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1180A - 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1180A
CN114841180A CN202110132022.3A CN202110132022A CN114841180A CN 114841180 A CN114841180 A CN 114841180A CN 202110132022 A CN202110132022 A CN 202110132022A CN 114841180 A CN114841180 A CN 114841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inventory
identity information
tag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20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振伟
吴毅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20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1180A/zh
Priority to EP22745211.7A priority patent/EP4276678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73634 priority patent/WO202216133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1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1180A/zh
Priority to US18/358,414 priority patent/US20230376704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01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10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interrogating only those RFIDs that fulfill a predetermined requirement, e.g. selecting all RFIDs having the same speed and moving in a cloud like fashion, e.g. on the same train; interrogating only RFIDs having a certain predetermined temperature, e.g. in the same fridge, another possibility being the active ignoring of a group of tags that fulfill a predetermined requirement, equivalent to the Boolean NOT op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本申请中,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盘存标识,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令确认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身份信息。进而,第一设备可以根据阅读器发送的信令中包括的盘存标识来确定该信令是否与第一设备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匹配,防止不匹配的信令干扰正常的盘存进程。阅读器支持多个盘存进程,提升了标签盘存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目标阅读器(reader)通过向标签(tag)发送激励信号为标签进行充能,标签接收目标阅读器发送的信令,并通过反射信号向目标阅读器发送信令,通过这种方式目标阅读器可以识别标签的ID,以及对标签进行读写等操作。
现有的盘存进程中,阅读器通过向标签发送RFID信令来实现标签盘存。阅读器仅支持单个进程的盘存,标签盘存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目标标签可以根据阅读器发送的信令中包括的盘存标识来确定该信令是否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匹配,防止不匹配的信令干扰正常的盘存进程,提升了标签盘存的效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成功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身份信息并且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盘存标识,所述第一盘存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认所述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所述第二盘存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标识;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盘存标识,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令确认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身份信息。进而,第一设备可以根据阅读器发送的信令中包括的盘存标识来确定该信令是否与第一设备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匹配,防止不匹配的信令干扰正常的盘存进程。阅读器支持多个盘存进程,提升了标签盘存的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无效,所述第二信令中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中,第二信令用于指示目标阅读器确认第二身份信息无效,第二信令中包括第一盘存标识。第二信令可以是盘存进程中的NAK,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NAK之后,确认NA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NA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NAK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如目标阅读器将跳转至arbitrate状态。若目标标签确认NA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NAK为另一盘存进程的NAK,该NA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NAK,保持原有状态不跳转至arbitrate状态。有效的防止了其他盘存进程下的NAK干扰目标标签当前的盘存进程,提升了目标标签在盘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盘存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信令确认所述第一盘存标识与所述第二盘存标识相同;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身份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假设第三信令是标签盘存进程中的Query,第一身份信息是盘存进程中的RN16。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Query之后,确认Query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Query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Query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如向目标阅读器发送RN16。若目标标签确认Query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Query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Query,不进行任何的处理和状态跳转,如不向目标阅读器发送RN16。该种实现方式中,有效的防止了其他盘存进程下的Query干扰目标标签当前的盘存进程,提升了目标标签在盘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认所述第一设备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标识ID;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假设第一信令是标签盘存进程中的ACK,第一身份信息是盘存进程中的RN16,第二身份信息是盘存进程中的EPC。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ACK之后,确认AC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并且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或者,目标标签确认自己正在参与盘存进程的阅读器的身份标识与发送该信令的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匹配,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AC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ACK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向目标阅读器发送EPC。该响应列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阅读器的ID,具体此处不做限定。若目标标签确认AC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或者,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不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或者,目标标签确认自己正在参与盘存进程的阅读器的身份标识与发送该信令的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不匹配。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AC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ACK,针对该ACK不会进行任何处理和状态跳转。进一步防止了其他盘存进程下的ACK干扰目标标签当前的盘存进程,增大了ACK的容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身份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认所述第一设备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身份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假设第三信令是标签盘存进程中的Query,第一身份信息是盘存进程中的RN16。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Query之后,确认Query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并且,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Query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Query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向目标阅读器发送RN16。若目标标签确认Query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或者,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不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Query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Query,不向目标阅读器发送RN16。进一步防止了其他盘存进程下的Query干扰目标标签当前的盘存进程,增大了Query的容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假设第二信令是盘存进程中的NAK,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NAK之后,确认NA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并且,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或者,目标标签确认自己正在参与盘存进程的阅读器的身份标识与发送该信令的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匹配。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AC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NAK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目标阅读器将跳转至arbitrate状态。若目标标签确认NA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或者,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不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NAK为另一盘存进程的NAK,该NA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NAK,保持原有状态不跳转至arbitrate状态。进一步防止了其他盘存进程下的NAK干扰目标标签当前的盘存进程,增大了NAK的容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信令、第二信令和/或第三信令之前所述标签处于回复状态或确认状态。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成功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身份信息并且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盘存标识,所述第一盘存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标识;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身份信息。
本申请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令,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盘存标识,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令确认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后,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身份信息。进而,第一设备可以根据阅读器发送的信令中包括的盘存标识来确定该信令是否与第一设备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匹配,防止不匹配的信令干扰正常的盘存进程。阅读器支持多个盘存进程,提升了标签盘存的效率。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无效,所述第二信令中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中,第二信令用于指示目标阅读器确认第二身份信息无效,第二信令中包括第一盘存标识。第二信令可以是盘存进程中的NAK,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NAK之后,确认NA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NA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NAK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如目标阅读器将跳转至arbitrate状态。若目标标签确认NA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NAK为另一盘存进程的NAK,该NA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NAK,保持原有状态不跳转至arbitrate状态。有效的防止了其他盘存进程下的NAK干扰目标标签当前的盘存进程,提升了目标标签在盘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盘存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身份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假设第三信令是标签盘存进程中的Query,第一身份信息是盘存进程中的RN16。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Query之后,确认Query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Query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Query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如向目标阅读器发送RN16。若目标标签确认Query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Query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Query,不进行任何的处理和状态跳转,如不向目标阅读器发送RN16。该种实现方式中,有效的防止了其他盘存进程下的Query干扰目标标签当前的盘存进程,提升了目标标签在盘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第二信令和/或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假设第一信令是标签盘存进程中的ACK,第一身份信息是盘存进程中的RN16,第二身份信息是盘存进程中的EPC。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ACK之后,确认AC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并且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或者,目标标签确认自己正在参与盘存进程的阅读器的身份标识与发送该信令的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匹配,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AC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ACK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向目标阅读器发送EPC。该响应列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阅读器的ID,具体此处不做限定。若目标标签确认AC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或者,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不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或者,目标标签确认自己正在参与盘存进程的阅读器的身份标识与发送该信令的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不匹配。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AC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ACK,针对该ACK不会进行任何处理和状态跳转。进一步防止了其他盘存进程下的ACK干扰目标标签当前的盘存进程,增大了ACK的容量。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假设第二信令是盘存进程中的NAK,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NAK之后,确认NA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并且,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或者,目标标签确认自己正在参与盘存进程的阅读器的身份标识与发送该信令的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匹配。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AC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NAK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目标阅读器将跳转至arbitrate状态。若目标标签确认NA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或者,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不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NAK为另一盘存进程的NAK,该NA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NAK,保持原有状态不跳转至arbitrate状态。进一步防止了其他盘存进程下的NAK干扰目标标签当前的盘存进程,增大了NAK的容量。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假设第三信令是标签盘存进程中的Query,第一身份信息是盘存进程中的RN16。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Query之后,确认Query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并且,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Query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Query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向目标阅读器发送RN16。若目标标签确认Query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或者,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不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Query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Query,不向目标阅读器发送RN16。进一步防止了其他盘存进程下的Query干扰目标标签当前的盘存进程,增大了Query的容量。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盘存标识,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令确认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身份信息。进而,第一设备可以根据阅读器发送的信令中包括的盘存标识来确定该信令是否与第一设备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匹配,防止不匹配的信令干扰正常的盘存进程,提升了标签盘存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标签和阅读器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进程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进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系统的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标签和阅读器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发射机发送信令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标签和阅读器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标签设备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阅读器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示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示例,而不是全部的示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示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中,下文所述的方法示例中以目标标签、标签为例来说明第一设备,以目标阅读器、阅读器为例来说明第二设备,实际应用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网络设备,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标签和阅读器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1,如图1所示,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阅读器通过向低成本的标签发送激励信号为标签进行充能,标签接收阅读器发送的信令,并通过反射信号向阅读器发送信令,通过这种方式阅读器可以识别标签的ID,阅读器可以对标签进行读写操作,阅读器还可以对标签执行其他操作,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进程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2,下面对图2中的盘存进程进行简单介绍。
阅读器向标签发送选择信令Select,Select用于选择标签的子集,标签的子集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标签,针对该子集修改某一个会话session的盘存标志位。
阅读器向标签发送询问信令Query,Query用于从多个session中选择一个session,并选择该session中盘存标志位相匹配的标签。进而,初始化被盘存进程,这些标签各自选择一个随机数初始化计数器counter。
标签向阅读器发送信令RN16,RN16用于指示标签的临时身份标识(identity,ID)。当标签接收到询问信令后,若标签确认counter=0,则选择一个16位随机数作为RN16,将该RN16反馈至阅读器。若阅读器检测到标签反馈RN16时,说明盘存进程正常进行,阅读器执行下一步动作。
阅读器向标签发送确认信令ACK,ACK用于指示阅读器成功接收标签发送的RN16,ACK中包括了标签之前发送的16位随机数,用于标签检验该ACK是否匹配。
标签确认ACK中包括的16位随机数与标签发送的RN16相同,则标签向阅读器发送电子产品编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EPC用于指示标签的真实ID。
阅读器确认标签发送的EPC有效,则阅读器向标签发送询问类信令(QueryRep或QueryAdjust)。接收到询问类信令的所有标签的counter-1,或根据QueryAdjust重选随机数初始化counter,该标签被盘存结束。
阅读器确认标签发送的EPC无效,则阅读器向标签发送未确认信令(Negativeacknowledge,NAK)。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进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3,下面对图3中的盘存进程进行简单介绍。
本申请中,阅读器向标签发送select和query,以及标签向阅读器发送RN16的作用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作用相类似,具体此处不做赘述。
当多个标签均向阅读器发送RN16时,若阅读器确认多个标签发送的RN16之间产生了冲突,则阅读器不会向标签发送ACK,直接发送QueryRep,跳过这些冲突的标签,直接进行后续盘存进程。此外,若是阅读器未检测到标签发送的RN16时,也会直接进行后续盘存进程(如发送QueryRep)。
下面对上述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时间间隔进行简单介绍。
本申请中,T1为阅读器发送信令结束到标签开始发送信令之间的时间间隔。T4为阅读器发送一条信令结束到下一条信令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中间标签无反馈信令)。T3为阅读器执行盘存进程中,无标签反馈时,额外要等待的时延。T2为标签发送信令结束到阅读器开始发送信令之间的时间间隔。
现有的盘存进程中,阅读器通过向标签发送RFID信令来实现标签盘存。阅读器仅支持单个进程的盘存,标签盘存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本申请中,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盘存标识,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令确认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身份信息。进而,第一设备可以根据阅读器发送的信令中包括的盘存标识来确定该信令是否与第一设备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匹配,防止不匹配的信令干扰正常的盘存进程。阅读器支持多个盘存进程,提升了标签盘存的效率。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一种应用示意图。
请参阅图4,本申请提供的网络系统包括阅读器101、标签102、标签103和标签104。
本申请中,阅读器101与标签102、标签103和标签104通信。可选的,阅读器101可以在某一个时刻盘存标签102、标签103和标签104中的某一个标签,阅读器也可以在某一个时刻盘存标签102、标签103和标签104中的多个标签,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阅读器的形式可以是集中式架构,阅读器的形式也可以是分离式架构,具体此处不做限定。下面的示例分别介绍两种不同形式的阅读器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标签和阅读器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5,如图5所示,在分离式架构下,阅读器拆分成发射机(helper)和接收机(receiver)两部分。发射机可以在前向链路上向标签发送激励信号,接收机可以在反向链路上接收标签发送的反射信号。此外,接收机生成RFID信令后,通过前传下行链路将RFID信令发送至发射机,由发射机在前向链路上转发至标签。可选的,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前传链路可以采用第五代新空口(5th-Generation New Radio,5G NR)技术传输信令,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前传链路也可以通过第五代侧行链路(5G sidelink)技术传输信令,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前传链路还可以通过其他技术传输信令,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标签和阅读器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6,如6所示,在集中式或一体式架构下,除了阅读器与标签间通过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进行信号的激励和反射之外,阅读器还可以与集中控制单元进行通信。集中控制单元可以对阅读器使用的前向链路的资源和发送行为进行一定的调度、控制等,如图6所示。本申请中,阅读器与集中控制单元之间的前传链路可以采用5G NR技术传输信令,阅读器与集中控制单元之间的前传链路可以通过5G sidelink技术传输信令,阅读器与集中控制单元之间的前传链路还可以通过其他技术传输信令,具体此处不做限定。本申请中,集中控制单元可以是基站,集中控制单元还可以是其他网络设备,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阅读器发送信令的实施例示意图。
本申请中,根据RFID协议,阅读器在前向链路上持续传输,或者发送激励信号波形连续波(Continuous Wave,CW),或者发送RFID信令(如Query、QueryRep等)。
仅以图4所示的由阅读器101、标签102、标签103以及标签104构成的网络系统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提供的网络系统。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提供的网络系统中可以包括更多的阅读器,本申请提供的网络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比图2示例中更多或更少的标签,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基于图4所描述的网络系统,对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进行描述。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3,下面以目标标签为第一设备、目标阅读器为第二设备为例来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
201、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相应的,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令。
本申请中,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目标阅读器成功接收目标标签发送的第一身份信息并且指示目标标签向目标阅读器发送第二身份信息,第一信令包括第一盘存标识,第一盘存标识用于指示目标阅读器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标识。
示例性的,第一信令可以是标签盘存进程中的确认信令(acknowledge,ACK),第一身份信息可以是盘存进程中的RN16,第二身份信息可以是盘存进程中的EPC。
本申请中,ACK可以包括第一盘存标识,第一盘存标识可以指示阅读器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编号。该第一盘存标识可以以多种形式携带在ACK信令当中,第一盘存标识可以携带于ACK信令的报文头部,第一盘存标识可以携带于ACK信令的负载部分,第一盘存标识还可以携带于ACK信令的报文尾部,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可选的,第一盘存标识可以是盘存进程中的session序号,第一盘存标识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实现形式,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202、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令确认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
本申请中,第二盘存标识用于指示目标标签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标识。
203、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相应的,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身份信息。
本申请中,假设第一信令是标签盘存进程中的ACK,第一身份信息是盘存进程中的RN16,第二身份信息是盘存进程中的EPC。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ACK之后,确认AC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AC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ACK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向目标阅读器发送EPC。若目标标签确认AC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AC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ACK,不进行任何动作和状态跳转,如不向目标阅读器发送EPC。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示例性的,盘存进程1下的标签1收到盘存进程2的ACK 2将不会打断当前的盘存进程。如下图所示,盘存进程1下的标签1反馈RN16后,等待阅读器发送给自己的ACK 1,此时标签1处于回复(reply)状态。但是恰好接收到盘存进程2下的阅读器发送给标签2的ACK 2,由于ACK 2中包括第一盘存标识,标签1接收到该ACK 2后,发现其中包含第一盘存标识和第二盘存标识不同。即认为ACK 2与当前标签1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则不会跳转到arbitrate状态。后续再接收到阅读器发送的ACK 1,确认ACK 1中包括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后,再向阅读器响应发送EPC。
本申请中,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中,目标标签除了实施步骤201至步骤203之外,还可以接收目标阅读器发送的第二信令,该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将在如下方法示例中进行说明。
目标标签接收目标阅读器发送的第二信令。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10,本申请中,第二信令用于指示目标阅读器确认第二身份信息无效,第二信令中包括第一盘存标识。第二信令可以是盘存进程中的NAK,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NAK之后,确认NA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NA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NAK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如目标阅读器将跳转至arbitrate状态。若目标标签确认NA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NAK为另一盘存进程的NAK,该NA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NAK,保持原有状态不跳转至arbitrate状态。
本申请中,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中,目标标签除了实施步骤201至步骤203之外,还可以接收目标阅读器发送的第三信令,并针对第三信令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该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将在如下方法示例中进行说明。
目标标签接收目标阅读器发送的第三信令。
本申请中,第三信令用于盘存目标标签的第一身份信息,第三信令包括第一盘存标识。示例性的,第三信令可以是盘存进程中的询问信令Query,Query中可以包括第一盘存标识。
目标标签根据第三信令确认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
目标标签向目标阅读器发送第一身份信息。
本申请中,假设第三信令是标签盘存进程中的Query,第一身份信息是盘存进程中的RN16。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Query之后,确认Query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Query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Query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如向目标阅读器发送RN16。若目标标签确认Query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Query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Query,不进行任何的处理和状态跳转,如不向目标阅读器发送RN16。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11,本申请中,标签在reply状态或acknowledged状态时,收到Query后,确认Query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Query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如不匹配则不会进行任何处理和状态跳转。仅当匹配时才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或状态跳转。可选地,标签还可以进一步考虑Query信令中的盘存标志位是否和自己匹配。如标签收到Query信令后,判断其中的第一盘存标识、盘存session序号和/或盘存标志位,与自己正在进行盘存的session序号或者盘存标志位和/或第二盘存标识是否匹配,如不匹配则不会进行任何处理和状态跳转,仅当匹配时才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或状态跳转。
示例性的,盘存进程1下的标签1收到盘存进程2的Query 2不会打断当前的盘存进程。盘存进程1下的标签1反馈RN16后,等待阅读器1发送的ACK 1,此时阅读器处于reply状态。但是恰好接收到盘存进程2下的阅读器2发送的Query 2,标签1确认Query 2中包括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同,即认为Query 2与当前标签1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不会直接跳转到ready状态。后续再接收到阅读器1发送的ACK 1,再响应阅读器1发送EPC。则当前轮次的盘存进程不会被打断。
示例性的,盘存进程1下的标签1反馈了EPC后,已完成了盘存,此时处于acknowledged状态。当接收到盘存进程2的Query 2信令后,标签1确认Query 2中包括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同,即认为Query 2与当前标签1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则不会进行任何处理和状态跳转,如接收后并不会直接跳转到ready状态。当前的盘存进程不会被打断,提升了盘存效率和容量。
本申请中,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中,第一信令、第二信令和第三信令除了可以携带盘存标识之外,还可以携带阅读器的ID。该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将在如下方法示例中进行说明。
本申请中,盘存过程中可能存在多个阅读器同时盘存的情况。多个阅读器可能同时进行盘存进程,上文的实施例中阐述的方案已经对信令和状态进行了区分,但不同阅读器却仍可能选择相同的盘存进程标识,此时仍然对标签的盘存会带来影响。
本申请中,第一信令、第二信令和/或第三信令可以包括目标阅读器的ID。
本申请中,若第一信令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ID时,目标标签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后,目标标签向目标阅读器发送第二身份信息。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信令是标签盘存进程中的ACK,第一身份信息是盘存进程中的RN16,第二身份信息是盘存进程中的EPC。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ACK之后,确认AC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并且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或者,目标标签确认自己正在参与盘存进程的阅读器的身份标识与发送该信令的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匹配,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AC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ACK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向目标阅读器发送EPC。该响应列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阅读器的ID,具体此处不做限定。若目标标签确认AC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或者,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不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或者,目标标签确认自己正在参与盘存进程的阅读器的身份标识与发送该信令的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不匹配。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AC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ACK,针对该ACK不会进行任何处理和状态跳转。
本申请中,若第二信令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ID时,目标标签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后,目标标签接收到第二信令后,才会跳转至arbitrate状态。
示例性的,假设第二信令是盘存进程中的NAK,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NAK之后,确认NA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并且,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或者,目标标签确认自己正在参与盘存进程的阅读器的身份标识与发送该信令的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匹配。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AC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NAK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目标阅读器将跳转至arbitrate状态。若目标标签确认NAK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或者,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不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NAK为另一盘存进程的NAK,该NAK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NAK,保持原有状态不跳转至arbitrate状态。
本申请中,若第三信令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ID时,目标标签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后,目标标签接收到第二信令后,目标标签才会向目标阅读器发送第二身份信息。
示例性的,假设第三信令是标签盘存进程中的Query,第一身份信息是盘存进程中的RN16。目标标签接到阅读器发送的Query之后,确认Query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并且,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Query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相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针对该Query作出对应的动作和/或状态跳转,向目标阅读器发送RN16。若目标标签确认Query中的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不相同,或者,确认目标标签存储的响应列表中不包括目标阅读器的身份标识ID,即可以认为,目标标签接收到的Query与目标标签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不匹配。进而,目标标签可以忽略该Query,不向目标阅读器发送RN16。
本申请中,在多个阅读器同时进行盘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阅读器分配各自可以使用的第一盘存标识的集合以及session序号的集合。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本申请中,如图12所示,可以由集中控制单元向多个阅读器通知各自可使用的盘存标识的集合,如通知阅读器1使用的第一盘存标识为0和1,通知阅读器2使用第一盘存标识2和3,以避免标签发生混淆。各阅读器收到该通知后,利用通知的第一盘存标识的集合对标签进行盘存。
可选的,集中控制单元可以通过RFID信令等应用层信令、RRC信令、MAC信令等层2信令和DCI等物理层信令向阅读器通知盘存标识的集合。集中控制单元还可以通过其他信令向阅读器通知盘存标识的集合,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为了防止盘存标识产生冲突,盘存标识的位数可以适当加长,如大于4位等。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令中可以采用3比特来指示盘存标识,盘存标识的长度则可以为8位,可以进一步防止盘存标识产生冲突。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盘存标签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本申请中,前向RFID信令中包含阅读器的ID,标签上预存储需要响应的阅读器的ID的集合,标签收到RFID信令后判断其中包含的阅读器的ID是否在该集合中,如不在则不进行任何处理和状态跳转,仅当ID在该集合中时,才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或状态跳转。
本申请中,除了前边所提到盘存相关信令(如Select、Challenge、Query、QueryRep、QueryAdjust、ACK、NAK)之外,其它信令(如Read、Write、FileOpen等等)也可能会打断原有的盘存进程。如盘存进程1中的标签反馈RN16后,等待发送给自己的ACK,此时处于reply状态。但是恰好收到盘存进程2中的Read、Write等其它信令,标签并不会进行区分,而是会直接跳转到arbitrate状态。后续即使再接收到发送给自己的ACK,也不会再响应EPC了,则当前轮次的盘存进程被打断。为了保证盘存效率,其他信令可以采用以下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案。
方案1:其它信令中均包含标签的临时ID,是标签之前反馈的RN16(16位随机数),则标签可以根据该临时ID与自己之前反馈的临时ID是否匹配,如不匹配则不会进行任何处理和状态跳转,仅当匹配时才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或状态跳转。
方案2:其它信令中也包含盘存标识,标签收到其它信令后,判断其中的盘存标识和自己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盘存标识是否匹配,如不匹配则不会进行任何处理和状态跳转,仅当匹配时才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或状态跳转。
本申请中,除了前边所提到盘存相关状态(如ready、arbitrate、reply、acknowledged状态)之外,其它状态(如open和secured状态)下,也存在前边描述的问题。则上述实施例中标签接收RFID后发生状态的跳转也适用于其它状态,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可选的,session序号和盘存标识可以是不同的,信令中同时包括二者,标签接收到信令后,判断信令中的第一盘存标识和标签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对应的第二盘存标识是否匹配,如不匹配则不进行任何处理和状态跳转。仅当匹配时才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或状态跳转。假设信令中除了包括2比特session序号指示至多4个session外,额外还可以包括1比特的第一盘存标识,用于指示至多2个不同的盘存进程。
本申请中,上述RFID相关的信令,如Query、QueryRep、ACK、NAK等,也可以是起到相同或类似作用的非同名信令,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盘存标识,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令确认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身份信息。进而,第一设备可以根据阅读器发送的信令中包括的盘存标识来确定该信令是否与第一设备当前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匹配,防止不匹配的信令干扰正常的盘存进程。阅读器支持多个盘存进程,提升了标签盘存的效率。
上述示例提供了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的不同的实施方式,下面提供了一种标签设备30,如图14所示,该标签设备30用于执行上述示例中第一设备执行的步骤,该执行步骤以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请参照上述相应的示例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该标签设备30包括:
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成功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身份信息并且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盘存标识,所述第一盘存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标识;
处理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认所述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所述第二盘存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标识;
发送单元303,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3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无效,所述第二信令中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3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盘存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302,还用于根据所述三信令确认所述第一盘存标识与所述第二盘存标识相同;
所述发送单元303,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身份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
所述处理单元302,用于确认所述第一设备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标识ID;
所述发送单元303,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
所述处理单元302,用于确认所述第一设备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
所述发送单元303,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身份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令包括阅读器的ID。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接收到第一信令、第二信令和/或第三信令之前所述标签处于回复状态或确认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标签设备30的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示例基于同一构思,其执行步骤与上述方法步骤的详细内容一致,可参见上述方法示例处的描述。
上述示例提供了一种标签设备30的不同的实施方式,下面提供了一种阅读器40,如图15所示,该标阅读器40用于执行上述示例中第二设备执行的步骤,该执行步骤以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请参照上述相应的示例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该阅读器40包括:
发送单元401,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成功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身份信息并且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盘存标识,所述第一盘存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标识;
接收单元4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身份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401,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无效,所述第二信令中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401,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盘存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
所述接收单元4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身份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信令、第二信令和/或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阅读器40的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示例基于同一构思,其执行步骤与上述方法步骤的详细内容一致,可参见上述方法示例处的描述。
参阅图16所示,为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以是标签设备,该网络设备也可以是阅读器,具体点此处不做限定。该网络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02、通信接口503、存储器501。可选的,可以包括总线504。其中,通信接口503、处理器502以及存储器501可以通过总线504相互连接;总线504可以是外围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充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该网络设备500可以实现图14中标签设备的功能,或,该网络设备500可以实现图16所示的示例中的阅读器的功能。处理器502和通信接口503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标签设备或阅读器相应的操作。
下面结合图16对网络设备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其中,存储器501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用于存储可实现本申请方法的程序代码、配置文件或其他内容。
处理器502是控制器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提供的示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通信接口503用于与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该处理器502可以执行前述图14所示示例中标签设备执行的操作,或,图10所示示例中阅读器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设备500的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示例基于同一构思,其执行步骤与上述方法步骤的详细内容一致,可参见上述方法示例处的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示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示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示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示例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示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示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不同的示例可以进行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组合、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以上示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示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示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示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7)

1.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成功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身份信息并且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盘存标识,所述第一盘存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认所述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所述第二盘存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存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无效,所述第二信令中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存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盘存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信令确认所述第一盘存标识与所述第二盘存标识相同;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身份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盘存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确认所述第一设备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标识ID;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盘存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身份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确认所述第一设备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身份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盘存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盘存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信令、第二信令和/或第三信令之前所述标签处于回复状态或确认状态。
8.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成功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身份信息并且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盘存标识,所述第一盘存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标识;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身份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存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无效,所述第二信令中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盘存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盘存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身份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所述的盘存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第二信令和/或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
12.一种标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成功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身份信息并且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盘存标识,所述第一盘存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认所述第一盘存标识与第二盘存标识相同,所述第二盘存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标签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无效,所述第二信令中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标签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盘存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三信令确认所述第一盘存标识与所述第二盘存标识相同;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身份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所述的标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认所述第一设备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标识ID;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标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认所述第一设备存储的响应列表中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身份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所述的标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所述的标签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接收到第一信令、第二信令和/或第三信令之前所述标签处于回复状态或确认状态。
19.一种阅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成功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身份信息并且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身份信息,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盘存标识,所述第一盘存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正在进行的盘存进程的标识;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身份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阅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第二身份信息无效,所述第二信令中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阅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盘存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盘存标识;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身份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所述的阅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第二信令和/或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
23.一种标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接口相连;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接收第一信令;
接收第二信令;
接收第三信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后,使得所述标签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阅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接口相连;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发送第一信令;
发送第二信令;
发送第三信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后,使得所述阅读器执行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网络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盘存标签的方法中包括的第一设备以及包括权利要求8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盘存标签的方法中包括的第二设备。
CN202110132022.3A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48411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2022.3A CN114841180A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EP22745211.7A EP4276678A4 (en) 2021-01-30 2022-01-25 LABEL INVENTORY METHOD AND ASSOCIATED DEVICE
PCT/CN2022/073634 WO2022161336A1 (zh) 2021-01-30 2022-01-25 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US18/358,414 US20230376704A1 (en) 2021-01-30 2023-07-25 Method for inventorying tag and rela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2022.3A CN114841180A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1180A true CN114841180A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60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2022.3A Pending CN114841180A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盘存标签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76704A1 (zh)
EP (1) EP4276678A4 (zh)
CN (1) CN114841180A (zh)
WO (1) WO202216133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613A1 (zh) * 2022-10-13 2024-04-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标签盘存方法、装置、节点和存储介质
WO2024125456A1 (zh) * 2022-12-14 2024-06-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2583A1 (en) * 2006-11-27 2008-05-29 Benjamin Bekritsky System and method for RFID tag communication
US7973644B2 (en) * 2007-01-30 2011-07-05 Round Rock Research,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FID tag arbitration where RFID tags generate multiple random numbers for different arbitration sessions
EP3333755B1 (en) * 2016-12-12 2019-10-30 EM Microelectronic-Marin SA Method for providing identification and access with respect to a radio-frequency tag
CN109472177B (zh) * 2018-11-06 2022-02-22 南京杰思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读取电子标签tid号的盘存方法
CN111082908B (zh) * 2019-06-05 2023-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613A1 (zh) * 2022-10-13 2024-04-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标签盘存方法、装置、节点和存储介质
WO2024125456A1 (zh) * 2022-12-14 2024-06-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6678A4 (en) 2024-06-26
EP4276678A1 (en) 2023-11-15
US20230376704A1 (en) 2023-11-23
WO2022161336A1 (zh) 2022-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76704A1 (en) Method for inventorying tag and related device
US20050237159A1 (en) RFID tag systems, RFID tags and RFID processes with reverse link burst mode
US20050237157A1 (en) RFID tag systems, RFID tags and RFID processes with branch node indexing
CN108229230B (zh) 用于提供关于射频标签的识别和访问的方法
US20080258878A1 (en) Facilitating rfid tags to refrain from participating in a subsequent inventorying attempt
WO2008069891A2 (en) Rfi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and rfid readers and systems
US20050237158A1 (en) RFID tag systems, RFID tags and RFID processes using N-ary FSK
CN101743697A (zh) 标签识别方法、标签防冲突方法及射频识别标签
US20150162954A1 (en) Emulation of Multiple Devices in an NFC Device
CN115587065A (zh) 一种主从机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血液柜
JP6470824B2 (ja) 無線周波数タグに対する識別とアクセスを提供する方法
EP2183699B1 (en) A method and reader to conduct a label query in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111818486B (zh) 车辆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US9405941B2 (en) Simultaneous programming of selected tags
EP2680657B1 (en) Emulation of multiple nfc devices inside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506674B (zh) 基于时隙预测的aloha防碰撞方法
CN102298684B (zh) 避免射频识别系统中信号干扰的方法、系统及阅读器
CN110495157B (zh) 在通信设备之间进行串行通信的通信系统
CN102479312A (zh) 避免射频识别系统中信号干扰的方法
CN102750501B (zh) 处理识别系统中的冲突的方法
CN107590408B (zh) 基于二进制散列的aloha防碰撞方法
KR100662050B1 (ko) 전파 식별 장치에서의 충돌 방지 방법
WO2023103782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933277A (zh) 一种标签盘存方法、装置、节点和存储介质
WO2022161338A1 (zh) 一种标签定位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