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3720B - 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3720B
CN114803720B CN202210160259.7A CN202210160259A CN114803720B CN 114803720 B CN114803720 B CN 114803720B CN 202210160259 A CN202210160259 A CN 202210160259A CN 114803720 B CN114803720 B CN 1148037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reservation
pipeline
connector
electric tracing
heating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02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3720A (zh
Inventor
李林威
童银杰
杨琼
陈世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shan Huisheng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ushan Huisheng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ushan Huisheng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ushan Huisheng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6025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37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3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3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3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3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28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securing ends of material
    • B65H75/285Holding devices to prevent the wound material from unwi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65H54/72Framework; Casings; Cove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65H54/74Driv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1/00Pipe-line systems
    • F17D1/08Pipe-line systems for liquids or viscous products
    • F17D1/16Facilitating the conveyance of liquids or effecting the conveyance of viscous products by modification of their viscosity
    • F17D1/18Facilitating the conveyance of liquids or effecting the conveyance of viscous products by modification of their viscosity by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40Toothed gearings
    • B65H2403/43Bevel gea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4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electric cords or electric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伴热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包括传输管路和保温管路以及连接机构,保温管路上设置有若干个发热电缆,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头、通孔、限位板、安装板、收卷组件和定位组件,通过通孔将连接头套设于传输管路上,将两个保温管路套设于连接头的两端,限位板限定保温管路的位置,提供安装板、收卷组件和定位组件的容置空间,通过将发热电缆的端部穿过限位板与定位组件连接,再通过定位组件对于发热电缆固定,收卷组件带动定位组件,将发热电缆收卷与定位组件上,通过连接头的设置方便后期对于发热电缆的检修和维护,通过收卷组件和定位组件的设置可以提高保温管路之间的连接效率,减少作业的难度,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伴热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
背景技术
液化天然气管廊的整个设计主要是通过原料中不同的物质需要不同的沸点对其进行分 离,且全部以液态的形态进行输送,因此管道在运输时,操作温度参数多样,需要各个系统、 各个工艺管线长期保持在固定的温度下,才能确保所有杂质能够分离、主要的产品能够安全 到达储罐,运送向目的地。而由于项目落座于极地气候中,常年处于冬季,对于所有管线的 温度控制都有着极大的挑战,所以需要电伴热系统确保极地管线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温度,完 成液化天然气的运输;
在中国专利CN204187284U中公开了一种输油管线电伴热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 控制器和警报装置,其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电伴热带的输油管的管壁上并连接至控制器上, 用于检测输油管内的温度状况,并将检测到的温度值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至警报装置, 用于当所接收到的温度值大于预设值时控制警报装置发出警报,此专利的输油管线电伴热控 制系统能够保证电伴热系统的可靠运行,在中国专利CN201810776301.1公开了一种长输管线 电伴热系统以及其铺设方法,此专利通过设置单芯串联型恒功率发热电缆,在一个控制盘柜 控制发热电缆的情况下,根据待加热管的长度以及需要的伴热量,通过相应公式计算出能够 满足要求的发热电缆的截面积以及导电率,经过试验,在一组电源和控制盘柜为发热电缆供 电情况下,发热电缆的长度可达到30KM,甚至更长,即能够为超过30KM长的待加热管加 热,极大了简化电伴热系统的结构,只需要一组控制盘柜,占用空间小,结构便于生产制造, 但铺设电伴热系统时,为了方便两个加热管线的连接和后期的维护,一般会留有较多的余量, 使得在连接时需要对于余量的线束进行收卷,使得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施工时较为繁琐,效率 较低,影响施工的进度,增加作业的难度,同时不方便后期的维护。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包括传输管路和套设于传输管路外部的保温管路以及连接两 个相邻的保温管路的连接机构,保温管路上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离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发热电 缆,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头、通孔、两个限位板、若干个安装板和若干个用于对发热电缆进行 收卷的收卷组件以及若干个用于对发热电缆的端部进行固定的定位组件,连接头为圆筒状结 构,通孔位于连接头的中央且与传输管路相互匹配,两个限位板均呈环形的板状结构,两个 限位板分别位于通孔的两侧且与保温管路相互匹配,所有安装板均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且 所有安装板呈等距离环绕于连接头的轴线上,所有收卷组件分别安装于各个安装板上,所有 定位组件可转动的位于收卷组件的旁侧,定位组件与收卷组件传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限位板上均设置有与发热电缆数量一一对应的导向孔,每个导向孔的旁侧 均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的两端分别与导向孔和定位组件连通,导向槽的内壁为圆弧状结构。
优选的,两个限位板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套,两个连接套均与保温管路相互匹配,两个 连接套内均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离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导向凸条,保温管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 导向凸条数量一一对应的滑槽,且所有滑槽等距离环绕与保温管路的轴线上,导向凸条位于 相邻的两个导向孔的中央,滑槽位于相邻的两个发热电缆的中央。
优选的,所有定位组件均包括两组定位部,两组定位部均包括三个夹持爪、连接轴和驱 动轴,两个定位部的连接轴均呈水平状态分别位于安装板的两侧上,连接轴的内部设置有与 其轴线同轴的圆柱形的空腔,连接轴上靠近导向孔的一端上设置有三个等距环绕与其轴线设 置的安装座,三个夹持爪的中部分别销接于三个安装座上,驱动轴可滑动的套设于连接轴的 空腔内,三个夹持爪的底部与驱动轴上靠近安装座的一端销接,驱动轴另一端设置有电磁弹 簧,电磁弹簧的两端分别于驱动轴和连接轴的空腔连接。
优选的,收卷组件包括从动轴、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连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 个等距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安装孔,从动轴套设于安装孔内,从动轴的轴线与连接轴的轴线 相互垂直,第一斜齿轮套设于从动轴上,第二斜齿轮套设于驱动轴上远离导向孔的一端,第 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连接头上设置有与其活动连接的保护壳,保护壳分为两个左右对称的壳体,两 个壳体的截面均为半圆弧状。
优选的,保温管路上设置有双层的管路结构,两层均通过保温材料制成。
优选的,保温管路中设置有与发热电缆数量相同的容置槽,所有容置槽均等距环绕于保 温管路的轴线设置,容置槽为U形结构,所有容置槽的开口处均朝向保温管路的轴线一侧, 容置槽的开口处设置有两个弹性的挡板。
优选的,所有安装板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有安装板上位于两个定位组件之间均设置有导电板,导电板与定位组件电性 连接,所有导电板之间均通过多根导线连接,导线穿过连接头的外壳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导向孔和导向槽的设置,从而方便将发热电缆穿过限位板,使得发热电缆的 端部穿过限位板后直接被引导至导向槽内,再通过导向槽将发热电缆导向定位组件处,方便 定位组件对于发热电缆的端部进行固定,导向槽圆弧状的内壁使得发热电缆穿过导向槽时滑 动的更加顺畅,避免发热电缆卡在导向槽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工作人员将发热电缆牵引 至定位组件的繁琐,使得定位更加准确,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效率。
2.本申请通过导向凸条和滑槽的设置,减少将保温管路内的发热电缆与导向孔对准的步 骤,方便定位,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施工效率。
3.本申请通过两个定位部的设置可对两个限位板上穿入的发热电缆进行自动固定,通过夹 持爪、驱动轴、电磁弹簧、连接轴的设置,可减少人工对于其进行固定的繁琐的步骤,减少 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施工效率。
4.本申请通过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从动轴和安装孔的设置,可减少工作人员对于多 余线束的手动收卷,从而连接头的外部就可以对于其内部进行操作,减少繁琐的程度,从而 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
5.本申请通过与其活动连接的保护壳的设置,用于保护其内部的零件不受损伤,延长连接 机构的使用寿命,减少检修和维护的成本,通过两个左右对称的壳体的设置,方便对于保护 壳进行拆卸,半圆弧状的结构方便壳体与连接头的连接和安装,使其可以更好地贴合于连接 头上,方便后期对于连接头内的维护和检修。
6.本申请通过双层结构的设置,使得保温管路可以更好的保持传输管路内的温度,提高传 输管路运行的稳定性,减少能源的消耗。
7.本申请通过容置槽的设置,方便将发热电缆放置于容置槽内,提供发热电缆固定的容置 空间,通过弹性的挡板的设置,使得发热电缆在拆卸和安装时提供便利,方便对于其发热电 缆的更换和维修,容置槽的开口处均朝向保温管路的轴线一侧,使得发热电缆的热量向其轴 线处移动,从而可以对于传输管路进行温度控制,减少热量的散发。
8.本申请通过温度传感器对于发热电缆的温度进行检测,且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对于多个 发热电缆进行分别检测,使得发热电缆在对于传输管路进行温度调控时可以更加的精准,减 少成本的支出。
9.本申请通过导电板的设置,使得定位组件可以与其电性连接,再通过多根导线的设置, 可以对于所有导电板进行输送电力,从而方便对于传输管路进行温度控制,在其中一个发热 电缆发生故障的时候,可通过其余的导线连通其他运行良好的发热电缆,使其继续工作,使 其不会影响传输管路的正常运输,提供维护和检修的时间,减少成本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整体的顶视图;
图3是本申请的连接头内部的主视图;
图4是本申请的连接机构的侧视图;
图5是本申请的保温管路和连接机构的爆炸图;
图6是本申请的保温管路的侧视图及容置槽的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的连接机构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申请的连接机构的内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定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定位组件的爆炸图;
图11是本申请的连接机构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是本申请的保护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传输管路;
2-保温管路;2a-发热电缆;2b-容置槽;2b1-挡板;
3-连接机构;3a-连接头;3a1-保护壳;-壳体;3b-通孔;3c-限位板;3c1-导向孔;3c2-导 向槽;3c3-连接套;3c4-导向凸条;3c5-滑槽;3d-安装板;3d1-温度传感器;3d2-导电板;3d3- 导线;3e-收卷组件;3e1-从动轴;3e2-第一斜齿轮;3e3-第二斜齿轮;3e4-安装孔;3f-定位组 件;3f1-定位部;3f2-夹持爪;3f3-驱动轴;3f4-电磁弹簧;3f5-连接轴;3f6-空腔;3f7-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 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2所示,本申请提供:
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包括传输管路1和套设于传输管路1外部的保温管路2以及 连接两个相邻的保温管路2的连接机构3,保温管路2上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离环绕与其轴线设 置的发热电缆2a,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头3a、通孔3b、两个限位板3c、若干个安装板3d和 若干个用于对发热电缆2a进行收卷的收卷组件3e以及若干个用于对发热电缆2a的端部进行 固定的定位组件3f,连接头3a为圆筒状结构,通孔3b位于连接头3a的中央且与传输管路1 相互匹配,两个限位板3c均呈环形的板状结构,两个限位板3c分别位于通孔3b的两侧且与 保温管路2相互匹配,所有安装板3d均位于两个限位板3c之间,且所有安装板3d呈等距离 环绕于连接头3a的轴线上,所有收卷组件3e分别安装于各个安装板3d上,所有定位组件3f 可转动的位于收卷组件3e的旁侧,定位组件3f与收卷组件3e传动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铺设电伴热系统时,为了方便两个加热 管线的连接和后期的维护,一般会留有较多的余量,使得在连接时需要对于余量的线束进行 收卷,使得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施工时较为繁琐,效率较低,影响施工的进度,增加作业的难 度,同时不方便后期的维护。为此,本申请首先通过在传输管路1上铺设多个保温管路2,两 个相邻的保温管路2之间需要通过连接机构3连接,通过通孔3b将连接头3a稳定的套设于 传输管路1上,再将两个保温管路2放置于连接头3a的两端,通过限位板3c限定两个保温 管路2与连接头3a上位置,由此提供安装板3d、收卷组件3e和定位组件3f的容置空间,方 便对于两个保温管路2上发热电缆2a进行收卷,通过将发热电缆2a的端部穿过限位板3c与 定位组件3f连接,再通过定位组件3f对于发热电缆2a的端部进行固定,此时通过收卷组件 3e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定位组件3f,使得定位组件3f在安装板3d上转动,从而通过定位组 件3f的转动带动发热电缆2a的转动,从而将发热电缆2a收卷与定位组件3f上,由此可将保 温管路2中的发热电缆2a进行拉直,使得发热电缆2a可以更加均匀的对于保温管路2内的 传输管路1进行加热,保障其运输的稳定性,通过连接头3a的设置方便后期对于发热电缆2a 的检修和维护,通过收卷组件3e和定位组件3f的设置可以提高保温管路2之间的连接效率, 减少作业的难度,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如图3-5所示,进一步的:
两个限位板3c上均设置有与发热电缆2a数量一一对应的导向孔3c1,每个导向孔3c1的 旁侧均设置有导向槽3c2,导向槽3c2的两端分别与导向孔3c1和定位组件3f连通,导向槽 3c2的内壁为圆弧状结构。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方便发热电缆2a穿过限位板3c与 定位组件3f连接。为此,本申请通过导向孔3c1和导向槽3c2的设置,从而方便将发热电缆 2a穿过限位板3c,使得发热电缆2a的端部穿过限位板3c后直接被引导至导向槽3c2内,再 通过导向槽3c2将发热电缆2a导向定位组件3f处,方便定位组件3f对于发热电缆2a的端部 进行固定,导向槽3c2圆弧状的内壁使得发热电缆2a穿过导向槽3c2时滑动的更加顺畅,避 免发热电缆2a卡在导向槽3c2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工作人员将发热电缆2a牵引至定位 组件3f的繁琐,使得定位更加准确,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效率。
如图3-5所示,进一步的:
两个限位板3c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套3c3,两个连接套3c3均与保温管路2相互匹配, 两个连接套3c3内均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离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导向凸条3c4,保温管路2的外 壁上设置有与导向凸条3c4数量一一对应的滑槽3c5,且所有滑槽3c5等距离环绕与保温管路 2的轴线上,导向凸条3c4位于相邻的两个导向孔3c1的中央,滑槽3c5位于相邻的两个发热 电缆2a的中央。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将保温管路2插入连接头3a内时,导 向孔3c1与发热电缆2a需要同轴设置,从而方便将发热电缆2a穿过导向孔3c1,增加了工作 人员需要将发热电缆2a和导向孔3c1对准的步骤。为此,本申请通过连接套3c3的设置,方 便将两个保温管路2卡接于连接机构3的两端,提高保温管路2与连接头3a连接的稳定性, 再通过导向凸条3c4和滑槽3c5的设置,由于导向凸条3c4和滑槽3c5均呈等距离环绕于连 接套3c3和保温管路2的轴线上,且导向凸条3c4位于相邻的两个导向孔3c1的中央,所有 滑槽3c5位于相邻的两个发热电缆2a的中央,使得保温管路2与连接套3c3连接时,使得保 温管路2旋转至任何角度后套设于连接头3a后,发热电缆2a和导向孔3c1的轴线均位于同 一轴线上,从而使得发热电缆2a更加方便穿入导向孔3c1内,减少将保温管路2内的发热电 缆2a与导向孔3c1对准的步骤,方便定位,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施工效率。
如图7-11所示,进一步的:
所有定位组件3f均包括两组定位部3f1,两组定位部3f1均包括三个夹持爪3f2、连接轴 3f5和驱动轴3f3,两个定位部3f1的连接轴3f5均呈水平状态分别位于安装板3d的两侧上, 连接轴3f5的内部设置有与其轴线同轴的圆柱形的空腔3f6,连接轴3f5上靠近导向孔3c1的 一端上设置有三个等距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安装座3f7,三个夹持爪3f2的中部分别销接于三 个安装座3f7上,驱动轴3f3可滑动的套设于连接轴3f5的空腔3f6内,三个夹持爪3f2的底 部与驱动轴3f3上靠近安装座3f7的一端销接,驱动轴3f3另一端设置有电磁弹簧3f4,电磁 弹簧3f4的两端分别于驱动轴3f3和连接轴3f5的空腔3f6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定位组件3f自动对于发热电缆 2a进行固定。为此,本申请在发热电缆2a穿入定位组件3f后,通过给电磁弹簧3f4通电, 使得电磁弹簧3f4在连接轴3f5的空腔3f6内进行收缩,带动了与其连接的驱动轴3f3的移动, 使得驱动轴3f3沿连接轴3f5的轴线方向上向远离安装座3f7的一端进行移动,驱动轴3f3的 移动带动了与其销接的三个夹持爪3f2的同时移动,由于三个夹持爪3f2的中部与连接轴3f5 的安装座3f7销接,所以驱动轴3f3的移动使得三个夹持爪3f2绕安装座3f7转动,使得三个 夹持爪3f2向连接轴3f5的轴心进行靠拢,从而对于发热电缆2a的端部进行固定,再通过收 卷组件3e带动定位组件3f的转动,从而使得发热电缆2a绕卷与夹持爪3f2上,从而对于发 热电缆2a进行收卷,当需要松开夹持爪3f2时,通过断电使得电磁弹簧3f4复位,从而带动 驱动轴3f3沿连接轴3f5的轴线方向上向另外一端移动,从而使得三个夹持爪3f2向外扩张, 从而松开加热电缆的端部,通过驱动轴3f3和电磁弹簧3f4的设置,可对穿入的发热电缆2a 的端部进行自动固定,通过两个定位部3f1的设置可对两个限位板3c上穿入的发热电缆2a 进行自动固定,减少人工对于其进行固定的繁琐的步骤,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施 工效率。
如图7-9、图11和图12所示,进一步的:
收卷组件3e包括从动轴3e1、第一斜齿轮3e2和第二斜齿轮3e3,连接头3a的外壁上设 置有若干个等距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安装孔3e4,从动轴3e1套设于安装孔3e4内,从动轴 3e1的轴线与连接轴3f5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一斜齿轮3e2套设于从动轴3e1上,第二斜齿轮 3e3套设于驱动轴3f3上远离导向孔3c1的一端,第一斜齿轮3e2和第二斜齿轮3e3啮合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收卷组件3e带动定位组件3f 转动。为此,本申请通过安装孔3e4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在连接头3a的外部通过工具伸入 安装孔3e4内,通过工具的转动带动与其连接的从动轴3e1的转动,从而可以带动从动轴3e1 上的第一斜齿轮3e2的转动,第一斜齿轮3e2的转动带动了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斜齿轮3e3 的转动,第二斜齿轮3e3的转动带动了与其连接的连接轴3f5的转动,从而通过连接轴3f5带 动三个夹持爪3f2的转动,由于夹持爪3f2对于固定的发热电缆2a进行固定,所以转动会使 得发热电缆2a收卷于三个夹持爪3f2上,从而对于多余的线束进行收卷,减少工作人员对于 多余线束的手动收卷,从而连接头3a的外部就可以对于其内部进行操作,减少繁琐的程度, 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
如图12所示,进一步的:
连接头3a上设置有与其活动连接的保护壳3a1,保护壳3a1分为两个左右对称的壳体, 两个壳体的截面均为半圆弧状。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对于连接头3a的内部进行检修 和维护。为此,本申请通过与其活动连接的保护壳3a1的设置,用于保护其内部的零件不受 损伤,延长连接机构3的使用寿命,减少检修和维护的成本,通过两个左右对称的壳体的设 置,方便对于保护壳3a1进行拆卸,半圆弧状的结构方便壳体与连接头3a的连接和安装,使 其可以更好地贴合于连接头3a上,方便后期对于连接头3a内的维护和检修。
如图6所示,进一步的:
保温管路2上设置有双层的管路结构,两层均通过保温材料制成。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于传输管路1进行保温。为此, 本申请通过双层结构的设置使得保温管路2可以更好的保持传输管路1内的温度,提高传输 管路1的稳定性,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温材料优选为膨胀环氧树脂或者气凝胶,环氧树脂以 可膨胀氮化碳为保护剂,环氧树脂为基体,固化剂为固化,通过物理协效制备阻燃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可膨胀氮化碳与可膨胀石墨相比有较好的相容性,经过受热膨胀后形成更加致密 的炭层,能很好的起到保温作用;而气凝胶是一种纳米级多孔固态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 能,从而可以更好的应对极地的严苛的自然环境。
如图6所示,进一步的:
保温管路2中设置有与发热电缆2a数量相同的容置槽2b,所有容置槽2b均等距环绕于 保温管路2的轴线设置,容置槽2b为U形结构,所有容置槽2b的开口处均朝向保温管路2 的轴线一侧,容置槽2b的开口处设置有两个弹性的挡板2b1。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发热电缆2a如何安装于保温管路2中。 为此,本申请通过容置槽2b的设置,方便将发热电缆2a放置于容置槽2b内,提供发热电缆 2a固定的容置空间,通过弹性的挡板2b1的设置,使得发热电缆2a在拆卸和安装时提供便利, 方便对于其发热电缆2a的更换和维修,容置槽2b的开口处均朝向保温管路2的轴线一侧, 使得发热电缆2a的热量向其轴线处移动,从而可以对于传输管路1进行温度控制,减少热量 的散发。
如图3和图11所示,进一步的:
所有安装板3d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d1。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于发热电缆2a的温度进行检测。 为此,本申请通过温度传感器3d1对于发热电缆2a的温度进行检测,且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 3d1对于多个发热电缆2a进行分别检测,使得发热电缆2a在对于传输管路1进行温度调控时 可以更加的精准,减少成本的支出。
如图2、图11和图12所示,进一步的:
所有安装板3d上位于两个定位组件3f之间均设置有导电板3d2,导电板3d2与定位组件 3f电性连接,所有导电板3d2之间均通过多根导线3d3连接,导线3d3穿过连接头3a的外壳 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于发热电缆2a进行导电。为此, 本申请通过导电板3d2的设置,使得定位组件3f可以与其电性连接,再通过多根导线3d3的 设置,可以对于所有导电板3d2进行输送电力,从而方便对于传输管路1进行温度控制,在 其中一个发热电缆2a发生故障的时候,可通过其余的导线3d3连通其他运行良好的发热电缆 2a,使其继续工作,使其不会影响传输管路1的正常运输,提供维护和检修的时间,减少成 本的损失。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 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包括传输管路(1)和套设于传输管路(1)外部的保温管路(2)以及连接两个相邻的保温管路(2)的连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保温管路(2)上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离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发热电缆(2a),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头(3a)、通孔(3b)、两个限位板(3c)、若干个安装板(3d)和若干个用于对发热电缆(2a)进行收卷的收卷组件(3e)以及若干个用于对发热电缆(2a)的端部进行固定的定位组件(3f),连接头(3a)为圆筒状结构,通孔(3b)位于连接头(3a)的中央且与传输管路(1)相互匹配,两个限位板(3c)均呈环形的板状结构,两个限位板(3c)分别位于通孔(3b)的两侧且与保温管路(2)相互匹配,所有安装板(3d)均位于两个限位板(3c)之间,且所有安装板(3d)呈等距离环绕于连接头(3a)的轴线上,所有收卷组件(3e)分别安装于各个安装板(3d)上,所有定位组件(3f)可转动的位于收卷组件(3e)的旁侧,定位组件(3f)与收卷组件(3e)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限位板(3c)上均设置有与发热电缆(2a)数量一一对应的导向孔(3c1),每个导向孔(3c1)的旁侧均设置有导向槽(3c2),导向槽(3c2)的两端分别与导向孔(3c1)和定位组件(3f)连通,导向槽(3c2)的内壁为圆弧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限位板(3c)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套(3c3),两个连接套(3c3)均与保温管路(2)相互匹配,两个连接套(3c3)内均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离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导向凸条(3c4),保温管路(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导向凸条(3c4)数量一一对应的滑槽(3c5),且所有滑槽(3c5)等距离环绕与保温管路(2)的轴线上,导向凸条(3c4)位于相邻的两个导向孔(3c1)的中央,滑槽(3c5)位于相邻的两个发热电缆(2a)的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定位组件(3f)均包括两组定位部(3f1),两组定位部(3f1)均包括三个夹持爪(3f2)、连接轴(3f5)和驱动轴(3f3),两个定位部(3f1)的连接轴(3f5)均呈水平状态分别位于安装板(3d)的两侧上,连接轴(3f5)的内部设置有与其轴线同轴的圆柱形的空腔(3f6),连接轴(3f5)上靠近导向孔(3c1)的一端上设置有三个等距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安装座(3f7),三个夹持爪(3f2)的中部分别销接于三个安装座(3f7)上,驱动轴(3f3)可滑动的套设于连接轴(3f5)的空腔(3f6)内,三个夹持爪(3f2)的底部与驱动轴(3f3)上靠近安装座(3f7)的一端销接,驱动轴(3f3)另一端设置有电磁弹簧(3f4),电磁弹簧(3f4)的两端分别于驱动轴(3f3)和连接轴(3f5)的空腔(3f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收卷组件(3e)包括从动轴(3e1)、第一斜齿轮(3e2)和第二斜齿轮(3e3),连接头(3a)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安装孔(3e4),从动轴(3e1)套设于安装孔(3e4)内,从动轴(3e1)的轴线与连接轴(3f5)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一斜齿轮(3e2)套设于从动轴(3e1)上,第二斜齿轮(3e3)套设于驱动轴(3f3)上远离导向孔(3c1)的一端,第一斜齿轮(3e2)和第二斜齿轮(3e3)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头(3a)上设置有与其活动连接的保护壳(3a1),保护壳(3a1)分为两个左右对称的壳体,两个壳体的截面均为半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保温管路(2)上设置有双层的管路结构,两层均通过保温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保温管路(2)中设置有与发热电缆(2a)数量相同的容置槽(2b),所有容置槽(2b)均等距环绕于保温管路(2)的轴线设置,容置槽(2b)为U形结构,所有容置槽(2b)的开口处均朝向保温管路(2)的轴线一侧,容置槽(2b)的开口处设置有两个弹性的挡板(2b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安装板(3d)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d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安装板(3d)上位于两个定位组件(3f)之间均设置有导电板(3d2),导电板(3d2)与定位组件(3f)电性连接,所有导电板(3d2)之间均通过多根导线(3d3)连接,导线(3d3)穿过连接头(3a)的外壳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CN202210160259.7A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 Active CN1148037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0259.7A CN114803720B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0259.7A CN114803720B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3720A CN114803720A (zh) 2022-07-29
CN114803720B true CN114803720B (zh) 2024-04-09

Family

ID=82527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0259.7A Active CN114803720B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3720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23642B1 (ja) * 1998-02-10 1999-07-26 東亜高級継手バルブ製造株式会社 水道用保温管及びその保温管の接続方法
CN204400326U (zh) * 2014-10-27 2015-06-17 邱强生 电旋转转换轴及线缆卷轴器
KR101829138B1 (ko) * 2016-09-07 2018-03-29 김종림 배관라인 동파방지를 위한 열선매입형 발열히터
CN108614050A (zh) * 2018-05-14 2018-10-02 清华大学 采样管束、采样分析设备及采样管束的制备方法
CN109698479A (zh) * 2019-02-22 2019-04-30 浙江亘古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缆固定装置
CN209457081U (zh) * 2018-12-07 2019-10-01 俞婷 一种防冻水缆软管供水系统
CN210376786U (zh) * 2019-07-25 2020-04-21 重庆胜同铂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信号光纤传输组件
CN112239096A (zh) * 2020-10-10 2021-01-19 安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伴热带收卷设备
CN213201935U (zh) * 2020-07-30 2021-05-14 迷你生活(海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固定件
CN214331863U (zh) * 2021-03-12 2021-10-01 天津英普热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的管道电伴热装置
CN113697613A (zh) * 2021-09-17 2021-11-26 安徽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石油输送管道的保温带缠绕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26800B2 (en) * 2008-02-01 2015-09-08 Applied Optical Systems, Inc. Fiber optic/electrical cable reel assembly with cable clip
WO2017210572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Tool for cable winding machine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23642B1 (ja) * 1998-02-10 1999-07-26 東亜高級継手バルブ製造株式会社 水道用保温管及びその保温管の接続方法
CN204400326U (zh) * 2014-10-27 2015-06-17 邱强生 电旋转转换轴及线缆卷轴器
KR101829138B1 (ko) * 2016-09-07 2018-03-29 김종림 배관라인 동파방지를 위한 열선매입형 발열히터
CN108614050A (zh) * 2018-05-14 2018-10-02 清华大学 采样管束、采样分析设备及采样管束的制备方法
CN209457081U (zh) * 2018-12-07 2019-10-01 俞婷 一种防冻水缆软管供水系统
CN109698479A (zh) * 2019-02-22 2019-04-30 浙江亘古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缆固定装置
CN210376786U (zh) * 2019-07-25 2020-04-21 重庆胜同铂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信号光纤传输组件
CN213201935U (zh) * 2020-07-30 2021-05-14 迷你生活(海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固定件
CN112239096A (zh) * 2020-10-10 2021-01-19 安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伴热带收卷设备
CN214331863U (zh) * 2021-03-12 2021-10-01 天津英普热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的管道电伴热装置
CN113697613A (zh) * 2021-09-17 2021-11-26 安徽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石油输送管道的保温带缠绕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PSO电伴热设计原理;袁家银;刘思;熊庆;宁会朋;魏书杰;;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0208(第03期);104-1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3720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2737B2 (en) Electric cable
CN114803720B (zh) 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
CN111039103A (zh) 便携式高压试验测试线遥控绕线器
CN110252747A (zh) 一种集输管线清洁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7819344U (zh) 燃气轮机动力装置压裂车及其电缆布线结构
CN215453303U (zh) 一种节能防爆式电加热器
CN213377585U (zh) 一种架空裸导线绝缘涂料涂覆装置
CN210112315U (zh) 电伴热带及电伴热管道
CN210101353U (zh) 一种带枪头温度监控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4030455U (zh) 智能型多功能自牵引布线系统
CN109640423A (zh) 一种管道自控温防爆电加热装置
CN207741863U (zh) 一种温度检测电缆
CN108321698B (zh) 一种户外电源配电箱
CN210980034U (zh) 一种方便维修更换的电地暖
CN204944323U (zh) 一种火工品测试盒
CN212107432U (zh) 多层扣合式锁紧结构的保温管
CN219739766U (zh) 一种电网用高空施工安装装置
CN212076048U (zh) 便携式高压试验测试线遥控绕线器
CN204634064U (zh) 一种分拆组合移动加温装置
CN220189298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瓶充电线束
CN205102231U (zh) 一种简易型取暖器
CN212344075U (zh) 一种锥形便捷装配式加热装置
CN219499711U (zh) 一种三次油气回收设备用控制器
CN216720859U (zh) 一种防水母线槽插口装置
CN102583118A (zh) 电缆收放式静态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