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2064B - 冰箱的保温组件、冰箱及其冰温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冰箱的保温组件、冰箱及其冰温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2064B
CN114812064B CN202110124944.XA CN202110124944A CN114812064B CN 114812064 B CN114812064 B CN 114812064B CN 202110124944 A CN202110124944 A CN 202110124944A CN 114812064 B CN114812064 B CN 1148120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late
refrigerator
ic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49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12064A (zh
Inventor
刘运斌
厉涛
邵啟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49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2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2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2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12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2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2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shelves
    • F25D25/024Slidable shelves
    • F25D25/025Dra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冰箱的保温组件及、冰箱及其冰温控制方法,保温组件包括盖板、隔热板和冷却板,盖板形成有安装槽;隔热板设置于安装槽内,隔热板背离盖板的表面形成有风道槽;冷却板盖设于风道槽,且连接于盖板,使隔热板位于冷却板和盖板之间。本申请冰箱的保温组件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冰箱的保温组件、冰箱及其冰温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的保温组件、冰箱及其冰温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风冷冰箱通过蓄冷保鲜组件对抽屉提供制冷,以减小抽屉内温度的波动,提高抽屉内食物保鲜效果。然而,现有的蓄冷保鲜组件结构复杂,且不便安装。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冰箱的保温组件、冰箱及其冰温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风冷冰箱中蓄冷保鲜组件结构复杂,而且不便安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冰箱的保温组件,保温组件包括:盖板,盖板形成有安装槽,隔热板,隔热板设置于安装槽内,隔热板背离盖板的表面形成有风道槽;冷却板,冷却板盖设于风道槽,且连接于盖板,使隔热板位于冷却板和盖板之间。
其中,安装槽内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穿设于隔热板未形成风道槽的部分,冷却板与连接柱可拆卸连接。
其中,盖板包括底板和连接于底板边缘的侧板,底板和侧板围设形成安装槽;侧板的边缘朝向安装槽形成有固定扣,冷却板的边缘插设于固定扣和隔热板之间。
其中,隔热板的侧面以及朝向盖板的表面共同形成有多个固定槽或多个固定筋,安装槽的侧面及底面共同设置有多个固定筋或多个固定槽,每一固定筋插设于一个固定槽内。
其中,盖板包括底板和连接于底板边缘的侧板,底板和侧板围设形成安装槽;底板靠近侧板处设置有蛇形连接板,蛇形连接板穿出侧板的一端构成扣接部;隔热板的侧面设置有蛇形连接板的避让槽。
其中,隔热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风道槽具有进风口和回风口,进风口和回风口均形成于第一侧面;保温组件还包括挡温板,设置于隔热板和冷却板之间,以密封隔热板和冷却板之间除进风口和回风口的其他间隙。
其中,冷却板插接于挡温板。
其中,隔热板靠近第一侧面处设置有两个插接柱,一插接柱朝向另一插接柱的表面形成有斜槽面,斜槽面连接至隔热板背离盖板的表面;挡温板的两端形成有斜锲面,挡温板插接于插接柱之间,斜锲面配合于斜槽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冰箱,包括冰温抽屉、冰箱本体以及保温组件,保温组件为上述所述的冰箱的保温组件,保温组件盖设于冰温抽屉,冰温抽屉的进风口和回风口分别与冰箱本体连通。
其中,冰箱本体包括箱胆,箱胆设置有卡接凹槽,所保温组件上扣接部卡接于卡接凹槽内。
其中,冰温抽屉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冰温抽屉的温度;保温组件包括风道以及冷却端;保温组件盖设于冰温抽屉的开口,冷却端朝向冰温抽屉;保温组件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端的温度,其中风道槽用于形成风道,冷却板盖设于风道槽,作为冷却端;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连通于保温组件的风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冰箱为上述所述的冰箱,冰温控制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冰温抽屉的第一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冷却板的第二温度;判定第一温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间超出第一预设时间,则将风机组件的功率由常规功率提升至速冻功率,并将常规开机温度降低至速冻开机温度,将常规停机温度降低至速冻停机温度;其中,开机温度用于在判定第二温度大于开机温度时,启动风机组件;停机温度用于在判定第二温度小于停机温度时,关闭风机组件。
其中,将风机组件的功率由常规功率提升至速冻功率,之后包括:判定第一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或者以速冻功率运行的时间超出第二预设时间,则将风机组件的功率由速冻功率调回至常规功率。
其中,将风机组件的功率由速冻功率调回至常规功率,之后包括:判定第一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间超出第三预设时间,则在第一后续时间内设置第一调整开机温度和第一调整停机温度;判定第一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间超出第四预设时间,则在第二后续时间内设置第二调整开机温度和第二调整停机温度;
其中,第三预设时间小于第四预设时间,第一后续时间小于第二后续时间,第一调整开机温度大于第二调整开机温度,第一调整停机温度大于第二调整停机温。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冰箱的保温组件中保温组件包括盖板、隔热板和冷却板,盖板、隔热板和冷却板组合成保温组件,隔热板安装于盖板的安装槽内,并通过冷却板盖设在隔热板的风道槽上,以使得冷风经过位于隔热板和冷却板之间的风道槽内,以使得保温组件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保温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隔热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隔热板的第一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B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盖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C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保温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冷却板和挡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隔热板和挡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F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隔热板的第二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冷却板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冷却板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2所示G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保温组件和冰温抽屉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冰箱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冰箱的局部截面图;
图21是图20所示H-H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I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保温组件和冰温抽屉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保温组件和冰温抽屉的侧视图;
图25是本申请保温组件和冰温抽屉的截面图;
图26是图21所示的侧面示意图;
图27是图26所示J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盖板;11、底板;12、侧板;13、安装槽;131、连接柱;132、固定扣;133、固定筋;134、蛇形连接板;1341、扣接部;135、避让扣接槽;136、开槽;14、安装部;141、传感器凹槽;2、隔热板;21、风道槽;211、进风口;212、回风口;213、隔离台;214、进风区;215、回风区;22、插接柱;221、斜槽面; 222、搭接台;223、预设槽;231、固定槽;232、线槽;234、导向孔;235、避让扣槽;236、避让槽;237、安装孔;3、冷却板;31、连接孔;32、第一冷却部;33、第二冷却部;34、开孔;4、挡温板;41、斜锲面;5、导流结构;51、导流筋;6、扰流结构;61、扰流筋;10、保温组件;71、第一温度传感器;72、第二温度传感器;100、冰箱;101、冰箱本体;102、箱胆;1021、卡接凹槽;103、冰温抽屉; 1031、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保温组件作为独立制冷模块,可以应用于冰温抽屉内,用于给冰温抽屉制冷,以使的冰温抽屉内的温度控制在冰温范围内,其中冰温为从0℃开始到食物冻结温度位置的温域,使得冰温抽屉内食物温度接近冰温的温度,以延缓食物等水分及营养成分流失,从而延长食物保鲜时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保温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保温组件10包括盖板1、隔热板2和冷却板3,盖板1形成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用于安装隔热板2。隔热板2起到保温作用,隔热板2设置于安装槽13内,其中隔热板2背离盖板1的表面形成有风道槽21,风道槽21用于引导冷风流动。
冷却板3起到制冷作用,冷却板3盖设于风道槽21,其中冷却板3连接于盖板 1,以使得隔热板2位于冷却板3和盖板之间。即冷风吹入隔热板2和冷却板3之间的风道槽21内,以通过冷风为冷却板3制冷,从而冷却板3为冰温抽屉供冷,以使得冰温抽屉内的食物温度接近冰点温度、延缓食物等水分及营养成分流失,延长食物保鲜时间。
上述盖板1、隔热板2和冷却板3组合成保温组件10,隔热板2安装于盖板1 的安装槽13内,并通过冷却板3盖设在隔热板2的风道槽21上,以使得冷风经过位于隔热板2和冷却板3之间的风道槽21内。由此,上述保温组件10结构简单,同时保温组件10作为一个独立模块,可以应用于冰箱中匹配任意冰温抽屉。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3内设置有连接柱131,以穿设隔热板2。盖板1 上的连接柱131穿设于隔热板2未形成风道槽21的部分,以使得隔热板2与盖板1 连接,同时不影响风道槽21,以防止冷风从连接柱131与隔热板2连接处泄露。由于盖板1上的连接柱131穿设隔热板2,同时连接柱131穿设冷却板3,以使得冷却板3和隔热板2集成于盖板1的安装槽13内,使得保温组件10结构简单,同时简化了安装的简便性。上述保温组件10整体高度由盖板1厚度而定。
上述连接柱131数量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3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柱131。上述隔热板2为隔热材料制成,如可以为泡沫等。冷却板3可以为铝板或均温板等。
进一步地,连接柱131上设置有螺纹孔(图上未示意),冷却板3上形成有连接孔31,连接孔31的位置、数量与螺纹孔的位置、数量对应设置。螺钉(图上未示意)依次穿过冷却板3的连接孔31而连接于连接柱131上的螺纹孔,以使螺钉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进而使得冷却板3与盖板1固定连接。通过螺钉依次穿过对应的连接孔31以及螺纹孔,便于保温组件10安装以及拆卸。上述连接柱131可以为螺钉柱等。
上述隔热板2未形成有风道槽21的部分开设有导向孔234,导向孔234用于穿过连接柱131,以引导连接柱131穿过,以便于冷却板3、隔热板2以及盖板1三者之间的安装,简化了安装结构。其中导向孔234位置、数量与分别与连接孔31的位置、数量以及螺纹孔的位置、数量对应一致,其中连接柱131一一穿设对应的导向孔234内。上述导向孔234形状可以为圆柱状或矩状等。如本实施例中冷却板3两侧分别形成两个连接孔31,隔热板2两侧分别形成有两个导向孔234,其中导向孔 234呈圆柱状。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包括底板11和侧板12,侧板12连接于底板11边缘位置处,其中底板11和侧板12围设形成上述安装槽13。在侧板12的边缘朝向安装槽13形成有固定扣132,冷却板3的边缘插设于固定扣132和隔热板2之间,能够对冷却板3的边缘起到预定位以及固定作用。其中,冷却板3剩下边缘分别搭接在隔热板2的边缘位置处,以便于后续冷却板3与隔热板2、盖板1之间连接,进一步提高了保温组件10的安装简便性。
同时,通过若干个固定扣132,能够减小后续螺钉使用量以及安装螺钉时间,使得保温组件10安装操作更加简单,也便于一人操作,而无需多人同时操作。上述固定扣132可以为任意结构,只要能够将限定冷却板3的边缘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上述固定扣132凸设于侧板12边缘位置处,固定扣132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当固定扣132数量为多个时,固定扣132间隔设置于盖板1中的侧板12 处。由于固定扣132凸设于盖板1上的侧板12边缘位置处,当隔热板2整体安装于安装槽13内时,隔热板2边缘可能与固定扣132之间存在安装干涉,而影响隔热板 2安装于盖板1内。因此,隔热板2朝向该侧板12设置固定扣132的一侧边设置有对应的避让扣槽235,该避让扣槽235能够避让固定扣132,其中避让扣槽235的位置、数量和固定扣132的位置、数量对应一致。
如本实施例中盖板1设置有三个侧板12,其中一侧板12设置有四个固定扣132,四个固定扣132固定冷却板3的一端,其中冷却板3中另外三端分别搭接在隔热板 2的边沿处。上述固定扣132呈方形设置,固定扣132垂直于侧板12设置。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图1所示隔热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隔热板的第一背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隔热板2的侧面以及朝向盖板1的表面共同形成有多个固定槽231,安装槽13的侧面及底面共同设置有多个固定筋133,每一固定筋133插设于一个固定槽231内。通过固定筋133以及固定槽231相互配合,以使隔热板2侧面与安装槽13侧面连接,同时隔热板2朝向盖板1的表面与安装槽13底面连接,不仅能够起到预定位作用,而且使得隔热板2完全吻合安装槽13内空间,进而提升了隔热板2和盖板1之间的密封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热板2的侧面以及朝向盖板1的表面共同形成有多个固定筋133,安装槽13的侧面及底面共同设置有多个固定槽231,每一固定筋133插设于一个固定槽231内。通过固定筋133以及固定槽231相互配合,以使隔热板2侧面与安装槽13侧面连接,同时隔热板2朝向盖板1的表面与安装槽13底面连接,不仅能够起到预定位作用,而且使得隔热板2完全吻合安装槽13内空间,进而提升了隔热板2和盖板1之间的密封性。
上述固定槽2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固定筋13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固定槽231的数量、位置与固定筋133的数量、位置对应一致。其中固定槽231的形状可以与固定筋133的形状一致。如本实施例中固定筋133呈片状,其两端分别垂直于安装槽13的侧面以及底面;同时,固定槽231两端分别垂直于隔热板2侧面以及表面。当然,上述固定筋133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图5是图1所示B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盖板的侧面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C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包括底板11和侧板12,侧板12连接于底板11边缘位置处,其中底板11和侧板12围设形成上述安装槽13。其中,底板11靠近侧板12 处设置有蛇形连接板134,蛇形连接板134穿出侧板12的一端构成扣接部1341,该扣接部1341用于使保温组件10安装于后续提及的箱胆,不仅提高了保温组件10 安装于冰箱100的简便性,而且提高了保温组件10安装于箱胆的稳定性,防止因搬运时振动位置变化而引起保温组件10发生变动。
由于扣接部1341安装于箱胆,扣接部1341受力过程中,使得蛇形连接板134 易变形,为了给予蛇形连接板134提供变形空间,可以在隔热板2的侧面设置有蛇形连接板134的避让槽236,以通过避让槽236避让扣接部1341变形空间。
具体地,盖板1上侧板12形成有避让扣接槽135,避让扣接槽135朝向底板11 凸出设置。扣接部1341受力变形过程中,蛇形连接板134会进入到避让扣接槽135 空间内,以通过避让扣接槽135避让扣接部1341形成的变形;同时避让扣接槽135 能够限定扣接部1341变形程度。其中隔热板2侧面的避让槽236与上述避让扣接槽 135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回阅图4,隔热板2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风道槽21具有进风口211和回风口212,进风口211用于冷风的进入,回风口212用于冷风的排出。其中,进风口211和回风口212均形成于第一侧面,能够延长冷风流动路径,增大冷风流动面积,进而使得整个冷却板3冷却,从而均匀冷却冰温抽屉内温度。
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冷却板3和隔热板2之间形成围设形成风道槽21,风道槽 21用于冷风流动。因冷却板3和隔热板2连接,同时进风口211和回风口212均设置于隔热板2的第一侧面处,以使得隔热板2和冷却板3中朝向进风口211和回风口212位置处容易使冷风泄露,而影响保温组件10的密封性,进而影响保温组件 10对冰温抽屉制冷功能。
请参阅图8,图8是图1所示保温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因此,结合图1,保温组件10还包括挡温板4,挡温板4设置于隔热板2和冷却板3之间且位于盖板1的第一侧面处,其中挡温板4能够密封隔热板2和冷却板 3之间除进风口211和回风口212的其他间隙,使得风道槽21内的冷风不会从隔热板2和冷却板3之间其他间隙中泄露进冰温抽屉内,进而使挡温板4、隔热板2以及冷却板3围设形成密封空间,以进一步提高保温组件10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保温组件10制冷效果。上述挡温板4为隔热材料制成,如可以为泡沫等。
具体地,上述进风口211和回风口212可以通过挡温板4、隔热板2以及冷却板3三者围设形成,而无需在盖板1设置一侧板12以形成进风口211或回风口212,减小了工艺步骤。即通过设置挡温板4,提高了保温组件10的密封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挡温板4与隔热板2和冷却板3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在挡温板 4与冷却板3之间、挡温板4和隔热板2之间的连接处分别进行密封处理。
如挡温板4和隔热板2之间,可以通过冷却板3插接于挡温板4,提高了挡温板4和隔热板2两者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进而提升保温组件10的密封性;同时提高了挡温板4与冷却板3之间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9,图9是图1所示冷却板和挡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上述挡温板4朝向隔热板2的一端设置有线条性的隔热卡槽(图上未示意),冷却板3的一端能够直接插接于该隔热卡槽内,进一步提升了保温组件10 的密封性。当然,上述挡温板4和冷却板3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粘接等方式,进行密封处理,在此不作限定。
结合图4,如挡温板4和隔热板2之间可以通过在隔热板2靠近第一侧面处设置有两个插接柱22,以使得挡温板4两端插接于两个插接柱22之间,提高了挡温板4与隔热板2之间连接密封性以及稳定性。同时,因进风口211和回风口212均设置位于挡温板4以及隔热板2之间,当挡温板4插接在两个插接柱22之间时,能够增大进风口211和回风口212的面积,以增大进风口211的冷风进风量以及回风口212的冷风回风量。当然,上述挡温板4和隔热板2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粘接等方式,进行密封处理,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10和图11,图10是图1所示隔热板和挡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 是图10所示F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进一步提升挡温板4与两个插接柱22之间密封性以及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一插接柱22朝向另一插接柱22的表面形成有斜槽面221,另一插接柱22朝向一插接柱22的表面形成有斜槽面221,其中两个斜槽面221均连接至隔热板2背离盖板1的表面。同时,挡温板4的两端形成有斜锲面41,挡温板4插接于两个插接柱22之间,斜锲面41配合于斜槽面221,以保证挡温板4安装后能与隔热板2紧密配合,提升了挡温板4安装于隔热板2上的稳定性,防止挡温板4脱出;同时也提升了挡温板4安装于隔热板2的密封性,进而提升保温组件10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在插接柱22远离盖板1的表面形成有搭接台222,斜槽面221形成于一插接柱22朝向另一插接柱22的表面,其中斜槽面221与搭接台222呈角度设置。冷却板3一端限定于固定扣132内,而冷却板3相对的另一端限定于两个插接柱22上的两个搭接台222上,从而将冷却板3限定于隔热板2上,以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当挡温板4插接于两个插接柱22内时,可以直接与冷却板3一端连接,便于挡温板4与冷却板3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保温组件10的密封性。
具体地,在靠近回风口212位置的一插接柱22处形成有预设槽223,其中斜槽面221设置于预设槽223内,斜锲面41配合于预设槽223内的斜槽面221上。通过在靠近回风口212处的一插接柱22能够增大了回风口212的冷风排风量面积。
上述斜槽面221倾斜设置,从插接柱22向隔热板2方向上,斜槽面221逐渐靠近插接柱22底部倾斜设置。其中斜锲面41倾斜方向与斜槽面221倾斜方向相同,以使得两者紧密配合连接。
另外,由于保温组件10整体高度由盖板1厚度而定,其中盖板1包括底板11 和连接于底板11边缘的侧板12,因此底板11和侧板12围设形成的安装槽13的高度需要能够大于或等于隔热板2厚度以及冷却板3厚度之和,以使得隔热板2和冷却板3集合于盖板1的安装槽13内,进而使得保温组件10结构更加紧凑;同时提高了隔热板2和冷却板3之间密封性,进而提升保温组件10的密封性。
由此,为了实现保温组件10的小型化,可以限缩保温组件10厚度,从而使得该保温组件10能够安装于冰箱100中任意需要安装的地方,增加了保温组件10的利用率以及实用性,能适用于更多不同应用场景中。当然,为了实现保温组件10 更大化,可以改变保温组件10厚度,从而满足不同实际需求。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隔热板的第二背面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和图4,由于保温组件10内冷风不直接进入冰温抽屉内,冷风在风道槽21内循环(方向为箭头所示)一圈后直接返回冰箱本体101内的蒸发器(图上未示意),其中冷风在风道槽21内循环的过程也是给冷却板3制冷的过程。然而,由于保温组件10中进风口211位于冰箱100的后端,故会存在保温组件10中冷却板 3后端温度低,而冷却板3前端温度低,因冷却板3对冰温抽屉进行制冷,从而导致冰温抽屉后端温度低,而冰温抽屉前端温度高的现象,使得冰温抽屉内前端和后端温度不均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以有以下多种方式,第一种提升冷风传输的均匀性;第二种增强冷却板3前端的换热;第三种是改变冷却板3自身结构。
第一种通过提升冷风传输的均匀性,能够提高冷却板3制冷均匀性,进而实现冰温抽屉整体温度的均匀性。如可以改变隔热板2内部结构,以实现冷风传输的均匀性。如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隔热板2的风道槽21中设置导流结构5,以通过导流结构5实现冷风传输的均匀性。
具体地,隔离台213将风道槽21划分为对应进风口211的进风区214和对应回风口212的回风区215,其中进风区214和回风区215连通;同时,导流结构5设置于进风区214内,该导流结构5用于导流分散由进风口211进入的气流冷风,以使得冷风均匀地从进风区214回流到回风区215,进而提升送冷风的均匀性,使得冷却板3表面温度分布均匀。上述导流结构5可以为任意结构,只要能够分散由进风口211进入的冷风即可。
进一步地,导流结构5包括多条导流筋51,多条导流筋51由进风口211朝不同方向,在进风区214延伸形成,以将冷风分散到进风区214中任意位置处,从而提升进风区214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为了使冷风从不同导流筋51之间传输,减小相邻路径之间冷风干扰,可以将导流筋51设置高度刚好抵接于冷却板3上。
上述多条导流筋51在进风口211向远离进风口211位置处,多条导流筋51可以呈辐射状或喇叭状设置,以使得冷风传输到进风区214远离进风口211的位置处,增大冷风传输面积,以进一步提升进风区214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
导流筋51数量可以为一条、两条或者更多条。其中导流筋51可以呈直线状、弧线状或弯曲状等,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导流筋51分散进风口211进入的气流即可。如本实施例中靠近隔离台213的导流筋51呈弧形设置,远离隔离台213 的导流筋51呈弯曲设置,同时从进风口211向远离进风口211方向斜向设置。两条导流筋51之间距离逐渐增大。其中导流筋51呈弧形设置,能够减小冷风流动阻力。
具体地,隔离台213与最近导流筋51之间的冷风风量小于相邻导流筋51之间的冷风风量,以增大冷风横向传输面积,以使得更多冷风传输到远离进风口211位置处。如可以通过控制隔离台213与最近导流筋51之间距离、相邻导流筋51之间的距离,而控制冷风风量。如本实施例中导流筋51数量为两个,隔离台213与最近导流筋51之间最近距离小于相邻两个导流筋51之间距离,以使得更多冷风传输到冷却板3周围位置处。当导流筋51数量为三个或者更多时,在逐渐远离隔离台213 方向上,相邻导流筋51之间距离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隔离台213远离进风口211的一端与靠近隔热板2一侧之间的距离等于回风口212宽度,以便于进风区214的冷风通过该距离回流到回风区215,并从回风区215回流到回风口212处排出。如隔离台213远离进风口211的一端与靠近隔热板2一侧之间的距离为如图12所示a。
具体地,进风口211的尺寸与回风口212的尺寸的比例大于等于1.5,以便于冷风从回风口212排出,以利于冷风流动。其中进风口211的尺寸可以是回风口212 的尺寸1.5倍、1.6倍以及2倍等。上述进风口211的尺寸可以是进风口211截面面积,回风口212的尺寸可以是回风口212的截面面积。
第二种是增强冷却板3前端的换热,能够降低保温组件10前端温度,进而降低冰温抽屉前端温度,实现冰温抽屉整体温度均匀性。如可以改变隔热板2内端结构或者改变冷却板3自身结构,以增强冷却板3前端的换热速率。
具体地,为了提升进风区214前端的换热,可以在保温组件10中隔热板2上设置扰流结构6,通过扰流结构6能够强化进风区214前端的冷风换热,以使得更多冷风在进风区214的前端传输,从而降低保温组件10前端温度,进而降低冰温抽屉前端温度,实现冰温抽屉整体温度均匀性,以防止冷风直接进入回风口212而排出。
其中,隔热板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进风口211和回风口212 形成于第一侧面,风道槽21内设置有扰流结构6,扰流结构6相较于第一侧面靠近第二侧面设置,即扰流结构6设置于靠近隔热板2的第二侧面且靠近冷却板3前端位置处。由此,通过该扰流结构6能让更多冷风在进风区214前端传输,从而降低保温组件10前端温度,实现冰温抽屉整体温度均匀性。
进一步地,扰流结构6包括若干个扰流筋61,多条扰流筋61位于进风区214 远离进风口211的一端,且均朝向隔离台213倾斜设置。即通过多条扰流筋61共同配合,使得更多冷风在进风区214前端传输运动,进而降低了冷却板3前端的温度,实现保温组件10前端温度的降低。为了使冷风从不同扰流筋61之间传输,减小相邻路径之间冷风干扰,可以将扰流筋61设置高度刚好抵接于冷却板3上。
上述扰流筋61可以为一条、两条或者更多条,其中扰流筋61可以呈直线状、弧线状或水滴状设置等,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扰流筋61传递冷风回流到回风区215即可。如本实施例中扰流筋61数量为三条,且均分布于进风区214远离进风口211的一端处,其中扰流筋61均倾斜设置,其中扰流筋61延伸方向与导流筋 51的延伸方向上下对称设置。
请参阅图13和图14,图13是本申请冷却板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冷却板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第三种是改变冷却板3自身结构,能够提高保温组件10后端温度或降低保温组件10前端温度,以实现冰温抽屉整体温度均匀性。如可以改变隔热板2内部结构或者改变冷却板3自身结构,以增强冷却板3前端的换热速率。
如通过提高保温组件10后端温度。具体地,冷却板3包括第一冷却部32和第二冷却部33,第一冷却部32盖设于进风口211,第一冷却部32的导冷能力小于第二冷却部33。即通过减弱进风口211处第一冷却部32的导冷效果,从而提高保温组件10后端温度,进而提高冰温抽屉后端温度的效果,以实现冰温抽屉前端和后端温度均匀性。
进一步地,冷却板3包括铝板(图上未示意)以及保温贴(图上未示意),铝板通过冷风具有制冷作用,保温贴能够弱化制冷作用。保温贴可以设置在铝板上。其中冷却板3中具有保温贴的部分构成第一冷却部32,不具有保温贴的部分构成第二冷却部33,以使得第一冷却部32的导冷能力小于第二冷却部33的导冷能力,进而减弱进风口211处第一冷却部32的导冷效果,从而提高保温组件10后端温度,以实现冰温抽屉整体温度均匀性。上述保温贴可以为海绵等。
进一步地,冷却板3包括铝板(图上未示意),冷却板3中不具铝板的部分构成第一冷却部32,冷却板3中具有铝板的部分构成第二冷却部33,以减弱第一冷却部 32的导冷能力,从而提高保温组件10后端温度,以实现冰温抽屉整体温度均匀性。
如通过降低保温组件10前端温度,具体方式如下:将冷却板3上设置有微孔结构(图上未示意),微孔结构包括若干个开孔34。结合冷却板3上的开孔34,回风区215中至少部分开孔34的开孔面积大于进风区214中开孔34的开孔面积,以使得回风区215中至少部分区域能够实现少量进风,以使得少量冷风直接进入到冰温抽屉内,从而降低该区域的温度。
进一步地,可以在回风区215对应冷却板3的前端开孔面积设置成大于进风区 214中开孔34的开孔面积,以使得少量冷风直接进入到回风区215对应冷却板3的前端位置处,以降低在回风区215对应冷却板3的前端区域的温度,以实现冰温抽屉整体温度均匀性。
更进一步地,在回风区215对应冷却板3的后端开孔面积大于进风区214中开孔面积,以使得回风区215对应冷却板3的前端进入到冰温抽屉内的冷风能够从回风区215对应冷却板3的后端处的开孔34回流,进而通过回风口212排出,从而实现保温组件10以及冰温抽屉整体温度均匀性。
由于开孔面积与开孔34大小以及开孔34的密度有关,因此可以从开孔34的大小以及开孔34的密度来限定开孔面积。如回风区215至少部分开孔34的大小大于进风区214中开孔34的大小,以增大开孔面积。或者回风区215至少部分单位面积内开孔34的密度大于进风区214单位面积内开孔34的密度,以增大开孔面积。或者同时改变增大开孔34的大小以及开孔34的密度,以增大回风区215中至少部分开孔34的开孔面积大于进风区214中开孔34的开孔面积。上述开孔34的大小为开孔34的孔大小。其中开孔34的密度为单位面积开孔34数量,开孔34的数量越多,开孔34的密度越大;开孔34的数量越少,开孔34的密度越小。
由此可知,通过上述提升冷风传输的均匀性、增强冷却板3前端的换热以及改变冷却板3自身结构来实现保温组件10前端和后端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提升冰温抽屉前端和后端的均匀性。
因保温组件10应用于冰温抽屉过程中,保温组件10中的冷却板3作为冰温抽屉以及保温组件10之间的冷热端交界面,该冷却板3容易在表面发生凝露现象,该凝露水掉入冰温抽屉内会影响使用者使用。因此,本实施例中冷却板3上设置有上述微孔结构,该微孔结构能够避免冷却板3表面凝露现象发生。其中,因冷却板3 上方风道槽21内的冷风通过微孔结构下沉,使得冷热交界面向冷却板3下方移动,因此避免冷却板3表面凝露。
具体地,微孔结构包括若干个开孔34。为了避免开孔34的尺寸太大,而使得冷风直接吹向冰温抽屉内的食物,而导致食物风干等,因此本实施例中开孔34的孔径值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2mm,以控制冷风不直接通过开孔34吹向冰温抽屉内的食物,以使得开孔34能够保证冷却板3下方有冷感而无风感。
除此之外,上述开孔34还能够提升降温速率,以通过开孔34向冰温抽屉向下传导冷量,相比于仅依靠冷却板3向冰温抽屉传导冷量,传导冷量速率提升明显。上述开孔34的孔径可以为1.5mm、1.7mm、2mm等。
请参阅图15、图16和图17,图15是图2所示G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保温组件和冰温抽屉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申请冰箱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当保温组件10应用于冰温抽屉103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保温组件10以及冰温抽屉103内的温度,以判断冰温抽屉103内食物是否处于冰温温度内。
因此,在一实施例中,冰箱100包括冰温抽屉103、保温组件10以及风机组件 (图上未示意),冰温抽屉103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1,第一温度传感器71用于检测冰温抽屉103内的温度,以实时检测冰温抽屉103内的温度。
保温组件10包括风道(图上未示意)以及冷却端(图上未示意),冰温抽屉103 形成有开口,保温组件10盖设于冰温抽屉103的开口;风机组件连通于风道,以用于给保温组件10提供冷风,使得保温组件10制冷。因保温组件10位于冰温抽屉 103上方,其中冷却端朝向冰温抽屉103,使得保温组件10能够更快速地向冰温抽屉103供冷,进而加快保温组件10对冰温抽屉103的供冷速度。上述风道是通过风道槽21形成的。其中,冷却板3盖设在风道槽21上,其作为上述冷却端。
进一步地,保温组件10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72,第二温度传感器72用于检测冷却端的温度,以实时检测保温组件10中冷却端的温度。即通过上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1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72相结合,以实时判断保温组件10以及冰温抽屉103 内的温度是否符合食物处于冰温温度范围内,并能准确地监控冰箱100内温度,进而提升冰温抽屉103内食物等保鲜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保温组件10 为上述实施例中所阐述的保温组件10。
由于第二温度传感器72设置于保温组件10内,为了使得第二温度传感器72 能够准确接触冷却端的温度。在一实施例中,在安装槽13的底面设置有安装部14,该安装部14用于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72;同时,隔热板2上形成有安装孔237,第二温度传感器72穿过该安装孔237并接触冷却板3,以使得第二温度传感器72能够与冷却板3接触,从而实时监测冷却端的温度。
上述安装部14靠近冷却板3的端部形成有传感器凹槽141,该传感器凹槽141 用于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72。其中传感器凹槽141的大小、形状可以与第二温度传感器72的大小、形状一致。如第二温度传感器72的探头部分为金属圆柱时,该传感器凹槽141呈圆柱形。在实际过程中,为了使得第二温度传感器72紧贴冷却板3,安装部14的高度需要满足能够使第二温度传感器72紧贴冷却板3的高度。
进一步地,风道槽21具有进风口211和回风口212,进风口211用于冷风的进入,回风口212用于冷风的排出。同时,在风道槽21内设置有隔离台213,隔离台 213用于隔离进风口211和回风口212。通过设置隔离台213,能够增大冷风运动路径以及对冷却板3的制冷面积。其中,隔离台213抵接于冷却板3,安装孔237形成于隔离台213上,因隔离台213位于安装槽13内且位于盖板1的中心位置处,以使得第二温度传感器72接近冷却板3中心位置处,进而测量冷却板3中心温度,提高第二温度传感器72测量温度的精准性,以避免第二温度传感器72直接安装于风道槽21内,而影响冷风的流动,避免直接测量冷风温度,而造成监控温度不准的现象发生。
由于第二温度传感器72安装于安装部14过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72的连接电线需要从保温组件10中延伸出,而后与外界环境连接。然而,在保温组件10实际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容易拉扯该连接电线,从而导致第二温度传感器72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导致第二温度传感器72检测温度不准确,因此需要限定连接电线。
在实际过程中,为了防止连接电线设置于冷却板3而影响风道槽21内冷风的流动,因此将第二温度传感器72的连接电线设置于隔热板2和盖板1之间,以限定连接电线。
具体地,在隔热板2朝向盖板1的表面形成有线槽232,并线槽232延伸至隔热板2的边缘位置处,该线槽232用于放置连接电线,以防止连接电线移动而影响第二温度传感器72位置变化。由于隔热板2安装于安装槽13内,为了将连接电线从保温组件10中延伸出,因此连接电线需要从盖板1中穿出。如盖板1包括底板 11和侧板12,侧板12连接于底板11边缘,底板11和侧板12围设形成上述安装槽 13,其中侧板12上形成有开槽136,该开槽136与对应线槽232连通,以使得连接电线从开槽136延伸到外界环境中。
在实际过程中,为了提高连接电线安装的稳定性,可以将线槽232弯折设置,以将连接电线卡接于弯折的线槽232内,实现连接电线的稳定连接,进一步防止连接电线移动。如本实施例中,线槽232呈“7”字形设置。
另外,可以在线槽232上面设置固定件(图上未示意),以使得固定件固定连接电线,以进一步防止连接电线移动而影响第二温度传感器72位置变化。如固定件可以为粘接件,以将连接电线粘接于线槽232内。其中粘接件可以为透明胶带或铝箔胶带等。
请参阅图18,图18是本发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阐述的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并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1: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冰温抽屉的第一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冷却板的第二温度;
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71设置于冰温抽屉103内,以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71 实时获取冰温抽屉103内的温度,该温度定义为第一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72设置于保温组件10内,并实时获取冷却板3的温度,该温度定义为第二温度。
步骤S12:判定第一温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间超出第一预设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13,步骤13:将风机组件的功率由常规功率提升至速冻功率,并将常规开机温度降低至速冻开机温度,将常规停机温度降低至速冻停机温度;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一预设时间均为预设值,其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风机组件用于给保温组件10提供冷风,其中常规功率、常规开机温度以及常规停机温度均为冰箱100处于常规模式下制冷的功率、开机温度以及停机温度;其中速冻功率、速冻开机温度以及速冻停机温度为冰箱100处于速冻模式下制冷的功率、开机温度以及停机温度等。当冰箱100处于常规模式时,冰温抽屉103内食物等不需要快速降温处理,此时保温组件10中冷却板3向冰温抽屉103提供制冷功能,使得冰温抽屉103内食物处于冰温范围内,以恒温保湿。当冰箱100处于速冻模式时,冰温抽屉103内食物等需要快速冷却,此时冷冻模式打开,通过保温组件10 直接向冰温抽屉103内吹冷风,以使得食物等快速降温。
即通过判定第一温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间超出第一预设时间,以判断风机组件是否处于常规模式或速冻模式下。如第一预设温度为大于等于3℃,且第一预设时间为大于等于20min。
上述开机温度用于在判定第二温度大于开机温度时,启动风机组件;停机温度用于在判定第二温度小于停机温度时,关闭风机组件。其中,无论是常规模式下的开机温度以及速冻模式下的开机温度,均需要与第二温度进行比较。当第二温度大于开机温度时,则启动风机组件提供冷风。无论常规模式下的停机温度以及速冻模式下的停机温度,均需要与第二温度进行比较。当第二温度大于停机温度时,则关闭风机组件,以停止提供冷风。上述开机温度以及停机温度为预设值,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上述开机温度为大于等于-7℃,停机温度为小于-9℃。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温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间超出第一预设时间来判断冰温抽屉103内是否放置有一定量的热负载,从而判断风机组件处于常规模式还是速冻模式下。而后通过第二温度与开机温度或停机温度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开启或关闭风机组件。即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71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72相互配合,控制风机组件是否开启或关闭,以及是否处于常规模式或速冻模式下。
请参阅图19,图19是本发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阐述的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并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本实施例中步骤S21、S22与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11、S1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判断第一温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间超出第一预设时间时,则风机组件的功率由常规功率提升至速冻功率。
具体地,将风机组件的功率由常规功率提升至速冻功率之后包括步骤S24,步骤S24:判定第一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或者以速冻功率运行的时间超出第二预设时间;若步骤S24成立,则执行步骤S25,步骤S25:将风机组件的功率由速冻功率调回至常规功率。
其中,当风机组件处于速冻模式下时,当第一温度以及速冻功率均达到预设值时,需要将风机组件的速冻模式退出,以调回至风机组件的常规模式。
如第一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或者速冻功率运行的时间超出第二预设时间时,均需要将风机组件的功率由速冻功率调回至常规功率,否则因使用速冻模式太长,而使食物营养以及水封流失或结冰等。即以通过设置降速阶段的最低温度限制与设置降速阶段开停机参数,提升降速的同时避免食物等温度过低结冰。
上述第二预设温度以及第二预设时间均为预设值,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第二预设温度为大于-5℃,第二预设时间为大于等于10h。
进一步地,将风机组件的功率由速冻功率调回至常规功率,之后包括步骤S251,步骤S251:判定第一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间超出第三预设时间,若步骤 S251成立,则执行步骤S2511,步骤S251:在第一后续时间内设置第一调整开机温度和第一调整停机温度。
同时,将风机组件的功率由速冻功率调回至常规功率,之后包括步骤S252,步骤S252:判定第一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间超出第四预设时间。若步骤 S252成立,则执行步骤S2521,步骤S2521:在第二后续时间内设置第二调整开机温度和第二调整停机温度。
上述第三预设时间小于第四预设时间,第一后续时间小于第二后续时间,第一调整开机温度大于第二调整开机温度,第一调整停机温度大于第二调整停机温度。
其中,通过判定第一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的持续之间超出第三预设时间以及第四预设时间,以实现在第一后续时间内设置第一调整开机温度和第一调整停机温度,第二后续时间内设置第二调整开机温度和第二调整停机温度,从而保证食物等在温度范围内不至于温度过高或过低。
上述第三预设温度、第三预设时间、第一调整开机温度以及第一调整停机温度均为预设值,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第三预设温度为大于等于2℃;第三预设时间为大于等于5h,且小于等于8h;第一后续时间为32h;第一调整开机温度为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4℃;第一调整停机温度为大于等于-3.5℃,且小于等于-4℃。
第三预设温度、第四预设时间、第二调整开机温度以及第二调整停机温度均为预设值,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第三预设温度为大于等于2℃;第四预设时间为大于等于8h;第二后续温度时间为72h,第二调整开机温度为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5℃;第二调节停机温度为为大于等于-3.5℃,且小于等于-4℃。
请参阅图20、图21和图22,图20是本申请冰箱的局部截面图;图21是图20 所示H-H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1所示I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冰箱100还包括箱胆102,冰温抽屉103滑动设置于箱胆102 中,以便于冰温抽屉103抽入或抽出。冰温抽屉103包括冰温抽屉103的前端和冰温抽屉103的后端,其中冰温抽屉103的前端和后端沿着滑动方向。保温组件10 中的进风口211和回风口212均朝向冰温抽屉103的后端设置,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71设置于冰温抽屉103的后端,以实时控制冰温抽屉103内的温度。
在实际过程中,冰温抽屉103内还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图上未示意),该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控冰温抽屉103内的温度。该第三温度传感器相对于第二温度传感器72而言,起到备选作用。
请参阅图23、图24和图25,图23是本申请保温组件和冰温抽屉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24是本申请保温组件和冰温抽屉的侧视图;图25是本申请保温组件和冰温抽屉的截面图。
在一实施例中,冰箱100还包括冰箱本体101,冰温抽屉103、保温组件10以及风机组件(图上未示意)均位于冰箱本体101内。保温组件10的进风口211与冰箱本体101中的风机组件连通,风机组件向进风口211提供冷风,并对保温组件10 制冷,进而通过保温组件10对冰温抽屉103进行制冷,以使得冰温抽屉103内食物等保鲜;而后冷风经过回风口212回流到冰箱本体101内排出。
其中,保温组件10盖设于冰温抽屉103,使得保温组件10位于冰温抽屉103 上方,提高保温组件10对冰温抽屉103制冷速度,进而提高了冰温抽屉103的制冷速度。上述保温组件10可以安装于冰箱本体101的多个位置,只要能够与冰箱本体 101的风机组件连接即可。此外,上述冰温抽屉103可以为现有常规冰温抽屉103,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冰温抽屉103,只要能够满足保温组件10密封盖设于冰温抽屉103 均可。
请参阅图26和图27,图26是图19所示的侧面示意图;图27是图26所示J 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箱胆102两侧设置有卡接凹槽1021,保温组件10上盖板1两侧设置有扣接部1341,保温组件10通过扣接部1341卡接于卡接凹槽1021内,以保证保温组件10安装于箱胆102后,不会因搬运时的振动位置而引起位置发生变动。上述卡接凹槽1021数量为两个、三个或者多个,扣接部1341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多个,其中卡接凹槽1021位置、数量可以与扣接部1341位置、数量对应一致。
在实际过程中,仅在冷却板3上开孔34虽然能够提升制冷效率,但是其制冷效率一般,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冰温抽屉103内的制冷效率。本实施例中,在冰温抽屉103内设置有通风口1031,通风口1031处设置有风门(图上未示意),通过通风口1031、风门以及冷却板3上的开孔34相结合,能够实现冰温抽屉103内快速制冷效率。
如冰温抽屉103需要快速降温冷却时,冰温抽屉103后部通风口1031的风门打开,形成负压,使得保温组件10内的一部分冷风从冷却板3上开孔34进入到冰温抽屉103内,对食物等进行快速降温后由通风口1031回风至冷冻室(图上未示意)。当冰温抽屉103内食物等不需要快速降温时,风门关闭,冰温抽屉103进入冷却板 3制冷状态,冷风不直接吹食物等,使得冰温抽屉103内的食物等处于恒温保湿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冰温抽屉以及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盖设于所述冰温抽屉,所述冰温抽屉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冰温抽屉的温度;所述保温组件包括风道以及冷却端;所述保温组件盖设于所述冰温抽屉的开口,所述冷却端朝向所述冰温抽屉;所述保温组件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冷却端的温度;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连通于所述保温组件的风道;
所述冰温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冰温抽屉的第一温度,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冷却端的第二温度;
判定所述第一温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间超出第一预设时间,则将所述风机组件的功率由常规功率提升至速冻功率,并将常规开机温度降低至速冻开机温度,将常规停机温度降低至速冻停机温度;
其中,所述开机温度用于在判定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所述开机温度时,启动所述风机组件;所述停机温度用于在判定所述第二温度小于所述停机温度时,关闭所述风机组件;
所述将所述风机组件的功率由常规功率提升至速冻功率,之后包括:
判定所述第一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或者以所述速冻功率运行的时间超出第二预设时间,则将所述风机组件的功率由所述速冻功率调回至所述常规功率;
所述将所述风机组件的功率由所述速冻功率调回至所述常规功率,之后包括:
判定所述第一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间超出第三预设时间,则在第一后续时间内设置第一调整开机温度和第一调整停机温度;
判定所述第一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间超出第四预设时间,则在第二后续时间内设置第二调整开机温度和第二调整停机温度;
其中,第三预设时间小于第四预设时间,第一后续时间小于第二后续时间,第一调整开机温度大于第二调整开机温度,第一调整停机温度大于第二调整停机温度。
2.一种用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的冰箱,所述冰箱包括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形成有安装槽;
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隔热板背离所述盖板的表面形成有风道槽,其中所述风道槽用于形成风道;
冷却板,所述冷却板盖设于所述风道槽作为冷却端,且连接于所述盖板,使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冷却板和所述盖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设于所述隔热板未形成所述风道槽的部分,所述冷却板与所述连接柱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底板和连接于所述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底板和侧板围设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侧板的边缘朝向所述安装槽形成有固定扣,所述冷却板的边缘插设于所述固定扣和所述隔热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的侧面以及朝向所述盖板的表面共同形成有多个固定槽或多个固定筋,所述安装槽的侧面及底面共同设置有多个固定筋或多个固定槽,每一所述固定筋插设于一个所述固定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底板和连接于所述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底板和侧板围设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底板靠近所述侧板处设置有蛇形连接板,所述蛇形连接板穿出所述侧板的一端构成扣接部;所述隔热板的侧面设置有所述蛇形连接板的避让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风道槽具有进风口和回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回风口均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保温组件还包括挡温板,设置于所述隔热板和所述冷却板之间,以密封所述隔热板和所述冷却板之间除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回风口的其他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插接于所述挡温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靠近第一侧面处设置有两个插接柱,一所述插接柱朝向另一所述插接柱的表面形成有斜槽面,所述斜槽面连接至所述隔热板背离所述盖板的表面;所述挡温板的两端形成有斜锲面,所述挡温板插接于所述插接柱之间,所述斜锲面配合于所述斜槽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冰箱本体,所述冰温抽屉的进风口和回风口分别与所述冰箱本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冰温控制方法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本体包括箱胆,所述箱胆设置有卡接凹槽,所保温组件上扣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接凹槽内。
CN202110124944.XA 2021-01-29 2021-01-29 冰箱的保温组件、冰箱及其冰温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812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4944.XA CN114812064B (zh) 2021-01-29 2021-01-29 冰箱的保温组件、冰箱及其冰温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4944.XA CN114812064B (zh) 2021-01-29 2021-01-29 冰箱的保温组件、冰箱及其冰温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2064A CN114812064A (zh) 2022-07-29
CN114812064B true CN114812064B (zh) 2023-12-01

Family

ID=82525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4944.XA Active CN114812064B (zh) 2021-01-29 2021-01-29 冰箱的保温组件、冰箱及其冰温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206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6868A (zh) * 2017-10-18 2018-01-1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屉及冰箱
CN207674797U (zh) * 2017-12-26 2018-07-31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变温装置的电冰箱
CN109163491A (zh) * 2018-09-27 2019-01-08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保鲜装置
CN110398118A (zh) * 2019-08-15 2019-11-01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冰箱的风道装置和冰箱
WO2020173362A1 (zh) * 2019-02-26 2020-09-03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的冰箱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CN111879051A (zh) * 2020-08-14 2020-11-03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组件及冰箱
CN112129037A (zh) * 2019-06-25 2020-12-2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具有保鲜抽屉的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063172U (zh) * 2021-01-29 2021-12-07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保温组件及冰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6868A (zh) * 2017-10-18 2018-01-1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屉及冰箱
CN207674797U (zh) * 2017-12-26 2018-07-31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变温装置的电冰箱
CN109163491A (zh) * 2018-09-27 2019-01-08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保鲜装置
WO2020173362A1 (zh) * 2019-02-26 2020-09-03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的冰箱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CN112129037A (zh) * 2019-06-25 2020-12-2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具有保鲜抽屉的冰箱
CN110398118A (zh) * 2019-08-15 2019-11-01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冰箱的风道装置和冰箱
CN111879051A (zh) * 2020-08-14 2020-11-03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组件及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2064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3644B (zh) 冰箱
CN214371185U (zh) 一种射频解冻冰箱
KR20180080649A (ko) 심온 냉동칸을 구비하는 냉장고
CN111474966A (zh) 一种专用于纽扣电池检测的小型半导体恒温箱
CN114812064B (zh) 冰箱的保温组件、冰箱及其冰温控制方法
CN111397275A (zh) 一种单系统双风机多温区的冰箱
CN114076455A (zh) 一种嵌入式冰箱
CN215063172U (zh) 冰箱的保温组件及冰箱
CN215063065U (zh) 一种冰箱
US7107786B2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venting hydrocarbon refrigerant leaks
CN215063171U (zh) 冰箱的保温组件
CN215063162U (zh) 冰箱的保温组件
CN217817644U (zh) 一种风道结构及制冷装置
US11618299B2 (en) Refrigerating or warming apparatus, and vehicle
CN216814736U (zh) 冰箱
WO2018205516A1 (zh) 一种风道组件
CN215063064U (zh) 一种冰箱
CN219063862U (zh) 制冷设备
CN218237983U (zh) 一种冰箱
CN219063863U (zh) 底部制冷的制冷设备
CN217464676U (zh) 空调器
CN219390180U (zh) 半导体制冷的制冷设备
CN210441520U (zh) 蒸发模组及制冷设备
US20220146155A1 (en) Refrigerator
US20220146156A1 (en) Refrige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