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2030B - 一种制冰模块及具有其的制冰机和冰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冰模块及具有其的制冰机和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2030B
CN114812030B CN202210492613.6A CN202210492613A CN114812030B CN 114812030 B CN114812030 B CN 114812030B CN 202210492613 A CN202210492613 A CN 202210492613A CN 114812030 B CN114812030 B CN 114812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ce
ice making
box
low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26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12030A (zh
Inventor
李兆勇
请求不公布姓名
徐永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Pengm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Pengm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Pengm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Pengm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926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203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3660 priority patent/WO202308773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2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2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12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2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4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for refrigerators, e.g. freezing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12Arrangements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ling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s of refrigerators with other equipment, e.g. sto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5Food storage or conservation, e.g. cooling or dry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冰模块及具有其的制冰机和冰箱,其中制冰模块中,升降装置驱动上模上升或下降,上模下降后与下模配合形成多个制冰腔,上模顶部设置有多个进水孔分别与各腔室对应连通;定量供水系统与进水孔连通实现定量供水,下模与翻转装置连接,下模底部与传热块贴合,还包括分离装置和/或通气孔,分离装置用于分离传热块和下模,通气孔连通传热块和下模之间的缝隙。能够快速制冰,并且能快速将模具与热源分离,模具翻转容易,制冰机还能对溢流水收集避免溢水浸泡设备。冰箱还能通过自身的蒸发器与制冰模块的蒸发器串联,或者直接利用冰箱冷冻室风道风口的出风对模具冷却进行制冰,从而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制冰模块及具有其的制冰机和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冰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冰模块及具有其的制冰机和冰箱。
背景技术
在制作冰块时,对于制冰所需水量需进行定量供应,以满足冰块体积及一致性的需求。有的制冰设备使用模具制冰时,但制冰冷却速度较慢。又由于制冰设备在开模脱冰时会利用加热使冰块表面融化避免冰块与模具粘连,但是设备长时间加热会使冰块过度融化,即使是热源迅速断电也会存在持续释放热量的问题,因此需要将模具尽快与热源隔开。在下模翻转脱冰的情况下,下模外表的冰融化的水可能会导致下模与其他部件在贴合较近的情况下因水存在于贴合缝隙形成的表面张力造成两者分离困难。在开模脱冰时,冰块可能未脱出,再次制冰进水时会溢水造成设备浸泡导致设备损坏。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冰模块,能够定量供水,快速制冰,并且能将冰块快速脱出。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制冰模块的制冰机。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制冰模块的冰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制冰模块,包括上模、下模、制冷模块、定量供水系统、分离机构以及脱冰机构,所述上模与下模配合形成多个制冰腔,定量供水系统向制冰腔定量供水;制冰腔与制冷模块连接,分离机构驱使上模和下模分离,脱冰机构在上模和下模分离后驱动已制成的冰块脱离制冰腔。
进一步的,制冰模块还包括与下模底部贴合并与制冷模块蒸发器连接将冷量快速传导给下模的传热块;还包括分离装置和/或通气孔,分离装置用于分离传热块和下模,通气孔连通传热块和下模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的,制冰模块还包括支架,分离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及升降传动装置,升降电机固定在支架上并与升降传动装置连接,升降传动装置带动上模升降。
进一步的,制冰模块还包括与上模顶部固定的上模固定件,上模固定件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带动上模固定件升降。
进一步的,制冰模块还包括与支架固定且位于上模顶部的进水孔正上方的触冰件,在上模上行时插入上模进水孔中对滞留在上模中的冰块施力使冰块脱出。
进一步的,脱冰机构包括翻转电机、翻转传动装置及翻转限位装置,
翻转传动装置分别与翻转电机的输出轴及下模连接,翻转限位装置限位控制翻转电机的翻转角度和翻转方向。
进一步的,定量供水系统包括双腔室水盒及水泵、水管,
双腔室水盒内部被分水筋隔成大小两个水盒,分水筋上端设置有分水缺口,小水盒的侧壁有小水盒进水口,小水盒进水口高于分水缺口和/或分水筋,小水盒的底部设有小水盒出水口并通过水管与水泵连通上模的进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小水盒的进水口通过水管、控制定量进水的水泵与水源连接。
进一步的,定量供水系统包括定量水盒、电磁阀及水管,水源通过水泵经进水水管与定量水盒进水口连通,并定量供水,定量水盒出水口经电磁阀和水管与上模的进水孔连通,定量水盒上还设置有确保定量水盒内水量恒定的溢水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冰机,包括上述的制冰模块,上模固定件上形成避让孔的第一环形壁顶部设置第一缺口,上模进水孔位于避让孔内,第一缺口通过溢水通道与溢水管连通,溢水管向储水盒或双腔室水盒的大水盒排水。
进一步的,制冰机还包括外壳部分、门体部分、接冰篮、集水盒,制冰模块位于外壳部分形成的内腔中,外壳部分前侧设置有对应下模位置的开口,门体部分位于开口处,接冰篮位于门体内侧、下模的下方,在溢水管下方设有集水盒,集水盒内腔底部设置有传感器,集水盒承接溢水管流水并向储水盒或双腔室水盒的大水盒排水。
进一步的,制冰机还包括检测接冰篮是否满冰的冰块传感器。
进一步的,制冰机还包括检测冰块是否脱出的脱冰检测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冰箱,包括上述的制冰模块,双腔室水盒或定量水盒位于冰箱冷藏室,制冷模块的蒸发器连接冰箱蒸发器,制冰模块和接冰篮设置在冰箱冷冻室内;
或者,包括上述的制冰模块,双腔室水盒或定量水盒位于冰箱冷藏室,制冰腔位于风冷冰箱的冷冻室,制冷模块借用风冷冰箱的制冷系统,由冷冻室风口直接将风吹在模具的表面进行冷却制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冰模块及具有其的制冰机和冰箱,在制冰时,当下模和上模合模后,定量供水系统向合模后形成的制冰腔内注入一定水量的水,且定量供水系统具有定量供水检测装置能实现定量储水进而实现定量供水。蒸发器制冷,通过传热块热传递给下模和上模,从而使模具内的水快速冻结成冰块;当制冰完成后,通过升降电机、升降传动装置动作,从而使上模固定件和上模向上运动,触冰件使滞留在上模内的冰块脱落到下模内,利用分离装置能快速将下模与传热块分离,当运动一定高度后停止,此时翻转电机开始工作,通过翻转传动装置带动下模开始旋转,当旋转到一定角度后,停止旋转,冰块在受重力作用下从下模内掉落到接冰篮内;冰块滑落后,翻转电机反向动作带动下模回位,同时上模下落回位,与下模合模,便可以再次制冰。操作简单,制冰方便,能够定量供水,快速制冰,并且能快速将模具与热源分离,模具翻转容易,制冰机具有上述有益效果且还能对溢流水收集避免溢水浸泡设备。冰箱具有上述有益效果且能通过冰箱自身的蒸发器与制冰模块的蒸发器串联从而节约能源,或者直接利用冰箱冷冻室风道风口的出风对模具冷却进行制冰,从而节约能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制冰机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制冰机门体抽出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制冰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制冰机后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制冰模块定量储水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制冰模块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制冰模块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制冰模块的翻转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制冰模块的升降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制冰模块的传热块的通气孔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制冰模块的上下限位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制冰模块的上下限位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制冰模块的上模下模放大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制冰模块的大小水盒原理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五中制冰模块在冰箱冷冻室安装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五中具有制冰模块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六中制冰模块在冰箱冷冻室安装示意图;
图18是顶升装置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三中制冰机的上模固定件与集水盒安装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九中脱冰检测装置在制冰机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外壳部分; 2.门体部分; 3.内胆; 4储水盒;5.水泵;6.送水管; 7.定量水盒; 8.电磁阀; 9.电磁阀支架;10.进水管; 11. U形支架上盖; 12.传热块; 13.下模;14.上模固定件; 15.分水槽;16. U形支架;17.导向杆;18.丝杆;19.蜗轮;20.开口挡圈;21.蜗杆;22.升降传动轴; 23.触冰件;24.升降电机;25.翻转电机;26.上模;27.螺母;28.保温泡沫;29.排水漏斗;30.翻转控制件;31.翻转连接杆;32.电机支架;33.蒸发器;34.下轴承;35.下轴承座;36.传动轴套;37.摩擦轴套;38.上轴承;39.上轴承座;40.固定销;41.轴套;42.传感器支架;43.限位传感器;44.限位杠杆;45.杠杆轴;46.翻转限位传感器;47.冷凝器;48.压缩机;49.底座;50.净水管;51.感应传感器;52.橡胶密封件;53.冰块传感器;54.集水盒;55.集水盒排水孔;56.排水管;57.排水槽; 58.加热丝; 59.接冰篮;60、传感器固定盒;61、脱冰检测传感器;71.定量水盒进水口;72.定量水盒排水口;73.定量水盒出水口;74.温度传感器; 80.大水盒; 81.小水盒; 82.分水筋; 83.大水盒出水口;84.小水盒进水口;85.小水盒出水口;86.储水盒水泵;87.出水连接管;88.进水连接管;89.分水缺口;90、双腔室水盒;91.水位传感器;121.定位空心轴;122.通气孔; 131.固定孔 ;132.围挡;141.导向孔;142. 避让孔;143.溢水通道;144.溢水管;145.第一缺口;151.进水漏斗;152.进水槽; 161.轴套孔; 162.导向空心柱;181.限位台阶; 221.插销孔; 261.进水孔;262.水位平衡通道;263.第二缺口; 301.旋转臂; 311.限位槽;100.制冰模块;101.冷冻室内胆;102.冰箱蒸发器; 104.上水水泵;105.上水管道;106.风口;107.顶柱。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的制冰模块中,分离机构驱动上模、下模分离或合模,上模与下模配合合模后形成多个制冰腔。制冰完成后,上模与下模分离,脱冰机构使制得的冰块从制冰腔中脱出。
下模底部与制冷模块连接,将制冷模块的冷量传输给制冰腔,使制冰腔内的水冷却最终形成冰块。
定量供水系统向制冰腔定量供水以实现对冰块重量的控制,并且定量供水系统具有定量供水检测装置。
具体地,其所包括的部件及结构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机构为升降装置,驱动上模直线升降,从而与下模分离或合模,结合图6、7、8、9所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电机24及升降传动装置,升降传动装置分别与上模和升降电机24连接,在升降电机24的驱动下,带动上模直线升降。升降传动装置包括升降传动轴22、传动轴套36、蜗杆21、蜗轮19及丝杆18。
为固定制冰模块的各部件,制冰模块还包括支架,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架包括具有一定高度的U形支架16,U形支架16包括左右两侧壁及后壁,左右两侧壁及后壁的顶部设置有顶面。
升降电机24通过电机支架32 与U形支架16的一侧侧壁固定。本实施例中,升降电机24、电机支架32位于U形支架16右侧壁的外侧。
升降传动轴22通过传动轴套36与升降电机24的输出轴连接。传动轴套36为空心轴,一端与升降电机24的输出轴插接连接,另一端套装在升降传动轴22上,升降电机24通过传动轴套36驱动升降传动轴22转动。
升降传动装置还包括摩擦轴套37。为避让传动轴套36,在U形支架16的侧壁上开有一圆孔,摩擦轴套37过盈配合固定在此圆孔内,传动轴套36在摩擦轴套37内转动。
升降传动轴22横向设置,蜗杆21为空心轴,套装在升降传动轴22的两端,蜗杆21径向截面的内腔形状为非正圆形状,对应的,升降传动轴22两端的截面为配套的非正圆形状。升降传动轴22右端穿出蜗杆21后与传动轴套36连接。如蜗杆21的径向截面可为三分之二圆形,升降传动轴22的中间部分为圆柱,两端部分的径向截面形状为三分之二圆形,两个蜗杆21分别套接在升降传动轴两端并与之配合,防止蜗杆21与升降传动轴22之间产生空转。在实际应用中,蜗杆21的径向截面的内腔形状与升降传动轴22两端的径向截面形状可为任意能够实现防空转形状,或在蜗杆21与升降传动轴22两者之间设置相应的防空转结构。
为防止蜗杆21从升降传动轴22横向脱出,升降传动轴22的两端均设置有插销孔221,蜗杆21的对应位置处同样也开有一插销孔,将固定销40过盈配合插入到插销孔221内,使蜗杆21固定到升降传动轴22上并跟随一起转动。
升降传动装置还包括两组配套的上轴承座39、上轴承38。如图9所示,上轴承座39固定在支架的顶面上,上轴承38过盈配合安装在上轴承座39内,升降传动轴22在上轴承38内转动,进而升降传动轴22固定在U形支架16的顶面上。在本实施例中,两组上轴承座39和上轴承38位于两个蜗杆21之间,在实际应用中,可在两个蜗杆21之间设置多组配套的上轴承座39和上轴承38,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同时可有限防止蜗杆21在重力作用下变形,影响传动,使得两端动作不均衡。
升降传动装置还包括在上模26两侧均衡竖向、均衡设置的两根或更多根丝杆18。本实施例中,丝杆18为两根。
如图7所示,U形支架16的顶面上设有两个轴套孔161,每个轴套孔161内设置一个轴套41,两个丝杆18上端对应插入两个轴套41中。轴套41从下往上过盈配合固定在轴套孔161内,丝杆18上端从下至上从轴套41内穿出后,插入到蜗轮19的轴心通孔内,将蜗轮19固定在丝杆18的顶端位置,使蜗轮19带动丝杆18一起旋转。丝杆18顶部超出轴套41一定长度,超出部分的径向截面形状为三分之二圆形,蜗轮19的轴心通孔的径向截面形状也相应为三分之二圆形,将蜗轮19固定在丝杆18的顶端位置,即三分之二圆形的位置,起到防转限位作用,防止丝杆18在蜗轮19的轴心通孔内空转。丝杠18上段为阶梯轴,蜗轮19底部接触到台阶,限制蜗轮19向下运动,丝杆18的顶部安装有开口挡圈20,开口挡圈20限制蜗轮19向上脱出。丝杆18上设置有限位台阶181,限位台阶181顶面与安装在支架顶面上的轴套41的底面相抵。通过在各丝杆18的顶端设置与升降传动轴22上的蜗杆21啮合的蜗轮19,将升降电机24输出轴的横向转动,转化成丝杆18的垂向转动,当升降电机24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升降传动轴22及蜗杆21转动,蜗杆21带动蜗轮19及丝杆18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电机24为单轴输出,驱动一根升降传动轴22动作,通过升降传动轴22两端相互啮合的蜗轮19、蜗杆21,带动两根丝杆18同步旋转,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要带动的上模26的重量,结合升降电机24的动力,采用双轴或多轴输出的升降电机24,每根升降电机24的输出轴与一根升降传动轴22连接,同时驱动四根或更多根丝杆18同步旋转,带动上模26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在U形支架16的顶面上方还设置有U形支架上盖11,从而从上方遮挡位于U形支架16顶面上的升降传动轴22、蜗杆21、蜗轮19、上轴承座39、上轴承38,防止进水和避免人触碰造成伤害。
如图7所示,传热块12上有两个定位空心轴121,两个轴套41分别过盈配合固定在两个定位空心轴121内,两根丝杆18的下端分别插在传热块12上的两个轴套41内并能相对轴套41旋转。
在上模固定件14的左右两端,且位于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纵向贯通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螺母27,在丝杆18下端与安装在传热块12上的轴套41配合的部位上方,丝杆18的外螺纹和螺母27的内螺纹相配合实现螺纹连接,从而将丝杆18的转动,转换成螺母27的直线升降运动。螺母27与上模固定件14固定,上模固定件14与上模26相互固定,上模固定件14带动上模26随螺母27一起沿丝杆18上下运动。
为使上模固定件14直线升降运动不倾斜,如附图6所示,上模固定件14的四个角上设有四个导向孔141,各导向孔141内有一根导向杆17,导向杆17的底部固定在传热块12上,导向杆17的顶部插在支架的顶面上的导向空心柱162内并固定,这样上模固定件14就可以沿着导向杆17上下运动而不倾斜了。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孔141、导向杆17的位置可根据结构需要设置,数量不限,均衡设置,确保上模固定件14直线升降就可以。
上模26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模固定件14的底部,或上模26与上模固定件14为一体结构,上模固定件14为上模26设置在制冰腔外周起固定连接作用并加强制冰腔强度的加强结构,丝杆18与设置在此加强结构处的螺母27螺纹连接。上模26和下模13相配合,在上模26和下模13的主体部分之间形成多个腔室,此腔室空间为冰块的容纳空间—制冰腔,腔室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可根据需要将腔室设计形成一个腔室或一排多个腔室或者多排多个腔室等,以制备一个或多个特定形状的冰块。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模26和下模13之间配合形成两个球形的腔室,此腔室为冰块的容置空间,球形圆心所在的水平面为上下模的分界线,即上模26和下模13的主体部分各具有两个半球型制冰腔。见图13,在上模26的每个半球形腔室的上方各开有一个进水孔261,如图7所示,上模固定件14上对应开有避让孔142,上模26的进水孔261位于避让孔142中,方便制冰用水从上模26上方的分水槽15经进水孔261向上模26和下模13之间形成的腔室注水。
如图6所示,分水槽15固定在上模固定件14的上方,分水槽15有两条进水槽152,且在进水槽152的末端开设的进水漏斗151对应搭在上模26的进水孔261的顶面上,当有水流入分水槽15内时,水会沿着进水槽152流入进水漏斗151内,再流入进水孔261内,最终流入到上模26和下模13所形成的模具制冰腔内。
结合图7、11所示,触冰件23固定在支架顶面的下方,位于上模26的进水孔261正上方并与进水孔261数量对应,触冰件23能在上模26上行到一定高度时插入上模26的进水孔261内,将滞留在上模26上的冰块顶落掉至下模13对应的腔室内。
结合图11、12所示,为限制上模26上行和下行的位置,设置上下限位装置。上下限位装置包括上限位装置和下限位装置,两者结构相同,沿竖直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在U形支架16的侧壁上。
上限位装置包括限位传感器43、传感器支架42、限位杠杆44及杠杆轴45。限位传感器43用螺钉与传感器支架42固定安装,限位杠杆44通过杠杆轴45固定到传感器支架42内,并在传感器支架42内绕杠杆轴45转动,限位杠杆44的一条杠杆臂能与限位传感器43的触点相抵或分离,传感器支架42用螺钉固定到U形支架16的侧壁外侧,U形支架16的侧壁上开有避让的方孔,限位杠杆44的另一条杠杆臂从方孔伸进U形支架16的侧壁里面去。
下限位装置与上限位装置对称设置。
合模状态下,下限位装置的限位杠杆44与限位传感器43的触点抵触,上限位装置的限位杠杆上44与限位传感器43的触点分离,当上模26向上运动,下限位装置的限位杠杆44与限位传感器43的触点分离,直至上模固定件14的顶面触到上限位装置的限位杠杆44伸入至U形支架16的侧壁内侧的杠杆臂上时,该限位杠杆44的另一条杠杆臂触到上限位装置的限位传感器43的触点,上模26向上运动停止。同样,当上模26向下运动时,上限位装置的限位杠杆44与限位传感器43的触点分离,当上模固定件14触到下限位装置的限位杠杆44伸入至U形支架16的侧壁内侧的杠杆臂上时,此限位杠杆44的另一条杠杆臂触到下限位装置的限位传感器43的触点,上模26向下运动停止,合模完成。
上模26的各个腔室之间的壁上设置有水位平衡通道262贯通相邻两个腔室,使各个冰块水量相等。
相邻两腔室之间的设有水位平衡通道262,使上模26和下模13合模后左右两个腔室内的水量一样,从而制得的冰块体积相同。如图10和图13所示,上模26的相邻两腔室之间的连接壁处设置向上凸起的弧状结构,或连接壁的高度低于腔室外侧与下模13合模处的底壁,合模后,上模26相邻两腔室之间的连接壁与下膜13相应位置处形成水位平衡通道262,水位平衡通道262的高度较小,约为1.5-3.5mm,如为避免水受表面张力影响不流通或流通慢,在本实施例中水位平衡通道262的高度为2.5mm,此处形成的冰可在脱模时自行与冰块脱离,不影响冰块的整体形状以及下一次注水时各腔室的水位平衡。为防止水从上模26和下模13之间的对接缝隙里流出,上模26底部边缘装有橡胶密封件52,橡胶密封件52在上模26上直接注塑成型,一体注塑在上模26的表面,当上模26和下模13合模时,把橡胶密封件52挤在上下模之间,这样水就不会从缝隙流出了。
为防止橡胶密封件52失效,水从上下模之间的缝隙中流出造成设备故障,下模13还包括一圈围挡132,围挡132位于下模13制冰腔外周,且在下模13与上模26合模后围挡132位于上下模形成的腔室的壁的外侧,围挡132的高度高于正常制取冰块的进水水位高度,且在上模26的制冰腔的外周,设置倒L型的止挡,止挡的竖向侧壁与围档132的侧壁贴合,贴合处设置有密封胶条,顶部的横向侧壁与围档132的顶部搭接。因注入模具内的水量为一定的,这样,即使橡胶密封件52失效,按照连通器原理,水也会被约束在围挡132和止挡围合的空间内,不会造成设备故障。
在本实施例中,脱冰机构包括当上模26上升后,带动下模13翻转脱冰的翻转装置,翻转装置包括翻转电机25、翻转传动装置及翻转限位装置。其中,如图8所示,翻转传动装置包括翻转连接杆31、翻转控制件30,翻转连接杆31的一端通过翻转控制件30与翻转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翻转控制件30通过作为翻转限位装置的翻转限位传感器46限位控制翻转电机25的翻转角度和翻转方向,翻转连接杆31的另一端与下模13连接。
或者,翻转装置包括翻转电机25、翻转传动装置及翻转限位装置。其中,翻转传动装置包括翻转连接杆31。翻转连接杆31与下模13连接,带动下模13翻,翻转连接杆31的一端与翻转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翻转控制件30与翻转限位传感器46作为翻转限位装置,翻转控制件30与翻转电机25的输出轴连接或与翻转连接杆31连接并通过翻转限位传感器46限位限制翻转电机25的翻转角度和翻转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结构:
下模13的前侧下部或底部的前侧与翻转连接杆31连接,或翻转连接杆31与下模13主体结构的前侧与底部的夹角空间处连接,采取前述任一种连接方式,带动下模13翻转。结合图8、10所示,下模13的前侧壁的左右两端有两个固定孔131,下模13的前侧壁中间部分的底部开口,形成一个底部开口的半通槽,半通槽与左右两个固定孔131轴向连通。翻转连接杆31穿入下模13前侧壁的左右两个固定孔131及半通槽形成的轴向通道中,且翻转连接杆31两端分别伸出于下模13左右两端的固定孔131。固定孔131的径向截面形状为三分之二圆形,翻转连接杆31径向截面形状也为三分之二圆形,因都是三分之二圆形限制了两者产生相对周向运动,翻转连接杆31转动时带动下模31一起转动。
两个下轴承34套在翻转连接杆31上且分列下模13左右两边,即位于翻转连接杆31两端分别伸出于下模13左右两个固定孔131的部分上。在左右两个下轴承34的外侧各设置一个卡在翻转连接杆31的两个限位槽311上的开口挡圈20,从而使下轴承34和下模13固定在翻转连接杆31上而不会发生轴向相对运动。
下轴承34过盈配合安装在下轴承座35上,下轴承座35通过螺钉固定在传热块12上,从而使翻转连接杆31固定在传热块12上,并在下轴承34内保持周向旋转运动。
翻转电机25通过电机支架32固定在U形支架16上。本实施例中,翻转电机25、电机支架32固定在U形支架16右侧壁外侧。
翻转电机25的输出轴自由端的径向截面形状为三分之二圆形,翻转电机25的输出轴靠近电机本体的一段为圆柱。
结合图8、图12所示,翻转控制件30套在翻转电机25的输出轴上,一端与翻转电机25的输出轴相固定并跟随转动,翻转控制件30的另一端与翻转连接杆31套装固定。翻转控制件30包括空心轴及旋转臂301,旋转臂301套装在空心轴一端的外周且向远离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空心轴的内腔径向截面形状大致为三分之二圆形,对应的,翻转电机25的输出轴及与翻转连接杆31的径向截面形状同样为三分之二圆形,相互之间形成防空转限位。本发明中,如图8所示,在U形支架16右侧壁上设置一通孔,翻转控制件30穿过此通孔后与翻转连接杆31右端固定连接,翻转控制件30的空心轴起到桥接翻转电机25的输出轴及翻转连接杆31的作用。当翻转电机25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翻转控制件30转动,进而使翻转连接杆31带动下模13一起转动。在实际应用中,可不设空心轴,将翻转连接杆31直接与翻转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并将旋转臂与翻转连接杆31或翻转电机25的输出轴套装固定。
结合图8、图12所示,翻转限位传感器46固定在U形支架16上,在本实施例中,翻转限位传感器46固定在U形支架16右侧壁的外侧,当翻转电机25的输出轴带动翻转控制件30、翻转连接杆31和下模13一起旋转时,翻转控制件30上的旋转臂301碰到翻转限位传感器46时,翻转停止。
结合图7、10所示,传热块12采用热传递性能好的材料制造,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铝材制造。传热块12位于下模13下方,传热块12具有侧壁以及顶壁,其底部敞口,侧壁及顶壁围合的空间内及侧壁下方设置有保温泡沫28,下模13坐于传热块12的顶部,传热块12的顶壁与下模13底部贴合。U形支架16底部固定在传热块12上。
结合图7、8、10所示,在传热块12的侧壁内设置有多个竖向深孔,在侧壁底端设置有底部开口的槽连通各个竖向深孔,蒸发器33通过槽及竖向深孔与传热块12插接连接,蒸发器33的管路在槽及竖向深孔中与传热块12紧密贴合,使蒸发器33与传热块12产生快速的热传导,实现快速制冰。前述传热块12的侧壁下方设置的保温泡沫28封闭侧壁底端的槽底部开口,保温泡沫28防止冷量散失。
传热块12与蒸发器33的配合方式可以为多种,上述插接只是其中一种。本发明所揭示的是传热块12与蒸发器33配合使传热块12作为热传递介质在蒸发器与模具间快速进行热传导,故无论传热块12与蒸发器33采取何种配合方式,只要能实现上述快速进行热传导的目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传热块12中设通孔,蒸发器的蒸发管在通孔中穿行,或者蒸发器33缠绕在传热块12外部来实现传热块12与蒸发器33的配合。
根据热传递原理,当蒸发器33制冷时将冷量传递给传热块12,因上模26和下模13的主体结构(尤其是制冰腔的壁体)为铝材质,下模13又与传热块12相贴合,所以快速传导至下模13和上模26,这样腔室内的水遇冷后就会结成冰块,实现快速制冰。
当制冰完成后,传热块12和下模13的表面和配合缝隙里会凝结一层很薄的冰,冰块也会粘贴在模具表面上,为了冰块脱模容易,此时蒸发器33由制冷转变为制热,把热量通过传热块12传递至下模13和上模26,冰块表面开始融化不再与模具粘连,同时,传热块12和下模13的表面和配合缝隙里的冰融化成水,水会在传热块12和下模13的装配缝隙里形成一个表面张力,此表面张力会使下模13吸附在传热块12上,为使此表面张力消失,如图10所示,传热块12上开有通气孔122,此通气孔122与传热块12顶面和下模13底面之间的缝隙连通,空气通过通气孔122进入到传热块12和下模13的缝隙里,消除传热块12与下模13之间的表面张力,使得下模13翻转容易。为使融化的水排走,传热块12顶壁的底部最低处设置有排水口,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冰块的底部对应的传热块12顶壁处开有两个圆形的排水口,排水口下方设置有排水漏斗29承接排水口流下的水,排水漏斗29上下贯通保温泡沫28。
为防止冰块制成后开模时,下模13与转换成热源状态的传热块12接触时间过长导致热量传递过多而使得冰块融化太快,在传热块12上安装有作为分离装置的顶升装置,顶升装置抵顶下模13后部的底部,使下模13与传热块12快速分离。
本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顶升装置包括顶柱107、弹簧及卡簧。在传热块12侧壁及顶壁围合的空间内,在传热块12顶壁上设置有一向下延伸的纵向深孔,孔底壁设置一小孔,T形顶柱107外套设弹簧并设置在纵向深孔内,T形顶柱107底端向下穿出孔底壁设置的小孔,并在孔底壁设外侧的T形顶柱107底端设置一卡簧,由卡簧对T形顶107柱进行限位,防止T形顶柱107向上完全脱出。
在上下模合模时,下模13下压T形顶柱107,T形顶柱107向下运动,从而压缩弹簧,T形顶柱107顶部没入纵向深孔,使得下模13与传热块12贴合。在开模时,上模26向上运动,由于上模26不再对下模13施加压力,T形顶柱107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从纵向深孔中顶出,进而将下模13远离翻转连接杆31的一侧顶起,使下模13底部呈倾斜状态,底面与传热块12形成一定角度进而减少接触面积,防止冰块制成开模时,下模13与传热块12接触时间过长、导致热量传递过多而使得冰块融化太快,可有效保持冰块的整体形状。
顶升装置和通气孔122可以选择一个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顶升装置和通气孔122,确保制冰完成后,下模13与传热块12之间能够实现快速分离,使后续的下模翻转脱冰更为容易,同时,使下模13快速与转换为热源的传热块12快速分离,可避免制得的冰块的下部被过多融化,保持冰块的形状,避免出现以合模面为界,球形冰块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现象。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作为分离装置,只要能实现在上模26上升与下模13脱离后即可使下模13与传热块12快速分离的目的即可。
在制冰脱模时,因上模26的热量是通过传热块12和下模13传递过来的,热量从制冰腔的下部向上部传递,需要一定的传导时间,而且,上模26和下模13之间会存在一定的温度差,下模13内冰块的融化速度大于上模26内冰块融化速度,也会导致冰块整体外形尺寸出现偏差,当热传导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上模26的温度不够,冰块下部已产生融化,而上部仍处未开始或部分开始融化,此时下模13已开始翻转,冰块将不能脱离上模26表面,为解决此类问题,如图13所示,在上模26的外表面上附有加热丝58,对上模26的制冰腔进行辅助、补偿加热,如图7所示,上模26的上表面还有一温度传感器74,用以检测上模26的表面温度。加热丝58的功率可通过上模26和下模13在制冰结束至翻冰过程中的温升速率的大数据计算获取。
上模26和下模13的材质可用食品级不锈钢或者铝或其它可以高导热率的导冷传热的材质。另外,考虑到模具采用铝或其他材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上模26和下模13模具内也可以各增加一个食品级硅胶件,即上下模形成的腔室内增加食品级硅胶件,食品级硅胶件将冰块全部包裹,避免冰块与模具材质接触对人体造成危害,食品级硅胶件的厚度在保证结构强度不易损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薄,避免影响导热效率。
制冰模块还包括定量供水系统。定量供水系统包括定量水盒7、电磁阀8及水管。
如图5所示,电磁阀支架9大致成L形,一端分别固定电磁阀8和定量水盒7,另一端用螺钉与U形支架16相固定,定量水盒7的下部通过螺钉也固定在支架的顶面上,这样电磁阀8和定量水盒7就都被固定住了。
如图5所示,定量水盒7具有定量水盒进水口71,用于向定量水盒7内注水。
定量水盒7内设有一定量水盒排水口72,定量水盒排水口72为具有一定高度的空心管,作为溢水口设置在定量水盒7,如图5所示,设置在定量水盒7的一个角落处,底部穿过定量水盒7的底壁,与作为溢水管的净水管50连通,当定量水盒7里面的水位高度高于定量水盒排水口72时,定量水盒7里面多余的水便从定量水盒排水口72排出,使定量水盒7里面可一直保持一定的水量,此水量的水恰好与制取多块冰块所需要的总水量相等,这样模具内就能保证一直存储一定量制冰所需要的水了。并且,与定量水盒排水口72连接的管道表面设置感应传感器作为定量供水检测装置,当感应传感器检测到有水流动时,水源不再向定量水盒7内注水。
定量水盒7上设有定量水盒出水口73,定量水盒出水口73通过水管与电磁阀8的进水端相连。结合图3、6所示,电磁阀8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管10与分水槽15的进水口相连。电磁阀8具有控制定量出水的作用,进一步实现向制冰腔定量引水的作用。
制冰模块在制冰时,当下模13和上模26合模后,定量供水系统向合模后形成的制冰腔内注入一定水量的水,此水量的水恰好与制作冰块所需要的水相等,这样制冰模块合模注水时,定量水盒7内便没有多余的水。分水槽15能将水量大致平均分配到各个制冰腔,用于制取多个体积相同的冰块。橡胶密封件52用于密封上模26和下模13,防止水溢出;下模13有一圈围挡132能在橡胶密封件52失效时,防止水溢出。蒸发器33制冷,通过传热块12将冷量快速热传递给下模13和上模26,从而使制冰腔内的水快速冻结成冰块;当制冰完成后,通过升降电机24、升降传动装置动作,从而使固定成一体结构的上模固定件14和上模26沿丝杆18和导向杆17整体向上运动,顶升装置快速将下模13顶起,与传热块12分离;上模26上升过程中,从进水孔261插入的触冰件23使滞留在上模26内的冰块脱落到下模13内。当上模26运动一定高度后停止,此时翻转电机25开始工作,通过翻转传动装置带动下模13旋转到一定角度后停止旋转,冰块在重力作用下从下模13内掉落;冰块滑落后,翻转电机25反向动作带动下模13复位,同时上模26下落复位,与下模13合模,便可以再次制冰。操作简单,制冰方便,能够定量供水,快速制冰,并且能快速将模具与热源分离,通气孔122及顶升装置使下模13翻转容易。上下模合模后制得的冰块形状为圆形,也可为其它任意可以脱模的形状,同时也可为在同一套模具上设置多个冰块形状,在制冰腔的壁体上设置字符、图案,使制得的冰块表面还可以带有公司名称和/或LOGO等标识。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冰模块,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制冰模块,其区别在于定量供水系统不同,不再设置定量水盒7、电磁阀8、电磁阀支架9和进水管10。
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定量供水系统包括双腔室水盒90及水泵、水管。
双腔室水盒90其外部形状及大小与实施例三中的储水盒4一致,其内部被分水筋82隔成大小两个水盒,分水筋82上端设置有分水缺口89。大水盒80进行储水并向小水盒81供水,小水盒81作为定量水盒为制冰提供定量水。
大水盒80的底部有一个大水盒出水口83,小水盒81的上方有一个小水盒进水口84,小水盒进水口84高于分水缺口89和/或分水筋82,在本实施例中,小水盒进水口84的高度略高于分水筋82的高度。大水盒出水口83通过出水连接管87连接储水盒水泵86的进水端,储水盒水泵86的出水端通过进水连接管88连接小水盒进水口84。
小水盒81的底部有一个小水盒出水口85,小水盒出水口85接水泵5的进水端,水泵5的出水端通过送水管6连接分水槽15的进水口。
当大水盒80灌满水后,储水盒水泵86开始工作,将水从大水盒出水口83吸出,再通过出水连接管87和进水连接管88将水排到小水盒81内,当小水盒81内的水位高度高于分水筋82上面的分水缺口89时,水会从分水缺口89流回大水盒80内,这样小水盒81内的水会一直保持一定的水量,此水量就是制作冰块所需要的水量。
在分水缺口89处设有一个水位传感器91,在小水盒81任一侧壁上且低于分水缺口89的位置处设置另一水位传感器91。通过两个水位传感器91作为定量供水检测装置共同检测来判断小水盒81内是否蓄满水,蓄满水后,控制储水盒水泵86停止工作。当从大水盒80向小水盒81内注水时,水位逐渐升高浸没安装在小水盒81壁上且低于分水缺口89的水位传感器91,此时继续向小水盒81注水,水位再升高直至水通过分水缺口89流回大水盒80内,此时在分水缺口89处设置的另一个水位传感器91也检测到水,两个水位传感器91均检测到水,说明小水盒81注满了水,此时储水盒水泵86停止工作。或者,储水盒水泵86为定量水泵,通过流量、工作时间来控制向小水盒内定量注水。
储水盒水泵86停止工作后,水泵5再开始工作,通过小水盒出水口85将水抽出,再经过送水管6直接进到分水槽15内,最后进入模具内制冰腔。本实施例是将一个水盒分割成了两个水盒,将小水盒81替代了实施例一中的定量水盒7。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冰机,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制冰模块。
制冰机还包括储水盒4、水泵5。
结合图3、4所示,水泵5固定在底座49上,水泵5的进水端通过水管与储水盒4底部的出水口相连,水泵5的出水端通过送水管6连接到定量水盒7上部的定量水盒进水口71上。利用储水盒4并向定量水盒7供水。在实际应用中,储水盒4也可连接外接水源为储水盒4供水。
如图5所示,定量水盒排水口72的底部与净水管50相连,净水管50最终将水排到储水盒4里面,净水管50的表面设置有感应传感器51,当感应传感器51感应到有水流出时,水泵5停止工作不再向定量水盒7注水。
将实施例一所述的制冰模块部分装入制冰机的内胆3中并用螺钉固定。
制冰机还包括冷凝器47、压缩机48、底座49、排水管56、排水槽57、外壳部分1、门体部分2、接冰篮59、冰块传感器53、集水盒54。安装连接关系如下:
冷凝器47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49上,压缩机48也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49上并位于内胆3下方,内胆3的后面底部支撑在冷凝器47的顶面上,并与冷凝器47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如图4所示,内胆3的后侧壁的底部设有向外折弯的平板,与底座49平行,平板与冷凝器47螺钉固定在一起。压缩机48、冷凝器47、蒸发器33通过管路及阀连接形成一套可制冷及制热的热交换系统。储水盒4通过螺钉固定在内胆3的底部前面,储水盒4的底部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支撑筋支撑在底座49上。
如图4所示,内胆3的底部有一排水口,通过排水管56与固定在底座49上的排水槽57连通。前述传热块12顶壁的底部最低处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下方设置有排水漏斗29承接排水口流下的水,排水漏斗29上下贯通保温泡沫28至内胆3底部,将传热块12形成的冷凝水排至内胆3底部后经内胆3的底部排水口排至排水槽57。当压缩机48 工作时,靠压缩机48的热量蒸发掉排水槽57内的废水。传热块12形成的冷凝水通过排水管56排出,而并不回收到储水盒4,避免污染制冰水源。
外壳部分1通过卡扣和/或螺钉与内胆3组装连接,从而将内胆3、底座49及底座上的部件整体围合在外壳部分1内。为使冷量不散失,外壳部分1和内胆3之间填充有保温泡沫。
结合图1、2所示,外壳部分1的前侧设置有开口,开口对应下模13的位置,门体部分2从开口处活动安装在内胆3上,门体部分2外侧与外壳部分1形成一个整体,门体部分2内侧设置有接冰篮59。门体部分2在外壳部分1的开口处安装在内胆3,下模13翻转,冰块脱模后落入接冰篮59,将门体部分2从外壳部分1的开口处抽出后即可取出接冰篮59内的冰块。
如图3所示,制冰机还设置两个冰块传感器53检测接冰篮59内冰块是否填满。两个冰块传感器53分别设置在内胆3前部的左右两侧组成一对,其高度略高于接冰篮59顶部开口。在门体部分2从外壳部分1的开口处安装在内胆3上后,两个冰块传感器53位于接冰篮59左右两侧并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接冰篮59顶部开口上方,对是否有冰块高出接冰篮59顶部开口进行检测。由于下模13翻转时冰块可能没有脱出下模,再次制冰时,冰块占满上下模形成的制冰腔,此时进水会导致水从上模26的进水孔261溢出来进而浸泡设备。为解决此问题,结合图19、20所示,在上模26顶部设置有第二环形壁形成进水孔261,进水孔261为通孔,第二环形壁的顶部设置一个第二缺口263,在上模固定件14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壁形成避让孔142,避让孔142为通孔,第二环形壁同轴地套接在避让孔142内,第二环形壁与第一环形壁之间具有密封圈,第一环形壁顶部设置第一缺口145,第二缺口263和第一缺口145位置对应形成贯通缺口,在上模固定件14前侧设置溢水管144,再在上模固定件14上设置挡板,挡板设置在贯通缺口两侧,并向远离进水孔261的方向延伸,两挡板围合形成溢水通道143,分别连接第一缺口145及溢水管144,从而在水从上模26的进水孔261溢出来后,依次流经第二缺口263、第一缺口145、溢水通道143后经溢水管144排走。溢水管144可与储水盒4连通,将溢流水回收利用。如图19所示,本发明中,每个贯通缺口处的两块挡板,大体呈“八”字形设置,且相邻两进水孔261之间的两块挡板之间相互连接成一体结构,防止溢流水从块挡板之间的缝隙溢出,使溢流水只能向溢水管144方向流动,有利于溢流水的收集、再利用,防止溢流水随意流动而进入电机或其他电器件内而损伤电器件,也防止溢流水沿部件的间隙流出,造成制冰机漏水。
在内胆3前侧中部并位于上模固定件14的溢水管144下方设有集水盒54,来承接从溢水管144流出的溢流水。集水盒54内腔设置有传感器,利用传感器检测集水盒54中是否有水,在检测有水时传感器向制冰机的控制单元发送信号,控制单元发送指令停止向模具制冰腔内进水并发出警报提示用户制冰腔内有冰块。集水盒54前侧底部设置有集水盒排水孔55,将溢流水向下向前排至储水盒4中,从而避免溢流水浸泡设备。
工作时,将储水盒4加满水,或储水盒4与自动供水装置连通,保持储水盒4内的水满状态,水泵5开始工作,从储水盒4底部的出水口抽水,经送水管6进入到定量水盒7中,当定量水盒7中的水超过定量水盒排水口72空心柱的顶面时,多余的水会从定量水盒排水口72排出,再经过净水管50回流到储水盒4中,水泵5为定量水泵,向定量水盒7提供额定的单次制冰用水后停止工作,或当水泵5的定量功能失效,或设定水泵5的供水量略大于定量水盒7的容量,净水管50表面设置的感应传感器51感应到有水流过时,水泵5停止工作。随后电磁阀8通电工作,水再由定量水盒出水口73流出,通过进水管10到达分水槽15内,沿分水槽15的两条进水槽152分别流入两个进水漏斗151后,再从上模26上部的两个进水孔261分别注入模具的两个制冰腔内,相邻两制冰腔间的水位平衡通道262可以平衡各个腔室之间的水位;进水完成后,压缩机48开始工作,蒸发器33开始制冷,蒸发器33跟传热块12接触,传热块12跟下模13接触,下模13跟上模26接触,且传热块12、下模13和上模26都为铝材质,根据热传导原理,蒸发器33把冷量快速传递给下模13和上模26,模具内的水遇冷开始制冰;当制冰完成后,冰块会粘贴在模具表面上。压缩机48、冷凝器47及蒸发器33通过管路及阀连接形成的可制冷及制热的热交换系统进行通道切换,关闭蒸发器33制冷时制冷剂流经的毛细管通道,把压缩机48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经第二通道直接流经蒸发器33(此系统件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此时蒸发器33由制冷转变为制热,蒸发器33温度升高,通过传热块12把热量传递给下模13和上模26,冰块表面开始融化,同时把传热块12、下模13和上模26表面上的冰化掉;因上模26的热量是通过传热块12和下模13传递过来的,为防止热量传递较慢,冰块不能脱离上模26表面,所以如附图13所示,在上模26的外表面上附有加热丝58,当蒸发器33开始散热时加热丝58同时工作;当温度传感器74感应到上模26表面的温度到达零上时,加热丝58停止工作,此时冰块微微融化,开始脱模,升降电机24开始工作,升降电机24带动升降传动轴22转动,蜗杆21也开始转动,蜗杆21带动蜗轮19开始转动,蜗轮19带动丝杆18开始转动,上模固定件14带动上模26向上运动,上模26与下模13脱离分开,当上模固定件14的上顶面碰到上面的上限位装置的限位杠杆44伸入至U形支架16的侧壁内侧的杠杆臂时,上升运动停止。上模26上升的高度应略高于下模13翻转所需要的高度。上升过程中,触冰件13从进水孔261伸入到上模26的制冰腔内,如冰块粘连在上模26的制冰腔内,则在上模26上升过程中冰块碰到触冰件23,与上模26分离掉落到下模13内。当上模26上升运动停止后,翻转电机25开始工作,带动翻转控制件30和翻转连接杆31开始旋转进而带动下模13开始向门体部分2、接冰篮59方向旋转,当翻转控制件30上的旋转臂301碰到翻转限位传感器46上的触点时,下模13翻转停止,冰块在重力作用下从下模13内掉落,掉落到接冰篮59内,内胆3上安装有两个冰块传感器53可以检测接冰篮59内冰块是否填满;下模13翻转后传热块12上的冷凝水可以从传热块12顶壁的排水口沿排水漏斗29排到内胆3的底部,蒸发器33和加热丝58在加热过程中,下模13和上模26表面所融化的冷凝水也会滴落到内胆3的底部,然后经过排水管56排到排水槽57内。当冰块掉落后,下模13反转复位,复位后上模固定件14和上模26开始下降,当上模固定件14的下底面碰到下限位装置的限位杠杆44伸入至U形支架16的侧壁内侧的杠杆臂时,下降停止,模具再次合模,一个运动周期结束,完成一次制冰、脱冰,可以再次抽水制冰了。
向合模后的制冰腔注水时,每个制冰腔的最高水面低于制冰腔的顶面,水面与制冰腔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差可根据制冰腔的容积与水变成冰后的膨胀系数确定。
为提高制冰效率,如图7、图10、图11所示,传热块12的顶壁具有半圆形下凹槽,下凹槽的形状与下模13的制冰腔相仿,下模13的制冰腔嵌入到下凹槽中,加大下模13与传热块12的接触面积,提高制冰效率。
本发明制冰机,具有制冰模块所具有的操作简单,制冰方便,能够定量供水,快速制冰,通气孔122及顶升装置使下模13翻转容易,能快速将模具与热源分离,能够避免开模时冰块过度融化,上下模所形成的冰块形状为圆形,也可为其它任意可以脱模的形状,同时也可为在同一套模具上设置多个冰块形状,在制冰腔壁的表面上设置文字、图案等内容,使制得的冰块表面带有公司名称及LOGO,还能够避免溢水浸泡设备,提高了制冰设备的可靠性及制冰品质。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冰机,与实施例三所述的制冰机区别在于:采用实施例二所述的制冰模块。
故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冰机,将实施例三所述的制冰模块部分的定量水盒7、电磁阀8、电磁阀支架9、进水管10去除后装入内胆3中并用螺钉固定;并去除实施例三所述的制冰机中的净水管50、感应传感器51。
并将实施例二中的双腔室水盒90替代实施例三中的储水盒4。双腔室水盒90内部被分水筋82隔成大小两个水盒,出水连接管87的一端接大水盒出水口83,另一端接储水盒水泵86的进水端,进水连接管88的一端接小水盒进水口84,另一端接储水盒水泵86的出水端。小水盒出水口85接水泵5的进水端,水泵5的出水端通过送水管6与分水槽15的进水口连接。如前文所述,储水盒水泵86开始工作,将水从大水盒80输送至小水盒81并将小水盒81注满水后,储水盒水泵86停止工作,水泵5再开始工作,将小水盒81内的水经过送水管6直接进到分水槽15内,然后再进入模具内制冰腔。
同实施例三所述的制冰机一样,在内胆3前侧中部并位于上模固定件14的溢水管144下方设有集水盒54,来承接从溢水管144流出的溢流水,集水盒54前侧底部设置有集水盒排水孔55。但由于本实施例中,位于集水盒54前方下方的双腔室水盒90具有大小两个水盒,为了保证小水盒81发挥定量水盒的功能,集水盒排水孔55将溢流水向下向前排至双腔室水盒90的大水盒80中,从而避免溢流水浸泡设备。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制冰模块的冰箱,包括实施例二所述的制冰模块。
结合图15、16所示,将制冰模块100中的双腔室水盒90、出水连接管87、储水盒水泵86、进水连接管88、水泵5均设置在冰箱的冷藏室中,制冰模块100中的其他部分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内,送水管6一端连接水泵5的出水口,另一端伸入冰箱冷冻室连接在分水槽15的进水口上。
本发明一种具有制冰模块的冰箱还包括上水管道105及上水水泵104。上水管道105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经过发泡层进冷藏室与双腔室水盒90的大水盒80连接,向大水盒80内注水并储水。在上水管道105上安装有上水水泵104,向大水盒80定量供水。
由于双腔室水盒90位于冷藏室内,其中的水在冷藏室内遇冷使温度降低,利于制冰,可降低制冰时间,减少制冰时的冷量消耗,双腔室水盒90中小水盒81中的水经送水管6穿过发泡层进到冷冻室内的制冰模块100,经分水槽15进而进入上下模合模形成的制冰腔中。
冰箱还包括接冰篮,用于下模翻转脱冰时承接冰块。位于冰箱的冷冻室内的制冰模块100的部分以及接冰篮,可以根据空间设计需要,设置在冷冻室内胆101壁上,或者悬空设置在冷冻室中,或者设置在冷冻室门体上,只要其位于冰箱冷冻室即在本申请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
制冰模块100的蒸发器33通过管道串联到冰箱蒸发器102上,由冰箱的压缩机带动制冰模块100的蒸发器33实现制冰,制冰模块100的传热块12内部附有加热丝,制冰完成后加热丝工作,通过传热块12将热量传至下模13和上模26,使冰块表面微微融化,再脱模取冰,实现直冷制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具有制冰模块的冰箱,其与实施例五所述的一种具有制冰模块的冰箱,区别在于:
冰箱为风冷冰箱,如图17所示,制冰模块100的内部没有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制冰模块100的上模26和下模13及上下模形成的制冰腔位于冰箱冷冻室的风口106前方。制冰模块中的制冷模块借用风冷冰箱的制冷系统,通过冰箱冷冻室风道上开设的风口106直接将风吹在模具及传热块12的表面,再传递到模具内部,水遇冷结冰。并且,制冰腔的外壁上贴覆有加热丝。制冰完成后加热丝工作,将热量传至上模和26下模13,使冰块表面微微融化,再脱模取冰,实现风冷制冰。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制冰模块的冰箱,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制冰模块。
制冰模块中的定量水盒7设置在冰箱的冷藏室中,制冰模块中的其他部分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内。
冰箱还包括上水管道及上水水泵。上水管道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经过发泡层进冷藏室与定量水盒进水口71连接,在上水管道上安装有上水水泵,用于向定量水盒7内定量供水。
定量水盒7的定量水盒出水口73通过水管与电磁阀8的进水端相连。电磁阀8的出水端连接进水管10,进水管10穿过发泡层进到冷冻室内与分水槽15的进水口相连,经分水槽15进而进入上下模合模形成的制冰腔中。
冰箱还包括接冰篮,用于下模翻转脱冰时承接冰块。接冰篮位于冰箱的冷冻室内。
制冰模块的蒸发器33通过管道串联到冰箱蒸发器上,由冰箱的压缩机带动制冰模块的蒸发器33实现制冰,制冰模块的传热块12内部附有加热丝,制冰完成后加热丝工作,通过传热块12将热量传至下模13和上模26,使冰块表面微微融化,再脱模取冰,实现直冷制冰。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具有制冰模块的冰箱,本实施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
冰箱为风冷冰箱,制冰模块的内部没有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制冰模块的上模26和下模13及上下模形成的制冰腔位于冰箱冷冻室的风口前方。制冰模块中的制冷模块借用风冷冰箱的制冷系统,通过冰箱冷冻室风道上开设的风口直接将风吹在模具及传热块12的表面,再传递到模具内部,水遇冷结冰。并且,制冰腔的外壁上贴覆有加热丝。制冰完成后加热丝工作,将热量传至上模和26下模13,使冰块表面微微融化,再脱模取冰,实现风冷制冰。
本发明提供的冰箱具有制冰模块,除具备制冰模块所具有的全部有益效果,还能通过冰箱自身的蒸发器与制冰模块的蒸发器串联从而节约能源,或者直接利用冰箱冷冻室风道风口的出风对模具冷却进行制冰,从而节约能源。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冰机,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去除实施例三制冰机的集水盒54、溢水通道143及溢水管144,上模固定件14上形成避让孔142的第一环形壁顶部不再设置第一缺口145,上模26顶部形成进水孔261的第二环形壁上不再设置第二缺口263,以及检测接冰篮是否满冰的冰块传感器53;而如图21所示,新增设置检测冰块是否脱出的脱冰检测装置,
脱冰检测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脱冰检测传感器61。在下模13下方的内胆3上,对应每个制冰腔的位置,设置有脱冰检测传感器61,当下模13翻转后,检测是否有冰块经过,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单元,若下模13翻转,但控制单元未收到脱冰检测传感器61发送的冰块经过信号,控制单元控制停止下模13反转复位,或者在上下模合模后,控制单元停止再次抽水制冰;并发出警报。
在具有多个制冰腔时,以两个制冰腔为例说明,为了脱冰检测传感器61安装方便,脱冰检测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固定盒60。
在两个相邻制冰腔室中间的前部内胆上设置传感器固定盒60,不会影响下模翻转及制冰腔内冰块脱出,并在传感器固定盒60左右各安装一个脱冰检测传感器61,分别与内胆3的左右两侧各安装的一个脱冰检测传感器61组成两对,这样四个脱冰检测传感器61两两成一对,当有冰块掉落时,脱冰检测传感器61就能感应到。传感器固定盒60。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冰机,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去除实施例四制冰机的集水盒54、溢水通道143及溢水管144,上模固定件14上形成避让孔142的第一环形壁顶部不再设置第一缺口145,上模26顶部形成进水孔261的第二环形壁上不再设置第二缺口263,以及检测接冰篮是否满冰的冰块传感器53;而如图21所示,新增设置检测冰块是否脱出的脱冰检测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脱冰检测装置同实施例九一样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也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制冰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制冷模块、定量供水系统、分离机构以及脱冰机构,
所述上模与下模配合形成多个制冰腔,定量供水系统向制冰腔定量供水;
制冰腔与制冷模块连接,分离机构驱使上模和下模分离,脱冰机构在上模和下模分离后驱动已制成的冰块脱离制冰腔;
还包括与下模底部贴合并与制冷模块蒸发器连接将冷量快速传导给下模的传热块,
还包括分离装置和/或通气孔,分离装置用于分离传热块和下模,通气孔连通传热块和下模之间的缝隙;
还包括支架,
分离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及升降传动装置,
升降电机固定在支架上并与升降传动装置连接,升降传动装置带动上模升降;
还包括与上模顶部固定的上模固定件,上模固定件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带动上模固定件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支架固定且位于上模顶部的进水孔正上方的触冰件,在上模上行时插入上模进水孔中对滞留在上模中的冰块施力使冰块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模块,其特征在于:脱冰机构包括翻转电机、翻转传动装置及翻转限位装置,
翻转传动装置分别与翻转电机的输出轴及下模连接,翻转限位装置限位控制翻转电机的翻转角度和翻转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模块,其特征在于:定量供水系统包括双腔室水盒及水泵、水管,
双腔室水盒内部被分水筋隔成大小两个水盒,分水筋上端设置有分水缺口,小水盒的侧壁有小水盒进水口,小水盒进水口高于分水缺口和/或分水筋,小水盒的底部设有小水盒出水口并通过水管与水泵连通上模的进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水盒的进水口通过水管、控制定量进水的水泵与水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模块,其特征在于:定量供水系统包括定量水盒、电磁阀及水管,水源通过水泵经进水水管与定量水盒进水口连通,并定量供水,定量水盒出水口经电磁阀和水管与上模的进水孔连通,定量水盒上还设置有确保定量水盒内水量恒定的溢水口。
7.一种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冰模块,
上模固定件上形成避让孔的第一环形壁顶部设置第一缺口,上模进水孔位于避让孔内,第一缺口通过溢水通道与溢水管连通,溢水管向双腔室水盒的大水盒排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部分、门体部分、接冰篮、集水盒,制冰模块位于外壳部分形成的内腔中,外壳部分前侧设置有对应下模位置的开口,门体部分位于开口处,接冰篮位于门体内侧、下模的下方,在溢水管下方设有集水盒,集水盒内腔底部设置有传感器,集水盒承接溢水管流水并向双腔室水盒的大水盒排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接冰篮是否满冰的冰块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冰块是否脱出的脱冰检测装置。
11.一种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模块,
还包括储水盒,
上模固定件上形成避让孔的第一环形壁顶部设置第一缺口,上模进水孔位于避让孔内,第一缺口通过溢水通道与溢水管连通,溢水管向储水盒排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一种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部分、门体部分、接冰篮、集水盒,制冰模块位于外壳部分形成的内腔中,外壳部分前侧设置有对应下模位置的开口,门体部分位于开口处,接冰篮位于门体内侧、下模的下方,在溢水管下方设有集水盒,集水盒内腔底部设置有传感器,集水盒承接溢水管流水并向储水盒排水。
13.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模块,双腔室水盒位于冰箱冷藏室,制冷模块的蒸发器连接冰箱蒸发器,制冰模块和接冰篮设置在冰箱冷冻室内;
或者,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模块,双腔室水盒位于冰箱冷藏室,制冰腔位于风冷冰箱的冷冻室,制冷模块借用风冷冰箱的制冷系统,由冷冻室风口直接将风吹在模具的表面进行冷却制冰。
14.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模块,定量水盒位于冰箱冷藏室,制冷模块的蒸发器连接冰箱蒸发器,制冰模块和接冰篮设置在冰箱冷冻室内;
或者,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模块,定量水盒位于冰箱冷藏室,制冰腔位于风冷冰箱的冷冻室,制冷模块借用风冷冰箱的制冷系统,由冷冻室风口直接将风吹在模具的表面进行冷却制冰。
CN202210492613.6A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制冰模块及具有其的制冰机和冰箱 Active CN114812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2613.6A CN114812030B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制冰模块及具有其的制冰机和冰箱
PCT/CN2022/103660 WO2023087736A1 (zh) 2022-05-07 2022-07-04 一种制冰模块及具有其的制冰机和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2613.6A CN114812030B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制冰模块及具有其的制冰机和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2030A CN114812030A (zh) 2022-07-29
CN114812030B true CN114812030B (zh) 2023-03-21

Family

ID=82511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2613.6A Active CN114812030B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制冰模块及具有其的制冰机和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2030B (zh)
WO (1) WO202308773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30755B2 (ja) * 1995-03-03 2001-01-31 株式会社東芝 自動製氷装置用の給水装置
CN1180158A (zh) * 1996-09-25 1998-04-29 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冰箱自动制冰机中供水量的装置
CN2332493Y (zh) * 1998-05-18 1999-08-11 王世宏 安全喷雾器
JP2002267305A (ja) * 2001-03-08 2002-09-18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自動製氷装置付き冷蔵庫
KR101968563B1 (ko) * 2011-07-15 2019-08-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아이스 메이커
KR101913423B1 (ko) * 2011-09-09 2018-12-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1966043B1 (ko) * 2012-06-12 2019-04-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9273891B2 (en) * 2012-12-13 2016-03-01 Whirlpool Corporation Rotational ice maker
CN107084565A (zh) * 2017-05-05 2017-08-22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的制冰装置以及制冰方法
CN106989549A (zh) * 2017-05-17 2017-07-28 贵州大学 一种快速注水与便于取冰的冰盒
CN113237283B (zh) * 2021-05-28 2024-02-23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87736A1 (zh) 2023-05-25
CN114812030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2397B (zh) 一种自动出冰块碎冰制冰机
KR101455392B1 (ko) 냉장고용 제빙 어셈블리 및 제빙 어셈블리의 수위 감지방법
CA2367992C (en) Ice maker
JP2012127584A (ja) 貯蔵庫
CN2794513Y (zh) 滴丸机
CN114812030B (zh) 一种制冰模块及具有其的制冰机和冰箱
CN114812031A (zh) 制冰进水及溢流系统以及制冰机
JP4762710B2 (ja) 製氷容器及び製氷装置
CN110895067A (zh) 冰模、制冰机
CN106482415A (zh) 制冰机
JP7392981B2 (ja) 製氷機及び製氷機を備えた冷蔵庫
CN203083230U (zh) 制冷设备
KR101442838B1 (ko) 냉장고용 제빙 어셈블리 및 제빙 어셈블리의 물넘침 방지방법
KR20050110209A (ko) 제빙기
CN217686029U (zh) 一种制冰机脱冰装置
CN220375099U (zh) 一种物流配送装置
CN211451483U (zh) 冰模、制冰机
CN220454010U (zh) 一种外置移动式冰篮
CN114136034B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集成化一体式条冰机
CN215983392U (zh) 新型透明冰制冰机
CN217844386U (zh) 一种融冰水循环使用的制冰机
CN211503347U (zh) 制冷系统、制冰机
CN220750461U (zh) 一种防水的制冰腔搅拌底座及制冰腔
CN117847880A (zh) 一种制冰机及冰箱
CN117847881A (zh) 一种制冰机及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