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6618A - 颜色转换基板、制造颜色转换基板的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颜色转换基板、制造颜色转换基板的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6618A
CN114846618A CN202080089374.9A CN202080089374A CN114846618A CN 114846618 A CN114846618 A CN 114846618A CN 202080089374 A CN202080089374 A CN 202080089374A CN 114846618 A CN114846618 A CN 114846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color
laminate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93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在宪
金暲镒
金正起
尹汝建
李明钟
洪锡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846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6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6Filters comprising particles embedded in a solid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1Encapsulations multilayered coatings having a repetitive structure, e.g. having multiple organic-inorganic b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7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scatter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颜色转换基板、制造颜色转换基板的方法和显示装置。颜色转换基板包括:基底部,在基底部中限定有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设置在基底部上的第一叠层和设置在第一叠层上的第二叠层;第一波长转换图案,与第二透光区域重叠,定位在第二叠层上,并且将第一颜色的光波长转换为第二颜色的光;以及透光图案,与第一透光区域重叠并且定位在第一叠层与第二叠层之间,其中,第一叠层与第二叠层在第二透光区域内彼此直接接触以形成蓝光反射层。

Description

颜色转换基板、制造颜色转换基板的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颜色转换基板、制造颜色转换基板的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显示装置的重要性逐渐增大。因此,已经开发了诸如液晶显示装置(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LED)的各种显示装置。
在这些显示装置当中,自发光显示装置包括自发光元件,例如有机发光元件。自发光元件可以包括彼此相对的两个电极和插入在这两个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当自发光元件是有机发光元件时,从两个电极提供的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中彼此复合以产生激子,并且光可以在产生的激子从激发态改变到基态时被发射。
由于这种自发光显示装置不需要诸如背光单元的光源,因此自发光显示装置功耗低,可以被配置成轻且薄的,并且具有诸如广视角、高亮度和对比度以及快速响应速度的高质量特性。因此,自发光显示装置已经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受到瞩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作为一种允许显示装置的每个像素唯一地显示一种原色的方法,可以有在从光源到观看者的光路上为每个像素布置颜色转换图案或波长转换图案的方法。
本公开的方面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显示质量的显示装置。
然而,本公开的方面不限于本文阐述的那些。通过参考下面给出的本公开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方面对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提供了一种颜色转换基板,包括:基底部,在基底部中限定有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定位在基底部上的第一叠层和定位在第一叠层上的第二叠层;第一波长转换图案,与第二透光区域重叠、定位在第二叠层上并且将第一颜色的光波长转换为第二颜色的光;以及透光图案,与第一透光区域重叠并且定位在第一叠层与第二叠层之间,其中,在第二透光区域内,第一叠层和第二叠层彼此直接接触以构成蓝光反射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叠层的不与第二叠层接触的部分和第二叠层的不与第一叠层接触的部分可以透射蓝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叠层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并且第二叠层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第三层和第四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的折射率可以与第四层的折射率相同,并且第二层的折射率可以与第三层的折射率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叠层可以具有其中交替堆叠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结构,并且第二叠层可以具有其中交替堆叠第三层和第四层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透光区域中,第一叠层和第二叠层可以与透光图案接触,并且第一层和第二层当中与透光图案接触的层的折射率可以不同于第三层和第四层当中与透光图案接触的层的折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透光区域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任一个可以与第二叠层直接接触并且第三层和第四层中的任一个可以与第一叠层直接接触,并且第一层和第二层当中与第二叠层接触的层的折射率可以不同于第三层和第四层当中与第一叠层接触的层的折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和第二层可以由不同的无机材料制成,第三层可以由与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任一个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第四层可以由与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另一个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在第一透光区域中,第一叠层和第二叠层可以与透光图案接触,并且第一层和第二层当中与透光图案接触的层以及第三层和第四层当中与透光图案接触的层可以由不同的无机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在第一叠层中的层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以上且九个以下,并且包括在第二叠层中的层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以上且九个以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在蓝光反射层中的层的数量可以是11个以上且18个以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区域可以被进一步限定在基底部中、在第一透光区域与第二透光区域之间,颜色转换基板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滤色器,与第一透光区域重叠、定位在第一叠层与基底部之间、透射第一颜色的光并且阻挡第二颜色的光;第二滤色器,与第二透光区域重叠、定位在第一叠层与基底部之间、透射第二颜色的光并且阻挡第一颜色的光;以及遮光构件,与遮光区域重叠并且定位在第一叠层与基底部之间,并且其中,第一叠层与第一滤色器和第二滤色器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颜色转换基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定位在遮光区域中并且定位在遮光构件与基底部之间的颜色图案,其中,颜色图案和第一滤色器包括相同的着色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透光区域可以被进一步限定在基底部中,第一叠层和第二叠层可以进一步定位在第三透光区域中,并且颜色转换基板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滤色器,定位在基底部与第一叠层之间,并且与第三透光区域重叠;以及第二波长转换图案,与第三透光区域重叠、定位在第二叠层上并且将第一颜色的光波长转换为与第二颜色的光不同的第三颜色的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颜色转换基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封盖层,定位在第一波长转换图案上并且覆盖第一波长转换图案和第二叠层;以及颜色混合防止构件,定位在封盖层上并且定位在透光图案与第一波长转换图案之间,其中,封盖层在第一透光区域内与第二叠层接触并且在第二透光区域内与第一波长转换图案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颜色混合防止构件可以包括具有透光性的基底树脂和定位在基底树脂中的散射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颜色转换基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分隔壁,定位在遮光区域中并且定位在第一叠层与第二叠层之间;以及封盖层,定位在第一波长转换图案上并且覆盖第一波长转换图案、第二叠层和分隔壁,其中,透光图案与分隔壁接触,第一波长转换图案与封盖层和覆盖分隔壁的第二叠层接触,并且封盖层在第一透光区域内与第二叠层接触并在第二透光区域内与第一波长转换图案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壁可以包括具有透光性的基底树脂和定位在基底树脂中的散射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颜色转换基板的方法,包括:制备基底部,在基底部中限定有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在基底部上形成第一叠层,第一叠层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多个层;在第一叠层上形成透光图案以与第一透光区域重叠;在第一叠层上形成第二叠层以覆盖透光图案,第二叠层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多个层;在第二叠层上形成波长转换图案以与第一透光区域重叠;以及在波长转换图案上形成覆盖波长转换图案的封盖层,其中,在第二透光区域内,第一叠层和第二叠层彼此直接接触以构成蓝光反射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叠层的形成可以包括交替地沉积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并且第二叠层的形成可以包括交替地沉积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第三层和第四层。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底部,在第一基底部中限定有第一发射区域和第二发射区域;第一发光元件,定位在第一基底部上并且与第一发射区域重叠;第二发光元件,定位在第一基底部上并且与第二发射区域重叠;薄膜封装层,定位在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上;第二基底部,定位在薄膜封装层上;蓝色滤色器,定位在第二基底部的面对薄膜封装层的一个表面上并且与第一发光元件重叠;红色滤色器,定位在第二基底部的一个表面上并且与第二发光元件重叠;定位在红色滤色器上的第一叠层和定位在第一叠层上的第二叠层;波长转换图案,与红色滤色器重叠并且定位在第二叠层上;以及透光图案,与蓝色滤色器重叠并且定位在第一叠层与第二叠层之间,其中,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发射蓝光的发光层,波长转换图案将蓝光波长转换为红光,并且在与波长转换图案重叠的区域中,第一叠层和第二叠层彼此直接接触以构成蓝光反射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图案可以包括基底树脂、分散在基底树脂中的波长偏移体和分散在基底树脂中的散射体,并且波长偏移体可以是量子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叠层和第二叠层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其中交替堆叠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个层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层之间的折射率的差可以是0.2以上且0.6以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在第一叠层中的层的数量和包括在第二叠层中的层的数量的和可以是11个以上且19个以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层可以包括各自发射蓝光的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并且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可以彼此重叠。
其他实施例的详细内容在详细描述中描述并且在附图中示出。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显示质量的颜色转换基板和一种制造该颜色转换基板的方法。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显示质量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本说明书中包括各种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沿图1的线Xa-Xa'截取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基板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4是图1和图2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的颜色转换基板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5是沿图3和图4的线X1-X1'截取的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图5的部分Q1的放大截面图。
图7是图5的部分Q2的放大截面图。
图8是图5的部分Q3的放大截面图。
图9是图5的部分Q4的放大截面图。
图10是示出蓝光反射层的第一叠层的示例堆叠结构的视图。
图11是示出蓝光反射层的第二叠层的示例堆叠结构的视图。
图12是示出蓝光反射层的示例堆叠结构的视图。
图13是示出蓝光反射层的第一叠层的另一示例堆叠结构的视图。
图14是示出蓝光反射层的第二叠层的另一示例堆叠结构的视图。
图15是示出蓝光反射层的另一示例堆叠结构的视图。
图16是沿图3和图4的线X2-X2'截取的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17是沿图3和图4的线X3-X3'截取的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18是沿图3和图4的线X4-X4'截取的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19是沿图3和图4的线X5-X5'截取的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2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颜色转换基板中的第一滤色器和颜色图案的示意性布置的平面图。
图2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颜色转换基板中的遮光构件的示意性布置的平面图。
图2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颜色转换基板中的第二滤色器和第三滤色器的示意性布置的平面图。
图2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颜色转换基板中的第一波长转换图案、第二波长转换图案和透光图案的示意性布置的平面图。
图24和图25是用于描述图5中示出的蓝光反射层的功能的视图。
图26至图30是用于描述制造图5中示出的颜色转换基板的工艺的视图。
图31是沿图3和图4的线X1-X1'截取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2是沿图3和图4的线X2-X2'截取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3是沿图3和图4的线X3-X3'截取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4是沿图3和图4的线X4-X4'截取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5是沿图3和图4的线X5-X5'截取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6是图31的部分Q5的放大图。
图37是沿图3和图4的线X1-X1'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8是沿图3和图4的线X2-X2'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9是沿图3和图4的线X3-X3'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40是沿图3和图4的线X4-X4'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41是沿图3和图4的线X5-X5'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42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颜色转换基板中的分隔壁的示意性布置的平面图。
图43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颜色转换基板中的第一波长转换图案、第二波长转换图案和透光图案的示意性布置的平面图。
图44是沿图3和图4的线X1-X1'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45是沿图3和图4的线X2-X2'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46是沿图3和图4的线X3-X3'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47是沿图3和图4的线X4-X4'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48是沿图3和图4的线X5-X5'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用于实现这些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根据稍后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并且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施,这些实施例将仅仅被提供,以使本公开完整并且允许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全认识到本公开的范围,并且本公开将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短语“一个元件或层‘在’另一元件或层‘上’”包括一个元件或层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的情况以及一个元件或层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而另外的层或元件介于其间的情况。另一方面,短语“一个元件或层‘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指示没有另外的元件或层介于一个元件或层与另一元件或层之间。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部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下方”、“下面”、“下”、“上方”和“上”等,以便容易地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部件与其他元件或部件之间的相关性。空间相对术语应被理解为除了附图中示出的方向之外,还包括在被使用时的元件的不同方向的术语。例如,当附图中示出的元件被翻转时,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可能被放在另一元件的“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包括下方方向和上方方向两者。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用于描述各种部件,但是这些部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另一部件区分开。因此,在本公开的技术精神内,以下提及的第一部件可以是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中的任一个。
将参考作为本公开的理想示意图的平面图和截面图来描述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因此,说明性附图的形式可能由于制造技术和公差等而改变。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示出的特定形式,并且还包括根据制造工艺产生的形式上的变化。因此,附图中示出的区域具有示意性属性,并且附图中示出的区域的形状旨在示出元件的区域的特定形式,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并且图2是沿图1的线Xa-Xa'截取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考图1和图2,显示装置1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例如,诸如平板个人计算机(PC)、智能电话、车辆导航单元、照相机、在车辆中提供的中央信息显示器(CID)、手表式电子装置、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和游戏机的中小型电子装置以及诸如电视、外部广告牌、监视器、个人计算机和膝上型计算机的中大型电子装置。这些电子装置仅作为示例提供,并且显示装置1也可以采用于其他电子装置中,而不背离本公开的构思。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在平面图中可以具有矩形形状。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的两条第一边和在与第一方向D1交叉的第二方向D2上延伸的两条第二边。显示装置1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交的拐角可以是直角,但是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是弯曲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可以短于第二边,但是不限于此。显示装置1在平面图中的形状不限于示出的形状,并且也可以是圆形形状或其他形状。
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和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NDA。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定位在显示区域DA周围,并且可以围绕显示区域DA。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上”、“上侧”、“上部”、“顶部”和“上表面”是指在附图中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交叉的第三方向D3的箭头指向的方向,并且术语“下”、“下侧”、“下部”、“底部”和“下表面”是指在附图中与第三方向D3的箭头指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将描述显示装置1的示意性堆叠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显示基板10和面对显示基板10的颜色转换基板30,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将显示基板10和颜色转换基板30彼此结合的密封部50以及填充在显示基板10与颜色转换基板30之间的填充物70。
显示基板10可以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元件和电路,例如,诸如开关元件的像素电路、显示区域DA中的稍后将描述的限定发射区域和非发射区域的像素限定层以及自发光元件。在示例实施例中,自发光元件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基于无机材料的微型发光二极管(例如,微型LED)和基于无机材料的纳米发光二极管(例如,纳米LED)中的至少一种。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将举例描述自发光元件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情况。
颜色转换基板30可以定位在显示基板10上并且可以面对显示基板10。在一些实施例中,颜色转换基板30可以包括转换入射光的颜色的颜色转换图案。在一些实施例中,颜色转换图案可以包括滤色器和波长转换图案中的至少一种。
密封部50可以在非显示区域NDA中定位在显示基板10与颜色转换基板30之间。在平面图中,密封部50可以在非显示区域NDA中沿着显示基板10和颜色转换基板30的边缘设置以围绕显示区域DA。显示基板10和颜色转换基板30可以经由密封部50彼此结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50可以由有机材料制成。例如,密封部50可以由环氧类树脂制成,但是不限于此。
填充物70可以定位在由密封部50围绕的、显示基板10与颜色转换基板30之间的空间中。填充物70可以填充显示基板10与颜色转换基板30之间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填充物70可以由可以透射光的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填充物70可以由有机材料制成。例如,填充物70可以由硅树脂类有机材料或环氧类有机材料等制成,但是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省略填充物70。
图3是图1和图2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基板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图4是图1和图2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的颜色转换基板的示意性平面图。
除了图1和图2之外,还参考图3和图4,在显示区域DA中,可以在显示基板10中限定多个发射区域LA1、LA2、LA3、LA4、LA5和LA6以及非发射区域NLA。发射区域LA1、LA2、LA3、LA4、LA5和LA6可以是其中由显示基板10的发光元件产生的光被发射到显示基板10的外部的区域,并且非发射区域NLA可以是其中光不被发射到显示基板10的外部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发射区域LA1、LA2、LA3、LA4、LA5和LA6中的每一个中从显示基板10发射到颜色转换基板30的光可以是第一颜色的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颜色的光可以是蓝光,并且可以具有在大约440nm至大约480nm的范围内的峰值波长。峰值波长可以指在波长区内其强度是峰值的波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区域DA中,第一发射区域LA1、第二发射区域LA2和第三发射区域LA3可以在显示基板10的第一行RL1中沿第一方向D1顺序地且重复地设置。另外,第四发射区域LA4、第五发射区域LA5和第六发射区域LA6可以在沿第二方向D2与第一行RL1相邻的第二行RL2中沿第一方向D1顺序地且重复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D1测量的第一发射区域LA1的第一宽度WL1可以小于沿第一方向D1测量的第二发射区域LA2的第二宽度WL2和第三发射区域LA3的第三宽度WL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发射区域LA2的第二宽度WL2和第三发射区域LA3的第三宽度WL3也可以彼此不同。例如,第二发射区域LA2的第二宽度WL2可以大于第三发射区域LA3的第三宽度WL3。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射区域LA1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二发射区域LA2的面积和第三发射区域LA3的面积。第二发射区域LA2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三发射区域LA3的面积,或者可以大于第三发射区域LA3的面积。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例。在另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D1测量的第一发射区域LA1的第一宽度WL1以及沿第一方向D1测量的第二发射区域LA2的第二宽度WL2和第三发射区域LA3的第三宽度WL3也可以彼此基本上相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发射区域LA1的面积、第二发射区域LA2的面积和第三发射区域LA3的面积也可以彼此基本上相同。
沿第二方向D2与第一发射区域LA1相邻的第四发射区域LA4与第一发射区域LA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第四发射区域LA4定位在第二行RL2中,并且在宽度、面积和被设置为与区域重叠的部件的结构方面可以与第一发射区域LA1基本上相同。
类似地,沿第二方向D2彼此相邻的第二发射区域LA2和第五发射区域LA5可以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并且沿第二方向D2彼此相邻的第三发射区域LA3和第六发射区域LA6可以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
在显示区域DA中,可以在颜色转换基板30中限定多个透光区域TA1、TA2、TA3、TA4、TA5和TA6以及遮光区域BA。透光区域TA1、TA2、TA3、TA4、TA5和TA6可以是其中从显示基板10发射的光透射穿过颜色转换基板30并且被提供到显示装置1的外部的区域。遮光区域BA可以是其中从显示基板10发射的光不被透射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区域DA中,第一透光区域TA1、第二透光区域TA2和第三透光区域TA3可以在颜色转换基板30的第一行RT1中沿第一方向D1顺序地且重复地设置。第一透光区域TA1可以与第一发射区域LA1相对应或者可以与第一发射区域LA1重叠。类似地,第二透光区域TA2可以与第二发射区域LA2相对应或者与第二发射区域LA2重叠,并且第三透光区域TA3可以与第三发射区域LA3相对应或者与第三发射区域LA3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显示基板10提供的第一颜色的光可以透射穿过第一透光区域TA1、第二透光区域TA2和第三透光区域TA3,并且然后被提供到显示装置1的外部。当将从第一透光区域TA1发射到显示装置1的外部的光称为第一发射光,将从第二透光区域TA2发射到显示装置1的外部的光称为第二发射光,并且将从第三透光区域TA3发射到显示装置1的外部的光称为第三发射光时,第一发射光是第一颜色的光,第二发射光可以是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的光,并且第三发射光可以是不同于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第三颜色的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颜色的光可以是如上所述具有在440nm至大约480nm范围内的峰值波长的蓝光,并且第二颜色的光可以是具有在大约610nm至大约650nm范围内的峰值波长的红光。另外,第三颜色的光可以是具有在大约510nm至大约550nm范围内的峰值波长的绿光。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第二颜色的光可以是绿光且第三颜色的光可以是红光。
第四透光区域TA4、第五透光区域TA5和第六透光区域TA6可以在沿第二方向D2与第一行RT1相邻的第二行RT2中沿第一方向D1顺序地且重复地设置。第四透光区域TA4可以与第四发射区域LA4相对应或重叠,第五透光区域TA5可以与第五发射区域LA5相对应或重叠,并且第六透光区域TA6可以与第六发射区域LA6相对应或重叠。
类似于第一发射区域LA1、第二发射区域LA2和第三发射区域LA3,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D1测量的第一透光区域TA1的第一宽度WT1可以小于沿第一方向D1测量的第二透光区域TA2的第二宽度WT2和第三透光区域TA3的第三宽度WT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区域TA2的第二宽度WT2和第三透光区域TA3的第三宽度WT3也可以彼此不同。例如,第二透光区域TA2的第二宽度WT2可以小于或大于第三透光区域TA3的第三宽度WT3。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区域TA1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二透光区域TA2的面积和第三透光区域TA3的面积,并且第二透光区域TA2的面积可以小于或大于第三透光区域TA3的面积。
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例。在另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D1测量的第一透光区域TA1的第一宽度WT1以及沿第一方向D1测量的第二透光区域TA2的第二宽度WT2和第三透光区域TA3的第三宽度WT3也可以彼此基本上相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区域TA1的面积、第二透光区域TA2的面积和第三透光区域TA3的面积也可以彼此基本上相同。
沿第二方向D2彼此相邻的第一透光区域TA1和第四透光区域TA4可以在宽度、面积、被设置为与区域重叠的部件的结构和发射到显示装置1的外部的光的颜色方面彼此基本上相同。
类似地,沿第二方向D2彼此相邻的第二透光区域TA2和第五透光区域TA5可以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并且从第二透光区域TA2和第五透光区域TA5发射到显示装置1的外部的光的颜色也可以彼此基本上相同。另外,沿第二方向D2彼此相邻的第三透光区域TA3和第六透光区域TA6可以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并且从第三透光区域TA3和第六透光区域TA6发射到显示装置1的外部的光的颜色也可以彼此基本上相同。
遮光区域BA可以定位在显示区域DA内的颜色转换基板30的透光区域TA1、TA2、TA3、TA4、TA5和TA6周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为每个区域划分遮光区域BA时,遮光区域BA可以包括第一遮光区域BA1、第二遮光区域BA2、第三遮光区域BA3、第四遮光区域BA4、第五遮光区域BA5、第六遮光区域BA6和第七遮光区域BA7。
第一遮光区域BA1可以沿第一方向D1定位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与第二透光区域TA2之间,第二遮光区域BA2可以沿第一方向D1定位在第二透光区域TA2与第三透光区域TA3之间,并且第三遮光区域BA3可以沿第一方向D1定位在第三透光区域TA3与第一透光区域TA1之间。
第四遮光区域BA4可以沿第一方向D1定位在第四透光区域TA4与第五透光区域TA5之间,第五遮光区域BA5可以沿第一方向D1定位在第五透光区域TA5与第六透光区域TA6之间,并且第六遮光区域BA6可以沿第一方向D1定位在第六透光区域TA6与第四透光区域TA4之间。
第七遮光区域BA7可以定位在沿第二方向D2彼此相邻的第一行RT1与第二行RT2之间。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显示装置1的结构。
图5是沿图3和图4的线X1-X1'截取的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6是图5的部分Q1的放大截面图,图7是图5的部分Q2的放大截面图,图8是图5的部分Q3的放大截面图,图9是图5的部分Q4的放大截面图,图10是示出蓝光反射层的第一叠层的示例堆叠结构的视图,图11是示出蓝光反射层的第二叠层的示例堆叠结构的视图,图12是示出蓝光反射层的示例堆叠结构的视图,图13是示出蓝光反射层的第一叠层的另一示例堆叠结构的视图,图14是示出蓝光反射层的第二叠层的另一示例堆叠结构的视图,图15是示出蓝光反射层的另一示例堆叠结构的视图,图16是沿图3和图4的线X2-X2'截取的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7是沿图3和图4的线X3-X3'截取的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8是沿图3和图4的线X4-X4'截取的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并且图19是沿图3和图4的线X5-X5'截取的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这里,图3的线X1-X1'、X2-X2、X3-X3'、X4-X4'、X5-X5'的位置与图4的线X1-X1'、X2-X2、X3-X3'、X4-X4'和X5-X5'的位置相同。
除了图3和图4之外,还参考图5至图19,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10和颜色转换基板30,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定位在显示基板10与颜色转换基板30之间的填充物70。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显示基板10。
第一基底部110可以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底部110可以是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当第一基底部110是塑料基板时,第一基底部110可以具有柔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底部110可以进一步包括定位在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上的单独的层,例如缓冲层或绝缘层。
在如上面在图3和图4的描述中描述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射区域LA1、LA2、LA3、LA4、LA5和LA6以及非发射区域NLA可以限定在第一基底部110中。
如图5中所示,开关元件T1、T2和T3可以定位在第一基底部1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元件T1可以定位在第一发射区域LA1中,第二开关元件T2可以定位在第二发射区域LA2中,并且第三开关元件T3可以定位在第三发射区域LA3中。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元件T1、第二开关元件T2和第三开关元件T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定位在非发射区域NLA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元件T1、第二开关元件T2和第三开关元件T3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包括多晶硅的薄膜晶体管或包括氧化物半导体的薄膜晶体管。
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将信号传送到各个开关元件的多条信号线(例如,栅线、数据线和电源线)可以进一步定位在第一基底部110上。
绝缘层130可以定位在第一开关元件T1、第二开关元件T2和第三开关元件T3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层130可以是平坦化层。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层130可以被形成为有机层。例如,绝缘层130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环氧类树脂、酰亚胺类树脂或酯类树脂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层130可以包括正性感光材料或负性感光材料。
如图5和图16至图18中所示,第一阳极电极AE1、第二阳极电极AE2和第三阳极电极AE3可以定位在绝缘层130上。第一阳极电极AE1可以定位在第一发射区域LA1中,但是第一阳极电极AE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延伸到非发射区域NLA。第二阳极电极AE2可以定位在第二发射区域LA2中,但是第二阳极电极AE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延伸到非发射区域NLA,并且第三阳极电极AE3可以定位在第三发射区域LA3中,但是第三阳极电极AE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延伸到非发射区域NLA。第一阳极电极AE1可以穿过绝缘层130并且连接到第一开关元件T1,第二阳极电极AE2可以穿过绝缘层130并且连接到第二开关元件T2,并且第三阳极电极AE3可以穿过绝缘层130并且连接到第三开关元件T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阳极电极AE1、第二阳极电极AE2和第三阳极电极AE3的宽度或面积可以彼此不同。例如,第一阳极电极AE1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二阳极电极AE2的宽度,并且第三阳极电极AE3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二阳极电极AE2的宽度并且大于第一阳极电极AE1的宽度。可替代地,第一阳极电极AE1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二阳极电极AE2的面积,并且第三阳极电极AE3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二阳极电极AE2的面积但是大于第一阳极电极AE1的面积。可替代地,第一阳极电极AE1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二阳极电极AE2的面积,并且第三阳极电极AE3的面积可以大于第二阳极电极AE2的面积和第一阳极电极AE1的面积。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阳极电极AE1、第二阳极电极AE2和第三阳极电极AE3的宽度或面积也可以彼此基本上相同。
第一阳极电极AE1、第二阳极电极AE2和第三阳极电极AE3可以是反射电极。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阳极电极AE1、第二阳极电极AE2和第三阳极电极AE3可以是包括诸如Ag、Mg、Al、Pt、Pd、Au、Ni、Nd、Ir和Cr的金属的金属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阳极电极AE1、第二阳极电极AE2和第三阳极电极AE3可以进一步包括堆叠在金属层上的金属氧化物层。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一阳极电极AE1、第二阳极电极AE2和第三阳极电极AE3可以具有多层结构,例如,诸如氧化铟锡(ITO)/Ag、Ag/ITO、ITO/Mg或ITO/MgF的两层结构或者诸如ITO/Ag/ITO的三层结构。
像素限定层150可以定位在第一阳极电极AE1、第二阳极电极AE2和第三阳极电极AE3上。像素限定层150可以包括暴露第一阳极电极AE1的开口、暴露第二阳极电极AE2的开口和暴露第三阳极电极AE3的开口,并且可以限定第一发射区域LA1、第二发射区域LA2、第三发射区域LA3和非发射区域NLA。即,第一阳极电极AE1的未被像素限定层150覆盖而暴露的区域可以是第一发射区域LA1。类似地,第二阳极电极AE2的未被像素限定层150覆盖而暴露的区域可以是第二发射区域LA2,并且第三阳极电极AE3的未被像素限定层150覆盖而暴露的区域可以是第三发射区域LA3。另外,其中定位像素限定层150的区域可以是非发射区域NLA。
在一些示例中,像素限定层150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例如聚丙烯酸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苯醚树脂、聚苯硫醚树脂或苯并环丁烯(BCB)。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限定层150可以与稍后将描述的颜色图案250(参见图20)和遮光构件220(参见图21)重叠。例如,如图5中所示,像素限定层150可以与第一遮光构件221、第二遮光构件222和第三遮光构件223重叠。另外,像素限定层150可以与第一颜色图案251、第二颜色图案252和第三颜色图案253重叠。
像素限定层150也可以与稍后将描述的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重叠。
如图5和图16至图19中所示,发光层OL可以定位在第一阳极电极AE1、第二阳极电极AE2和第三阳极电极AE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层OL可以具有遍及多个发射区域LA1、LA2、LA3、LA4、LA5和LA6以及非发射区域NLA形成的连续的层的形状。稍后将提供对发光层OL的更详细的描述。
如图5和图16至图19中所示,阴极电极CE可以定位在发光层OL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阴极电极CE可以具有半透反射性或透射性。当阴极电极CE具有半透反射性时,阴极电极CE可以包括Ag、Mg、Cu、Al、Pt、Pd、Au、Ni、Nd、Ir、Cr、Li、Ca、LiF/Ca、LiF/Al、Mo、Ti或其化合物(例如LiF)或混合物(例如Ag和Mg的混合物)。另外,当阴极电极CE的厚度是几十到几百埃时,阴极电极CE可以具有半透反射性。
当阴极电极CE具有透射性时,阴极电极CE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TCO)。例如,阴极电极CE可以包括氧化钨(WxOx)、氧化钛(TiO2)、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氧化铟锡锌(ITZO)或氧化镁(MgO)等。
第一阳极电极AE1、发光层OL和阴极电极CE可以构成第一发光元件ED1,第二阳极电极AE2、发光层OL和阴极电极CE可以构成第二发光元件ED2,并且第三阳极电极AE3、发光层OL和阴极电极CE可以构成第三发光元件ED3。第一发光元件ED1、第二发光元件ED2和第三发光元件ED3中的每一个可以发射发射光L1,并且发射光L1可以被提供给颜色转换基板30。
如图6中所示,最终从发光层OL发射的发射光L1可以是其中第一分量L11和第二分量L12彼此混合的混合光。发射光L1的第一分量L11和第二分量L12中的每一个的峰值波长可以是440nm或更大且小于480nm。即,发射光L1可以是蓝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层OL可以具有其中多个发光层设置为彼此重叠的结构,例如串联结构。例如,发光层OL可以包括包含第一发光层EML1的第一发光叠层ST1、定位在第一发光叠层ST1上并且包含第二发光层EML2的第二发光叠层ST2、定位在第二发光叠层ST2上并且包含第三发光层EML3的第三发光叠层ST3、定位在第一发光叠层ST1与第二发光叠层ST2之间的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以及定位在第二发光叠层ST2与第三发光叠层ST3之间的第二电荷产生层CGL2。第一发光叠层ST1、第二发光叠层ST2和第三发光叠层ST3可以被设置为彼此重叠。
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可以被设置为彼此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都可以发射第一颜色的光,例如蓝光。例如,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每一个可以是蓝色发光层,并且可以包括有机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发射具有第一峰值波长的第一蓝光,并且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至少另一个可以发射具有不同于第一峰值波长的第二峰值波长的第二蓝光。例如,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任一个可以发射具有第一峰值波长的第一蓝光,并且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其他层可以发射具有第二峰值波长的第二蓝光。即,最终从发光层OL发射的发射光L1可以是其中第一分量L11和第二分量L12彼此混合的混合光,第一分量L11可以是具有第一峰值波长的第一蓝光,并且第二分量L12可以是具有第二峰值波长的第二蓝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峰值波长和第二峰值波长中的一个的范围可以是440nm或更大且小于460nm,并且第一峰值波长和第二峰值波长中的另一个的范围可以是460nm或更大且480nm或更小。然而,第一峰值波长的范围和第二峰值波长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峰值波长的范围和第二峰值波长的范围都可以包括460n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蓝光和第二蓝光中的任一个可以是深蓝色的光,并且第一蓝光和第二蓝光中的另一个可以是天蓝色的光。
根据一些实施例,从发光层OL发射的发射光L1是蓝光,并且包括长波长分量和短波长分量。因此,最终,发光层OL可以发射具有较宽发射峰的蓝光作为发射光L1。因此,与发射具有尖锐发射峰的蓝光的传统发光元件相比,具有可以提高侧面视角处的颜色可视性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基质和掺杂剂。基质不受特别限制,只要是常用的材料即可,但是可以是例如三(8-羟基喹啉)铝(Alq3)、4,4'-双(N-咔唑基)-1,1'-联苯(CBP)、聚(n-乙烯咔唑)(PVK)、9,10-二(2-萘基)蒽(ADN)、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1,3,5-三(N-苯基苯并咪唑-2-基)苯(TPBi)、3-叔丁基-9,10-二(2-萘基)蒽(TBADN)、二苯乙烯基亚芳(DSA)、4,4'-双(9-咔唑基)-2,2”-二甲基联苯(CDBP)和2-甲基-9,10-双(2-萘基)蒽(MADN)等。
发射蓝光的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例如包括选自由螺环DPVBi、螺环-6P、二苯乙烯基苯(DSB)、二苯乙烯基亚芳(DSA)、聚芴(PFO)类聚合物和聚(对苯撑乙烯)类聚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任何一种的荧光材料。作为另一示例,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包含诸如(4,6-F2ppy)2Irpic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的磷光材料。
如上所述,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至少另一个发射不同波段的蓝光。为了发射不同波段的蓝光,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并且可以使用调整共振距离的方法。可替代地,为了发射不同波段的蓝光,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至少另一个可以包括不同的材料。
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从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每一个发射的蓝光可以具有440nm至480nm的峰值波长,并且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可替代地,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发射具有上述第一峰值波长的第一蓝光,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另一个可以发射具有不同于第一峰值波长的第二峰值波长的第二蓝光,并且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的剩下的一个可以发射具有不同于第一峰值波长和第二峰值波长的第三峰值波长的第三蓝光。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峰值波长、第二峰值波长和第三峰值波长中的任一个的范围可以是440nm或更大且小于460nm。第一峰值波长、第二峰值波长和第三峰值波长中的另一个的范围可以是460nm或更大且小于470nm,并且第一峰值波长、第二峰值波长和第三峰值波长中的剩下的一个的范围可以是470nm或更大且480nm或更小。
根据一些其他实施例,从发光层OL发射的发射光L1是蓝光,并且包括长波长分量、中间波长分量和短波长分量。因此,最终,发光层OL可以发射具有较宽发射峰的蓝光作为发射光L1,并且可以提高侧面视角处的颜色可视性。
根据上述实施例,与不采用串联结构(即,其中堆叠多个发光层的结构)的传统的发光元件相比,具有提高光效率并且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寿命的优点。
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可以定位在第一发光叠层ST1与第二发光叠层ST2之间。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可以用于将电荷注入到每个发光层中。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可以用于调节第一发光叠层ST1与第二发光叠层ST2之间的电荷平衡。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可以包括n型电荷产生层CGL11和p型电荷产生层CGL12。p型电荷产生层CGL12可以设置在n型电荷产生层CGL11上,并且可以定位在n型电荷产生层CGL11与第二发光叠层ST2之间。
在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中,n型电荷产生层CGL11和p型电荷产生层CGL12可以具有结结构。n型电荷产生层CGL11可以更靠近阳极电极AE1、AE2(参见图5)和AE3(参见图5)以及阴极电极CE当中的阳极电极AE1、AE2(参见图5)和AE3(参见图5)设置。p型电荷产生层CGL12可以更靠近阳极电极AE1、AE2(参见图5)和AE3(参见图5)以及阴极电极CE当中的阴极电极CE设置。n型电荷产生层CGL11将电子供应给与阳极电极AE1、AE2(参见图5)和AE3(参见图5)相邻的第一发光层EML1,并且p型电荷产生层CGL12将空穴供应给包括在第二发光叠层ST2中的第二发光层EML2。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可以设置在第一发光叠层ST1与第二发光叠层ST2之间以将电荷提供给各个发光层,从而提高发光效率并且降低驱动电压。
第一发光叠层ST1可以定位在第一阳极电极AE1、第二阳极电极AE2(参见图5)和第三阳极电极AE3(参见图5)上,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空穴传输层HTL1、第一电子阻挡层BIL1和第一电子传输层ETL1。
第一空穴传输层HTL1可以定位在第一阳极电极AE1、第二阳极电极AE2(参见图5)和第三阳极电极AE3(参见图5)上。第一空穴传输层HTL1可以用于顺畅地传输空穴并且可以包括空穴传输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可以包括诸如N-苯基咔唑和聚乙烯咔唑的咔唑类衍生物、芴类衍生物、诸如N,N'-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4,4',4”-三(N-咔唑基)三苯胺(TCTA)、N,N'-二(1-萘基)-N,N'-二苯基联苯胺(NPB)和4,4'-亚环己基双[N,N-双(4-甲基苯基)苯胺](TAPC)等的三苯胺类衍生物,但是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空穴传输层HTL1可以被形成为单层。可替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空穴传输层HTL1可以被形成为多层。当第一空穴传输层HTL1被形成为多层时,各个层可以包括不同的材料。
第一电子阻挡层BIL1可以定位在第一空穴传输层HTL1上,并且可以定位在第一空穴传输层HTL1与第一发光层EML1之间。第一电子阻挡层BIL1可以包括空穴传输材料和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以防止在第一发光层EML1中产生的电子流入到第一空穴传输层HTL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空穴传输层HTL1和第一电子阻挡层BIL1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形成为其中各个材料彼此混合的单层。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一电子阻挡层BIL1。
第一电子传输层ETL1可以定位在第一发光层EML1上,并且可以定位在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与第一发光层EML1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传输层ETL1可以包括电子传输材料,例如三(8-羟基喹啉)铝(Alq3)、1,3,5-三(1-苯基-1H-苯并[d]咪唑-2-基)苯(TPBi)、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咯啉(BCP)、4,7-二苯基-1,10-菲咯啉(Bphen)、3-(4-联苯基)-4-苯基-5-叔丁基苯基-1,2,4-三唑(TAZ)、4-(1-萘基)-3,5-二苯基-4H-1,2,4-三唑(NTAZ)、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恶二唑(tBu-PBD)、双(2-甲基-8-喹啉-N1,O8)-(1,1'-联苯-4-醇)铝(BAlq)、双(苯并喹啉-10-羟基铍(Bebq2)、9,10-二(2-萘基)蒽(ADN)及其混合物。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电子传输材料的类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传输层ETL1可以被形成为单层。可替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传输层ETL1可以被形成为多层。当第一电子传输层ETL1被形成为多层时,各个层可以包括不同的材料。
第二发光叠层ST2可以定位在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上,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空穴传输层HTL2、第二电子阻挡层BIL2和第二电子传输层ETL1。
第二空穴传输层HTL2可以定位在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上。第二空穴传输层HTL2可以由与第一空穴传输层HTL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或者可以包括从被例示为包括在第一空穴传输层HTL1中的材料的材料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第二空穴传输层HTL2可以被形成为单层或被形成为多层。当第二空穴传输层HTL2被形成为多层时,各个层可以包括不同的材料。
第二电子阻挡层BIL2可以定位在第二空穴传输层HTL2上,并且可以定位在第二空穴传输层HTL2与第一发光层EML2之间。第二电子阻挡层BIL2可以由与第一电子阻挡层BIL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具有与第一电子阻挡层BIL1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或者可以包括从被例示为包括在第一电子阻挡层BIL1中的材料的材料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二电子阻挡层BIL2。
第二电子传输层ETL2可以定位在第二发光层EML2上,并且可以定位在第二电荷产生层CGL2与第二发光层EML2之间。第二电子传输层ETL2可以由与第一电子传输层ETL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具有与第一电子传输层ETL1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或者可以包括从被例示为包括在第一电子传输层ETL1中的材料的材料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第二电子传输层ETL2可以被形成为单层或被形成为多层。当第二电子传输层ETL2被形成为多层时,各个层可以包括不同的材料。
第二电荷产生层CGL2可以定位在第二发光叠层ST2上,并且可以定位在第二发光叠层ST2与第三发光叠层ST3之间。
第二电荷产生层CGL2可以具有与上述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的结构相同的结构。例如,第二电荷产生层CGL2可以包括更靠近第二发光叠层ST2设置的n型电荷产生层CGL21和更靠近阴极电极CE设置的p型电荷产生层CGL22。p型电荷产生层CGL22可以设置在n型电荷产生层CGL21上。
第二电荷产生层CGL2可以具有其中n型电荷产生层CGL21和p型电荷产生层CGL22彼此接触的结构。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和第二电荷产生层CGL2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或者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第二发光叠层ST2可以定位在第二电荷产生层CGL2上,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空穴传输层HTL3和第三电子传输层ETL3。
第三空穴传输层HTL3可以定位在第二电荷产生层CGL2上。第三空穴传输层HTL3可以由与第一空穴传输层HTL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或者可以包括从被例示为包括在第一空穴传输层HTL1中的材料的材料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第三空穴传输层HTL3可以被形成为单层或被形成为多层。当第三空穴传输层HTL3被形成为多层时,各个层可以包括不同的材料。
第三电子传输层ETL3可以定位在第三发光层EML3上,并且可以定位在阴极电极CE与第三发光层EML3之间。第三电子传输层ETL3可以由与第一电子传输层ETL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具有与第一电子传输层ETL1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或者可以包括从被例示为包括在第一电子传输层ETL1中的材料的材料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第三电子传输层ETL3可以被形成为单层或被形成为多层。当第三电子传输层ETL3被形成为多层时,各个层可以包括不同的材料。
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空穴注入层(HIL)可以进一步定位在第一发光叠层ST1与第一阳极电极AE1、第二阳极电极AE2(参见图5)和第三阳极电极AE3之间(参见图5)、第二发光叠层ST2与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之间或者第三发光叠层ST3与第二电荷产生层CGL2之间。空穴注入层可以用于更顺畅地将空穴注入到第一发光层EML1、第二发光层EML2和第三发光层EML3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空穴注入层可以由选自由铜酞菁(CuPc)、聚(3,4)-乙烯二氧基噻吩(PEDOT)、聚苯胺(PANI)和N,N-二萘基-N,N'-二苯基联苯胺(NPD)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但是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空穴注入层也可以定位在第一发光叠层ST1与第一阳极电极AE1、第二阳极电极AE2(参见图5)和第三阳极电极AE3(参见图5)之间、第二发光叠层ST2与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之间以及第三发光叠层ST3与第二电荷产生层CGL2之间。
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电子注入层(EIL)可以进一步定位在第三电子传输层ETL3与阴极电极CE之间、第二电荷产生层CGL2与第二发光叠层ST2之间或者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与第一发光叠层ST1之间。电子注入层可以用于顺畅地注入电子,并且可以由三(8-羟基喹啉)铝(Alq3)、PBD、TAZ、螺环-PBD、BAlq或SAlq制成,但是不限于此。另外,电子注入层可以包括金属卤化物化合物,例如,选自由MgF2、LiF、NaF、KF、RbF、CsF、FrF、LiI、NaI、KI、RbI、CsI、FrI和CaF2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但是不限于此。另外,电子注入层可以包括镧系材料,例如Yb、Sm或Eu。可替代地,电子注入层可以包括金属卤化物材料和镧系材料两者,例如RbI:Yb或KI:Yb。当电子注入层包括金属卤化物材料和镧系材料两者时,电子注入层可以通过金属卤化物材料和镧系材料的共沉积来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注入层也可以定位在第三电子传输层ETL3与阴极电极CE之间、第二电荷产生层CGL2与第二发光叠层ST2之间以及第一电荷产生层CGL1与第一发光叠层ST1之间。
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可以修改发光层OL的结构。例如,发光层OL可以仅包括两个发光叠层,或者可以包括四个以上的发光叠层。
参考图5和图16至图19,薄膜封装层170设置在阴极电极CE上。薄膜封装层170共同设置在第一发射区域LA1、第二发射区域LA2、第三发射区域LA3和非发射区域NLA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薄膜封装层170直接覆盖阴极电极CE。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阴极电极CE的封盖层(未示出)可以进一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与阴极电极CE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薄膜封装层TFE可以直接覆盖封盖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薄膜封装层170可以包括顺序堆叠在阴极电极CE上的第一封装无机层171、封装有机层173和第二封装无机层17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装无机层171和第二封装无机层175中的每一个可以由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锆、氮化钛、氮化铪、氮化钽、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铈、氮氧化硅(SiON)或氟化锂等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有机层173可以由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异戊二烯、乙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氨基甲酸乙酯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或苝类树脂等制成。
然而,薄膜封装层17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可以对薄膜封装层170的堆叠结构进行各种修改。
在下文中,除了图5至图19之外,还将参考图20至图23描述颜色转换基板30。
图2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颜色转换基板中的第一滤色器和颜色图案的示意性布置的平面图,图2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颜色转换基板中的遮光构件的示意性布置的平面图,图2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颜色转换基板中的第二滤色器和第三滤色器的示意性布置的平面图,并且图2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颜色转换基板中的第一波长转换图案、第二波长转换图案和透光图案的示意性布置的平面图。
参考图5至图23,图5和图16至图19中示出的第二基底部310可以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基底部310可以包括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基底部310可以进一步包括定位在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上的单独的层,例如,诸如无机层的绝缘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中所示,多个透光区域TA1、TA2、TA3、TA4、TA5和TA6以及遮光区域BA可以被限定在如上所述的第二基底部310中。
参考图5和图16至图20,第一滤色器231和颜色图案250可以定位在第二基底部310的面对显示基板10的一个表面上。
第一滤色器231可以定位在第二基底部31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可以与第一透光区域TA1和第四透光区域TA4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与第一透光区域TA1重叠的第一滤色器231以及与第四透光区域TA4重叠的第一滤色器231可以在第二方向D2上彼此间隔开。在一些实施例中,稍后将描述的第七颜色图案257可以定位在与第一透光区域TA1重叠的第一滤色器231和与第四透光区域TA4重叠的第一滤色器231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七颜色图案257可以连接到与第一透光区域TA1重叠的第一滤色器231以及与第四透光区域TA4重叠的第一滤色器231。
第一滤色器231可以选择性地透射第一颜色的光(例如,蓝光)并且阻挡或吸收第二颜色的光(例如,红光)和第三颜色的光(例如,绿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滤色器231可以是蓝色滤色器,并且可以包括蓝色着色剂,例如蓝色染料或蓝色颜料。在本说明书中,着色剂是包括染料和颜料两者的概念。
颜色图案250可以吸收从显示装置1的外部引入到颜色转换基板30中的光的一部分以减少由于外部光引起的反射光。在显示装置1中,外部光在很大程度上反射,这可能导致使颜色转换基板30的色域失真的问题。然而,在本实施例中,颜色图案250可以设置在第二基底部310上以减少反射的外部光的量并且减小由于外部光引起的颜色的失真。
在一些实施例中,颜色图案250可以包括蓝色着色剂,例如蓝色染料或蓝色颜料。在一些实施例中,颜色图案250可以由与第一滤色器23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在形成第一滤色器231的过程中与第一滤色器231同时形成。即,第一滤色器231和颜色图案250可以通过将包括蓝色着色剂的感光有机材料涂覆到第二基底部31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对感光有机材料进行曝光和显影而同时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D3测量的颜色图案250的厚度TH2可以与第一滤色器231的厚度TH1基本上相同。当颜色图案250包括蓝色着色剂时,透射穿过颜色图案250的外部光或反射光具有蓝色波段。用户的眼睛的颜色敏感性根据光的颜色而不同。更具体地,蓝色波段的光可以比绿色波段的光和红色波段的光被用户较不敏感地感知。因此,颜色图案250包括蓝色着色剂,并且因此,用户可以相对较不敏感地感知反射光。
颜色图案250可以定位在第二基底部31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可以与遮光区域BA重叠。另外,颜色图案250可以被设置为与非发射区域NLA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颜色图案250可以与第二基底部310的一个表面直接接触。可替代地,当用于防止杂质的引入的单独的缓冲层设置在第二基底部310的一个表面上时,颜色图案250可以与缓冲层直接接触。
如图20中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颜色图案250可以遍及整个遮光区域BA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颜色图案250可以包括与第一遮光区域BA1重叠的第一颜色图案251、与第二遮光区域BA2重叠的第二颜色图案252、与第三遮光区域BA3重叠的第三颜色图案253、与第四遮光区域BA4重叠的第四颜色图案254、与第五遮光区域BA5重叠的第五颜色图案255、与第六遮光区域BA6重叠的第六颜色图案256以及与第七遮光区域BA7重叠的第七颜色图案25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七颜色图案257可以连接到第一颜色图案251、第二颜色图案252、第三颜色图案253、第四颜色图案254、第五颜色图案255和第六颜色图案256。
另外,颜色图案250可以连接到第一滤色器231。
参考图5、图16至图19和图21,遮光构件220可以定位在第二基底部310的面对显示基板10的一个表面上。遮光构件220可以被设置为与遮光区域BA重叠以阻挡光的透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中所示,遮光构件220在平面图中可以设置成近似格子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构件220可以包括有机遮光材料,并且可以通过有机遮光材料的涂布工艺和曝光工艺等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构件220可以包括具有遮光性的染料或颜料,并且可以是黑色矩阵。
如上所述,外部光可能导致使颜色转换面板的色域失真的问题。然而,当根据本实施例,遮光构件220定位在第二基底部310上时,外部光的至少一部分被遮光构件220吸收。因此,可以减小由于外部光反射引起的颜色的失真。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构件220可以防止由于相邻的透光区域之间的光的渗透而发生颜色混合,并且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色域。
如图21中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构件220可以包括与第一遮光区域BA1重叠的第一遮光构件221、与第二遮光区域BA2重叠的第二遮光构件222、与第三遮光区域BA3重叠的第三遮光构件223、与第四遮光区域BA4重叠的第四遮光构件224、与第五遮光区域BA5重叠的第五遮光构件225、与第六遮光区域BA6重叠的第六遮光构件226以及与第七遮光区域BA7重叠的第七遮光构件22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遮光构件221、第二遮光构件222和第三遮光构件223可以连接到第七遮光构件227,并且第四遮光构件224、第五遮光构件225和第六遮光构件226也可以连接到第七遮光构件227。
遮光构件220可以定位在颜色图案25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遮光构件221可以定位在第一颜色图案251上,第二遮光构件222可以定位在第二颜色图案252上,第三遮光构件223可以定位在第三颜色图案253上,第四遮光构件224可以定位在第四颜色图案254上,第五遮光构件225可以定位在第五颜色图案255上,第六遮光构件226可以定位在第六颜色图案256上,并且第七遮光构件227可以定位在第七颜色图案257上。
颜色图案250可以定位在遮光构件220与第二基底部310之间,并且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构件220可以不与第二基底部310接触。
如图5、图16至图19和图22中所示,第二滤色器233和第三滤色器235可以定位在第二基底部310的面对显示基板10的一个表面上。
第二滤色器233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二透光区域TA2和第五透光区域TA5重叠,并且第三滤色器235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三透光区域TA3和第六透光区域TA6重叠。
如图5中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滤色器233的一侧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一遮光区域BA1重叠,并且可以定位在第一颜色图案251和第一遮光构件221上。第二滤色器233的另一侧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二遮光区域BA2重叠,并且可以定位在第二颜色图案252和第二遮光构件222上。
如图5中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滤色器235的一侧可以与第二遮光区域BA2重叠,并且可以定位在第二颜色图案252和第二遮光构件222上。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滤色器235的另一侧可以与第三遮光区域BA3重叠,并且可以定位在第三颜色图案253和第三遮光构件223上。
如图22中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滤色器233和第三滤色器235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条纹形状,并且可以横跨第一行RT1与第二行RT2之间的第七遮光区域BA7。因此,第二滤色器233和第三滤色器235可以在第七遮光区域BA7中定位在第七遮光构件227上,并且可以在第七遮光区域BA7中沿第二方向D7覆盖第七颜色图案257和第七遮光构件227。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滤色器233和第三滤色器23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沿第二方向D2彼此间隔开的岛状图案的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滤色器233可以阻挡或吸收第一颜色的光(例如,蓝光)。即,第二滤色器233可以充当阻挡蓝光的蓝光阻挡滤光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滤色器233可以选择性地透射第二颜色的光(例如,红光)并且阻挡或吸收第一颜色的光(例如,蓝光)和第三颜色的光(例如,绿光)。例如,第二滤色器233可以是红色滤色器,并且可以包括诸如红色染料或红色颜料的红色着色剂。
第三滤色器235可以阻挡或吸收第一颜色的光(例如,蓝光)。即,第三滤色器235也可以充当蓝光阻挡滤光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滤色器235可以选择性地透射第三颜色的光(例如,绿光)并且阻挡或吸收第一颜色的光(例如,蓝光)和第二颜色的光(例如,红光)。例如,第三滤色器235可以是绿色滤色器,并且可以包括诸如绿色染料或绿色颜料的绿色着色剂。
如图5和图16至图19中所示,覆盖遮光构件220(参见图20)、颜色图案250、第一滤色器231、第二滤色器233和第三滤色器235的第一叠层321可以定位在第二基底部310的一个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叠层321可以与第一滤色器231、第二滤色器233和第三滤色器235直接接触。
第一叠层321可以进一步与遮光构件220(参见图20)接触。例如,如图5中所示,第一遮光构件221可以在第一遮光区域BA1中与第一叠层321直接接触,第二遮光构件222可以在第二遮光区域BA2中与第一叠层321接触,并且第三遮光构件223可以在第三遮光区域BA3中与第一叠层321接触。另外,如图19中所示,第七遮光构件227可以在第七遮光区域BA7中与第一叠层321直接接触。
第一叠层321的一部分可以与稍后将描述的第二叠层323一起构成蓝光反射层32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叠层321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个以上的层,并且两个以上的层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单层。
更具体地,如图7、图9、图10、图12、图13和图15中所示,第一叠层321可以包括具有第一折射率n1的第一层321a和具有不同于第一折射率n1的第二折射率n2的第二层321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321a的第一折射率n1可以大于第二层321b的第二折射率n2。例如,第一折射率n1与第二折射率n2之间的差可以是0.2或更大且0.6或更小。
第一层321a和第二层321b可以由无机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321a和第二层321b可以包括不同的无机材料。例如,具有相对大的第一折射率n1的第一层321a可以包括第一无机材料。这里,第一无机材料可以是TiOx、TaOx、HfOx、ZrOx和SiNx中的任何一种。具有相对小的第二折射率n2的第二层321b可以包括与第一无机材料不同的第二无机材料。这里,第二无机材料可以是SiOx和SiCOx中的任何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321a和第二层321b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形成,但是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通过其他沉积方法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叠层321可以具有其中交替堆叠第一层321a和第二层321b的结构。在图7和图9中,已经举例示出了第一叠层321具有包括总共七层的结构的情况。然而,包括在第一叠层321中的层的数量不限于上述七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中所示,第一叠层321可以包括总共m1个层。这里,m1可以是2或更大且9或更小的整数。
在第一叠层321的不与第二叠层323接触的区域(例如,第一透光区域TA1)中,蓝光的透射穿过透光图案330的一部分可能被第一叠层321反射,并且蓝光的另一部分可以透射穿过第一叠层321并且然后被发射到外部。当包括在第一叠层321中的层的总数是两个以上时,蓝光的一部分可以被反射并且蓝光的另一部分可以被透射,并且当包括在第一叠层321中的层的总数是九个以下时,蓝光的一部分可以透射穿过透光图案330和第一叠层321并且然后以足够的程度(足以被用户视觉可识别或者足以实现图像的程度)被提供到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叠层321的蓝光反射率可以是20%或更大且小于50%。蓝光反射率是指反射的蓝光的量与入射蓝光的量的比率。
包括在第一叠层321中的第一层321a和第二层321b当中定位在最下部的层可以与第一滤色器231、第二滤色器233、第三滤色器235和遮光构件220直接接触。这里,定位在最下部的层是指在包括在第一叠层321中的层当中最靠近第二基底部310的层。例如,如图7中所示,当第一层321a定位在第一叠层321的最下部时,定位在最下部的第一层321a可以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中与第一滤色器231直接接触。另外,如图9中所示,定位在最下部的第一层321a可以在第二透光区域TA2中与第二滤色器233直接接触。另外,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定位在最下部的第一层321a可以在第三透光区域TA3中与第三滤色器235直接接触。
包括在第一叠层321中的第一层321a和第二层321b当中定位在最上部的层可以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中与稍后将描述的透光图案330直接接触,并且可以在第二透光区域TA2和第三透光区域TA3中与稍后将描述的第二叠层323直接接触。这里,定位在最上部的层是指包括在第一叠层321中的层当中离第二基底部310最远的层。
例如,如图7中所示,当第一层321a定位在第一叠层321的最上部时,定位在最上部的第一层321a可以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中与透光图案330直接接触。另外,如图9中所示,定位在最上部的第一层321a可以在第二透光区域TA2中与第二叠层323直接接触,并且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也可以在第三透光区域TA3中与第二叠层323直接接触。
然而,第一叠层321的堆叠顺序不限于此。
如图13中所示,第二层321b可以定位在第一叠层321的最上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层321b可以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中与透光图案330直接接触,并且可以在第二透光区域TA2和第三透光区域TA3中与第二叠层323直接接触。
另外,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第二层321b而不是第一层321a可以定位在第一叠层321的最下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在第一叠层321中的第一层321a和第二层321b可以由如上所述的无机材料制成。因此,第一叠层321可以防止由于诸如湿气或空气的杂质从外部的渗透而损坏或污染遮光构件220、颜色图案250、第一滤色器231、第二滤色器233和第三滤色器235等。另外,第一叠层321可以防止包括在第一滤色器231、第二滤色器233和第三滤色器235中的着色剂扩散到除了第一滤色器231、第二滤色器233和第三滤色器235之外的部件(例如,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等)中。
如图5、图16至图19和图23中所示,透光图案330可以定位在蓝光反射层320的第一叠层32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图案330可以通过涂覆感光材料并且对感光材料进行曝光和显影而形成。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透光图案330、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也可以通过喷墨方法形成。
透光图案330可以定位在第一叠层321上,但是可以定位在第一透光区域TA1和第四透光区域TA4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中所示,透光图案330可以具有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条纹形状并且可以横跨第一行RT1与第二行RT2之间的第七遮光区域BA7。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透光图案330也可以具有其中定位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中的部分和定位在第四透光区域TA4中的部分彼此间隔开的结构,例如,岛状图案的形式。
透光图案330可以透射入射光。如上所述,从第一发光元件ED1提供的发射光L1可以是蓝光。作为蓝光的发射光L1透射穿过透光图案330和第一滤色器231,并且然后被发射到显示装置1的外部。即,从第一透光区域TA1发射的第一光La可以是蓝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图案330可以包括第一基底树脂331,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分散在第一基底树脂331中的第一散射体333。
第一基底树脂331可以由具有高透光率的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底树脂331可以由有机材料制成。例如,第一基底树脂331可以包括有机材料,例如环氧类树脂、丙烯酸树脂、cardo类树脂或酰亚胺类树脂。
第一散射体333可以具有与第一基底树脂331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可以与第一基底树脂331形成光学界面。例如,第一散射体333可以是光散射颗粒。第一散射体333不受特别限制,只要是能够散射透射光的至少一部分的材料即可,但是可以是例如金属氧化物颗粒或有机颗粒。金属氧化物颗粒的金属氧化物的示例可以包括氧化钛(TiO2)、氧化锆(ZrO2)、氧化铝(Al2O3)、氧化铟(In2O3)、氧化锌(ZnO)或氧化锡(SnO2)等,并且有机颗粒的材料的示例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或氨基甲酸乙脂类树脂等。与入射光的入射方向无关,第一散射体333可以在随机的方向上散射光,而基本上不转换透射穿过透光图案330的光的波长。
如上所述,透光图案330可以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中与第一叠层321直接接触。
如图5和图16至图19中所示,覆盖透光图案330和第一叠层321的第二叠层323可以定位在第二基底部310的一个表面上。如上所述,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的彼此接触的部分可以构成蓝光反射层32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叠层323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个以上的层,并且两个以上的层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单层。
更具体地,如图8、图9、图11、图12、图14和图15中所示,第二叠层323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第三层323a和第四层323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层323a可以具有第二折射率n2,并且第四层323b可以具有第一折射率n1。如上所述,第一折射率n1可以大于第二折射率n2,并且例如,第一折射率n1和第二折射率n2之间的差可以为0.2或更大且0.6或更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层323a和第四层323b可以由不同的无机材料制成。例如,具有相对较大的第一折射率n1的第四层323b可以由与第一层321a的第一无机材料相同的第一无机材料制成。具有较小的第二折射率n2的第三层323a可以由与第二层321b的第二无机材料相同的第二无机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层323a和第四层323b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形成,但是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通过其他沉积方法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叠层323可以具有其中交替堆叠第三层323a和第四层323b的结构。在图8和图9中,已经举例示出了第二叠层323具有包括总共七层的结构的情况,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中所示,第二叠层323可以包括总共m2个层。这里,m2可以是2或更大且9或更小的整数。
在第二叠层323的不与第一叠层321接触的区域(例如,第一透光区域TA1)中,作为从第一发光元件ED1提供的发射光L1的蓝光的一部分可以被第二叠层323反射,并且蓝光的另一部分可以透射穿过第二叠层323并且然后被提供到透光图案330。当包括在第二叠层323中的层的总数是两个以上时,蓝光的一部分可以被反射并且蓝光的另一部分可以被透射,并且当包括在第二叠层323中的层的总数是九个以下时,可以通过透光图案330以足够的程度(足以被用户视觉可识别或者足以显示图像的程度)提供蓝光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叠层323的蓝光反射率可以是20%或更大且小于50%。
包括在第二叠层323中的第三层323a和第四层323b当中定位在最下部的层可以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中与透光图案330直接接触,并且可以在第二透光区域TA2和第三透光区域TA3中与第一叠层321直接接触。这里,定位在最下部的层是指在包括在第二叠层323中的层当中最靠近第二基底部310的层。例如,如图8中所示,当第三层323a定位在第二叠层323的最下部时,定位在最下部的第三层323a可以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中与透光图案330直接接触。
第一叠层321的与第二叠层323接触的最上层以及第二叠层323的与第一叠层321接触的最下层可以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例如,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中,如图7中所示,第一叠层321的具有第一折射率n1的第一层321a可以与透光图案330接触,并且如图8中所示,第二叠层323的具有第二折射率n2的第三层323a可以与透光图案330接触。即,与透光图案330接触的、第一叠层321的层和第二叠层323的层可以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包括不同的材料。
另外,如图9中所示,第二透光区域TA2中的定位在第二叠层323的最下部的第三层323a可以与第二透光区域TA2中的定位在第一叠层321的最上部的第一层321a接触。另外,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第三透光区域TA3中的定位在第二叠层323的最下部的第三层323a可以与第二透光区域TA2中的定位在第一叠层321的最上部的第一层321a接触。
包括在第二叠层323中的第三层323a和第四层323b当中的定位在最上部的层在第二透光区域TA2中与稍后将描述的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直接接触,并且在第三透光区域TA3中与稍后将描述的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直接接触。这里,定位在最上部的层是指包括在第一第二叠层321中的层当中离第二基底部310最远的层。
例如,当第三层323a定位在第二叠层323的最上部时,定位在最上部的第三层323a如图8中所示可以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中与封盖层390直接接触,并且如图9中所示可以在第二透光区域TA2中与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直接接触。另外,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定位在最上部的第三层323a可以在第三透光区域TA3中与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直接接触。
然而,第二叠层323的堆叠顺序不限于此。
当如图13和图15中所示,具有第二折射率n2的第二层321b定位在第一叠层321的最上部时,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具有第一折射率n1的第四层323b可以定位在第二叠层323的最下部。在这种情况下,第四层323b可以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中与透光图案330直接接触,并且可以在第二透光区域TA2和第三透光区域TA3中与第一叠层321的第二层321b直接接触。
如上所述,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的彼此接触的部分可以构成蓝光反射层320。蓝光反射层320可以具有其中交替堆叠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个层的结构。蓝光反射层可以反射蓝光并且对于除蓝光之外的可见光(例如,红光和绿光)可以具有低反射率和高透射率。即,在第二透光区域TA2和第三透光区域TA3中,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可以彼此接触以反射入射光当中的蓝光并且透射入射光当中的红光和绿光。另外,在其中设置透光图案330的区域中,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彼此不接触,并且可以彼此分离,透光图案330介于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之间,以仅反射入射光当中的蓝光的一部分并透射蓝光的另一部分,并且透射入射光当中的红光和绿光。
即,在与透光图案330重叠的部分中,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彼此不接触,并且可以彼此分离以透射蓝光。另外,在与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重叠的部分以及与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重叠的部分中,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可以彼此直接接触以构成蓝光反射层320并且反射大部分蓝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在蓝光反射层320中的单层的总数可以是11个以上且18个以下。即,包括在第一叠层321中的单层的数量m1和包括在第二叠层323中的单层的数量m2的和可以是11个以上且18个以下。
当包括在蓝光反射层320中的堆叠的单层的数量是11个以上时,可以以预期的水平反射蓝光。另外,当包括在蓝光反射层320中的堆叠的单层的数量是18个以下时,反射的蓝光的波长依赖性不增大并且可以防止整体吸收系数的增大,并且因此可以防止光能损失的增大。
与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中的每一个的蓝光反射率相比,其中顺序堆叠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的部分中的蓝光反射率可以增大。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连续地堆叠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的部分(即,蓝光反射层320)的蓝光反射率可以是90%以上,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蓝光反射层320可以具有99%以上的蓝光反射率。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仅在定位透光图案330的部分中彼此不接触并且可以彼此分离,并且可以在除了定位透光图案330的部分之外的区域中彼此接触以构成蓝光反射层320。
参考图5、图16至图19和图23,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可以定位在蓝光反射层320的第二叠层323上。
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可以定位在蓝光反射层320的第二叠层323上,但是可以与第二透光区域TA2和第五透光区域TA5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中所示,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可以具有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条纹形状并且可以横跨第一行RT1与第二行RT2之间的第七遮光区域BA7。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也可以具有其中定位在第二透光区域TA2中的部分和定位在第五透光区域TA5中的部分彼此间隔开的结构,例如,岛状图案的形式。
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可以将入射光的峰值波长转换或移位为具有另一特定峰值波长的光并且发射具有另一特定峰值波长的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可以将从第二发光元件ED2提供的发射光L1转换为具有在大约610nm至大约650nm范围内的峰值波长的红光并且发射红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可以包括第二基底树脂341和分散在第二基底树脂341中的第一波长偏移体345,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分散在第二基底树脂341中的第二散射体343。
第二基底树脂341可以由具有高透光率的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基底树脂341可以由有机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基底树脂341可以由与第一基底树脂33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或者可以包括被例示为第一基底树脂331的材料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波长偏移体345可以将入射光的峰值波长转换或移位为另一特定峰值波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长偏移体345可以将作为从第二发光元件ED2提供的蓝光的第一颜色的光L1转换为具有在大约610nm至大约650nm范围内的单一峰值波长的红光并且发射红光。
第一波长偏移体345的示例可以包括量子点、量子棒或磷光体等。例如,量子点可以是在电子从导带跃迁到价带时发射特定颜色的颗粒物质。
量子点可以是半导体纳米晶体材料。量子点可以根据其组成和尺寸具有特定的带隙以吸收光并且然后发射具有特有波长的光。量子点的半导体纳米晶体的示例可以包括IV族纳米晶体、II-VI族化合物纳米晶体、III-V族化合物纳米晶体、IV-VI族纳米晶体或其组合。
II-VI族化合物可以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选自由CdSe、CdTe、ZnS、ZnSe、ZnTe、ZnO、HgS、HgSe、HgTe、MgSe、MgS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二元化合物;选自由InZnP、AgInS、CuInS、CdSeS、CdSeTe、CdSTe、ZnSeS、ZnSeTe、ZnSTe、HgSeS、HgSeTe、HgSTe、CdZnS、CdZnSe、CdZnTe、CdHgS、CdHgSe、CdHgTe、HgZnS、HgZnSe、HgZnTe、MgZnSe、MgZnS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三元化合物;以及选自由HgZnTeS、CdZnSeS、CdZnSeTe、CdZnSTe、CdHgSeS、CdHgSeTe、CdHgSTe、HgZnSeS、HgZnSeTe、HgZnSTe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中的四元化合物。
III-V族化合物可以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选自由GaN、GaP、GaAs、GaSb、AlN、AlP、AlAs、AlSb、InN、InP、InAs、InSb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二元化合物;选自由GaNP、GaNAs、GaNSb、GaPAs、GaPSb、AlNP、AlNAs、AlNSb、AlPAs、AlPSb、InGaP、InNP、InAlP、InNAs、InNSb、InPAs、InPSb、GaAlNP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三元化合物;以及选自由GaAlNAs、GaAlNSb、GaAlPAs、GaAlPSb、GaInNP、GaInNAs、GaInNSb、GaInPAs、GaInPSb、InAlNP、InAlNAs、InAlNSb、InAlPAs、InAlPSb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四元化合物。
IV-VI族化合物可以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选自由SnS、SnSe、SnTe、PbS、PbSe、PbTe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二元化合物;选自由SnSeS、SnSeTe、SnSTe、PbSeS、PbSeTe、PbSTe、SnPbS、SnPbSe、SnPbTe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三元化合物;以及选自由SnPbSSe、SnPbSeTe、SnPbSTe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四元化合物。IV族元素可以选自由Si、Ge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IV族化合物可以是选自由SiC、SiGe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二元化合物。
在这种情况下,二元化合物、三元化合物或四元化合物可以以均匀的浓度存在于颗粒中,或者可以以部分不同的浓度分布的状态存在于同一颗粒中。另外,量子点可以具有其中一个量子点围绕另一量子点的核/壳结构。核与壳之间的界面可以具有其中存在于壳中的元素的浓度朝向中心降低的浓度梯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量子点可以具有包括包含上述纳米晶体的核和围绕核的壳的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壳可以充当通过防止核的化学改性来保持半导体特性的钝化层和/或充当将电泳特性赋予量子点的充电层。壳可以是单层或多层。核与壳之间的界面可以具有其中存在于壳中的元素的浓度朝向中心降低的浓度梯度。量子点的壳的示例可以包括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化合物或其组合等。
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的示例可以包括诸如SiO2、Al2O3、TiO2、ZnO、MnO、Mn2O3、Mn3O4、CuO、FeO、Fe2O3、Fe3O4、CoO、Co3O4或NiO的二元化合物或者诸如MgAl2O4、CoFe2O4、NiFe2O4或CoMn2O4的三元化合物,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另外,半导体化合物的示例可以包括CdS、CdSe、CdTe、ZnS、ZnSe、ZnTe、ZnSeS、ZnTeS、GaAs、GaP、GaSb、HgS、HgSe、HgTe、InAs、InP、InGaP、InSb、AlAs、AlP或AlSb等,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由第一波长偏移体345发射的光可以具有大约45nm或更小、大约40nm或更小或者大约30nm或更小的发射波长谱的半峰全宽(FWHM),并且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由显示装置1显示的颜色的色纯度和颜色再现性。另外,与入射光的入射方向无关,由第一波长偏移体345发射的光可以朝向若干方向发射。因此,可以提高在第二透光区域TA2中显示的第二颜色的侧面可视性。
从第二发光元件ED2提供的发射光L1的一部分没有被第一波长偏移体345转换为红光,并且可以透射穿过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并且然后被发射。如上所述,发射光L1可以是蓝光,并且因此,发射光L1的未被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转换并且入射到蓝光反射层320上的分量可以被蓝光反射层320反射。另外,未被蓝光反射层320反射并且透射穿过蓝光反射层320的光可以被第二滤色器233阻挡。另一方面,发射光L1当中由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转换后的红光透射穿过蓝光反射层320和第二滤色器233,并且然后被发射到外部。即,从第二透光区域TA2发射的第二光Lb可以是红光。
第二散射体343可以具有与第二基底树脂341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可以与第二基底树脂341形成光学界面。例如,第二散射体343可以是光散射颗粒。除上述描述之外,第二散射体343的详细描述与第一散射体333的详细描述基本上相同或相似,并且因此将被省略。
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定位在第二叠层323上,但是可以定位在第三透光区域TA3和第六透光区域TA6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中所示,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可以具有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条纹形状并且可以横跨第一行RT1与第二行RT2之间的第七遮光区域BA7。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也可以具有其中定位在第三透光区域TA3中的部分和定位在第六透光区域TA6中的部分彼此间隔开的结构,例如,岛状图案的形式。
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可以将入射光的峰值波长转换或移位为具有另一特定峰值波长的光并且发射具有另一特定峰值波长的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可以将从第三发光元件ED3提供的发射光L1转换为在大约510nm至大约550nm范围内的绿光并且发射绿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可以包括第三基底树脂351和分散在第三基底树脂351中的第二波长偏移体355,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分散在第三基底树脂351中的第二散射体353。
第三基底树脂351可以由具有高透光率的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基底树脂351可以由有机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基底树脂351可以由与第一基底树脂33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或者可以包括被例示为第一基底树脂331的材料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波长偏移体355可以将入射光的峰值波长转换或移位为另一特定峰值波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波长偏移体355可以将具有在440nm至480nm范围内的峰值波长的蓝光转换为具有在510nm至550nm范围内的峰值波长的绿光。
第二波长偏移体355的示例可以包括量子点、量子棒或磷光体等。第二波长偏移体355的更详细的描述与第一波长偏移体345的描述中的上述更详细的描述基本上相同或相似,并且因此将被省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长偏移体345和第二波长偏移体355都可以由量子点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构成第一波长偏移体345的量子点的颗粒尺寸可以大于构成第二波长偏移体355的量子点的颗粒尺寸。
第二散射体353可以具有与第三基底树脂351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可以与第三基底树脂351形成光学界面。例如,第二散射体353可以是光散射颗粒。除上述详细描述之外,第二散射体353的详细描述与第二散射体343的详细描述基本上相同或相似,并且因此将被省略。
从第三发光元件ED3发射的发射光L1可以提供给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并且第二波长偏移体355可以将从第三发光元件ED3提供的发射光L1转换为具有在大约510nm至大约550nm范围内的峰值波长的绿光并且发射绿光。
作为蓝光的发射光L1的一部分不被第二波长偏移体355转换为绿光,并且可以透射穿过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并且然后入射到蓝光反射层320上,并且可以被蓝光反射层320反射。另外,入射到蓝光反射层320上的蓝光中透射穿过蓝光反射层320的分量可以被第三滤色器235阻挡。另一方面,发射光L1当中由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转换的绿光透射穿过蓝光反射层320和第三滤色器235,并且然后被发射到外部。因此,从第三透光区域TA3发射到显示装置1的外部的第三光Lc可以是绿光。
当发射光L1是深蓝色的光和天蓝色的光的混合光时,发射光L1包括长波长分量和短波长分量两者,并且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大入射到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上的发射光L1的移动路径。因此,提供给第二波长偏移体355的发射光L1的量可以进一步增大,并且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的光转换效率可以提高。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1的颜色再现性。
如图5和图16至图19中所示,封盖层390可以定位在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上。封盖层390可以覆盖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以及蓝光反射层320的定位在透光图案330上的第二叠层323。封盖层390可以与第二叠层323接触,并且可以密封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因此,可以防止由于从外部渗透的诸如湿气或空气的杂质而对透光图案330、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造成损坏或污染。在一些实施例中,封盖层390可以由无机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封盖层390可以由诸如SiOx、SiNx或SiON的无机材料制成。当第二叠层323和封盖层390都由无机材料制成时,可以在第二叠层323和封盖层390的彼此直接接触的部分上执行无机-无机结合,并且可以有效地阻挡湿气或空气等从外部的引入。
如图5和图16至图19中所示,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可以定位在封盖层390上。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可以定位在遮光区域BA中以阻挡光的透射。更具体地,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可以定位在透光图案330与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之间以及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与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之间,以防止相邻透光区域之间的颜色混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可以具有沿第二方向D2(参见图23)延伸的条纹形状,并且可以防止沿第一方向D1(参见图23)彼此相邻的透光区域之间的颜色混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可以包括有机遮光材料,并且可以通过有机遮光材料的涂布工艺和曝光工艺等形成。例如,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可以包括具有遮光性的染料或颜料,并且可以是黑色矩阵。
如上所述,填充物70可以定位在颜色转换基板30与显示基板10之间的空间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16至图19中所示,填充物70可以定位在封盖层390与薄膜封装层170之间以及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与薄膜封装层17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填充物70可以与封盖层390和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直接接触。
图24和图25是用于描述图5中示出的蓝光反射层的功能的视图。
参考图24,如上所述,提供给颜色转换基板30的发射光L1可以是蓝光。蓝光反射层320的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可以在其中定位透光图案330的区域中彼此分离,并且可以在没有定位透光图案330的区域中彼此接触并且被连续地堆叠。
例如,参考图24,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可以仅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中不彼此接触,并且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可以在第二透光区域TA2、第三透光区域TA3、第一遮光区域BA1、第二遮光区域BA2和第三遮光区域BA3等中彼此接触以构成蓝光反射层320。
因此,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中,作为发射光L1的蓝光L1B可以透射穿过第二叠层323并且然后入射到透光图案330上,并且透射穿过透光图案330的蓝光L1B可以透射穿过第一叠层321和第一滤色器231并且然后被提供到外部。因此,作为蓝光的第一光La可以从第一透光区域TA1被提供到外部。
在第二透光区域TA2中,发射光L1透射穿过封盖层390,并且然后被提供给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发射光L1当中未被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波长转换的蓝光L1B可以入射到蓝光反射层320上。在第二透光区域TA2中,蓝光反射层320具有其中连续地堆叠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的结构,并且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都定位在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与第二基底部310之间。因此,蓝光L1B可以被蓝光反射层320反射以再次入射到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上。即,在第二透光区域TA2中,可以重新使用未被波长转换的蓝光,并且因此可以提高光效率。如上所述,发射光L1当中由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波长转换的光可以透射穿过蓝光反射层320和第二滤色器233,并且然后作为第二光Lb被提供到外部。
类似地,同样在第三透光区域TA3中,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可以彼此接触,并且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都定位在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和第二基底部310上。因此,未被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波长转换的蓝光L1B可以被蓝光反射层320反射并且重新使用。
参考图25,外部光LO可以被提供给颜色转换基板30,并且外部光LO可以包括红光分量LOR、绿光分量LOG和蓝光分量LOB。
入射到第一透光区域TA1上的外部光LO的红光分量LOR和绿光分量LOG可以被第一滤色器231阻挡。入射到第一透光区域TA1上的外部光LO的蓝光分量LOB可以透射穿过第一叠层321并且然后入射到透光图案330上,并且蓝光分量LOB的一部分可以被第一叠层321反射。
入射到第二透光区域TA2上的外部光LO的绿光分量LOG和蓝光分量LOB可以被第二滤色器233阻挡。另外,即使外部光LO的蓝光分量LOB的一部分透射穿过第二滤色器233,蓝光分量LOB的一部分也可以被蓝光反射层320反射以再次入射到第二滤色器233上,这可以被第二滤色器233阻挡。入射到第二透光区域TA2上的外部光LO的红光分量LOG可以透射穿过第二滤色器233和蓝光反射层320,并且然后入射到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上。
入射到第三透光区域TA3上的外部光LO的红光分量LOR和蓝光分量LOB可以被第三滤色器235阻挡。另外,即使外部光LO的蓝光分量LOB的一部分透射穿过第三滤色器235,蓝光分量LOB的一部分也可以被蓝光反射层320反射以再次入射到第三滤色器235上,这可以被第三滤色器235阻挡。入射到第三透光区域TA3上的外部光LO的绿光分量LOG可以透射穿过第三滤色器235和蓝光反射层320,并且然后入射到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上。
即,最终,在第一透光区域TA1中,只有外部光LO的蓝光分量LOB可以入射到透光图案330上,在第二透光区域TA2中,只有外部光LO的红光分量LOR可以入射到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上,并且在第三透光区域TA3中,只有外部光LO的绿光分量LOG可以入射到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上。由于外部光LO当中可以在各个透光区域中入射到颜色转换基板30中的光的颜色与从各个透光区域发射到外部的光的颜色相同,因此可以防止显示装置的颜色再现性因外部光LO而劣化。
另外,可以减少外部光LO当中从颜色转换基板30反射并且提供到外部的光的量,并且因此,可以防止或减少由于外部光LO中的反射光引起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的劣化。
图26至图30是用于描述制造图5中示出的颜色转换基板的工艺的视图。
参考图26,制备其中限定有遮光区域和透光区域的第二基底部310。在图26中举例示出了在第二基底部310中顺序限定第一透光区域TA1、第一遮光区域BA1、第二透光区域TA2、第二遮光区域BA2、第三透光区域TA3和第三遮光区域BA3。此后,使用将包括蓝色着色剂的感光材料涂覆到第二基底部310上并且对感光材料进行曝光和显影的工艺(例如,光刻工艺)同时形成第一滤色器231和颜色图案250。形成第一滤色器231和颜色图案250的位置与上述相同,并且因此将省略其描述。在附图中举例示出了第一滤色器231形成为与第一透光区域TA1重叠,并且颜色图案250形成为与第一遮光区域BA1、第二遮光区域BA2和第三遮光区域BA3重叠。
此后,通过涂覆包括遮光材料的感光材料并且对感光材料进行曝光和显影,在颜色图案250上形成遮光构件220。
此后,形成第二滤色器233和第三滤色器23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滤色器233和第三滤色器235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光刻工艺形成。在附图中举例示出了第二滤色器233形成为与第二透光区域TA2重叠并且第三滤色器235形成为与第三透光区域TA3重叠。可以在先形成第二滤色器233之后,形成第三滤色器235,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在形成第三滤色器235之后,形成第二滤色器233。
此后,如图27中所示,形成覆盖遮光构件220、第一滤色器231、第二滤色器233和第三滤色器235的第一叠层321。第一叠层321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并且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
此后,如图28中所示,在第一叠层321上形成透光图案3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光刻工艺形成透光图案330,并且可以将透光图案330形成为与第一滤色器231重叠。
此后,如图29中所示,在第二基底部310上形成覆盖透光图案330和第一叠层321的第二叠层323。第二叠层323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第三层和第四层,并且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
此后,在第二叠层323上形成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可以被形成为与第二滤色器233重叠,并且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可以被形成为与第三滤色器235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光刻工艺形成,但是不限于此。
此后,如图30中所示,在第二基底部310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封盖层390,并且在封盖层390上形成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在一些实施例中,封盖层390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并且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可以通过光刻工艺形成。
通过上述工艺,可以制造图5中示出的颜色转换基板30。
根据上述制造颜色转换基板的方法,有着蓝光可以透射穿过第一透光区域TA1并且反射蓝光的蓝光反射层320可以形成在第二透光区域TA2和第三透光区域TA3中、而无需使用单独的掩模执行额外的光刻工艺的优点,并且因此,有着可以减少光刻工艺的数量的优点。
图31是沿图3和图4的线X1-X1'截取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32是沿图3和图4的线X2-X2'截取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33是沿图3和图4的线X3-X3'截取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34是沿图3和图4的线X4-X4'截取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35是沿图3和图4的线X5-X5'截取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并且图36是图31的部分Q5的放大图。
参考图31至图36,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a包括显示基板10、颜色转换基板30a和填充物70。显示装置1a与根据图5和图16至图19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最大不同在于颜色转换基板30a的构造,具体地,在于颜色转换基板30a包括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a,并且在其他构造方面,与根据图5和图16至图19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基本上相同或相似。因此,将省略重复的描述,并且将主要描述与上述内容不同的内容。
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a可以包括基底树脂371a和分散在基底树脂371a中的散射体373a。
基底树脂371a可以由具有高透光率的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树脂371a可以由有机材料制成。例如,第一基底树脂371a可以包括有机材料,例如环氧类树脂、丙烯酸树脂、cardo类树脂或酰亚胺类树脂。
散射体373a可以具有与基底树脂371a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可以与基底树脂371a形成光学界面。例如,散射体373a可以是光散射颗粒。散射体373a不受特别限制,只要是能够散射透射光的至少一部分的材料即可,但是可以是例如金属氧化物颗粒或有机颗粒。
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a可以防止在彼此相邻的透光区域之间发生颜色混合。例如,如图36中所示,在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中被波长转换的红光L1R当中朝向第三透光区域TA3(参见图31)入射的光的一部分可以被散射体373a等反射,并且因此可以不入射到第三透光区域TA3(参见图31)。另外,在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中被波长转换的红光L1R当中透射穿过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a并且入射到第三透光区域TA3(参见图31)的光最终被第三滤色器235阻挡,并且因此可以不被发射到外部。在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中未被波长转换的蓝光L1B的一部分可以被散射体373a等反射或者被蓝光反射层320反射以再次入射到第二透光区域TA2(图31)。另外,在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中未被波长转换的蓝光L1B当中透射穿过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a的光可以在第三透光区域TA3(参见图31)中被蓝光反射层320反射,并且因此可以不被发射到外部。即,颜色混合防止构件370a可以防止在彼此相邻的透光区域之间发生颜色混合,并且可以进一步增加蓝光的重新使用效果。
图37是沿图3和图4的线X1-X1'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38是沿图3和图4的线X2-X2'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39是沿图3和图4的线X3-X3'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40是沿图3和图4的线X4-X4'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41是沿图3和图4的线X5-X5'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42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颜色转换基板中的分隔壁的示意性布置的平面图,并且图43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颜色转换基板中的第一波长转换图案、第二波长转换图案和透光图案的示意性布置的平面图。
参考图37至图43,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包括显示基板10、颜色转换基板32和填充物70。显示装置2与根据图5和图16至图19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最大不同在于颜色转换基板32的构造,具体地,在于颜色转换基板32包括分隔壁380并且不包括颜色混合防止构件,并且在其他构造方面,与根据图5和图16至图19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基本上相同或相似。因此,将省略重复的描述,并且将主要描述与上述内容不同的内容。
如图42中所示,分隔壁380可以定位在遮光区域BA中,并且可以与非发射区域NLA重叠。分隔壁380可以被设置为围绕第一透光区域TA1、第二透光区域TA2、第三透光区域TA3、第四透光区域TA4、第五透光区域TA5和第六透光区域TA6中的每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壁380在平面图中可以具有格子形状。
当透光图案330、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使用油墨组合物由喷墨法形成时,分隔壁380可以充当将用于形成透光图案330、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的油墨组合物稳定地定位在期望位置的引导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壁380可以由有机材料制成,或者可以由感光有机材料制成。感光有机材料可以是其中在被光照射的部分处发生固化的负性感光材料,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壁380可以进一步包括遮光材料。即,分隔壁380可以定位在遮光区域BA中以阻挡光的透射。更具体地,分隔壁380可以定位在透光图案330与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之间以及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与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之间,以防止相邻透光区域之间的颜色混合。
如图43中所示,透光图案330可以定位在由分隔壁380分隔的空间中的第一透光区域TA1和第四透光区域TA4中。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可以定位为与由分隔壁380分隔的空间中的第二透光区域TA2和第五透光区域TA5重叠,并且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可以定位为与由分隔壁380分隔的空间中的第三透光区域TA3和第六透光区域TA6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图案330、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可以具有岛状图案的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7至图41中所示,分隔壁380可以设置在蓝光反射层320的第一叠层321上,并且蓝光反射层320的第二叠层323可以定位在分隔壁380、第一叠层321和透光图案330上。另外,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可以定位在第二叠层323上,并且封盖层390可以定位在第二叠层323、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上。在这种情况下,透光图案330可以与分隔壁380直接接触。
在图37至图4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可以在其中设置透光图案330的区域和其中设置分隔壁380的区域中不彼此直接接触。另外,第一叠层321和第二叠层323可以在其中设置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的区域中彼此直接接触,并且可以反射入射光当中的蓝光并且透射入射光当中的红光和绿光。
图44是沿图3和图4的线X1-X1'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45是沿图3和图4的线X2-X2'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46是沿图3和图4的线X3-X3'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47是沿图3和图4的线X4-X4'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并且图48是沿图3和图4的线X5-X5'截取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参考图44至图48,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a包括显示基板10、颜色转换基板32a和填充物70。显示装置1a与根据图37至图43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最大不同在于颜色转换基板32a的构造,具体地,在于颜色转换基板32a包括分隔壁380a,并且在其他构造方面,与根据图37至图43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基本上相同或相似。因此,将省略重复的描述,并且将主要描述与上述内容不同的内容。
类似于上面参考图37至图43描述的分隔壁,分隔壁380a在平面图中可以遍及整个遮光区域BA定位。
分隔壁380a可以包括基底树脂381a和分散在基底树脂381a中的散射体383a。
基底树脂381a可以由具有高透光率的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树脂381a可以由有机材料制成。
散射体383a可以具有与基底树脂381a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可以与基底树脂381a形成光学界面。例如,散射体383a可以是光散射颗粒。散射体383a不受特别限制,只要是能够散射透射光的至少一部分的材料即可,但是可以是例如金属氧化物颗粒或有机颗粒。
分隔壁380a可以充当将用于形成透光图案330、第一波长转换图案340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350的油墨组合物稳定地定位在期望位置的引导件,并且防止在彼此相邻的透光区域之间发生颜色混合。分隔壁380a的颜色混合防止功能的更详细描述与上面参考图31至图36描述的颜色混合防止构件的描述基本上相同或相似,并且因此将被省略。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颜色转换基板和显示装置可以减少由于外部光反射引起的颜色的失真并且提高显示质量。另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颜色转换基板和显示装置可以重新使用蓝光,并且因此可以提高光效率。
以上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而不背离本公开的技术精神或基本特征。因此,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Claims (25)

1.一种颜色转换基板,包括:
基底部,在所述基底部中限定有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
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的第一叠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叠层上的第二叠层;
第一波长转换图案,与所述第二透光区域重叠、设置在所述第二叠层上并且将第一颜色的光波长转换为第二颜色的光;以及
透光图案,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重叠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叠层与所述第二叠层之间,
其中,在所述第二透光区域中,所述第一叠层和所述第二叠层彼此直接接触以构成蓝光反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叠层的不与所述第二叠层接触的部分和所述第二叠层的不与所述第一叠层接触的部分透射蓝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叠层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并且
所述第二叠层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第三层和第四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四层的折射率相同,并且
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三层的折射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叠层具有其中交替堆叠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结构,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叠层具有其中交替堆叠所述第三层和所述第四层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其中,在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中,所述第一叠层和所述第二叠层与所述透光图案接触,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当中与所述透光图案接触的层的折射率不同于所述第三层和所述第四层当中与所述透光图案接触的层的折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其中,在所述第二透光区域中,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任一个与所述第二叠层直接接触,并且所述第三层和所述第四层中的任一个与所述第一叠层直接接触,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当中与所述第二叠层接触的层的折射率不同于所述第三层和所述第四层当中与所述第一叠层接触的层的折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其中:
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由不同的无机材料制成,
所述第三层由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任一个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所述第四层由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的另一个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在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中,所述第一叠层和所述第二叠层与所述透光图案接触,并且
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当中与所述透光图案接触的层以及所述第三层和所述第四层当中与所述透光图案接触的层由不同的无机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其中:
包括在所述第一叠层中的层的数量是两个以上且九个以下,并且
包括在所述第二叠层中的层的数量是两个以上且九个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其中,包括在所述蓝光反射层中的层的数量是11个以上且18个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其中,遮光区域被进一步限定在所述基底部中、在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与所述第二透光区域之间,
其中,所述颜色转换基板进一步包括:
第一滤色器,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重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叠层与所述基底部之间、透射所述第一颜色的所述光并且阻挡所述第二颜色的所述光;
第二滤色器,与所述第二透光区域重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叠层与所述基底部之间、透射所述第二颜色的所述光并且阻挡所述第一颜色的所述光;以及
遮光构件,与所述遮光区域重叠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叠层与所述基底部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叠层与所述第一滤色器和所述第二滤色器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进一步包括:
颜色图案,与所述遮光区域重叠并且设置在所述遮光构件与所述基底部之间,
其中,所述颜色图案和所述第一滤色器包括相同的着色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其中,第三透光区域被进一步限定在所述基底部中,
其中,所述第一叠层和所述第二叠层进一步定位在所述第三透光区域中,并且
其中,所述颜色转换基板进一步包括:
第三滤色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第一叠层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三透光区域重叠;以及
第二波长转换图案,与所述第三透光区域重叠、设置在所述第二叠层上并且将所述第一颜色的所述光波长转换为与所述第二颜色的所述光不同的第三颜色的光。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进一步包括:
封盖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图案上并且覆盖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图案和所述第二叠层;以及
颜色混合防止构件,设置在所述封盖层上并且设置在所述透光图案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图案之间,
其中,所述封盖层在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中与所述第二叠层接触并且在所述第二透光区域中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图案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其中,所述颜色混合防止构件包括具有透光性的基底树脂和设置在所述基底树脂中的散射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进一步包括:
分隔壁,设置在所述遮光区域中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叠层与所述第二叠层之间;以及
封盖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图案上并且覆盖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图案、所述第二叠层和所述分隔壁,
其中,所述透光图案与所述分隔壁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图案与所述封盖层和覆盖所述分隔壁的所述第二叠层接触,并且
其中,所述封盖层在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中与所述第二叠层接触并且在所述第二透光区域中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图案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颜色转换基板,其中,所述分隔壁包括具有透光性的基底树脂和设置在所述基底树脂中的散射体。
18.一种制造颜色转换基板的方法,包括:
制备基底部,在所述基底部中限定有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
在所述基底部上形成第一叠层,所述第一叠层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多个层;
在所述第一叠层上形成透光图案以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重叠;
在所述第一叠层上形成第二叠层以覆盖所述透光图案,所述第二叠层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多个层;
在所述第二叠层上形成波长转换图案以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重叠;以及
在所述波长转换图案上形成覆盖所述波长转换图案的封盖层,
其中,在所述第二透光区域中,所述第一叠层和所述第二叠层彼此直接接触以构成蓝光反射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造颜色转换基板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叠层的所述形成包括交替沉积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并且
所述第二叠层的所述形成包括交替沉积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第三层和第四层。
2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底部,在所述第一基底部中限定有第一发射区域和第二发射区域;
第一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部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发射区域重叠;
第二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部上并且与所述第二发射区域重叠;
薄膜封装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上;
第二基底部,设置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
蓝色滤色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部的面对所述薄膜封装层的一个表面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重叠;
红色滤色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部的一个表面上并且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重叠;
定位在所述红色滤色器上的第一叠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叠层上的第二叠层;
波长转换图案,与所述红色滤色器重叠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叠层上;以及
透光图案,与所述蓝色滤色器重叠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叠层与所述第二叠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发射蓝光的发光层,
其中,所述波长转换图案将所述蓝光波长转换为红光,并且
其中,在与所述波长转换图案重叠的区域中,所述第一叠层和所述第二叠层彼此直接接触以构成蓝光反射层。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波长转换图案包括基底树脂、分散在所述基底树脂中的波长偏移体和分散在所述基底树脂中的散射体,并且
其中,所述波长偏移体是量子点。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叠层和所述第二叠层中的每一个具有其中交替堆叠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个层的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两个层之间的折射率的差是0.2以上且0.6以下。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在所述第一叠层中的层的数量和包括在所述第二叠层中的层的数量的和是11个以上且19个以下。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层包括各自发射所述蓝光的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彼此重叠。
CN202080089374.9A 2019-12-24 2020-05-13 颜色转换基板、制造颜色转换基板的方法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8466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73759 2019-12-24
KR1020190173759A KR20210082291A (ko) 2019-12-24 2019-12-24 색변환 기판, 색변환 기판의 제조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PCT/KR2020/006285 WO2021132814A1 (ko) 2019-12-24 2020-05-13 색변환 기판, 색변환 기판의 제조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6618A true CN114846618A (zh) 2022-08-02

Family

ID=76575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9374.9A Pending CN114846618A (zh) 2019-12-24 2020-05-13 颜色转换基板、制造颜色转换基板的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50227A1 (zh)
KR (1) KR20210082291A (zh)
CN (1) CN114846618A (zh)
WO (1) WO202113281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94541B1 (ko) * 2016-10-14 2023-0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80064616A (ko) * 2016-12-05 2018-06-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포토루미네센스 장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2502221B1 (ko) * 2017-08-08 2023-0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색 변환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579289B1 (ko) * 2017-10-25 2023-09-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색변환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360351B1 (ko) * 2017-11-15 2022-02-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50227A1 (en) 2023-02-16
WO2021132814A1 (ko) 2021-07-01
KR20210082291A (ko) 2021-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16445B1 (ko) 표시 장치
KR20210156371A (ko) 표시 장치
CN111697033A (zh) 颜色转换基底和显示装置
KR20220000388A (ko) 표시 장치
US20230284512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051958A1 (en) Color converting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ame
KR20220004891A (ko) 표시 장치
CN114846618A (zh) 颜色转换基板、制造颜色转换基板的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19322900U (zh) 显示装置
CN220326172U (zh) 显示装置
CN220108616U (zh) 显示装置
US11830965B2 (en) Display device
EP4266372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165102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20099595A (ko) 표시 장치
JP2023098817A (ja) 発光素子を含む基板、およびそれを含む表示装置
KR20230173263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3838992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