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8606A - 一种静电防护组件及触控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电防护组件及触控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8606A
CN114828606A CN202210322273.2A CN202210322273A CN114828606A CN 114828606 A CN114828606 A CN 114828606A CN 202210322273 A CN202210322273 A CN 202210322273A CN 114828606 A CN114828606 A CN 114828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grounding
guide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22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28606B (zh
Inventor
毕鑫
向勇
张千
胡潇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103222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286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28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8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28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8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67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damage from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64Earth or grounding circui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静电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电防护组件,包括第一接地层、引导层以及第二接地层,第二接地层包裹触控电子产品的驱动线路和/或感应线路,第一接地层包裹第二接地层背离触控电子产品的一侧;第一接地层和第二接地层通过引导层导通;引导层可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以使电流传导到第二接地层时,电流方向不垂直于第二接地层。可以理解的,采用双层的接地层可以有效地提高对静电的防护程度;而很多时候电荷能击穿两层接地层是因为电荷垂直打在接地层上,通过在两层接地层之间设置引导层来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电荷将所有接地层击穿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静电防护组件及触控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电防护组件及触控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电子消费产品的触控功能需要依赖触控面板来实现;但触控面板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静电放电的问题,容易导致触控功能失效。
目前,针对这一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选择在触控面板的外围设计一条或者两条GND(Ground)线路来对触控面板进行保护,GND线路即地线,GND线路间相互独立。但此方案的静电防护效果有限,依旧会出现GND线路甚至内部驱动线路、感应线路被打断的情况,导致触控面板的静电保护失效或者触控功能完全失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触控面板的静电防护方案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防护组件及触控电子产品。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静电防护组件,用于为触控电子产品提供静电防护,包括第一接地层、引导层以及第二接地层,所述第二接地层包裹触控电子产品的驱动线路和/或感应线路,所述第一接地层包裹所述第二接地层背离所述触控电子产品的一侧;
所述第一接地层和所述第二接地层通过所述引导层导通;所述引导层可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以使电流传导到第二接地层时,电流方向不垂直于第二接地层。
优选地,所述引导层包括引导结构,所述第一接地层对应引导结构设有第一连接节点,所述第二接地层对应引导结构设有第二连接节点。
优选地,所述引导结构远离触控电子产品的一端为起始端;所述引导结构靠近触控电子产品的一端为结束端,所述第一连接节点与引导结构的起始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节点与引导结构的结束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同一引导结构连接的第一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界定的直线与所述第一接地层非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静电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三接地层,所述第三接地层位于所述第一接地层与所述第二接地层之间,所述第一接地层与所述第三接地层之间设有引导层;和/或,所述第二接地层与所述第三接地层之间设有引导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地层与所述第二接地层之间连续设置多个所述第三接地层,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接地层之间设有引导层。
优选地,当所述静电防护组件内具有多个引导层时,不同引导层内的引导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同一引导层内的各个引导结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所述引导结构包括直线引导段和/或弧形引导段。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触控电子产品,包括主体和如上所述的静电防护组件,所述静电防护组件包裹所述主体的非触控交互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静电防护组件及触控电子产品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静电防护组件用于为触控电子产品提供静电防护,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地层、引导层以及第二接地层,第二接地层包裹触控电子产品的驱动线路和/或感应线路,第一接地层包裹第二接地层背离触控电子产品的一侧;第一接地层和第二接地层通过引导层导通;引导层可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以使电流传导到第二接地层时,电流方向不垂直于第二接地层。可以理解的,采用双层的接地层可以有效地提高对静电的防护程度;而很多时候电荷能击穿两层接地层是因为电荷垂直打在接地层上,电荷的方向与接地层的线路方向垂直,电荷难以通过接地层线路导出,导致双层的接地层被击穿;因此,通过在两层接地层之间设置引导层来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电荷将所有接地层击穿的情况。
2、本发明的引导层包括引导结构,第一接地层对应引导结构设有第一连接节点,第二接地层对应引导结构设有第二连接节点。可以理解的,本发明的静电防护组件的第一接地层与第二接地层对应引导层的区域通过引导结构实现电连接,再通过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的相对位置实现引导结构对电流的引导功能,从而使得引导层可以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
3、本发明的引导结构远离触控电子产品的一端为起始端;引导结构靠近触控电子产品的一端为结束端,第一连接节点与引导结构的起始端相连,第二连接节点与引导结构的结束端相连。可以理解的,由于第一接地层包裹第二接地层背离触控电子产品的一侧,即第一接地层是外防护层,所以外界的电荷是从第一接地层流动到第二接地层的,因此引导结构与第一接地层连接的一端为起始端,与第二接地层连接的一端为结束端。
4、本发明的第一连接节点与第二连接节点界定的直线的所在平面与第一接地层非垂直设置。可以理解的,电荷能击穿两层接地层,很多时候是因为电荷垂直打在接地层上,电荷的方向与接地层的线路方向垂直,电荷难以通过接地层线路导出,导致双层的接地层被击穿。而通过限定第一连接节点与第二连接节点的位置关系,使得经过引导结构引导后的电荷其方向不会与第二接地层相垂直,从而避免出现电荷将所有接地层击穿的情况;利于保证本静电防护组件的静电保护性能。
5、本发明的静电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三接地层,第三接地层位于第一接地层与第二接地层之间,第一接地层与第三接地层之间设有引导层;和/或,第二接地层与第三接地层之间设有引导层。可以理解的,通过在第一接地层和第二接地层之间设置第三接地层,可以进一步提高本静电防护组件的静电防护性能;而且第一接地层、第二接地层、第三接地层以及引导层四者之间的配合方式多种多样,利于丰富本静电防护组件的结构多样性。
6、本发明第一接地层与第二接地层之间连续设置多个第三接地层,相邻的两个第三接地层之间设有引导层。可以理解的,此设计利于进一步提高本静电防护组件的静电防护性能。
7、本发明中,当静电防护组件内具有多个引导层时,不同引导层内的引导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可以理解的,当存在多个引导层时,多个引导层的设置方式多种多样,利于进一步丰富本静电防护组件的结构多样性。
8、本发明中,同一引导层内的各个引导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此设计利于进一步丰富本静电防护组件的结构多样性。
9、本发明中,引导结构包括直线引导段和/或弧形引导段。此设计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和加工,利于降低本静电防护组件的生产成本。
10、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电子产品,包括如上述的静电防护组件,所述静电防护组件包裹所述主体的非触控交互表面。可以理解的,因为触控电子产品包括如上述的静电防护组件,所以也具有与上述的静电防护组件一致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防护组件的层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防护组件与触控电子产品触控屏幕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防护组件电流导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静电防护组件的层状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防护组件的层状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静电防护组件的层状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防护组件的层状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静电防护组件的层状示意图。
图6c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静电防护组件的层状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子产品的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a1、静电防护组件;10a2、静电防护组件;10b1、静电防护组件;10b2、静电防护组件;10c1、静电防护组件;10c2、静电防护组件;10c3、静电防护组件;
20、触控电子产品;
1、第一接地层;11、第一连接节点;
2、第二接地层;21、第二连接节点;
3、引导层;31、引导结构;
4、第三接地层;5、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结合图1至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静电防护组件10a1,用于为触控电子产品提供静电防护,触控电子产品包括触控交互表面和与所述触控交互表面电连接的驱动线路和感应线路,静电防护组件10a1包括第一接地层1、引导层3以及第二接地层2,第二接地层2包裹触控电子产品的驱动线路和/或感应线路,第一接地层1包裹第二接地层2背离触控电子产品的一侧;
第一接地层1和第二接地层2通过引导层3导通;引导层3可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以使电流传导到第二接地层2时,电流方向不垂直于第二接地层2。
可以理解的,采用双层的接地层可以有效地提高对静电的防护程度;而很多时候电荷能击穿两层接地层是因为电荷垂直打在接地层上,电荷的方向与接地层的线路方向垂直,电荷难以通过接地层线路导出,导致双层的接地层被击穿;因此,通过在两层接地层之间设置引导层3来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电荷将所有接地层击穿的情况。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地层1、引导层3以及第二接地层2朝靠近触控交互表面的方向以此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地层1、第二接地层2、引导层3是通过光刻显影的方式成型在触控电子产品上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地层1、第二接地层2、引导层3成型在触控电子产品的基板上。可以理解的,现有的触控电子产品通常会具有一个电子触控交互表面,该电子触控交互表面是通过在基板上通过光刻显影等工艺布置线路后制形成的,而电子触控交互表面以及驱动线路和感应线路占据基板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而本静电防护组件10a1则同时也设置在基板上,占据另外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并且围绕电子触控交互表面以及驱动线路和感应线路。也就是说,本静电防护组件10a1主要从侧面为电子触控交互表面提供静电防护。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静电防护组件10a1为包裹触控电子产品触控电子产品的驱动线路和/或感应线路的静电防护线路(请参阅图2),可以将触控电子产品的驱动线路和感应线路包裹在内进行保护,图2中的Rx线为感应线路,TxRx线为驱动线路,而包裹具体指的是静电防护组件10a1围绕触控电子产品的触控交互表面、以及驱动线路和感应线路。
进一步的,通过引导层3将电流的流动方向引导至与第二接地层2的所在平面相切或相近。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接地层2的所在平面指的是除去基板所在平面以外的平面。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地层2的所在平面指的是与基板所在平面垂直的平面。
进一步的,引导层3包括引导结构31,第一接地层1对应引导结构31设有第一连接节点11,第二接地层2对应引导结构31设有第二连接节点21。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静电防护组件10a1的第一接地层1与第二接地层2对应引导层3的区域通过引导结构31实现电连接,再通过第一连接点11与第二连接点21的相对位置实现引导结构31对电流的引导功能,从而使得引导层3可以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
进一步的,引导层3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引导结构31,第一接地层1对应每一引导结构31设有对应的第一连接节点11,第二接地层2对应每一引导结构31设有对应的第二连接节点21。
可以理解的,引导层3包括至少两个引导结构31,而且第一接地层1对应引导结构31设有第一连接节点11,这使得即使第一接地层1的部分区域被击穿,也可以通过其他引导结构31将电荷引导到第二接地层2上,利于增强本静电防护组件10a1的工作稳定性,延长本静电防护组件10a1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节点11指第一接地层1与引导结构31的连接位置,第二连接节点21指第二接地层2与引导结构31的连接位置。
可以理解的,根据第一接地层1、第二接地层2以及引导结构31的连接方式不同,第一连接节点11与第二连接节点21可以是具体的结构,也可以是虚拟的结构。
比如说,当第一接地层1、第二接地层2以及引导结构31三者可拆列连接时,第一连接节点11与第二连接节点21可以是具体的结构;当第一接地层1、第二接地层2以及引导结构31三者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时,第一连接节点11与第二连接节点21便可以是虚拟的结构。
进一步的,同一引导层3的多个引导结构31阵列设置。此设计利于优化引导层3对电荷的引导能力,以将电荷均衡地引导到第二接地层2上。
进一步的,引导结构31远离触控电子产品的一端为起始端;引导结构31靠近触控电子产品的一端为结束端,第一连接节点11与引导结构31的起始端相连,第二连接节点21与引导结构31的结束端相连。
可以理解的,由于第一接地层包裹第二接地层背离触控电子产品的一侧,即第一接地层是外防护层,所以外界的电荷是从第一接地层流动到第二接地层的,因此引导结构与第一接地层连接的一端为起始端,与第二接地层连接的一端为结束端。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节点11与至少一个引导结构31的起始端相连,第二连接节点21与至少一个引导结构31的结束端相连。
可以理解的,通过让第一连接节点11与多个引导结构31的起始端相连,利于实现对电荷的分流,能更好地将电荷引导到第二接地层2,达到增强静电防护组件10a1整体静电保护能力的目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引导结构31为弧形引导段。
进一步的,同一引导结构连接的第一连接节点11及第二连接节点21错位设置以使任一第一连接节点与相邻第二连接节点界定的直线的所在平面与第一接地层1非垂直设置。
可以理解的,电荷能击穿两层接地层,很多时候是因为电荷垂直打在接地层上,电荷的方向与接地层的线路方向垂直,电荷难以通过接地层线路导出,导致双层的接地层被击穿。而通过限定第一连接节点11与第二连接节点21的位置关系,使得经过引导结构31引导后的电荷其方向不会与第二接地层2相垂直,从而避免出现电荷将所有接地层击穿的情况;利于保证本静电防护组件10a1的静电保护性能。
可选的,第一连接节点11在第二接地层2上的投影与第二连接节点21在第二接地层2上的投影部分相交或不相交。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节点11的投影与第二连接节点21的投影不相交。此设计利于增大引导结构31对电荷方向引导幅度。
请结合图1和图4,通过增加引导层3内引导结构31的数量,利于增强引导层3对电荷的引导能力,从而增强静电防护组件10a2的电荷引导能力。
请结合图5a和图5b,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静电防护组件,用于为触控电子产品提供静电防护,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地层1、引导层3以及第二接地层2,第二接地层2包裹触控电子产品的驱动线路和/或感应线路,第一接地层1包裹第二接地层2背离触控电子产品的一侧;
第一接地层1和第二接地层2通过引导层3导通;引导层3可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防护组件10b1的引导结构31为直线引导段。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和加工,利于降低本静电防护组件10b1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引导结构31在到达第二接地层2之前相交。此设计利于增加引导层3内的导流线路,从而增强静电防护组件10b2的静电防护能力。
请结合图6a至图6c,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静电防护组件,用于为触控电子产品提供静电防护,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地层1、引导层3以及第二接地层2,第二接地层2包裹触控电子产品的驱动线路和/或感应线路,第一接地层1包裹第二接地层2背离触控电子产品的一侧;
第一接地层1和第二接地层2通过引导层3导通;引导层3可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
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静电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三接地层4,第三接地层4位于第一接地层1与第二接地层2之间,第一接地层1与第三接地层4之间设有引导层3;和/或,第二接地层2与第三接地层4之间设有引导层3。可以理解的,通过在第一接地层1和第二接地层2之间设置第三接地层4,可以进一步提高本静电防护组件的静电防护性能;而且第一接地层1、第二接地层2、第三接地层4以及引导层3四者之间的配合方式多种多样,利于丰富本静电防护组件的结构多样性。
进一步的,第一接地层1与第二接地层2之间可以连续设置多个第三接地层4,相邻的两个第三接地层4之间设有引导层3。可以理解的,此设计利于进一步提高本静电防护组件的静电防护性能。
可选的,当静电防护组件内具有多个引导层3时,不同引导层3内的引导结构31可以相同或不同。此设计利于进一步丰富本静电防护组件的结构多样性。
可选的,同一引导层3内的各个引导结构31可以相同或不同。此设计利于进一步丰富本静电防护组件的结构多样性。
请继续参阅图6a,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静电防护组件10c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地层1、第三接地层4和第二接地层2,第一接地层1和第三接地层4之间以及第三接地层4和第二接地层2之间皆设有引导层3,且两个引导层3内的引导结构31相同。
可以理解的,多层的引导层3可以增加静电防护组件的导流线路,利于增强静电防护组件10c1对静电的引导能力,从而增强静电防护组件10c1的静电防护能力。
请继续参阅图6b,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静电防护组件10c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地层1、第三接地层4和第二接地层2,第一接地层1和第三接地层4之间以及第三接地层4和第二接地层2之间皆设有引导层3,两个引导层3结构不同。
进一步的,靠近第二接地层2的引导层3内的引导结构31密度小于远离第二接地层2的引导层3内的引导结构31密度。可以理解的,通过远离第二接地层2的引导层3的引导后,电荷已被分散,且电荷的流动方向也被改变,击破第二接地层2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此时,可通过减小靠近第二接地层2的引导层3内的引导结构31密度来减小静电防护组件10c2的重量。此设计利于优化使用体验。
请继续参阅图6b,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静电防护组件10c3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地层1、第三接地层4和第二接地层2,第一接地层1与第三接地层4之间设有引导层3,第三接地层4与第二接地层2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通过远离第二接地层2的引导层3的引导后,电荷已被分散,且电荷的流动方向也被改变,击破第二接地层2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此时,可通过将第三接地层4和第二接地层2间隔来减小静电防护组件10c3的重量。此设计利于优化使用体验,同时还能保证静电防护组件10c3的静电防护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三接地层4与第二接地层2间隔设置仅仅指的是对应引导层3的区域间隔设置,在边缘区域,各个接地层是直接相连。
请参阅图7,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电子产品20,包括主体5和如上述的静电防护组件,所述主体包括触控交互表面,所述静电防护组件包裹主体5的非触控交互表面。
可以理解的,因为触控电子产品20包括如上述的静电防护组件,所以也具有与上述的静电防护组件一致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的,主体5包括触控面板和分别与触控面板相连的驱动线路及感应线路,所述触控交互表面为触控面板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静电防护组件及触控电子产品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静电防护组件用于为触控电子产品提供静电防护,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地层、引导层以及第二接地层,第二接地层包裹触控电子产品的驱动线路和/或感应线路,第一接地层包裹第二接地层背离触控电子产品的一侧;第一接地层和第二接地层通过引导层导通;引导层可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以使电流传导到第二接地层时,电流方向不垂直于第二接地层。可以理解的,采用双层的接地层可以有效地提高对静电的防护程度;而很多时候电荷能击穿两层接地层是因为电荷垂直打在接地层上,电荷的方向与接地层的线路方向垂直,电荷难以通过接地层线路导出,导致双层的接地层被击穿;因此,通过在两层接地层之间设置引导层来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电荷将所有接地层击穿的情况。
2、本发明的引导层包括引导结构,第一接地层对应引导结构设有第一连接节点,第二接地层对应引导结构设有第二连接节点。可以理解的,本发明的静电防护组件的第一接地层与第二接地层对应引导层的区域通过引导结构实现电连接,再通过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的相对位置实现引导结构对电流的引导功能,从而使得引导层可以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
3、本发明的引导结构远离触控电子产品的一端为起始端;引导结构靠近触控电子产品的一端为结束端,第一连接节点与引导结构的起始端相连,第二连接节点与引导结构的结束端相连。可以理解的,由于第一接地层包裹第二接地层背离触控电子产品的一侧,即第一接地层是外防护层,所以外界的电荷是从第一接地层流动到第二接地层的,因此引导结构与第一接地层连接的一端为起始端,与第二接地层连接的一端为结束端。
4、本发明的第一连接节点与第二连接节点界定的直线的所在平面与第一接地层非垂直设置。可以理解的,电荷能击穿两层接地层,很多时候是因为电荷垂直打在接地层上,电荷的方向与接地层的线路方向垂直,电荷难以通过接地层线路导出,导致双层的接地层被击穿。而通过限定第一连接节点与第二连接节点的位置关系,使得经过引导结构引导后的电荷其方向不会与第二接地层相垂直,从而避免出现电荷将所有接地层击穿的情况;利于保证本静电防护组件的静电保护性能。
5、本发明的静电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三接地层,第三接地层位于第一接地层与第二接地层之间,第一接地层与第三接地层之间设有引导层;和/或,第二接地层与第三接地层之间设有引导层。可以理解的,通过在第一接地层和第二接地层之间设置第三接地层,可以进一步提高本静电防护组件的静电防护性能;而且第一接地层、第二接地层、第三接地层以及引导层四者之间的配合方式多种多样,利于丰富本静电防护组件的结构多样性。
6、本发明第一接地层与第二接地层之间连续设置多个第三接地层,相邻的两个第三接地层之间设有引导层。可以理解的,此设计利于进一步提高本静电防护组件的静电防护性能。
7、本发明中,当静电防护组件内具有多个引导层时,不同引导层内的引导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可以理解的,当存在多个引导层时,多个引导层的设置方式多种多样,利于进一步丰富本静电防护组件的结构多样性。
8、本发明中,同一引导层内的各个引导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此设计利于进一步丰富本静电防护组件的结构多样性。
9、本发明中,引导结构包括直线引导段和/或弧形引导段。此设计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和加工,利于降低本静电防护组件的生产成本。
10、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电子产品,包括如上述的静电防护组件,所述静电防护组件包裹所述主体的非触控交互表面。可以理解的,因为触控电子产品包括如上述的静电防护组件,所以也具有与上述的静电防护组件一致的有益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静电防护组件及触控电子产品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静电防护组件,用于为触控电子产品提供静电防护,触控电子产品包括触控交互表面和与所述触控交互表面电连接的驱动线路和感应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组件包括第一接地层、引导层以及第二接地层,所述第二接地层包裹触控电子产品的驱动线路和/或感应线路,所述第一接地层包裹所述第二接地层背离所述触控电子产品的一侧;
所述第一接地层和所述第二接地层通过所述引导层导通;所述引导层可引导电流的流动方向,以使电流传导到第二接地层时,电流方向不垂直于第二接地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层包括引导结构,所述第一接地层对应所述引导结构设有第一连接节点,所述第二接地层对应所述引导结构设有第二连接节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结构远离触控电子产品的一端为起始端;所述引导结构靠近触控电子产品的一端为结束端,所述第一连接节点与引导结构的起始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节点与引导结构的结束端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引导结构连接的第一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界定的直线与所述第一接地层非垂直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三接地层,所述第三接地层位于所述第一接地层与所述第二接地层之间,所述第一接地层与所述第三接地层之间设有引导层;和/或,所述第二接地层与所述第三接地层之间设有引导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层与所述第二接地层之间连续设置多个所述第三接地层,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接地层之间设有引导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静电防护组件内具有多个引导层时,不同引导层内的引导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同一引导层内的各个引导结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结构包括直线引导段和/或弧形引导段。
10.一种触控电子产品,包括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静电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触控交互表面,所述静电防护组件包裹所述主体的非触控交互表面。
CN202210322273.2A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静电防护组件及触控电子产品 Active CN1148286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2273.2A CN114828606B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静电防护组件及触控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2273.2A CN114828606B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静电防护组件及触控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8606A true CN114828606A (zh) 2022-07-29
CN114828606B CN114828606B (zh) 2023-05-23

Family

ID=82532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2273.2A Active CN114828606B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静电防护组件及触控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28606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12553A (ja) * 2006-05-20 2007-11-29 Nikon Corp マイクロアクチュエータ、光学デバイス及び表示装置
CN102200856A (zh) * 2010-03-23 2011-09-28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触摸屏面板
CN102622114A (zh) * 2011-01-28 2012-08-01 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感应装置
TW201416928A (zh) * 2012-10-22 2014-05-01 Cando Corp 靜電防護結構、靜電防護結構之製作方法及其觸控面板
CN105988608A (zh) * 2014-11-20 2016-10-0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静电防护触控面板
CN107831940A (zh) * 2017-11-16 2018-03-2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具静电防护能力之触控装置
CN109285460A (zh) * 2018-11-29 2019-01-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8766419U (zh) * 2018-09-13 2019-04-19 深圳市永嘉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的防静电保护装置
CN112014677A (zh) * 2020-09-29 2020-12-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静电测试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30368A (zh) * 2020-09-29 2020-12-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2624009U (zh) * 2020-07-03 2021-02-26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薄膜、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736067A (zh) * 2020-12-28 2021-04-3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12553A (ja) * 2006-05-20 2007-11-29 Nikon Corp マイクロアクチュエータ、光学デバイス及び表示装置
CN102200856A (zh) * 2010-03-23 2011-09-28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触摸屏面板
CN102622114A (zh) * 2011-01-28 2012-08-01 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感应装置
TW201416928A (zh) * 2012-10-22 2014-05-01 Cando Corp 靜電防護結構、靜電防護結構之製作方法及其觸控面板
CN105988608A (zh) * 2014-11-20 2016-10-0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静电防护触控面板
CN107831940A (zh) * 2017-11-16 2018-03-2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具静电防护能力之触控装置
CN208766419U (zh) * 2018-09-13 2019-04-19 深圳市永嘉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的防静电保护装置
CN109285460A (zh) * 2018-11-29 2019-01-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2624009U (zh) * 2020-07-03 2021-02-26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薄膜、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014677A (zh) * 2020-09-29 2020-12-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静电测试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30368A (zh) * 2020-09-29 2020-12-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736067A (zh) * 2020-12-28 2021-04-3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益平;钱程;夏时哲;何晓伟;陈俊;: "电荷结构相对位置对闪电类型影响的数值模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8606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1237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EP2674842B1 (en) Touch screen panel
US20150085205A1 (en) Touch panel
WO2012015177A2 (ko) 전극 배선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전용량 터치 센서
US10928951B2 (en) Touch panel having high resistance to static electricity
CN103376966A (zh) 用于显示装置的静电电容型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47643A (zh) 一种具静电攻击防护的面板装置
CN112162650B (zh)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201074B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屏
CN107785350A (zh) 静电防护电路及静电防护方法
CN106354288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2817482A (zh)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组
CN103902092B (zh) 触摸屏
CN114828606A (zh) 一种静电防护组件及触控电子产品
CN11259663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7232923U (zh) 触控屏
CN112506371A (zh) 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1309182A (zh) 触控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561664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for improve antistatic breakdown capability of touch electrodes,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2612370B (zh)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1625141B (zh) 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CN218273360U (zh) 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CN205721723U (zh) 导电结构及触控面板
CN220022777U (zh) 一种fpc触控按键结构及电子终端
CN212381615U (zh) 一种绝缘电磁屏蔽胶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