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9482A - 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9482A
CN114879482A CN202210622704.7A CN202210622704A CN114879482A CN 114879482 A CN114879482 A CN 114879482A CN 202210622704 A CN202210622704 A CN 202210622704A CN 114879482 A CN114879482 A CN 114879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ulating valve
value
opening degree
feedforward
sm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27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涛的
高晓宇
韩钊
齐吉星
李少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da Energy Tianj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ngda Energy Tianj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da Energy Tianj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ngda Energy Tianj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27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794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79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94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1/00Automatic controllers
    • G05B11/01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 G05B11/36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with provision for obtain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e.g. 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 G05B11/42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with provision for obtain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e.g. 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for obtaining a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both proportional and time-dependent, e.g. P. I., P. I. 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一种热力站,该热力站安装有大小两个调节阀门,通过前馈‑反馈控制器以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在小调节阀门切换至大调节阀门时,前馈控制器根据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一比例值;大调节阀门切换至小调节阀门时,前馈控制器根据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二比例值。本发明能够实现热力站双阀调控应用场景下的供热负荷无扰动切换。

Description

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热力站系统设计应用中,为了能够使热负荷调控的范围扩大以满足工况所需,通常会采用的方法是在热力站一次侧供水或者回水管路安装两台不同管径的调节阀门,负荷需求较小情况时采用小阀门调控,随着负荷需求的增大可以逐级采用大阀门调控和大小阀门同时调控。然而,阀门在过渡过程中,小阀门切换大阀门,或是大阀门切换至小阀门,都会发生负荷在一定时间的突变问题,进而对供热负荷的调控产生扰动,影响调控精准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热力站双阀调控应用场景下大小阀切换时带来的供热负荷扰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种热力站,该热力站安装有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其中,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安装于该热力站一次侧供水管路,或者,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安装于该热力站一次侧回水管路,所述大调节阀门的管径大于所述小调节阀门的管径,该方法包括:
当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至最大开度后,通过预设置的前馈反馈控制器以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以及控制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其中,所述前馈反馈控制器包括反馈控制器和前馈控制器,所述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根据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一比例值;
当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至预设临界开度值时,通过所述前馈反馈控制器以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以及控制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其中,所述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根据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二比例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比例值的确定过程包括:
建立与第一工况下流量相同的第二工况,其中,所述第一工况下只有所述小调节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处于最大开度,所述第二工况下只有所述大调节阀门处于打开状态;
求取所述第二工况下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值的倒数,得到所述第一比例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得到所述第一比例值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前馈反馈控制器以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以及控制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的过程中,获取供热负荷的误差值和误差变化率;
将所述误差值和所述误差变化率作为模糊规则表的输入值,得到输出结果;
将所述输出结果与所述第一比例值相加,得到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比例值与所述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互为倒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临界开度值满足预设公式,所述预设公式为α1P1≤K≤α2P1,其中,α1用于表示第一预设系数,α2用于表示第二预设系数,P1用于表示所述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K用于表示所述预设临界开度值,0<α1<1,0<α2<1,且α1<α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α1=0.7,α2=0.85。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装置,该装置应用于一种热力站,该热力站安装有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其中,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安装于该热力站一次侧供水管路,或者,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安装于该热力站一次侧回水管路,所述大调节阀门的管径大于所述小调节阀门的管径,包括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至最大开度后,通过预设置的前馈反馈控制器以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以及控制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其中,所述前馈反馈控制器包括反馈控制器和前馈控制器,所述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根据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一比例值;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至预设临界开度值时,通过所述前馈反馈控制器以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以及控制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其中,所述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根据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二比例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建立与第一工况下流量相同的第二工况,其中,所述第一工况下只有所述小调节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处于最大开度,所述第二工况下只有所述大调节阀门处于打开状态;
求取所述第二工况下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值的倒数,得到所述第一比例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前馈-反馈控制器以热力站的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在小调节阀门切换至大调节阀门时,前馈控制器根据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一比例值;大调节阀门切换至小调节阀门时,前馈控制器根据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二比例值。本发明能够实现热力站双阀调控应用场景下的供热负荷无扰动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馈-反馈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热力站的一次侧供水管路安装有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大调节阀门的管径大于小调节阀门的管径,供热负荷需求较小时采用小调节阀门调控,随着供热负荷需求的增大,可逐级采用大调节阀门调控,以及大小调节阀门同时调控。在热力站双阀调控应用场景下:
第一种应用场景,小调节阀门调控切换至大调节阀门调控;
第二种应用场景,大调节阀门调控切换至大小调节阀门同时调控,此时涉及到小阀门的切入;
第三种应用场景,大小调节阀门同时调控切换至大调节阀门调控,此时涉及到小阀门的切出;
第四种应用场景,大调节阀门调控切换至小调节阀门调控。
对于第二种应用场景,只涉及到小调节阀门的切入,对于第三种应用场景,只涉及到小调节阀门的切出,这两种调节过程本身就是平顺的,不存在供热负荷突变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仅针对热力站双阀调控应用场景下上述第一种应用场景和第四种应用场景,即大小调节阀门相互切换的过程中供热负荷突变所带来的扰动问题。
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详述如下:
在步骤201中、当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至最大开度后,通过预设置的前馈反馈控制器以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以及控制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其中,前馈反馈控制器包括反馈控制器和前馈控制器,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前馈控制器根据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一比例值。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应用于一种热力站,该热力站安装有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其中,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安装于该热力站一次侧供水管路,或者,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安装于该热力站一次侧回水管路,大调节阀门的管径大于小调节阀门的管径。图1仅示出了大小调节阀门同时安装在一次侧供水管路的应用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大小调节阀门同时安装在一次侧回水管路的应用场景。
反馈控制的调节依据是控制的偏差,然而反馈控制无法将干扰克服在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之前,干扰进入系统后,被控变量产生的波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前馈控制为一种开环控制,能够对指定的扰动量进行补偿。基于此,图3示出了一种前馈-反馈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构成前馈-反馈控制器,应用于热力站大小阀切换的应用场景,这样既能发挥前馈控制作用及时的优点,又能实现反馈控制能够克服多种扰动以及对被控量进行检测的优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反馈控制器采用PID算法进行调节,前馈控制器则直接采用比例算法进行调节。当调控过程中只有小调节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且小调节阀门的开度达到调控极限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此时小调节阀门的开度达到100%开度,此时需要由小调节阀门切换至大调节阀门,属于上述第一种应用场景。此时,前馈反馈控制器以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以及控制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其中,前馈反馈控制器包括反馈控制器和前馈控制器,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前馈控制器根据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一比例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比例值用P1表示。
在步骤202中、当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至预设临界开度值时,通过前馈反馈控制器以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以及控制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其中,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前馈控制器根据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二比例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只有大调节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且大调节阀门的开度降低至预设临界开度值K时,此时需要由大调节阀门调控切换至小调节阀门调控,属于上述第四种应用场景。此时,通过前馈反馈控制器以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以及控制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其中,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前馈控制器根据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二比例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比例值用P2表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比例值P1的确定过程包括:建立与第一工况下流量相同的第二工况,其中,第一工况下只有小调节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且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处于最大开度,第二工况下只有大调节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求取第二工况下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值的倒数,得到第一比例值。
理论上,P1的值约等于小调节阀门100%开度时等流量条件下大调节阀门开度值的倒数,即通过上述方法,即可计算出第一比例值P1的值。
由于热力站公开的时变性,有可能会导致上述计算得到的P1的值无法适应实际的工况,导致调控精度较低。为进一步提高调控精度,降低热力站大小调节阀切换应用场景下的热力负荷突变所带来的扰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前馈反馈控制器以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以及控制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的过程中,获取供热负荷的误差值和误差变化率;将误差值和误差变化率作为模糊规则表的输入值,得到输出结果;将输出结果与第一比例值相加,得到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模糊控制器实现对第一比例值P1的调节,以使得P1的值更符合实际工况,进而提高调控精度。由于在小调节阀门切换至大调节阀门的过程中,如果P1较小,则切换过程中的热力负荷的误差值e和误差变化率Δe将是负值,若P1较大,则切换过程中的热力负荷的误差值e和误差变化率Δe将是正值,因此,根据切换过程中的误差值e和误差变化率Δe作为模糊规则表的输入值,得到输出结果ΔKd,将ΔKd作为增量值叠加至上述计算得到的P1,得到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
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更符合实际工况,有利于提高调控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比例值与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互为倒数。通过上述方法得到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后,求取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的倒数,得到第二比例值P2的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临界开度值满足预设公式,预设公式为α1P1≤K≤α2P1,其中,α1用于表示第一预设系数,α2用于表示第二预设系数,P1用于表示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K用于表示预设临界值,0<α1<1,0<α2<1,且α1<α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α1=0.7,α2=0.85。
通过上述预设公式,即可计算得到预设临界开度值K。
如果供热负荷需求恰好处于小调节阀门和大调节阀门调控临界值附近上下浮动时,则会造成大小调节阀门的频繁切换,不仅仅影响调控精度,甚至对阀门寿命造成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K值选择在α1P1≤K≤α2P1区间范围内,如0.7P1至0.85P1之间,这样能够保证在大调节阀门切换至小调节阀门后,小调节阀门调节的开度值在70%至85%之间,具备良好的调控性,由此,当大调节阀门切换至小调节阀门后,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值与小调节阀门的切换临界值100%之间存在一定的调控空间,如果此时热力负荷增加,小调节阀门还可以继续增大开度,而不会立刻又切换回大调节阀门,使得大小调节阀门的切换存在一个滞回区间,解决了大小调节阀门频繁切换的问题,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应用于一种热力站,该热力站安装有大小两个调节阀门,通过前馈-反馈控制器以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在小调节阀门切换至大调节阀门时,前馈控制器根据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一比例值;大调节阀门切换至小调节阀门时,前馈控制器根据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二比例值。本发明能够实现热力站双阀调控应用场景下的供热负荷无扰动切换。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下为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例,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可以参考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4所示,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装置4应用于一种热力站,该热力站安装有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其中,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安装于该热力站一次侧供水管路,或者,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安装于该热力站一次侧回水管路,所述大调节阀门的管径大于所述小调节阀门的管径,该装置包括控制模块41;
控制模块41,用于当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至最大开度后,通过预设置的前馈反馈控制器以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以及控制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其中,前馈反馈控制器包括反馈控制器和前馈控制器,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前馈控制器根据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一比例值;
控制模块41还用于:当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至预设临界开度值时,通过前馈反馈控制器以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以及控制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其中,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前馈控制器根据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二比例值。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应用于一种热力站,该热力站安装有大小两个调节阀门,通过前馈-反馈控制器以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在小调节阀门切换至大调节阀门时,前馈控制器根据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一比例值;大调节阀门切换至小调节阀门时,前馈控制器根据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二比例值。本发明能够实现热力站双阀调控应用场景下的供热负荷无扰动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41还用于:
建立与第一工况下流量相同的第二工况,其中,第一工况下只有小调节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且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处于最大开度,第二工况下只有大调节阀门处于打开状态;
求取第二工况下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值的倒数,得到第一比例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41还用于:
在前馈反馈控制器以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以及控制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的过程中,获取供热负荷的误差值和误差变化率;
将误差值和误差变化率作为模糊规则表的输入值,得到输出结果;
将输出结果与第一比例值相加,得到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比例值与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互为倒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临界开度值满足预设公式,预设公式为α1P1≤K≤α2P1,其中,α1用于表示第一预设系数,α2用于表示第二预设系数,P1用于表示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K用于表示预设临界开度值,0<α1<1,0<α2<1,且α1<α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α1=0.7,α2=0.85。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控制设备5包括:处理器50、存储器5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2。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2时实现上述各个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的步骤201至步骤202。或者,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4所示模块41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5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5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52在所述控制设备5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控制设备5可以是供热系统中的一个控制器。所述控制设备5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50、存储器5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仅仅是控制设备5的示例,并不构成对控制设备5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述处理器5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51可以是所述控制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控制设备5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51也可以是所述控制设备5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控制设备5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控制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5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控制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控制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控制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一种热力站,该热力站安装有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其中,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安装于该热力站一次侧供水管路,或者,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安装于该热力站一次侧回水管路,所述大调节阀门的管径大于所述小调节阀门的管径,该方法包括:
当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至最大开度后,通过预设置的前馈反馈控制器以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以及控制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其中,所述前馈反馈控制器包括反馈控制器和前馈控制器,所述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根据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一比例值;
当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至预设临界开度值时,通过所述前馈反馈控制器以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以及控制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其中,所述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根据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二比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例值的确定过程包括:
建立与第一工况下流量相同的第二工况,其中,所述第一工况下只有所述小调节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处于最大开度,所述第二工况下只有所述大调节阀门处于打开状态;
求取所述第二工况下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值的倒数,得到所述第一比例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所述第一比例值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前馈反馈控制器以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以及控制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的过程中,获取供热负荷的误差值和误差变化率;
将所述误差值和所述误差变化率作为模糊规则表的输入值,得到输出结果;
将所述输出结果与所述第一比例值相加,得到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例值与所述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互为倒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临界开度值满足预设公式,所述预设公式为α1P1≤K≤α2P1,其中,α1用于表示第一预设系数,α2用于表示第二预设系数,P1用于表示所述调节后的第一比例值,K用于表示所述预设临界开度值,0<α1<1,0<α2<1,且α1<α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α1=0.7,α2=0.85。
7.一种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应用于一种热力站,该热力站安装有大调节阀门和小调节阀门,其中,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安装于该热力站一次侧供水管路,或者,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安装于该热力站一次侧回水管路,所述大调节阀门的管径大于所述小调节阀门的管径,包括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至最大开度后,通过预设置的前馈反馈控制器以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以及控制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其中,所述前馈反馈控制器包括反馈控制器和前馈控制器,所述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根据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一比例值;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至预设临界开度值时,通过所述前馈反馈控制器以所述大调节阀门和所述小调节阀门为执行机构,以供热负荷为对象,控制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以及控制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其中,所述反馈控制器根据供热负荷设定值和供热负荷反馈值进行PID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根据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变化量进行比例调节,所述前馈控制器的前馈量等于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减小值乘以第二比例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建立与第一工况下流量相同的第二工况,其中,所述第一工况下只有所述小调节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小调节阀门的开度处于最大开度,所述第二工况下只有所述大调节阀门处于打开状态;
求取所述第二工况下所述大调节阀门的开度值的倒数,得到所述第一比例值。
9.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的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622704.7A 2022-06-01 2022-06-01 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8794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2704.7A CN114879482A (zh) 2022-06-01 2022-06-01 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2704.7A CN114879482A (zh) 2022-06-01 2022-06-01 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9482A true CN114879482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78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2704.7A Pending CN114879482A (zh) 2022-06-01 2022-06-01 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794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1287A (zh) * 2022-06-01 2022-09-09 国能宁夏供热有限公司 热力站双阀门切换预测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70779B1 (ko) * 2015-06-22 2016-10-31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지역 및 중앙 난방에 적용되는 난방 및 온수 공급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CN113983543A (zh) * 2021-10-11 2022-01-28 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热力站循环泵控制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484582A (zh) * 2020-10-26 2022-05-13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集中供热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15031287A (zh) * 2022-06-01 2022-09-09 国能宁夏供热有限公司 热力站双阀门切换预测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70779B1 (ko) * 2015-06-22 2016-10-31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지역 및 중앙 난방에 적용되는 난방 및 온수 공급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CN114484582A (zh) * 2020-10-26 2022-05-13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集中供热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13983543A (zh) * 2021-10-11 2022-01-28 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热力站循环泵控制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031287A (zh) * 2022-06-01 2022-09-09 国能宁夏供热有限公司 热力站双阀门切换预测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海彦 等: "基于热负荷的区域能源系统风电机组控制仿真", 电子测量技术, 8 July 2019 (2019-07-0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1287A (zh) * 2022-06-01 2022-09-09 国能宁夏供热有限公司 热力站双阀门切换预测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31287B (zh) * 2022-06-01 2023-11-10 国能宁夏供热有限公司 热力站双阀门切换预测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50064A (zh) 一种船舶中央冷却水多段比值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09012282A2 (en) Extremum seeking control with reset control
CN104654538A (zh) 一种控制风量输出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05907B (zh) 自适应pid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879482A (zh) 热力站双阀门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96977B2 (en) PID controller autotuner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CN101604148A (zh) 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协调控制方法及协调控制系统
CN110879620A (zh) 一种核电站立式蒸汽发生器液位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CA2297107A1 (en) Adaptive cascade control algorithm
CN115031287B (zh) 热力站双阀门切换预测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14141A (zh)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8954286A (zh) 一种锅炉输入动态加速指令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854627A (zh) 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静压与总风量双重控制方法
CN113007829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4458398B (zh) 汽轮机阀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汽轮机和介质
CN111564871A (zh) 基于燃煤电站热惯性的自适应变负荷指令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683476A (zh) 一种解析型模糊控制系统
CN113871665B (zh) 一种燃料电池空气系统入堆空气流量以及压力的控制方法
KR102634578B1 (ko) 전압조정장치의 전압 관리 방법
CN114484748B (zh) 无压差旁通阀的空调水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495586B (zh) Pi调节器不变参数的多模式除氧器液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6167188B (zh) 循环水节能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578830B (zh) 一种物料槽的内部温度的调节方法、调节装置及终端
CN117937484A (zh) 一种基于混合潮流控制器的线路潮流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6454889A (zh) 一种用于对移相器和vsc设备进行协调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