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1139B - 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光合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光合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1139B
CN114831139B CN202210606178.5A CN202210606178A CN114831139B CN 114831139 B CN114831139 B CN 114831139B CN 202210606178 A CN202210606178 A CN 202210606178A CN 114831139 B CN114831139 B CN 1148311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hotosynthetic
solvent
carbon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61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1139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arb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arb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arb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arb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61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1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1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1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1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1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3Alga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主料和辅料,主料包括以下微藻类:小球藻、金胞藻、色球藻、珊瑚藻、海链藻、网管藻、冠甲藻、囊裸藻、鸟巢藻和黄丝藻。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含有该组合物的光合溶剂、以及该制剂的制备方法,该光合溶剂能够替代化学肥料,把二氧化碳变成清洁肥料,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在不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化学激素等化学农业生产资料的前提下,以太阳能为动力,含有60亿颗/ml以上核糖核酸光合放氧细胞,喷施到地球陆生植物植株和水体表面,可提高陆生植物与水生生物碳同化、碳捕集、碳中和、碳利用等二氧化碳消耗能力3‑5倍甚至更多。

Description

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光合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光合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全球现代农业发展现在仍然处在化学农业时代。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生产产量,减轻病虫危害,不可避免地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化学激素等各类化学农业生产资料。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化学激素及残留在粮、油、菜、肉、蛋、奶、鱼、虾、蟹中的铅砷汞铬等重金属、亚硝酸盐等构成五大生物生命杀手,给自然环境和生命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全球变暖是我们当下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自从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加了将近50%,进而导致全球气温急剧上升。为了避免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影响,把二氧化碳变成清洁肥料,可以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碳同化碳中和的光合溶剂,该光合溶剂能够替代化学肥料,把二氧化碳变成清洁肥料,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同化碳中和的光合作用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主料和辅料,所述主料包括以下微藻类:小球藻、金胞藻、色球藻、珊瑚藻、海链藻、网管藻、冠甲藻、囊裸藻、鸟巢藻和黄丝藻;
优选的,按照重量份计,所述主料主要由以下组份组成:小球藻9-11份、金胞藻7-9份、色球藻5-7份、珊瑚藻3-5份、海链藻3-5份、网管藻3-5份、冠甲藻3-5份、囊裸藻3-5份、鸟巢藻2-4份、黄丝藻2-4份。
上述主料中,小球藻可以是9份、10份、11份,金胞藻可以是7份、8份、9份,色球藻可以是5份、6份、7份,珊瑚藻可以是3份、4份、5份,海链藻可以是3份、4份、5份,网管藻可以是3份、4份、5份,冠甲藻可以是3份、4份、5份,囊裸藻可以是3份、4份、5份,鸟巢藻可以是3份、4份、2份,黄丝藻可以是3份、4份、2份。
本发明提供的光合溶剂组合物,以小球藻、金胞藻、色球藻、珊瑚藻、海链藻、网管藻、冠甲藻、囊裸藻、鸟巢藻和黄丝藻进行复配,该复配藻群中的藻颗粒的体积小,在喷洒到植物表面后,一方面可以经由植物表面的气孔直接进入植物内部,与植物的叶绿体同时工作直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养分与植株自身光合作用积累的养分一并储存在植株内完成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合成的养分除了供给植物生长所需,多余的养分储存在根部增强了作物自身的机体生命力,进而增强了植物抗性,不仅增加了积累,而且减少了病虫害进而减少了消耗。即:经由气孔进入到植物体内的微藻,每个微藻细胞都相当于给植物增加的叶绿体,微藻自身有着极强的光和能力,所以每个微藻都能够参与到植物的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是说进入植物气孔中的微藻通过自身光合作用增加了给植物提供的养分量,提高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此外,未能进入植株体内的微藻颗粒,或附着在叶面、茎秆、植株任何部位;也可能落到地面。这部分微藻仍然会通过光合作用聚集大量二氧化碳富集在叶面周围,变相增加了植株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使得作物有了更充分的光合原料二氧化碳,也就有了更充分的光合作用环境,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光合原料的富足,对于植物而言吃得饱长得好就成了必然结果。
发明人经大量研究发现,本发明提供的小球藻、金胞藻、色球藻、珊瑚藻、海链藻、网管藻、冠甲藻、囊裸藻、鸟巢藻和黄丝藻的复配组合,其配伍和配比方式,具有非常优异的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及养分积累的效果,能够将大气中更多的二氧化碳直接变为清洁肥料提供给植物,既能消耗掉环境中二氧化碳,又能够替代化学肥料,肥效显著,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肥料。
此外,该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能够增强植物抵抗病虫害的抵抗力,逐年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达50%以上。一般来说,土壤当中会有残留的病虫害,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几年使用本发明的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病虫害逐年降低,至生态环境修复较好后,可以完全不使用农药,完全避免农药残留。而使用化学肥料的植物,其病虫害会呈现加重的趋势,需要每年施打农药。
所述辅料包括氨基酸、糖类和硅类。
本发明中的辅料为氨基酸、糖类和硅类,这三类物质和上述微藻进行复配,一是作为上述微藻的培养基,提供维持微藻生理活性所需的能量和养分,二是能够促进微藻休眠,降低微藻的活性,进而使微藻形成稳定的状态,便于储藏,并在使用时通过稀释便能瞬间激发微藻的活性。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主料45-55份,氨基酸12-18份、糖类12-18份和硅类8-12份。
上述组合物中,所述主料可以是45份、48份、50份、53份、55份,所述氨基酸可以是12份、13份、15份、16份、18份,所述糖类可以是12份、13份、15份、16份、18份,所述硅类可以是8份、9份、10份、11份、12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氨基酸主要由以下组份组成:色氨酸5-7份、精氨酸3-5份、丝氨酸1-3份、丙氨酸1-3份、异亮氨酸0.5-2份。
上述氨基酸中,色氨酸可以是5份、6份、7份,精氨酸可以是3份、4份、5份,丝氨酸可以是1份、2份、3份,丙氨酸可以是1份、2份、3份,异亮氨酸可以是0.5份、1份、2份。
本发明上述氨基酸的特定组成,能够更好地促进上述微藻休眠,使微藻处于稳定的状态,在储藏的过程中或者进一步制备成制剂以后,能够稳定地储存,不会发生微藻过渡繁殖而导致包装爆裂的情况,为投入使用过程中长途运输这一必经环节提供可能性。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糖类主要由以下组份组成:单糖2-4份、二糖3-5份、多糖5-7份、酵母多糖1-3份。
上述糖类中,单糖可以是2份、3份、4份,二糖可以是3份、4份、5份,多糖可以是5份、6份、7份,酵母多糖可以是1份、2份、3份。
本发明上述糖类的特定组成,能够更好地促进上述微藻休眠期间的养分供给,使微藻处于稳定的状态而不至于丧失活性,在储藏的过程中或者进一步制备成制剂以后,能够稳定地储存且保持活性,不会发生微藻失活而导致效果降低。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硅类主要由以下组份组成:植物硅6-8份、动物硅2-4份。
本发明上述硅类的特定组成,能够更好地促进上述微藻休眠,使微藻处于稳定的状态,在储藏的过程中或者进一步制备成制剂以后,能够稳定地储存,不会发生微藻过渡繁殖而导致包装爆裂的情况,为投入使用过程中长途运输这一必经环节提供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辅料还包括黄体酮和卵磷脂。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黄体酮为2-6份,所述卵磷脂为1-5份。
所述黄体酮可以是2份、3份、4份、5份、6份,所述卵磷脂可以是1份、2份、3份、4份、5份、6份。
黄体酮和卵磷脂在大量的试验示范数据显示,其对微藻活性的激发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更好的保证了实际使用时藻类的活性得以更快更有效的激发,使藻类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同时,喷施了含有黄体酮和卵磷脂混配的组合物的作物,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很少出现落花落果等现象,开多少花就能结多少果,而且都能正常发育成熟。进一步提高了作物产量。对于水产养殖生物,成活率和繁殖率及生长速度都能很大程度上得以提升。
卵磷脂又称为蛋黄素,存在于动植物组织及卵黄中的一组黄褐色的油脂性物质。构成成分包括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糖脂、甘油三酸酯及磷脂。是细胞膜、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脂蛋白和胆汁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脂质信使如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酸、甘油二酯、溶血磷脂酸和花生四烯酸的来源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
本发明提供的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含有卵磷脂,该组合物喷施到陆生植物植株上,可极大提高植物果实的团簇和产量。喷施到水体养殖水面上,可成倍提高鱼虾蟹贝的成长速度,大大减少水生生物的疾病发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主料、氨基酸、糖类和硅类混合均匀,于10-25℃的温度、60-90%的湿度条件下储藏,储藏时间不低于45天;
可选的,在步骤(1)后,还包括:
(2)将黄体酮和卵磷脂混合均匀,于10-25℃的温度、60-90%的湿度条件下储藏,储藏时间不低于45天;
(3)将步骤(1)中储藏后的混合物和步骤(2)中储藏后的混合物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于10-25℃的温度、60-90%的湿度条件下储藏,储藏时间不低于10天。
优选的,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步骤(1)中于12-20℃的温度、70-80%的湿度条件下储藏,储藏时间不低于45天;
所述步骤(2)中于12-20℃的温度、70-80%的湿度条件下储藏,储藏时间不低于45天;
所述步骤(3)中于12-20℃的温度、70-80%的湿度条件下储藏,储藏时间不低于10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同化碳中和的光合溶剂,含有上述光合作用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光合溶剂还包括溶剂和保鲜剂。
优选的,采用R-多糖生物保鲜剂。R-多糖生物保鲜剂是采用多溶菌生物技术,把不能溶于水的天然防腐剂和易溶于水的天然防腐剂合而为一,细滑、易结晶、易溶于水。R-多糖生物保鲜剂对动植物完全无害。在消化道内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不影响消化道菌群不影响药用抗菌素的使用。保质期后分解为碳水化合物,无毒无害,保护环境。杀菌、抑菌能力强。具有很强的杀灭和抑制酵母菌、霉菌、细菌的作用。经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多次试验表明:在添加量及试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对黑曲霉、桔青霉、酿酒酵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受试菌,R-多糖(克霉王)的抑菌效果普遍高于山梨酸钾。尤其是对引起食品腐败的酵母菌、霉菌、细菌作用最强,其抑制霉菌的有效浓度为0.005-0.1%,一般常用量为0.1-0.2%。抑制细菌的有效浓度为0.001-0.1%。
更优选的,所述保鲜剂和所述组合物的质量比为1:25-35;
更优选的,所述溶剂为水。
更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光合溶剂包括:保鲜剂1份、上述组合物25-35份、溶剂250-350份。
上述组合物可以是25份、28份、30份、33份、35份,溶剂可以是250份、280份、300份、330份、350份。
本发明中,将上述组合物和保鲜剂一起配制成液体光合溶剂,保鲜剂能够防止光和溶剂质变,保持微藻的生理活性,在使用时能够更好的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此外,该光合溶剂为液态制剂,在喷洒到植物表面时,由于微藻颗粒体积小于植物表面的气孔,更容易进入到植物的气孔内部,一方面其自身极强的光和能力可以起到植物叶绿体的作用与叶绿体同步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其自身产生的多种代谢产物如:脂质、多糖、酶类、氨基酸、维生素等,能够直接给植物提供大量养分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另外,附着在植物表面的光合溶剂,其中微藻通过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进行代谢作用,进而作为叶面肥向植物源源不断地稳定地输送养分供植物利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光合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的组合物、溶剂和保鲜剂置于容器内混合均匀,每天搅拌,当光合放氧细胞数量达到要求时进行灌装,罐内及环境的温度为20-30℃、湿度为70-80%,灌装前于容器内储藏时间不低于10天。其中,当每毫升光合放氧细胞达到或超过60亿颗后即为达到要求。
本发明以太阳能为动力,制备的上述的光合溶剂含有60亿颗/ml以上核糖核酸光合放氧细胞、每颗细胞24小时可繁殖24代共16777216颗光合放氧细胞,喷施到地球陆生植物植株和水体表面,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光合速率,夜间抑制光呼吸,积累地球生物生长必须的95%以上的碳、氢、氧“三元素”,有效吸收、转化土壤、空气、水体的氮、磷、钾等有机成分,提高陆生植物与水生生物碳同化、碳捕集、碳中和、碳利用等二氧化碳消耗能力3-5倍甚至更多。
优选的,溶剂采用饮用水,饮用水PH值为7.5。
上述制备方法中,每天搅拌8-12h,更优选为搅拌9-11h。搅拌后检验每毫升原液光合放氧细胞数量,当每毫升光合放氧细胞达到和超过60亿颗后即为合格,可泵入灌装车间等待灌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光合溶剂在促进陆生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水生植物及动物光合作用、水体生态修复、土壤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
所述陆生植物指所有陆地上生长的植物,包括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优选的,所述陆生植物包括: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
更优选的,所述经济作物包括:谷类、豆类、薯类、蔬菜类、瓜果类、药材类、茶叶类、烟草类和棉麻类。
更优选的,所述经济林木包括:果树、园林树木、生产工业原料的树木、生产药材的树木和生产木材的树木。
优选的,所述促进陆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应用包括:将所述光合溶剂稀释后喷洒于植物表面。
碳中和光合作物每喷施一次碳中和光合溶剂,作物自身捕集二氧化碳的能力就可提高250-400PPM。
每亩面积在一个生命生长周期共使用10-15ml,可吸收利用二氧化碳3吨以上、提高作物产量约30%以上,食品品质达到生态、绿色、有机标准,并为全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新的技术和产品。
所述水生植物指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
所述在促进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应用包括:将所述光合溶剂稀释后喷洒于水生植物所在的水体表面。
所述在水体净化方面的应用包括:将所述光合溶剂稀释后喷洒于待净化水体表面。
本发明将所述光合溶剂稀释后喷洒于待净化水体表面后,微藻首先能够充当水生植物的叶绿体,并促进其光合作用,向水中释放养分,起到清洁肥料的作用,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制剂中的微藻通过光合作用消耗掉水中的二氧化碳,并向水体中释放氧气,促进水体中的溶氧量,给水体中的好氧菌以及水生动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此外,微藻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向水体中分泌多种代谢产物如:脂质、多糖、酶类、氨基酸、维生素以及氧气等,水体中的有益菌群主要为好氧菌,微藻的繁殖代谢过程给水体中的有益菌体提供了养分,促进了有益菌群的繁殖,此外,水体中还存在虾、蚯蚓、鱼等等动物,有益菌在死亡后成为水体中的动物的食物链的一环,因此,水体中的微藻、水生植物、有益菌群、水生动物从而构成了一个稳定、高效的生态净化水体的系统,起到了净化水体的作用。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和碳同化碳中和的光合溶剂,能够将大气中更多的二氧化碳直接变为清洁肥料提供给植物,既能消耗掉环境中二氧化碳,又能够替代化学肥料,肥效显著,无毒无害,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肥料。
(2)此外,该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能够增强植物抵抗病虫害的抵抗力,逐年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3)该光合溶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实施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如未特殊说明,在以下实施方式中,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将微藻、氨基酸、糖、生物硅按表1中的用量配比混合均匀,并按包装要求用圆木桶5kg一桶送入恒温储藏车间,并按照表2的温度、湿度参数要求进行储藏。
表1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对比例1-7 对比例1-8 对比例1-9 对比例1-10
小球藻 10kg 9kg 11kg 10kg 10kg 10kg 10kg
金胞藻 8kg 9kg 7kg 8kg 8kg 8kg 8kg
色球藻 6kg 5kg 7kg 6kg 6kg 6kg 6kg
珊瑚藻 4kg 3kg 5kg 4kg 4kg 4kg 4kg
海链藻 4kg 5kg 3kg 4kg 4kg 4kg 4kg
网管藻 4kg 3kg 5kg 4kg 4kg 4kg 4kg
冠甲藻 4kg 5kg 3kg 4kg 4kg 4kg 4kg
囊裸藻 4kg 5kg 3kg 4kg 4kg 4kg 4kg
鸟巢藻 3kg 2kg 4kg 3kg 3kg 3kg 3kg
黄丝藻 3kg 4kg 2kg 3kg 3kg 3kg 3kg
色氨酸 6kg 5kg 7kg / 6kg 6kg /
精氨酸 4kg 5kg 3kg / 4kg 4kg /
丝氨酸 2kg 1kg 3kg / 2kg 2kg 2.8kg
丙氨酸 2kg 3kg 1kg / 2kg 2kg /
异亮氨酸 1kg 0.5kg 2kg / 1kg 1kg /
天冬酰胺 / / / / / / 5.2kg
单糖 3kg 2kg 4kg 8kg / 3kg /
二糖 4kg 5kg 3kg 4kg / 4kg /
多糖 6kg 5kg 7kg 3kg / 6kg /
酵母多糖 2kg 3kg 1kg 5kg / 2kg 10kg
植物硅 7kg 6kg 8kg 7kg 7kg / /
动物硅 3kg 4kg 2kg 3kg 3kg / /
温度 16℃ 10℃ 25℃ 16℃ 16℃ 16℃ 16℃
湿度 75% 60% 90% 75% 75% 75% 75%
储藏时间 45天 50天 60天 45天 45天 45天 45天
休眠状态检查 状态稳定、休眠良好 状态稳定、休眠良好 状态稳定、休眠良好 体积和外观产生变化,休眠状态差 体积和外观产生变化,休眠状态差 体积和外观产生变化,休眠状态差 体积和外观产生变化,休眠状态差
休眠状态检查方法:将木桶定期打开观察,注意观察期间木桶周围的环境不能产生变化,2h以内体积和外观无变化为状态稳定、休眠良好,2h以内若组合物的体积和外观产生变化,则藻类处于不稳定状态,没有进入休眠状态或者休眠状态差。
从表1中木桶的状态可知,采用特定的氨基酸、糖以及生物硅与微藻进行复配,不仅能够提供维持微藻生理活性所需的能量和养分,还能够促进微藻休眠,降低微藻的活性,进而使微藻形成稳定的状态,便于储藏,并在使用时能激发微藻的活性。
实施例2
将黄体酮、卵磷脂按表2中的用量配比混合均匀,并按包装要求用不锈钢圆罐1kg一罐送入恒温储藏车间,并按照表2的温度、湿度参数要求进行储藏。
表2
实施例2-1 实施例2-2 实施例2-3
黄体酮 4kg 2kg 6kg
卵磷脂 3kg 5kg 1kg
温度 16℃ 10℃ 25℃
湿度 75% 60% 90%
储藏时间 45天 50天 60天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的产品和实施例2的产品按照表3中的用量配比混合均匀,并按包装要求用圆木桶10kg一桶送入恒温储藏车间,并按照表3的温度、湿度参数要求进行储藏。
表3
Figure 808499DEST_PATH_IMAGE002
从表3中木桶的状态可知,进一步添加了黄体酮、卵磷脂后,能够进一步够促进微藻休眠和提供微藻在休眠期的稳定性。
实施例4
在储存罐注入饮用水,饮用水PH值为7.5,将上述实施例制备的光合溶剂、保鲜剂投入储存罐内搅拌均匀。然后每天搅拌后检验每毫升原液光合放氧细胞数量。当每毫升光合放氧细胞达到和超过60亿颗后即为合格,泵入灌装车间进行灌装、铅封、旋盖、贴标、喷码、出箱。在灌装前,置于储存罐内储藏时间不低于10天。组分用量及相关参数见表4。
表4
光合溶剂 R-多糖生物保鲜剂 每天搅拌时间 每毫升光合放氧细胞数 罐内温度 罐内湿度 储藏时间 质检
实施例4-1 实施例3-1产品9.7kg 0.3kg 90kg 10h 60亿颗以上 26℃ 75% 10天 体积和外观无变化、无异味
实施例4-2 实施例3-1产品7.5kg 0.3kg 75kg 8h 60亿颗以上 20℃ 80% 15天 体积和外观无变化、无异味
实施例4-3 实施例3-1产品10.5kg 0.3kg 105kg 12h 60亿颗以上 30℃ 70% 20天 体积和外观无变化、无异味
产品质检:定期打开观察,注意观察期间木桶周围的环境不能产生变化,2h以内体积和外观无变化、无异味,则保存良好,2h以内若光合溶剂的体积和外观产生变化,以及散发藻类死亡而产生的刺激性气味,则藻类稳定性差。
试验例1
本试验例采用实施例4-1制备的光合溶剂施用于水稻,水稻种子为“连粳2号”试验地点为江苏。
(1)每亩种子用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适量拌种,播种,发芽后按照一下方式育苗:
第二片真叶长至5厘米:取0.2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间隔3天喷施一次。第三片真叶长至5厘米:取0.2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间隔3天喷施一次。第四片真叶长至5厘米:取0.2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间隔4天喷施一次。
(2)秧苗移栽大田时,每亩秧苗用1毫升光合溶剂兑水适量蘸根,插秧,后续喷施时机及用量为:
返青期:每亩用量0.5毫升,兑水15公斤喷施;分蘖期:每亩用量1.0毫升,兑水15公斤喷施;拔节期:每亩用量1.0毫升,兑水15公斤喷施;孕穗期:每亩用量2.0毫升,兑水15公斤喷施;灌浆期:每亩用量2.0毫升,兑水15公斤喷施;青熟期:每亩用量2.5毫升,兑水15公斤喷施;青黄期:每亩用量3.0毫升,兑水15公斤喷施。
(3)光合水稻整个生长期每亩使用光合溶剂为15毫升左右,每毫升15元,投入为225元。
试验对比例1-1
试验对比例1-1和试验例1在相邻两块地进行水稻种植试验,试验对比例1-1和试验例1的水稻种子、气候条件完全相同,区别在于:试验对比例1-1未拌种,不施用本发明的光合溶剂,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化学除草剂,移栽前用29-15-7复合肥做底肥,在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分别追施尿素1次,在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分别喷施磷酸酯类化学农药和二硝基苯胺类化学除草剂,共投入450元。
试验对比例1-2
试验对比例1-2和试验例1在相邻两块地进行水稻种植试验,试验对比例1-2和试验例1的水稻种子、气候条件完全相同,试验对比例1-2采用的光合溶剂与试验例1的光合溶剂的区别在于:微藻的不同,其余辅料和制备方法完全相同。试验对比例1-2采用的微藻为:小球藻和螺旋藻,质量比为1:1。喷施磷酸酯类化学农药和二硝基苯胺类化学除草剂1次。
表5
Figure 522377DEST_PATH_IMAGE004
病虫害程度:试验对比例1-2>试验对比例1-1>试验例1
试验例2
本试验例采用实施例4-2制备的光合溶剂施用于辣椒“海椒”,试验地点为安徽。
(1)每亩用1毫升光合溶剂兑水适量拌种播种至苗床,发芽后按照一下方式育苗:幼苗第一片真叶长至5CM时,取0.2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3天喷施一次。幼苗第三片真叶长至5CM时,取0.3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4天喷施一次。幼苗第五片真叶长至5CM时,取0.4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5天喷施一次。
(2)幼苗移栽大田时,每亩用1毫升光合溶剂兑水适量蘸根,提前缓苗,减少移栽大田后病虫害发生。后续喷施时机及用量为:
①成棵期:移栽后长至开花。取0.5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5-7天喷施一次。②初果期:第一组幼果长至3CM。取0.7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7-10天喷施一次。③中果期:第二组幼果长至3CM。取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7-10天喷施一次。④盛果期:第三组幼果长至3CM。取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7-10天喷施一次。⑤收获期:前三组果实开始采摘。取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⑥丰产期:前四组果实开始采摘。取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⑦盛产期:前五组果实开始采摘。取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⑧维护期:到果实全部采摘。取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
(3)大田辣椒整个生长期每亩使用光合溶剂为10毫升左右,每毫升15元,投入为150元。
试验对比例2
试验对比例2和试验例2在相邻两块地进行辣椒种植试验,试验对比例2和试验例2的辣椒种子、气候条件完全相同,区别在于:试验对比例2未拌种,不施用本发明的光合溶剂,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化学除草剂、化学激素,移栽前开沟埋施28-17-17复合肥做底肥,在显果期、中果期、转色期分别追施磷酸氢二铵类冲施肥1次,期间每7-10天喷施磷酸酯类化学农药1次,开花前施用二硝基苯胺类化学除草剂1次,投入为250元
表6
产量 肥料投入比 农药 投工比 碳汇 品质比
试验例2 12564斤 150元 喷施量为试验对比例2的35% 8工时 7.5吨 超欧盟有机标准,符合我国标准
试验对比例2 3512斤 250元 喷施 12工时 重金属超标
病虫害程度:试验对比例2>试验例2
试验例3
本试验例采用实施例4-1制备的光合溶剂施用于苹果,品种为红富士,试验地点为山西。
(1)在苹果各个生长时期的施用方式为:
①萌芽期:从萌芽到现蕾。取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7-10天喷施一次。②花芽期:从开花到落花。取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7天喷施一次。③幼果期:幼果长至跳棋珠大。取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7天喷施一次。④青果期:果实长至鸡蛋大。取1.5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7-10天喷施一次。⑤黄果期:果皮由青转黄。取1.5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⑥红果期:果实长至成熟采摘。取1.5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
(2)对果树的营养维护:果实采摘后,按2.0毫升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15-20天直至落叶。维护的作用为:
①积累花芽:确保来年产量稳产增产,避免“大小年”。②防病治虫:防治病虫害发生,为来年准备健康植株枝干。③安全越冬:可防止花芽冻伤,提高抗“倒春寒”能力。④贮存水分:果树会把足够的水分储存在根部,以防冬春干旱。⑤茁壮根系:果树会把剩余营养积累储存在根部,促进根系发达,确保来年花芽“团簇”景象发生后有足够的营养供应。
(3)苹果整个生长期每亩使用光合溶剂为20毫升左右,每毫升35元,投入为700元。
试验对比例3
试验对比例3和试验例3在相邻两块地对苹果树进行育果试验,试验对比例3和试验例3的区别在于:试验对比例3不施用本发明的光合溶剂,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化学除草剂、化学激素,越冬前开沟埋施17-17-17复合肥做底肥,在显果期、中果期、转色期分别追施磷酸氢二铵类冲施肥1次,期间每7-10天喷施磷酸酯类化学农药1次,每30-40天施用二硝基苯胺类化学除草剂1次,平均每亩共投入1341元。
表7
产量比 农药 肥料投入比 投工比 碳汇 品质比
试验例3 12752斤 喷施量为试验对比例3的40%。 700元 12工时 7.5吨 超欧盟有机标准,符合我国标准
试验对比例3 5537斤 喷施 2396元 50工时 重金属超标
病虫害程度:试验对比例3 >试验例3
试验例4
本试验例采用实施例4-3制备的光合溶剂施用于艾蒿,试验地点为河南。
(1)每亩种子用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适量拌种催芽。
育苗:第一片真叶长至5CM开始。0.2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日1次喷施,至出圃。
蘸根:移栽大田时每亩用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5公斤蘸根可提高成活率。
(2)艾蒿生长期标准化安全用法用量:
①四叶期:移栽后长至第六片叶子成型。0.5毫升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5-10天喷施一次。②六叶期:第八片叶子长至5CM。0.5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7-10天喷施一次。③八叶期:第十片叶子长至5CM。0.5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④拔茎期:植株顶部出现花蕾。0.5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⑤初花期:植株花蕾全部开放。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⑥收获期:至种子成熟收割。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
(3)大田艾蒿整个生长期每亩使用光合溶剂为5毫升,每毫升35元,投入为175元。
试验对比例4
试验对比例4和试验例4在相邻两块地进行艾蒿种植试验,试验对比例4和试验例4的艾蒿种子、气候条件完全相同,区别在于:试验对比例4未拌种,不施用本发明的光合溶剂,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化学除草剂,移栽前28-17-17复合肥做底肥,在成棵期、抽茎期、结果期分别追施尿素1次,期间喷施磷酸酯类化学农药1次,施用二硝基苯胺类化学除草剂1次,平均每亩共投入250元。
表8
产量比 肥料投入比 农药 投工比 碳汇 品质比
试验例4 12599斤 175元 未喷施 6工时 3.15吨 超欧盟有机标准,符合我国标准
试验对比例4 7031斤 250元 喷施 15工时 重金属超标
病虫害程度:试验对比例4 >试验例4
试验例5
本试验例采用实施例4-1制备的光合溶剂施用于西瓜,试验地点为河南。
(1)每亩种子用1毫升光合溶剂兑水适量拌种催芽。
育苗:第一片真叶长至5CM开始。0.2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喷施。间日喷施1次。至出圃。
蘸根:移栽大田时每亩用1毫升光合溶剂兑水5公斤蘸根可提高成活率。
(2)西瓜生长期标准化安全用法用量:
①幼苗期:从移栽到第一朵花开。0.5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间隔7-10天喷施一次。②伸蔓期:第一个幼瓜直径长至7CM。0.5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间隔7-10天喷施一次。③坐果期:第二个幼瓜直径长至7CM。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间隔7-10天喷施一次。④膨大期:第三个幼瓜直径长至7CM。1.5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间隔7-10天喷施一次。⑤青熟期:第四个幼瓜直径长至7CM。2.0毫升光合溶剂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间隔7-10天喷施一次。⑥采摘期:长至前两个西瓜开始采摘。2.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15公斤,间隔7-10天喷施一次。
(3)大田西瓜整个生长期每亩使用光合溶剂为20毫升,每毫升15元,投入为300元。
试验对比例5
试验对比例5和试验例5在相邻两块地进行西瓜种植试验,试验对比例5和试验例5的西瓜种子、气候条件完全相同,区别在于:试验对比例5未拌种,不施用本发明的光合溶剂,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化学除草剂、化学甜蜜素,移栽前使用28-17-17复合肥做底肥,在显果期、膨大期、转糖期分别追施尿素2次,其间每10-15天喷施氨基磺酸类杀菌化学农药1次,在藤蔓期施用二硝基苯胺类化学除草剂1次,在转糖期使用苄氨基嘌呤赤霉酸膨大剂1次,使用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1次,平均每亩共投入820元。
表9
产量比 投入比 农药 投工比 碳汇比 品质比
试验例5 22869斤 300元 未喷施 16工时 13.2吨 超欧盟有机标准,符合我国标准
试验对比例5 7045斤 820元 喷施 30工时 重金属超标
病虫害程度:试验对比例5 >试验例5
试验例6
本试验例采用实施例4-1制备的光合溶剂淡水养殖花鲢,试验地点为安徽。
(1)淡水养殖花鲢拌饵标准化安全用法用量:
坚持整个养殖期每1毫升光合溶剂兑水适量拌鱼饵10公斤,可改善水体质量,减少疾病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
(2)淡水花鲢育苗标准化安全用法用量:
产卵期:每水深(网箱)1米,每亩用量1.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适量水面喷施。间隔3-5天喷施一次。出苗期:每水深(网箱)1米,每亩用量1.5毫升光合溶剂兑水适量水面喷施。间隔5-7天喷施一次。练苗期:每水深(网箱)1米,每亩用量2.0毫升光合溶剂兑水适量水面喷施。间隔5-7天喷施一次。
(3)淡水花鲢养殖期标准化安全用法用量:
①春期:幼尾投放至鱼塘01-03月。每水深1米每亩用量为2.0毫升。间隔10天。
②夏期:幼尾鱼塘成长至04-06月。每水深1米每亩用量为3.0毫升。间隔10天。
③秋期:幼尾鱼塘成长至07-09月。每水深1米每亩用量为2.0毫升。间隔10天。
④冬期:幼尾鱼塘成长至10-12月。每水深1米每亩用量为1.0毫升。间隔10天。
(4)淡水花鲢养殖整个生长期每亩使用光合溶剂为50毫升,每毫升35元。
试验对比例6
试验对比例6和试验例6在同一地区的两块鱼塘,试验对比例6和试验例6的区别在于:试验对比例6的饵料未拌饵,鱼塘未喷施光合溶剂的,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化学激素,每周投放通威TONGWEI淡水养鱼肥1次,其间每周喷施1227异噻唑琳酮杀菌剂1次,每周投放多巴盐养鱼专用化学激素1次。
表10
产量比 投入比 农药 投工比 碳汇比 品质比
试验例6 1969斤 1750元 喷施量为试验对比例6的50% 36工时 5.7吨 超欧盟有机标准,符合我国标准
试验对比例6 1102斤 2386元 喷施 60工时(撒农药化肥除草剂用时) 重金属超标
病虫害程度:试验对比例6 >试验例6
本发明汇总,工时是指撒农药、化肥、除草剂、光合溶剂等的用时。
农作物的碳汇计算方法目前全球均没有统一标准。现在通行保守计算的方法是,作物收获后计算碳同化物蓄积量除以2000,得出碳中和二氧化碳的吨数。本发明中碳汇的计算方法即采用此计算方法。如,碳氢玉米每亩产量都在1200斤以上。这1200斤的玉米,需要1200斤的根系、2400斤的茎秆、2400斤叶须植株的支撑体系。玉米、根系、茎秆、叶须均是碳同化干物质。这样,玉米+根系+茎秆+叶须的重量为7200斤,除以2000,得出每亩碳氢玉米捕集利用二氧化碳的量是3.6吨。
采用化学肥料的试验对比例,因为采用产生污染的化肥作为生产资料,所以最终产出的碳水化合物与它消耗掉的化肥所产生的污染,是不能抵消的,使用肥料产生正向的污染,不产生碳汇的贡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主料和辅料,所述主料包括以下微藻类:小球藻、金胞藻、色球藻、珊瑚藻、海链藻、网管藻、冠甲藻、囊裸藻、鸟巢藻和黄丝藻;
所述辅料包括氨基酸、糖类和硅类;
按重量份计,所述组合物包括:主料45-55份,氨基酸12-18份、糖类12-18份和硅类8-12份;
按照重量份计,所述主料主要由以下组份组成:小球藻9-11份、金胞藻7-9份、色球藻5-7份、珊瑚藻3-5份、海链藻3-5份、网管藻3-5份、冠甲藻3-5份、囊裸藻3-5份、鸟巢藻2-4份、黄丝藻2-4份;
按重量份计,所述氨基酸主要由以下组份组成:色氨酸5-7份、精氨酸3-5份、丝氨酸1-3份、丙氨酸1-3份、异亮氨酸0.5-2份;
按重量份计,所述硅类主要由以下组份组成:植物硅6-8份、动物硅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还包括黄体酮和卵磷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黄体酮为2-6份,所述卵磷脂为1-5份。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主料、氨基酸、糖类和硅类混合均匀,于10-25℃的温度、60-90%的湿度条件下储藏,储藏时间不低于10天。
5.权利要求2-3任一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主料、氨基酸、糖类和硅类混合均匀,于10-25℃的温度、60-90%的湿度条件下储藏;
(2)将黄体酮和卵磷脂混合均匀,于10-25℃的温度、60-90%的湿度条件下储藏;
(3)将步骤(1)中储藏后的混合物和步骤(2)中储藏后的混合物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于10-25℃的温度、60-90%的湿度条件下储藏,储藏时间不低于10天。
6.一种碳同化碳中和的光合溶剂,含有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或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合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溶剂还包括溶剂和保鲜剂,所述保鲜剂和所述组合物的质量比为1:25-35,所述溶剂为水。
8.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合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的组合物、溶剂和保鲜剂置于容器内混合均匀,每天搅拌,当光合放氧细胞数量达到要求时进行灌装,罐内及环境的温度为20-30℃、湿度为70-80%,灌装前于容器内储藏时间不低于10天。
9.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合溶剂在促进陆生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及水体养殖、水体生态修复、土壤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陆生植物包括: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林果作物、药材作物、园林花卉。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陆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应用包括:将所述光合溶剂稀释后喷洒于植物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促进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应用包括:
将所述光合溶剂稀释后喷洒于水体种植所在的水体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水体养殖的应用包括:
将所述光合溶剂稀释后喷洒于水体养殖所在的水体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水体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包括:
将所述光合溶剂稀释后喷洒于待净化水体表面。
CN202210606178.5A 2022-05-31 2022-05-31 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光合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14831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6178.5A CN114831139B (zh) 2022-05-31 2022-05-31 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光合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6178.5A CN114831139B (zh) 2022-05-31 2022-05-31 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光合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1139A CN114831139A (zh) 2022-08-02
CN114831139B true CN114831139B (zh) 2022-11-01

Family

ID=82571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6178.5A Active CN114831139B (zh) 2022-05-31 2022-05-31 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光合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113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9591A (ja) * 1998-09-21 2000-06-13 Masahiro Nagahama 有機物であるビタミン類と含硫アミノ酸と糖類入り肥料組成物
CN102531792A (zh) * 2012-02-03 2012-07-04 南阳东仑生物光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光碳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7307A (zh) * 2014-09-24 2015-01-28 北京东伦凯国际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碳氢氧氮捕集技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2540A (zh) * 2017-09-07 2017-11-24 东莞市邦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碳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86033A (zh) * 2018-04-12 2018-09-28 罗永城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WO2021252670A1 (en) * 2020-06-09 2021-12-16 Heliae Development, Llc Chlorella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to enhance plant grow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56881A1 (en) * 2011-08-11 2013-02-13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Combining algae cultivation and CO2 captur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9591A (ja) * 1998-09-21 2000-06-13 Masahiro Nagahama 有機物であるビタミン類と含硫アミノ酸と糖類入り肥料組成物
CN102531792A (zh) * 2012-02-03 2012-07-04 南阳东仑生物光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光碳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7307A (zh) * 2014-09-24 2015-01-28 北京东伦凯国际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碳氢氧氮捕集技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2540A (zh) * 2017-09-07 2017-11-24 东莞市邦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碳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86033A (zh) * 2018-04-12 2018-09-28 罗永城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WO2021252670A1 (en) * 2020-06-09 2021-12-16 Heliae Development, Llc Chlorella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to enhance plant growt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1139A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7423B (zh) 一种空心菜的营养复合肥
CN104115642B (zh) 一种长豇豆的栽培方法
KR101334586B1 (ko) 유기게르마늄을 함유한 고구마의 재배방법
CN109456105A (zh) 一种缓解茄科作物连作障碍的微生物菌剂制备及使用方法
CN103960031A (zh) 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
CN107266184A (zh) 龙牙百合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02561A (zh) 一种促生型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30807A (zh) 一种梨树营养液
CN108184360A (zh) 一种在盐碱地建立生态种植园和生态养殖系统的方法
CN105123179A (zh) 一种油菜垄作的种植方法
CN103444385A (zh) 一种农业种植方法
CN104604496B (zh) 一种有机油菜菜苔的培育方法
CN113455322A (zh) 一种设施豇豆抗重茬高效栽培方法
CN107324872A (zh) 番石榴专用肥、其制备方法及番石榴的施肥方法
KR20090057539A (ko) 해조류 구멍 갈파래를 발효하여 액체비료 제조방법
CN109156280A (zh) 一种多元化农业高效种养方法
CN103467208B (zh) 一种含糖醇物质的流体肥料
Meena et al. Combined foliar application effect of iron and potassium on growth of okra and striped catfish using media bed based aquaponics
CN105481604A (zh) 一种复合em活性益菌母液生物有机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01960A (zh) 一种稻虾鳖共生高效低碳农业养殖方法
Sariyev et al.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in associated with H2O2 improved the productivity of maize under clay-rich soil of Adana, Turkey
CN108739663A (zh) 一种土鸡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14831139B (zh) 碳同化碳中和的组合物、光合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798578A (zh) 一种农业种植方法
CN114190223A (zh) 一种基于固氮蓝藻与光合营养绿藻的果树栽培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