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3390B - 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3390B
CN114853390B CN202210513512.2A CN202210513512A CN114853390B CN 114853390 B CN114853390 B CN 114853390B CN 202210513512 A CN202210513512 A CN 202210513512A CN 114853390 B CN114853390 B CN 114853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ss
aggregate
particle size
emulsified asphalt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35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53390A (zh
Inventor
王知乐
姜荣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filed Critical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105135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3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3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3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3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3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26Bituminous materials, e.g. tar, pit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75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for road constr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72Repairing or restoring existing buildings or building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是以再生水泥混凝土第二次重复再生集料、石灰岩矿粉、聚氨酯、乳化沥青、水为原材料制成。本发明采用碱液浸泡过的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与重复再生集料常温拌制混合料作为路面修补材料,既保证了路面修补后快速通车,又解决了局部路面病害修补需要的少量热拌填补料远距离运输容易冷却从而影响修补效果的问题。本发明不但拓展了重复再生集料的使用范围,改变了过去再生混凝土只能单次循环利用的情况,实现了建筑废弃物的多次周转利用,解决了集料资源短缺问题,减少了建筑垃圾填埋对耕地的侵占,节省了建筑垃圾处理费用。

Description

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修补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泥混凝土再生技术的发展,再生水泥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大量使用,这些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最长为15~20年,达到设计年限或由于重载导致路面损坏严重后的路面需要大修,又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混凝土,而这些已经再生过一次的废旧混凝土加工成重复再生集料比一次再生集料的裂隙更多,表面附着的水泥浆也更多,故用其配制成二次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较低,不能满足道路使用要求。近年来,少部分研究将再生集料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如侯月琴在“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提出再生集料的处理及沥青稳定再生集料的制备方法。刘新海在“再生集料泡沫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性能研究”一文中对再生集料在泡沫沥青混合料中的利用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黎旭等在“建筑再生集料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中提出将建筑再生集料掺加到沥青混合料中,当集料表面处理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提高。但重复再生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研究还未见报道,重复再生集料由于裂隙较多,用其拌制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往往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鉴于以上情况,重复再生集料由于自身特性用于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效果均不好,因此目前再生混凝土无法再次循环利用,而建筑垃圾填埋会侵占耕地,造成环境污染。
常规乳化沥青混合料修补路面病害需要等水分挥发破乳后才能形成强度开放交通,往往等待时间较长,而道路交通量的快速增长对路面病害修补要求越来越高,希望修补后能快速通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同时解决重复再生集料裂隙较多拌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不足、丢弃再生混凝土导致环境污染、路面修补后等待较长时间才能通车,以及少量热拌修补料远距离运输容易冷却从而影响修补效果等四大问题。使用本发明后能够提高重复再生集料的利用率,提高其路用性能,保证了路面修补后快速通车,实现了节能减排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双重环保目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包括如下原料: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石灰岩矿粉、聚氨酯、乳化沥青和水。
其中,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是再生水泥混凝土第二次重复再生集料,是从旧路改造中废弃的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获取再生水泥混凝土,用颚式破碎机等设备将再生水泥混凝土再次破碎成粒径不超过20mm的石子,再将所述破碎的石子用标准筛筛分为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的粗、细集料,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表面附着的水泥砂浆比一次再生集料更多,裂隙和孔隙也较多,通过水泥浆浸泡工艺,封闭重复再生集料的表面空隙,填充裂隙,增强碱性,优化了其压碎值、洛杉矶磨耗损失和粘附性等性能指标。
所述石灰岩矿粉为本领域常规石灰岩矿粉,其各项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所述乳化沥青是PC-1快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所述聚氨酯是用pH值为13.0的碱液浸泡的聚氨酯,作为乳化沥青的改性剂使用,聚氨酯和乳化沥青重量比为1:1,本发明中,聚氨酯和乳化沥青用量为5%~8%。此处的5%~8%表示:原料中聚氨酯和乳化沥青的重量占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所有原料重量的百分含量为5%~8%。聚氨酯和乳化沥青的重量也等于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的重量。
所述用水量为5%~7%。5%-7%表示:原料中水的重量占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所有原料重量的百分含量为5%~7%。
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分为15mm≤粒径D<20mm、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15mm≤粒径D<20mm、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为0~9:0~26:18~45:16~26:24~34:5~7。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不含15mm≤粒径D<20mm的重复再生集料;含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这四种类型的重复再生集料;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为21~26:18~45:16~26:24~34:5~7。更优选的的重量比为26:18:16:34:6。
当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不含15mm≤粒径D<20mm的重复再生集料时,含四种类型的重复再生集料时,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和矿粉混合后的合成级配满足:
通过筛孔尺寸为16.0mm的百分率为100%、通过筛孔尺寸为13.2mm的百分率为90~95%、通过筛孔尺寸为9.5mm的百分率为70~75%、通过筛孔尺寸为4.75mm的百分率为53~58%、通过筛孔尺寸为2.36mm的百分率为33~40%、通过筛孔尺寸为1.18mm的百分率为27~32%、通过筛孔尺寸为0.6mm的百分率为19~25%、通过筛孔尺寸为0.3mm的百分率为12~17%、通过筛孔尺寸为0.15mm的百分率为8~12%以及通过筛孔尺寸为0.075mm的百分率为4~8%。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含15mm≤粒径D<20mm、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这五种类型的重复再生集料;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15mm≤粒径D<20mm、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为9:21~26:18~45:16~26:24~34:5~7。更优选的重量比为9:21:20:19:24:7。
当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含五种类型的重复再生集料时,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所述15mm≤粒径D<20mm集料、所述10mm≤粒径D<15mm集料、所述5mm≤粒径D<10mm集料、所述3mm≤粒径D<5mm集料、所述0mm<粒径D<3mm集料和矿粉混合后的合成级配满足:通过筛孔尺寸为19.0mm的百分率为100%、通过筛孔尺寸为16.0mm的百分率为91~98%、通过筛孔尺寸为9.5mm的百分率为65~74%、通过筛孔尺寸为4.75mm的百分率为50~56%、通过筛孔尺寸为2.36mm的百分率为29~40%、通过筛孔尺寸为0.6mm的百分率为5~9%以及通过筛孔尺寸为0.075mm的百分率为3~5%。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不含15mm≤粒径D<20mm和10mm≤粒径D<15mm的重复再生集料;含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这三种类型的重复再生集料;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为18~45:16~26:24~34:5~7。更优选的重量比为37:24:33:6。
当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不含15mm≤粒径D<20mm和10mm≤粒径D<15mm的重复再生集料时,含三种类型的重复再生集料时,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和矿粉混合后的合成级配满足:
通过筛孔尺寸为9.5mm的百分率为100%、通过筛孔尺寸为4.75mm的百分率为60~65%、通过筛孔尺寸为2.36mm的百分率为33~40%、通过筛孔尺寸为1.18mm的百分率为23~29%、通过筛孔尺寸为0.6mm的百分率为17~23%、通过筛孔尺寸为0.3mm的百分率为11~15%、通过筛孔尺寸为0.15mm的百分率为6~11%以及通过筛孔尺寸为0.075mm的百分率为4~8%。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从旧路改造中废弃的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获取再生水泥混凝土;
2)用颚式破碎机等设备将再生水泥混凝土破碎成粒径不超过20mm的石子,再用水灰比为0.46的水泥浆浸泡至少30min使浆液浸透集料颗粒后晾干;水灰比即水泥浆中水泥与水的重量比。
3)将所述破碎并浸泡处理过的石子用标准筛筛分为各规格重复再生集料;
4)依据重复再生集料的重量比称取规定重量的所述各规格的重复再生集料;
5)以乳化沥青作为基质材料,在乳化沥青中掺入碱液浸泡过的聚氨酯,采用高速剪切乳化机以4000转/min高速搅拌,使其拌合均匀即可获得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
6)称取规定重量的所述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投入上述混合集料中湿拌30秒,再加入矿粉拌和至均匀为止。
本发明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是将废弃的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再次破碎加工成颗粒级配符合要求的重复再生集料,通过水泥浆的强化处理提高集料性能替代天然集料,结合利用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能快速固化、固化后强度大、耐磨、耐酸碱、耐水、耐老化等特性提高其路用性能,弥补了路面修补后不能及时通车、少量热拌修补料远距离运输容易冷却、重复再生集料多裂隙导致用其拌制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不佳等缺陷,使其在不低于规范要求的路用性能指标的情况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省天然集料资源和建筑垃圾处理费用,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对改造生态环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废弃的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再次破碎并强化处理制成能用于制备沥青混合料的重复再生集料,改变了过去再生混凝土只能单次循环利用的情况,实现了建筑废弃物的多次周转利用,节约了天然集料资源,解决了集料资源短缺问题,减少了建筑垃圾填埋对耕地的侵占,节省了建筑垃圾处理费用。
(2)本发明采用水泥浆浸泡方法封堵废弃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由于二次再生形成的多孔隙、多裂隙,防止沥青渗入集料内部,从而减少沥青用量,降低成本;同时水泥浆浸泡提高了集料的碱性,增强了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可减少抗剥落剂用量,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3)本发明的路面修补材料采用碱液浸泡过的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具有能够快速固化、固化后强度大、耐磨、耐酸碱、耐水、耐老化等特性,提高修补料的各项路用性能,保证了修补路面后快速通车。
(4)本发明修补料采用常温施工,不需要加热,能够降低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和修补时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同时达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节能减排的双重环保目标。此外,采用常温拌和解决了少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补料远距离运输容易冷却影响修补效果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原材料
本实施例选取四档经过水泥浆强化处理的重复再生集料: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其中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的为粗集料,0mm<粒径D<3mm的为细集料,各档重复再生集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够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本实施例中的乳化沥青是PC-1快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其各项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本实施例中乳化沥青的改性剂是用PH值为13.0的碱液浸泡的聚氨酯。
本实施例中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是用碱液浸泡的聚氨酯改性的乳化沥青,聚氨酯和乳化沥青重量比为1:1,混合料中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用量为6%。
本实施例中用水量为7%,用水量即混合料加水重量:矿料重量。
本实施例中的矿粉各项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本实施例中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各矿料重量比为:10mm≤粒径D<15mm集料:5mm≤粒径D<10mm集料:3mm≤粒径D<5mm集料:0mm<粒径D<3mm集料:矿粉=26:18:16:34:6。
本实施例中的重复再生集料硬质沥青混合料中10mm≤粒径D<15mm集料、5mm≤粒径D<10mm集料、3mm≤粒径D<5mm集料、0mm<粒径D<3mm集料和矿粉混合后的合成级配满足表1。
表1实施例1合成级配表
Figure BDA0003640449150000071
2、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制备
本实施例中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1)从旧路改造中废弃的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获取再生水泥混凝土;
(2)用颚式破碎机等设备将再生水泥混凝土破碎成粒径不超过20mm的石子,再用水泥浆浸泡使浆液浸透集料颗粒后晾干;
(3)将所述破碎并浸泡处理过的石子用标准筛筛分为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各规格重复再生粗、细集料;
(4)依据重复再生集料的重量比称取规定重量的所述各规格的重复再生集料;
(5)以乳化沥青作为基质材料,在乳化沥青中掺入碱液浸泡过的聚氨酯,采用高速剪切乳化机以4000转/min高速搅拌,使其拌合均匀即可获得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
(6)称取规定重量的所述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投入上述混合集料中湿拌30秒,再加入矿粉拌和至均匀为止。
实施例2
1、本实施例选取五档经过水泥浆强化处理的重复再生集料:15mm≤粒径D<20mm、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其中15mm≤粒径D<20mm、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的为粗集料,0mm<粒径D<3mm的为细集料。乳化沥青、聚氨酯、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水等原材料与实施例1相同,均能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本实施例中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是用碱液浸泡的聚氨酯改性的乳化沥青,聚氨酯和乳化沥青重量比为1:1,混合料中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用量为8%。
本实施例中用水量为6%,用水量即混合料加水重量:矿料重量。
本实施例中的矿粉各项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2、本实施例中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各原材料的重量比为:15mm≤粒径D<20mm集料:10mm≤粒径D<15mm集料:5mm≤粒径D<10mm集料:3mm≤粒径D<5mm集料:0mm<粒径D<3mm集料:矿粉=9:21:20:19:24:7。
本实施例中的重复再生集料硬质沥青混合料中15mm≤粒径D<20mm集料、10mm≤粒径D<15mm集料、5mm≤粒径D<10mm集料、3mm≤粒径D<5mm集料、0mm<粒径D<3mm集料和矿粉混合后的合成级配满足表2。
表2实施例2合成级配表
Figure BDA0003640449150000081
3、本实施例中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1、本实施例选取三档经过水泥浆强化处理的重复再生集料: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其中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的为粗集料,0mm<粒径D<3mm的为细集料。乳化沥青、聚氨酯、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水等原材料与实施例1相同,均能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本实施例中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是用碱液浸泡的聚氨酯改性的乳化沥青,聚氨酯和乳化沥青重量比为1:1,混合料中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用量为5%。
本实施例中用水量为5%,用水量即混合料加水重量:矿料重量。
本实施例中的矿粉各项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2、本实施例中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各原材料的配合比为:5mm≤粒径D<10mm集料:3mm≤粒径D<5mm集料:0mm<粒径D<3mm集料:矿粉=37:24:33:6。
本实施例中的重复再生集料硬质沥青混合料中5mm≤粒径D<10mm集料、3mm≤粒径D<5mm集料、0mm<粒径D<3mm集料和矿粉混合后的合成级配满足表3。
表3实施例3合成级配表
Figure BDA0003640449150000091
3、本实施例中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将各实施例制备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进行路用性能检测,其检测方法和结果如下:
1、强度检测
本实施例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中的60℃时的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评价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强度,检测结果见表4。
表4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强度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技术要求
稳定度(KN) 7.5 7.6 7.1 ≮4
流值(0.1mm) 21 24 28 20~40
从表4中试验结果可看出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强度检测结果均满足技术要求。
2、水稳定性检测
本实施例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中的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评价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水稳定性,检测结果见表5。
表5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技术要求
残留稳定度(%) 81.5 82.6 84.2 ≮80
冻融劈裂强度比(%) 85.3 86.5 88.1 ≮75
从表5中试验结果可看出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各项水稳定性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以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石灰岩矿粉、聚氨酯、乳化沥青和水为原材料制成;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是再生水泥混凝土第二次重复再生集料;
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分为15mm≤粒径D<20mm、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15mm≤粒径D<20mm、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为0~9:0~26:18~45:16~26:24~34:5~7;
所述乳化沥青是PC-1快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所述聚氨酯是用pH值为13.0的碱液浸泡的聚氨酯,作为乳化沥青的改性剂使用,聚氨酯和乳化沥青重量比为1:1,聚氨酯和乳化沥青的重量占原料总用量百分比为5%~8%w/w;
所述水用量占原料总用量百分比为5%~7%w/w;
所述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从旧路改造中废弃的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获取再生水泥混凝土;
2)用颚式破碎机将再生水泥混凝土破碎成粒径不超过20mm的石子,再用水灰比为0.46的水泥浆浸泡至少30min使浆液浸透集料颗粒后晾干;
3)将破碎并浸泡处理过的石子用标准筛筛分为各规格重复再生集料;
4)依据重复再生集料的重量比称取规定重量的所述各规格的重复再生集料;
5)以乳化沥青作为基质材料,在乳化沥青中掺入碱液浸泡过的聚氨酯,采用高速剪切乳化机以4000转/min高速搅拌,使其拌合均匀即可获得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
6)称取规定重量的所述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投入混合集料中湿拌30秒,再加入矿粉拌和至均匀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不含15mm≤粒径D<20mm的重复再生集料;含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这四种类型的重复再生集料;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为21~26:18~45:16~26:24~34:5~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为26:18:16:34: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含15mm≤粒径D<20mm、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这五种类型的重复再生集料;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15mm≤粒径D<20mm、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为9:21~26:18~45:16~26:24~34:5~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15mm≤粒径D<20mm、10mm≤粒径D<15mm、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为9:21:20:19:24: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重复再生集料不含15mm≤粒径D<20mm和10mm≤粒径D<15mm的重复再生集料;含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这三种类型的重复再生集料;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为18~45:16~26:24~34:5~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中,5mm≤粒径D<10mm、3mm≤粒径D<5mm和0mm<粒径D<3mm的重复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为45:26:24:5。
CN202210513512.2A 2022-05-12 2022-05-12 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853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3512.2A CN114853390B (zh) 2022-05-12 2022-05-12 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3512.2A CN114853390B (zh) 2022-05-12 2022-05-12 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3390A CN114853390A (zh) 2022-08-05
CN114853390B true CN114853390B (zh) 2023-04-18

Family

ID=82638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3512.2A Active CN114853390B (zh) 2022-05-12 2022-05-12 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339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8293B (zh) * 2016-05-13 2019-09-0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改性聚氨酯乳化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3390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9193B (zh) 再生混凝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240116812A1 (en) Permeable pavement system including a permeable pavement composition and a related method
KR102020594B1 (ko) 상온 재생 아스팔트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의 시공방법
CN101624274A (zh) 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沥青路面材料的方法
CN109455998A (zh) 一种钢管纤维自应力再生骨料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
CN111704415B (zh) 高强度环保型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该材料制备的路面
CN112358261A (zh) 一种就地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及冷再生路面施工方法
CN103864370B (zh) 一种钢渣废橡胶铸造废砂道路材料及其制备铺设方法
Iwański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using foamed bitumen and bitumen emulsion in cold recycling technology
CN113863082B (zh) 一种brt车站重载交通路段铺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963776A (zh) 一种路基修复固体废弃物的回用方法
Al-Khuzaie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pavement containing crumb rubber of tires
CN112553994A (zh) 一种剑麻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上覆沥青层复合式路面道路
CN114853390B (zh) 改性乳化沥青冷拌重复再生集料路面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59714A (zh) 一种废旧混凝土固体废物的回收再利用方法
CN113831089A (zh) 一种含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水泥混凝土路缘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47704A (zh) 一种二灰碎石废料再生利用的方法
CN114853391B (zh) 重复再生集料硬质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Miguel Lopes Crucho et al. Assessment of a cement bound granular mixture using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 and coconut fiber
CN115991591B (zh) 用煤矸石固废物制备的生态高延性水泥基快速修补材料及方法
CN103342518B (zh) 一种斜向预应力无缝水泥混凝土材料
CN115745536B (zh) 用煅烧煤矸石粉制备的生态高延性水泥基快速修补材料及方法
CN116161933B (zh) 一种道路抢修用黑色预混料及其应用
CN111689720B (zh) 一种沥青砖及生产方法
Wani et al. Use of vulcanized rubber in concrete as a partial replacement of coarse aggrega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