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4706A -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4706A
CN114804706A CN202210445489.8A CN202210445489A CN114804706A CN 114804706 A CN114804706 A CN 114804706A CN 202210445489 A CN202210445489 A CN 202210445489A CN 114804706 A CN114804706 A CN 114804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polymeric microspheres
paraffin
solution
ad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54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4706B (zh
Inventor
王立彬
刘洋
张露瑶
苏鹏举
陈志明
张全贵
田玲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yu Concrete Co ltd
Beijing Jinyu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Tangshan Jidong Cement Admix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yu Concrete Co ltd
Tangshan Jidong Cement Admixture Co ltd
Bbmg C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yu Concrete Co ltd, Tangshan Jidong Cement Admixture Co ltd, Bbmg C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yu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454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4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4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4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4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4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C04B2201/52High compression strength concretes, i.e. with a compression strength higher than about 55 N/mm2, e.g.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混凝土外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搅拌混合:聚合微球10‑20份、石棉粉10‑20份、聚羧酸减水剂20‑40份;所述聚合微球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二乙烯基砜交联聚合得到的微球。本申请的混凝土外加剂可用于混凝土生产,其具有减少混凝土开裂,提高混凝土在高盐海水环境中的耐久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拌合前或拌合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的性能存在重要影响,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混凝土外加剂与其他原料进行加水拌和,尽管水泥的水化反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水化反应产生的大量水化热会不可避免造成混凝土的开裂,尤其将混凝土应用于沿海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在面对高盐海水环境时,高盐海水中存在的氯离子会对混凝土造成侵蚀,且混凝土的开裂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的效果。
故发明人认为混凝土应用于高盐环境中时,容易受到氯盐和海浪冲刷等因素的侵蚀,且混凝土自身的抗开裂性能不佳时会为氯盐的侵蚀提供通道,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搅拌混合:
聚合微球10-20份、
石棉粉10-20份、
聚羧酸减水剂20-40份;
所述聚合微球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二乙烯基砜交联聚合得到的微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由于水化反应释放的水化热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给氯离子提供了侵蚀通道,同时裂缝在海水不断的冲刷下逐渐扩大,造成混凝土的耐久性下降。故加入聚合微球、石棉粉和聚羧酸减水剂协同作用,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抵抗氯离子的侵蚀,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聚合微球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二乙烯基砜交联聚合得到的产物具有抗氯性,能够有效抵抗海水中的氯离子侵蚀。聚合微球属于网状聚合物,能够填充在混凝土原料颗粒之间,并且在混凝土加水拌和的过程中聚合微球能够吸收水分子,在聚合微球表面形成一层凝胶保护层,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一方面,聚合微球起到粘结混凝土原料颗粒的作用,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即使混凝土表面受到氯离子冲刷出现开裂,聚合微球嵌合在混凝土原料颗粒之间,能够减少裂缝的继续扩大,并且聚合微球表面具有抗氯性,能够抵抗氯离子对混凝土造成侵蚀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混凝土逐渐固化的过程中,发生干燥收缩时,聚合微球在混凝土原料颗粒的挤压下,部分水分从聚合微球中释放出来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的充分进行,提高混凝土强度,并且聚合微球能够继续粘结混凝土原料颗粒,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石棉粉可作为无机填料,填充骨料之间的缝隙,增大混凝土的密度,从而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通过掺和石棉粉,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水泥的用量,减少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带来的不良影响;石棉粉属于绝热材料,能够减少混凝土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从而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聚羧酸减水剂与石棉粉、聚合微球复配成外加剂时,聚羧酸减水剂能保护聚合微球的自身性质不被破坏,并且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的支链带有羟基和醚具有亲水性,这些基团通过氢键形式和水分子结合使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了一层水膜,这层水膜具有很好的润滑作用,能有效降低水泥颗粒之间的阻力,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聚合微球和石棉粉在混凝土其他原料中的分散性;并且这层水膜与聚合微球相互接触,还能促进聚合微球表面形成凝胶并相互粘结,增强混凝土其他原料与聚合微球、石棉粉之间的粘结性,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
优选的,所述聚合微球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二乙烯基砜交联聚合得到的微球,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备用,得到溶液A;再将二乙烯基砜溶于水中,备用,得到溶液B;
A2:将环己烷与硬脂酸甘油单酯分散剂进行加热溶解,然后加入溶液A,搅拌2-4小时后,再加入溶液B,持续搅拌反应18-22小时,洗涤干燥得到聚合微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二乙烯基砜经过交联聚合后,其产物在面对海水中的氯离子冲刷时具有抗氯性,减少氯离子在混凝土表面的粘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优选的,所述聚合微球的粒径为50-80μ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合微球的粒径为50-80μm时,在混凝土加水拌和的过程中能够发生合适的有限溶胀,填充在混凝土原料颗粒之间,增强粘结性,抵抗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减少混凝土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聚合微球的粒径在此范围内取值,产生的效果可在预期范围内。
优选的,还包括石蜡5-10份,所述石蜡在制备聚合微球过程中加入,其制备步骤如下:
A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石蜡按照1:1的比例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备用,得到溶液A;再将二乙烯基砜溶于水中,备用,得到溶液B;
A2:将环己烷与硬脂酸甘油单酯分散剂进行加热溶解,然后加入溶液A,搅拌2-4小时后,再加入溶液B,持续搅拌反应18-22小时,洗涤干燥得到聚合微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蜡在制备聚合微球的过程中加入,使制成的聚合微球表面固载有石蜡,当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水化热时,通常水泥的水化温度能够达到70-80℃,而石蜡的熔点为57-63℃,在水化过程中石蜡融化离开聚合微球表面,去填充混凝土的缝隙,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密度,且石蜡具有良好的韧性,加入混凝土中能够增强混凝土的抗海水冲刷的性能,进而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而石蜡融化离开聚合微球表面后,使聚合微球表面形成大量微孔,增大了聚合微球的比表面积,进一步增强了聚合微球与混凝土其他原料颗粒间的结合力,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石蜡的粒径为30-50n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蜡的粒径过小时,在制备聚合微球的过程中分散性差,石蜡在聚合微球表面的固载效果变差;当石蜡的粒径过大时,石蜡在聚合微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影响聚合微球的作用效果;当石蜡的粒径为30-50nm时,石蜡均匀的固载在聚合微球表面,且石蜡融化后能够在聚合微球表面形成很多微孔,增大聚合微球的比表面积更好的与其他混凝土原料结合,减少混凝土开裂,石蜡的粒径在此范围内取值,其效果在预期范围内。
优选的,还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2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属于一种季铵盐,具有优良的渗透性,且化学稳定性好,能够耐酸碱腐蚀,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混凝土中,使制成的混凝土能够抵抗氯离子的侵蚀,并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聚羧酸减水剂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容性。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外加剂随混凝土原料以及水一同拌和时,提供了一种碱性环境,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铵根离子遇水后会吸收热量,能够抵消水泥水化反应释放的部分热量,从而降低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尽管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添加降低了水化热,但水泥产生的水化热依旧达到石蜡的熔点,使石蜡融化去填充混凝土的孔隙,减少混凝土开裂,提高耐久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包括上述所述的混凝土外加剂制备获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聚合微球、石棉粉和聚羧酸减水剂协同作用,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抵抗氯离子的侵蚀,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聚羧酸减水剂与石棉粉、聚合微球复配成外加剂时,聚羧酸减水剂能保护聚合微球的自身性质不被破坏,并且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的支链带有羟基和醚具有亲水性,这些基团通过氢键形式和水分子结合使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了一层水膜,这层水膜具有很好的润滑作用,能有效降低水泥颗粒之间的阻力,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聚合微球和石棉粉在混凝土其他原料中的分散性;并且这层水膜与聚合微球相互接触,还能促进聚合微球表面形成凝胶并相互粘结,增强混凝土其他原料与聚合微球、石棉粉之间的粘结性,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
石蜡在制备聚合微球的过程中加入,使制成的聚合微球表面固载有石蜡,当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水化热时,通常水泥的水化温度能够达到70-80℃,而石蜡的熔点为57-63℃,在水化过程中石蜡融化离开聚合微球表面,去填充混凝土的缝隙,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密度,且石蜡具有良好的韧性,加入混凝土中能够增强混凝土的抗冲刷性能,进而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而石蜡融化离开聚合微球表面后,使聚合微球表面形成大量微孔,增大了聚合微球的比表面积,进一步增强了聚合微球与混凝土其他原料颗粒间的结合力,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外加剂随混凝土原料以及水一同拌和时,提供了一种碱性环境,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铵根离子遇水后会吸收热量,能够抵消水泥水化反应释放的部分热量,从而降低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尽管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添加降低了水化热,但水泥产生的水化热依旧达到石蜡的熔点,使石蜡融化去填充混凝土的孔隙,减少混凝土开裂,提高耐久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混凝土原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拌和均匀后,再加水拌和,得到混凝土浆料,将混凝土浆料倒入模具中进行浇筑、养护,得到固化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料拌和后,使外加剂分散在混凝土原料颗粒之间,之后再加水拌和,能够充分发挥出外加剂的作用,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从而提高混凝土在高盐服役环境下的耐久性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申请采用聚合微球,聚合微球属于网状聚合物,能够填充在混凝土原料颗粒之间,并且在混凝土加水拌和的过程中聚合微球能够吸收水分子,在聚合微球表面形成一层凝胶保护层,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一方面,聚合微球起到粘结混凝土原料颗粒的作用,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即使混凝土表面受到氯离子冲刷出现开裂,聚合微球嵌合在混凝土原料颗粒之间,能够减少裂缝的继续扩大,并且聚合微球表面具有抗氯性,能够抵抗氯离子对混凝土造成侵蚀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混凝土逐渐固化的过程中,发生干燥收缩时,聚合微球在混凝土原料颗粒的挤压下,部分水分从聚合微球中释放出来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的充分进行,提高混凝土强度,并且聚合微球能够继续粘结混凝土原料颗粒,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石蜡,石蜡在制备聚合微球的过程中加入,使制成的聚合微球表面固载有石蜡,当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水化热时,通常水泥的水化温度能够达到70-80℃,而石蜡的熔点为57-63℃,在水化过程中石蜡融化离开聚合微球表面,去填充混凝土的缝隙,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密度,且石蜡具有良好的韧性,加入混凝土中能够增强混凝土的抗海水冲刷的性能,进而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而石蜡融化离开聚合微球表面后,使聚合微球表面形成大量微孔,增大了聚合微球的比表面积,进一步增强了聚合微球与混凝土其他原料颗粒间的结合力,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
3、本申请的方法,先将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料拌和后,使外加剂分散在混凝土原料颗粒之间,之后再加水拌和,能够充分发挥出外加剂的作用,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从而提高混凝土在高盐服役环境下的耐久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原料来源:
Figure BDA0003616624620000051
Figure BDA0003616624620000061
本申请所用的聚合微球的生产原料以及混凝土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制备例
制备例1
一种聚合微球,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二乙烯基砜交联聚合得到,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于3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备用,得到溶液A;再将二乙烯基砜溶于水中,备用,得到溶液B;其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二乙烯基砜的投料比为1:0.3;
A2:将环己烷与硬脂酸甘油单酯分散剂按照1:1的质量比投料并进行加热溶解,然后加入溶液A,搅拌3小时后,再加入溶液B,反应20小时,洗涤、干燥得到聚合微球,聚合微球的粒径为70μm。
制备例2
一种聚合微球,基于制备例1的基础上,还加入有粒径为40nm的石蜡8kg,其制备步骤如下:
A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石蜡按照1:1的质量比溶于3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备用,得到溶液A;再将二乙烯基砜溶于水中,备用,得到溶液B;其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二乙烯基砜的投料比为1:0.3;
A2:将环己烷与硬脂酸甘油单酯分散剂按照1:1的质量比投料并进行加热溶解,然后加入溶液A,搅拌3小时后,再加入溶液B,反应20小时,洗涤、干燥得到聚合微球。
制备例3
一种聚合微球,与制备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石蜡的加入量为5kg,其余步骤与制备例2均相同。
制备例4
一种聚合微球,与制备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石蜡的加入量为10kg,其余步骤与制备例2均相同。
制备例5
一种聚合微球,与制备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石蜡的粒径为10nm,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制备例6
一种聚合微球,与制备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石蜡的粒径为90nm,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对比制备例1
一种聚合微球,与制备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以等量的聚乙烯蜡替换石蜡,其他步骤与制备例2均相同。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搅拌混合:
聚合微球15kg,粒径为70μm;
石棉粉15kg,
聚羧酸减水剂30kg;
其中,聚合微球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二乙烯基砜交联聚合得到的微球。本实施例的聚合微球由制备例1制备获得。
一种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混凝土,包括上述混凝土外加剂制备获得;
一种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混凝土原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拌和均匀后,再加水拌和,得到混凝土浆料,将混凝土浆料倒入模具中进行浇筑、养护,得到固化混凝土;
其中混凝土原料由水泥、骨料、砂和粉煤灰组成,其混凝土浆料由水泥300kg、骨料620kg、砂480kg、粉煤灰70kg、外加剂14kg和水110kg混合得到。
实施例2-3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区别在于外加剂的原料用量不同。
实施例1-实施例3的原料用量如下表所示。
表1实施例1-实施例3的原料用量
Figure BDA0003616624620000071
Figure BDA0003616624620000081
实施例4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聚合微球的粒径为20μm。
实施例5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聚合微球的粒径为100μm。
实施例6-10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依次加入由制备例2-6制备获得聚合微球。
实施例11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基于实施例6的基础上,还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5kg。
实施例12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基于实施例6的基础上,还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kg。
实施例13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基于实施例6的基础上,还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0kg。
对比例
对比例1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聚合微球的用量为0。
对比例2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石棉粉的用量为0。
对比例3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聚羧酸减水剂的用量为0。
对比例4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加入的聚合微球为市售的聚苯乙烯微球。
对比例5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加入由对比制备例1制备获得聚合微球。
对比例6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以等量的四甲基氯化铵替换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性能检测试验
1、混凝土抗压测试
对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6的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料加水混合成混凝土浆料,标养28天后制成混凝土试样块,测试其抗压强度,将混凝土试样块放置在高盐服役环境中6个月后再次测试其抗压强度;
通过分别测试混凝土试样块6个月后和28天后的抗压强度,来体现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混凝土试样块在6个月后的抗压强度相较于28天后的抗压强度出现大幅度减退的说明混凝土的耐久性不佳;
按照GB/T 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
2、混凝土耐侵蚀性测试
将添加有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6的外加剂的混凝土试样块放置在高盐服役环境中6个月并测试其开裂情况;通过测试开裂情况体现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从而体现混凝土的耐久性;按照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开裂情况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
Figure BDA0003616624620000091
Figure BDA0003616624620000101
结合实施例1-3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耐久性均优于实施例2-3,故说明实施例1为较优实施例。
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1-3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耐久性优于对比例1-3,故说明本申请中加入聚合微球、石棉粉和聚羧酸减水剂协同作用,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抵抗氯离子的侵蚀,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聚合微球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二乙烯基砜交联聚合得到的产物具有抗氯性,能够有效抵抗海水中的氯离子侵蚀。聚合微球属于网状聚合物,能够填充在混凝土原料颗粒之间,并且在混凝土加水拌和的过程中聚合微球能够吸收水分子,在聚合微球表面形成一层凝胶保护层,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一方面,聚合微球起到粘结混凝土原料颗粒的作用,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即使混凝土表面受到氯离子冲刷出现开裂,聚合微球嵌合在混凝土原料颗粒之间,能够减少裂缝的继续扩大,并且聚合微球表面具有抗氯性,能够抵抗氯离子对混凝土造成侵蚀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混凝土逐渐固化的过程中,发生干燥收缩时,聚合微球在混凝土原料颗粒的挤压下,部分水分从聚合微球中释放出来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的充分进行,提高混凝土强度,并且聚合微球能够继续粘结混凝土原料颗粒,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石棉粉可作为无机填料,填充骨料之间的缝隙,增大混凝土的密度,从而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通过掺和石棉粉,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水泥的用量,减少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带来的不良影响;石棉粉属于绝热材料,能够减少混凝土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从而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聚羧酸减水剂与石棉粉、聚合微球复配成外加剂时,聚羧酸减水剂能保护聚合微球的自身性质不被破坏,并且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的支链带有羟基和醚具有亲水性,这些基团通过氢键形式和水分子结合使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了一层水膜,这层水膜具有很好的润滑作用,能有效降低水泥颗粒之间的阻力,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聚合微球和石棉粉在混凝土其他原料中的分散性;并且这层水膜与聚合微球相互接触,还能促进聚合微球表面形成凝胶并相互粘结,增强混凝土其他原料与聚合微球、石棉粉之间的粘结性,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
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4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耐久性优于对比例4,故说明本申请中加入的聚合微球,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二乙烯基砜经过交联聚合后,其产物在面对海水中的氯离子冲刷时具有抗氯性,减少氯离子在混凝土表面的粘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4-5并结合表1可以产出,实施例1的耐久性优于实施例4-5,故说明本申请中聚合微球的粒径为50-80μm时,在混凝土加水拌和的过程中能够发生合适的有限溶胀,填充在混凝土原料颗粒之间,增强粘结性,抵抗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减少混凝土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6-8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6-8的耐久性均优于实施例1,说明本申请中的石蜡在制备聚合微球的过程中加入,使制成的聚合微球表面固载有石蜡,当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水化热时,通常水泥的水化温度能够达到70-80℃,而石蜡的熔点为57-63℃,在水化过程中石蜡融化离开聚合微球表面,去填充混凝土的缝隙,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密度,且石蜡具有良好的韧性,加入混凝土中能够增强混凝土的抗海水冲刷的性能,进而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而石蜡融化离开聚合微球表面后,使聚合微球表面形成大量微孔,增大了聚合微球的比表面积,进一步增强了聚合微球与混凝土其他原料颗粒间的结合力,减少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实施例6的耐久性优于实施例7-8,说明实施例6为较优实施例。
结合实施例6和实施例9-10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6优于实施例9-10,说明本申请中的石蜡的粒径过小时,在制备聚合微球的过程中分散性差,石蜡在聚合微球表面的固载效果变差;当石蜡的粒径过大时,石蜡在聚合微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影响聚合微球的作用效果;当石蜡的粒径为30-50nm时,石蜡均匀的固载在聚合微球表面,且石蜡融化后能够在聚合微球表面形成很多微孔,增大聚合微球的比表面积更好的与其他混凝土原料结合,减少混凝土开裂。
结合实施例6、实施例11-13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1-13的耐久性均优于实施例6,且实施例11优于实施例12-13,说明实施例11为较优实施例,结合实施例11和对比例6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1优于对比例6,说明本申请中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属于一种季铵盐,具有优良的渗透性,且化学稳定性好,能够耐酸碱腐蚀,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混凝土中,使制成的混凝土能够抵抗氯离子的侵蚀,并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聚羧酸减水剂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容性。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外加剂随混凝土原料以及水一同拌和时,提供了一种碱性环境,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铵根离子遇水后会吸收热量,能够抵消水泥水化反应释放的部分热量,从而降低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尽管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添加降低了水化热,但水泥产生的水化热依旧达到石蜡的熔点,使石蜡融化去填充混凝土的孔隙,减少混凝土开裂,提高耐久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搅拌混合:
聚合微球10-20份、
石棉粉10-20份、
聚羧酸减水剂20-40份;
所述聚合微球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二乙烯基砜交联聚合得到的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微球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二乙烯基砜交联聚合得到的微球,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备用,得到溶液A;再将二乙烯基砜溶于水中,备用,得到溶液B;
A2:将环己烷与硬脂酸甘油单酯分散剂进行加热溶解,然后加入溶液A,搅拌2-4小时后,再加入溶液B,持续搅拌反应18-22小时,洗涤干燥得到聚合微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微球的粒径为50-8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石蜡 5-10份,所述石蜡在制备聚合微球过程中加入,其制备步骤如下:
A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石蜡按照1:1的比例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备用,得到溶液A;再将二乙烯基砜溶于水中,备用,得到溶液B;
A2:将环己烷与硬脂酸甘油单酯分散剂进行加热溶解,然后加入溶液A,搅拌2-4小时后,再加入溶液B,持续搅拌反应18-22小时,洗涤干燥得到聚合微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的粒径为30-5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20份。
7.一种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外加剂制备获得。
8.一种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混凝土原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拌和均匀后,再加水拌和,得到混凝土浆料,将混凝土浆料倒入模具中进行浇筑、养护,得到固化混凝土。
CN202210445489.8A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804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5489.8A CN114804706B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5489.8A CN114804706B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4706A true CN114804706A (zh) 2022-07-29
CN114804706B CN114804706B (zh) 2023-04-07

Family

ID=82507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5489.8A Active CN114804706B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47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09198A (zh) * 2023-08-31 2023-12-12 杭州仓前钱潮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74430A (ko) * 1999-05-20 2000-12-15 명호근 벨라이트 리치 시멘트와 고미분말 무기재료와 고성능감수제 및 하이드록시 프로필 메틸 셀루로오즈(에이치피엠씨)계 증점제를 사용한 저발열성의 다짐이 필요 없는 고유동 콘크리트의 제조방법
US20050034636A1 (en) * 2003-08-12 2005-02-17 Hartwig Schlesiger Additives containing cellulose derivatives having gel-lik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use thereof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 systems and also a process for cement extrusion using these additives
CN106589406A (zh) * 2016-12-15 2017-04-26 济南大学 一种以聚合物微球为稳定剂制备石蜡分散液和石蜡微球的方法
CN106747085A (zh) * 2016-12-12 2017-05-31 长安大学 一种抗冻耐磨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4218A (zh) * 2018-01-15 2018-06-15 深圳市宝金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抗裂混凝土
CN109836082A (zh) * 2019-01-30 2019-06-04 浙江广天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12456915A (zh) * 2020-12-08 2021-03-09 陕西恒盛混凝土有限公司 利用全机制砂制备的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13603387A (zh) * 2021-07-15 2021-11-05 浙江鑫美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型混凝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74430A (ko) * 1999-05-20 2000-12-15 명호근 벨라이트 리치 시멘트와 고미분말 무기재료와 고성능감수제 및 하이드록시 프로필 메틸 셀루로오즈(에이치피엠씨)계 증점제를 사용한 저발열성의 다짐이 필요 없는 고유동 콘크리트의 제조방법
US20050034636A1 (en) * 2003-08-12 2005-02-17 Hartwig Schlesiger Additives containing cellulose derivatives having gel-lik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use thereof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 systems and also a process for cement extrusion using these additives
CN106747085A (zh) * 2016-12-12 2017-05-31 长安大学 一种抗冻耐磨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9406A (zh) * 2016-12-15 2017-04-26 济南大学 一种以聚合物微球为稳定剂制备石蜡分散液和石蜡微球的方法
CN108164218A (zh) * 2018-01-15 2018-06-15 深圳市宝金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抗裂混凝土
CN109836082A (zh) * 2019-01-30 2019-06-04 浙江广天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12456915A (zh) * 2020-12-08 2021-03-09 陕西恒盛混凝土有限公司 利用全机制砂制备的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13603387A (zh) * 2021-07-15 2021-11-05 浙江鑫美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型混凝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玉涛: "HPMC水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药物释放中的应用", 《中国优秀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
杨春平等: "《工业固废处理与处置》", 30 June 2017,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09198A (zh) * 2023-08-31 2023-12-12 杭州仓前钱潮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09198B (zh) * 2023-08-31 2024-03-22 杭州仓前钱潮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4706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74603B (zh) 一种抗裂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43236B (zh) 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74837B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08083758B (zh) 一种硫氧镁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04706B (zh)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08108A (zh) 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4583B (zh) 一种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53350B (zh)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1656B (zh) 一种用于墙面甩浆的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3080B (zh) 一种高性能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46728B (zh) 一种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06693A (zh) 一种用于干粉砂浆的稠化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03387B (zh) 一种防水型混凝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6307A (zh) 一种用于高抗渗海工混凝土的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50334A (zh) 一种抗高温韧性固井水泥浆体系
CN112456861A (zh) 一种混凝土防水密实剂的制备方法
CN113233850A (zh) 一种改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21456A (zh) 一种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20668B (zh)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7466566A (zh) 一种复合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72283B (zh)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9302B (zh) 一种耐高温韧性油井水泥外掺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73975B (zh) 一种高渗透树脂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8069B (zh) 一种提高铝硅酸盐聚合物抗裂性的方法及铝硅酸盐聚合物和应用
JP2010083698A (ja) セメント硬化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セメント硬化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488 No.1 chezhanqian street, Liulihe Town,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yu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Tangshan Jidong Cement Admixture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YU CONCRE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488 No.1 chezhanqian street, Liulihe Town,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BMG CE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Tangshan Jidong Cement Admixture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YU CONCRE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