
一种是调度周期使用长周期,例如调度周期的时长为一个超帧的时长(3s)。此时,由于调度周期较长,NCC在进行资源分配时要考虑资源分配公平、时间抖动等指标,还要在整个超帧上等间隔地分配资源给每个申请资源的地面站,这样会造成资源分配算法复杂,特别在大量地面站需要高带宽的情况下地球主站的服务器计算压力增大等问题。
另一种是调度周期使用短周期,例如,调度周期为80ms,那么,在一个超帧中,存在37.5个调度周期。在一个超帧内,NCC需要进行至少37次资源分配。这样就会存在,在最后一个调度周期,会出现跨超帧的情况:该调度周期的一部分时段对应一个超帧,调度周期的另一部分时段对应下一个超帧。请参见图3,图3为现有技术的资源分配原理示意图。假设调度周期的时长T=80ms,在每个调度周期内,NCC可以基于当前调度周期的可分配时长(与T对应为80ms)为地面站进行资源分配,并通过TBTP信令将资源分配信息发送给地面站。即图中,在调度周期T1~Tn的每个调度周期中,NCC可以基于当前调度周期的可分配时长(与T对应为80ms)为地面站进行资源分配,并分别通过TBTP信令S1~Sn将各个调度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发送给地面站。
由于DVB RCS标准协议所规定的TBTP信令中只能包含同一超帧的时隙资源。因此,继续参见图3,在调度周期Tn+1为跨超帧的情况时,NCC可以基于该调度周期的可分配时长(前40ms属于超帧1,后40ms属于超帧2)为地面站进行资源分配,但是需要两个信令才能将调度周期Tn+1的资源分配信息发送给地面站。即,两个TBTP信令中,信令s1中包含的是超帧1最后40ms内的时隙资源,信令s2中包含的是超帧2开始40ms内的时隙资源。
即,由于一个TBTP信令中只能指定一个超帧号下的时隙资源,当调度周期使用短周期时,很可能出现调度周期跨超帧的情况,导致调度周期跨超帧时需要发送两次TBTP信令给地面站,增加了空口资源信令占用。同时,增加的TBTP信令的封装增加了额外的算力和逻辑处理过程。
因此,本方案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了超帧的构成单元,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资源、时域资源的划分示意图。改进后,超帧的构成单元:超帧序列->超帧->时隙。其中,在频域上,每个超帧序列可以对应一个载波频段;在时域上,每个超帧序列由多个超帧组成,每个超帧由多个时隙组成。相应地,基于改进后的超帧构成单元,组装/解析TBTP信令的过程中可以节省掉帧循环的过程,能够节省算力。
结合图1的卫星通信系统,以其中的地球主站为执行主体,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具体的,请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该资源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接收地面站发送的数据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地面站需要使用卫星链路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会通过卫星发送一个包含资源请求信息的数据请求至地球主站,该数据请求可以用于向地球主站请求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
S200、根据资源请求信息,确定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资源请求信息,NCC会为地面站分配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并生成资源分配信令。即,根据分配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基于改进后超帧的构成单元,可以生成资源分配信令。由于改进后超帧的构成单元为超帧序列->超帧->时隙,省略了“帧”这一次层次结构,在生成资源分配信令的过程中就可以节省帧循环的过程。
结合图4,分配的频域资源可以指示该地面站可用的载波频段对应的超帧序列,分配的时域资源可以指示在该超帧序列下的任意一个超帧内地面站可用的时隙资源。
S300、向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资源分配信令可以用于指示在目标超帧序列下的目标超帧与时隙分配信息。目标超帧序列与频域资源对应,可以用于指示地面站可用的载波频段。时隙分配信息表征在目标超帧内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时隙分配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地面站能够在可用的载波频段对应的信道上,与地球主站通信的时间段。该资源分配信令可以是地球主站通过卫星转发给地面站的。
当地面站接收到该资源分配信令时,可以对该资源分配信令进行解析,得到其中的分配信息,然后按照解析出来的数据进行数据通讯。由于改进后超帧的构成单元为超帧序列->超帧->时隙,省略了“帧”这一次层次结构,在地面站解析资源分配信令的过程中也节省了帧循环的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在接收到地面站发送的包含资源请求信息数据请求后,会根据资源请求信息,为地面站分配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再发送资源分配信令给地面站。其中,资源分配信令用于指示在目标超帧序列下的目标超帧与时隙分配信息,目标超帧序列指示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时隙分配信息表征在目标超帧序列对应的目标超帧内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这样通过节省掉“帧”的结构层次,可以省去组装资源分配信令的帧循环过程,简化了资源分配的计算过程,可以节省地球主站的算力。
对于地面站发送的数据请求,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数据请求中的资源请求信息为固定速率申请,地球主站会根据数据请求,与地面站建立业务链接。固定速率申请可以表示在建立业务链接之后,NCC与地面站之间协商地面站进行数据通讯时的传输速率维持目标速率不变。然后地球主站会在每个调度周期为地面站分配资源,直到链接被释放。例如,地面站发起的音视频通话即为一种固定速率申请。
第二种情况、数据请求中的资源请求信息为容量申请,该容量申请可以是地面站动态向地球主站发起的,容量申请表示地面站需要使用卫星信道传输的数据大小为一个目标容量值。地面站可以在每隔申请周期向地球主站发起该容量申请,地球主站会在申请周期所在的时间段内的每个调度周期为地面站分配资源,直到该容量申请完成。例如,地面站需要利用卫星信道发出/下载数据即可视为一种容量申请。
第三种情况、对于上述两种数据请求,地球主站均会在每个调度周期为地面站分配资源,在某些调度周期,很可能会遇见跨超帧的情况。本方案对于调度周期为跨超帧的情况下,资源分配的过程进行了改进,当判断出下一个调度周期出现跨超帧的情况,就在当前调度周期将当前超帧内未分配的时隙资源全部调度完成,即地球主站基于当前超帧内未分配的时隙资源为地面站分配时隙资源,以避免调度周期出现跨超帧的情况下,需要多发一次TBTP信令造成的额外逻辑处理过程和算力浪费。
下面,对上述的第一种情况进行说明。
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数据请求的资源请求信息为固定速率申请时,在图5的基础上,请参见图6,上述步骤S200的子步骤可以包括:
S210、根据固定速率申请对应的目标速率,确定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与时隙分布位置。
S220、确定地面站对应的目标超帧序列。
其中,周期时隙数为时隙个数,可用表征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时隙分布位置表示周期时隙数在时域上所处的位置,时隙分布位置由时隙偏移量决定。在每个调度周期,时隙偏移量表示由该调度周期对应的第一个时隙处开始偏移的时隙个数。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调度周期、目标速率、数据传输效率(单个时隙可传输的数据),地球主站可用计算出每个调度周期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其中,数据传输效率表示每个符号携带的数据大小,也表示单个时隙可以传输的数据大小。
例如,当地面站申请的目标速率为1Mbps,调度周期为10ms,数据传输效率为50bit/时隙,地球主站计算得到的周期时隙数即为:1000000/(1000/10)/50=200个。需要说明的是,该举例仅为一种示例,不作为一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10与步骤S220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以实际应用情况而定,不以图6中所示的为限制。
步骤S300的子步骤可以包括:
S310、在每个调度周期内,向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任意两个相邻调度周期,对应两个时隙分布位置相同。两个时隙分布位置相同是指相邻两个调度周期的周期时隙数对应的时隙位置相对于调度周期的相对位置相同。
例如,请结合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隙分布位置的示意图,当调度周期为T和超帧的3s等同时,假设为地面站分配的周期时隙数为2,在相邻的调度周期Tn、Tn+1中,2个时隙与调度周期相对所处的位置相同。假设在调度周期T1中,时隙偏移量为1时,那么为地面站分配的两个时隙即为超帧1中的时隙ts2、ts3。同样地,在调度周期T2中,时隙偏移量也为1,为地面站分配的两个时隙即为超帧2中时隙ts2、ts3。需要说明的是,该举例仅为一种示例,不作为一种限定。
可以理解,在每个调度周期,地球主站为地面站分配时隙资源都会执行上述步骤S210、S220与S310。
可选的,计算周期时隙数的过程中会出现结果为小数的情况,相应地,针对步骤S210,其可以包括子步骤S211~S215:
S211、根据目标速率和数据传输效率,计算当前的调度周期对应的可用时隙个数。
S212、若可用时隙个数为整数,则将可用时隙个数作为周期时隙数。
可以理解,当计算得到的可用时隙个数为整数时,该可用时隙个数即为周期时隙数。
S213、若可用时隙个数为大于一的小数,则获取地面站对应的平均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当计算得到的可用时隙个数为大于一的小数时,需要根据获取的平均速率来判断对可用时隙个数进行向上取整还是向下取整。
S214、当平均速率小于固定速率时,将可用时隙个数向上取整得到可用时隙个数。
S215、当平均速率大于固定速率时,将可用时隙个数向下取整得到可用时隙个数。
可能的示例中,获取地面站对应的平均速率可以是:利用可用时隙个数的整数部分,结合目标速率、数据传输效率和调度周期反推得到平均速率。例如,当地面站申请的目标速率为1Mbps,调度周期为10ms,数据传输效率为38bit/时隙,地球主站计算得到的可用时隙个数为:1000000/(1000/10)/180≈55.6个。
此时可用时隙个数为小数,则平均速率:55×180×(1000/10)=0.99Mbps。此时平均速率小于目标速率,则可用时隙个数向上取整为56作为周期时隙数。需要说明的是,该举例仅为一种示例,不作为一种限定。
下面,对上述的第二种情况进行说明。
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数据请求的资源请求信息为容量申请时,在图5的基础上,请参见图8,上述步骤S100的子步骤可以包括:
S110、在申请周期内,接收到地面站发送的数据请求。
其中,数据请求中的资源请求信息可以包含申请周期对应的目标容量值。地面站可以在每隔申请周期向地球主站发起该容量申请。
可选的,申请周期可以是调度周期的倍数。申请周期也可以和调度周期大小相同,就可以达到地面站每箱地球主站发送一次容量申请,地球主站就会为地面站分配一次时隙资源,这样地球主站能够及时响应地面站的请求。
地球主站会在申请周期所在的时间段内的每个调度周期为地面站分配资源,直到该容量申请完成。地球主站在每个调度周期为地面站分配资源时,上述步骤S200的子步骤可以包括S210a以及上述的S220:
S210a、根据申请周期的时长、调度周期的时长以及目标容量值,确定每个调度周期内,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与时隙分布位置。
同样地,周期时隙数可以表征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时隙分布位置表示周期时隙数在时域上所处的位置,时隙分布位置由时隙偏移量决定。在每个调度周期,时隙偏移量表示由该调度周期对应的第一个时隙处开始偏移的时隙个数。
S220、确定地面站对应的目标超帧序列。
上述步骤S300的子步骤可以包括上述的S310:
S310、在每个调度周期内,向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任意两个调度周期,对应两个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相同。即,在调度周期不存在跨超准的情况时,对于任意两个调度周期来说,地球主站给地面站分配的周期时隙数相同。
可以理解,当资源请求信息为容量申请时,地球主站在申请周期内的每个调度周期,地球主站为地面站分配时隙资源都会执行上述的步骤S110、S210a、S220以及S310。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10a与S220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以实际应用情况而定,不以图8中所示的为限制。
下面,对上述的第三种情况进行说明。
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需要在每个调度周期判断下一个调度周期是否为跨超帧情况。相应地,上述步骤S200的子步骤可以包括:
S20A、在第N个调度周期内,判断第N+1个调度周期是否存在跨超帧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跨超帧情况可以表征第N+1个调度周期的第一时段与目标超帧对应,第N+1个调度周期的第二时段与下一个目标超帧对应。第一时段与第二时段的时长之和为第N+1个调度周期的时长。
下面给出一种第N+1个调度周期处于跨超帧情况的示例,结合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原理示意图。其中,第N+1个调度周期Tn+1为跨超帧情况,可以表征调度周期Tn+1的第一时段t1与目标超帧(超帧1)对应,调度周期Tn+1的第二时段t2与下一个目标超帧(超帧2)对应。第一时段t1与第二时段t2的时长之和为第N+1个调度周期的时长T。
S20B、若存在,根据第N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确定第N个调度周期内,地面站可用的第一周期时隙数与第一时隙分布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周期时隙数可以表征在第N个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第N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为第N个调度周期与第一时段的时长之和。结合图9,第N个调度周期Tn内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为调度周期Tn与第一时段的时长之和(T+t1)对应时段内的时域资源。第一时隙分布位置由第N个调度周期的时隙偏移量决定。
例如,假设数据请求为一种固定速率申请,当地面站申请的目标速率为1Mbps,调度周期T为300ms,数据传输效率为9000bits/时隙,在调度周期Tn时,地球主站需要将T+t1的时隙资源进行分配,假设t1与t2均为150ms,那么在调度周期Tn需要调度的时隙资源则为450ms,其中,可分配给地面站的第一周期时隙数为:1000000/(1000/45)/9000=50个。需要说明的是,该举例仅为一种示例,不作为一种限定。
S20C、确定地面站对应的目标超帧序列。
可以理解,此处的步骤S20C与上述的S220为同一步骤。
可选的,上述的步骤S300可以包括子步骤:
S30A、在第N个调度周期内,向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
结合图9,第N个调度周期的资源分配信令是与图中T+t1所在的时隙资源对应的。
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需要在每个调度周期判断当前调度周期是否为跨超帧情况。相应地,上述步骤S200的子步骤可以包括:
S20a、在第N+1个调度周期内,判断第N+1个调度周期是否存在跨超帧情况。
S20b、若存在,根据第N+1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确定第N+1个调度周期内,地面站可用的第二周期时隙数与第二时隙分布位置。
其中,第二周期时隙数表征在第N+1个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第N+1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为第二时段的时长。结合图9,第N+1个调度周期Tn+1内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为第二时段t2对应时段内的时域资源。第二时隙分布位置由第N+1个调度周期的时隙偏移量决定。
例如,假设数据请求为一种固定速率申请,当地面站申请的目标速率为1Mbps,调度周期T为30ms,数据传输效率为9000bits/时隙,在调度周期Tn时,地球主站需要将T+t1的时隙资源进行分配,假设t1与t2均为15ms,那么在调度周期Tn+1需要调度的时隙资源为15ms,其中,可分配给地面站的第二周期时隙数为:1000000/(1000/150)/5000=30个。需要说明的是,该举例仅为一种示例,不作为一种限定。
S20c、确定地面站对应的目标超帧序列。
可以理解,此处的步骤S20c与上述的S220、S20C为同一步骤。
可选的,上述的步骤S300可以包括子步骤:
S30a、在第N+1个调度周期内,向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
结合图9,第N+1个调度周期的资源分配信令是与图中t2所在的时隙资源对应的。
可选的示例中,判断第N+1个调度周期是否存在跨超帧情况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获取第N+1个调度周期的超帧编号和时隙编号。
其中,该时隙编号与第N+1个调度周期对应的第一个时隙相对应。地球主站的NCC与地面站协商了一个系统启动时间作为基准时间。地球主站会定时将该基准时间广播至各个地面站。
将第N+1个调度周期的开始时刻减去基准时间得到相差时间间隔,再利用单个超帧的时长与单个时隙的时长则可以计算出第N+1个调度周期的超帧编号和时隙编号。
S302、基于符号速率和单个超帧包含的时隙个数,计算在第N+1个调度周期内可调度的总时隙个数。
其中,符号速率为地球主站设置的每秒传输的符号数量,符号速率等同于波特率。当卫星通信系统中按照短帧传输数据时,1个符号传输用时为1个时隙。数据传输效率表示一个符号携带的数据大小,也可以表示一个时隙传输的数据大小。
S303、当第N+1个调度周期的时隙编号与可调度的总时隙个数之和大于单个超帧包含的时隙个数时,则判定第N+1个调度周期是否存在跨超帧情况。
例如,当符号速率为2Mbps,数据传输效率为540bits/时隙,每个超帧包括10000时隙,当调度周期为10ms时,在单个调度周期内可调度的总时隙个数为:20000/(1000/10)/500=40。假设利用第N+1个调度周期获取的超帧编号为n,时隙编号为m,那么当m+37>10000时,在第N+1个调度周期会出现跨超帧的情况,相对的,在第N个调度周期内,地球主站可调度的总时隙个数会变化为10000-m个。
在该举例的基础上,在第N个调度周期内,当第N个调度周期和第N+1个调度周期均不存在跨超帧的情况下,地球主站可调度的总时隙个数为40个。在第N个调度周期内,当第N+1个调度周期存在跨超帧的情况下,地球主站可调度的总时隙个数为1000-m个。在第N+1个调度周期内,当第N+1个调度周期存在跨超帧的情况下,地球主站的可分配的总时隙个数为40-(1000-m-40)= m-920个。需要说明的是,该举例仅为一种示例,在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在第N个调度周期内或者在第N+1个调度周期内,判断第N+1个调度周期是否存在跨超帧情况均可以采用上述的步骤S301~S30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调度周期可以小于一个超帧的大小。例如,调度周期可以设置为10ms、20ms、50ms、100ms或者200ms等。该举例仅为示例,在此不做限定。进一步的,基于现有的TBTP信令,为了满足上述示例的技术效果,下面给出一种可能的改进方式:
可选的,上述的资源分配信令可以为终端突发时间计划TBTP信令,该TBTP信令包含目标超帧序列的标识信息、目标超帧的标识以及时隙分配信息。
可以理解,目标超帧序列的标识信息即为目标超帧序列的超帧序列编号,目标超帧的标识即为目标超帧的超帧编号。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的资源分配信令区别于现有技术的TBTP信令,资源分配信令不包括帧循环。
可选的,时隙分配信息可以包含时隙标识、时隙偏移量以及时隙个数。时隙标识即为当前调度周期对应的第一个时隙的时隙编号,该时隙个数可以对应上述的周期时隙数、第一周期时隙数或者第二周期时隙数。
下面给出一种本方案涉及的具体的资源分配信令(TBTP信令)示例:
TBTP{
Superframe_type_loop_count //超帧序列循环次数
for(i=0; i<superframe_type_loop_count; i++){
superframe_sequence //超帧序列编号
assignment_context //TBTP实例上下文
superframe_number //超帧编号
btu_number //时隙编号(调度周期对应的第一个时隙)
assignment_loop_count //时隙循环次数
for(k=0; k<assignment_loop_count; k++){
resv //保留字段
btu_offset //时隙偏移量(基于btu_number的偏移量)
assignment_id //指示分配的待定接收者
dynamic_tx_type //标识波形编号
timeslot_count //时隙个数
}}}
其中,超帧序列编号可以对应上述的目标超帧序列用于指示地面站可用的载波频段,超帧编号可以对应上述的目标超帧,时隙编号对应当前调度周期对应的第一个时隙。时隙个数可以对应上述的周期时隙数、第一周期时隙数或者第二周期时隙数。
可以理解,每个资源分配信令对应一个调度周期,时隙偏移量可以表示由该调度周期对应的第一个时隙处开始偏移的时隙个数。按照该资源分配信令包含的信息,地面站可以计算出其在可用的载波频段对应的信道上,可以进行数据通讯的时间段,该时间段由开始时刻、持续时长、结束时刻决定。
其中,开始时刻即为当前调度周期对应的第一个时隙(时隙编号)加上时隙偏移量对应的时隙个数对应的时间。持续时间为时隙个数中全部时隙的总时长,结束时刻为开始时刻加上持续时间。
上述介绍资源分配方法的实施例是以地球主站为主,对地球主站为地面站分配时隙资源的过程进行介绍。
结合上述内容,下面以地面站为执行主体,介绍对应的一种的通讯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其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与前述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相同或相似,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中未提及部分,可参考上述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请参见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通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0、向地球主站发送数据请求。
其中,该数据请求包含资源请求信息。
S420、接收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资源分配信令用于指示在目标超帧序列下的目标超帧与时隙分配信息。目标超帧序列与频域资源对应;时隙分配信息表征在目标超帧内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
可以理解,在接收到该资源分配信令时,地面站可以对该资源分配信令进行解析,得到其中的分配信息。由于改进后超帧的构成单元为超帧序列->超帧->时隙,省略了“帧”这一次层次结构,在地面站解析资源分配信令的过程中可以节省了帧循环的过程。
S430、利用目标超帧内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进行数据通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讯方法,地面站先向地球主站发送数据请求以请求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在接受到地球主站返回的资源分配信令后,然后按照资源分配信令中的目标超帧内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使用卫星信道进行数据通讯。这样通过节省掉“帧”的结构层次,可以省去解析资源分配信令的帧循环过程,可以节省地面站的算力。
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数据请求的资源请求信息为固定速率申请时,上述步骤S420可以包括子步骤:
S421、在每个调度周期内,接收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
其中,对于任意两个相邻调度周期,对应两个时隙分布位置可以相同。
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资源请求信息为容量申请时,上述步骤S410可以包括子步骤S411′、在每个申请周期,向地球主站发送数据请求。
可以理解数据请求包含申请周期对应的目标容量值。
相应的,上述步骤S420的子步骤可以包括:
S421′、在每个调度周期内,接收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
可以理解,对于任意两个调度周期,对应两个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相同。
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在地球主站侧的第N个调度周期内,其之后的第N+1个调度周期为跨超帧的情况时,地面站接受的资源分配信令为第一资源分配信令,上述步骤S420的子步骤可以包括:
S42A、在第N个调度周期内,接收地球主站发送的第一资源分配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资源分配信令可以包括第一周期时隙数、第一时隙分布位置以及目标超帧序列;第一周期时隙数可以表征在第N个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第N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可以为第N个调度周期与第一时段的时长之和;第一时段为第N+1个调度周期的前一部分时段;
相应的,上述步骤S430可以包括子步骤:
S43A、在第N个调度周期,基于第一周期时隙数与第一时隙分布位置进行数据通讯。
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在地球主站侧的第N+1个调度周期内,该第N+1个调度周期为跨超帧的情况时,地面站接受的资源分配信令为第二资源分配信令,上述步骤S420的子步骤可以包括:
S42a、在第N+1个调度周期内,接收地球主站发送的第二资源分配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资源分配信令可以包括第二周期时隙数、第二时隙分布位置以及目标超帧序列。第二周期时隙数可以表征在第N+1个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第N+1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为第二时段的时长。第二时段为第N+1个调度周期的后一部分时段。第一时段与第二时段的时长之和为第N+1个调度周期的时长。
相应的,上述步骤S430可以包括子步骤:
S43a、在第N+1个调度周期,基于第二周期时隙数与第二时隙分布位置进行数据通讯。
同样地,在地面站执行的通讯方法中,资源分配信令可以为终端突发时间计划TBTP信令,该TBTP信令包含目标超帧序列的标识信息、目标超帧的标识以及时隙分配信息。时隙分配信息中可以包含时隙标识、时隙偏移量以及时隙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不以附图所示为限制,各步骤的执行顺序以实际应用情况为准。
可选的,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的实现方式,下面结合前文地球主站与地面站各自执行的方法流程,以前文图1中的地面站110与地球主站120之间的数据请求交互为例,下面提供一种地面站110与地球主站120之间的交互实现方式,具体的,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面站与地球主站的信令交互示意图,参见图11,该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1、地面站生成包含资源请求信息的数据请求;
步骤2、地面站发送数据请求至地球主站;
步骤3、地球主站根据资源请求信息,确定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
步骤4、地球主站基于为地面站分配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生成资源分配信令;
步骤5、地球主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至地面站;
步骤6、地面站对资源分配信令进行解析,获得目标超帧序列下的目标超帧与时隙分配信息;
步骤7、地面站利用目标超帧内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进行数据通讯。
可以理解,在每个调度周期,在地球主站与地面站之间,步骤3-7的流程都会循环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超帧的构成单元为:超帧序列->超帧->时隙,基于改进后的超帧构成单元,这样通过节省掉“帧”的结构层次:在地球主站侧可以省去组装资源分配信令的帧循环过程,简化了资源分配的计算过程,可以节省地球主站的算力;在地面站侧,可以省去解析资源分配信令的帧循环过程,可以节省地面站的算力。
本申请还对调度周期为跨超帧的情况下,资源分配的过程进行了改进。当判断出下一个调度周期出现跨超帧的情况,就在当前调度周期将当前超帧内未分配的时隙资源全部调度完成,即地球主站基于当前超帧内剩余的未分配的时隙资源为地面站分配可用的时隙资源,以避免调度周期出现跨超帧的情况下,需要多发一次TBTP信令造成的额外逻辑处理过程和算力浪费。
请参见图1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和总线230,处理器210通过总线230与存储器220连接。
存储器2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其中,存储器22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闪存存储器(Flash),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处理器2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该处理器2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该电子设备200可以是地面站或者地球主站。其中,存储器220存储有处理器2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200为上述的地面站时,处理器210执行机器可读指令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揭示的通讯方法。当电子设备200为上述的地球主站时,处理器210执行机器可读指令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揭示的资源分配方法。
可以理解,图1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比图1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2所示不同的配置。图12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揭示的资源分配方法或者通讯方法。该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ROM、RAM、PROM、EPROM、EEPROM、FLASH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通讯方法、地球主站、地面站及存储介质,地球主站在接收到地面站发送的包含资源请求信息数据请求后,会根据资源请求信息,为地面站分配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再发送资源分配信令给地面站。其中,资源分配信令用于指示在目标超帧序列下的目标超帧与时隙分配信息,目标超帧序列指示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时隙分配信息表征在目标超帧序列对应的目标超帧内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这样通过节省掉“帧”的结构层次,可以省去得到资源分配信令的帧循环过程,简化了资源分配的计算过程,可以节省算力。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地球主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地面站发送的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包含资源请求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请求信息,确定所述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
向所述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所述资源分配信令用于指示在目标超帧序列下的目标超帧与时隙分配信息;所述目标超帧序列与所述频域资源对应;所述时隙分配信息表征在所述目标超帧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资源请求信息为固定速率申请时,所述根据所述资源请求信息,确定所述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固定速率申请对应的目标速率,确定所述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与时隙分布位置,所述周期时隙数表征在一个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
确定所述地面站对应的所述目标超帧序列;
所述向所述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每个所述调度周期内,向所述地面站发送所述资源分配信令;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调度周期,对应两个所述时隙分布位置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固定速率申请对应的目标速率,确定所述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速率和数据传输效率,计算当前的调度周期对应的可用时隙个数;
若所述可用时隙个数为整数,则将所述可用时隙个数作为所述周期时隙数;
若所述可用时隙个数为大于一的小数,则获取所述地面站对应的平均速率;
当所述平均速率小于所述固定速率时,将所述可用时隙个数向上取整得到所述周期时隙数;
当所述平均速率大于所述固定速率时,将所述可用时隙个数向下取整得到所述周期时隙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资源请求信息为容量申请时,所述接收地面站发送的数据请求的步骤,包括:
在申请周期内,接收到所述地面站发送的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包含所述申请周期对应的目标容量值;
所述根据所述资源请求信息,确定所述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申请周期的时长、调度周期的时长以及所述目标容量值,确定每个所述调度周期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与时隙分布位置,所述周期时隙数表征在一个所述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
确定所述地面站对应的所述目标超帧序列;
所述向所述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每个所述调度周期内,向所述地面站发送所述资源分配信令;对于任意两个所述调度周期,对应两个所述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请求信息,确定所述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的步骤,包括:
在第N个调度周期内,判断第N+1个调度周期是否存在跨超帧情况;所述跨超帧情况表征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的第一时段与所述目标超帧对应,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的第二时段与下一个目标超帧对应;所述第一时段与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之和为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的时长;
若存在,根据第N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确定第N个调度周期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第一周期时隙数与第一时隙分布位置,所述第一周期时隙数表征在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为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与所述第一时段的时长之和;
确定所述地面站对应的所述目标超帧序列;
所述向所述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内,向所述地面站发送所述资源分配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请求信息,确定所述地面站可用的频域资源与时域资源的步骤,包括:
在第N+1个调度周期内,判断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是否存在跨超帧情况;
若存在,根据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确定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第二周期时隙数与第二时隙分布位置,所述第二周期时隙数表征在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为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
确定所述地面站对应的所述目标超帧序列;
所述向所述地面站发送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内,向所述地面站发送所述资源分配信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分配信令为终端突发时间计划TBTP信令,所述TBTP信令包含所述目标超帧序列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超帧的标识以及所述时隙分配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分配信息包含时隙标识、时隙偏移量以及时隙个数。
9.一种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地面站,所述方法包括:
向地球主站发送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包含资源请求信息;
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所述资源分配信令用于指示在目标超帧序列下的目标超帧与时隙分配信息;所述目标超帧序列与所述频域资源对应;所述时隙分配信息表征在所述目标超帧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
利用所述目标超帧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进行数据通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资源请求信息为固定速率申请时,所述接收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每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调度周期,对应两个所述时隙分布位置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资源请求信息为容量申请时,所述向地球主站发送数据请求的步骤,包括:
在每个申请周期,向所述地球主站发送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包含所述申请周期对应的目标容量值;
所述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每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对于任意两个所述调度周期,对应两个所述地面站可用的周期时隙数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第N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第一资源分配信令;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令包括第一周期时隙数、第一时隙分布位置以及所述目标超帧序列;所述第一周期时隙数表征在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为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与第一时段的时长之和;所述第一时段为第N+1个调度周期的前一部分时段;
所述利用所述目标超帧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进行数据通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N个调度周期,基于所述第一周期时隙数与所述第一时隙分布位置进行数据通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资源分配信令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所述地球主站发送的第二资源分配信令;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令包括第二周期时隙数、第二时隙分布位置以及所述目标超帧序列;所述第二周期时隙数表征在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内的时域资源;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对应的可分配时长为第二时段的时长;所述第二时段为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的后一部分时段;所述第一时段与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之和为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的时长;
所述利用所述目标超帧内所述地面站可用的时域资源进行数据通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N+1个调度周期,基于所述第二周期时隙数与所述第二时隙分布位置进行数据通讯。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分配信令为终端突发时间计划TBTP信令,所述TBTP信令包含所述目标超帧序列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超帧的标识以及所述时隙分配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分配信息包含时隙标识、时隙偏移量以及时隙个数。
16.一种地球主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所述地球主站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
17.一种地面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所述地面站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讯方法。
1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或者9~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811942.2A 2022-07-12 2022-07-12 资源分配方法、通讯方法、地球主站、地面站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885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1942.2A CN114885428B (zh) 2022-07-12 2022-07-12 资源分配方法、通讯方法、地球主站、地面站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1942.2A CN114885428B (zh) 2022-07-12 2022-07-12 资源分配方法、通讯方法、地球主站、地面站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5428A true CN114885428A (zh) 2022-08-09
CN114885428B CN114885428B (zh) 2022-10-04

Family

ID=82683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11942.2A Active CN114885428B (zh) 2022-07-12 2022-07-12 资源分配方法、通讯方法、地球主站、地面站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542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65838A (zh) * 2022-11-07 2023-03-07 成都盈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卫星的调度方法
CN115801111A (zh) * 2023-02-10 2023-03-14 成都戎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mf-tdma信号用户时隙数据分离的方法
CN116073890A (zh) * 2023-03-06 2023-05-05 成都星联芯通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接收设备、地球站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7056A (ja) * 1996-06-06 1997-12-16 N T T Ido Tsushinmo Kk 移動通信方法
CN101242414A (zh) * 2008-03-19 2008-08-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卫星网络mac协议的跨层协议通信方法
CN101345573A (zh) * 2008-08-22 2009-0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mf-tdma系统中的载波信道内的时隙编号管理方法
CN101814945A (zh) * 2009-12-24 2010-08-25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系统帧结构
CN106571863A (zh) * 2016-10-26 2017-04-19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第六十三研究所 基于快速索引的混合交换型卫星多业务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US20170181160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Thales Method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with flexible capacity distribution based on beam hopping and on a fractional reuse scheme
CN111314007A (zh) * 2019-12-13 2020-06-1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Tdma多址接入的分帧同步系统及其方法
CN112511212A (zh) * 2020-11-17 2021-03-16 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星下点实现tdma的方法及系统
CN112929974A (zh) * 2021-02-05 2021-06-08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tdma卫星资源分配方法
CN113692053A (zh) * 2021-08-11 2021-11-23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vb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基站及终端
CN113992190A (zh) * 2021-12-23 2022-01-28 南京先锋硕通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dvb-rcs2的双层滤波器组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7056A (ja) * 1996-06-06 1997-12-16 N T T Ido Tsushinmo Kk 移動通信方法
CN101242414A (zh) * 2008-03-19 2008-08-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卫星网络mac协议的跨层协议通信方法
CN101345573A (zh) * 2008-08-22 2009-0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mf-tdma系统中的载波信道内的时隙编号管理方法
CN101814945A (zh) * 2009-12-24 2010-08-25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系统帧结构
US20170181160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Thales Method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with flexible capacity distribution based on beam hopping and on a fractional reuse scheme
CN106571863A (zh) * 2016-10-26 2017-04-19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第六十三研究所 基于快速索引的混合交换型卫星多业务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CN111314007A (zh) * 2019-12-13 2020-06-1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Tdma多址接入的分帧同步系统及其方法
CN112511212A (zh) * 2020-11-17 2021-03-16 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星下点实现tdma的方法及系统
CN112929974A (zh) * 2021-02-05 2021-06-08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tdma卫星资源分配方法
CN113692053A (zh) * 2021-08-11 2021-11-23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vb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基站及终端
CN113992190A (zh) * 2021-12-23 2022-01-28 南京先锋硕通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dvb-rcs2的双层滤波器组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l-12_description_20130630"", 《3GPP TSG_RAN\TSG_RAN》 *
张军: "《天基移动通信网络》", 31 December 2011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65838A (zh) * 2022-11-07 2023-03-07 成都盈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卫星的调度方法
CN115801111A (zh) * 2023-02-10 2023-03-14 成都戎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mf-tdma信号用户时隙数据分离的方法
CN116073890A (zh) * 2023-03-06 2023-05-05 成都星联芯通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接收设备、地球站及存储介质
CN116073890B (zh) * 2023-03-06 2023-06-02 成都星联芯通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接收设备、地球站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5428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85428B (zh) 资源分配方法、通讯方法、地球主站、地面站及存储介质
CN100531076C (zh) 通过无线电传输提供多个站间的同时通信的方法和接入点
CN104956752B (zh) 移动通信设备和用于基于ue能力分配虚拟载波外部的资源的方法
US11218273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CN10961836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0636612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节点及存储介质
JP2000511750A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スペクトル資源を配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199225A (zh) 递减指配的使用
CN103796295A (zh) 跳频无线通信中的同步接入方法以及通信设备和系统
CN109451583B (zh) 基于超帧的自组网方法、装置、节点终端和存储介质
US20190364528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to a first and a second class of terminals using a first and/or a second carrier
CN106612559B (zh) 时隙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890954B (zh) 用于配置资源的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272831B (zh) 通信资源的分配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KR20080053780A (ko) 통신시스템의 업링크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12312566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226228B (zh) 时隙分配方法、装置、主站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00099838A (ko) 인지 무선 기반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공존 비콘 프로토콜패킷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11581998B2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structure
CN116234023A (zh) WiFi信道资源的分配优化方法及装置
EP2792171B1 (en) A method for asynchronously allocating a bandwidth, and a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 implementing this method
CN116508377A (zh) 一种多连接场景下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46541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站点
CN115866556A (zh) 资源共存方法及装置
KR102112182B1 (ko) 전술 네트워크의 타임 슬롯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