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5544A - 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5544A
CN114875544A CN202210602242.2A CN202210602242A CN114875544A CN 114875544 A CN114875544 A CN 114875544A CN 202210602242 A CN202210602242 A CN 202210602242A CN 114875544 A CN114875544 A CN 114875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odulus
modified spandex
spandex fiber
pi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22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75544B (zh
Inventor
张学锋
倪志军
盛菊
徐杨艇
方佳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ji Qingrong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ji Qingro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ji Qingro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ji Qingro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22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75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75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5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75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5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22Stretching or tensioning, shrinking or relaxing, e.g. by use of overfeed and underfeed apparatus, or preventing stretch
    • D02J1/224Selection or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during stretching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3/00Heating or cooling the yarn, thread, cord, rope, or the like, not specific to any one of the processes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及方法,所述制备箱的内腔前后壁之间从上到下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功能降温板组件,本发明涉及纤维制备技术领域。该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及方法,通过多个保温盒、多个贯穿管以及冰块的配合,延长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经过制备箱内部的时间,使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经过多个贯穿管的内部,实现对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充分的冷却降温,通过吸气管、抽风扇和轴杆的配合,能将导热套筒中的寒气抽吸出来,通过吹气孔吹向贯穿管的内部,提高降温的强度,同时加速贯穿管内部的空气流动,实现对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表面的均匀降温。

Description

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氨纶一般由多根长丝组成,一般为10D/根,现时已有15D/根,甚至20D/根,理论根数愈少,条干均匀度愈好,因重叠形态之机会率愈少,干法纺丝之生产溶液DMAC对人体之肝脏有害,一般10D/根内含控制0.5mg/kg,如15D/根则含0.7mg/kg,超过标准。氨纶纤维所以具有如此高的弹力是因为它的高分子链是由低熔点、无定型的“软”链段为母体和嵌在其中的高熔点、结晶的“硬”链段所组成。柔性链段分子链间以一定的交联形成一定的网状结构,由于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小,可以自由伸缩,造成大的伸长性能。刚性链段分子链结合力比较大,分子链不会无限制地伸长,造成高的回弹性。
现有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对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降温效果较差,降温不均匀,整个过程纤维被外部动力组件快速牵引,在制备箱内部停留的时间较短,还没达到所需的冷却程度就离开制备箱中,并且纤维被拉动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容易发生粘连,甚至使纤维断裂,导致整卷报废,缺乏缓冲结构,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及方法,解决了对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降温效果较差,降温不均匀,整个过程纤维被外部动力组件快速牵引,在制备箱内部停留的时间较短,还没达到所需的冷却程度就离开制备箱中,并且纤维被拉动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容易发生粘连,甚至使纤维断裂,导致整卷报废,缺乏缓冲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包括制备箱和固定设置在制备箱前端的制冷设备,所述制备箱的内腔前后壁之间从上到下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功能降温板组件,且若干功能降温板组件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导向辊组件,所述制备箱的右侧下部开设有进口,所述制备箱的左侧上部开设有出口,若干所述功能降温板组件前端的左侧之间固定设置有汇液管,若干所述功能降温板组件前端的右侧之间固定设置有汇水管,所述制备箱的前端下部固定设置有水箱,所述功能降温板组件包括保温盒,所述保温盒的内腔前后壁之间从左到右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竖隔板,所述保温盒的内腔左右两侧之间从前到后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贯穿管,所述保温盒的内腔上下壁之间从前到后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贯穿竖隔板的横隔板,所述保温盒、若干横隔板、若干竖隔板以及若干贯穿管之间形成有若干冷气腔,所述保温盒、若干横隔板、若干竖隔板以及若干贯穿管之间形成有若干制冰腔,每个所述制冰腔的内部均设置有套设在相邻贯穿管外部的导热套筒,每个所述导热套筒的外部均套设有螺旋冷凝管,每个所述导热套筒的内部均填充有冰块,每个所述冷气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若干吸气管机构,每个所述贯穿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与冷气腔相连通的吹气孔,所述保温盒的前端下部固定设置有衔接管,所述保温盒的前端上部固定设置有承载管,若干所述衔接管的左端之间与汇液管相连通,若干所述承载管的右端之间与汇水管相连通,若干所述导向辊组件依次交替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保温盒的左右两侧,所述吸气管机构包括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若干透风网,所述吸气管的内腔中间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抽风扇,所述抽风扇的中间贯穿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的顶部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设置有U型刮刀。
优选的,所述导向辊组件包括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于制备箱内壁上的两个侧挡板,两个所述侧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绕辊,所述绕辊的外表面均匀转动设置有若干衔接支柱,同一水平高度所述衔接支柱远离绕辊的一端之间固定设置有导丝陶瓷杆,所述衔接支柱的侧表面与绕辊的表面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制备箱的右侧下部以及左侧上部均固定设置有承载板,两个所述承载板的顶部从前到后均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柱,每个所述支柱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导向环,所述进口位于右部承载板的上方,所述出口位于左部承载板的上方,所述贯穿管贯穿若干竖隔板。
优选的,若干所述横隔板分别位于相邻两个贯穿管之间,若干所述冷气腔与若干制冰腔从左到右相互交错,所述导热套筒的左右两侧与相邻竖隔板、保温盒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设置在对应一侧透风网上,所述U型刮刀与吸气管的内壁相接触,所述保温盒的前后端均通过承重块与制备箱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衔接管与若干螺旋冷凝管的内部之间相连通,所述承载管与若干导热套筒的内部之间相连通,所述导向辊组件转动设置在制备箱的前后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制备箱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承载筒,所述承载筒的中间通过搭接杆固定设置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承载筒与制备箱的内部之间相连通,所述汇液管与制冷设备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汇水管与水箱的内部相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了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待冷却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其顶部被外部的动力组件不断牵引拉伸,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经过若干贯穿管和若干导向辊组件之间,过程中制冷设备工作,制冷设备是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制冷设备向汇液管的内部不断循环输送冷却液,冷却液接着经流衔接管内部进入螺旋冷凝管中,对导热套筒内部的温度进行降温冷却,使导热套筒中的冰块一直保持固体形态,不会融化,贯穿管的外部被冰块包围,使贯穿管的内部处于低温状态,对经过贯穿管内部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进行降温处理;
步骤二、同时抽风扇被内部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将导热套筒中的寒风抽吸出来,通过透风网和吹气孔吹向贯穿管的内部,加强对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冷却强度,抽风扇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U型刮刀转动,及时将吸气管内壁上的霜刮除,定时启动水箱上的水泵,向汇水管的内部缓慢输送少量的水,水经流承载管内部最终进入导热套筒中,由于导热套筒中温度较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进来的水凝结成冰,以此来补充以气体形式而流失走的冰;
步骤三、当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经过若干导丝陶瓷杆表面之间时,由于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受到外部的牵引作用,导丝陶瓷杆会被向靠近绕辊的一端压动,衔接支柱沿着绕辊的表面转动,挤压弹簧,使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被牵引时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经过多个贯穿管内部,最终被冷却到所需温度,达到预定形的效果,从上部的导向环中贯穿出去,进行之后操作。
优选的,同一竖直截面两个所述导向环的内部、若干贯穿管的内部以及若干导向辊组件的外部之间共同设置有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及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的方法,通过制备箱的内腔前后壁之间从上到下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功能降温板组件,功能降温板组件包括保温盒,保温盒的内腔前后壁之间从左到右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竖隔板,保温盒的内腔左右两侧之间从前到后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贯穿管,保温盒的内腔上下壁之间从前到后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贯穿竖隔板的横隔板,保温盒、若干横隔板、若干竖隔板以及若干贯穿管之间形成有若干冷气腔,保温盒、若干横隔板、若干竖隔板以及若干贯穿管之间形成有若干制冰腔,每个制冰腔的内部均设置有套设在相邻贯穿管外部的导热套筒,每个导热套筒的外部均套设有螺旋冷凝管,每个导热套筒的内部均填充有冰块,通过多个保温盒、多个贯穿管、螺旋冷凝管以及冰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延长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经过制备箱内部的时间,使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经过多个贯穿管的内部,实现对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充分的冷却降温。
2、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的方法,通过每个冷气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若干吸气管机构,吸气管机构包括吸气管,吸气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若干透风网,吸气管的内腔中间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抽风扇,抽风扇的中间贯穿设置有轴杆,轴杆的顶部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设置有U型刮刀,每个贯穿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与冷气腔相连通的吹气孔,保温盒的前端下部固定设置有衔接管,保温盒的前端上部固定设置有承载管,若干衔接管的左端之间通过汇液管相连通,若干承载管的右端之间通过汇水管相连通,通过吸气管、抽风扇、轴杆以及U型刮刀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将导热套筒中的寒气抽吸出来,通过吹气孔吹向贯穿管的内部,提高降温的强度,同时加速贯穿管内部的空气流动,实现对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表面的均匀降温。
3、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的方法,通过相邻两个保温盒的左右两侧依次交替设置有若干导向辊组件,导向辊组件包括两个侧挡板,两个侧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绕辊,绕辊的外表面均匀转动设置有若干衔接支柱,同一水平高度衔接支柱远离绕辊的一端之间固定设置有导丝陶瓷杆,衔接支柱的侧表面与绕辊的表面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制备箱的前端中间固定设置有制冷设备,制备箱的前端下部固定设置有水箱,通过绕辊、衔接支柱、导丝陶瓷杆以及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将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顺畅的导进上方的贯穿管中,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被外部动力组件快速牵引时发生断裂。
4、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的方法,通过制备箱的右侧下部以及左侧上部均固定设置有承载板,两个承载板的顶部从前到后均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柱,每个支柱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导向环,制备箱的右侧且位于右部承载板的上方开设有进口,制备箱的左侧且位于左部承载板的上方开设有出口,贯穿管贯穿若干竖隔板,通过导向环和多组贯穿管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将各个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之间分隔开,使各个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分别贯穿相应的贯穿管中,一同冷却预定形的同时避免相互粘连,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制备箱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功能降温板组件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功能降温板组件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功能降温板组件的右视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导向辊组件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导向辊组件的右视剖面图。
图中:1、制备箱;2、承载板;3、支柱;4、导向环;5、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6、进口;7、出口;8、功能降温板组件;81、保温盒;82、横隔板;83、竖隔板;84、冷气腔;85、制冰腔;86、导热套筒;87、螺旋冷凝管;88、冰块;89、吸气管机构;891、吸气管;892、透风网;893、抽风扇;894、轴杆;895、U型刮刀;810、吹气孔;811、承重块;812、衔接管;813、承载管;814、贯穿管;9、导向辊组件;91、侧挡板;92、绕辊;93、衔接支柱;94、导丝陶瓷杆;95、弹簧;10、汇液管;11、汇水管;12、承载筒;13、风扇;14、制冷设备;15、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包括制备箱1和固定设置在制备箱1前端的制冷设备14,制备箱1的内腔前后壁之间从上到下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功能降温板组件8,且若干功能降温板组件8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导向辊组件9,制备箱1的右侧下部开设有进口6,制备箱1的左侧上部开设有出口7,若干功能降温板组件8前端的左侧之间固定设置有汇液管10,若干功能降温板组件8前端的右侧之间固定设置有汇水管11,制备箱1的前端下部固定设置有水箱15,功能降温板组件8包括保温盒81,保温盒81的内腔前后壁之间从左到右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竖隔板83,保温盒81的内腔左右两侧之间从前到后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贯穿管814,保温盒81的内腔上下壁之间从前到后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贯穿竖隔板83的横隔板82,保温盒81、若干横隔板82、若干竖隔板83以及若干贯穿管814之间形成有若干冷气腔84,保温盒81、若干横隔板82、若干竖隔板83以及若干贯穿管814之间形成有若干制冰腔85,每个制冰腔85的内部均设置有套设在相邻贯穿管814外部的导热套筒86,每个导热套筒86的外部均套设有螺旋冷凝管87,每个导热套筒86的内部均填充有冰块88,每个冷气腔8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若干吸气管机构89,每个贯穿管81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与冷气腔84相连通的吹气孔810,保温盒81的前端下部固定设置有衔接管812,保温盒81的前端上部固定设置有承载管813,若干衔接管812的左端之间与汇液管10相连通,若干承载管813的右端之间与汇水管11相连通,若干导向辊组件9依次交替设置于相邻两个保温盒81的左右两侧,吸气管机构89包括吸气管891,吸气管89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若干透风网892,吸气管891的内腔中间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抽风扇893,抽风扇893的中间贯穿设置有轴杆894,轴杆894的顶部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设置有U型刮刀895,通过多个保温盒、多个贯穿管、螺旋冷凝管以及冰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延长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经过制备箱内部的时间,使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经过多个贯穿管的内部,实现对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充分的冷却降温,导向辊组件9包括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于制备箱1内壁上的两个侧挡板91,两个侧挡板91之间固定设置有绕辊92,绕辊92的外表面均匀转动设置有若干衔接支柱93,同一水平高度衔接支柱93远离绕辊92的一端之间固定设置有导丝陶瓷杆94,衔接支柱93的侧表面与绕辊92的表面之间通过弹簧95固定连接,制备箱1的右侧下部以及左侧上部均固定设置有承载板2,两个承载板2的顶部从前到后均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柱3,每个支柱3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导向环4,进口6位于右部承载板2的上方,出口7位于左部承载板2的上方,贯穿管814贯穿若干竖隔板83,若干横隔板82分别位于相邻两个贯穿管814之间,若干冷气腔84与若干制冰腔85从左到右相互交错,导热套筒86的左右两侧与相邻竖隔板83、保温盒81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通过吹气孔吹向贯穿管的内部,提高降温的强度,同时加速贯穿管内部的空气流动,实现对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表面的均匀降温,轴杆894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设置在对应一侧透风网892上,U型刮刀895与吸气管891的内壁相接触,保温盒81的前后端均通过承重块811与制备箱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衔接管812与若干螺旋冷凝管87的内部之间相连通,承载管813与若干导热套筒86的内部之间相连通,导向辊组件9转动设置在制备箱1的前后内壁之间,通过绕辊、衔接支柱、导丝陶瓷杆以及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将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顺畅的导进上方的贯穿管中,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被外部动力组件快速牵引时发生断裂,制备箱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承载筒12,承载筒12的中间通过搭接杆固定设置有风扇13,承载筒12与制备箱1的内部之间相连通,汇液管10与制冷设备14的内部相连通,汇水管11与水箱15的内部相连通,通过导向环和多组贯穿管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将各个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之间分隔开,使各个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分别贯穿相应的贯穿管中,一同冷却预定形的同时避免相互粘连,实用性较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待冷却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其顶部被外部的动力组件不断牵引拉伸,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经过若干贯穿管814和若干导向辊组件9之间,过程中制冷设备14工作,制冷设备14是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制冷设备14向汇液管10的内部不断循环输送冷却液,冷却液接着经流衔接管812内部进入螺旋冷凝管87中,对导热套筒86内部的温度进行降温冷却,使导热套筒86中的冰块88一直保持固体形态,不会融化,贯穿管814的外部被冰块88包围,使贯穿管814的内部处于低温状态,对经过贯穿管814内部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进行降温处理;
步骤二、同时抽风扇893被内部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将导热套筒86中的寒风抽吸出来,通过透风网892和吹气孔810吹向贯穿管814的内部,加强对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的冷却强度,抽风扇893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U型刮刀895转动,及时将吸气管891内壁上的霜刮除,定时启动水箱15上的水泵,向汇水管11的内部缓慢输送少量的水,水经流承载管813内部最终进入导热套筒86中,由于导热套筒86中温度较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进来的水凝结成冰,以此来补充以气体形式而流失走的冰;
步骤三、当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经过若干导丝陶瓷杆94表面之间时,由于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受到外部的牵引作用,导丝陶瓷杆94会被向靠近绕辊92的一端压动,衔接支柱93沿着绕辊92的表面转动,挤压弹簧95,使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被牵引时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经过多个贯穿管814内部,最终被冷却到所需温度,达到预定形的效果,从上部的导向环4中贯穿出去,进行之后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包括制备箱(1)和固定设置在制备箱(1)前端的制冷设备(14),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箱(1)的内腔前后壁之间从上到下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功能降温板组件(8),且若干功能降温板组件(8)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导向辊组件(9),所述制备箱(1)的右侧下部开设有进口(6),所述制备箱(1)的左侧上部开设有出口(7),若干所述功能降温板组件(8)前端的左侧之间固定设置有汇液管(10),若干所述功能降温板组件(8)前端的右侧之间固定设置有汇水管(11),所述制备箱(1)的前端下部固定设置有水箱(15);
所述功能降温板组件(8)包括保温盒(81),所述保温盒(81)的内腔前后壁之间从左到右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竖隔板(83),所述保温盒(81)的内腔左右两侧之间从前到后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贯穿管(814),所述保温盒(81)的内腔上下壁之间从前到后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贯穿竖隔板(83)的横隔板(82),所述保温盒(81)、若干横隔板(82)、若干竖隔板(83)以及若干贯穿管(814)之间形成有若干冷气腔(84),所述保温盒(81)、若干横隔板(82)、若干竖隔板(83)以及若干贯穿管(814)之间形成有若干制冰腔(85),每个所述制冰腔(85)的内部均设置有套设在相邻贯穿管(814)外部的导热套筒(86),每个所述导热套筒(86)的外部均套设有螺旋冷凝管(87),每个所述导热套筒(86)的内部均填充有冰块(88),每个所述冷气腔(8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若干吸气管机构(89),每个所述贯穿管(81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与冷气腔(84)相连通的吹气孔(810),所述保温盒(81)的前端下部固定设置有衔接管(812),所述保温盒(81)的前端上部固定设置有承载管(813),若干所述衔接管(812)的左端之间与汇液管(10)相连通,若干所述承载管(813)的右端之间与汇水管(11)相连通,若干所述导向辊组件(9)依次交替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保温盒(81)的左右两侧;
所述吸气管机构(89)包括吸气管(891),所述吸气管(89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若干透风网(892),所述吸气管(891)的内腔中间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抽风扇(893),所述抽风扇(893)的中间贯穿设置有轴杆(894),所述轴杆(894)的顶部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设置有U型刮刀(8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组件(9)包括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于制备箱(1)内壁上的两个侧挡板(91),两个所述侧挡板(91)之间固定设置有绕辊(92),所述绕辊(92)的外表面均匀转动设置有若干衔接支柱(93),同一水平高度所述衔接支柱(93)远离绕辊(92)的一端之间固定设置有导丝陶瓷杆(94),所述衔接支柱(93)的侧表面与绕辊(92)的表面之间通过弹簧(9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箱(1)的右侧下部以及左侧上部均固定设置有承载板(2),两个所述承载板(2)的顶部从前到后均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柱(3),每个所述支柱(3)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导向环(4),所述进口(6)位于右部承载板(2)的上方,所述出口(7)位于左部承载板(2)的上方,所述贯穿管(814)贯穿若干竖隔板(8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横隔板(82)分别位于相邻两个贯穿管(814)之间,若干所述冷气腔(84)与若干制冰腔(85)从左到右相互交错,所述导热套筒(86)的左右两侧与相邻竖隔板(83)、保温盒(81)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894)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设置在对应一侧透风网(892)上,所述U型刮刀(895)与吸气管(891)的内壁相接触,所述保温盒(81)的前后端均通过承重块(811)与制备箱(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812)与若干螺旋冷凝管(87)的内部之间相连通,所述承载管(813)与若干导热套筒(86)的内部之间相连通,所述导向辊组件(9)转动设置在制备箱(1)的前后内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箱(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承载筒(12),所述承载筒(12)的中间通过搭接杆固定设置有风扇(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筒(12)与制备箱(1)的内部之间相连通,所述汇液管(10)与制冷设备(1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汇水管(11)与水箱(15)的内部相连通。
9.一种实施权利要求8所述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待冷却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其顶部被外部的动力组件不断牵引拉伸,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经过若干贯穿管(814)和若干导向辊组件(9)之间,过程中制冷设备(14)工作,制冷设备(14)是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制冷设备(14)向汇液管(10)的内部不断循环输送冷却液,冷却液接着经流衔接管(812)内部进入螺旋冷凝管(87)中,对导热套筒(86)内部的温度进行降温冷却,使导热套筒(86)中的冰块(88)一直保持固体形态,不会融化,贯穿管(814)的外部被冰块(88)包围,使贯穿管(814)的内部处于低温状态,对经过贯穿管(814)内部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进行降温处理;
步骤二、同时抽风扇(893)被内部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将导热套筒(86)中的寒风抽吸出来,通过透风网(892)和吹气孔(810)吹向贯穿管(814)的内部,加强对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的冷却强度,抽风扇(893)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U型刮刀(895)转动,及时将吸气管(891)内壁上的霜刮除,定时启动水箱(15)上的水泵,向汇水管(11)的内部缓慢输送少量的水,水经流承载管(813)内部最终进入导热套筒(86)中,由于导热套筒(86)中温度较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进来的水凝结成冰,以此来补充以气体形式而流失走的冰;
步骤三、当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经过若干导丝陶瓷杆(94)表面之间时,由于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受到外部的牵引作用,导丝陶瓷杆(94)会被向靠近绕辊(92)的一端压动,衔接支柱(93)沿着绕辊(92)的表面转动,挤压弹簧(95),使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被牵引时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经过多个贯穿管(814)内部,最终被冷却到所需温度,达到预定形的效果,从上部的导向环(4)中贯穿出去,进行之后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竖直截面两个所述导向环(4)的内部、若干贯穿管(814)的内部以及若干导向辊组件(9)的外部之间共同设置有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5)。
CN202210602242.2A 2022-05-30 2022-05-30 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4875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2242.2A CN114875544B (zh) 2022-05-30 2022-05-30 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2242.2A CN114875544B (zh) 2022-05-30 2022-05-30 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5544A true CN114875544A (zh) 2022-08-09
CN114875544B CN114875544B (zh) 2023-09-05

Family

ID=82680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2242.2A Active CN114875544B (zh) 2022-05-30 2022-05-30 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75544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902A (zh) * 2003-08-21 2004-04-14 上海交通大学 海水淡水两用制冰装置
CN205818408U (zh) * 2016-07-22 2016-12-21 江西冠德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挤塑成型装置
CN108382924A (zh) * 2018-04-28 2018-08-10 长兴聚丰丝织厂 一种新型化纤丝张力缓冲装置
CN110042482A (zh) * 2019-04-17 2019-07-23 浙江恒百华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poy丝冷却装置及其冷却工艺
CN210012938U (zh) * 2019-05-21 2020-02-04 浙江明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聚丙烯纤维的水冷却装置
CN211763390U (zh) * 2019-12-02 2020-10-27 上海署颉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冷却装置
CN211921757U (zh) * 2019-11-22 2020-11-13 嘉兴市秀虹织业有限公司 一种化纤侧吹风装置
CN112725910A (zh) * 2020-12-25 2021-04-30 天门友承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生产用化纤丝冷却装置
CN113096882A (zh) * 2021-03-15 2021-07-09 上海申巨高温线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线缆用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CN214266596U (zh) * 2021-01-26 2021-09-24 江西恩欣龙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塑料料条冷却装置
CN214736394U (zh) * 2021-05-31 2021-11-16 杭州红港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用冷却装置
CN215750171U (zh) * 2021-09-06 2022-02-08 苏州正鸿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平行双螺杆造粒机的冷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902A (zh) * 2003-08-21 2004-04-14 上海交通大学 海水淡水两用制冰装置
CN205818408U (zh) * 2016-07-22 2016-12-21 江西冠德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挤塑成型装置
CN108382924A (zh) * 2018-04-28 2018-08-10 长兴聚丰丝织厂 一种新型化纤丝张力缓冲装置
CN110042482A (zh) * 2019-04-17 2019-07-23 浙江恒百华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poy丝冷却装置及其冷却工艺
CN210012938U (zh) * 2019-05-21 2020-02-04 浙江明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聚丙烯纤维的水冷却装置
CN211921757U (zh) * 2019-11-22 2020-11-13 嘉兴市秀虹织业有限公司 一种化纤侧吹风装置
CN211763390U (zh) * 2019-12-02 2020-10-27 上海署颉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冷却装置
CN112725910A (zh) * 2020-12-25 2021-04-30 天门友承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生产用化纤丝冷却装置
CN214266596U (zh) * 2021-01-26 2021-09-24 江西恩欣龙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塑料料条冷却装置
CN113096882A (zh) * 2021-03-15 2021-07-09 上海申巨高温线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线缆用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CN214736394U (zh) * 2021-05-31 2021-11-16 杭州红港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用冷却装置
CN215750171U (zh) * 2021-09-06 2022-02-08 苏州正鸿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平行双螺杆造粒机的冷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5544B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95075B (zh)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干燥装置、无纺布生产方法
CN114875544A (zh) 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纤维的低温预定形制备系统及方法
CN111735276A (zh) 苜蓿草捆的高效高产的烘干方法及装备
CN116748559B (zh) 一种醋酸纤维纺丝喷丝板的打孔装置
CN209763677U (zh) 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的降温装置
CN211921757U (zh) 一种化纤侧吹风装置
CN113669988B (zh) 一种涤锦复合丝生产用抽吸冷却装置
CN108385181B (zh) 一种棕丝纺牵联合设备
CN210030962U (zh) 一种去除羽绒中金属杂质用的新型吸附装置
CN214938000U (zh) 透气吸湿聚酯短纤的多段冷却箱体结构
CN112726078A (zh) 纤维布纺织装置
CN217378119U (zh) 应用于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长丝的回转式冷却水槽
CN207280226U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制备系统中的冷凝器
CN207685416U (zh) 一种用于非织造布的侧风装置
CN112725910A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化纤丝冷却装置
CN22017992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膜面冷却机构
CN2596292Y (zh) 塔式气流除杂烘干机
CN210783467U (zh) 一种带有通风系统的衣柜
CN210796851U (zh) 一种纺粘设备用气流分丝装置
CN214056103U (zh) 一种用于尼龙材料的冷却装置
CN114061293B (zh) 一种丝绸面料烘干装置及其烘干方法
CN219511106U (zh) 一种用于石英棒的高效冷却装置
CN218079535U (zh) 一种聚酯多元醇生产用废气收集装置
CN215002706U (zh) 一种化纤织物快速干燥装置
CN214830894U (zh) 一种高效的复合纺纺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