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4518A - 一种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4518A
CN114844518A CN202210395275.4A CN202210395275A CN114844518A CN 114844518 A CN114844518 A CN 114844518A CN 202210395275 A CN202210395275 A CN 202210395275A CN 114844518 A CN114844518 A CN 114844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ignal
terminal
communication
rail trans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52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44518B (zh
Inventor
戴笑涛
尚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yuan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yuan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yuan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yuan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9527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4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4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4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44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4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5/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wherein two or more subscriber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line to the exchange
    • H04Q5/24Selecting arrangements wherein two or more subscriber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line to the exchange for two-party-lin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5/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wherein two or more subscriber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line to the exchange
    • H04Q5/24Selecting arrangements wherein two or more subscriber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line to the exchange for two-party-line systems
    • H04Q5/245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for one subscriber low frequency speech and/or signalling signals proceed on the line, while for the other subscriber the low frequency speech and/or signalling signals are modulated upon a high frequency carrier sig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属于轨道交通通讯领域,包括连接云服务器的接收终端和用于接收终端的通讯系统,所述接收终端包括对讲通讯器。能实现无网络情况下的大范围跨度通讯,可实现电梯内、地面、地下等重点位置的无网络相互通讯;保留通过网络通讯的高效性,同时可以将多个设备进行安装布局,实现通讯范围的增减;能够将智能手机作为通讯设备中的一个,将网络通信和无线通信相互适配,可以实现其一智能手机无网络情况下,对另一个手机发送消息,增加使用的适应范围,更多的适配不同使用情况和使用环境,提高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
因为轨道交通站点环境较为空旷,如地铁内或者高铁内,信号覆盖差导致通讯并不足够灵活。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113629384B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通讯天线,其实现了信号增强设备(通讯天线)的灵活安装使用,通过此种灵活的结构,提高信号增强的便捷性。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 105188081B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共享的轨道交通通讯设备的故障处理方法,通过自身无线网络发送到调度中心,保证了调度中心和故障终端的信息交换,达到排查故障的目。
在交通的通讯过程中,往往很多难以实现网络通信以及连接通讯网络服务器速度极慢,难以满足沟通需求,而且轨道交通往往存在地面位置、电梯位置、地下位置等,此类位置周围往往会有很多阻碍信号传输的障碍物,网络通信以及对信号的增强,面对如地上地下的跨站通讯也会存在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包括连接云服务器的接收终端和用于接收终端的通讯系统,所述接收终端包括对讲通讯器。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终端还包括已经连接云服务器的移动设备;
其中,所述对讲通讯器和所述移动设备均连接配有数据库的云服务器;
所述移动设备通过云服务器与所述对讲通讯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对讲通讯器包括对讲机,所述对讲机包括与通讯系统相连接的显示屏幕和与通讯系统相配合的若干类型输入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系统包括与之连接的本体数据库,所述通讯系统包括终端识别模块、通讯类型管理模块、收发匹配模块、匹配转换模块、信号类型确认模块、数据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终端信号收发模块、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其中,所述终端识别模块通过所述通讯类型管理模块与所述收发匹配模块相连接,所述收发匹配模块通过所述信号类型确认模块与所述匹配转换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转换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云服务器相连接,所述数据转换模块与分别连接所述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和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所述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和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均与所述信息发送模块相连接,所述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和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均连接所述收发匹配模块以及所述终端识别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与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相连接,所述云服务器连接有与本地数据库同步的云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类型管理模块用于获得类型输入按钮的输入信息,并将输入信息定义为相应的输入类型传输至收发匹配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匹配转换模块连接本地数据库,用于将已确认信号类型的信号定位不同的数据库信息并将定位的数据库信息和信号一同传输至数据转换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获得的数据信号转换为相应接收终端可接收的信号,其中,发送至移动设备终端时,将信号转为无线通讯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云服务器,利用云服务器将信号转换并发送信号数据;
发送至对讲通讯器时,将信号转为适配对讲机的无线信号通过终端信号收发模块交由信号发送模块进行发送信号数据。
进一步地,在发送至对讲通讯器时,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通过终端识别模块识别当前设备的终端信息和定位信息,其中:
如果发送信号设备和接收信号设备距离过远时,则将范围内最近的接收终端作为中转端,并利用最近的接收终端内的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对信号以及数据进行传输和广播,在传输和广播的同时,执行相同的指令且同步发送中转端的终端识别信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能实现无网络情况下的大范围跨度通讯,可实现电梯内、地面、地下等重点位置的无网络相互通讯;
保留通过网络通讯的高效性,同时可以将多个设备进行安装布局,实现通讯范围的增减;
能够将智能手机作为通讯设备中的一个,将网络通信和无线通信相互适配,可以实现其一智能手机无网络情况下,对另一个手机发送消息,增加使用的适应范围,更多的适配不同使用情况和使用环境,提高便捷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的通讯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的对讲通讯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3,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包括连接云服务器的接收终端和用于接收终端的通讯系统,所述接收终端包括对讲通讯器;
所述接收终端还包括已经连接云服务器的移动设备;
其中,所述对讲通讯器和所述移动设备均连接配有数据库的云服务器;
所述移动设备通过云服务器与所述对讲通讯器相连接;
所述对讲通讯器包括对讲机1,所述对讲机1包括与通讯系统相连接的显示屏幕和与通讯系统相配合的若干类型输入按钮2;
其中,所述对讲机1装有任一适配的无线通信模组;
所述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
实施例二
参照图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通讯系统包括与之连接的本体数据库,所述通讯系统包括终端识别模块、通讯类型管理模块、收发匹配模块、匹配转换模块、信号类型确认模块、数据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终端信号收发模块、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其中,所述终端识别模块通过所述通讯类型管理模块与所述收发匹配模块相连接,所述收发匹配模块通过所述信号类型确认模块与所述匹配转换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转换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云服务器相连接,所述数据转换模块与分别连接所述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和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所述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和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均与所述信息发送模块相连接,所述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和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均连接所述收发匹配模块以及所述终端识别模块。
实施例三
参照图2和图3,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与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相连接,所述云服务器连接有与本地数据库同步的云数据库;
所述通讯类型管理模块用于获得类型输入按钮2的输入信息,并将输入信息定义为相应的输入类型传输至收发匹配模块;
从上述设计不难看出,输入类型匹配相应的数据库,输入类型可一个或多个设备的使用环境进行设置,其中,可定义为(包括但不限于):发送至手机的消息、发送至对讲通讯器的消息、发送至某一固定对讲通讯器的消息、发送至云服务器的消息、发送用于回复的消息等,通过增减类型输入按钮2和相匹配的数据库,可对应在其一对讲通讯器上增加或者减少相应功能;
此外,采用移动设备作为接收终端时,仅可以通过连接云服务器的方式进行消息的发送和接收。
所述匹配转换模块连接本地数据库,用于将已确认信号类型的信号定位不同的数据库信息并将定位的数据库信息和信号一同传输至数据转换模块;
所述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获得的数据信号转换为相应接收终端可接收的信号,其中,发送至移动设备终端时,将信号转为无线通讯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云服务器,利用云服务器将信号转换并发送信号数据;
从上述设计不难看出,数据转换模块转换为相应接收终端可接收的信号除了包括对讲机1用的频段无线信号和连接服务器的无线通信信号外,还能够转换为用于对讲通讯器扩音器和显示屏的媒体信号。
发送至对讲通讯器时,将信号转为适配对讲机1的无线信号通过终端信号收发模块交由信号发送模块进行发送信号数据;
在发送至对讲通讯器时,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通过终端识别模块识别当前设备的终端信息和定位信息,其中:
如果发送信号设备和接收信号设备距离过远时,则将范围内最近的接收终端作为中转端,并利用最近的接收终端内的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对信号以及数据进行传输和广播,在传输和广播的同时,执行相同的指令且同步发送中转端的终端识别信息。
由上述设计,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S1:根据自身环境情况将移动设备或者对讲通讯器作为接收终端,优先选用对讲通讯器作为接收终端;
S2:在对讲通讯器信号范围内安装一个或多个对讲通讯器作为中转信号接收端;
S3:将多个对讲通讯器按环境进行布局安装,扩大通讯范围;
具体的,可安装于电梯、轨道车厢、隧道内,可实现地面和地上无网络通讯、实现跨站通讯(通过无线通讯或者通过网络服务器)。
S4:使用接收终端实现通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云服务器的接收终端和用于接收终端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包括对讲通讯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还包括已经连接云服务器的移动设备;
其中,所述对讲通讯器和所述移动设备均连接配有数据库的云服务器;
所述移动设备通过云服务器与所述对讲通讯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通讯器包括对讲机,所述对讲机包括与通讯系统相连接的显示屏幕和与通讯系统相配合的若干类型输入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系统包括与之连接的本体数据库,所述通讯系统包括终端识别模块、通讯类型管理模块、收发匹配模块、匹配转换模块、信号类型确认模块、数据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终端信号收发模块、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其中,所述终端识别模块通过所述通讯类型管理模块与所述收发匹配模块相连接,所述收发匹配模块通过所述信号类型确认模块与所述匹配转换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转换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云服务器相连接,所述数据转换模块与分别连接所述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和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所述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和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均与所述信息发送模块相连接,所述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和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均连接所述收发匹配模块以及所述终端识别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与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相连接,所述云服务器连接有与本地数据库同步的云数据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类型管理模块用于获得类型输入按钮的输入信息,并将输入信息定义为相应的输入类型传输至收发匹配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转换模块连接本地数据库,用于将已确认信号类型的信号定位不同的数据库信息并将定位的数据库信息和信号一同传输至数据转换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获得的数据信号转换为相应接收终端可接收的信号,其中,发送至移动设备终端时,将信号转为无线通讯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云服务器,利用云服务器将信号转换并发送信号数据;
发送至对讲通讯器时,将信号转为适配对讲机的无线信号通过终端信号收发模块交由信号发送模块进行发送信号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发送至对讲通讯器时,所述终端信号收发模块通过终端识别模块识别当前设备的终端信息和定位信息,其中:
如果发送信号设备和接收信号设备距离过远时,则将范围内最近的接收终端作为中转端,并利用最近的接收终端内的中转端信号收发模块对信号以及数据进行传输和广播,在传输和广播的同时,执行相同的指令且同步发送中转端的终端识别信息。
CN202210395275.4A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 Active CN114844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5275.4A CN114844518B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5275.4A CN114844518B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4518A true CN114844518A (zh) 2022-08-02
CN114844518B CN114844518B (zh) 2023-09-26

Family

ID=82566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95275.4A Active CN114844518B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4451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5078A (ja) * 2004-03-31 2005-10-20 Nohmi Bosai Ltd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US20100246788A1 (en) * 2007-07-27 2010-09-30 Clear-Com Research Inc. Multi-Point to Multi-Point Intercom System
CN104244197A (zh) * 2014-07-24 2014-12-24 曾海坚 用于群体通讯的移动终端、移动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KR101534761B1 (ko) * 2014-06-27 2015-07-09 넷코덱(주) 통합 열차 무전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CN206283538U (zh) * 2015-12-31 2017-06-27 深圳市北海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系统
CN108093195A (zh) * 2017-12-29 2018-05-29 北京九方广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载视频对讲机及系统
CN109788455A (zh) * 2018-12-04 2019-05-21 侯丽华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对讲呼叫系统
CN209731223U (zh) * 2019-01-25 2019-12-03 浙江海高思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设备与对讲终端实时互通系统
JP3234013U (ja) * 2020-10-12 2021-09-16 中鉄三局集団線橋工程有限公司 軌道交通用のインテリジェント化情報化運輸規制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5078A (ja) * 2004-03-31 2005-10-20 Nohmi Bosai Ltd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US20100246788A1 (en) * 2007-07-27 2010-09-30 Clear-Com Research Inc. Multi-Point to Multi-Point Intercom System
KR101534761B1 (ko) * 2014-06-27 2015-07-09 넷코덱(주) 통합 열차 무전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CN104244197A (zh) * 2014-07-24 2014-12-24 曾海坚 用于群体通讯的移动终端、移动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CN206283538U (zh) * 2015-12-31 2017-06-27 深圳市北海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系统
CN108093195A (zh) * 2017-12-29 2018-05-29 北京九方广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载视频对讲机及系统
CN109788455A (zh) * 2018-12-04 2019-05-21 侯丽华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对讲呼叫系统
CN209731223U (zh) * 2019-01-25 2019-12-03 浙江海高思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设备与对讲终端实时互通系统
JP3234013U (ja) * 2020-10-12 2021-09-16 中鉄三局集団線橋工程有限公司 軌道交通用のインテリジェント化情報化運輸規制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4518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170C (zh) 使用电话线的中继装置
CN111225359B (zh) 磁悬浮列车车地通信基础设施部署方法
CN110267213B (zh) 一种铁路客站宽窄带融合通信信息系统
CN106919180B (zh) 一种无人机的集群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03428709B (zh) 混合通信方法及系统
CN204498226U (zh) 一种无线高清网络摄像装置
CN102158281A (zh) 高速全向无线激光通信设备
CN213186147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载网关设备
CN114844518A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跨站通讯设备
CN111669718A (zh) 基于多种无线通信信道的可移动信息交互系统
CN103684577B (zh)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电力接触网的移动通信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11416651A (zh) 用于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的移频中继装置
CN110290504A (zh) 一种车联网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平台
CN102710270B (zh) 射频拉远单元及其自动频率预控方法及装置
CN214228239U (zh) 一种短波对空通信系统
CN101645201A (zh) Lb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及方法
CN210327573U (zh) 一种同轴网5g信号直放器系统
CN102664776B (zh) 分站、信号传输系统和方法以及网络拓扑结构
CN208806803U (zh) 一种卫星电话接入系统
CN113225132A (zh) 一种5g基站耦合拉远系统
CN102271365A (zh) 一种高速铁路车载民用通信系统
CN116215615B (zh) 一种铁路平面调车远程调度指挥方法及系统
CN211744739U (zh) 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的隧道语音通信设备
CN218958959U (zh) 一种用于铁路有人看守道口综合业务传输的通信系统
CN216087022U (zh) 一种车载独立区域物联网组网架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