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6697A - 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6697A
CN114876697A CN202210473087.9A CN202210473087A CN114876697A CN 114876697 A CN114876697 A CN 114876697A CN 202210473087 A CN202210473087 A CN 202210473087A CN 114876697 A CN114876697 A CN 114876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opening
inclinometer
measur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30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辉
陈立
陈钱
吴世权
李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atang International Wulong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atang International Wulong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atang International Wulong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atang International Wulong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30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766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76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66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1/00Parts or 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preceding groups, e.g. wear-protection couplings, between turbine and generator
    • F03B11/008Measu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3/00Machines or engines of reaction type; Parts or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F03B3/12Blades; Blade-carrying rotors
    • F03B3/121Blades, their form or constr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3/00Machines or engines of reaction type; Parts or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F03B3/12Blades; Blade-carrying rotors
    • F03B3/121Blades, their form or construction
    • F03B3/123Blades, their form or construction specially designed as adjustable blades, e.g. for Kaplan-type turbi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9/00Measuring inclination, e.g. by clinometers, by lev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ecording Measured Valu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将多个倾角仪贴合在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桨叶上,并将各个倾角仪打开,初始角度归零;步骤二:打开蓝牙适配器,电脑和倾角仪进行无线连接;步骤三:确定电脑与倾角仪连接无误和电脑测量数据正常记录后,测量人员离开桨叶,桨叶运作进行桨叶开度测量。本发明较以往测量方法,实施过程精简,极大降低了测量人员在桨叶开度测量过程中的滑跌、机械伤害甚至高空坠落等作业风险,有效保证了测量人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流式水轮机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电事业的大力发展,我国目前的总装机容量已经处于世界第一的地位,目标在2020年达到3.8亿千瓦,有效了解决我国电力紧缺的状况。水轮机作为水电机组中最重要的设备,其运行维护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尤其是在长期持续运行情况下其检修工作质量就显得更为重要。
轴流转桨式机组在机组检修中测量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对于了解转轮体内部机构连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桨叶开度测量均以人工方式开展,需要测量人员穿戴安全带,站立在桨叶过流面上,从桨叶法兰边缘上选取适当参考点并在轮毂边缘上贴转角刻度纸,然后在桨叶开闭动作时,测量人员位于座环内侧或活动导叶间,通过望远镜观察并记录桨叶处于一个开度点(例:开度0%、20%、50%、70%、100%)下开度,待该开度记录完毕之后,再开动桨叶至下个目标开度进行测量,该测量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位于座环内侧或活动导叶间观察记录,滑跌、机械伤害甚至高空坠落的风险较大;
(2)测量采用人工观察和记录、桨叶转动至特定开度不精准等因素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误差大;
(3)测量前需要测量人员站在桨叶,在轮毂边缘张贴转角刻度纸,站立点处于桨叶坡度较大的位置,张贴刻度纸会导致作业人员长时间处于滑跌、高空作业的风险中;
(4)测量桨叶开度需在开关全行程选取特定开度点,桨叶动作时停时动,测量结果不线性,对桨叶开度同步性的表征不够精准;且测量开度点数量有限,不利于桨叶动作顿挫等问题的发现;
(5)该测量过程长时间位于蜗壳中,测量人员数量受到限制,导致测量人员需要在高处临边绕座环一周,依次对各个桨叶统一特定开度点下的开度进行观察记录,整个测量步骤要重复2—3次以确保试验数据准确,工作效率不高且进一步增加作业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将多个倾角仪贴合在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桨叶上,并将各个倾角仪打开,初始角度归零;
步骤二:打开蓝牙适配器,电脑和倾角仪进行无线连接;
步骤三:确定电脑与倾角仪连接无误和电脑测量数据正常记录后,测量人员离开桨叶,桨叶运作进行桨叶开度测量。
所述步骤一具体为以下步骤:
S1、将桨叶调整至全关状态;
S2、测量人员穿戴安全带,利用磁钢将倾角仪贴合在桨叶上;
S3、测量人员把各个倾角仪打开,并将倾角仪初始角度归零。
所述电脑数量不少于两台,两台电脑分别放置在相对应连接蓝牙适配相近的座环外围,两台电脑呈中心对称放置。
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电脑与倾角仪连接无误;
S2、在电脑软件上设置数据采集频率,开始读取数据,数据采集软件开始生成表格并记录各倾角仪测量数据;
S3、检查测量数据记录正常后,测量人员离开桨叶并处于活动导叶之外,确保无人员和物品位于转动部分后,桨叶进行开闭全行程动作;
S4、各倾角仪实时测量桨叶角度变化,电脑端数据采集软件显示对应桨叶实时角度并生成相应的角度数据。
所述设置数据采集频率包括选择采集时间间隔或开度测量频次。
所述初始角度归零具体包括:调试角度数值的小数点前数值和小数点后一位数值归零。
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还包括桨叶开闭全行程进行2至3次,每次全行程中间无停顿且保持桨叶在特定开度下进行,并记录全部角度数据。
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还包括数据记录完毕,撤出全部测量器材,将两台电脑上的数据汇总至同一个数据表格,并确保时间同步,进一步处理测量数据,生成图表分析桨叶角度变化是否同步或者进行其他目的性分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较以往测量方法,实施过程精简,极大降低了测量人员在桨叶开度测量过程中的滑跌、机械伤害甚至高空坠落等作业风险,有效保证了测量人员的安全。
(2)电子倾角仪测量数据准确、客观,桨叶开关全行程不间断实时记录开度数据,极大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度,提高了可靠性和数据代表性。
(3)倾角仪为充电磁吸式,采用蓝牙通讯,装置布置和建立连接便捷,大量数据汇总、生成图表迅速,数据后期处理和分析能力提高明显,整个测量时间大幅缩短,提高了效率。
(4)制作成本较低、系统整套装置容易购买且易于组合,使用方式简单明了,可靠耐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测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转轮桨叶开启阶段数据折线图;
图4是本发明转轮桨叶关闭阶段数据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结构分而非全结构结构。
目前桨叶开度测量存在以下问题:
(1)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位于座环内侧或活动导叶间观察记录,滑跌、机械伤害甚至高空坠落的风险较大;
(2)测量采用人工观察和记录、桨叶转动至特定开度不精准等因素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误差大;
(3)测量前需要测量人员站在桨叶,在轮毂边缘张贴转角刻度纸,站立点处于桨叶坡度较大的位置,张贴刻度纸会导致作业人员长时间处于滑跌、高空作业的风险中;
(4)测量桨叶开度需在开关全行程选取特定开度点,桨叶动作时停时动,测量结果不线性,对桨叶开度同步性的表征不够精准;且测量开度点数量有限,不利于桨叶动作顿挫等问题的发现;
(5)该测量过程长时间位于蜗壳中,测量人员数量受到限制,导致测量人员需要在高处临边绕座环一周,依次对各个桨叶统一特定开度点下的开度进行观察记录,整个测量步骤要重复2—3次以确保试验数据准确,工作效率不高且进一步增加作业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如图1所示,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先桨叶调整至全关状态,测量人员穿戴安全带,将各个倾角仪贴合在相应桨叶上过流面较为平缓且尽可能相同的部位,用磁钢放置在倾角仪两侧,协助确保倾角仪放置牢靠,并将各个倾角仪打开,将初始角度归零。
需注意的是,归零的角度数值应尽可能接近零,保证到小数点后一位归零即可
2.在倾角仪上插入蓝牙适配器,将两台笔记本电脑分别放置在相对应连接蓝牙适配相近的座环外围,呈中心对称。
需注意的是:笔记本电脑放置位置应选择干燥且牢靠处。
3.打开蓝牙适配器,打开笔记本电脑数据采集确认各个倾角仪连接正常。
4.确认连接无误,选择采集时间间隔为1S或需要的开度测量频次,点击数据采集软件上的“开始读取”,数据采集软件开始生成表格并记录各倾角仪测量数据。
5.检查测量数据记录正常后,测量人员离开桨叶并处于活动导叶之外,确保无人员和物品位于转动部分后,桨叶进行开闭全行程动作,各倾角仪实时测量桨叶角度变化,电脑端数据采集软件显示对应桨叶实时角度并生成相应的角度数据。
6.为保证测量结果尽可能准确,桨叶开闭全行程应走2—3个次且每次全行程中间无停顿或保持桨叶在各个特定开度下(例:0%、20%、50%、70%.100%),并记录全部角度数据。
7.数据记录完毕,撤出全部测量器材,将两台笔记本电脑的上两组数据(三片桨叶为一组)汇总至同一个数据表格,并确保时间同步,再进一步处理测量数据,生成图表分析桨叶角度变化是否同步或者进行其他目的性分析。
如图2所示,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本方法采用磁钢、电子双轴磁吸式倾角仪(测量精度在0.01度以上,下面以JingYan TLL-90S电子双轴磁吸式倾角仪为例)、蓝牙数据接发装置、电脑及倾角仪相匹配的数据采集软件配合使用。
数据采集方式为倾角仪内部的微电机系统(MEMS)+陀螺仪测量角度,采用蓝牙通信传输数据至笔记本电脑,软件生成EXCEL表格记录数据。
如图3和表1所示,在转轮桨叶开启阶段测得一组数据:
表1
Figure BDA0003623830750000051
如图4和表2所示,在转轮桨叶关闭阶段再测得一组数据:
表2
Figure BDA0003623830750000061
根据图表中各个桨叶角度特征线进行分析,一是可发现其总体斜率基本一致,则可得出六片桨叶角度变化基本一致,转动处于可接受的同步状态之内;二是每条特征线在某一时段出现波动,可能是摩擦过大或者液压不稳定造成,可作为后续检修参考依据。
(1)本发明较以往测量方法,实施过程精简,极大降低了测量人员在桨叶开度测量过程中的滑跌、机械伤害甚至高空坠落等作业风险,有效保证了测量人员的安全。
(2)电子倾角仪测量数据准确、客观,桨叶开关全行程不间断实时记录开度数据,极大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度,提高了可靠性和数据代表性。
(3)倾角仪为充电磁吸式,采用蓝牙通讯,装置布置和建立连接便捷,大量数据汇总、生成图表迅速,数据后期处理和分析能力提高明显,整个测量时间大幅缩短,提高了效率。
(4)制作成本较低、系统整套装置容易购买且易于组合,使用方式简单明了,可靠耐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将多个倾角仪贴合在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桨叶上,并将各个倾角仪打开,初始角度归零;
步骤二:打开蓝牙适配器,电脑和倾角仪进行无线连接;
步骤三:确定电脑与倾角仪连接无误和电脑测量数据正常记录后,测量人员离开桨叶,桨叶运作进行桨叶开度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为以下步骤:
S1、将桨叶调整至全关状态;
S2、测量人员穿戴安全带,利用磁钢将倾角仪贴合在桨叶上;
S3、测量人员把各个倾角仪打开,并将倾角仪初始角度归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数量不少于两台,两台电脑分别放置在相对应连接蓝牙适配相近的座环外围,两台电脑呈中心对称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电脑与倾角仪连接无误;
S2、在电脑软件上设置数据采集频率,开始读取数据,数据采集软件开始生成表格并记录各倾角仪测量数据;
S3、检查测量数据记录正常后,测量人员离开桨叶并处于活动导叶之外,确保无人员和物品位于转动部分后,桨叶进行开闭全行程动作;
S4、各倾角仪实时测量桨叶角度变化,电脑端数据采集软件显示对应桨叶实时角度并生成相应的角度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数据采集频率包括选择采集时间间隔或开度测量频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角度归零具体包括:调试角度数值的小数点前数值和小数点后一位数值归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桨叶开闭全行程进行2至3次,每次全行程中间无停顿且保持桨叶在特定开度下进行,并记录全部角度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记录完毕,撤出全部测量器材,将两台电脑上的数据汇总至同一个数据表格,并确保时间同步,进一步处理测量数据,生成图表分析桨叶角度变化是否同步或者进行其他目的性分析。
CN202210473087.9A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 Pending CN1148766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3087.9A CN114876697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3087.9A CN114876697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6697A true CN114876697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72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3087.9A Pending CN114876697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766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5871A (zh) * 2024-02-04 2024-03-12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导叶开口监测方法、监测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3971A (ja) * 2002-06-20 2004-01-22 Hitachi Ltd 水力機械の調速機制御装置
CN101260858A (zh) * 2008-04-17 2008-09-10 山东电力研究院 大型水轮机导叶同步性调整与控制方法
CN201900574U (zh) * 2010-09-30 2011-07-20 德州世纪威能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风力发电机叶片叶根安装角位置的定位工装
CN103016237A (zh) * 2012-12-25 2013-04-03 长沙理工大学 水轮机桨叶调整测量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桨叶测量装置
CN106052634A (zh) * 2016-08-05 2016-10-26 怀化沅江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洪江水力发电厂 基于水准仪的水轮机桨叶转角测量方法
CN109780976A (zh) * 2017-11-14 2019-05-2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压气机静子导流叶片安装角的智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1322193A (zh) * 2020-03-23 2020-06-23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水轮机导叶开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2096555A (zh) * 2020-09-29 2020-12-18 深圳市科中云技术有限公司 导叶开度的测量装置、电路、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3971A (ja) * 2002-06-20 2004-01-22 Hitachi Ltd 水力機械の調速機制御装置
CN101260858A (zh) * 2008-04-17 2008-09-10 山东电力研究院 大型水轮机导叶同步性调整与控制方法
CN201900574U (zh) * 2010-09-30 2011-07-20 德州世纪威能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风力发电机叶片叶根安装角位置的定位工装
CN103016237A (zh) * 2012-12-25 2013-04-03 长沙理工大学 水轮机桨叶调整测量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桨叶测量装置
CN106052634A (zh) * 2016-08-05 2016-10-26 怀化沅江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洪江水力发电厂 基于水准仪的水轮机桨叶转角测量方法
CN109780976A (zh) * 2017-11-14 2019-05-2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压气机静子导流叶片安装角的智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1322193A (zh) * 2020-03-23 2020-06-23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水轮机导叶开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2096555A (zh) * 2020-09-29 2020-12-18 深圳市科中云技术有限公司 导叶开度的测量装置、电路、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5871A (zh) * 2024-02-04 2024-03-12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导叶开口监测方法、监测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685871B (zh) * 2024-02-04 2024-04-16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导叶开口监测方法、监测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3942B (zh) 电能表电池功耗自动监测仪及使用方法
CN103759618B (zh)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的检测装置
CN208399604U (zh) 一种电能质量在线比对标准测量装置
CN203720285U (zh) 一种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CN114876697A (zh) 一种桨叶开口均匀度及同步性测量方法
WO2019140956A1 (zh) 电量计量精度检测方法、其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778995B (zh) 一种高频电刀精度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09446667U (zh) 一种分时计价的电能计量分析仪
CN208861171U (zh) 同步采集保护装置全部相量的电路结构
CN103344937B (zh) 智能电能表功耗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01654223U (zh) 一种电能表的检定装置
CN202453439U (zh) 手持式电能质量综合测试仪
CN205120740U (zh) 一种马达转速综合检测系统
CN205643688U (zh) 一种单相电能表检测装置
CN202693766U (zh) 一种电机参数检测仪
CN110308412A (zh) 一种自动校准电力高性能仪器仪表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4165382B (zh) 水电机组绝对效率测试方法和系统
CN212807103U (zh) 一种可对多种传感器进行校验的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装置
CN107121659A (zh) 一种三相电能表现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2649307U (zh) 基于以太网的嵌入式电能表
CN206410669U (zh) 岩样径向变形测试装置
CN110174523A (zh) 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转速测量装置
CN213934178U (zh) 一种全自动电能表现场校验装置
CN204255239U (zh) 用于精测仪的杠杆式齿轮机构
CN204536509U (zh) 基于avr的扣式电池容量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