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3812A - 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 Google Patents

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3812A
CN114843812A CN202210500665.3A CN202210500665A CN114843812A CN 114843812 A CN114843812 A CN 114843812A CN 202210500665 A CN202210500665 A CN 202210500665A CN 114843812 A CN114843812 A CN 114843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avity
pogo pin
placing cavity
needl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06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锦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06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38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3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38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1791 priority patent/WO202321694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包括:针管、针头和弹性推动组件,其中,针管的内部形成有放置腔;放置腔的一端呈敞口设置;针头的内部形成有插腔,插腔的一端呈开口设置,针头可滑动的套设于针管外,放置腔与插腔连通;弹性推动组件设置于放置腔与插腔内,弹性推动组件的一端与针头连接,另一端与针管滑动配合。针头移动时,针头与针管之间不会出现空隙,因此液体不会从针头与针管之间的缝隙流入放置腔内,因此就避免了弹性推动组件被锈蚀的可能,避免了弹簧针的损坏。

Description

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背景技术
弹簧针是一种应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精密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设备中,起连接作用。随着智能产品的迅猛发展,产品功能需求越来越多,对于弹簧针的运用也越来越广。
目前的弹簧针都是在针管内设置有针头,在使用时,针头会被压动靠近针管内部。碰到潮湿环境下使用时,容易产生液体进入针管内部使弹簧损坏而造成不良,甚至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旨在解决现有的弹簧针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弹簧针包括:
针管,所述针管的内部形成有放置腔,放置腔的一端呈敞口设置;
针头,所述针头的内部形成有插腔,所述插腔的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针头可滑动的套设于所述针管外;所述放置腔与所述插腔连通;
弹性推动组件,所述弹性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及所述插腔内,所述弹性推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针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针管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弹性推动组件包括针轴与弹性件,所述针轴包括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针头,另一端位于所述放置腔内并与所述针管滑动配合,所述弹性件用于推动所述插杆远离所述针管。
优选地,所述针轴还包括定位盘,所述定位盘固定于所述插杆靠近所述针头的一端,所述定位盘插接于所述插腔内。
优选地,所述针轴为一体成型的黄铜制件。
优选地,所述定位盘背离所述插杆的一侧凸出有球形凸起,以使所述定位盘与所述插腔铆压。
优选地,所述插杆背离所述定位盘的一端为斜面,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抵接所述斜面,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滚珠和所述放置腔的腔底,所述放置腔的腔底与所述敞口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弹簧针模组,所述弹簧针模组包括底座以及如上述的弹簧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针管插接于所述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套管,所述针管插接于所述套管内,所述针头插接于通孔且与底座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通孔,所述弹簧针的数量与所述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充电模组,所述充电模组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PCB板以及如上所述的弹簧针模组,各所述弹簧针均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针管靠近放置腔的一端位于针头的插腔内,并且针头能够相较于针管移动,并且弹性推动组件设置于放置腔内。针头移动时,针头与针管之间不会出现空隙,因此液体不会从针头与针管之间的缝隙流入放置腔内,因此就避免了弹性推动组件被锈蚀的可能,避免了弹簧针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弹簧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弹簧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弹簧针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充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充电模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针管 500 斜面
101 放置腔 600 滚珠
200 针头 700 底座
201 插腔 800 通孔
300 弹性件 900 套管
300a 压缩弹簧 110 外壳
400 针轴 111 上壳
401 插杆 112 下壳
402 定位盘 120 PCB板
403 球形凸起 130 接触针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请参照图1至图2,在一实施例中,弹簧针包括:针管100、针头200和弹性推动组件,其中,针管100的内部形成有放置腔101;放置腔101的一端呈敞口设置;针头200的内部形成有插腔201,插腔201的一端呈开口设置,针头200可滑动的套设于针管100外,放置腔101与插腔201连通;弹性推动组件设置于放置腔101与插腔201内,弹性推动组件的一端与针头200连接,另一端与针管100滑动配合。
如图2所示,针管100靠近插腔201的一端位于针头200的插腔201内,并且针头200能够相较于针管100移动,并且弹性推动组件设置于放置腔101内。针头200移动时,针头200与针管100之间不会出现空隙,因此液体不会从针头200与针管100之间的缝隙流入放置腔101内,因此就避免了弹性推动组件被锈蚀的可能,避免了弹簧针的损坏。
具体地,针管100顶部为安装段下方为主体段,主体段和安装段均为竖直的圆筒设置,安装段的直径大于主体段的直径,放置腔101为圆腔且开设于针管100的顶端且贯穿安装段,放置腔101的底端靠近主体段的底端。针头200为竖直的圆筒且位于针管100的上方,插腔201的直径大于针管100与安装段的直径,插腔201为圆腔且同轴开设于针头200的底端。安装段的外周壁贴合于插腔201的内周壁。针头200仅与安装段进行摩擦,因此减少了摩擦力,提高了针头200滑动的灵敏度,保证了结构运行的流畅度与稳定性。
进一步地,针头200的顶部设置有同轴的圆柱形针尖,针尖的顶部为球形凸起。针尖的顶部用于与待连接设备的触点接触。针尖的顶部为球形凸起因此减少对触点的磨损与对针尖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推动组件包括针轴400与弹性件300,针轴400包括插杆401,插杆401的直径不大于插腔201,插杆401的一端连接于针头200的插腔201内,另一端位于放置腔101内并与针管100滑动配合,弹性件300用于推动插杆401远离针管100。针头200与针尖通过针轴400连接,针尖将电流或电信号通过针轴400传递至针头200,提高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具体地,针轴400的插杆401为圆杆,插杆401同轴插接于放置腔101。针头200移动时带动针轴400同步移动,针轴400的插杆401滑动于放置腔101内,电流或电信号通过插杆401传递至针管100,针管100与设备连接,完成电流或电信号的传输。
进一步地,针轴400还包括定位盘402,定位盘402固定于插杆401靠近针头200的一端,定位盘402插接于插腔201内。定位盘402连接于针头200,定位盘402与针头200的接触面积大,增加了电流和电信号的传输效率。
具体地,定位盘402为圆盘且同轴插接于插腔201内,插杆401为圆杆且同轴固定于圆盘的一端。通过该设计保证了针头200、针轴400和针管100均同轴设置,利用针轴400保证了针头200与针管100同轴,避免针头200弯折偏移,保证了同轴度,确保弹簧针运行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定位盘402背离插杆401的一侧凸出有球形凸起403,以使定位盘402与插腔201铆压连接。因为定位盘402上设置有球形凸起403,因此定位盘402与插腔201的腔底具有一定间距,定位盘402与插腔201通过铆压工艺连接时利用了该间距作为余量,保证了定位盘402与插腔201之间连接的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针轴400为一体成型的黄铜制件。定位盘402、球形凸起403和插杆401一体成型,因此针轴400具有较高的强度,避免针轴400损坏导致弹簧针无法使用,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并且针轴400为黄铜材质,黄铜的导电系数好,提高了电流和电信号的传导效率。
为了提高针头200与针管100之间电流或电信号的传输效率,针头200与针管100均采用导电效果好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铝、银、铜、铁等材质。优选采用黄铜材质。
在一实施例中,插杆401背离定位盘402的一端为斜面500,放置腔101内设置有滚珠600,滚珠600抵接斜面500,弹性件300的两端分别抵接滚珠600和放置腔101的腔底,放置腔101的腔底与敞口相对设置。为了方便插杆401滑动于放置腔101内,插杆401的直径会略微小于放置腔101的直径,滚珠600与斜面500抵接,在斜面500的作用下,会驱使插杆401向一侧倾斜并抵接放置腔101的内壁,保证插杆401会始终与针管100的内壁抵接,保证了电流能够始终通过针轴400传递至针管100,因此保证了电流和电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300为压缩弹簧300a。压缩弹簧300a为常用的标准件,方便选购和制造,当针头200靠近针管100时,压缩弹簧300a被压缩。
具体地,压缩弹簧300a同轴设置于放置腔101内。压缩弹簧300a的底部抵接于放置腔101的腔底,压缩弹簧300a的顶部抵接滚珠600,因为压缩弹簧300a的大体为圆柱形,因此滚珠600能够正好卡接在压缩弹簧300a的顶部,保证了滚珠600位置的稳定性。针头200被抵接并靠近针管100时,针头200通过针轴400带动滚珠600移动,此时压缩弹簧300a被压缩,当针头200失去抵接后,通过压缩弹簧300a的弹力推动复位滚珠600、针轴400与针头200复位。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弹性件300为可压缩的橡胶块。橡胶块位于放置腔101内,且滚珠600抵接橡胶块,针头200被抵接并靠近针管100时,针头200通过针轴400带动滚珠600移动,此时橡胶块被压缩变形,当针头200失去抵接后,通过橡胶块的弹性复位滚珠600、针轴400与针头200。
请参照图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弹簧针模组,弹簧针模组包括底座700以及如上述的弹簧针,底座700上开设有通孔800,针管100插接于通孔800内。本发明的弹簧针模组中,弹簧针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弹簧针模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通孔800内设置有套管900,针管100插接于套管900内,通孔800的直径与针头200的外径相同,针头200插接于通孔800且与底座700滑动连接。套管900用于将针管100固定于底座700,通过调节套管900的位置可以调节针管100的轴向方向的位置,以此可以根据需求而调节插针的顶部的位置。
在又一实施例中,通孔800在底座70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弹簧针的数量与通孔800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地,底座700为矩形底座,多个通孔800沿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度的开设。
请参照图4,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充电模组,所述充电模组包括外壳110、设置于外壳110内的PCB板120以及如上所述的弹簧针模组,各弹簧针均与PCB板120电连接。
具体地,外壳110包括上壳111与下壳112,PCB板120设置于下壳112内部,弹簧针模组设置于PCB板120上方,弹簧针的针管100与PCB板电连接。上壳111扣合下壳112,针头200部分穿设并滑动于上壳111。
请参照图5,充电模组处于对设备的充电状态下,设备包括有数量与弹簧针数量相同的接触针130,接触针130抵接针头200,此时压缩弹簧300a被压缩,电流通过PCB板140以及弹簧针传递至接触针130实现对设备的充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弹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针包括:
针管,所述针管的内部形成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一端呈敞口设置;
针头,所述针头的内部形成有插腔,所述插腔的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针头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针管外;所述放置腔与所述插腔连通;
弹性推动组件,所述弹性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及所述插腔内,所述弹性推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针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针管滑动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推动组件包括针轴与弹性件,所述针轴包括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针头,另一端位于所述放置腔内并与所述针管滑动配合,所述弹性件用于推动所述插杆远离所述针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轴还包括定位盘,所述定位盘固定于所述插杆靠近所述针头的一端,所述定位盘插接于所述插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轴为一体成型的黄铜制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背离所述插杆的一侧凸出有球形凸起,以使所述定位盘与所述插腔铆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背离所述定位盘的一端为斜面,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抵接所述斜面,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滚珠和所述放置腔的腔底,所述放置腔的腔底与所述敞口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簧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8.一种弹簧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针模组包括底座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弹簧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针管插接于所述通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簧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套管,所述针管插接于所述套管内,所述针头插接于通孔且与底座滑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簧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通孔,所述弹簧针的数量与所述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
11.一种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组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PCB板以及如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弹簧针模组,各所述弹簧针均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CN202210500665.3A 2022-05-07 2022-05-07 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Pending CN1148438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0665.3A CN114843812A (zh) 2022-05-07 2022-05-07 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PCT/CN2023/091791 WO2023216943A1 (zh) 2022-05-07 2023-04-28 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0665.3A CN114843812A (zh) 2022-05-07 2022-05-07 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3812A true CN114843812A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71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0665.3A Pending CN114843812A (zh) 2022-05-07 2022-05-07 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438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6943A1 (zh) * 2022-05-07 2023-11-16 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6943A1 (zh) * 2022-05-07 2023-11-16 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0583B2 (en) Probe connector
EP1889080A2 (en) Electrical contact probe with compliant internal interconnect
KR20020083510A (ko) 스프링 커넥터
NO20020049L (no) Målesonde og kopling
EP1556707A1 (en) Contact probe with off-centered back-drilled aperture
CN114843812A (zh) 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JP2001143802A (ja) 突き当て式接触端子構造
CN217507731U (zh) 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CN107240799B (zh) 电压力接触器
CN114207950B (zh) 电插塞式连接器
WO2023216943A1 (zh) 弹簧针、弹簧针模组及充电模组
CN211957953U (zh) 一种耐用可靠的接触弹片
CN215070523U (zh) 一种小间距测试连接器
CN219040767U (zh) 一种电连接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CN109116476A (zh) 连体dlc光纤连接器、连接器插头模块及插头壳体
CN215816514U (zh) 板端弹片式连接器
CN220233601U (zh) 一种自动充电装置的连接器
CN106785558B (zh) 充电器插头及充电器
CN219779246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18160913U (zh) 一种能侧向滑动的多p弹簧针连接器
CN220856969U (zh) 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耐磨母端子结构
CN220306551U (zh) 一种充电插座
CN215497186U (zh) 一种通气型弹簧针
CN211981060U (zh) 插座组件
CN215116429U (zh) 一种长寿命接触稳定的探针型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