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4742A -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4742A
CN114804742A CN202210696379.9A CN202210696379A CN114804742A CN 114804742 A CN114804742 A CN 114804742A CN 202210696379 A CN202210696379 A CN 202210696379A CN 114804742 A CN114804742 A CN 114804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ycled
aggregate
fine aggregate
recycled fine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963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4742B (zh
Inventor
张辉
苟小波
李怀阳
刘双吉
郑旭
郭喜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nuo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nuo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nuo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963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47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4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4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4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4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017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原料包括A料、B料和水;A料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80~660份水泥、150~280份中砂、90~220份细砂、20~130份重钙、9~11份二水石膏、1.7~1.9份减水剂、0.4~0.9份缓凝剂、1.1~1.3份消泡剂、0.18~0.22份塑性膨胀剂;B料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000~1500份再生骨料;水按重量份数计为230~390份。本发明可用于各类砌体结构的灌注作业,符合相关标准中对于砌块灌注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要求,本发明中的再生细骨料能够在砌体灌注环节有效替代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天然骨料,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能够极大程度的解决当前再生细骨料难以广泛应用推广而导致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年产量约35亿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只有40%。通过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的转化率可达85%,其价格远低于天然骨料。但由于再生骨料在杂质含量、孔隙率、吸水率、表观密度、压碎指标等方面劣于天然骨料,因此再生骨料的使用长期以来受到限制。但随着近年国内砂石短缺、砂价上涨、节能降碳等环保措施的不断加码,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建筑再生骨料的进一步拓展应用势在必行。
目前市面上的再生骨料主要包括混凝土再生骨料与砖块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为主流,砖块再生骨料由于表观密度与强度较小因此应用范围较窄。在现有技术中,粒径大于4.75mm的再生粗骨料可用于配制混凝土,粒径小于1.18mm的混凝土再生微粉可用于配制砂浆。而对于粒径介于1.18mm~4.75mm之间的再生细骨料,尤其是砖块再生细骨料,由于其具有吸水率强、含泥量高、表观密度低、强度低的特点,由其充当骨料制作的新拌混凝土流动性差、容易离析、气泡含量高,此类混凝土硬化后的界面过渡区结构疏松、孔隙率大、力学性能差、质量稳定性差。此外,人为因素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结构实施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当前国内建筑施工人员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使得再生骨料混凝土结构成品质量难以控制。综上,不难理解为何目前市面上少见用砖块再生细骨料制作混凝土结构的相关报道。现有技术中的绝大多数砖块再生细骨料大多只能用来制作结构强度要求较小的透水砖或空心砌块,而此类产品的市场已基本饱和。
随着近年国内废旧建筑拆除量的不断增加,现有技术已难以加速消化再生细骨料,大量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的再生细骨料只能进行回填或长期堆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因此,如何研究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再生细骨料的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组分,该混凝土的新拌料流动性强、不易离析、气泡含量低,该混凝土硬化后的界面过渡区结构紧密、孔隙率小、力学性能符合相关施工标准、质量稳定性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本发明所述组分作为原料,通过对骨料制备工艺加以约束,得到质量较佳的产品。该方法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产品的各项性能与质量稳定性,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掌握。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使用方法,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难以快速消化再生细骨料尤其是砖块再生细骨料的棘手问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原料包括A料、B料和水;
所述A料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80~660份水泥、150~280份中砂、90~220份细砂、20~130份重钙、9~11份二水石膏、1.7~1.9份减水剂、0.4~0.9份缓凝剂、1.1~1.3份消泡剂、0.18~0.22份塑性膨胀剂;
所述B料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000~1500份再生骨料;
所述水按重量份数计为230~390份。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再生骨料为粒径小于4.75mm的再生细骨料,所述再生细骨料包括再生细骨料B1、再生细骨料B2、再生细骨料B3、再生细骨料B4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再生细骨料B1为粒径1.18mm~2.36mm的砖块再生细骨料,所述再生细骨料B2为粒径2.36mm~4.75mm的砖块再生细骨料,所述再生细骨料B3为粒径1.18mm~2.36mm的混凝土再生细骨料,所述再生细骨料B4为粒径2.36mm~4.75mm的混凝土再生细骨料。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再生细骨料为饱和水状态的再生细骨料,所述饱和水状态的再生细骨料颗粒达到饱和吸水率要求的同时表面无浮水。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再生细骨料中再生细骨料B1的含量为50wt%~90wt%,其余为再生细骨料B2或B4。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再生细骨料中再生细骨料B3的含量为50wt%~90wt%,其余为再生细骨料B2或B4。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砖块再生细骨料中砖块颗粒含量为70wt%~80wt%,其余为石硝。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所述中砂的粒度为40~80目,所述细砂的粒度80~120目,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原料还包括22~28份掺合料,所述掺合料包括硅灰、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 将常规再生骨料筛分,选取粒径1.18mm~2.36mm与粒径2.36mm~4.75mm再生细骨料;
S12. 将步骤S11制得的再生细骨料清洗,洗净泥土、木屑、塑料等杂质;
S13. 将步骤S12制得的清洗后的再生细骨料在风干设备下风干,制得表面无浮水的饱和水状态下的再生细骨料B1、再生细骨料B2、再生细骨料B3、再生细骨料B4;
S14. 将步骤S13制得的再生细骨料按重量比配料,混合均匀后装入具有保湿功能的料袋,形成B料;
S15. 除水和B料之外的原料按常规制作方法配料,混合均匀后密封装袋,形成A料;A料与B料的袋装净含量保持固定比例,所述固定比例使得1袋A料与1袋B料的净含量比满足本发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原料之间的比例;
S16. 将A料、B料、水按比例置于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再生骨料混凝土。
优选的,在本发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11中所采用的振筛设备的筛孔为圆孔。
优选的,在本发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振筛设备包括多组竖向平行排列的相同规格筛网。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可用于各类砌体结构的灌注作业,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 将A料与B料按比例置入搅拌机,A料的投料袋数与B料的投料袋数为1:1;
S22. 开启搅拌机,使A料与B料混合搅拌均匀,再加水搅拌均匀,制得新拌再生骨料混凝土;
S23. 将新拌再生骨料混凝土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灌注到砌体结构的芯柱、构造柱、水平系梁、反坎等形成的孔位中,所述孔位一次性浇筑高度低于六米时,无需振捣作业,一次灌注自密实成型。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使用方法中,步骤S21中所述搅拌机为容量30L~600L的中小型混凝土搅拌机,A料与B料的合计投料重量为10kg~200kg。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使用方法中,步骤S22中所述搅拌机转速为25r/min~40r/min,A料与B料混合搅拌时间为1min~4min,加水搅拌时间为1min~3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本发明设计的再生骨料混凝土配方,本发明通过水泥、骨料、掺和料、外加剂的合适选择或组合,出乎意料地取得了优异的协同效果,使得采用再生细骨料制得的新拌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不易离析、气泡含量低,此类混凝土硬化后的结构紧密性、孔隙率、力学性能均能够满足国家、行业及地区对于砌体结构灌注作业的有关要求,具有良好的工业前景和市场价值。
(2)采用本发明设计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在再生骨料制作环节引入清洗、风干、保湿环节,制得表面无浮水的饱和水状态下的再生细骨料,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再生细骨料的强吸水性、高含泥量、“二次吸水”(由于再生骨料的持续吸水导致拌合过程需要多次加水)特性对混凝土制备环节质量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发明提出的再生骨料处理技术较传统浇湿作业而言水分控制更加精确;所用水源能够重复循环使用,冲洗下来的泥土或细砂可以集中回收利用,有助于节能环保。
(3)采用本发明设计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使用方法,由于A料、B料在制备环节已经限定了成分比例,使得施工环节更趋于标准化、简便化,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于产品质量稳定性的不利干扰;本发明制得的A料、B料属于干混料,满足在施工现场应用的相关环保法规要求,可以灵活快速配置,适用于不同施工场景,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并且有利于资源节约。
(4)本发明使得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大规模使用的再生细骨料特别是砖块再生细骨料能够有效替代砌体灌注作业中天然骨料的用量,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砌筑作业的施工成本,为当前大量难以得到有效处理的再生细骨料提供了经济价值更高的应用场景,能够为我国建材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包括”,意指其除所述组分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组分,这些其他组分赋予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不同的特性。除此之外,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包括”,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为”或“由……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原料包括A料、B料和水;
所述A料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80~660份水泥、150~280份中砂、90~220份细砂、20~130份重钙、9~11份二水石膏、1.7~1.9份减水剂、0.4~0.9份缓凝剂、1.1~1.3份消泡剂、0.18~0.22份塑性膨胀剂;
所述B料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000~1500份再生骨料;
所述水按重量份数计为230~390份。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生骨料为粒径小于4.75mm的再生细骨料,所述再生细骨料包括再生细骨料B1、再生细骨料B2、再生细骨料B3、再生细骨料B4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再生细骨料B1为粒径1.18mm~2.36mm的砖块再生细骨料,所述再生细骨料B2为粒径2.36mm~4.75mm的砖块再生细骨料,所述再生细骨料B3为粒径1.18mm~2.36mm的混凝土再生细骨料,所述再生细骨料B4为粒径2.36mm~4.75mm的混凝土再生细骨料。
在实际加工中,视加工设备的差异,再生细骨料的粒径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例如再生细骨料B1及再生细骨料B3的粒径也可以为1mm~3mm,再生细骨料B2及再生细骨料B4的粒径也可以为3mm~5mm。对于砖块再生细骨料,目前国内主要是红砖再生细骨料,此类再生细骨料在我国北方地区存量巨大,现有技术难以及时快速消化。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生细骨料为饱和水状态的再生细骨料,所述饱和水状态的再生细骨料颗粒达到饱和吸水率要求的同时表面无浮水。
本发明通过采用饱和水状态且表面无浮水的再生细骨料颗粒,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在应用再生细骨料时无法解决的骨料高吸水率对于混凝土质量稳定性造成的干扰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生细骨料中再生细骨料B1的含量为50wt%~90wt%,其余为再生细骨料B2或B4。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生细骨料中再生细骨料B3的含量为50wt%~90wt%,其余为再生细骨料B2或B4。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砖块再生细骨料中砖块颗粒含量为70wt%~80wt%,其余为石硝。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所述中砂的粒度为40~80目,所述细砂的粒度80~120目,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原料还包括22~28份掺合料,所述掺合料包括硅灰、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 将常规再生骨料筛分,选取粒径1.18mm~2.36mm与粒径2.36mm~4.75mm再生细骨料;
S12. 将步骤S11制得的再生细骨料清洗,洗净泥土、木屑、塑料等杂质;
S13. 将步骤S12制得的清洗后的再生细骨料在风干设备下风干,制得表面无浮水的饱和水状态下的再生细骨料B1、再生细骨料B2、再生细骨料B3、再生细骨料B4;
S14. 将步骤S13制得的再生细骨料按重量比配料,混合均匀后装入具有保湿功能的料袋,形成B料;
S15. 除水和B料之外的原料按常规制作方法配料,混合均匀后密封装袋,形成A料;A料与B料的袋装净含量保持固定比例,所述固定比例使得1袋A料与1袋B料的净含量比满足本发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原料之间的比例;
S16. 将A料、B料、水按比例置于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再生骨料混凝土。
市面上大量存在的常规再生骨料中包括木屑、纸屑、泥土以及其它轻质生活垃圾等杂质,这些杂质对于混凝土强度及流动性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本发明通过有效的清洗浸湿作业首先制备饱和水状态下的再生细骨料,再对饱和水状态下的再生细骨料进行风干作业,能够制得表面无浮水的饱和水状态下的再生细骨料;由此骨料制备的B料在配置混凝土时不会出现“二次吸水”,技术人员能够以此通过简单的试验精确控制拌合水的用量,因此更有利于实际施工和质量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11中所采用的振筛设备的筛孔为圆孔。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振筛设备包括多组竖向平行排列的相同规格筛网。
采用多组竖向平行排列的圆孔型筛网更容易实现粒径的准确控制,同时更易筛取粒径偏差较小的骨料,此类骨料的堆积密度更大,更容易用于制备坍落度较大的自密实混凝土。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 将A料与B料按比例置入搅拌机,A料的投料袋数与B料的投料袋数为1:1;
S22. 开启搅拌机,使A料与B料混合搅拌均匀,再加水搅拌均匀,制得新拌再生骨料混凝土;
S23. 将新拌再生骨料混凝土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灌注到砌体结构的芯柱、构造柱、水平系梁、反坎等形成的孔位中,所述孔位一次性浇筑高度低于六米时,无需振捣作业,一次灌注自密实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21中所述搅拌机为容量30L~600L的中小型混凝土搅拌机,A料与B料的合计投料重量为10kg~200kg。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使用方法中,步骤S22中所述搅拌机转速为25r/min~40r/min,A料与B料混合搅拌时间为1min~4min,加水搅拌时间为1min~3min。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以下实施例中原料种类以及来源包括:
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
中砂的粒度为40~80目;
细砂的粒度为80~120目;
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砌块为北京达诺兴盛新型建材公司生产的200型号砌块;
再生细骨料根据本发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制备,其中再生细骨料B1及再生细骨料B2为红砖再生细骨料,红砖颗粒含量为70wt%~80wt%,其余为石硝。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1)按表1所示组分与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制备A料和B料,将制备的A料与B料用保湿密封袋装袋备用;
(2)将A料、B料搅拌均匀后再加水继续搅拌,制备新拌再生骨料混凝土。
实施例2~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混凝土并进行性能测试,不同之处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方,具体列于表1中。
表1 再生骨料混凝土配方
Figure 129528DEST_PATH_IMAGE002
性能测试
参照JGJ/T 283-2012《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要求测量上述实施例中新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坍落扩展度、扩展时间、抗离析性,参照GB/T 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的有关要求测量上述实施例中硬化再生骨料混凝土(28天,水养护)的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测试记录
Figure 390876DEST_PATH_IMAGE003
上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6方案所制备的新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坍落扩展度为550mm~600mm,性能等级达到SF1;新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扩展时间T500为3s~4s,性能等级达到VS1;新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离析率为12%~14%,性能等级达到SR2;
上述性能均满足JGJ/T 283-2012《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中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自密实性能要求,同时也满足T/CCIAT 0033-2021《轻集料连锁免抹灰砌块应用技术规程》对灌注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并且与标准要求相比,本发无需采用机械振捣,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6方案所制备的硬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为26.28MPa~52.20MPa,性能等级达到C25;
上述性能均满足T/CCIAT 0033-2021《轻集料连锁免抹灰砌块应用技术规程》中对于灌注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并且与标准要求相比,本发明采用现有技术无法使用的再生细骨料替代天然骨料,更加经济、环保。
本发明研究人员在华北某地对本发明所述再生细骨料进行了试生产,试生产表明:一吨1.18mm~4.75mm砖块再生细骨料的出厂价格能够控制在80元以下,一吨1.18mm~4.75mm混凝土再生细骨料的出厂价格能够控制在90元以下,上述两者价格均远小于一吨1.18mm~4.75mm天然骨料的出厂价格(华北地区约150元)。
本发明研究人员在华北某地及华东某地将本发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于施工作业,施工作业表明:本发明在应用于砌体结构的芯柱、构造柱灌注作业时一次性浇筑高度低于六米时,在不进行振捣作业的前提下可实现自密实成型。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生产的新拌再生骨料混凝土及硬化再生骨料混凝土满足JGJ/T 283-2012《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T/CCIAT 0033-2021《轻集料连锁免抹灰砌块应用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中对于砌块灌注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要求,使得本发明所述的再生细骨料能够有效替代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天然骨料;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使用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质量稳定性高,能够极大程度的解决当前再生细骨料难以广泛应用推广而导致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原料包括A料、B料和水;
所述A料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80~660份水泥、150~280份中砂、90~220份细砂、20~130份重钙、9~11份二水石膏、1.7~1.9份减水剂、0.4~0.9份缓凝剂、1.1~1.3份消泡剂、0.18~0.22份塑性膨胀剂;
所述B料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000~1500份再生骨料;
所述水按重量份数计为230~39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为粒径小于4.75mm的再生细骨料,所述再生细骨料包括再生细骨料B1、再生细骨料B2、再生细骨料B3、再生细骨料B4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再生细骨料B1为粒径1.18mm~2.36mm的砖块再生细骨料,所述再生细骨料B2为粒径2.36mm~4.75mm的砖块再生细骨料,所述再生细骨料B3为粒径1.18mm~2.36mm的混凝土再生细骨料,所述再生细骨料B4为粒径2.36mm~4.75mm的混凝土再生细骨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细骨料为饱和水状态的再生细骨料,所述饱和水状态的再生细骨料颗粒达到饱和吸水率要求的同时表面无浮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细骨料中再生细骨料B1的含量为50wt%~90wt%,其余为再生细骨料B2或B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细骨料中再生细骨料B3的含量为50wt%~90wt%,其余为再生细骨料B2或B4。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块再生细骨料中砖块颗粒含量为70wt%~80wt%,其余为石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所述中砂的粒度为40~80目,所述细砂的粒度80~120目,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原料还包括22~28份掺合料,所述掺合料包括硅灰、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几种。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 将常规再生骨料筛分,选取粒径1.18mm~2.36mm与粒径2.36mm~4.75mm再生细骨料;
S12. 将步骤S11制得的再生细骨料清洗,洗净泥土、木屑、塑料等杂质;
S13. 将步骤S12制得的清洗后的再生细骨料在风干设备下风干,制得表面无浮水的饱和水状态下的再生细骨料B1、再生细骨料B2、再生细骨料B3、再生细骨料B4;
S14. 将步骤S13制得的再生细骨料按重量比配料,混合均匀后装入具有保湿功能的料袋,形成B料;
S15. 除水和B料之外的原料按常规制作方法配料,混合均匀后密封装袋,形成A料;A料与B料的袋装净含量保持固定比例,所述固定比例使得1袋A料与1袋B料的净含量比满足本发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原料之间的比例;
S16. 将A料、B料、水按比例置于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再生骨料混凝土。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可用于各类砌体结构的灌注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 将A料与B料按比例置入搅拌机,A料的投料袋数与B料的投料袋数为1:1;
S22. 开启搅拌机,使A料与B料混合搅拌均匀,再加水搅拌均匀,制得新拌再生骨料混凝土;
S23. 将新拌再生骨料混凝土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灌注到砌体结构的芯柱、构造柱、水平系梁、反坎等形成的孔位中,所述孔位一次性浇筑高度低于六米时,无需振捣作业,一次灌注自密实成型。
CN202210696379.9A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804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6379.9A CN114804742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6379.9A CN114804742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4742A true CN114804742A (zh) 2022-07-29
CN114804742B CN114804742B (zh) 2022-11-15

Family

ID=82521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6379.9A Active CN114804742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474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5092A (ja) * 2008-03-07 2009-09-24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高流動コンクリートの構成材料及び高流動コンクリ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9265107A (zh) * 2018-10-29 2019-01-25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北京天誉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再生骨料混凝土收缩的方法
CN109574602A (zh) * 2018-12-11 2019-04-05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再生细骨料自流平砂浆及其制备
CN112723795A (zh) * 2019-10-28 2021-04-30 湖北宜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废旧混凝土制备轻质保温混凝土的方法
CN114195436A (zh) * 2021-11-15 2022-03-18 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砖混再生细骨料替代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5092A (ja) * 2008-03-07 2009-09-24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高流動コンクリートの構成材料及び高流動コンクリ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9265107A (zh) * 2018-10-29 2019-01-25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北京天誉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再生骨料混凝土收缩的方法
CN109574602A (zh) * 2018-12-11 2019-04-05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再生细骨料自流平砂浆及其制备
CN112723795A (zh) * 2019-10-28 2021-04-30 湖北宜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废旧混凝土制备轻质保温混凝土的方法
CN114195436A (zh) * 2021-11-15 2022-03-18 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砖混再生细骨料替代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乐莹主编: "《预拌混凝土生产管理实用技术》", 30 September 2014,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刘娟红等: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31 January 2011, 中国电力出版社 *
王立久: "《建筑材料工艺原理》", 31 March 2006,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4742B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5018B (zh) 一种改性粗骨料、及利用该改性粗骨料制得的纤维纳米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1819B (zh) 一种用再生骨料配制的c3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6219B (zh) 一种绿色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方法
CN105601135B (zh) 一种利用赤泥和粉煤灰制备地质聚合物材料的方法
CN109928711A (zh) 一种镁质高强注浆修补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467399A (zh) 一种采用铜矿渣的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4206A (zh) 超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06928A (zh) 一种砖砼混合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198146A1 (en) Whole-granulation steel slag pavement base course material for heavy-load pavement
CN111302718B (zh) 一种利用商品混凝土现场调配为3d打印混凝土的方法
CN109400080B (zh) 一种无机固化粉煤灰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21146724A (ja) 油頁岩スラグコンクリート配合比の設計方法
Azmi et al. Production of 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 utilizing waste paper sludge ash an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CN109020430A (zh) 一种二灰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0786A (zh) 一种长石废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9779A (zh) 一种c60级高强再生混凝土及其配制方法
CN108409211B (zh) 一种干粉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316248B (zh) 一种采用混凝土搅拌站废浆制备的低自收缩高强混凝土
CN103130464B (zh) 一种用再生骨料配制的c25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46196A (zh) 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和高性能混凝土
CN108689659A (zh) 一种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8440A (zh) 一种道路工程用水泥与建筑垃圾再生粉体复合无机结合料
CN111377628A (zh) 一种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骨料及混凝土的方法
CN103771782A (zh) 一种废弃混凝土骨料制备的多孔混凝土及其方法
CN102690093A (zh) 一种高强耐水磷石膏蒸养砖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1

Address after: Room 4-1209, 11th Floor, Building 4, No. 20 Xiguan Road, Chengbei Street,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229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un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488 No. 18 Jianshe Road, Kaixuan street, Liangxiang,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 d1426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anuo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