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4377A - 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及水体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及水体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4377A
CN114804377A CN202210085489.1A CN202210085489A CN114804377A CN 114804377 A CN114804377 A CN 114804377A CN 202210085489 A CN202210085489 A CN 202210085489A CN 114804377 A CN114804377 A CN 114804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ir
fixed
pip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854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户丽丽
陈子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0854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43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4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43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7/00Aeration of stretches of wat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属于水生态治理治理领域,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内侧连接有固定架,所述驱动电机的底端设置有鼓气端,所述鼓气端的上表面设置有进风罩网,所述鼓气端的底端固定有抽液箱,所述抽液箱的底端固定有搅拌端,所述排气孔的内侧连接有通液气管,所述通液气管的内侧末端固定有喷液端头,所述喷液端头的顶端开设有底环喷孔。通过泮水空气喷洒液体的方式增加液体物料的扩散范围,以便于提升改善水质和修复水质的效果,以起到防止液体物料内所含的颗粒形成沉淀,以提升整体的喷洒效果,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与水融合,增加整体水质的含氧量,提升水生物的生存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及水体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治理治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及水体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经过不懈努力,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水环境严峻形势总体上仍没有根本改变。主要是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河道水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社会和环境安全,除了依靠水生生态系统本身的自适应、自组织、自调节能力以外,采取人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使水体恢复到原有的生态功能的过程,为保证水体生物的种类多样化,提升生物生存环境,一般通过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氧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促使水体中好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快速的消耗水体中的有机物,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状况,特别是中国专利工公开号为CN108706722 A的一种水体生态的修复治理方法,其“通过跌水曝气池给自然水体提供氧气,无需借助机械设备,减少能量的损耗;在跌水曝气池底部设有与自然水体连通的管路,通过水体底层供氧,推动水流连续循环流动,使有机物、微生物及氧气之间充分混合接触;自然水体底质上设有隔离修复层,将原水体内被污染的底质隔离,同时仿造自然底质,降低污染物向周围环境释放的同时可满足水生植物的种植条件,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以明显改善水体水质”,受地形影响较大,氧气与水接触时,溶解效率较低,使得无法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飘出,为此办发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它可以实现增加整体的含氧量,并通过泮水空气喷洒液体的方式增加液体物料的扩散范围,以便于提升改善水质和修复水质的效果,以起到防止液体物料内所含的颗粒形成沉淀,以提升整体的喷洒效果,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与水融合,增加整体水质的含氧量,提升水生物的生存环境。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内侧连接有固定架,所述驱动电机的底端设置有鼓气端,所述鼓气端的上表面设置有进风罩网,所述进风罩网的四侧边缘鼓气端之间相固定,鼓气端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且隔离板与鼓气端的内表面相固定,风罩网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所述鼓气端的底端固定有抽液箱,所述抽液箱的底端固定有搅拌端,所述搅拌端的底端固定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末端连接有探水喷头,所述探水喷头的末端设置有空气环囊,所述空气环囊空气环囊内侧连接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内侧连接有通液气管,所述通液气管的内侧末端固定有喷液端头,所述喷液端头的顶端开设有底环喷孔。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与固定架之间构成固定连接,所述鼓气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具有防尘作用的进风罩网,所述进风罩网与抽液箱之间构成固定连接,所述抽液箱与搅拌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端的底侧固定有固定底座,所述抽液箱的中间两侧设置有联动转轴,且联动转轴与鼓风风扇之间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鼓气端的前侧固定有固定条板,且固定条板与鼓气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板的前侧设置有固管夹,且固定条板与固管夹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与连通管端之间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的内侧固定有鼓风风扇,所述鼓风风扇上端开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与鼓风风扇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鼓风风扇的前侧面固定有集气端,且集气端与鼓风风扇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抽液箱的内部表面开设有固定接口,且固定接口与集气端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固定接口的下方连接有集齐室,所述集齐室的左右两端连接有通气横管,所述集齐室与通气横管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通气横管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结合管。
进一步的,所述抽液箱的内部固定有抽液端,述抽液箱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密封槽,且密封槽与鼓气端底面紧密贴合,所述联动转轴贯穿于抽液端的底部,且联动转轴与抽液端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抽液端的外侧连接有输液管,且输液管与抽液端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并且输液管与通气横管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注液端,且注液端与搅拌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注液端的顶端开设有注液管口,所述搅拌端的内壁连接有注入管,且注入管与注液管口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抽液端内侧管道贯穿于搅拌端的顶面,所述搅拌端内部设置有搅拌滚筒,所述搅拌滚筒的顶面中间位置连接有联动转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末端外侧固定套合有鼓起固环,所述鼓起固环的外壁连接有分支气管,所述连接管的内侧设置有内液管,所述内液管的顶端连接有喷液端头,所述喷液端头的外侧连接有通液气管,所述喷液端头与顶圆孔的外形结构尺寸相吻合,所述鼓起固环的顶侧固定有浮力固盘,所述通液气管贯穿于浮力固盘的内部,所述喷液端头的顶侧面开设有底环喷孔,所述空气环囊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且连通槽与鼓起固环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一种水体修复方法,该水体修复方法使用了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鼓气端内部的鼓风风扇转动,使得鼓风风扇内部的空气流动,并带动外界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在外界空气进入到鼓气端的内部时,通过进风罩网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在鼓风风扇通过旋转聚集的空气进入到集气端并向下传递,该结构便于将空气聚集起来通过通道传递到下端结构,以便于后续向水中注入空气,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与水融合,增加整体水质的含氧量,提升水生物的生存环境。
(2)本方案,通过鼓风风扇转动的同时,带动联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抽液箱内的抽液端转动,并通过抽液端转动抽动到输液管,输液管通过通气横管进入内部,空气通过集气端进入到下方的固定接口与通气横管,使得空气存在处于结合管与内液管之间的空间,抽液端转动通过内侧管从搅拌端抽取液体转移到输液管内,该结构在上端结构旋转的同时,带动下部结构转动并通过连通管道将需要喷洒的液体物料熟手输送至管道中。
(3)本方案,抽液箱的密封槽通过与上端鼓气端底部凸起贴合的方式达到密封,整体通过将注液端上的注液管口注入到注入管内,在联动转轴转动的同时带动搅拌端内的搅拌滚筒移动转动,以起到防止液体物料内所含的颗粒形成沉淀,以提升整体的喷洒效果。
(4)本方案,通过将探水喷头投掷到需要改善水质的水中,探水喷头上的空气环囊,通过鼓起固环向空气环囊充气,使得没入水中的部分具有一定的浮力,随后空气环囊的部分空气通过通液气管进入到喷液端头内,使得部分空气进入到喷液端头并伴随液体从底环喷孔喷出,进而让喷出的空气在水中形成气泡并向上漂浮,使得液体在其周围扩散,另一方面鼓起固环内的空气直接从分支气管喷出,以增加整体的含氧量,并通过泮水空气喷洒液体的方式增加液体物料的扩散范围,以便于提升改善水质和修复水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前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鼓气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抽液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搅拌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探水喷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驱动电机;2、固定架;3、鼓气端;4、进风罩网;5、抽液箱;6、搅拌端;7、固定底座;8、连通管端;9、连接管;10、探水喷头;11、固定条板;12、固管夹;13、注液端;14、注液管口;15、隔离板;16、进气口;17、鼓风风扇;18、集气端;19、固定接口;20、通气横管;21、联动转轴;22、输液管;23、结合管;24、内液管;25、集齐室;26、抽液端;27、密封槽;28、注入管;29、搅拌滚筒;30、顶圆孔;31、空气环囊;32、鼓起固环;33、分支气管;34、排气孔;35、浮力固盘;36、喷液端头;37、通液气管;38、底环喷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包括驱动电机1,驱动电机1的内侧连接有固定架2,驱动电机1的底端设置有鼓气端3,鼓气端3的上表面设置有进风罩网4,鼓气端3的底端固定有抽液箱5,抽液箱5的底端固定有搅拌端6,搅拌端6的底端固定有固定底座7,固定底座7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管9,连接管9的末端连接有探水喷头10,探水喷头10的末端设置有空气环囊31,空气环囊31空气环囊31内侧连接有排气孔34,排气孔34的内侧连接有通液气管37,通液气管37的内侧末端固定有喷液端头36,喷液端头36的顶端开设有底环喷孔38。
参阅图1,驱动电机1与固定架2之间构成固定连接,鼓气端3的上表面设置有具有防尘作用的进风罩网4,进风罩网4与抽液箱5之间构成固定连接,抽液箱5与搅拌端6之间为固定连接,搅拌端6的底侧固定有固定底座7。
参阅图2,鼓气端3的前侧固定有固定条板11,且固定条板11与鼓气端3之间固定连接,固定条板11的前侧设置有固管夹12,且固定条板11与固管夹12之间为固定连接,固定底座7与连通管端8之间为固定连接。
参阅图3,进风罩网4的四侧边缘鼓气端3之间相固定,鼓气端3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15,且隔离板15与鼓气端3的内表面相固定,隔离板15的内侧固定有鼓风风扇17,鼓风风扇17上端开设有进气口16,且进气口16与鼓风风扇1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鼓风风扇17的前侧面固定有集气端18,且集气端18与鼓风风扇1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参阅图3,抽液箱5的内部表面开设有固定接口19,抽液箱5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密封槽27,且密封槽27与鼓气端3底面紧密贴合,且固定接口19与集气端18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抽液箱5的中间两侧设置有联动转轴21,且联动转轴21与鼓风风扇17之间为固定连接,固定接口19的下方连接有集齐室25,集齐室25的左右两端连接有通气横管20,集齐室25与通气横管20之间构成连通结构,通气横管20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结合管23。
参阅图4,抽液箱5的内部固定有抽液端26,联动转轴21贯穿于抽液端26的底部,且联动转轴21与抽液端26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抽液端26的外侧连接有输液管22,且输液管22与抽液端26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并且输液管22与通气横管20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参阅图5,搅拌端6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注液端13,且注液端13与搅拌端6之间为固定连接,注液端13的顶端开设有注液管口14,搅拌端6的内壁连接有注入管28,且注入管28与注液管口14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抽液端26内侧管道贯穿于搅拌端6的顶面,搅拌端6内部设置有搅拌滚筒29,搅拌滚筒29的顶面中间位置连接有联动转轴21。
参阅图6,连接管9的末端外侧固定套合有鼓起固环32,鼓起固环32的外壁连接有分支气管33,连接管9的内侧设置有内液管24,内液管24的顶端连接有喷液端头36,喷液端头36的外侧连接有通液气管37,喷液端头36与顶圆孔30的外形结构尺寸相吻合,鼓起固环32的顶侧固定有浮力固盘35,通液气管37贯穿于浮力固盘35的内部,喷液端头36的顶侧面开设有底环喷孔38,空气环囊31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且连通槽与鼓起固环32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1带动鼓气端3内部的鼓风风扇17转动,使得鼓风风扇17内部的空气流动,并带动外界空气从进气口16进入,在外界空气进入到鼓气端3的内部时,通过进风罩网4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在鼓风风扇17通过旋转聚集的空气进入到集气端18并向下传递,通过鼓风风扇17转动的同时,带动联动转轴21转动,进而带动抽液箱5内的抽液端26转动,并通过抽液端26转动抽动到输液管22,输液管22通过通气横管20进入内部,空气通过集气端18进入到下方的固定接口19与通气横管20,使得空气存在处于结合管23与内液管24之间的空间,抽液端26转动通过内侧管从搅拌端6抽取液体转移到输液管22内,抽液箱5的密封槽27通过与上端鼓气端3底部凸起贴合的方式达到密封,整体通过将注液端13上的注液管口14注入到注入管28内,在联动转轴21转动的同时带动搅拌端6内的搅拌滚筒29移动转动,通过将探水喷头10投掷到需要改善水质的水中,探水喷头10上的空气环囊31,通过鼓起固环32向空气环囊31充气,使得没入水中的部分具有一定的浮力,随后空气环囊31的部分空气通过通液气管37进入到喷液端头36内,使得部分空气进入到喷液端头36并伴随液体从底环喷孔38喷出,进而让喷出的空气在水中形成气泡并向上漂浮,使得液体在其周围扩散,另一方面鼓起固环32内的空气直接从分支气管33喷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包括驱动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的内侧连接有固定架(2),所述驱动电机(1)的底端设置有鼓气端(3),所述鼓气端(3)的上表面设置有进风罩网(4),所述进风罩网(4)的四侧边缘鼓气端(3)之间相固定,鼓气端(3)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15),且隔离板(15)与鼓气端(3)的内表面相固定,风罩网(4)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所述鼓气端(3)的底端固定有抽液箱(5),所述抽液箱(5)的底端固定有搅拌端(6),所述搅拌端(6)的底端固定有固定底座(7),所述固定底座(7)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末端连接有探水喷头(10),所述探水喷头(10)的末端设置有空气环囊(31),所述空气环囊(31)空气环囊(31)内侧连接有排气孔(34),所述排气孔(34)的内侧连接有通液气管(37),所述通液气管(37)的内侧末端固定有喷液端头(36),所述喷液端头(36)的顶端开设有底环喷孔(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与固定架(2)之间构成固定连接,所述鼓气端(3)的上表面设置有具有防尘作用的进风罩网(4),所述进风罩网(4)与抽液箱(5)之间构成固定连接,所述抽液箱(5)与搅拌端(6)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端(6)的底侧固定有固定底座(7),所述抽液箱(5)的中间两侧设置有联动转轴(21),且联动转轴(21)与鼓风风扇(17)之间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气端(3)的前侧固定有固定条板(11),且固定条板(11)与鼓气端(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板(11)的前侧设置有固管夹(12),且固定条板(11)与固管夹(12)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7)与连通管端(8)之间为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15)的内侧固定有鼓风风扇(17),所述鼓风风扇(17)上端开设有进气口(16),且进气口(16)与鼓风风扇(1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鼓风风扇(17)的前侧面固定有集气端(18),且集气端(18)与鼓风风扇(1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箱(5)的内部表面开设有固定接口(19),且固定接口(19)与集气端(18)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固定接口(19)的下方连接有集齐室(25),所述集齐室(25)的左右两端连接有通气横管(20),所述集齐室(25)与通气横管(20)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通气横管(20)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结合管(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箱(5)的内部固定有抽液端(26),所述抽液箱(5)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密封槽(27),且密封槽(27)与鼓气端(3)底面紧密贴合,所述联动转轴(21)贯穿于抽液端(26)的底部,且联动转轴(21)与抽液端(26)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抽液端(26)的外侧连接有输液管(22),且输液管(22)与抽液端(26)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并且输液管(22)与通气横管(20)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端(6)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注液端(13),且注液端(13)与搅拌端(6)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注液端(13)的顶端开设有注液管口(14),所述搅拌端(6)的内壁连接有注入管(28),且注入管(28)与注液管口(14)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抽液端(26)内侧管道贯穿于搅拌端(6)的顶面,所述搅拌端(6)内部设置有搅拌滚筒(29),所述搅拌滚筒(29)的顶面中间位置连接有联动转轴(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9)的末端外侧固定套合有鼓起固环(32),所述鼓起固环(32)的外壁连接有分支气管(33),所述连接管(9)的内侧设置有内液管(24),所述内液管(24)的顶端连接有喷液端头(36),所述喷液端头(36)的外侧连接有通液气管(37),所述喷液端头(36)与顶圆孔(30)的外形结构尺寸相吻合,所述鼓起固环(32)的顶侧固定有浮力固盘(35),所述通液气管(37)贯穿于浮力固盘(35)的内部,所述喷液端头(36)的顶侧面开设有底环喷孔(38),所述空气环囊(31)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且连通槽与鼓起固环(32)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9.一种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水体修复方法使用了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
CN202210085489.1A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及水体修复方法 Pending CN1148043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5489.1A CN114804377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及水体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5489.1A CN114804377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及水体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4377A true CN114804377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27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85489.1A Pending CN114804377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及水体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437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02038A (ja) * 2008-02-26 2009-09-10 Kyuuyama:Kk 太陽光発電による浮体式水循環ろ過エアレーション水質浄化装置
WO2020232767A1 (zh) * 2019-05-22 2020-11-26 南京森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量循环主动对流增氧生态浮岛
CN212687679U (zh) * 2020-07-07 2021-03-12 青海省生态环境规划和环保技术中心 一种生态环境治理用污水治理装置
CN112978947A (zh) * 2021-04-30 2021-06-18 圆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生物介质的高效曝气水质净化设备
CN113354110A (zh) * 2021-05-14 2021-09-07 嘉兴金喜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湖泊养殖改造水体蓝藻生长控制用充氧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02038A (ja) * 2008-02-26 2009-09-10 Kyuuyama:Kk 太陽光発電による浮体式水循環ろ過エアレーション水質浄化装置
WO2020232767A1 (zh) * 2019-05-22 2020-11-26 南京森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量循环主动对流增氧生态浮岛
CN212687679U (zh) * 2020-07-07 2021-03-12 青海省生态环境规划和环保技术中心 一种生态环境治理用污水治理装置
CN112978947A (zh) * 2021-04-30 2021-06-18 圆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生物介质的高效曝气水质净化设备
CN113354110A (zh) * 2021-05-14 2021-09-07 嘉兴金喜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湖泊养殖改造水体蓝藻生长控制用充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4574A (zh) 气动增氧装置
CN110776202A (zh) 一种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设备
CN116553780A (zh)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系统
CN114804377A (zh) 一种水体修复用水生态治理设备及水体修复方法
CN211141839U (zh) 池塘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CN208870013U (zh) 一种新型湖面蓝藻收集装置
CN109024519B (zh) 新型湖面蓝藻收集装置
CN200940112Y (zh) 水下推流净化装置
CN207645952U (zh) 一种水质监测用水质循环净化装置
CN205616718U (zh) 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生物反应系统
CN206720838U (zh)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船式沉淀池装置
CN21440015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罐
CN212488003U (zh) 一种廊道式养殖系统
CN21205071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12425608U (zh) 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CN208309546U (zh) 一种新型曝气清洁船
CN109997773B (zh) 一种基于扰流混气的微气泡增氧装置
CN211546073U (zh) 一种水质净化生态修复漂带曝气装置
CN2418279Y (zh) 潜水式叶轮增氧泵
CN216662625U (zh) 一种智能化培养并投放生态制剂装置
CN206868814U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降解的土壤修复设备
CN206814425U (zh) 一种智能高效溶气气浮机
CN206407965U (zh) 一种射流曝气器
CN215559318U (zh) 高效节能曝气装置
CN110407313A (zh) 一种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