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6924B - 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6924B
CN114856924B CN202210567606.8A CN202210567606A CN114856924B CN 114856924 B CN114856924 B CN 114856924B CN 202210567606 A CN202210567606 A CN 202210567606A CN 114856924 B CN114856924 B CN 1148569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piece
shell
rectangular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676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56924A (zh
Inventor
冯泽荣
马建勇
李秀峰
侯申
武云龙
赵华
马国平
侯青春
张锦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nshihua Hydrogen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nshihua R & 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nshihua R & 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nshihua R & 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676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69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6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6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6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6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2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 F03D13/22Found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 mo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包括套接环,所述浇筑辅助装置包括转动套、固定块、矩形壳体、防护壳和调节装置,所述套接环的上侧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轴向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矩形壳体,所述矩形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壳。该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通过套接环、夹紧杆、电动伸缩杆、直导棒、方形磁力块、矩形壳体、承载块、夹紧杆、导向杆、第一线圈、弧形磁力块、铁芯、转动套和弧形磁力块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对整个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进行全方位且均匀式浇筑的目的,从而解决了造成风机基础浇筑进度缓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
背景技术
新能源的发电方式主要是通过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的方式,其中风力发电机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逐渐迈向新的高度,现如今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采用水平轴、三叶片、上风向、变浆距调节、直接驱动、永磁同步发电机并网的总体设计方案,优于传统的异步发电机,在构建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后,需要进行浇筑,通过混凝土浇筑之后构成一个完整的风机基础。
现有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的混凝土浇筑方式主要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其一、传统风机基础的混凝土浇筑方式主要通过人工操控排放混凝土的管道进而实现了对风机基础各部位浇筑,由于人工浇筑存在混凝土分布不均,进而导致需要对浇筑过后的混凝土分布进行大量整理,从而造成风机基础浇筑进度缓慢的问题;其二、若利用机械装置控制排放混凝土的管道进行浇筑,使得排放混凝土管道的浇筑角度可以跟随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的倾斜角度相变化,但是在排放混凝土管道发生折叠后,存在因折叠角度过大导致混凝土排放受阻的情形,从而造成混凝土排放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包括套接环,所述套接环的上侧设置有浇筑辅助装置,所述浇筑辅助装置与套接环的轴向内侧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浇筑辅助装置上固定安装有调控装置,所述浇筑辅助装置靠近套接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检测装置;
所述浇筑辅助装置包括转动套、固定块、矩形壳体、防护壳和调节装置,所述套接环的上侧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轴向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矩形壳体,所述矩形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侧设置有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的结构包括导向杆、方形磁力块和直导棒,所述防护壳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矩形壳体为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方形磁力块,所述矩形壳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直导棒。
通过外置吊机设备将装置整体吊起,随后将套接环上所开设的对接孔与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中的基础环相对接,进而实现了对整体装置进行固定的目的,随后将多个混凝土排放管道放入到相对应夹紧杆的内侧,然后启动电动伸缩杆,使得电动伸缩杆带动夹紧杆向内对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夹紧,在夹紧过后,通过外置混凝土搅拌机对混凝土排放管道中通入混凝土进行浇筑工作,与此同时对直导棒内部通入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电流,使得在直导棒通入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电流后产生与方形磁力块相斥或相吸的磁力,然后方形磁力块、矩形壳体通过承载块、夹紧杆带动混凝土排放管道沿导向杆进行来回运动;
与此同时对第一线圈的内部通入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电流,使得第一线圈在通入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电流后进而产生驱使弧形磁力块围绕铁芯做圆周转动的磁场力,由于弧形磁力块与转动套为固定连接,使得转动套跟随弧形磁力块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同步带动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圆周运动,使得混凝土排放管道在沿导向杆来回运动的同时进行圆周转动,进而实现了对整个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进行全方位且均匀式浇筑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的结构包括连接块、铁芯、第一线圈和弧形磁力块,所述套接环的轴向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铁芯,所述铁芯上缠绕有整圈的第一线圈,所述铁芯的轴向外侧设置有弧形磁力块,所述弧形磁力块围绕铁芯做圆周运动,所述弧形磁力块与转动套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控装置的结构包括承载块、电动伸缩杆、夹紧杆、控制装置和电气装置,所述矩形壳体、方形磁力块上均固定连接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靠近承载块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紧杆,所述承载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上设置有电气装置,所述防护壳上开设有与承载块相对应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的结构包括承接块、连杆组、控制杆和连接板,所述承载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连杆组,所述连杆组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杆,所述承接块远离承载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电气装置的结构包括第二线圈、第一弹簧、矩形磁力块和轨道块,所述连接板靠近承接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轨道块,所述轨道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线圈,所述轨道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矩形磁力块,所述第二线圈与矩形磁力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矩形磁力块与连杆组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的结构包括电机、转轴、第一拨动块、圆形壳、分隔块和滑动变阻器,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靠近固定块的一侧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矩形壳体为固定连接且关于矩形壳体对称设置;
另一所述转轴远离矩形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拨动块,所述第一拨动块的轴向外侧设置有圆形壳,所述圆形壳与固定块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拨动块的轴向外侧滑动连接有分隔块、滑动变阻器,所述分隔块、滑动变阻器与圆形壳为固定连接。
在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浇筑之前,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矩形壳体与防护壳进行转动,使得防护壳与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的倾斜角度相一致,进而保证了混凝土排放管道位置分布与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斜面相一致,在转轴跟随矩形壳体、防护壳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拨动块进行同步转动,使得第一拨动块在滑动变阻器上滑动,进而改变滑动变阻器内部的阻值,由于设置有两个滑动变阻器,使得防护壳向下转动时,靠近转动套侧的滑动变阻器内部阻值发生改变,使得转动角度越大,滑动变阻器内部阻值越小,由于滑动变阻器与第二线圈为电性连接,且靠近转动套侧的滑动变阻器与靠近转动套的第二线圈为电性连接,使得第二线圈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矩形磁力块相斥的磁力;
然后推动矩形磁力块沿轨道块向上滑动,使得矩形磁力块带动连杆组展开,控制杆对上侧混凝土排放管道的进行弯折,当防护壳向上转动时,远离转动套侧的滑动变阻器内部阻值发生改变,使得控制远离转动套的控制杆对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弯折,进而实现了混凝土排放管道转动角度越大对上侧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弯折的位置越远的目的,从而达到了根据混凝土排放管道的转动角度,对混凝土排放管道过渡幅度做出相适配程度的效果,进而保证了混凝土排放不会受阻。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线圈与滑动变阻器为电性连接,所述轨道块上开设有与矩形磁力块相对应的开槽,所述第二线圈在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矩形磁力块相斥的磁场力。
进一步的,所述套接环上开设有分布均匀的对接孔,所述矩形壳体、方形磁力块均设置有两个,另一所述矩形壳体也在导向杆上滑动,所述矩形壳体、方形磁力块在导向杆上呈穿插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通过套接环、夹紧杆、电动伸缩杆、直导棒、方形磁力块、矩形壳体、承载块、夹紧杆、导向杆、第一线圈、弧形磁力块、铁芯、转动套和弧形磁力块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对整个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进行全方位且均匀式浇筑的目的,从而解决了传统风机基础的混凝土浇筑方式主要通过人工操控排放混凝土的管道进而实现了对风机基础各部位浇筑,由于人工浇筑存在混凝土分布不均,进而导致需要对浇筑过后的混凝土分布进行大量整理,从而造成风机基础浇筑进度缓慢的问题。
2、该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通过电机、矩形壳体、防护壳、转轴、第一拨动块、滑动变阻器、第二线圈、矩形磁力块、连杆组和控制杆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混凝土排放管道转动角度越大对上侧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弯折的位置越远的目的,从而达到了根据混凝土排放管道的转动角度,对混凝土排放管道过渡幅度做出相适配程度的效果,进而保证了混凝土排放不会受阻,从而解决了若利用机械装置控制排放混凝土的管道进行浇筑,使得排放混凝土管道的浇筑角度可以跟随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的倾斜角度相变化,但是在排放混凝土管道发生折叠后,存在因折叠角度过大导致混凝土排放受阻的情形,从而造成混凝土排放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动力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套接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浇筑辅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调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控制装置和电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直导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接环;2、浇筑辅助装置;21、转动套;22、固定块;23、矩形壳体;24、防护壳;25、调节装置;251、导向杆;252、方形磁力块;253、直导棒;3、动力装置;31、连接块;32、铁芯;33、第一线圈;34、弧形磁力块;4、调控装置;41、承载块;42、电动伸缩杆;43、夹紧杆;44、控制装置;441、承接块;442、连杆组;443、控制杆;444、连接板;45、电气装置;451、第二线圈;452、第一弹簧;453、矩形磁力块;454、轨道块;5、检测装置;51、电机;52、转轴;53、第一拨动块;54、圆形壳;55、分隔块;56、滑动变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9,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包括套接环1,套接环1的上侧设置有浇筑辅助装置2,浇筑辅助装置2与套接环1的轴向内侧设置有动力装置3,浇筑辅助装置2上固定安装有调控装置4,浇筑辅助装置2靠近套接环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检测装置5;
浇筑辅助装置2包括转动套21、固定块22、矩形壳体23、防护壳24和调节装置25,套接环1的上侧设置有转动套21,转动套21的轴向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的内侧设置有矩形壳体23,矩形壳体2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壳24,防护壳24的内侧设置有调节装置25。
进一步的,调节装置25的结构包括导向杆251、方形磁力块252和直导棒253,防护壳24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杆251,导向杆251与矩形壳体23为固定连接,导向杆25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方形磁力块252,矩形壳体2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直导棒253。
通过外置吊机设备将装置整体吊起,随后将套接环1上所开设的对接孔与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中的基础环相对接,进而实现了对整体装置进行固定的目的,随后将多个混凝土排放管道放入到相对应夹紧杆43的内侧,然后启动电动伸缩杆42,使得电动伸缩杆42带动夹紧杆43向内对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夹紧,在夹紧过后,通过外置混凝土搅拌机对混凝土排放管道中通入混凝土进行浇筑工作,与此同时对直导棒253内部通入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电流,使得在直导棒253通入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电流后产生与方形磁力块252相斥或相吸的磁力,然后方形磁力块252、矩形壳体23通过承载块41、夹紧杆43带动混凝土排放管道沿导向杆251进行来回运动;
与此同时对第一线圈33的内部通入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电流,使得第一线圈33在通入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电流后进而产生驱使弧形磁力块34围绕铁芯32做圆周转动的磁场力,由于弧形磁力块34与转动套21为固定连接,使得转动套21跟随弧形磁力块34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同步带动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圆周运动,使得混凝土排放管道在沿导向杆251来回运动的同时进行圆周转动,进而实现了对整个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进行全方位且均匀式浇筑的目的。
进一步的,动力装置3的结构包括连接块31、铁芯32、第一线圈33和弧形磁力块34,套接环1的轴向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1,连接块3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铁芯32,铁芯32上缠绕有整圈的第一线圈33,铁芯32的轴向外侧设置有弧形磁力块34,弧形磁力块34围绕铁芯32做圆周运动,弧形磁力块34与转动套21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调控装置4的结构包括承载块41、电动伸缩杆42、夹紧杆43、控制装置44和电气装置45,矩形壳体23、方形磁力块252上均固定连接有承载块41,承载块4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2,电动伸缩杆42靠近承载块41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紧杆43,承载块4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44,控制装置44上设置有电气装置45,防护壳24上开设有与承载块41相对应的滑槽。
进一步的,控制装置44的结构包括承接块441、连杆组442、控制杆443和连接板444,承载块4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承接块441,承接块441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连杆组442,连杆组442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杆443,承接块441远离承载块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44。
进一步的,电气装置45的结构包括第二线圈451、第一弹簧452、矩形磁力块453和轨道块454,连接板444靠近承接块44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轨道块454,轨道块45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线圈451,轨道块45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矩形磁力块453,第二线圈451与矩形磁力块45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52,矩形磁力块453与连杆组442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检测装置5的结构包括电机51、转轴52、第一拨动块53、圆形壳54、分隔块55和滑动变阻器56,固定块2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51,电机51靠近固定块22的一侧传动连接有转轴52,转轴52与矩形壳体23为固定连接且关于矩形壳体23对称设置;
另一转轴52远离矩形壳体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拨动块53,第一拨动块53的轴向外侧设置有圆形壳54,圆形壳54与固定块22为固定连接,第一拨动块53的轴向外侧滑动连接有分隔块55、滑动变阻器56,分隔块55、滑动变阻器56与圆形壳54为固定连接。
在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浇筑之前,启动电机51,使得电机51带动矩形壳体23与防护壳24进行转动,使得防护壳24与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的倾斜角度相一致,进而保证了混凝土排放管道位置分布与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斜面相一致,在转轴52跟随矩形壳体23、防护壳24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拨动块53进行同步转动,使得第一拨动块53在滑动变阻器56上滑动,进而改变滑动变阻器56内部的阻值,由于设置有两个滑动变阻器56,使得防护壳24向下转动时,靠近转动套21侧的滑动变阻器56内部阻值发生改变,使得转动角度越大,滑动变阻器56内部阻值越小,由于滑动变阻器56与第二线圈451为电性连接,且靠近转动套21侧的滑动变阻器56与靠近转动套21的第二线圈451为电性连接,使得第二线圈451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矩形磁力块453相斥的磁力;
然后推动矩形磁力块453沿轨道块454向上滑动,使得矩形磁力块453带动连杆组442展开,控制杆443对上侧混凝土排放管道的进行弯折,当防护壳24向上转动时,远离转动套21侧的滑动变阻器56内部阻值发生改变,使得控制远离转动套21的控制杆443对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弯折,进而实现了混凝土排放管道转动角度越大对上侧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弯折的位置越远的目的,从而达到了根据混凝土排放管道的转动角度,对混凝土排放管道过渡幅度做出相适配程度的效果,进而保证了混凝土排放不会受阻。
进一步的,第二线圈451与滑动变阻器56为电性连接,轨道块454上开设有与矩形磁力块453相对应的开槽,第二线圈451在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矩形磁力块453相斥的磁场力。
进一步的,套接环1上开设有分布均匀的对接孔,矩形壳体23、方形磁力块252均设置有两个,另一矩形壳体23也在导向杆251上滑动,矩形壳体23、方形磁力块252在导向杆251上呈穿插分布。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时,首先通过外置吊机设备将装置整体吊起,随后将套接环1上所开设的对接孔与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中的基础环相对接,进而实现了对整体装置进行固定的目的,随后将多个混凝土排放管道放入到相对应夹紧杆43的内侧,然后启动电动伸缩杆42,使得电动伸缩杆42带动夹紧杆43向内对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夹紧,在夹紧过后,通过外置混凝土搅拌机对混凝土排放管道中通入混凝土进行浇筑工作,与此同时对直导棒253内部通入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电流,使得在直导棒253通入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电流后产生与方形磁力块252相斥或相吸的磁力,然后方形磁力块252、矩形壳体23通过承载块41、夹紧杆43带动混凝土排放管道沿导向杆251进行来回运动;
与此同时对第一线圈33的内部通入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电流,使得第一线圈33在通入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电流后进而产生驱使弧形磁力块34围绕铁芯32做圆周转动的磁场力,由于弧形磁力块34与转动套21为固定连接,使得转动套21跟随弧形磁力块34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同步带动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圆周运动,使得混凝土排放管道在沿导向杆251来回运动的同时进行圆周转动,进而实现了对整个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进行全方位且均匀式浇筑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浇筑之前,启动电机51,使得电机51带动矩形壳体23与防护壳24进行转动,使得防护壳24与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的倾斜角度相一致,进而保证了混凝土排放管道位置分布与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斜面相一致,在转轴52跟随矩形壳体23、防护壳24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拨动块53进行同步转动,使得第一拨动块53在滑动变阻器56上滑动,进而改变滑动变阻器56内部的阻值,由于设置有两个滑动变阻器56,使得防护壳24向下转动时,靠近转动套21侧的滑动变阻器56内部阻值发生改变,使得转动角度越大,滑动变阻器56内部阻值越小,由于滑动变阻器56与第二线圈451为电性连接,且靠近转动套21侧的滑动变阻器56与靠近转动套21的第二线圈451为电性连接,使得第二线圈451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矩形磁力块453相斥的磁力;
然后推动矩形磁力块453沿轨道块454向上滑动,使得矩形磁力块453带动连杆组442展开,控制杆443对上侧混凝土排放管道的进行弯折,当防护壳24向上转动时,远离转动套21侧的滑动变阻器56内部阻值发生改变,使得控制远离转动套21的控制杆443对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弯折,进而实现了混凝土排放管道转动角度越大对上侧混凝土排放管道进行弯折的位置越远的目的,从而达到了根据混凝土排放管道的转动角度,对混凝土排放管道过渡幅度做出相适配程度的效果,进而保证了混凝土排放不会受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包括套接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环(1)的上侧设置有浇筑辅助装置(2),所述浇筑辅助装置(2)与套接环(1)的轴向内侧设置有动力装置(3),所述浇筑辅助装置(2)上固定安装有调控装置(4),所述浇筑辅助装置(2)靠近套接环(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检测装置(5);
所述浇筑辅助装置(2)包括转动套(21)、固定块(22)、矩形壳体(23)、防护壳(24)和调节装置(25),所述套接环(1)的上侧设置有转动套(21),所述转动套(21)的轴向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的内侧设置有矩形壳体(23),所述矩形壳体(2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壳(24),所述防护壳(24)的内侧设置有调节装置(25);
所述动力装置(3)的结构包括连接块(31)、铁芯(32)、第一线圈(33)和弧形磁力块(34),所述套接环(1)的轴向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1),所述连接块(3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铁芯(32),所述铁芯(32)上缠绕有整圈的第一线圈(33),所述铁芯(32)的轴向外侧设置有弧形磁力块(34),所述弧形磁力块(34)围绕铁芯(32)做圆周运动,所述弧形磁力块(34)与转动套(21)为固定连接;
所述调控装置(4)的结构包括承载块(41)、电动伸缩杆(42)、夹紧杆(43)、控制装置(44)和电气装置(45),所述矩形壳体(23)、方形磁力块(252)上均固定连接有承载块(41),所述承载块(4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2),所述电动伸缩杆(42)靠近承载块(41)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紧杆(43),所述承载块(4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44),所述控制装置(44)上设置有电气装置(45),所述防护壳(24)上开设有与承载块(41)相对应的滑槽;
所述检测装置(5)的结构包括电机(51)、转轴(52)、第一拨动块(53)、圆形壳(54)、分隔块(55)和滑动变阻器(56),所述固定块(2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51),所述电机(51)靠近固定块(22)的一侧传动连接有转轴(52),所述转轴(52)与矩形壳体(23)为固定连接且关于矩形壳体(23)对称设置;
另一所述转轴(52)远离矩形壳体(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拨动块(53),所述第一拨动块(53)的轴向外侧设置有圆形壳(54),所述圆形壳(54)与固定块(22)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拨动块(53)的轴向外侧滑动连接有分隔块(55)、滑动变阻器(56),所述分隔块(55)、滑动变阻器(56)与圆形壳(54)为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5)的结构包括导向杆(251)、方形磁力块(252)和直导棒(253),所述防护壳(24)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杆(251),所述导向杆(251)与矩形壳体(23)为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25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方形磁力块(252),所述矩形壳体(2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直导棒(2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44)的结构包括承接块(441)、连杆组(442)、控制杆(443)和连接板(444),所述承载块(4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承接块(441),所述承接块(441)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连杆组(442),所述连杆组(442)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杆(443),所述承接块(441)远离承载块(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装置(45)的结构包括第二线圈(451)、第一弹簧(452)、矩形磁力块(453)和轨道块(454),所述连接板(444)靠近承接块(44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轨道块(454),所述轨道块(45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线圈(451),所述轨道块(45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矩形磁力块(453),所述第二线圈(451)与矩形磁力块(45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52),所述矩形磁力块(453)与连杆组(442)为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451)与滑动变阻器(56)为电性连接,所述轨道块(454)上开设有与矩形磁力块(453)相对应的开槽,所述第二线圈(451)在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矩形磁力块(453)相斥的磁场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环(1)上开设有分布均匀的对接孔,所述矩形壳体(23)、方形磁力块(252)均设置有两个,另一所述矩形壳体(23)也在导向杆(251)上滑动,所述矩形壳体(23)、方形磁力块(252)在导向杆(251)上呈穿插分布。
CN202210567606.8A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 Active CN1148569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7606.8A CN114856924B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7606.8A CN114856924B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6924A CN114856924A (zh) 2022-08-05
CN114856924B true CN114856924B (zh) 2023-07-28

Family

ID=82639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67606.8A Active CN114856924B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692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42506B2 (ja) * 1994-03-09 1999-01-06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の複数ノズル同時配管打設工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885636B2 (ja) * 1994-03-11 1999-04-26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分岐弁によるノズル切換配管打設工法
ITMI20030923A1 (it) * 2003-05-08 2004-11-09 Acme Srl Attrezzatura per la distribuzione di calcestruzzo
JP2007217906A (ja) * 2006-02-15 2007-08-30 Maeda Corp ディストリビュータ
CN102926542A (zh) * 2011-08-11 2013-02-13 青岛大学 可旋转伸缩式泵送混凝土浇筑装置
CN103850443A (zh) * 2014-03-18 2014-06-11 汤海涛 一种混凝土快速布浆机
WO2020150682A1 (en) * 2019-01-17 2020-07-23 BUTLER, Michael, George Additive layering systems for cast-concrete wal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6924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15159A (en) Wind turbine
US7083378B2 (en) Wind generator
CN114856924B (zh) 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梁板式结构风机基础
KR100650991B1 (ko) 동력전달용 수차
KR20120091462A (ko) 풍차, 회전자 날개 및 방법
KR101837944B1 (ko) 발전용 터빈 장치
CN210892496U (zh) 一种钙镁合金生产用原料烘干装置
CN106677975B (zh) 一种潮流发电装置
CN100492870C (zh) 套叠双转子风机变速恒频控制系统
WO2009016372A2 (en) Wind energy generation apparatus
CN208839710U (zh) 一种应用于立式球磨机中的同步转动装置
CN101001074A (zh) 套叠双转子风力电机控制系统及其励磁控制方法
CN100499352C (zh) 套叠式双转子发电机变速变频励磁控制系统
CN100546169C (zh) 套叠双转子风机变速变频励磁方法
CN206754308U (zh) 一种复合运动机构
CN208904850U (zh) 一种定子整形装置
JP2001234844A (ja) エネルギ発生装置
CN100555837C (zh) 套叠式双转子发电机变速恒频励磁控制系统
CN216451639U (zh) 一种5g移动通信转动定位装置
JPH01366A (ja) 風力発電装置
CN207706013U (zh) 一种高压线圈转子铁芯的绕线机
CN114072576A (zh) 路灯用风力发电装置
WO2009130572A2 (en) System for producing electrical energy
CN100535434C (zh) 变速变频风电机励磁控制系统
CN210927339U (zh) 一种磁通量可控的伺服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4

Address after: 3904, venture capital building, 9 Tengfei Road, huanggekeng community, Longche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runshihua R & 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3903, venture capital building, No. 9, Tengfei Road, huanggekeng community, Longche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Runshihua New Energy Holding Group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904, venture capital building, 9 Tengfei Road, huanggekeng community, Longche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nshihua Hydrogen Ener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904, venture capital building, 9 Tengfei Road, huanggekeng community, Longche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unshihua R & 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