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0026A - 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0026A
CN114810026A CN202210415410.7A CN202210415410A CN114810026A CN 114810026 A CN114810026 A CN 114810026A CN 202210415410 A CN202210415410 A CN 202210415410A CN 114810026 A CN114810026 A CN 114810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eability
relation
data
gas well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54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10026B (zh
Inventor
刘子雄
李敬松
刘汝敏
王涛
魏志鹏
樊爱彬
田苗
王艳红
刘会胜
王金伟
陈守存
牛志巍
黄文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154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0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0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0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10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0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25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 E21B43/26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 E21B43/267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reinforcing fractures by propp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岩心数据,划分确定多个渗透率区间;基于多个渗透率区间,分别建立各个渗透率区间对应的毛管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一关系、建立气相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二关系,以及建立应力与渗透率保留率的第三关系;根据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确定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毛管压力间的第四关系;根据第四关系以及气井产量数据确定气井的返排压差。本发明针对气井的不同渗透率区间,通过利用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推导确定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毛管压力间的第四关系,从而确定气井产量数据所需的返排压差,避免水锁伤害、影响气井产量等问题。

Description

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致密气井返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压裂返排制度的建立是影响压裂效果的关键因素,一般返排制度的制定主要基于压裂工艺角度考虑,减少压裂液滤液对储层的伤害,在保证裂缝闭合的前提下,防止支撑剂回流,根据现场经验,制定大压差快速返排。现有技术大多主张裂缝强制闭合,快速返排,也有在前期小排量返排,基于低渗储层裂缝闭合时间长,减少支持剂的破碎和倒流,提出的返排制度指导意见。
但在实际应用中,对返排制度的制定基本都是基于裂缝闭合模型提出的,未考虑低渗或致密气藏的储层物性特征影响。如在XX盆地东缘,为了减少压裂液的伤害,在返排初期油嘴调到10mm,大部分气井在返排后期还使用连续油管气举助排,压差已经接近原始地层压力,导致近30%的气层压裂后低产或不产,部分高产层压后低产,与地质认识不符。结合压裂后关井压力恢复试井解释,发现裂缝渗流部分井在加入大量的支撑剂后,裂缝渗流特征较弱,表明在压裂裂缝中存在一些伤害导致基质中的气水无法顺利流到裂缝及井筒中。
由于致密气储层束缚水饱和度普遍较高,当生产压差过大时束缚水会转变为可动水,导致气井产水,使产气量大幅度降低,甚至不产。统计可知随着返排压差的增加,采气指数不断降低,即表明并非压差越大越好,压差过大会对储层造成较严重的水锁伤害,影响产气量。
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气井,建立针对性的返排制度,防止由于返排制度不合理影响气井产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井返排设置方法,方法包括:
根据岩心数据,划分确定多个渗透率区间;
基于多个渗透率区间,分别建立各个渗透率区间对应的毛管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一关系、建立气相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二关系,以及建立应力与渗透率保留率的第三关系;
根据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确定各个渗透率区间的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毛管压力间的第四关系;
根据第四关系以及气井产量数据确定气井的返排压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井返排设置装置,其包括:
划分模块,适于根据岩心数据,划分确定多个渗透率区间;
基础关系建立模块,适于基于多个渗透率区间,分别建立各个渗透率区间对应的毛管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一关系、建立气相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二关系,以及建立应力与渗透率保留率的第三关系;
损害关系建立模块,适于根据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确定各个渗透率区间的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毛管压力间的第四关系;
返排确定模块,适于根据第四关系以及气井产量数据确定气井的返排压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及装置,针对气井的不同渗透率区间,通过利用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推导确定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毛管压力间的第四关系,从而确定气井产量数据所需的返排压差,避免水锁伤害、影响气井产量等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井返排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a示出了汞饱和度下毛管力曲线汇总示意图;
图2b示出了汞饱和度下毛管力平均曲线示意图;
图2c示出了含水饱和度下毛管力平均曲线示意图;
图2d示出了不同渗透率区间的气水相渗曲线示意图;
图2e示出了不同岩心渗透率覆压渗透率变化示意图;
图2f示出了不同有效应力压力下对应的渗透率保留率示意图;
图2g示出了渗透率损害图版示意图;
图2h示出了单井测试结果投影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井返排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井返排设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根据岩心数据,划分确定多个渗透率区间。
不同气井的岩心数据不同,相应的根据不同岩心数据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为细化对不同气井的处理,可以根据岩心数据划分确定多个渗透率区间。考虑到实际的压裂的储层物性,在低渗透率区间的物性分段更密,对于低渗透率可以划分多个不同区间,如按照渗透率分为8个区间段,分别为:0.05-0.1mD、0.1-0.5mD、0.5-1mD、1-5mD、5-20mD、20-50mD、50-100mD、>100mD等,以上为举例说明,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S102,基于多个渗透率区间,分别建立各个渗透率区间对应的毛管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一关系、建立气相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二关系,以及建立应力与渗透率保留率的第三关系。
本实施例选取不同岩心进行处理,针对不同岩心,可以为各个渗透率区间分别建立毛管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一关系、气相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二关系、应力与渗透率保留率的第三关系。
具体的,建立第一关系时,毛管力曲线反映储层中不同压力下非润湿相进入储层孔隙中的体积,通过毛管力曲线可以获取不同返排压差下的流体饱和度变化。通过预先收集整理各个岩心的毛管力曲线数据,利用如压汞法、半渗透隔板法、离心法等获取,优选地,可以采用如压汞法。如图2a所示,其为不同岩心的渗透率区间为5-20mD的毛管力曲线汇总,图中展示了不同岩心在不同汞饱和度(单位%)对应的毛管压力(单位Mpa)。不同类型岩心对应不同颜色的毛管力曲线,可以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剔除其中明显与大多数毛管力曲线不同类的毛管力曲线,即剔除与大多数毛管力曲线距离较远、不存在重合部分或者重合部分较少的毛管力曲线。然后,对归一化处理后的毛管力曲线进行平均处理,得到的即该渗透率区间的毛管力平均曲线。平均处理后的毛管力平均曲线如图2b所示,其为渗透率区间为0.5-1mD的平均化以后的毛管力平均曲线。以上毛管力曲线或者毛管力平均曲线为汞饱和度对应的毛管压力。根据汞和水的表面张力及接触角可以进行换算,如在实际地层中地层水的毛管力值近似为压汞实验条件下测得的1/5,可以将压汞法得到的毛管压力乘以1/5转换为地层条件下水的毛管压力,得到各个渗透率区间的含水饱和度与毛管压力的毛管力平均曲线。基于毛管力平均曲线,可以建立各个渗透率区间毛管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一关系。毛管压力Pc与含水饱和度Sw间为指数关系,Pc=aebSw,其中,a、b为系数,根据不同渗透率区间取值不同。根据得到的毛管力平均曲线,可以确定a、b的取值,如图2c所示,k对应不同的渗透率区间,不同渗透率区间对应用不同颜色的毛管力平均曲线。ave为k划分不同渗透率区间时的平均提取方差,根据实验数据确定,此处不做展开说明。根据各个毛管力平均曲线,可以拟合确定a、b的取值。如当0.05<k≤0.1mD时:Pc=0.2013e0.058Sw;当0.1<k≤0.5mD时:Pc=0.0859e0.0599Sw;当0.5<k≤1mD时:Pc=0.0354e0.0649Sw;当1<k≤5mD时:Pc=0.0171e0.0715Sw;当5<k≤20mD时:Pc=0.0068e0.0787Sw;当20<k≤50mD时:Pc=0.003e0.0845Sw;当50<k≤100mD时:Pc=0.0025e0.0822Sw;当k>100mD时:Pc=0.0016e0.0835Sw。进一步,对以上第一关系中的各个系数可以计算拟合系数,确定拟合精度,保障第一关系中各个渗透率区间的系数的准确度。
建立第二关系时,针对各个渗透率区间,为确定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对气相渗透率的影响,引入气水相渗曲线,从而建立含水饱和度与气相渗透的变化曲线。具体的,将各个渗透率区间对应的气水相渗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如剔除不同类型岩心对于的气水相渗曲线,对归一化处理后的气水相渗曲线进行平均处理,得到各个渗透率区间的气相渗透率。如图2d所示,k对应不同的渗透率区间,不同渗透率区间对应用不同颜色的气水相渗曲线。根据气水相渗曲线,采用如二项式回归方式,建立各个渗透率区间气相渗透率Krg与含水饱和度Sw的第二关系。Krg=cSw2-dSw+e,其中,c、d、e为系数,根据不同渗透率区间取值不同。当0.05<k≤0.1mD时:Krg=0.0002Sw2-0.0165Sw+0.4237;当0.1<k≤0.5mD时:Krg=0.0001Sw2-0.0128Sw+0.4244;当0.5<k≤1mD时:Krg=0.0003Sw2-0.0053Sw+0.2542;当1<k≤5mD时:Krg=0.00004Sw2-0.0085Sw+0.4198;当5<k≤20mD时:Krg=0.00006Sw2-0.0117Sw+0.5878;当20<k≤50mD时:Krg=0.0001Sw2-0.0216Sw+1.0627;当50<k≤100mD时:Krg=0.0001Sw2-0.0284Sw+1.4026;当k>100mD时:Krg=0.0002Sw2-0.0384Sw+1.9058。进一步,对以上第二关系中的各个系数可以计算拟合系数,确定拟合精度,保障第二关系中各个渗透率区间的系数的准确度。
建立第三关系时,考虑在压裂返排阶段,由于孔隙中流体压力降低,而上覆岩石压力未变,因此压缩后孔隙变小,基质渗透率降低,形成应力敏感。通过对不同渗透率区间的岩心的覆压孔渗实验结果得出,渗透率越低应力敏感越严重,如图2e所示,当渗透率高于20mD以后随着压力增加,渗透率变化幅度较小,优选地,本实施例重点考虑渗透率低于20mD区间的基质渗透率的降低。具体的,根据岩心数据的覆压孔渗数据,可以得到各个渗透率区间的应力敏感曲线。根据应力敏感曲线,确定不同应力压力下对应的渗透率保留率。根据不同应力压力下对应的渗透率保留率,建立应力与渗透率保留率的第三关系。如图2f所示(展示渗透率低于20mD区间),k对应不同的渗透率区间,不同渗透率区间对应用不同颜色的应力敏感曲线。不同应力压力下对应的渗透率保留率的变化曲线呈幂函数的形式,P=fη-g。其中,f、g为系数,根据不同渗透率区间取值不同。根据各个渗透率区间的应力敏感曲线,回归得到应力压力P与渗透率保留率η之间的第三关系。当0.05<k≤0.1mD时:P=411.36η-1.129;当0.1<k≤0.5mD时:P=294.94η-0.843;当0.5<k≤1mD时:P=211.99η-0.607;当1<k≤5mD时:P=180.4η-0.495;当5<k≤20mD时:P=169.91η-0.426。进一步,对以上第三关系中的各个系数可以计算拟合系数,确定拟合精度,保障第三关系中各个渗透率区间的系数的准确度。
步骤S103,根据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确定各个渗透率区间的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毛管压力间的第四关系。
毛管力平均曲线和气水相渗曲线表征了水相饱和度变化下压力与气相相对渗透率损害关系,应力敏感曲线表征的是基质渗透率损害。渗透率损害数据包括含水饱和度的损害数据以及应力引起的基质渗透率损害数据。Dkk=(Kgi-Kg)/Kgi=1-Kg/Kgi。其中,渗透率损害数据Dkk表征了总的渗透率损害程度,Kgi为未受到损害前的气相有效渗透率,即初始渗透率数据,Kg为损害过程中的气相有效渗透率,即实时渗透率数据。根据实时渗透率数据以及初始渗透率数据确定渗透率损害数据。初始渗透率数据根据无应力压力以及含水饱和度为0的气相渗透率确定;实时渗透率数据根据应力压力、渗透率保留率以及含水饱和度确定。将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中包含的应力压力、渗透率保留率、含水饱和度、毛管压力代入实时渗透率数据以及初始渗透率,得到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毛管压力间的第四关系。
具体的,如根据渗流力学中有效渗透率的计算公式,由空气渗透率乘以相对渗透率,Kg=K’i×Krg,其中,K’i为损害后的空气渗透率,即岩石受到应力敏感伤害后的渗透率,Kg为损害过程中的气相有效渗透率。Kgi=Ki×Krgi。由于Ki(未受到损害前的空气渗透率)受应力敏感的影响,基质渗透率降低,新的渗透率K’i变为:K’i=Ki×η。η为渗透率保留率。将Kg、Kgi代入Dkk=1-Kg/Kgi中,得到Dkk=1-(Ki×η×Krg)/(Ki×Krgi)=1-(η×Krg)/Krgi。其中,Krg和Krgi均由气水相渗曲线回归得出,Krgi为含水饱和度为0时的气相渗透率,当渗透率较高时设置其值为1。具体可将Sw=0代入第二关系中,计算得到Krgi。由于受回归影响,当计算得到的Krgi大于1时可以设置其值为1。计算Krg时,可以根据第一关系进行推导,确定不同的毛管压力Pc与对应的含水饱和度Sw,从而得到渗透率损害数据Dkk与毛管压力Pc间的第四关系。如图2g所示,展示了不同渗透率区间(k对应不同的渗透率区间,不同k值的渗透率区域对应不同曲线),压差Pc(毛管压力Pc)与渗透率损害数据Dkk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S104,根据第四关系以及气井产量数据确定气井的返排压差。
根据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气井产量数据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气井产量数据对应的返排压差。如通过将已经压裂的200余层数据渗透率和压裂返排压差投影到图2g的渗透率损害图版,即将单井测试结果投影至渗透率损害图版,根据测试的气井产气量数据大小确定最大的渗透率损害数据。如图2h所示,图中不同颜色圆点代表不同的产量数据Qg,k对应不同的渗透率区间,不同渗透率区间对应用不同颜色的曲线。从图中可以得知,当渗透率损害数据大于85%时储层低产气,此类储层一般需要采用气举助排的方式,导致返排压差较大,渗透率损害较大,往往气液均不产;当渗透率损害数据低于60%时,储层一般高产,由于储层物性较好,返排速度较快,未出现较严重的储层伤害;当渗透率损害数据介于60%-85%时,气水同产,受产水影响,产气量一般较低。因此,为使气井达到工业气流,需要控制渗透率伤害程度低于85%。以上数据根据实施情况确定,具体实施时,根据实施情况,代入至渗透率损害图版中,根据气井产量数据确定气井的不同物性的对应的极限返排压差,以便减少对气井渗透率的损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井返排设置方法,针对气井的不同渗透率区间,通过利用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推导确定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毛管压力间的第四关系,从而确定气井产量数据所需的返排压差,避免水锁伤害、影响气井产量等问题。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井返排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310,适于根据岩心数据,划分确定多个渗透率区间;
基础关系建立模块320,适于基于多个渗透率区间,分别建立各个渗透率区间对应的毛管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一关系、建立气相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二关系,以及建立应力与渗透率保留率的第三关系;
损害关系建立模块330,适于根据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确定各个渗透率区间的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毛管压力间的第四关系;
返排确定模块340,适于根据第四关系以及气井产量数据确定气井的返排压差。
可选地,基础关系建立模块320进一步适于:
针对任一渗透率区间,将该渗透率区间对应的毛管力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对归一化处理后的毛管力曲线进行平均处理,得到该渗透率区间的毛管力平均曲线;根据毛管力平均曲线,建立该渗透率区间毛管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一关系。
可选地,基础关系建立模块320进一步适于:
针对任一渗透率区间,将该渗透率区间对应的气水相渗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对归一化处理后的气水相渗曲线进行平均处理,得到该渗透率区间的气相渗透率,建立该渗透率区间气相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二关系。
可选地,基础关系建立模块320进一步适于:
根据岩心数据的覆压孔渗数据,得到各个渗透率区间的应力敏感曲线;
根据应力敏感曲线,确定不同应力压力下对应的渗透率保留率;
根据不同应力压力下对应的渗透率保留率,建立应力与渗透率保留率的第三关系。
可选地,渗透率损害数据包括含水饱和度的损害数据以及应力引起的基质渗透率损害数据。
可选地,损害关系建立模块330进一步适于:
根据实时渗透率数据以及初始渗透率数据确定渗透率损害数据;初始渗透率数据根据无应力压力以及含水饱和度为0的气相渗透率确定;实时渗透率数据根据应力压力、渗透率保留率以及含水饱和度确定;
将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中包含的应力压力、渗透率保留率、含水饱和度、毛管压力代入实时渗透率数据以及初始渗透率,得到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毛管压力间的第四关系。
可选地,返排确定模块340进一步适于:
根据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气井产量数据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气井产量数据对应的返排压差。
以上各模块的描述参照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气井返排设置方法。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计算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4所示,该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4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404、存储器(memory)406、以及通信总线408。
其特征在于:
处理器402、通信接口404、以及存储器406通过通信总线4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404,用于与其它设备比如客户端或其它服务器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402,用于执行程序410,具体可以执行上述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410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4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计算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406,用于存放程序410。存储器4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410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402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气井返排设置方法。程序410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气井返排设置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或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实施例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实施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除有特殊说明外,不应理解为对执行顺序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根据岩心数据,划分确定多个渗透率区间;
基于多个渗透率区间,分别建立各个渗透率区间对应的毛管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一关系、建立气相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二关系,以及建立应力与渗透率保留率的第三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确定各个渗透率区间的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毛管压力间的第四关系;
根据所述第四关系以及气井产量数据确定气井的返排压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各个渗透率区间对应的毛管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一关系具体为:
针对任一渗透率区间,将该渗透率区间对应的毛管力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对归一化处理后的毛管力曲线进行平均处理,得到该渗透率区间的毛管力平均曲线;根据所述毛管力平均曲线,建立该渗透率区间毛管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一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气相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二关系具体为:
针对任一渗透率区间,将该渗透率区间对应的气水相渗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对归一化处理后的气水相渗曲线进行平均处理,得到该渗透率区间的气相渗透率,建立该渗透率区间气相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二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应力与渗透率保留率的第三关系具体为:
根据岩心数据的覆压孔渗数据,得到各个渗透率区间的应力敏感曲线;
根据应力敏感曲线,确定不同应力压力下对应的渗透率保留率;
根据不同应力压力下对应的渗透率保留率,建立应力与渗透率保留率的第三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率损害数据包括含水饱和度的损害数据以及应力引起的基质渗透率损害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确定各个渗透率区间的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毛管压力间的第四关系具体为:
根据实时渗透率数据以及初始渗透率数据确定渗透率损害数据;所述初始渗透率数据根据无应力压力以及含水饱和度为0的气相渗透率确定;所述实时渗透率数据根据应力压力、渗透率保留率以及含水饱和度确定;
将所述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中包含的应力压力、渗透率保留率、含水饱和度、毛管压力代入所述实时渗透率数据以及初始渗透率,得到各个渗透率区间的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毛管压力间的第四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四关系以及气井产量数据确定气井的返排压差具体为:
根据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气井产量数据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气井产量数据对应的返排压差。
8.一种气井返排设置装置,特征在于,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适于根据岩心数据,划分确定多个渗透率区间;
基础关系建立模块,适于基于多个渗透率区间,分别建立各个渗透率区间对应的毛管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一关系、建立气相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第二关系,以及建立应力与渗透率保留率的第三关系;
损害关系建立模块,适于根据所述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确定各个渗透率区间的渗透率损害数据与毛管压力间的第四关系;
返排确定模块,适于根据所述第四关系以及气井产量数据确定气井的返排压差。
9.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对应的操作。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对应的操作。
CN202210415410.7A 2022-04-20 2022-04-20 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810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5410.7A CN114810026B (zh) 2022-04-20 2022-04-20 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5410.7A CN114810026B (zh) 2022-04-20 2022-04-20 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0026A true CN114810026A (zh) 2022-07-29
CN114810026B CN114810026B (zh) 2023-11-03

Family

ID=82505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5410.7A Active CN114810026B (zh) 2022-04-20 2022-04-20 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002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40880A1 (en) * 2006-04-13 2007-10-18 Olsen Thomas N Sub-Surface Coalbed Methane Well Enhancement Through Rapid Oxidation
US20180010429A1 (en) * 2015-01-23 2018-01-11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flowback operations for shale reservoirs
CN110939430A (zh) * 2018-09-20 2020-03-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页岩气压裂液返排模型的方法
CN111535792A (zh) * 2020-06-19 2020-08-1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页岩气井返排率预测方法
CN112392464A (zh) * 2020-12-11 2021-02-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常规测井资料计算储层产水率的方法
CN113484216A (zh) * 2021-07-06 2021-10-0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评估致密砂岩气藏水相返排率及合理返排压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40880A1 (en) * 2006-04-13 2007-10-18 Olsen Thomas N Sub-Surface Coalbed Methane Well Enhancement Through Rapid Oxidation
US20180010429A1 (en) * 2015-01-23 2018-01-11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flowback operations for shale reservoirs
CN110939430A (zh) * 2018-09-20 2020-03-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页岩气压裂液返排模型的方法
CN111535792A (zh) * 2020-06-19 2020-08-1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页岩气井返排率预测方法
CN112392464A (zh) * 2020-12-11 2021-02-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常规测井资料计算储层产水率的方法
CN113484216A (zh) * 2021-07-06 2021-10-0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评估致密砂岩气藏水相返排率及合理返排压差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君;: "气井测试中合理生产压差的确定方法", 内蒙古石油化工, no. 16, pages 42 - 4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0026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4807B (zh) 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应力敏感储层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CN107679338B (zh) 基于返排数据的储层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及评价系统
CN110578503B (zh) 聚合物驱数值试井中确定油藏初始水饱和度的方法及系统
US20150227648A1 (en) Generalized inflow performance model for oil wells of any inclined angle and a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thereof
CN110146940B (zh) 一种气藏束缚水饱和度、气藏可动水范围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4810026A (zh) 气井返排设置方法及装置
RU2478783C2 (ru) Способ добычи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из скважины, проходящей через многослойный резервуар с гидроразрывом
CN112377182B (zh) 大型孔洞裂缝型碳酸盐岩储集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443323B (zh) 基于单位压降采出程度的水驱气藏生产动态分析方法
CN112949901A (zh) 页岩油藏水平井准自然能量开发方法及系统
CN114575831A (zh) 超前补能开发方式下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8180008A (zh) 可采储量的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91406A (zh) 一种海上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2163360B (zh) 基于表面活性剂自发渗吸的原油采收率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1027892B (zh) 气井的储层渗透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7133880B (zh) 一种估算开发井泄油面积的方法
CN111188613B (zh) 一种致密气藏气井井控半径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3946929A (zh) 产水气井产能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382466B (zh) 优化测试参数方法及装置
CN114991724B (zh) 一种致密气井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2052631B (zh) 完钻新井目标井段初期无阻流量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3298669B (zh) 基于压力恢复数据确定抽汲井抽汲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77181B (zh) 定容型碳酸盐岩储集体的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832231B (zh) 一种注采井相关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2668136B (zh) 气井开发效果分析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