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1861B - 一种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及中央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及中央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1861B
CN114811861B CN202210332014.8A CN202210332014A CN114811861B CN 114811861 B CN114811861 B CN 114811861B CN 202210332014 A CN202210332014 A CN 202210332014A CN 114811861 B CN114811861 B CN 1148118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lave
indoor unit
main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20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11861A (zh
Inventor
魏宗科
王�锋
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320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18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1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1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11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1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9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e.g. by trial operation or configuration che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3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及中央空调,主室内机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其主端子排、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从室内机和室外机检测各自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控制指令,并根据解析出的控制指令运行,实现从室内机、室外机跟随主室内机运行,方便可靠,抗干扰能力强,解决了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及中央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及中央空调。
背景技术
当前中央空调maxi,采用简易一拖多的实现方案,是基于一拖一的通讯方案基础上,拓展通讯内容,来实现从机跟随主机运行。
但是采用扩展通讯内容这种方式,抗干扰能力弱,容易导致通讯传输不稳定,影响空调的正常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控制方法,解决了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中央空调控制方法,所述中央空调包括:
室外机,其具有外机端子排;
从室内机,其具有从端子排;
主室内机,其具有主端子排和从端子排;
其中,
所述主室内机的从端子排、从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第i个端子串联;
所述主端子排、外机端子排的第i个端子串联;i为1,2,3,……,n;n为端子排的端子数量;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主室内机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其主端子排、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
所述从室内机和室外机检测各自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控制指令,并根据解析出的控制指令运行。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从室内机出现故障时,生成故障指令,根据故障指令改变其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并关机;
所述主室内机、其余从室内机检测各自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故障指令时,所述主室内机、其余从室内机关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室内机根据检测到的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故障指令时,根据故障指令调整其主端子排的端子状态;室外机检测外机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故障指令时,室外机关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室外机除霜或出现故障时,生成除霜或故障指令,根据除霜或故障指令改变其外机端子排的端子状态;
所述主室内机检测主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除霜或故障指令时,根据除霜或故障指令调整其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外机端子排中,其中一个端子为接地端子;所述室外机控制外机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在所述主端子排中,其中一个端子为接地端子;所述主室内机控制主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所述主端子排的接地端子与外机端子排的接地端子连接;
在所述主室内机的从端子排中,其中一个端子为接地端子;所述主室内机控制其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在所述从室内机的从端子排中,其中一个端子为接地端子;所述从室内机控制其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所述主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与从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串联。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室内机根据控制指令与端子状态的对应关系,控制其主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主端子排的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控制其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当从室内机出现故障时,生成故障指令,根据故障指令控制其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连通,并关机;
当室外机出现故障时,生成故障指令,根据故障指令控制外机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接地端子连通,并关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指令与端子状态的对应关系为对应表,预存在存储器中。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端子排中,接地端子与其余端子分别通过开关件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指令包括保持、开机制冷运行、开机制热运行、开机送风运行、开机除湿运行、室内高风、室内低风、关机、除霜、故障中的若干种。
一种中央空调,采用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主室内机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其主端子排、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
所述从室内机和室外机检测各自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控制指令,并根据解析出的控制指令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及中央空调,主室内机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其主端子排、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从室内机和室外机检测各自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控制指令,并根据解析出的控制指令运行,实现从室内机、室外机跟随主室内机运行,方便可靠,抗干扰能力强,解决了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中央空调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出的中央空调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针对目前中央空调室内机之间、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弱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央空调及中央空调控制方法,提高了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解决了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弱的技术问题,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中央空调及中央空调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中央空调,包括室外机和多台室内机。多台室内机并联,每台室内机分别与室外机连接。每台室内机的液管分别与室外机的液管连接,每台室内机的气管分别与室外机的气管连接。
选择其中一台室内机为主室内机,其余室内机为从室内机。
主室内机控制室外机以及每台从室内机的运行。
室外机,其具有外机端子排;室外机的控制板与外机端子排电连接,检测外机端子排的每个端子的状态。
从室内机,其具有从端子排;从室内机的控制板与从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电连接,检测从端子排的每个端子的状态。
主室内机,其具有主端子排和从端子排;主室内机的控制板与主端子排电连接,检测主端子排的每个端子的状态。主室内机的控制板与主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电连接,检测从端子排的每个端子的状态。
每个端子排的结构相同,每个端子排的端子数量相等。每个端子排包括n个端子,端子排的端子数量一般大于2。
主室内机的从端子排、从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第i个端子串联;
主室内机的主端子排、室外机的外机端子排的第i个端子串联;
i为1,2,3,……,n;n为端子排的端子数量。
假设,中央空调包括室外机5和四台室内机,其中室内机1是主室内机,室内机2、室内机3、室内机4为从室内机,端子数量n=4;参见图1所示。
室内机1具有主端子排T0和从端子排T1;
室内机2具有从端子排T2;
室内机3具有从端子排T3;
室内机4具有从端子排T4;
室外机5具有外机端子排T5。
从端子排T1、T2、T3、T4的第1个端子依次串联,第2个端子依次串联,第3个端子依次串联,第4个端子依次串联。
主端子排T0、外机端子排T5的第1个端子串联,第2个端子依次串联,第3个端子依次串联,第4个端子依次串联。
由于各个从端子排的端子串联,当其中一个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改变时,其他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也随之改变。
由于主端子排、外机端子排的端子串联,当主端子排或外机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改变时,另一个的端子状态也随之改变。
为了便于区分端子状态,每个端子的状态可以分为接地状态(低电平)、非接地状态(高电平或悬空)两种。因此,每个端子排的端子状态可以表示一条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的中央空调,采用下述的中央空调控制方法,提高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保证信号稳定可靠传输。
本申请的中央空调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下述步骤,参见图2所示。
步骤S1:主室内机接收控制指令。
主室内机接收遥控器、线控板等的控制指令。
步骤S2:主室内机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其主端子排、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
控制指令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是一一对应的。
步骤S3:从室内机和室外机检测各自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控制指令,并根据解析出的控制指令运行。
当主室内机根据控制指令调整其主端子排、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时,室外机的外机端子排的端子状态跟随主端子排改变,各个从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跟随主室内机的从端子排改变;因此,室外机、各个从室内机检测各自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端子状态解析出对应的控制指令,根据解析出的控制指令运行,实现室外机、各个从室内机跟随主室内机。
由于根据端子排的端子状态进行控制指令传输,命令从室内机、室外机跟随主室内机运行,这种传输方式更加可靠便捷,抗干扰能力强,避免出现传统通讯方式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
因此,本实施例的中央空调控制方法,主室内机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其主端子排、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从室内机和室外机检测各自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控制指令,并根据解析出的控制指令运行,实现从室内机、室外机跟随主室内机运行,方便可靠,提高了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强,解决了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主室内机、从室内机、室外机的通信中,一般由主室内机发出控制信号,即由主室内机改变主端子排、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室外机和从室内机跟随主室内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当从室内机发生故障时,可以由从室内机主动发送故障信号,以便主室内机及时发现故障,保护整个中央空调。因此,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中央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11)当从室内机出现故障时,生成故障指令,根据故障指令改变其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并且该从室内机关机。
(12)主室内机、其余从室内机检测各自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故障指令时,主室内机、其余从室内机关机。
因此,当其中一个从室内机发生故障时,发生故障的从室内机、主室内机、其余从室内机均关机,以保证所有室内机的安全。
为了进一步保证室外机的安全,当主室内机根据检测到的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故障指令时,根据故障指令调整其主端子排的端子状态;室外机检测外机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故障指令时,室外机关机。因此,当从室内机因故障关机时,主室内机也通知室外机,室外机也关机,以保证整个中央空调的安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当室外机除霜或发生故障时,可以由室外机主动发送除霜或故障信号,以便主室内机及时发现除霜或故障,保护室内机。因此,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中央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21)当室外机除霜或出现故障时,生成除霜或故障指令,根据除霜或故障指令改变其外机端子排的端子状态。
(22)主室内机检测主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除霜或故障指令时,根据除霜或故障指令调整其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并且主室内机关机。
(23)从室内机检测各自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除霜或故障指令时,从室内机关机。
因此,当室外机除霜或发生故障时,主室内机、从室内机均关机,以保证中央空调的安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外机端子排中,其中一个端子为接地端子;室外机控制外机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在主端子排中,其中一个端子为接地端子;主室内机控制主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主端子排的接地端子与外机端子排的接地端子连接;主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外机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一一对应连接。
在主室内机的从端子排中,其中一个端子为接地端子;主室内机控制其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在从室内机的从端子排中,其中一个端子为接地端子;从室内机控制其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主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与从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串联;主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从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对应依次串联。
由于接地端子接地,因此,与接地端子连通的端子也接地。当端子接地时,该端子的状态为接地状态。当端子未接地时,该端子的状态为非接地状态。
在每个端子排中,通过控制接地端子与其余端子的连通与否,从而改变其余端子的状态,这种方式简单方便,便于调整端子状态,可靠性好;可以根据控制指令,非常便捷地改变端子状态。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主室内机根据控制指令与端子状态的对应关系,控制其主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主端子排的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控制其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当主室内机出现故障时,生成故障指令,根据故障指令控制其主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主端子排的接地端子连通,控制其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连通。
当从室内机出现故障时,生成故障指令,根据故障指令控制其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连通,并关机。
当室外机出现故障时,生成故障指令,根据故障指令控制外机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接地端子连通,并关机。
主室内机是整个中央空调的主控,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其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接地端子的通断。当主室内机、从室内机、室外机发生故障时,控制各自的端子排的其余端子接地,即端子排的其余端子全部接地,表示故障信号。这种故障信号表示方式简单明了,易于实现。
每个端子排包括n个端子,除了接地端子外,其余的n-1个端子的状态对应着一条控制指令。或者,n个端子的状态对应着一条控制指令。
例如,当端子排的其余n-1个端子的状态都是接地状态时,对应着故障指令或关机指令;当n-1个端子的状态都是非接地状态时,对应着保持指令。
控制指令与端子状态的对应关系为对应表,预存在主室内机、从室内机、室外机的存储器中。主室内机接收到控制指令时,先查询对应表,获得控制指令对应的端子状态,然后改变主端子排和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当从室内机、室外机检测到各自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时,先查询对应表,获得端子状态对应的控制指令,然后根据控制指令运行。
因此,通过对应表可以简单方便快速地根据端子状态获得对应的控制指令,或者根据控制指令获得对应的端子状态。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端子排中,接地端子与其余端子分别通过开关件连接。通过控制开关件的通断,控制接地端子与其余端子的接通与否,可以快速方便地改变每个端子的状态。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指令包括保持、开机制冷运行、开机制热运行、开机送风运行、开机除湿运行、室内高风、室内低风、关机、除霜、故障中的若干种。每种控制指令对应着一种端子状态。通过上述控制指令,即可控制中央空调的正常运行。
端子排的端子状态包括接地状态和非接地状态,可以用一组开关量表示,例如,接地状态用0或ON表示,非接地状态用1或OFF表示。
本实施例的中央空调控制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在原本一拖一空调的基础上直接拓展一拖多,原一拖一空调的成本变化小。本实施例的中央空调控制方法,不采用传统通讯方案,而是以开关量(表示端子的接地状态或非接地状态)的形式下达指令,命令从机跟随主机运行,更加可靠便捷。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控制指令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所有室内机的电源均正常连接,仅主室内机与室外机通讯连接。
主室内机与从室内机通过开关量端口(从端子排)单独连接。
假设,每个端子排包括四个端子:端子①、端子②、端子③、端子④。其中,端子④接地,是接地端子。如果其余端子与端子④接通,用ON表示;未与端子④接通,用OFF表示。
其中主室内机向从室内机发送指令通过从端子排传输,①②③三位端子与第④位端子的开关量组合指令如下表1所示。每次指令连发三次,若有状态变更则直接发送,若无状态变更每3min轮流发送一遍。
端子①/②/③与端子④接通时,端子①/②/③的状态为ON;
端子①/②/③与端子④断开时,端子①/②/③的状态为OFF。
表1
室外机与主室内机信息通过主端子排发送,①②③三位端子与第④位端子的开关量组合指令如下表2所示。
端子①/②/③与端子④接通时,端子①/②/③的状态为ON;
端子①/②/③与端子④断开时,端子①/②/③的状态为OFF。
表2
从端子排由主室内机主发,只有从室内机遇到故障时,允许从室内机发送全ON命令。
主端子排由主室内机主发,只有室外机除霜或者故障时,允许室外机发送全ON命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个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空调包括:
室外机,其具有外机端子排;
从室内机,其具有从端子排;
主室内机,其具有主端子排和从端子排;
其中,
所述主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第1个端子、从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第1个端子串联;
所述主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第2个端子、从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第2个端子串联;
……;
所述主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第n个端子、从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第n个端子串联;
所述主端子排的第1个端子、外机端子排的第1个端子串联;
所述主端子排的第2个端子、外机端子排的第2个端子串联;
……;
所述主端子排的第n个端子、外机端子排的第n个端子串联;
n为端子排的端子数量;n≥2;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主室内机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其主端子排、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
所述从室内机和室外机检测各自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控制指令,并根据解析出的控制指令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从室内机出现故障时,生成故障指令,根据故障指令改变其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并关机;
所述主室内机、其余从室内机检测各自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故障指令时,所述主室内机、其余从室内机关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室内机根据检测到的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故障指令时,根据故障指令调整其主端子排的端子状态;室外机检测外机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故障指令时,室外机关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室外机除霜或出现故障时,生成除霜或故障指令,根据除霜或故障指令改变其外机端子排的端子状态;
所述主室内机检测主端子排的端子状态,根据检测到的端子状态解析出除霜或故障指令时,根据除霜或故障指令调整其从端子排的端子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机端子排中,其中一个端子为接地端子;所述室外机控制外机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在所述主端子排中,其中一个端子为接地端子;所述主室内机控制主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所述主端子排的接地端子与外机端子排的接地端子连接;
在所述主室内机的从端子排中,其中一个端子为接地端子;所述主室内机控制其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在所述从室内机的从端子排中,其中一个端子为接地端子;所述从室内机控制其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所述主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与从室内机的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室内机根据控制指令与端子状态的对应关系,控制其主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主端子排的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控制其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的连通与否;
当从室内机出现故障时,生成故障指令,根据故障指令控制其从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从端子排的接地端子连通,并关机;
当室外机出现故障时,生成故障指令,根据故障指令控制外机端子排的其余端子与接地端子连通,并关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令与端子状态的对应关系为对应表,预存在存储器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端子排中,接地端子与其余端子分别通过开关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令包括保持、开机制冷运行、开机制热运行、开机送风运行、开机除湿运行、室内高风、室内低风、关机、除霜、故障中的若干种。
10.一种中央空调,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210332014.8A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及中央空调 Active CN114811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2014.8A CN114811861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及中央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2014.8A CN114811861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及中央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1861A CN114811861A (zh) 2022-07-29
CN114811861B true CN114811861B (zh) 2023-11-24

Family

ID=82532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2014.8A Active CN114811861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及中央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186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6361A (ja) * 1990-08-28 1992-04-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1538118A (zh) * 2003-04-15 2004-10-20 ��ʽ���������յ�ϵͳ 空调系统
ITRM20050106A1 (it) * 2004-06-25 2005-12-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stema condizionatore d'aria multiplo e metodo di funzionamento delle unita' interne dello stesso.
CN101173814A (zh) * 2006-10-31 2008-05-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的通信错误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2878653A (zh) * 2012-10-26 2013-01-1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一拖多空调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07959515U (zh) * 2018-03-14 2018-10-12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的修复与耗能减震装置
CN110959092A (zh) * 2017-07-26 2020-04-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12433086A (zh) * 2020-12-17 2021-03-02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体式空调互联线的端子电压测量网络
EP3944484A1 (en) * 2020-07-24 2022-01-26 Guangdong Giwee Technology Co., Ltd. Communication circuit for indoor and outdoor units of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5765651U (zh) * 2021-08-26 2022-02-0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通讯中继装置及空调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6361A (ja) * 1990-08-28 1992-04-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1538118A (zh) * 2003-04-15 2004-10-20 ��ʽ���������յ�ϵͳ 空调系统
ITRM20050106A1 (it) * 2004-06-25 2005-12-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stema condizionatore d'aria multiplo e metodo di funzionamento delle unita' interne dello stesso.
CN101173814A (zh) * 2006-10-31 2008-05-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的通信错误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2878653A (zh) * 2012-10-26 2013-01-1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一拖多空调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10959092A (zh) * 2017-07-26 2020-04-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207959515U (zh) * 2018-03-14 2018-10-12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的修复与耗能减震装置
EP3944484A1 (en) * 2020-07-24 2022-01-26 Guangdong Giwee Technology Co., Ltd. Communication circuit for indoor and outdoor units of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112433086A (zh) * 2020-12-17 2021-03-02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体式空调互联线的端子电压测量网络
CN215765651U (zh) * 2021-08-26 2022-02-0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通讯中继装置及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1861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1123B2 (en) Air conditioner
CN110207342B (zh) 室内机、空调机组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3292389B (zh) 空调器及其室外机、温控器和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US20080092570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0132520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ving a microcomputer powered by a relay
CN113432241A (zh) 空调内外机通讯故障处理方法、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US202003553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ir-conditioning circu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6288240B (zh) 一种机房空调的轮值方法及系统
CN114811861B (zh) 一种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及中央空调
EP2816296B1 (en) Air conditioner
US10921026B2 (en) Heating heat-sourc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3565076B1 (en) Protection circuit and air conditioner
KR20060131179A (ko) 대기전력 차단 스위치가 구비된 공기조화 시스템 및 그동작방법
CN113187943B (zh) 内机电控板电路及断电后自动关电子膨胀阀的方法、空调
CN112696742B (zh) 空调器
CN111947288B (zh) 一种机房空调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US11619412B2 (en)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er 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10197601U (zh) 一种空调压力保护装置及空调
CN114440300A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86507A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运行控制方法
CN215809180U (zh) 一种分体式空调冗余控制系统
JP332059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6159289U (zh) 一种ec风机控制系统
CN219351545U (zh) 整体式变频家用电器、空调器
CN205860359U (zh) 一种机房用空调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